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牦牛场DB63/T 2304-2024.pdf

  • 资源ID:193401       资源大小:692.2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牦牛场DB63/T 2304-2024.pdf

ICS 65.020.30 CCS B 40 备案号: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3042024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牦牛场 2024-06-19发布 2024-07-24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3042024 I 目 次 前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1 智慧牧场.2 3.2.2 智慧牧场管理平台.2 4 缩略语.2 5 基本条件.2 5.1 通讯条件.2 5.2 供电条件.2 6 设施设备.2 6.1 电子耳标.2 6.2 智能耳标.2 6.3 智能项圈.3 6.4 智能称重系统.3 6.5 智能分群系统.4 6.6 牦牛三维体况智能采集分析系统.4 6.7 精准饲喂管理系统.4 6.8 圈舍环境监测系统.5 6.9 出入场智慧门.5 6.10 牧场监控设备.5 6.11 环境监测设备.5 6.12 全景展示系统.5 7 牧场管理.6 7.1 牧场基本信息.6 7.2 基础档案管理.6 7.3 放牧管理.6 7.4 饲喂管理.6 7.5 防疫管理.6 7.6 称重管理.6 7.7 体尺测量管理.6 7.8 发情监测管理.6 7.9 繁育管理.6 DB63/T 23042024 II 7.10 系谱管理.6 7.11 环境监测.7 7.12 视频管理.7 7.13 地图标记.7 7.14 数据报表.7 8 智慧牧场管理平台.7 8.1 牛群分析.7 8.2 行为分析.8 8.3 发情分析.8 8.4 繁殖分析.8 8.5 疾病分析.8 8.6 智慧决策服务.8 8.7 绿色有机产品提供.8 8.8 产品可溯源管理系统.9 9 数据管理.9 9.1 牧场视频监控数据传输.9 9.2 数据存储及安全.9 10 智慧牧场系统维护.9 10.1 数据维护.9 10.2 设施设备和应用系统.9 参考文献.10 DB63/T 23042024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青海省乡村产业发展指导中心、甘德县雪山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恒国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迅、刘书杰、孙璐、李晓雨、王书祥、崔占鸿、王磊、张丽、杨占福、王健斌、杨焓、张靓、闫敏、柴沙驼、何海艳、蔡忠、赵新来、蔡伟、王恩记。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23042024 1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牦牛场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智慧牧场牦牛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条件、设施设备、牧场管理、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及系统维护的指南。本文件适用于智慧牦牛牧场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9630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643.2 特殊环境条件 环境试验方法 第2部分: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及导则 电工电子产品(含通信产品)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8827.4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要求 GB/T 28827.6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6部分:应用系统服务要求 GB/T 30147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 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自动观测 GB/T 40465 畜禽肉追溯要求 HJ/T 212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NY/T 1343 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T 4261 农业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DB63/T 546.3 青海牦牛繁殖技术规范 DB63/T 607 高寒草甸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DB63/T 1740 牦牛全程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63/T 1938 牦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DB63/T 1941 牦牛养殖档案建立规范 DB63/T 2039 天然草地草畜营养平衡诊断及预警技术规程 DB63/T 2042 繁殖期母牦牛适度补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DB63/T 23042024 2 智慧牧场 利用电子耳标、智能耳标、智能项圈、自动称重系统、精准饲喂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对家畜饲养、繁育、疾病防治、行为轨迹等进行全程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牧场模式。3.2 智慧牧场管理平台 通过汇集家畜的生长阶段、行为特征、健康状况、环境因素以及养殖目标等数据,利用现代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为牧场提供科学的养殖指导、管理建议和预警提示,帮助其优化养殖策略,提高生产效益的管理平台。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编程接口 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服务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 TMR:Total Mixed Ration,全混合日粮 5 基本条件 5.1 通讯条件 满足网络系统通讯要求。5.2 供电条件 具备市电AC 380V供电条件。6 设施设备 6.1 电子耳标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标识牦牛个体,满足建立牦牛档案信息管理的需要;b)掉标率:佩戴耳标一年内掉标率不超过5%;c)技术条件:符合牲畜电子耳标的要求。6.2 智能耳标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牦牛体温数据;DB63/T 23042024 3 b)掉标率:佩戴耳标一年内掉标率不超过 5%;c)信号上传:通过 NB-IoT、2.4G或4G信号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到智慧牧场管理平台;d)使用环境:符合 GB/T 20643.2的规定;e)防护等级:符合 GB/T 4208 的规定;f)可选功能:包括定位功能、测温功能、活动量测量等功能。6.3 智能项圈 6.3.1 放牧条件下远程定位管理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牦牛位置、运动轨迹、体温等信息;b)续航时间:电池容量不低于 10 000 mAh,低功耗设计,待机时长不少于 1 年,支持太阳能续航功能;c)工作温度:-40+60;d)定位方式及精度:支持 GPS/北斗/AGPS/WIFI/LBS/GNSS两种或以上组合,精度10.0 m;e)报警功能:具备多种报警功能,如离群报警、低电报警、静止报警、围栏报警等;f)报到功能:支持牦牛报到,打开手机 APP或管理平台,即可获取佩戴项圈牛群数量和位置;g)防护等级:采用全封闭设计,防护等级 IP68,可在水中长期浸泡,应符合GB/T 4208的规定;h)远程配置:支持远程开机、设定采样间隔等配置;i)信息上报:可定时将监测指标上传至智慧牧场管理平台。6.3.2 舍饲圈养条件下行为监测管理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体温、采食状况、活动量(步数)数据、发情状态、反刍状况及休息状况等数据;b)续航时间:不少于 2年(平均2 h 上传一次数据);c)发情揭发率:95%;d)工作温度:-40+60;e)报警功能:具备多种报警功能,如离群报警、低电报警、静止报警及围栏报警等;f)防护等级:采用全封闭设计,防护等级 IP68,适应潮湿、粉尘环境、可在水中长期浸泡;g)远程配置:支持远程开机、设定采样间隔等配置;h)信息上报:可定时将监测指标上传至智慧牧场管理平台。6.4 智能称重系统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在牦牛自动称重的同时对耳标信息进行自动读取;b)称重模式:支持自动称重模式和手动称重模式;c)称重范围:0 kg2000 kg;d)称重速度:每头牛耗时 3 s5 s;e)工作温度:-40+60 f)噪音要求:超静音空压机,噪音宜低于 68 dB;g)耳标识读率:采用超高频电子耳标识读器,识读距离 1 m2 m,识读率 100%,识读速度宜小于 0.5 s;DB63/T 23042024 4 h)控制柜指标:包括核心智能控制器,采集体重、耳标数据;i)可存储量:不少于 20000条称重记录;j)数据上传:软件能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未联网或上传异常时,数据能存储在电脑中,并将在下一次上传;k)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设备数据及工作流程,灵活设定分栏重量等相关参数;l)称重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读取智能耳标信息、自动上传称重数据,实时更新基本数据;观察牦牛体重变化曲线,直观显示其体重变化情况。6.5 智能分群系统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实现牦牛自动分群功能;b)分群速度:每头牛耗时 3 s5 s;c)配套安装:宜与智能称重系统配套安装;d)分群配置功能:可按体重、月龄、繁殖状态、发育状态、体况评分、牛群状态等预设分群条件;e)分群管理:具有34分群门,系统启动后,应自动获取耳标号,按照预设条件,分群开关门。6.6 牦牛三维体况智能采集分析系统 主要用于繁殖或育种的养殖场景。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采用深度传感器相机和 RGB相机集成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牦牛深度图像,构建牦牛体尺三维测量模型;b)测量指标:包括体长、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胸宽、腹宽及臀宽等指标;c)体尺误差:不大于5 cm;d)体尺参数计算时间:30 s60 s之间;e)环境条件:适用温度-40+60,相对湿度8%90%;f)数据采集:可设定帧率同步采集彩色图像序列、深度图像序列;g)数据上传:设计多线程数据传输,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数据传输速度不小于 25 fps,网络宽带传输不少于 4.0 Mbps;h)实时云图:支持在线查看对应牦牛的三维点云图;i)配套功能:可与牦牛智能称重系统设备配套使用,也可独立安装使用。6.7 精准饲喂管理系统 精准饲喂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规模化养殖牧场(常年存栏100头以上),牧场具有TMR混合机、撒料车(带称重),具备精准饲料配方制定和饲喂条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基于物联网感知技术,无感抓取饲料的重量,并记录采食时间;b)工作温度:-40+75;c)工作湿度:不超过 90%相对湿度(无凝结);d)装料作业监控:系统主机接收称重传感器传来的重量数据,并存储每天每个班次装料单数据;e)装料提醒:系统从机加料点控制器安装于加料点,用于提示加料点工人,当前装料原料名称及重量;f)撒料作业监控:撒料车控制器安装于撒料车,接收撒料车称重传感器传来的重量和电脑数据,并存储每天每个班次撒料单数据;DB63/T 23042024 5 g)配料软件:用于制作饲料配方,调整运料任务,调整牛舍饲喂头数,生成作业数据。实时监控软件用于传输作业数据给控制器,接收控制器传来的原料添加、日粮投放的时间,重量,误差等信息;h)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全混合日粮制作的全程、实时监控,降低饲喂成本,饲喂过程高效和可控,实现整个监管流程无人化,并节省人力成本。整个监管流程实时化,及时发现,随时纠正配料问题,避免误差导致的损失;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整合并生成数据报表。6.8 圈舍环境监测系统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在圈舍不同位置放置多个传感器,采取数据融合方式,更准确的获取圈舍内的相关信息;b)监测指标:包括空气温度监测、空气湿度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氨气浓度监测、硫化氢浓度监测、甲烷浓度监测。6.9 出入场智慧门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自动获取耳标信息,实现出入场智能登记;b)工作温度:-40+60;c)工作模式:定频/调频可选;d)标签识别速度:不低于 400 次/秒;e)通信接口或方式:支持 10 M/100 M 自适应以太网或 4G传输;f)配套功能:支持密集型读取、天线检测功能、标签数据过滤功能,支持在线升级。6.10 牧场监控设备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牧场宜配备视频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控牧场大门、运动场、圈舍、过道、仓库、饲料库等位置;b)监控布设:在养殖圈舍、草料棚、关键过道区均宜布设不低于 400万像素 180广角双摄全彩摄像机;养殖场棚区内过道、养殖场外均宜布设不低于 400 万像素白光全彩智能警戒摄像机;布设距离不宜超过30 m;c)管理大屏:配套 4K安防显示器;d)防护等级:室外监控防护达到IP66,宜符合 GB/T 4208 要求;e)图像增强:3D数字降噪,具有内置红外补光,夜视功能;f)配套功能:应支持 10 m15 m精准采集牦牛影像,支持云台 340 度旋转。6.11 环境监测设备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功能:牧场需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对牧场气象指标和空气质量进行监测;b)监测指标:风速、风向、雨量、辐射、气压、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监测方法按 HJ/T 212 和 GB/T 35237 执行;c)存储时间:监测数据宜长期保存。6.12 全景展示系统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DB63/T 23042024 6 a)功能:通过360全景拍摄,进行牧场全景漫游展示;b)全景质量:全流程化不少于 1亿像素拍摄全景图,并不低于 720视角拍摄;c)场景制作:支持视角锁定、旋转角度、场景导览及解说等功能,宜通过用户视角体验;d)平台展示:包括三维全景图展示、语音解说、图文展示、场景切换及一键导航等。7 牧场管理 7.1 牧场基本信息 包括地理位置、草场类型、草场面积、土壤类型、放牧方式、设施设备、牧场规划、牧场产品、牧场管理人员及经营情况等。7.2 基础档案管理 建立牦牛基础档案,实现一牛一档,记录耳号、出生日期、性别、父系及母系耳号、体重变化、体尺测定、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牦牛基础档案记录按照DB63/T 1941执行。7.3 放牧管理 草原划区轮牧按照NY/T 1343执行,天然草地放牧利用按照DB63/T 607 执行,草畜营养平衡诊断及预警按照DB63/T 2039执行。7.4 饲喂管理 对牧场牦牛饲喂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和记录。繁殖期牦牛补饲养按照DB63/T 2042执行,牦牛全程饲养按照DB63/T 1740执行。7.5 防疫管理 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计划)进行免疫工作,实时记录牦牛防疫过程中疫苗注射信息,防疫要求按照DB63/T 1938执行。7.6 称重管理 登记牲畜称重数据,支持通过称重设备发送称重数据到管理平台,同时会更新牲畜重量数据。7.7 体尺测量管理 记录内容包括耳标号、体长、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胸宽、腹宽、臀宽、右侧图、左侧图、上侧图、创建时间及测量时间。7.8 发情监测管理 通过智能项圈设备监测牦牛活动数据,记录指标包括耳标号、项圈编号、体温、步数(步)、采食(时长及时段)、反刍(时长及时段)、休息(时长及时段)及采集日期等。7.9 繁育管理 对牦牛发情、配种、妊娠、产犊、产后护理、流产等指标进行数字化记录,及时分析适繁牛数、配种数、产犊数、流产数、繁活率、受胎率等指标。繁殖管理和性能测定按照DB63/T 546.3执行。7.10 系谱管理 DB63/T 23042024 7 对于育种场牦牛,应建立数字化牦牛血缘关系谱,优化种群结构。繁殖记录按DB63/T 194执行。7.11 环境监测 包括记录日期、位置、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及甲烷浓度等。7.12 视频管理 记录大门、运动场、圈舍、主要过道、仓库、饲料库等部位的实时监控画面。功能和性能要求应符合GB/T 30147要求。7.13 地图标记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利用GIS 卫星地图标记牧场内安装设备的点位和点位上安装设备的数量和点位名称;b)通过点击点位可以展示点位上的各类设备,展示设备对应的数据。7.14 数据报表 数据报表包括但不限于:牛群信息报表;牛群预测预报表;牛群结构报表;牛群发情监测报表;牛群繁育报表;系谱表;饲草饲喂报表;体重体尺监测报表;牧场产犊报表;进出场报表;转场情况汇总表;牛舍饲喂报表;牛舍存栏报表;单项物料报表;物料调拨数据汇总;收发存统计汇总;入库明细报表;入库汇总表;出库明细表;出库汇总表;个体成本报表;销售出栏成本分析表。8 智慧牧场管理平台 8.1 牛群分析 DB63/T 23042024 8 包括牦牛体重、进场时间、养殖种类、生长状态、存栏情况、在场牛龄、离场汇总、日增重牛级、日增重牛舍、日增重牧场级、料肉比牛级、料肉比牛舍级等分析。8.2 行为分析 包括对牦牛的运动行为(包括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躺窝时间等),牦牛采食行为(包括采食量、采食时长等)、生长行为(包括牦牛体重、牦牛体长等)等进行分析。8.3 发情分析 包括对牦牛体温和行为及时监测,进行发情分析,并对异常发情、久不发情、久配不孕的牦牛进行标注和预警。8.4 繁殖分析 包括在场母牛繁殖状态、配种情况、首配情况、产犊间隔、月产犊情况、流产情况、未孕牛等分析。8.5 疾病分析 包括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等分析。8.6 智慧决策服务 8.6.1 放牧管理 对草场质量情况、轮牧周期和牦牛生长趋势等进行分析,形成草畜营养平衡放牧决策建议。8.6.2 智慧饲养 对健康状态、生长阶段、体重变化和养殖目标等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养殖模式,形成高质高效养殖决策建议。8.6.3 高效繁殖 对牦牛繁殖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早期断奶、提前发情配种、带犊繁育、营养调控等技术成效,形成牦牛高效繁殖决策建议。8.6.4 疾病防控 对牧场环境、牦牛行为、疫病发生周期、疫病监测、疫病报告等进行分析,形成疾病防控建议。8.6.5 出栏决策 对牦牛增重曲线、饲料消耗和牦牛体况进行分析,形成牦牛错峰出栏和全年均衡出栏决策建议。8.6.6 圈舍环境控制与优化 系统内置的环境控制设备应实时监测圈舍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参数,若参数超出家畜生长阈值,系统应自动开启预警功能,进行响应处理,如开启电机,或打开窗户进行换风、喷洒对应药物中和有害气体等,并向智慧牧场管理平台上报警报信息。8.7 绿色有机产品提供 DB63/T 23042024 9 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标准为依据,分析牦牛生长和饲养环境,形成绿色有机饲养管理决策建议。牦牛绿色有机养殖及产品生产按照GB/T 19630执行。8.8 产品可溯源管理系统 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行数字化监控和管理。信息追溯按照GB/T 40465执行。9 数据管理 9.1 牧场视频监控数据传输 视频编码和传输符合GB/T 28181要求。9.2 数据存储及安全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存储管理。数据管理系统宜统一标准建设,具备数据接入、审核、存储、导入导出等管理功能,支撑数据报表查看、视频浏览和后台数据分析,同时提供API服务接口。数据安全符合NT/T 4261要求。10 智慧牧场系统维护 10.1 数据维护 定期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数据维护符合GB/T 28827.4要求。10.2 设施设备和应用系统 牧场每半年宜对现场设备进行漏电、防水、防尘等安全隐患排查,并将设备运行情况上报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系统维护符合GB/T 28827.6要求。DB63/T 23042024 10 参 考 文 献 1 农业农村部 农办牧20213号 牲畜电子耳标技术规范 _

注意事项

本文(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牦牛场DB63/T 2304-2024.pdf)为本站会员(15912385236)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