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A股“进化论”(四):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pdf

  • 资源ID:19327       资源大小:4.36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人民币1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人民币1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A股“进化论”(四):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pdf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38 A 股策略 |专题 报告 2018 年 8 月 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新 生态 : 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 股“进化论”( 四 )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前言: 新生态: 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我们通过 系列 专题厘清 A 股生态结构发生的三大变迁,本篇为 A 股“进化论”系列报告第 四 篇。 旨在: 从产业资本及一级市场生态边际变化出发,捕捉资金的映射线索, “ 自下而上”地重构 A 股策略研究框架 。 一、 产业资本“新变迁”:二级市场参与度提升 资金 映射线索之一为产业资本 , 专业机构投资人占 比提升、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缩减、政策鼓励新经济等新的生态变迁使其 A 股参与度提升 。 二、 产业资本的 A 股“投资要义” 产业资本 增减持行为主要可分为 盈利驱动和股价驱动 ,鉴别不同动因的产业资本行为对投资具参考意义 。 盈利驱动的增持 常伴随 单笔增持金额跃升 。 增减持的现金流对股价影响不显著 ,但存在 事件驱动效应,单日净增(减)持额 /流通市值超过 0.65%阈值则该效应更 显著 。可通过 民营资本占比 、 持股集中度 、 非流通股占比 、政策等影响因素观察产业资本活跃度。 三、 一级市场“趋理性”:一二级市场联动的逻辑基础 资金映射线索之二为一级市场 PE/VC 资本 , 一级市场整体呈现“理性化”转型趋势,包括投资热度降温、“头部效应”强化、“独角兽” IPO 绿色通道等方面,这些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成为一二级市场联动的逻辑基础。 四、 解构一二级市场的三重“联动效应” 一级市场对于 A 股的投资指引主要体现为一二级市场联动。 我们拟通过相关系数指标研究一二级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交易、估值、行业联动, 发现大致 呈现“量相关、价无关”特征 。 五、 寻找资本视角下的 A 股“产业映射” 我们建议 跟踪产业资本增减持趋势 拐点以及一级市场投资“风向标” 来寻找 A 股策略中长期行业 /主题配置新的思路: 1)产业资本映射: 长期处于减持状态的产业减持趋势降低、甚至转向增持的拐点具有较强指示意义,若同时出现股价上涨或单笔增持金额大幅跃升的现象,则由盈利驱动增持的可能性上升,重点关注增减持趋势变化较大的 有色、汽车、通信 等行业;2)一级市场映射: 综合投资案例数排名、高回报率、政府引导基金投向等筛选指标,重点关注“剩者为王 +增量崛起”主线下的 AI、医疗健康、 Fintech、新零售 等新兴领域。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 相关不确定性 ; 相关政策推进不达 预期 ; A 股风险偏好下降,整体估值系统性下行 ;行业景气度不达预期;上市公司盈利不达预期 。 图 : A 股“进化论”(四)思维导图 数据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Table_A uthor 分析师: 戴 康 S0260517120004 daikang gf 分析师: 俞一奇 S0260518010003 010-50335057 yuyiqigf Table_Re port 相关研究: 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 A 股科创范式 A 股“进化论”( 三 ) 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 股展望 A 股“进化论”(二) 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A股“进化论”(一) 联系人 倪赓 nigenggf 2018-07-26 2018-07-20 2018-07-17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目录索引 前言: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 5 一、产业资本 “新变迁 ”:二级市场参与度提升 . 6 1.1 产业资本投资者结构趋于多元,专业机构投资人占比增加 . 6 1.2 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缩减,产业资本积极转投 A 股 . 7 1.3 监管层鼓励新经济,产业资本优越性凸显 . 8 二、产业资本的 A 股“投资要义” . 10 2.1 产业资本动向可作为估值水平的重要参考 . 10 2.2 产业资本增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 13 2.3 影响产业资本二级市场活跃度的相关因素 . 15 2.4 政策变化对产业资本增减持行为的影响 . 19 三、一级市场“趋理性”:一二级市场联动的 逻辑基础 . 22 3.1 PE/VC 融资规模较大但投资意愿下降,估值“锚”合理化 . 22 3.2 “头部效应”日渐凸显,资本抱团青睐优质项目 . 23 3.3 “独角兽”上市制度创新,优质项目退出渠道更为便利 . 25 四、解构一二级市场的三重 “联动效应 ” . 27 4.1 一二级交易联动: PE/VC 投资与创业板存在“量”上显著相关性 . 27 4.2 一二级估值联动:无显著相关性,一级市场估值趋于合理化 . 28 4.3 一二级行业联动:成长板块均呈现“量相关、价无关”特征 . 29 五、寻找资本视角下的 A 股“产业映射 ” . 31 5.1 产业资本映射:有色、汽车、通信等行业出现了产业资本增减持趋势的拐点 . 31 5.2 一级市场映射:“剩者为王 +增量崛起”下关注 AI、医疗、 FINTECH、新零售 . 33 风险因素 . 37 图表索引 图 1:资本视角看 A 股“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 5 图 2: 2008 年基金与投资公司主导产业资本流动 . 7 图 3:如今产业资本投资者构成多元化 . 7 图 4:产业投资者中普通法人数量减少 . 7 图 5:产业投资者中,专业机构投资人持股市值占比上升 . 7 图 6: 2015-2018H1PE/VC 机构 IPO 退出账面回报 . 8 图 7:次新股相对乖离率越来越小 . 8 图 8:审核市场化, 17 年并购重组整体过会率 93% . 9 图 9: CDR 交易流程示意图 . 9 图 10:当前中概股分行业市值占比 . 9 图 11:当前 A 股分行业市值占比 . 9 图 12:产业资本对盈利拐点的把握较为精准 . 10 图 13:产业资本动向呈现逆趋势的特征 . 11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图 14:三次增持潮中,产业资本活跃度前三各行业 PE 所处历史 PE 分位数 . 12 图 15: 15 年 6 月 -9 月,市场急跌 37% . 12 图 16: 16 年下半年,股市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 12 图 17:盈利驱动的增持通常较股价驱动的增持单笔金额更大 . 13 图 18:产业资本增持对股价形成正向冲击 . 14 图 19:产业资本减持对股价形成负向冲击 . 14 图 20:股价在宣布增持后大幅上涨 . 15 图 21:频繁增持使股价转跌为涨 . 15 图 22:股价在增持后一月内大幅上涨 . 15 图 23:计划内的频繁增持使股价转跌为涨 . 15 图 24:增持活跃度与国企持股比不存在显著相关 . 16 图 25: 民营持股比高的行业减持更为活跃 . 16 图 26:持股越分散,产业资本越活跃 . 17 图 27:产业资本增减持次数对持股集中度不敏感 . 17 图 28:持股越分散,产业资本越活跃(更换集中度指标) . 17 图 29:产业资本增减持次数对持股集中度不敏感(更换集中度指标) . 17 图 30:持股越分散,产业资本越活跃(增持) . 17 图 31:持股越分散,产业资本越活跃(减持) . 17 图 32: 按持有者性质划分各类限售股持股占比 . 18 图 33: 2018 年以来限售股解禁品种股数占比 . 18 图 34: 2007 年股市上行期,非流通比例高的公司减持更为活跃 . 18 图 35: 2016 年下半年股市上行期间,非流通比例高的公司减持更为活跃 . 18 图 36:接近 50%红线时大股东单笔增持额显著减少 . 19 图 39: 15 年放宽增持,限制减持 . 21 图 40: 18 年再融资收紧,产业资本增持意愿削弱 . 21 图 41: 2016-2018H1PE/VC 市场募资基金数量 . 22 图 42: 2016-2018H1PE/VC 市场募资基金规模(亿美元) . 22 图 43:政府产业基金平均目标规模及同比 . 23 图 44: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扩张 . 23 图 45:一级市场月度单笔投资额近期提升显著 . 24 图 46:一级市场成熟期项目投资数增多 . 24 图 47:一级市场新三板项目投资数增多 . 24 图 48:一级市场 2018Q1 退出方式分布(起) . 26 图 49:一级市场项目退出案例数最近有所下降 . 26 图 50: 10 年 6 月以来,一级市场投资额与创业板指成交额存在一定相关性 . 28 图 51: 10 年 6 月以来,一级市场投资数与创业板指成交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 28 图 52:一级市场交易平均估值有所“降温” . 28 图 53: PE/VC 平均交易估值与创业板 PE( TTM)无显著相关性 . 28 图 54: 17 年 PE 投资行业分布 Top10(按数量) . 29 图 55: 17 年 PE 投资行业分布 Top10(按金额) . 29 图 56:五大行业一级市场交易平均估值(百万) . 30 图 57:计算机行业一二级估值相关系数为 0.4 . 30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图 58:传媒行业一二级估值相关系数为 -0.29 . 30 图 59:通信行业一二级估值相关系数为 0.49 . 30 图 60:农林牧渔行业当前出现增持趋势,且历史增持对 ROE 拐点判断准确 . 31 图 61:农林牧渔行业当前股价下行, PE 处于历史后 20%分位,仍为增持趋势 . 31 图 62:有色行业股价下行、增减持出现拐点 . 32 图 63:有色行业的单笔净增持额出现跃升 . 32 图 64:汽车行业股价下行、增减持出现小幅拐点 . 32 图 65:汽车行业的单笔增持额出现跃升 . 32 图 66:通信行业股价下行、增减持出现小幅拐点 . 32 图 67:通信行业的单笔增持额出现跃升 . 32 图 68: 2016 年部分行业投资 IRR 与投资倍数比较 . 33 图 69: 2017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行业、估值分布 . 33 图 70: 2016 年政府引导基金关注的投资方向 . 34 图 71: 2017 年早期投资市场行业分布(按数量) . 34 图 72: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分布(案例数量) . 34 图 73: AI 应用层受到资本青睐(投资金额占比) . 34 图 74: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规模和案例数量大幅提升 . 35 图 75:细分子行业中, 17 年医药融资规模位居第一 . 35 图 76: Fintech 相关产业链 . 36 图 77: 2016-2017Fintech 投资细分领域占比 . 36 图 78: 2010-2017 年我国每年新零售企业成立数 . 36 图 79:截至 2017 年底新零售企业融资轮次分布 . 36 表 1: 2005 年来产业资本相关政策梳理 . 20 表 2:一级市场 18 年国家队基金部分投资案例一览 . 23 表 3:今年以来一级市场大额投资案例( 100 亿以上)一览 . 25 表 4: 18 年 5 月以来,独角兽 A 股上市筹资案例开始出现 . 26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前言: 新 生态 :产业资本与一二级 市场 联动 16-18年, A股点位经历一轮轮回、接近原点,而生态环境已现巨变。 A股策略研究需要再度跳出原有框架,我们探寻“进化论”,投资者适者生存。在我们“ A股生态大变迁”的系列报告中,我们将通过十余篇专题厘清 A股生态结构发生的三大变迁,在相应背景下 A股投资策略需要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以探寻一套新的策略研究框架(参见 总篇 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A股“进化论”(一) )。 次篇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 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是在 中国进入结构化 去杠杆 阶段 下,挑战与创新原有加杠杆模式下的 A股盈利分析框架。 第三篇新生态:全球 价值链缔造 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是 十九大“高质量发展”新的科创政策周期启动 下 ,从全球价值链“再分工”视野中缔造全新的 A股科创范式。 本篇是 为 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第四篇 。 旨在: 从产业资本及一级市场新的生态边际变化出发,捕捉资金的映射线索,以资本新视角“自下而上”地重构 A股策略研究框架。 一方面 , 从产业资本线索来看 , 专业机构投资人占比 提升 、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缩减、政策鼓励新经济等 新的生态变迁使得 A股参与度提升, 产业资本增减持行为主要可分为 盈利驱动和股价驱动,鉴别不同动因的产业资本行为对投资具参考意义 。通过 跟踪产业资本增减持趋势拐点 ,建议 关注 有色、汽车、通信 等产业。 另一方面 , 从一级市场线索来看 , 一级市场 整体呈现“理性化”转型趋势,包括 PE/VC投资热度降温、 “头部效应” 强化 、“独角兽” IPO绿色通道等方面,这些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成为一二级市场联动的逻辑基础 。产业资本对 A股的投资指引 主要体 现为 一二级市场 交易、估值、行业 三重“联动效应” 。 综合投资案例数排名、高回报率、政府引导基金投向等筛选指标, 关注“剩者为王 +增量崛起”主线下的 AI、医疗健康、 Fintech、新零售 等新兴领域。 图 1: 资本视角看 A股“新生态”: 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一 、产业资本 “ 新变迁 ” : 二级 市场 参与度提升 以 资 金 视角“自下而上”重构 A股策略研究框架 的线索之一为二级产业资本 。当前产业资本 环境发生了新的变迁(比如 专业机构投资人占比提升 、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缩减、政策鼓励新经济 等),使得二级市场参与度提升,成为 A股“新生态”下不可无视的资本因子。 1.1 产业 资本 投资者结构 趋于多元, 专业机构投资人 占比增加 从产业资本投资者构成来看,从 2008年到 2018年自然人和金融机构的占比有所上升,前十大股东个数占比分别从 34.3%和 26.8%上升至 41.8%和 33.0%,而法人的个数占比则从 38.9%大幅下降至 25.2%。从持股比例来看,一般法人的持股占比有所下降(十年间从 93.0%下降至 72.8%),而自然人和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重则分别从 2.3%和 4.7%升至 17.7%和 9.5%,各自上升了 15.4和 4.8个百分点。 专业机构投资人在产业资本中占比的增加,而将有助于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和多元化资本运作。 而从参与产业资本运作金融机构的内部结构变化来看, 2008年主要以基金和投资有限公司为主,无论是个数占比( 20.3%)还是持股占比( 2.74%)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同时期很少有信托和资管的身影。到了 2018年,金融机构的产业资本参与主体明显多元化。尽管基金仍是主流,但资管、信托、资管与有限合伙无论是在持股占比或是个数占比上都有赶超之势。 具体地,从大股东持股在总股本占比来看,对比 2008年与 2018年,除基金以外(十年间由 2.74%到 2.03%,下降 0.71个百分点),投资公司、有限合伙、信托以及资管持股比例均大幅上升,其中有限合伙从无到有,至 2018年其持股比例已高达 1.88%,仅次于投资公司与基金;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从 2008年的 1.29%到2.59%,上升 1.3个百分点,就持股相对规模而言目前在各类机构投资者中排名第一;信托与资产管理持股比例也均显著提高,分别从 0.33%、 0.31%到 1.13%与1.87%。 从机构投资大股东个数在所有前十大股东个数占比来看,对比 2008年与 2018年,除基金个数占比大幅减少(从 20%到 10%,下降 10个百分点)以外,其他类型投资机构大股东个数占比均不同程度上提高,有限合伙大股东个数占比增加最为明显,从 2008年的不占比到今年占比 7%;投资公司大股东个数占比小幅度上升至4.36%,增幅 0.32个百分点;信托与资管分别从 1.24%、 1.19%到 4.98%、 6.28%,增幅相对明显。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图 2: 2008年基金与投资公司主导产业资本流动 图 3:如今 产业资本投资者构成多元化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4:产业投资者中普通法人数量减少 图 5: 产业投资者中 , 专业机构投资人持股市值占比上升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2 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缩减 ,产业资本 积极 转投 A 股 自 15年前后 , Pre-IPO“ 赚钱效应”被 23倍市盈率红线的直接定价制度日益 放大,新三板挂牌企业成为一级市场 Pre-IPO投资主要承接地 (约占 IPO排队企业30%比重 ) ,但一二级市场价差红利正在加速压缩 ,产业资本转投二级市场动力更足 : 估值 溢价 空间 收窄 : 以新三板 Pre-IPO模式为例, 三板成指 与创业板 的 PE( TTM) 差距大致 从 15年 40-50X降到当前 20X, 估值体系趋同环境下 , 跨市场溢价空间减弱 。此外, “赚钱效应” 加大投资者竞争,进一步 拉高 Pre-IPO项目估值,“估值倒挂”概率 大大 提高 。 IPO退出 预期 回报率 降低 : 从一级市场退出视角看, 2018H1IPO账面退出回报为 601.76亿元 , 同比提升 约 40%, 但平均账面回报率依然处在历史地位 ( 1.71倍 )。 IPO回报率降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因素: 1)港股高破发率直接反映Pre-IPO项目存在估值“泡沫” 。 截止 7月 27日 , 港股 18年 新股 上市首日 破发率 为 27.61%, 至今市价低于发行价比率高达 63.43%, 相对发行价涨跌幅 中位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数为 -12.94%。 2) A股交易因子向大市值、低估值、优业绩、高股息特征倾斜,次新股超额收益日渐式微 , 17年下半年以来 相对创业板乖离率已经低至 -30%。 A股 减持新规拉长项目退出周期,收益率不确定性 增 大: 17年 5月,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出增大减持阻力的主要举措包括: 大股东在任意连续 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 1%,一年最大减持 4%。减持新规 主要针对近 1年以来大股东减持“乱象”而推出,未来大股东通过非集中竞价减持、定增减持、过桥减持,或者利用内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等 资本套利手段获得超额利润的空间会进一步收窄,推动大股东更多向实业 经营回归。 图 6: 2015-2018H1PE/VC机构 IPO退出账面回报 图 7: 次新股 相对乖离率越来越小 数据来源: CVSource,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3 监管 层鼓励新经济 ,产业资本 优越性 凸显 从一级半市场 政策变化 来看, 2017年并购重组整体过会率 93%,表明发审委鼓励合规的优质资产并购重组,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 监管, 而非 单纯限制。 此外, 以360借壳回归 A股、 CDR发行制度推出、独角兽 IPO绿色通道 为标志,监管层支持符合国 家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新经济企业选择A股上市路径 。 A股支持新经济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 提高优质 “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比重,产业资本强大的投后管理运作优越性将愈加凸显 。 根据 Wind,中概股的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较高,其中互联网零售占比最高,为 35%;但对于 A股,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占比只有 8%, 新经济产业市值 提升空间巨大。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图 8:审核市场化, 17年并购重组整体过会率 93% 图 9: CDR交易流程示意图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10: 当前中概股分行业市值占比 图 11: 当前 A股分行业市值占比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38 A股策略 |专题报告 二 、 产业资本的 A 股“投资要义” 产业资本增减持行为主要可分为盈利驱动和股价驱动,鉴别不同动因的产业资本行为对投资具参考意义 。 产业资本对于行业盈利趋势有一定前瞻性,而对于股价却是被动指标。盈利驱动的 增持相对于股价驱动的增持通常会出现单笔增持金额跃升的现象。产业资本增减持的现金流对股价影响不显著,通常相对市值在 0.5%量级,但却存在一定的事件驱动效应,单日净增(减)持额 /流通市值超过 0.65%阈值则该效应更为显著,单日增(减)持对股价正(反)向驱动,影响持续时间基本为一周。公司连续增持可作为较有效的事件驱动策略。 A股整体呈现减持趋势,通常民营资本占比高的行业,减持行为更为活跃。而持股集中度与增持呈现方向关系:持股集中度越低,大股东增持越活跃。非流通股占比高的公司,减持行为更为活跃。此外,增减持行为也同样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 2.1 产业资本动向 可作为估值水平的重要参考 1) 产业资本对于盈利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回顾 A 股非金融自 2002 年以来的增减持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以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对于盈利的趋势性方向判断精准,在盈利趋势性向上或结束长期下行趋势时,通常会同步出现净增减持的趋势性拐点。 如 2009 年年中是 A 股(非金融)盈利的一次上行拐点,同步出现了产业资本净增持额的上行拐点。再如 2016年三季度的盈利拐点,也同样出现了产业资本净增持额的上

注意事项

本文(A股“进化论”(四):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pdf)为本站会员(报告吧)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