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技术规程DB 1508/T 156—2024.pdf

  • 资源ID:193318       资源大小:766.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技术规程DB 1508/T 156—2024.pdf

河套地区 农田防护 用材兼用 林建设技 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s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commercial dual-purpose use in the Hetao Region ICS 65.020.40 CCS B 60 1508 巴彦淖尔市地方标准 DB 1508/T 1562024 2024-07-04 发布 2024-08-04 实施 巴彦淖尔 市市场 监 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508/T 1562024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规划布局.2 5 林带设计.2 6 树种选择.3 7 造林.3 8 林带更新与修复.4.5 附录 A(资料性)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造林树种.6 附录 B(资料性)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配置模式.7 DB 1508/T 156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巴彦淖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巴彦淖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晓东、张学军、聂建文、张雁平、高勇、孟庆喜、韩二牛、杨国昌、吴彪、马海峰、岳霞、王丽萍、袁腊云、王荣学、杜凤梅、吴宏宇、吕建平、付永飞、卢占新、张永顺、倪媛、李克军、陈诚、秦飞、王同斌、李嘉伟、刘永利、郑辉。DB 1508/T 1562024 1 河套地区 农田防 护用材兼 用林建 设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的术语与定义、规划布局、林带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林带更新、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的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15/T 37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5/T 389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农田防 护用 材兼 用林 farmland shelterbelt 为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田间气候,保障农作物稳定高产,具有防护和提供商品用材功能的人工林。林带 forest belt 以带状林分组成的、具有防护兼用材作用树行的总称,与主害风向垂直的林带为主林带,与主林带垂直的林带为副林带。林带间 距 forest belt spacing 主林带与主林带或副林带与副林带之间的垂直距离。疏 透度 porosity 林带林缘纵断面的透光面积与其纵断面的总面积的比值,用来确定林带的透风状况。紧密结 构林 带 Tightly structured forest belt 由乔木和灌木树种组成,林带上下部枝叶密集透光孔隙较少,防风距离较短,疏透度0.15。疏 透结 构林 带 sparse structure forest belt 由侧枝发达的乔木组成,透光孔隙在其断面上分布均匀,防风距离较长,疏透度0.250.3。DB 1508/T 1562024 2 通 风结 构林 带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est belt 以乔木为主,上部为林冠层,有较小而均匀的透光孔隙;下部为树干层,透光孔隙比较大,疏透度0.3。胁地 menacingly 林带树木影响林缘农作物光照、水、肥等生态因子,导致其生长不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的现象。4 规划布 局 布局原 则 4.1.1 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对林、田、路、沟、渠全面规划,少占耕地,最大程度减少胁地。4.1.2 突出防护功能,兼顾经济效益,根据农业区划、立地类型、灾害性气候的特点,配置相应结构的林带,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类型区 分为普通农业区、沙漠边缘农业区。布局方 式 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布局方式。4.3.1 全新布 局 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主副林带形成闭合网格,两条主林带之间的间距不超过树高的 20 倍,两条副林带间距不超过主林带间距的 2 倍。4.3.2 自然布 局 在现有的路、沟、渠基础上,依照林随路走、树沿渠走栽植林带。4.3.3 综合布 局 自然布局与全新布局相结合,兼顾田、渠、路、沟等田间要素。规划内 容 4.4.1 野外调查、小班区划调查、总平面图设计、营造林工程设计、森林保护工程设计和必要的其他工程设计,并对经费进行预算。4.4.2 林带走向、网格分布、主栽树种与辅助树种比例。5 林带设 计 设计原 则 以防护效益、经济效益为主,顾农田基础设施、自然灾害特点、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在生态廊道、村屯绿化重点区域,宜增加景观林带。DB 1508/T 1562024 3 林带走 向 主林带应与主害风向垂直,不能垂直时,其偏角不超过 30;主害风向不明显或林带走向选择受限情况下,林带走向可因地制宜。林带结 构 沙漠边缘农业区应选择紧密结构林带,普通农业区应选择疏透结构或通风结构林带。林带行 数 主林带23行,副林带12行。林带网 格 按照规划区实际情况确定林带网格大小,主林带间距不超过500 m,副林带间距不超过800 m,主副林带形成闭合。林带配 置 林带主要配置模式参见附录B中表B.1。6 树种选 择 原则 6.1.1 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择乡土树种的原则;做到防护功能与经济价值、景观效果相统一;依据防护目的和防护对象选择树种,要求抗天牛虫害等,树体高大窄冠、深根、抗风能力好、抗逆性强。6.1.2 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科学搭配,所选树种和农作物之间不能有共生互传病虫害,树种结构合理,主栽树种与辅助树种比例合适。选择 6.2.1 在道路入口处,栽植对天牛具有引诱和灭杀作用的树种,如沙林杨、沙枣等。6.2.2 在排干沟及低洼地,栽植耐盐碱树种,如白榆、柽柳等。6.2.3 水肥条件较好的渠系两侧,栽植丰产树种,如新疆杨、河北杨等。6.2.4 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造林树种参见附录A中表 A.1。7 造林 苗木质 量 7.1.1 苗木质量控制,按照 DB15/T 37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执行。7.1.2 宜选用本地繁育或邻近地区调入的苗木。整地 应在造林前3个月完成。根据立地条件和浇水设施情况,分别采用条状、块状或开沟的整地形式。栽植 DB 1508/T 1562024 4 7.3.1 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预处理,定干高度 2.6 m,剪掉全部侧枝,剪除病根、断根,树杆部位套入长度1.5 m的可降解塑料防护袋,浸水 48 h。7.3.2 栽植过程中需要假植的苗木,假植时间不宜超过 3 d。7.3.3 栽植技术按照 DB15/T 389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执行。浇水培 土 栽植后3 d天应浇足第 1水,浇水后1 周左右,当种植穴土壤处于半干湿状态时,对苗木四周覆土培实。抚育管 理 7.5.1 扶苗 苗木定植1个月内,对因风倒伏的苗木及时扶正并踏实根部四周土壤。7.5.2 除草施 肥 每年58月,清除2次苗穴周围杂草,结合除草追施少量氮肥。7.5.3 病虫害 防治 以经营管理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7.5.4 抹芽修 枝 及时抹除根部以上树干萌芽。适时修枝整形,保持树杆通直,主枝生长优势明显的且无竞争枝,营养枝分布均匀。7.5.5 林木管 护 防火、防牲畜吸食、防人为毁林,保证水肥供应。乔木树种及时清除枯死枝,灌木树种应 1年平茬1次或2年平茬1次。8 林带更 新与 修复 更新 依据林木生理成熟与经济成熟情况确定更新周期,当主栽树种达到或超过单板旋切材的工艺成熟粗度,且林带遮光、胁地开始凸显时即可更新采伐。更新方 式 采用隔行或隔带更新,即2行1带,保留1 行采伐1行;1 行1 带,间隔1带采伐 1带。修复 8.3.1 更新修复,枯死木及濒死木株数比例较大的重度退化林带,采伐原有林带,营造新林带。8.3.2 补造修复,因缺株等造成林分郁闭度低的林带,补植补造与原有林带相适应的树种。8.3.3 抚育修复,对枯死木、濒死木株数比例 20%以下的林带,清除死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并采取补植、疏伐、修枝、平茬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DB 1508/T 1562024 5 建档要 求 对相关纸质资料、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立卷。归档管 理 包括基础档案、技术档案和财务档案,主要有:造林规划,立项或批复等政府部门文件;用地协议,以及林网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招投标、造林、抚育管理合同;规划设计文件,造林、营林、更新技术资料;施工图表、计划及日志;图片、影像资料;资金收付款凭证。DB 1508/T 1562024 6 附录A(资料 性)农田 防护 用材 兼用 林主 要 造林树 种 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造林树种见表A.1。表A.1 农田 防护 用材 兼用 林 主要造 林树 种 序号 分类 树种 主要特征 适宜造林地段 1 主栽树种 新疆杨 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Bge 喜光,耐干旱,耐高温,耐瘤薄及盐碱土,生长快,深根性,抗风力强。各级渠系两侧、道路两旁。2 主栽树种 沙林杨 Populus deltoidsshalinyang 对光肩星天牛具有很好的发育抗性,速生,高光效。各级渠系两侧、道路两旁。3 辅助树种 河北杨 Populus hopeiensis Hu&Chow 耐寒、耐旱,喜湿润,但不抗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轻盐碱土、沙土上生长。道路两旁。4 辅助树种 白榆 Ulmus pumila L 落叶乔木,适应性广。耐寒冷、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较耐盐碱。喜光、速生、抗风、深根系,虫危害严重。风沙区。5 辅助树种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喜光,根系发达,喜深厚土壤。较耐寒,特耐水湿,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虫害比较严重,寿命较短,树干易老化。排干沟两侧、村屯四周。6 辅助树种 沙枣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沙枣喜光,耐寒性强、耐干旱也耐水湿又耐盐碱、耐瘠薄,耐风沙,根系发达,以水平根系为主,根上具有根瘤菌,喜疏松的土壤,对天牛具有诱杀功能。风沙区、道路入口处。7 辅助树种 杜梨 Pyrus betulifolia Bunge 适生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在中性土及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盐碱地。8 辅助树种 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落叶小乔木,适应性强,耐盐碱、水湿。喜光,浅根系,萌芽能力强。盐碱地。9 灌木树种 紫穗槐 Amorpha fruticosa L.落叶灌木,温带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耐高温、水湿、盐碱。喜光,浅根系,萌芽能力强。适宜所有造林地段。DB 1508/T 1562024 7 附录B(资料 性)农田防 护用 材兼 用林 主要 配置模 式 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配置模式见表B.1。表B.1 农田 防护 用材 兼用 林 主要配 置模式 区域类型 功能 模式 组合形式 适用条件 配置模式及密度 设置 主栽树种 比例 普通农业区 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 渠林路 田-渠(沟)-林-路-田 农田路、渠(排干沟)同时并存时 把林设置在渠与路的中间,林为一行一带或两行一带,行距2米,株距1.5米 新疆杨占90%、沙林杨占10%普通农业区 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 林路或 林渠(沟)田-林-路-田 田-林-渠(沟)-田 农田路或渠(排干沟)单独存在 林为一行一带或两行一带,一行一带株距1.5米;两行一带行距2米,株距2米 新疆杨占60%、沙林杨占10%、辅助树种30%普通农业区 农田防护、用材林、景观林 综合 田-林-田 生态廊道、道路入口、重点绿化区域等 两行一带行距2米,株距2米,其中道路入口处采用抗天牛混交林模式,隔行混交。新疆杨与沙林杨混交或河北杨与沙枣混交。景观树种根据立地条件和造林设计,选择表A列出的辅助树种 沙漠边缘 农业区 农田防风固沙林 综合 田-渠(沟)-林-路-田 田-林-路-田 田-林-渠(沟)-田 田-林-田 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农田 两行一带,行距1.5米,株距1米;主林带主栽树种为新疆杨。副林带主栽树种为沙枣与杜梨,占比分别为60%与40%。实行乔灌混交种植模式,灌木树种选择紫穗槐。

注意事项

本文(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技术规程DB 1508/T 156—2024.pdf)为本站会员(13258471236)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