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宏观专题报告:个税修正案落地,减税效果如何?.pdf

  • 资源ID:20004       资源大小:574.8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专题报告:个税修正案落地,减税效果如何?.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专题 报告 个税修正案 落地 ,减税效果如何? 报告摘要: Table_Summary 2018 年 8 月 31 日,个税修正案表决通过。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修改点在三处: 1)起征点由每月 3500 元上调至 5000 元(年度 6 万元);2)扩大 3%-20%累计税率的级距,具体参见下表中的新旧对比; 3)增加专项附加抵扣内容。现有五项,分别是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 此前的起征点三次调整后额度都基本与当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基本相当 ,本次方案中的 5000 元起征标准低于当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约 6500 元)。但是,此次修正案中增加了不少新内容,级距扩大力度以及增加的专项附加抵扣内容为新的亮点,较以往的个税修正更给力,涉及居民的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基本民生难点。 我们以 18.5%的个人征缴四金比例中位数(平均值为 18.75%,差异不大)为基准,测算减税幅度。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测算了月薪5000-150000 元不等的各个等级收入者在起征点调整至 5000 以及级距扩大的情况下可以少交的个税额度,个税减少最多 2330 元,以此为顶,最低 17.25 元。从宏观角度出发,我们估算此次个税调整将带来 3500 亿元以上的减税幅度,比市场预期要好,实际结果可能高于此。 如果减税额度均转化为消费,将带来 1%左右 的 名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在今年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起到企稳作用。并且,中等偏上的高收入者减税比例较高,利好可选消费。 消费税征收额度仅略低于个人所得税,未来可以考虑下调消费税,进一步稳定消费。此外,虽然多数税种不直接对消费者征税而是对企业,但企业可以将税负转嫁给消费 者。因此,降低企业税负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转嫁给消费者的税负压力,间接起到稳定消费的作用。预计降低个税也是有保有压,一些偷税漏税行为未来也将得到纠正,从而可以弥补财政税收损失,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居民税负腾挪空间。 Table_Invest T ble_Report 相关报告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中美贸易战打 响第一枪 ( 20180707) 2018 年宏观经济中期展望:宏观混沌,供给革命,攻守兼备( 20180604) 一些新信号出现,人民币再贬值动力逐渐形成( 20180425)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沈新凤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8040001 18917252281 shenxfnesc 证券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8-31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2 / 10 目 录 1. 积极财政要更加积极之个税修正 . 3 2. 5000 元起征点是否有历史依据? . 3 3. 个人所得税减税幅度测算 . 4 3.1. 个人及宏观角度分别测算 .4 3.2. 降低个税将稳定消费,尤其可选消费 .8 4. 延伸讨论 . 8 图 1: 39 城职工个人上缴四金比例 . 5 图 2: 2015 年 31 省市平均工资占比结构 . 7 图 3: 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税收收入分项(亿元) . 7 图 4:中等偏上高收入者减税幅度较大 . 8 表 1: 新旧个税累进税率表 . 3 表 2: 2011 年修正前 9 级 累进税率表 . 4 表 3: 新的速算扣除数估算 . 6 表 4: 个人节约个税模拟测算 . 6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3 / 10 1. 积极财政要更加积极之个税修正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18 年将减轻个人和企业税负 8000 亿元,去年目标为减轻企业税负 3800 亿元 ,具体内容提到 提高个税起 征点,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 ,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等。 7 月 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聚焦减税降费,7 月 31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 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在今年宏观经济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社会上对积极财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8 年 5 月1 日期,原 17%和 11%两档 税率分别调整为 16%、 10%。 按照今年计划, 未来个税调整以及增值税三档并两档均值得期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6 月 22 日,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在人大审议,但未表决 ,6 月 29 日,人大网公布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8 月 27 日草案再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做出多处修改意见, 我们认为 比较重要的修改点在 三处: 1) 起征点由每月 3500 元上调至 5000 元(年度 6 万元) ; 2) 扩大 3%-20%累计税率的级距 ,具体参见下表中的新旧对比; 3) 增加专项 附加 抵扣内容 。 二审稿中增加一项抵扣内容,现有五项,分别是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 。 2018 年 8 月 31 日,个税修正案表决通过。 表 1: 新旧个税累进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元, 旧)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元, 新) 税率 ,% 80000 >80000 45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整理 2. 5000 元起征点是否有 历史 依据? 目前市场上 对起征点上调至 5000 元仍然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可以上调幅度再大一点,尤其在高线级城市,这个呼声更高 。 我们 认为,个人所得税除了筹集税收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外一项重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因此, 一个合理的税收标准应该是让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的人缴税,越高越应多缴税。回顾此前两次调整个税起征点的背景,我们发现这一规律出奇应验: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4 / 10 此前的起征点三次调整 后 额度都基本与当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基本相当。 2005 年,个税起征点由每月 800 元上升至 1600 元,同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为 1517 元,略低于 1600 元起征点; 2007 年,个税起征点由 1600 元调整至 2000 元,同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为 2060 元; 2011 年,个税起征点再次调整,由 2000 元调整至 3500 元,同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为 3483元。 本次方案 中的 5000 元起征标准低于当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 2016 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已经达到 5631 元,当年工资年增速 8.9%,保守按照 17 年、18 年增速分别将为 8%、 7%估算, 2018 年平均工资约 6500 元 /月,明显高于当前 修正案 中的 5000 元起征标准。 但是,此次修正 案 中增加了不少新内容,级距扩大力度以及增加的专项附加抵扣内容为新的亮点 ,较以往的个税修正更给力 ,涉及居民的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基本民生难点 。 回看 2011 年 ,当时的个税修正除了调整起征点,还将 9 级累进税率简化为 7 级, 和本次扩大低档税率级距(进一步降低税负,所有级别收入者均不同程度降低税负)有所不同, 9 级累进税率调整为 7 级并非都是利好, 部分高税率级距降至低档,同时部分级距调至高档税率。 而此次 修正案 中的税率级距调整将带来所有收入范围的纳税人均获得不同程度减税,具体参见第三部分的模拟测算。此外,本次 修正 增加了专 项附加抵扣内容,这也是在历次修正中从未涉及的 ,二审稿中更是从四项抵扣内容增加至五项,且均涉及到当前居民的基本民生难点,包括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 表 2: 2011 年修正前 9 级 累进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 100000 45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整理 3. 个人所得税 减税幅度测算 3.1. 个人及宏观角度 分别 测算 由于 修正 案采用综合计税并加入专项附加抵扣,具体仍然按月征缴还是按年合并以及抵扣额度等有待细节退出,这里我们仅按照原有的计税方式,先考虑起征点和级距调整来估算减税幅度。 我们选取全国 39 个城市考察个人应交的四金比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比例范围在 13.7%-25.5%不等,比例较低的在广深一带,不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5 / 10 超过 15.2%,主要差异在住房公积金比例,尽管住房公积金仍属于个人,并非税负,但会影响个人所得税 的缴税比例 (此外,企业征缴比例远高于个人,范围从21%-53.3%不等,中位数 36.9%,为个人比例的两倍) 。 我们以 18.5%的中位数(平均值为 18.75%,差异不大)为征缴基准,测算减税幅度。 图 1: 39 城 职工 个人上缴四金比例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测算了月薪 5000-150000 元不等的各个等级收入者在起征点调整至 5000 以及级距扩大的情况下可以少交的个税额度,参见表 4,个税减少最多2330 元,以此为顶 ,剔除量纲效应,观察减负比例(个税降低额度与税前工资之比),月薪在 20000-25000 的收入者减负比例相对较高。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6 / 10 从宏观角度出发,我们估算此次个税调整将带来 3500 亿元以上的减税幅度,比市场预期要好。 如前文所述,我们保守估计 2017、 2018 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 8%、 7%,也即每年下降 1 个百分点 ,这样估计 2018 年平均工资水平 6500元,根据我们模拟测算表,每月节约个税约 66 元, 2017 年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为 42462万人, 2016-2017 每年人数增长速度约为 2.5%,由此估计 2018 年就业人 数为 43523万人,按此估算全社会减税 3447 亿元,实际结果可能高于此: 首先,我们只计算了工资部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收到年终奖金,其计税方法依据国税发【 2005】 9 号,属于一次性取得奖金收入,并且按照 修正案也不会因综合计税而合并计算,因此按照一次性取得奖金的个税计算方法,这部分也应该被减税;其次,新的个税修正案中提出五项抵扣内容,由于具体细则未公布,我们无法进行模拟测算,但毫无疑问,一旦执行,居民的工资收入要先行进行抵扣后纳税,那么应纳税额度将进一步下降。因此,最终全社会减税幅度将超过 3500亿,或将达到 4000 亿元以上 ;再者,从我们测算结果可知,高收入者减税幅度要明显高于低收入者,数倍于前者。我们根据 2015 年 31 省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结构发现,占比最高的工资间距在 4500-5500 元之间(各省市加权平均工资 5169元 ,与全国数据匹配 ) ,比重 44.16%,高于平均收入的群体占比达到 24.13%,比3500-4500 工资水平的比例仅低 7 个百分点。 表 3: 新的速算扣除数估算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新) 税率 ,% 0 80000 45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整理 表 4: 个人节约个税模拟测算 税前月工资 新个税下节约(元) 节省比例 , % 5000 17.25 0.35 6500 65.83 1.01 8000 151.40 1.89 10000 270.00 2.70 15000 677.50 4.52 20000 1281.10 6.41 25000 1597.03 6.39 30000 1847.03 6.16 35000 2030.00 5.80 40000 2030.00 5.08 45000 2105.00 4.68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7 / 10 50000 2105.00 4.21 60000 2105.00 3.51 70000 2180.00 3.11 80000 2180.00 2.72 100000 2330.00 2.33 150000 2330.00 1.55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整理 注: 按照 18.5%的平均四金缴纳水平测算 , 8%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0.5%失业保险 +8%住房公积金 图 2: 2015 年 31 省市平均工资 占比 结构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 Wind 图 3: 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税收收入分项(亿元)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8 / 10 3.2. 降低个税将稳定消费 ,尤其可选消费 2017 年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接近 1.2 万亿,最近 5 年平均保持 15%的年增长速度,因此预估 2018 年所得税收入在不减税状态下达到 1.38 万亿。假设减税 4000 亿元,宏观减税比例约为 29%。 201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 36.6 万亿元,按照减税 4000元估算,占 2017 年社消零售总额比例为 1.1%。 2015 年以来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变动微弱,也即,如果减税额度均转化为消费,将带来 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在今年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起到企稳作用。 根据我们的测算,中等偏上的高收入者减税比例较高,利好可选消费。 月工资20000-25000 元的居民减税比 例超过 6%,其后逐渐下降。 如以家庭为单位, 夫妇二人 每月节省个税也能达到小几千元 ,对消费有一定帮助。 图 4: 中等偏上高收入者减税幅度较大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宏观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测算 4. 延伸讨论 从国家税收收入 结构来看,个人所得税为第四大税种,消费税征收额度仅略低于个人所得税, 未来可以考虑下调消费税,进一步稳定消费。 此外,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负具有转嫁功能, 虽然多数税种不直接对消费者征税而是对企业, 但企业可以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转嫁程度受价格需求弹性影 响明显。因此,降低企业税负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转嫁给消费者的税负压力,间接起到稳定消费的作用。 预计 降低个税 也是 有保有压,一些偷税漏税行为 未来 也将得到纠正, 从而可以弥补财政税收损失,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居民税负腾挪空间。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9 / 10 分析师简介: 沈新凤,宏观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服务于期货、股票私募投资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海内外宏观研究体系,拥有投研一体的市场思维。 年 月加入东北证券。 重要 声明 本报告 由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 “本公司 ”) 制作并 仅 向 本公司客户 发布, 本公司不会因 任何机构或个人 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 资料 , 本 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 不保证所包含的 内容和意见 不发生变化。 本报告 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 证券买卖 建议。本公司 及其雇员 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 在任何情况下, 我 公司及其雇员对 任何人 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 公司或 其 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 本 报告中 涉及 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 并在 法律许可的情况下 不进行披露;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 、 财务顾问等相关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 本 公司所有。未经 本公司 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 须 在 本公司 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 本报告及相关服务属于中风险( R3)等级金融产 品及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A股股票、 B股股票、股票型或混合型公募基金、AA级别信用债或 ABS、创新层挂牌公司股票、股票期权备兑开仓业务、股票期权保护性认沽开仓业务、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及相关服务。 若本公司 客户 (以下称 “该 客户 ”) 向第三方 发送本报告,则由该 客户 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 提醒 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 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此种 途径获得本报告 所 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 本报告 遵循合规、客观、专 业、审慎的制作原则 , 所 采用数据 、资料 的 来源合法 合规 ,文字阐述 反映了作者的 真实 观点, 报告 结论 未 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投资 评级说明 股票 投资 评级 说明 买入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超越市场基准 15%以上。 增持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超越市场基准 5%至 15%之间 。 中性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介于市场基准 -5%至 5%之间。 减持 在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落后市场基准 5%至 15%之间。 卖出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落后市场基准 15%以上。 行业 投资 评级 说明 优于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超越市场平均收益。 同步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与市场平均收益持平。 落后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落后于市场平均收益。 宏观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 后的 声明及说明 10 / 10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 nesc 电话: 400-600-0686 地址 邮编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 6666 号 130119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 28 号恒奥中心 D 座 100033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 729 号 200127 中国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商务中心 1 栋 2 号楼 24D 518000 机构销售联系方式 姓名 办公电话 手机 邮箱 华东地区 机构销售 袁颖 (总监) 021-20361100 13621693507 yuanyingnesc 王博 021-20361111 13761500624 wangbonesc 李寅 021-20361229 15221688595 liyinnesc 杨涛 021-20361106 18601722659 yangtaonesc 阮敏 021-20361121 13564972909 ruanminnesc 021-20361101 13641900351 lizynesc 齐健 021-20361258 18221628116 qijiannesc 陈希豪 021-20361267 13956071185 chen_xhnesc 华北地区 机构销售 李航 (总监) 010-58034553 18515018255 lihangnesc 殷璐璐 010-58034557 18501954588 yinlulunesc 温中朝 010-58034555 13701194494 wenzcnesc 曾彦戈 010-58034563 18501944669 zengygnesc 颜玮 010-58034565 18601018177 yanweinesc 华南地区 机构销售 邱晓星 (总监) 0755-33975865 18664579712 qiuxxnesc 刘璇 0755-33975865 18938029743 liu_xuannesc 刘曼 0755-33975865 15989508876 liumannesc 林钰乔 0755-33975865 13662669201 linyqnesc 周逸群 0755-33975865 18682251183 zhouyqnesc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专题报告:个税修正案落地,减税效果如何?.pdf)为本站会员(1*1)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