军工行业2018年半年报业绩总结:主机和核心配套企业进入利润上升期.pdf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2018 年 09 月 04日 航天军工 增持(维持) 航天军工 增持(维持) 王宗超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6100002 研究员 010-63211166 wangzongchaohtsc 何亮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110001 研究员 helianghtsc 金榜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070008 研究员 021-28972092 jinbanghtsc 尹会伟 +86 10 56793930 联系人 yinhuiweihtsc 1瑞特股份 (300600,买入 ): 舰船核心配套商, H1 业绩同比微降 2018.08 2高德红外 (002414,买入 ): 中报业绩靓丽,军民融合潜力大 2018.08 3中航飞机 (000768,买入 ): 经营效率改善,航空订单交付旺盛 2018.08 资料来源: Wind 主机和核心配套企业进入利润上升期 军工行业 2018 年半年报 业绩总结 航空板块:航空装备迎来产业链拐点,总机类单位表现优秀 2018 年上半年航空装备板块营收增长 21.50%,归母净利润增长 61.19%,其中主机厂中航沈飞、中航飞机、航发动力的业绩增长态势明显,受各自生产型号交付旺盛所驱动;配套类企业保持稳步增长或者相对一季度改善明显。航空总机类上市公司是军工订单的直接受益者,其业绩变化已经反映了军工行业的边际变化因素。 我们认为, 从各上市公司预计 2018 年内部关联交易大幅增长以及中报表现来看,航空装备板块正处于业绩拐点 。 航天板块:新型号列装和航天事业发展,驱动板块业绩成长 航天板块中,仅有中国卫星、航天电子、航天电器、航天发展四家拥有核心军品业务。 2018 年上半 年四家公司总营收增长 9.98%,归母净利润增长12.15%。随着地缘态势的持续紧张和新型号装备的列装上量,我们认为,作为战略威慑和战术打击的导弹的需求量正进入一个持续高增长期,航天军品订单有望在 2018 年开始进入快速释放期。从 2018 年半年报来看航天军品订单交付逐步恢复正常,全年业绩增长可期。同时,随着航天领域院所改制推进,关注后续资产运作进展。 舰船和陆军装备板块:民船行业初步回暖,陆军列换装超预期 2018 年上半年舰船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532.92 亿元,同比下降 8.49%;归母净利润 15.09 亿元,同比增长 1.76%。我们认为,上半年民船行业初步出现回暖迹象,但大幅好转还需要时间。未来随着海军装备建设加速,军品配套企业有望受益。 2018 上半年地面兵装板块实现 实现营业收入 153.37亿元,同比增长 12%;归母净利润 6.82 亿元,同比增加 52%,业绩增长明显,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陆军编制成熟,装备型号种类繁多且成熟,新品列装及旧型号换装速度快,所以业绩走在军工各板块前列。 信息化导航和民参军板块:高精度应用快速发展,核心技术企业优势明显 2018 年上半年军工信息化和卫星导航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62.53 亿元/+31%;归母净利润 10.93 亿元 /+46%。值得重视的是,卫星导航细分板块增长明显,华测导航等公司 2018 年半年报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有30%-200%的增长,行业板块整体向好十分明显,我们认为 2018 年高精度行业应用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8 年上半年民参军板块 11 家参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64 亿元,同比增加 16%,归母净利润 8.92 亿元,同比增加 30%。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出现结构分化,拥有核心技术并可能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表现更佳。 投资建议:军工行业进入业绩拐点阶段,建议加大配置 建议关注: 1)主战装备,内蒙一机、中航 沈飞、 中直股份、中航飞机、航发动力; 2)核心配套企业,中航机电、中航光电、中航电测、 航天电器 等;3)军民融合:华测导航、火炬电子、高德红外、航新科技、红相股份等;4)国企改革:四创电子、国睿科技、航天晨光、航天动力、航天科技等。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低于预期,改革进度 不达预期、 武器装备研制进度不达预期。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EPS (元 ) P/E (倍 )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17 2018E 2019E 2020E 600967.SH 内蒙一机 13.04 买入 0.31 0.41 0.53 0.62 42.06 31.80 24.60 21.03 000768.SZ 中航飞机 14.56 买入 0.17 0.20 0.24 0.32 85.65 72.80 60.67 45.50 300627.SZ 华测导航 22.33 买入 0.52 0.69 0.91 1.19 42.94 32.36 24.54 18.76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37)(24)(11)21517/09 17/11 18/01 18/03 18/05 18/07(%)航天军工 航天军工 沪深 300重点推荐 一年内行业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评级: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航空板块:航空装备迎来产业链拐点,总机类单位表现优秀 . 4 航空装备板块正处于业绩拐点,未来有望充分受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 . 4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5 板块半年报总结 . 10 航天板块:新型号列装和航天事业发展,驱动板块业绩成长 . 11 航天军品订单开始进入快速释放期,关注后续资产运作进展 . 11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11 板块半年报总结 . 12 舰船板块:军品稳定整体下滑,期待民船及海工回暖 . 13 民船低迷有所回暖,海防态势紧张刺激海军建设加速 . 13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13 板块半年报总结 . 18 地面兵装板块:全域机动化转变,陆军换装高峰到来 . 19 陆军转型期迎来换装高峰,资本运作预期升温 . 19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20 板块半年报总结 . 22 军工信息化和卫星导航板块:高精度导 航应用扬帆起航 . 24 关注电科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卫星导航高精度应用产业表现突出 . 24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25 板块半年报总结 . 30 民参军板块:经营高效性凸显,核心技术企业优势明显 . 31 军民融合政策加速推进,优势技术民参军企业利润增长明显 . 31 重点公司业绩情况 . 31 板块半年报总结 . 36 投资建议:军工行业进入业绩拐点阶段,建议加大配置 . 37 风险提示 . 38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航空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4 图表 2: 航天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11 图表 3: 舰船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13 图表 4: 地面兵装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19 图表 5: 军工信息化和卫星导航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25 图表 6: 民参军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 31 图表 7: 重点公司一览表 . 37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航空板块:航空装备迎来产业链拐点,总机类单位表现优秀 航空装备板块正处于业绩拐点,未来有望充分受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 空军是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化战争中,制空权的归属很大意义上决定着战争结果的最终走向。 我国空军正在瞄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目标前进,加速淘汰老旧机型,代之以三代 /四代战斗机、大型运输机以及特种作战飞机等,装备实力迅速提升 。 2018 年 以来,我国空军加紧战备训练,多次绕台湾岛巡航锻炼实战能力和装备使用经验,威慑台独势力和国土安全挑衅者。 航空板块经过长期资 本 运作过程,资产证券化率较高,如中航飞机、中直股份、中航沈飞等已经完成核心军品资产注入,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电测、中航高科等也通过 资本运作具备了优质军品业务能力。 我国航空装备发展当中,大型运输机、新式战斗机、特种作战飞机、军用直升机等多个领域,现役装备技术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列装条件。以中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为主的航空板块,大部分公司业务均与航空装备产业链密切相关,未来有望 充分受益于航空装备产业链发展。 我们 认为 , 航空 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仍有较大资本运作空间。 中航旗下已经形成航电 、 机电等多个专业板块的业务划分 , 在航电 、 机电系统上市公司体外仍有优质院所类资产已被上市公司托管但未完成资产注入。 随着国家院所改制进度的推进 ,建议关注这类优质院所类资产注入进展。 图表 1: 航空板块公司 2017H1 和 2018H1 业绩情况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2017H1(亿元) 2018H1(亿元) YOY-营业收入 YOY-归母净利润 看点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航空装备类 000768.SZ 中航飞机 107.50 0.92 132.72 1.62 23.47% 77.33% 运 20 进入列装期, 均衡化生产 600038.SH 中直股份 53.09 1.53 53.59 1.78 0.94% 15.98% 新型直升机研制进度 600760.SH 中航沈飞 10.10 -4.18 62.57 1.00 519.27% 歼 15、歼 16 进入批产期 600316.SH 洪都航空 9.70 -0.60 3.92 -0.49 -59.54% 17.89% 高教机的列装进度 600893.SH 航发动力 78.54 1.59 83.12 3.60 4.25% 85.38% 航空发动机龙头, 费用大幅降低 600372.SH 中航电子 27.28 1.46 29.73 1.48 8.97% 1.77% 军用航电设备龙头 002013.SZ 中航机电 48.80 2.89 54.50 2.55 11.68% 13.53% 军用航空机电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300114.SZ 中航电测 5.86 0.71 7.01 0.91 19.64% 28.23% 军用机载电测类表现好 600765.SH 中航重机 26.74 1.08 25.57 0.69 -4.38% -36.85% 国际合作进展快 002179.SZ 中航光电 30.33 4.42 35.85 4.65 18.20% 5.37% 军民连接器实力强 000738.SZ 航发控制 12.25 1.43 12.85 1.67 4.88% 16.67% 聚焦主业,降本增效 600391.SH 航发科技 9.29 0.27 8.91 -0.47 -4.10% -271.37% 加大战略产品科研力度 300034.SZ 钢研高纳 3.39 0.38 3.45 0.46 1.78% 20.41% 重点型号表现出色 300424.SZ 航新科技 1.95 0.22 2.88 0.31 47.98% 41.50% 自动化测试设备前景广阔 300581.SZ 晨曦航空 0.85 0.17 0.53 0.05 -37.46% -70.84% 航空惯导业务技术实力强 合计 1 425.67 12.29 517.2 19.81 21.50% 61.19% 其他航空类 002163.SZ 中航三鑫 17.81 -0.40 21.93 -0.16 23.16% 59.68% 主业非军品 600523.SH 贵航股份 17.00 0.98 14.30 0.75 -15.91% -23.78% 主业非军品 002190.SZ 成飞集成 5.72 0.03 8.50 -0.53 60.34% 主业非军品 600973.SH 宝胜股份 79.02 0.69 152.77 0.82 93.33% 19.05% 主业非军品 合计 2 119.55 1.3 197.5 0.88 65.20% -32.31%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重点 公司业绩情况 中航飞机:经营效率逐步改善,航空产品订单交付旺盛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2.72 亿元,同比增加 23.47%;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增长 77.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增加 166.40%。 经营效率改善,期间费用占比下滑 。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速 23.47%,营业成本增速25.05%,但通过加强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经营效率得到改善。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7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3.42%,财务费用中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总体期间费用占比下滑。 军用运输机和轰炸机产业龙头,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核心标的 。公司是我国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和中远程轰炸机的唯一总装生产单位,是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随着我国海空军装备建设进入高峰期,空中战略运输和海空特种作战等领域的装备订单进入加速释放阶段。 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承接了国产大型客机 C919、水陆两栖 AG600 和中型客机 ARJ21核心部段生产任务, ARJ21 开始进入批产期, AG600 和 C919 也在加速推进。期内,公司航空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129.22 亿元,同比增长 24.38%;毛利率 5.52%( -1.76pct);应收账款由去年同期 59.71 亿元增加到 132.25 亿元,较年初增加超过 40 亿元,订单交付旺盛。公司 2018 年上半年销售产品关联交易 117.28 亿元,占年度预计金额的 39.92%。 军工行业改革有望提升资产盈利能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广阔成长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总机类单位,有望受益于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大幅提升资产盈利能力,改革一旦完成,净利润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营收增速。随着我国高端制造转型不断突破,公司作为国内大飞机产业链排头兵,有望充分 受益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享受以 C919、 AG600、 ARJ21 等为代表的航空制造领域国产替代推进的产业发展红利。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62 亿元、 6.68 亿元和 8.77 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0.20、 0.24 和 0.32 元。 中直股份:整体运营平稳,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利润率提升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59 亿元,同比增加 0.94%;归母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增加 15.98%。 上半年公司整体运营平稳,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利润率提升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持平,营业成 本 46.82 亿元,同比下降 2.08%,销售毛利率为 12.64%,上年同期 9.94%,提升2.7pct,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变化,新产品列装提升毛利率水平。管理费用 4.24 亿元,同比增长 1.08 亿元,涨幅 34%。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费和职工薪酬增加。管理费用中研发支出 4770 万元,同比增长 71.8%。这与公司加快新型号列装进度判断相符。预收款项 41.33 亿元,上年同期 26.95 亿元;存货 132.38 亿元,上年同期 124.42 亿元 , 反映出公司订单饱满。 军民用直升机龙头,下游需求旺盛,新机型增量空间 广阔 。公司是我国唯一规模化直升机研制生产企业,产品主要为直 8、直 9、直 11 三大系列和直 10、直 19 武装直升机,以及AC 系列民用直升机,产品型谱全、规模大、研发力量强,已形成“一机多型、军民两用、系列化发展”产品格局。公司产品列装海陆空三军,主要是陆军陆航旅、海军舰载机和海军陆战队以及空军部分部队。我国与美国相比,在直升机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差距,同时军改后,拓宽下游市场空间,激发直升机需求。新型 10 吨级直升机对标美国“黑鹰”,预计增量空间较大。目前研制定型进展稳步推进。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关注 资产注入 进展,有望受益军品定价改革,民用 通航市场空间广阔 。 公司体外仍然有直升机所以及哈飞、昌飞的武装直升机总装资产,未来不排除资产注入可能性。同时公司作为主机厂之一,处于产业链下游,受益于各种改革。 2016年 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年建成 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国务院通航政策放开,2017年主要在规划和建设机场,随着机场建设完成,采购需求 有望 大幅增长,按照每个机场 6架直升机,未来五年的民用直升机将需求 3000架, 同时 国产化比例有望逐步提高。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 润分别为 5.95 亿元、 7.15 亿元、 9.01 亿元,对应 EPS分别是 1.01 元、 1.21 元、 1.53 元。 中航沈飞:强化均衡生产, 营收 大幅增长,经营效能明显改善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57 亿元,同比增加 519.27%;归母净利润 9974.74万元,扭亏为盈。 强化均衡生产效果突出,营收大幅增长 。公司围绕原材料供应、零件生产、装配试飞三个关键计划环节,持续强化计划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产品各季度交付均衡性提高。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57 亿元, 同比 增长 519.27%,营业成本 57.54 亿元,同比 增长 502.55%。公司本年度大力推进均衡生产,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经营效能也大幅改善 。 综合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下降,经营效能明显改善 。公司积极推进生产计划系统和 MES系统的集成应用,企业资源平衡和生产管控能力不断提升。期内,业务综合毛利率由去年的 5.49%提升至 8.04%,增加 2.55 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 444.93 万元,同比下降 75.86%;管理费用 3.22 亿元,同比下降 15.88%;财务费用 -4449.67 万元,同比 增加 3943.33 万元财务收入。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净额 -25.21 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 -33.20 亿元明显改善。 拟实施股权激励 。 2018 年 5 月 16 日, 公司 发布 A 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期)(草案),拟向 92 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激励对象授予 407.2741 万股股票,授予价格 22.53 元 /股。 航发动力:国内航空发动机龙头,军用国产替代加速及两机专项落地助推企业成长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12 亿元,同比增加 5.83%;归母净利润 3.60 亿元,同比增长 125.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72 亿元,同比增长 253.55%。 资产结构和经营效能改善,期间费用大幅减少 。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加 5.83%,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25.92%,主要是受本期期间费用大幅减少所致。其中,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1.78 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 2017 年定增募集 96 亿资金后大幅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缓和了现金流紧张状况;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1.26 亿元,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1409 万元。 聚焦航空发动机主业,核心业务稳步增长。 期内,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本期实现收入 68.2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58%,毛利率 19.56%( -3.46pct),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修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贯彻改进措施成本、检修成本、固定成本同比上升。外贸出口实现收入 11.25 亿元,同比减少 13.46%;非航空产品及服务业实现收入 1.69 亿元,同比减少 61.18%,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强化航空发动机及衍生品核心业务。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下游需求旺盛,黎明南方贡献主要营收增量 。期内,公司预收款项由去年同期 10.33 亿增加至 16.86 亿,期内应收账款较去年同期 82.16 亿元增加 11.45 亿元,应收票据较去年同期 7.30 亿元增加 4.06 亿元,暗示下游需求旺盛 。 期内,黎明公司收入 43.03 亿元,同比增长 12.08%。 南方公司收入 12.81 万元,同比增长 34.91%。 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核心供应商 。 公司是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龙头,且处于优势地位,随着两机专项逐步落地,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 有望 加速 发展 。同时国防装备列装加速,国内民用航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中航机电:业绩稳步增长,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50 亿元,同比增长 11.68%;归母净利润 2.89 亿元,同比增长 13.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15 亿元,同比增长 52.67%。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 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12 -5.30 亿元,同比增长 5%-35%。 业绩稳步增长,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50亿元,同期增长 11.68%;实现利润总额 4.12亿元,同比增长 36.83%。公司销售费用 9581.96万元,同比增长 10.74%,管理费用 6.58 亿元,同比增长 4.81%,财务费用 6468.35 万元,同比下降 41.91%,均低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 期内,公司在航空产品交付、非航空民品产业发展及航空维修业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航空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32.18 亿元,同比增长 5.95%,毛利率 27.85%,同比提升 3.22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新产品比重增加。非航空产品实现收入 22.31 亿元,同比增长 21.12%,毛利率 15.39%,同比下滑 5.85 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进一步向航空产品集中。 航空机电系统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 公司是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为航空装备提供大 量 专业配套系统产品,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加紧“大飞机专项”和“两机专项”实施,航空制造产业成为未来我国高端制造升级的主要方向。 中航电测:民品业务稳健发展,军用业务布局好 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01 亿元,同比增长 19.64%;实现归母净利润 9091.9 万元,同比增长 28.23%。 业务多面开花,公司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均实现了不同幅度增长 。航空与军工业务恢复性增长、应变电测与控制业务转型升级、智能交通业务产品交付安装周期缩短。 2018 年上半年 航空和军工板块实现营收 1.04 亿元( +24.42%),原因是 2017 年军改影响营收,毛利率 38.24%,提升 6.56 个百分点, 原因是产品结构改善提升毛利率;应变电测与控制板块实现营收 3.14 亿元( +9.27%),业务转型升级的布局开始在业绩上体现增长,毛利率31.53%,同比减少 1.28 个百分点 ,原因是传感器面临较为激励的竞争,原材料成本上升较快;智能交通业务实现营收 2.54 亿元( +34.58%),原因主要是子公司石家庄华燕,加快产品的安装进度,及时确认收入。毛利率 37.56%, 下滑 0.41 个百分点 。 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产品系列不断丰富 。 报告期内, 公司在军品业务上持续扩充产品系列,机载电测类军品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驾驶舱控制分系统、直升机吊挂投放系统及武器装备重量重心测量系统等相关项目均顺利推进,有力支撑了公司军品配套层级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公司公告, 公司某型直升机吊挂投放系统与无人机吊挂投放系统两型产品设计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取得主机所认可。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管 理体制灵活,实行股权激励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各系列岗位职级体系优化和薪酬体系改革。并 于 1 月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 1602 万股股票,授予价格为 7.33 元 /股。激励对象包括 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子公司高管;技术、管理、营销和技能核心骨干,合计 202 人 。 中航重机:主营业务发展稳健,减值损失大幅上升影响公司利润 公司 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5.57 亿元 /-4.38%;归母净利润 6850.6 万元 /-36.85%。 公司是军用飞机锻铸造业务核心配套企业,研制的产品几乎覆盖国内所有飞机型号,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国外航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 据公司 2017 年年报, 在机械装备中,锻件占整机重量的比例很高,飞机 85%左右的构件是锻造件, 占内燃机重量 80%, 占 拖拉机 重量 50%-80%, 占 液压件、泵类机械 重量 50%-60%,公司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液压环控业务发展稳定,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 据公司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 锻铸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7.30 亿元,同比下降 4.84%,其中,航空业务实现收入 13.91 亿元,同比下降 5.25%;非航空业务实现收入 3.39 亿元,同比下降 3.14%。主要原因是受到主要客户清库存、航空业务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收入有所下降。液压环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7.76亿元,同比增长 16.34%。其中,液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36 亿元,同比增 长 6.33%;热交换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40 亿元,同比增长 26.07%。但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高达2.03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42 亿元,同比增加 43.2%,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提升,影响了公司净利润水平。 受益军机批产上量,铸造业务刚需旺盛 。随着新型军用飞机进入爬坡上量阶段,航空军机产业链未来 3-5 年有望维持 20%-30%的高速增长,航空军用飞机配套的锻铸造及液压环控业务具备发展前景 。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04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中航光电:军用连接器龙头,新能源等民用业务快速增长 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5.85 亿元,同比增长 18.20%,实现归母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增长 5.37%。 二季度业绩明显好转 。 期内,公司电连接器业务实现收入 20.92 亿元,同比增长 8.28%,毛利率 38.40%,下滑 1.3 个百分点;线缆组件及集成产品实现收入 7.38 亿元,同比增长42.93%,毛利率 19.51%,下滑 3.62 个百分点;光器件及光设备实现收入 6.35 亿元,同比增长 19.02%,毛利率 34.46%,下滑 3.6 个百分点;流体、齿科及其他产品实现收入1.20 亿元,同比增长 135.37%。公司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1.08 亿元,同比增长30.88%;二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2.98 亿元,同比增长 15.53%。 2018 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变化、研发的新产品在部分领域尚未批产和费用增加。 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 2.61 亿元,同比增长 25%, 使 得 公司在军品和民品领域保持 较多的技术产品储备 。 公司 军工装备、通信和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 景气 ,同时积极着手新产品产业化布局,流体及高速传输技术产业化项目正稳步推进,目标实现新能源、光电设备、液冷等新产品新业务的产业化。 根据公司公告, 该项目计划投资 10.24 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 13.75 亿元,新增利润总额 2.17 亿元。 航新科技: HUMS 系统及新机型 ATE 研制生产稳步推进, MMRO 并表增厚利润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8 亿元,同比增加 47.98%,归母净利润 3076.55万元,同比增长 41.50%。 HUMS 系统及新机型 ATE 研制生产稳步推进, MMRO 并表增厚利润 。设备研制及保障方面,公司正在加快 2017 年初中标某军种的 ATE 生产工作,下半年将实现 ATE 新机型产品及直升机健康管理系统批量交付。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方面,期内公 司完成收购 MMRO,MMRO 经营状况良好,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大幅增厚了公司业绩。此外,公司引入国开行北京战略投资者开元国创恒誉,一同深耕产业、长期合作。 自动测试系统和机载设备订货任务回升,下半年逐步实现批量交付 。期内公司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实现营收 7268.46 万元,同比增长 6.37%,毛利率 49.20%同比增加 6.66 个百分点。公司半年报中披露,获益于前期自动测试设备某重点客户中标及直升机健康管理系统批量投产,自动测试设备、机载设备订货任务大幅回升。同时,公司正在加快中标产品的批产工作,下半年 逐步实现新机型产品及直升机健康管理系统批量交付。 MMRO 并购落地,全面布局航空维修产业链 。期内,公司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12 亿元,同比增长 71.87%,毛利率 32.40%同比降低 9.32 个百分点,主要为 MMRO业绩并表所致。公司半年报披露,拟利用自身深耕民机维修领域多年积累的行业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公司通过收购 MMRO 作为民机维修及保障全产业链布局的起点,未来将全面整合全球民航维修业务。 引入国开行背景战投,加速业务推进及布局 。期内公司引入国开行背景战略投资者开元国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并与之本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资金支持与项目推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