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pdf

  • 资源ID:19872       资源大小:840.02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人民币1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人民币1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pdf

1 2015 年 7 月 总期 第 48 期 (中国改 革系列 报告 NPE201504 ) 通 过认 证的 治理: 政 府间 基础 信息互 联互 通的 理论基 石 欧树军 (中国人 民大学 国 家发展与 战略研 究 院、国际 关系学 院 ) 2 人大国发院简介 国家发展与战 略研究院 (简 称国 发院) 是由中 国人 民大学主 办的独 立的校级 核心智 库 。 国发院以 中国人 民大学在 人文社 会 科学领域 的优势 学科为依 托, 以项 目为纽带, 以新型 研究平台、 成 果转 化平台和 公共交 流平台为 载体, 组 建跨学科 研究团 队 对中国面 临的各 类 重大社会 经济政 治 问题进行 深度研究 ,以达到“服 务 政府 决策、引 领社会思 潮、营造 跨 学科研究 氛围”的目标。 国发院通过学术委员会和院务会分别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进行 决策。目 前由陈 雨 露教授担 任院长 , 刘元春教 授担任 执 行院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 区中关村大街59 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 馆(紧邻新图 书馆) 电话:010-62515049 网站:NADS.ruc.edu Email: nads_ruc126 ,nadsruc.edu 3 目 录 摘 要.4 一、 导论 国家治理对社会事实的渴求.7 二、通过身份认证、财产认证的国家治理.10 (一)从生命登记到人口普查.10 (二)人的特征化.14 三、国家治理对认证的依赖.15 (一)以全国统一个人号码、全国数据库为基础的现代认证.16 (二)认证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17 四、结论 政府间互联互通与信息化时代的国家治理.22 (一)政府间互联互通在信息时代遭遇的挑战.22 (二)基础信息亟需在政府间互联互通.24 (三)建构有效的现代认证体系.26 参考文献.30 4 摘 要 所谓“ 认证”就是在数据 与人、 物 、 事之间 建立一 一 对应关系 : 某个 数字、 编 码、 代码 代表一个 人, 从 而 将这个人 的身份 、 财产都相 对固定 下来,整 合起来 , 形成一个 比其“ 物理人”更真 实、更全 面 的“ 数字人”。 当今中国正在 发生深刻 的大转 型 ,这种大 变局催 生 了人员、 财富、 物质、 技 术、 知识 的大流动 , 进而 正 在改变社 会结构 、 利益结构 和权力 结构。 但是, 大 流 动本身及 其所带 来 的种种结 构型困 境 , 让大社会变 得 难以识别 ,进而 难 以治理。 比如, 一 部分人在 全国不 同 省份不断 流动, 身份不固 定。 另一 部分人的 财产不 清 晰, 动产不 明, 甚 至连不长 腿的不 动产都摸 不清。 房 产税、 累 积财产 税 、 遗产税 、 遗 赠税 等财产税 严重滞 后, 也 就不难 想象 为什么官 员财产 难 以公开 。 这种 缺乏 社会事实 而导致 的模糊不 清, 扩大 了少数人 对抗国 家 权力扩张 的可能 性 , 同时 也降低 了 公共服务 的便利 度、 供给率和 均等化, 进 而影响绝 大多数 人 的生活质 量, 及其中一 部分人 的 政治信任 和体制 认 同。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 为“ 信息的不对称” 及其 所导致的“权 利 或权力的 不对称” , 不对称可 能有三个 源头:公 民之于政 府,政府 之 于公民 , 政府 部门 之于政府 部门 。 人 们警惕政 府掌握 太 多公民信 息可能 诸多问题 , 但 关节 在于如果 政府不 掌 握这些信 息, 就无 法准确判 断公共 利益、 公 共意志 、 公共福祉 , 也就 无 法向公民 供给任 何 公共产品 、 公共 5 福利、 公 共服务 。 简言之, 国家认 证 能力孱弱 , 不利 于 国家治理 治理的 现代化。 作为权力运作 的一种基 础机制 , 认证以保 障领土 安 全、社会 秩序、 公民身份、 公民权 利、 社会保 障及官 僚体制的 理性化 为 目的, 以大规 模 的信息收 集、 储 存 、 整合 、 区分 和识 别为手段 , 针对 统 计意义上 的总体 人口, 处 理现代 人 的出生、 教育、 婚 姻、 身份 、 资格 、 职业、 收 入、 财 产、荣誉 、劣迹 、 流动、疾 病、死 亡 等等行为 、事务 、 轨迹,与 强制、 汲取、濡 化、再 分 配、统领 和规管 等 国家基本 制度发 生 关联。 一个不了解绝大多数人经济社会状况、基本需求和未来预期的政 府, 不可 能是一 个 负责任、 及时回 应 的民主政 府。 要 让 政府负责 任、 及 时回应, 首 先要让 它看得清, 要让它 看得清, 就得 有一 个基于可 靠事实 和统一规 范的有 效 认证制度 , 实 现政 府间基础 信息的 互 联互通 , 建构 一 种“ 认证国家”。 这 不仅仅是 先进、 现 代、 发达 国家已经 走过的路 , 也是 落后、 前现 代、 后 发 展诸国将 要走的 路 。 尽管没有 人知道 现代国家 在“ 现 代”、“ 后现代”、“ 后 后现代” 之后将向 哪 个方面发 展, 但可 以肯定, 这 条 道路将是 未来国 家 治理不可 或缺的 一 部分。 我国的现 代认证 体 系建设, 尤 其需要 实现政府 各部门 之 间的互联 互 通、 信息 共享 , 特 别是在税 收、 福 利 和规管这 些部门 , 而不仅仅 是部门 内部上下 级的信 息 共享。服 务于国 家 目标的重 要部门 之 间的互联 互通, 是个重大 的政治 问 题, 关 系着能 否真 正实现治 理上的 内 在统一 。 面对 史 6 无前例的 人员 、 财 富、 物 质、 事务的 大流动 , 我国 亟需 有全国统 一、 整 合的认证 知识和 认 证标准, 覆盖全 体 国民。 关键词:认证 、政 府间互联 互通、 认 证国家、 国家治 理 7 通 过认 证的 治理: 政 府间 基础 信息互 联互 通的 理论基 石 欧树军 1 一、 导论 国 家 治理对 社会 事实 的渴求 当今中国正在 发生深刻 的大转 型 ,这种大 变局催 生 了人员、 财富、 物质、 技 术、 知识 的大流动 , 进而 正 在改变社 会结构 、 利益结构 和权力 结构。 但是, 大 流 动本身及 其所带 来 的种种结 构型困 境 , 让大社会变 得 难以识别 进而难 以 治理。 比如, 一 部 分人在全 国不同 省 份不断流 动, 身 份不固定。 另一部 分人的财 产不清 晰 , 动产不明, 甚 至 连不长腿 的不动 产都摸不 清。 房产 税、 累积财 产税、 遗 产税、 遗赠 税等财 产税严重 滞后 , 也就不难 想象 , 为 什么官员 财产难 以 公开。 这种社 会事 实的匮乏 所导致 的模糊不 清, 扩大 了少数人 对抗国 家 权力扩张 的空间 , 同时也降 低了公 共服务的 便利度 、 供给率和 均等化 , 进而影响 绝大多 数 人的生活 质量, 及其中一 部分人 的 政治信任 和体制 认 同。 这些问题很大 程度上可 以归结 为“ 信息的不 对称”及 其 所导致的“ 权 利(权力 )的不 对 称”,不 对称可能 来 自三个方 向:公 民 之于政府 ,政 府之于公 民, 政府 部门之于 政府部 门 。 人们 警惕政 府掌 握太多公 民信息 可能带来 的问题 , 但关键在 于如果 政 府不掌握 这些信 息 , 就无 法准确 判1本研究为中 国人民 大学国 家发展与 战略研 究院内 部课 题“ 政府间 互联互 通对我 国 信息化与 网络安 全 的影响” 的 阶段性 成果。 欧 树军 email :oushujunruc.edu. 8 断公共利 益、 公 共 意志、 公 共福祉 , 也 就无法向 公民供 给 任何公共 产品 、 公共福利 、公共 服 务。 这促使人们深 入思考基 本制度 能 力(institutional capacity )对于国 家治理的 意义所 在 , 从而反思 国家权 力、 国家能 力、 国 家干预的 必要性 及其限度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 ,美国 政治学界 重新回 归“ 国家中心”, 三位美国 学者彼 得· 伊文思 (Peter Evans ) 、 迪特里 希·鲁斯 迈耶 (Dietrich Rueschemeyer ) 和西达·史考 朴(Theda Skocpol ) 主 编了一 本书 把国家 带回来 (Skocpol, Evans and Rueschemeyer, 1985)。在这 本“ 新国家主 义”论集 的最后一 章 ,三位编 者将国 家 与社会结 构研究 的 未来议程 概括 为三个方 面: 国 家 能力 (state capacity ) 与国家 自主性 (state autonomy ) 的影响因 素、国 家 的形成与 重构以 及 国家行动 的知识 基 础。 根据这三位学 者的看法 , 任 何国 家要想干 预社会 , 都需要了 解有关 社会结构 与社会 过 程的知识 , 并影 响社 会知识的 形成与 应 用, “ 统计学”、 “ 治安学”、“ 国家学”都是对 国家的这 种 知识需求 的回应 。 国家与社 会生 活越是相 互渗透 , 这种需求 就越大 。 遗憾的是 , 二十 五 年过去了 , 前两 个议程得 到的学 术 关注远远 超过第 三 个议程 , 然而 , 这 并不意味 着这个 议程不重 要。 这 是 因为, 无 论出于 何 种目的, 追求何 种 目标, 国 家干预 都必然需 要社会 事 实。 国家治理离不 开最基础 的社会 事 实,这种 需求可 以 说是最基 本的, 也可以说 是最具 公 共性的, 我把它称为“ 认证”(identification )。 人们 9 熟知某些 社会认 证 形式, 如“ 质量认证”、“ 产品认证”、“ 安全认证” 、“ 学 历认证”、“ 资格认证”等, 与此 不同, 本 文讨论的 是政治 认 证, 它指向 国 家治理体 系所必 需 的认证, 具有 非常基 础的作用, 包 括社会 事实的收 集、 识别、分 类、鉴 定 、评估、 检测等 行 动细节, 涵盖对 真 实性的证 明 (certification) ,也 涵 盖对重要 性、能 力 、身份的 证明, 还 涉及对他 人、 文化共同 体、社 会 制度、政 治共同 体 和政治体 制的认 同 。 简言之, 所谓认证就是 在数据 与 人、 物、 事之间 建 立一一对 应关系 (王绍光,2013 ) : 某个数字、 编码 、 代码代表 一个人 , 从而将这 个人 的身份、 财产都 相 对固定下来, 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 比其“ 物理人”更真 实、 更全 面的“ 数字人”。 我国 的身份 证 号码、 美 国的社会 安全号码 、 英 国的国民 健康号 码 、 瑞典 的个人 信息 码等, 都是这 种国 家认证的 典型形 式。 政治认证与社 会认证并 不是截 然 二分的, 社 会认证 常常以政 治认证 为前提, 即如果 政 治认证不 发达, 社 会认证就 越繁复 、 越麻烦、 越可能 导致“ 反认证”(欧 树军 2013 ) 。同时 ,社会认 证又常 常 为政治认 证提 供经验教 训、创 新 技术和物 质条件 , 比如 IBM 公 司的计 算技术和 设备 对于美国 人口普 查 乃至其他 政府行 为 的支撑 , Google 公 司的关键 词搜索 技术对于 美国犯 罪 历史数据 库、 国土 安全数据 库和全 球 信息监控 工程的 支撑。 政治认证包括 两个方面: 事实与 规范。 事实 是基础 , 社会问题越 复 10 杂, 国家 行动越 需 要可靠的 社会事 实 。 规范是 指引 , 不 建立规范 , 事实 再多,也 是一团 乱 麻,“ 群众总是被蒙 蔽的”,“ 真相总是 难以发现 的”, 国家行动 就将继 续 没有政治 方向, 无 法建立基 本制度 。 认证以为一国 居民提供 生活便 利 、社会保 障和基 本 公共服务 为前 提, 使国家 能够通 过了解和 掌握境 内 的人、 财、 物、 行 、 事, 注视身 份 流、 财产 流、 行为 流、 生命 流及事 务 流, 同时 也使国 家 能力的运 作方式 发生了根 本变化。 认证这种 基本制 度 能力影响 着国家 治 理能否真 正以全 体国民为 基础, 国 家经济政 策、 社会 政策和政 治决策 能 否不分城 乡、 地 域一体通 行, 安全 、 秩序、 保障和 便 利等国家 基本制 度 的收益能 否实现 人人平等 , 关系 着 最大多数 人的机 会 、 健康 、 尊严 和意 义, 以及 政治认 同能否建 立在最 广 泛的基础 上。 因 此 , 在很大 程度上 , 我们可以 说, 现 代国家的 治理化 , 首先是一 种“ 通过认证的治理”。 二 、通 过身 份认证 、财 产认 证的国 家治 理 国家治理通过 身份认证 、 财 产认 证两大途 径实现 , 二者又分 别以物 的特征化、 人的特 征化为前 提。 作为 最重要的 身份认 证 制度, 生命登 记 和定期人 口普查 意 味着国家 有能力 收 集个人的 各种基 本 特征, 个人 在国 家眼里越 来越特 征 化。 (一)从生命登 记 到人口普查 11 与我国发达而 漫长的身 份认证 相 比, 欧洲各 君主国 的定期人 口普查 到了 18 世纪 工业革 命前后才 开始, 此 时距离古 罗马帝 国 五年一次 的定 期普查已有 1200 多 年,直到 19 世 纪中 后期才在 欧洲大 部 分王国正 式建 立起来, 比如 18 世 纪的普鲁 士 (1719 , 腓特烈·威 廉一世)、瑞典 ( 1749, 阿道夫·腓特烈)、奥地利 (1754 , 哈布斯堡王 朝, 玛丽亚·特蕾西 娅) 、 挪威 ( 1769 , 克 里斯 蒂安七世)、丹 麦( 1769 、 1787 , 克 里斯 蒂安七世), 19 世 纪的英 国(1801 ,乔 治三世 )、法 国(1826,路易 菲 利普一世 )、 刚刚完成 统一的 意 大利(1861 ,维 克托·伊曼纽 尔二世 ) ,以及俄 罗斯 (1897 , 尼 古拉二 世) , 原属 英国的 各殖民地 如美国 (1850 ) 、 加拿大 (1871)、印度 (1881) 也相 继开始 定 期人口普 查, 日本 的人口普 查始 于 1920 年( 陈达,1935 )。 二战后 至 今,定期 人口普 查 已成为绝 大多 数国家的 一项基 本 政治实践 ,国家 开 始掌握越 来越多 的 个人身体 特征、 社会特征 和经济 特 征。 认证形式通常 与认证目 的相适 应 , 国家对各 种个人 特征的认 证也不 例外。 古代国 家建 立认证的 目的在 于 征兵、 征税、 征役和治安 ,18 世纪 欧洲国家 的定期 人 口普查最 初也主 要 用于满足 国家的 军 事与财政 需求, 认证的重 点也不 外 乎纳税或 兵役人 口 、 财产、 家畜与 职 业, 认证分类 相 对简单。 比 如, 美 国 1790-1840 年的 人口清查 就很简 单 ,1790 年只 包括 16 岁 以上和 以下自 由白人数 , 不区 分 年龄的自 由白人 女 性数, 其 他自由 人和奴隶 ( 不分年 龄、 性别) ;1800 、1810 年才区 分了五 个年龄组, 按 12 年龄区分 白人女 性 ,1810 年同 时举办 了制造业 调查;1820 年按四 个年 龄组、 性别 统计奴 隶和自由 有色人 种 , 计入农业、 商 业 和制造业 人数以 及未归化 外国人 数 ; 1830 年首 次采用 统一普查 清单, 按 五岁一组 统计白 人,按六 岁一组 统 计奴隶和 自由有 色 人,不区 分种族 的 聋哑人、 盲人、 外国人也 统计在 内 (Koren ,1918 )。 在农业国 家,个 人 的身份与 财产 特征相对 固定, 易 于确定, 所 以并不 需要更为 细致的 区 分。 一旦从农 业 国家转变 为工业 国 家, 需 要国家 认证 的个人特 征会越 来 越多, 这个时 候 就需要针 对个人 的 特殊性, 建立明 确 的认证分 类和精 细 的认证规 则。 分类越明确, 规则越精 细, 个人 也就越特 征化, 国 家掌握的 个人特 征越多 , 越有 可能 将个人变 成纳税 人 , 越有 可能确 认犯 罪嫌疑人 与贪污 受贿者的 身份并 及 时追踪, 越 有可能 确认和识 别个人 的 福利与公 共服务 受益人以 及消费 者 身份, 个人在 税收 、 强制 、 统 领、 福 利、 监 管等领 域 的可治理 性也就 越 强。 经济社会因素 的变化 , 对国 家认 证能力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 国家 需 要将更多 个人特 征 纳入认证 范围 , 将 绝大多数 人特征 化 , 从而 让个人 的 可治理性 得到加 强 。 19 世纪 中后期 , 各国人口 大增 , 人 口流动性 也比古 代更大, 人口( 李 植泉,1967 )、 就 业、教育 、公共 卫 生、社会 治安、 城市规划、 经济计 划、 社会福 利等政 治与社会 经济事 务 开始规模 化, 动 辄成为不 得不解 决 的严峻社 会问题 , 姓名、 性别 、 年龄 、 种族 、 出 生时 间、 出生地 点、 住 所、 婚姻、 亲属、 健康、 教育 、 职业 、 行业、 收 入以 13 及国籍状 况等各 种 需要国家 认证的 个 人特征, 开 始成为 解决这些 问题的 必要条件。 从 这个时 期开始, 现代 认证与 古代认证 之间的 差 异越来越 大, 现代认证 的对象 越 来越个体 化, 个人越 来越特征 化, 社会事 实更为广 泛, 区分更为 明确, 规 则也更为 精细。 大规模社会的 治理, 需要更 可靠 有效的认 证制度 。 最能体现 这种变 化的是比 利时 1846 年的人口 普查, 这 次普查对 全国房 屋 统计分类 异常 精细, 区 分城乡 、 是否有人 居住、 层 数与已使 用数量 、 是否附带 娱乐场 所、 是否 上火险 ( 包括家具 与用品 ) 及保险数 额。 对 人 口的统计 分类更 加精细, 区 分家庭 人口、 性别、 是 否 接受公共 慈善捐 助 的贫困家 庭及其 成员数量、 居住状 态, 还区分 国民身 份、 籍贯、 语 言、 宗教、 年龄 和职 业,区分 在初、 中 、高等公 立学校 或 者在家接 受教育 的 儿童(Koren, 1918 ) 。 认证 分类 已经相对 明确, 规 则已经非 常精细 。 美国人口 清查的 单位,也 在这个 时 期开始从“ 家户”转变为“ 个人”,转变 成为真正 的人口 普查。 到了 20 世纪初 ,经过一 百年左 右 的发展, 现代西 方 的定期人 口普 查, 已 经在认 证的 事实与规 范两个 维 度上将古 代认证 远 远抛在身 后, 在 把握认证 对象的 个 体化和个 人的特 征 化上也远 比古代 有 效。 在结合 了现 代生命登 记与定 期 抽样调查 之后 , 更 是如此 。 各国 普遍 将生命登 记确立 为身份认 证的法 定 形式, 走上 了“ 驯服 偶然性与 不确定 性” (哈金, 1999) 的高度现 代化道 路 。在近代 定期化 的 人口普查 、现代 家 户普查补 充下, 14 生命登记 的内容 从 最初只包 括出生、 死 亡和婚丧 状况, 发展 到涵盖活 产、 死产、 死亡 、 结婚 、 离婚 、 收 养、 认 领、 撤 销、 迁徙和 疾病等个 人的全 部重要生 命特征 , 人的整个 生命过 程 都成为国 家的关 注 对象, 国家治 理 首次彻底 建构在 个 体身上。 (二)人的特征 化 工业革命以后 , 国家 以军事 职能 为主向以 民事职 能 为主转变。 社会 经济事务 日益繁 复 , 沟通技术 越来越 先进, 人口 问题越 来越大, 偷漏 税 现象越来 越多, 使 国家有动 力并有 可 能掌握更 为全面 细 致的人的 身体特 征、 社会 特征, 以及 更为详尽 的经济 特 征。 认证 单位才 从 家户转向 个人 、 法人以及 与之关 联 的社会经 济事务, 从总体意 义上的 人 口转向个 体意义 上的个人 。 因此, 个人的 姓名、 出生 、 年龄 、 教育、 婚姻 、 身份 、 资格、 职业 、 收入、 不动产 、 动 产、 荣 誉、 劣迹 、 疾病、 流动等 等个 人特征 , 食品 安 全、 药 品安全 、 产 品质量 、 工程 质量 、 生产 安全 、 公共 卫生事件 等等社 会经济事 务, 都纳 入了国家 认证的 注 视范围。 认 证知识 演变到今 天, 已 经涵盖了 人的各 种 身体特征 、社会 特 征和经济 特征。 关注人与物的 各种物理 特征 、 社 会特征和 经济特 征 , 关注 人与物 的 名称、 位置 、 数量 、 流动 方向 、 真假 优劣和利 弊得失 , 成为现代 国家必 须面对的 大规模 治 理问题的 一部分 , 认证成为 国家的 一 项基本职 能。 认 15 证知识演 变到今 天 , 已经 涵盖了 人的 各种物理 特征 、 社 会特征和 经济特 征。 物 理特征 包括 姓名、 年龄 、 住所 、 地址、 体质 、 体貌 、 照片、 衣着 、 纹身、指 纹、掌 纹 、DNA 以及其他生 物特征。 社会特征包括 性别、 民族、 种 族、 宗教、 阶级、 教 育 程度、 性取向 、 语言、 就业、 闲暇 活动, 社会 交往、 社会身份、 技术技 能, 出生、 婚 姻、 死亡证明 , 学 生证 、 身份 证、 护照 、 通行证 、 驾驶 证、 交通卡 , 以及 纳 税号码、 社保号 码 、医保号 码等。 经济特征包括 工资、 红利、 利 息、 租金、 版税、 专 利 费、 证券买卖 、 不动产买 卖、奖 金 、赌博收 入,实 名 制银行账 户、存 贷 状况、信 用卡、 收入证明 、房产 证 明、居住 状况以 及 消费习惯 等。 这些人的各种 特征,就 是国家 认 证需要关 注的知 识 类型(Marx, 2001 ), 也正是 国 家所要收 集的基 本 社会事实 。 三 、国 家治 理对认 证的 依赖 社会事实收集 权的国家 化, 对于 面临越来 越复杂 的 人口等经 济社会 因素的现 代国家 而 言, 似 乎是个 不可 能完成的 任务 。 信 息时代沟 通技术 的革新改 变了这 种 状况, 赋予 了国家 在事实与 规范两 个 层面提升 认证能 力的无限 可能性。 与国家有 可能针 对 大多数人 建立有 效 认证体系 的能力 相比, 个人和 群体 大规模地 逃避认 证 的可能性 越来越 小 。 一旦 有了有 效 的全国认 证体系 , 逃避认证 就弱化 为 零星的犯 罪行为 , 而且越来 越容易 16 被发现进 而被惩 罚 。 (一)以全国统 一 个人号码、全国 数 据库为基础的现 代 认证 数据库、 互联 网等现代 沟通技 术 , 使国 家有能 力为 每个国民 分配一 个个人号 码, 比如 纳税号码、 福利号 码等, 进而在 重要 政策领域 建立全 国数据库 认证机 制 , 比如犯罪 数据库 、 税收数据 库、 社 会保障数 据库和 食品药品 产品质 量 数据库等 。19701980 年 ,瑞典 、芬兰 、丹麦 、比利 时、 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 美国、 日本 等绝 大多数经 济合作 与发展组 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简称 OECD) 发达 国家, 已经 建立了 各种各样 基于个 人 号码的全 国数据 库, 政府成 为电脑 工业的最 大客户, 成为个人 资料最 大 的拥有者。 比 如 瑞典政府 就掌握 着 囊括每个 国民个 人 资料的全 国最大 数 据库。 英国 1973 年已有 21 个 中央政 府部门设 立了专 门 的数据处 理机构 。OECD 甚至建 议各国政 府建立 中 央合作机 制,推 动 国内所有 政府机 构 共享通用 信息, 最终实现 OECD 各 国之间共 享(Ackroyd, 1977) 。 个人号 码 、 全国数 据库 , 已经使国 家具备 了 建立有效 认证体 系 的能力。 以个人号码、 全国数据 库为基 础 的现代认 证体系 , 使每个人 的资料 都保存在 至少一 个 以全国统 一个人 号 码为核心 的政府 数 据库中, 个 人行 为在统计 意义上 变 得可以预 测, 并有 可能与信 用记录、 犯罪记录、 官 员 财产记录 、 职 务行 为记录 、 健康 记录 和社会保 障档案 等 各种资料 关联起 17 来, 推 动“ 税收国家”、“ 健康国家”、“ 安全国家” 、“ 统领国家”、“ 预算国 家”、“ 福利国家”和“ 监管国家”的实现 。 近现代国家与 前现代国 家的重 要 区别之一, 在于濡 化、 统领、 监管 和再分配 转变成 为 国家的基 本职能 、 基础能力 和基本 制 度。西方 国家, 尤其是现 代西方 国 家,要想 正常发 挥 濡化、统 领、监 管 、再分配 职能, 同样离不 开认证 的 基础作用。 有了认 证制度, 现 代西方 国家的汲 取、 濡 化、 监管、 再分 配 和统领能 力得到 不 同程度的 提升, 现 代西方国 家对日 常社会和 经济生 活 的渗透大 为深化, 对权力滥 用的约 束 和限制也 因此大 为增强。 (二)认证对国 家 治理能力的提升 现代国家的汲 取能力 , 离不 开以 个人号码 、 全 国数 据库为基 础的现 代认证。 瑞典在 1970 、1975 年人口 普查 基础上, 建立了 沿 用至今的 最 为全面可 靠的个 人 数据库 , 向各 部门 索取大量 行政资 料 , 建立了 114 种 政府登记 数据库 , 包括涵盖 全国所有 650 万纳税人 (20 世纪 70 年代) 的中央纳 税人登 记 库(Flaherty, 1979)。 英国中央 税务局 则 通过年度 个人 收入调查 , 逐 年累 积个人纳 税资料 及 其他个人 信息 , 对 个人财产 的认证 不仅用于 增加国 家 税收, 也用于 改进 各项社会 保障计 划 。 美国 国内税 务 局也拥有 规模在 世 界上首屈 一指的 个 人身份 、 就业 、 收 入和纳税 申报资 料。 围 绕纳税 展开 的现代财 产认证 , 使现代国 家有能 力 掌握每个 人的全 18 部经济特 征, 这已 经不是什 么夸张 的 假想, 而是每 个现 代人必须 接受的 现实。 现代国家的强 制能力 , 也离 不开 以个人号 码、 全国 数据库为 基础的 现代认证 。 英 国内 政部负责 行政与 监 控界限模 糊的刑 事 司法行政 、 罪 犯 处置及监 狱运营 资 料,1934 年 开始建 立瘾君子 索引库 ,1963 开始 建立 罪犯索引 库,1968 年医生必 须向内 政 部上报瘾 君子情 况 ,20 世纪 60 年 代开始建 立监狱 索 引库,1971 年开始 建立吸毒 违法犯 罪 者索引库 (Flaherty, 1979) 。美 国联邦调 查局所 建 立的全国 犯罪信 息 中心,同 时也 是美国最 大的就 业 信息中心 、 个 人信 息和身份 中心 , 直 接或间接 服务于 全美国 57000 个 联 邦法院、 州 法院、 地方刑事 司法机 构 , 服务于全美 国 的警察、 检察官 、 法官、缓 刑官和 矫 正官(Laudon, 1986) 。加拿大 人口 2600 万时, 中央政 府运行 2220 个数据 库,平均 每个公 民 有 25 个文件, 全国 1/10 人 口出现 在全国警 察电脑 中(Lyon, 1994) 。 现代 国家还建 立了 指纹识别 、DNA 识别等全国 数据库(Cole, 2001) ,从而 更加 有效地追 踪 流动的犯 罪嫌疑 人 、预防和 控制犯 罪 行为,维 护法律 与 秩序。 现代国家的再 分配能力, 同样离 不开以个 人号码 和 全国数据 库为基 础的现代 认证(Flaherty, 1979) 。 以“ 福 利国家” 著称的国 家 治理制度, 从 一开始就 离不开 认 证, 离 不开对 人的 名称、 位置和 数量 等基本事 实以及 财产、 行为 及其各 种特征的 认证。 这 种国民身 份认证 形 式的世俗 化, 是 确保公共 秩序与 社 会福利的 关键(Caplan and Torpey , 2001) , 但这个过 程 19 比较漫长 ,直到 19 世纪末还 未完成 , 欧洲国家 难以把 决 策及于全 体人 民, 尤 其无法 让农村 人看到自 己作为 国 民的意义。到了 20 世纪中叶 , “ 福 利国家” 作为国家 基 本治理制 度的一 种 理想型在 欧美发 达 国家建立 起来 以后, 国民 体会到 国家福利 的好处, 开始有被 纳入认 证 体系的意 愿, 这 也意味着 国民向 国 家提供更 多个人 资 料,让国 家掌握 更 多个人特 征。 英国全国健康 服务中心 负责国 民 医疗记录 登记和 索 引, 1939 年通过 特别调查 建立了 原 始数据库 ,囊括 全 国 5500 万拥 有国家 健康服务 号码 的个人资 料, 记 录 所有病人 与医生 的 档案, 方 便病人 转 医, 还登 记堕胎 、 癌症、 解 除隔离 、 先天畸形 (自愿 登 记) 与传 染病等 病 人以及海 外移民 中的癌症 患者资 料 ,1962 年成 立全国 癌症登记 系统取 代 这部分功 能 (Flaherty, 1979) 。 英国人口健康 与社会保 障局自 1949 开始通 过精神 健康 调查收集 精 神病和心 理障碍 患 者资料, 拥 有至少 12000 名雇员 的社会 保障司所 建立 的社会保 障档案, 包括姓名、 住址、 国民保险 号码以 及 来自国家 税务局 雇主记录 的其他 个 人资料, 覆 盖绝大 多数英国 人尤其 是 有经济活 动的个 体,为失 业、患 病 、守寡和 退休国 民 提供补助 ,为家 庭 提供生育 补贴 (Flaherty, 1979) 。 美国 1935 年制 定社会保 障法, 个 人退休金 的发放 与 纳税多少 直接 挂钩, 为此专 门花 了五六年 时间进 行 全国纳税 人的收 入 与财产调 查, 之 后才正式 启动退 休 保障计划 , 向退 休 者发放退 休金。 1950 年建立 了全国 20 生命统计 局, 1960 年改建为 全国健 康 统计中心 , 专 司全 国健康调 查, 收 集健康、 教育和 福 利部所需 的几乎 全 部健康资 料,行 政 健康档案 则由 1977 年成立 的新健 康保护资 助局保 存 。 而健康、 教育和 福 利部社会 保障 局则是美 国人口 和 经济资料 最为集 中 、 最为 丰富的 国家 机构, 拥有全 国 性退休保 险、伤 残 补助、健 康保障 、 儿童家庭 补助所 需 的就业、 收入、 福利、受 益者、 福 利支付等 全部资 料(Flaherty, 1979) 。 从 1957 年开始 ,德国通 过人口 、 住户普查 与住宅 、 收支、家 庭预 算等抽样 调查 , 建 立了专门 的社会 保 险登记制 度, 不仅 涉及个体 的经济 活动,还 涉及个 人 的身体和 精神健 康 、疾病、 事故、 儿 童看护、 闲暇、 社会分层、 代际行 为、 女性角 色和状 况、 家庭结构 及其 履行儿童 教育职 能的能力, 可以对 包括婚姻、 公共卫 生、 教育和司 法在 内的广泛 个体资 料进行详 尽分析(Flaherty, 1979) 。 可见 , 国家要想 正常发 挥 再分配职 能, 维护社会 正义, 也 必须全面 收集人 的 各种事实、 特征, 建立统一 的认证 规范,建 立有效 的 认证体系 。 如果没有全国 数据库 , 以个 人号 码为核心 的身份 证 (世界 上一百 多 个国家使 用强制 性 或非强制 性身份 证 ) 、 驾 照 (在 多数 欧洲国家 、 澳大 利亚、 新西兰 、 加 拿大、 英国 、 美国 、 日本 等国相 当于 身份证 ) 、 社会 保障号码 (美 国、 法国) 、 社 会保障 死亡索引 码 ( 美国 ) 、 社会保 险号 码(加拿 大)、 国 民保险号 码(英 国 )、税务 登记号 码 (澳大利 亚)、 个人公共 服务号 码 (爱尔兰) 、 国民 税收认证 号码 (西 班牙) 、 国民 健 21 康保险卡 (日本 ) 等个人认 证形式 , 就只是一 个简单 的 数字, 发 挥不了 任何应有 的认证 功 能。 总体而言,以 个人号码 和全国 数 据库为基 础的现 代 认证,使 身份、 财产、 福利和 社会 经济认证 在现代 国 家彻底取 得支配地位, 现代认证 在 广度和深 度上正 式 超越了古 代认证 , 宗教认证 正式落 幕 , 教会 正式臣 服 于国家 , 曾经 搅得 欧洲国家 天昏地 暗 的政教之 争彻底 成 为历史记 忆。 现 代西方国 家的强 制 、 汲取 、 濡 化、 再 分配、 统领 、 监管 、 吸纳 、 整 合和 学习-适应 能力得 到 不同程度 的提升, 现 代西方国 家对日 常 社会和经 济生 活的渗透 大为深 化 ,对权力 滥用的 约 束和限制 也大为 增 强。 结合数据库、 互联网等 现代沟 通 技术, 国家已 经有 能力通过 逐步累 积这些关 于人的 各 种特征的 认证知 识 , 进而 在事实 基础 上, 按 照人的 各 种特征, 对国民 进 行明确的 分类。 并 针对个体 的特殊 性 , 建立精 细规则 , 最终在全 国范围 内 设定并执 行统一 的 认证标准。 美国的 社会保障 号码就 是通过身 份认证 的 治理的典 型, 1930 年代至今, 它涉及 纳 税人、 经济 人、 社会人、 福利受 益 人、军人 、外国 人 等多重身 份,以 及 个人重大 事项、 社会生活 和政治 身 份等, 这是一 种远 比我国的 身份证 功 能更加强 大、 高 度整合的 身份认 证 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 演进中 , 认证 能力 的发展最 初是为 了 征兵、 加强国 家 强制能力, 以及征 税、 加强汲 取能力 。 后来是为了 推行 免费强制 义务教 育, 加强濡 化能力 。 再后来是 为了加 强再分配 能力, 福 利国家的 发展最

注意事项

本文(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pdf)为本站会员(报告吧)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