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规范DB44/T 2532—2024.pdf
ICS 91.140.90 CCS Q 78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532 2024 在用自动 扶梯和自 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 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existing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s 2024-06-25 发布 2024-07-03 实施 广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44/T 2532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风 险评 价组 织及 人员.2 5 风 险评 价程 序.2 6 风 险降 低措 施.6 7 风 险评 价报 告.7 附录A(规 范性)自动 扶梯和 自动 人行 道设 备本 体相关 评价 项目.8 附录B(资 料性)自动 扶梯和 自动 人行 道历 史运 行表现 调查.39 DB44/T 2532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广 东省 特种 设备 检测研 究院 提出。本文件 由广 东省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广 东省 特种设 备检 测研 究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罗志 群、董 宇刚、罗 海军、任 馨、林 进展、张 捷、闫宾、李桂 平、杨金 龙、何兵。DB44/T 2532 2024 1 在用自动 扶梯和 自动人行 道风险 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在 用自 动扶 梯和自 动人 行道 的风 险评 价组织 及人 员、风险 评价 程序、风险 降低 措施 和风险评 价报 告,提供 了风 险评价 项目、风 险等 级评 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评 判等指 引。本文件 适用 于广 东省 内在 用自动 扶梯 和自 动人 行道。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6899 2011 自 动扶 梯 和自动 人行 道的 制造 与安 装安全 规范 GB/T 20900 2007 电梯、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 风 险评价 和降 低的 方法(ISO 14798:2006,IDT)GB/T 42615 2023 在用 电 梯安全 评估 规范 DB44/2530 在 用自 动扶 梯 和自动 人行 道重 要部 件报 废技术 条件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设备本 体 equipment 涉及电 梯安 全运 行及 使用 人员人 身安 全的 电梯 机电 部件。危险 hazard 潜在的 伤害 源。来源:GB/T 42615 2023 3.2 风险 risk 伤害发 生的 概率 与伤 害的 严重程 度的 综合。来源:GB/T 20900 2007,2.10 情节 scenario 危险状 态、原因 和后 果组 成的先 后次 序。来源:GB/T 20900 2007,2.14 风险分 析 risk analysis 系统地 运用 可获 得的 信息 识别危 险和 评估 风险 的过 程。来源:GB/T 20900 2007,2.11 DB44/T 25322024 2 风险评 定 risk evaluation 根据风 险分 析结 果,确定 是否需 要降 低风 险的 过程。来源:GB/T 20900 2007,2.13 探测度 detectivity 电梯安 全要 求或 保护 措施 出现异 常时 能够 被发 现的 程度。综合安 全状 况等 级 overall safety level 基于设 备本 体的 评价 项目,确定 的自 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道 整机 安全 状况 分级。风险评 价 risk assessment 按照评 价程 序,对设 备本 体开展 风险 分析 和风 险评 定,确 定自 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道 整机 安全 状况 等级,并 提出 风险 降低 措施 的全过 程。4 风险评 价组 织及 人员 风险评 价组 织 风险评 价组 织应 具有 与评 价工作 相适 应的 人员、仪 器设备 和质 量保 证体 系。风险评 价人 员 4.2.1 人员资 历 从事电 梯风险 评价 工作的 评价人 员应有5年(含)以 上电梯 检验检 测、设计、制造、安装或 修理 相关的专 业技 术工 作的 经历。4.2.2 风险小 组 风险评 价组 织应 组成 评价 小组。评价 小组 应由3 名(含)以 上符 合4.2.1 条件 的 人员组 成,现场 评价人员不 少于2 名。评 价小 组 应指定 评价小 组组 长,组 长应具 有工程 师(含)以 上资格,并符 合以 下基 本要求:a)熟悉电 梯的 技术 要 求、相 关标准 和安 全技 术规 范;b)掌握电 梯风 险评 价程 序和 流程;c)不受任 何偏 见影 响;d)具有保 障风 险评 价公 正实 施的组 织能 力。5 风险评 价程 序 评价流 程 风险评 价流 程如 图1 所示,主要包 括准 备前 期事 项、确定评 价主 题、实施 风险 分析、开展 风险 评定、判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提出风 险降 低措 施、出具 风险评 价报 告。DB44/T 2532 2024 3 图1 风险评 价流 程 前期准 备 前期准 备包 括成 立评 价小 组、备 好仪 器设 备、查阅 技术档 案、沟通 注意 事项 等。评价主 题 评价组 织应 与委 托方 协商 确定评 价目 的,明确 评价 主题,评价 主题 为设 备本 体。风险分 析 5.4.1 风险情 节识 别 应根据 本文 件5.3 确 定的 风 险评价 主题,逐项 对评 价 主题相 关的 风险 评价 项目(见 附录A)进行 情节识别,必要 时,可增 加其 他项目。5.4.2 设备本 体风 险等 级 5.4.2.1 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历 史运行 表现 准备前期事项(5.2)成立评价团队备好仪器设备查阅技术档案沟通注意事项 确定评价主题(5.3)设备本体风险等级(5.4.2)识别风险情节(5.4.1)历史运行表现(5.4.2.1)伤害严重程度(5.4.2.2)发生概率等级(5.4.2.3)探测难易程度(5.4.2.4)单项风险等级(5.4.2.5)风险降低措施(第6 章)单项风险类别(5.4.2.6)实施风险分析(5.4)安全状况等级(5.4.2.7)出具评价报告(第7章)DB44/T 2532 2024 4 在对设 备本 体进 行单 项风 险等级 评定 前,应对 自动 扶梯和 自动 人行 道历 史运 行表现 进行 调查,调 查结果可 作为 评价 项目 失效 伤害发 生的 概率 等级 及其 风险类 别的 依据。注:附录D 给出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历史运行表现的调查内容指引。5.4.2.2 伤害的 严重 程度 通过考 虑对 人身、财 产或 环境造 成的 伤害,严 重程 度应被 评价 为下 列之 一:a)程度1:高 死亡、系 统损失 或严 重的 环境 损害;b)程度2:中 严重 损伤、严重 职业 病、主要 的系 统或环 境损 害;c)程度3:低 较小 损伤、较轻 职业 病、次要 的系 统或环 境损 害;d)程度4:可 忽略 不会 引起伤 害、职业 病及 系统 或环境 的损 害。5.4.2.3 伤害发 生的 概率 等级 通 过 考 虑每 一 项安 全 要求或 保 护 措施 发 生失 效 的概率 和 对 应危 险 情节 发 生的概 率,并结 合 暴露 于危险中 的频 次和 持续 时间 以及影 响、避 免或 限制 伤 害的可 能性 所规 定的 因素,评 价伤 害发 生的 概率。伤害发生 的概 率等 级应 被评 价为下 列之 一:a)等级A:频 繁 在 使用 寿命内 很可 能经 常发 生;b)等级B:很 可能 在使 用寿命 内很 可能 会发 生数 次;c)等级C:偶 尔 在 使用 寿命内 很可 能至 少发 生一 次;d)等级D:极 少 未 必发 生,但 在使 用寿 命内 可能 发生;e)等级E:不 大可 能 在 使用寿 命内 很不 可能 发生;f)等级F:几 乎不 可能 概率几 乎为 零。根据附 录B的调 查结 果,自 动扶梯 和自动 人行 道历史 运行表 现差的 可以 视严重 程度调 整评价 项目 伤害发生 的概 率等 级。5.4.2.4 探测度 根据对 评价 项目 状态 异常 变化的 探测 方式 将探 测度 分为三 个等 级,探测 度等 级评判 方法 见表3。表1 探测度 等级 评判 探测度等级 描述 异常识别 措施 经确认后不会再发生异常,而导致危险 无异常发生 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具有自动诊断(故障监测)功能,可及时中止危险 在使用寿命内,可通过自监测功能识别异常及反馈 自动采取防止出现危险状态的措施 异常发生能被人为检查识别,而防止危险持续下去 在使用寿命内,可通过人为检查(如:维护保养、定期检验)识别异常 人为采取防止出现危险状态的措施 异常发生难以被识别,危险持续 因无自监测功能且难以通过人为检查识别异常 出现危险状态,直至人员暴露在该危险之中而造成伤害 5.4.2.5 风险等 级确 定 综合衡 量伤害 严重程 度(5.4.2.2)、发生概 率等级(5.4.2.3)以及 探测度 等 级(5.4.2.4)来 确定评价 项目 风险 等级,探 测度等 级为 时 的评 价项 目风险 等级 见表2。DB44/T 2532 2024 5 表2 探测度 等级 为 的项 目风 险等级 表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1A 2A 3A 4A B-很可能 1B 2B 3B 4B C-偶尔 1C 2C 3C 4C D-极少 1D 2D 3D 4D E-不大可能 1E 2E 3E 4E F-几乎不可能 1F 2F 3F 4F 探测度 等级 为 时的 评价 项目风 险等 级见 表3。表3 探测度 等级 为 的项 目风 险等级 表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1A 2A 3A 4A B-很可能 1B 2B 3B 4B C-偶尔 1C 2C 3C 4C D-极少 1D 2D 3D 4D E-不大可能 1E 2E 3E 4E F-几乎不可能 1F 2F 3F 4F 探测度 等级 为 时的 评价 项目风 险等 级见 表4。表4 探测度 等级 为 的项 目风 险等级 表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1A 2A 3A 4A B-很可能 1B 2B 3B 4B C-偶尔 1C 2C 3C 4C D-极少 1D 2D 3D 4D E-不大可能 1E 2E 3E 4E F-几乎不可能 1F 2F 3F 4F 5.4.2.6 单项风 险评 定 通过确 定风 险等 级所 对应 的风险 类别 来评 定单 项风 险。风 险类 别评 定见 表5。DB44/T 2532 2024 6 表5 风险评 定表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采取的措施 1A、1B、1C,2A、2B,3A,1A、1B、1C、1D,2A、2B、2C,3A、3B,1A、1B、1C、1D,2A、2B、2C、2D,3A、3B、3C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类别 1D,2C、2D,3B、3C,4A、4B,1E,2D、2E,3C、3D,4A、4B、4C,1E,2E,3D、3E,4A、4B、4C 需要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是否适当a 1E、1F,2E、2F,3D、3E、3F,4C、4D、4E、4F,1F,2F,3E、3F,4D、4E、4F 1F,2F,3F,4D、4E、4F 不需要任何行动 a 社会可能不允许剩余某些特定的风险。然而,进一步的措施可能使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维护等成为不切实际的或不可能的。根据上 述风险 评定 方法,附录A给 出了 对设备 本体 相 关风险 评价项 目及 风险类 别,评 价项目 可与 委托方协 商确 定予 以调 整。5.4.2.7 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整 机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在确定 设备 本体 每个 评价 项目风 险情 节的 风险 类别 后,按 如下 方法 确定 综合 安全状 况等 级:a)将三种 风险 类别 分别 按照 表 6 所 示规 则赋 值,假设 为对应 于第 个风 险情 节 的风险类 别取 值,其中 为进 行评价 的风 险情 节的 总数。表6 风险类 别分 值 风险类别 或 值 0-1 1 注:因被评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生产、安装时执行的标准技术规范,与评估时现行的安全技术要求不符,未配置本质安全部件(措施)等造成的关键风险项目,标记为。b)按照公 式(1)计算 综合 安 全状况 得 分 D:if 且,if 或(1)根据得 分情 况,按照 表7 判 断自动 扶梯 和自 动人 行道 整机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及 相应结 论。表7 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整 机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及评 价结论 D D 90 80D 90 70D 80 D 7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风险评价结论 宜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应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建议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立即停用,应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后方可使用 6 风险降 低措 施 DB44/T 2532 2024 7 单项措 施 根据设 备本 体评 价项 目的 风险评 定结 果,结合 当地 有关法 律法 规及 政策 要求,提出 消除 或降 低风 险的措施。降 低风 险的 措施 应按照 以下 原则 提出:a)对 于 出厂 时 符合 当时 标 准的 自 动扶 梯 和自 动人 行 道,如 缺少 现 行标 准所 规 定的 影 响其 设 备 的本质安 全部 件、安 全保 护 装置(措施),经风 险评 价为 I 风 险项 目,需 更 换为本 质安 全部 件或增设 相应 保护 装置(措 施)来 消除 或降 低风 险;b)对经风 险评 价为 安全 性能 较低、安全 风险 和隐 患较 大,达 到 DB44/2530 或 产 品使用 维护 说 明中规定 的报 废技 术条 件 的I 类风 险,需更 换部 件来 消除风 险;c)对于被 识别 出存 在 II 类 风 险的部 件,应采 取修 理、调整、更换 等措 施消 除或 降低风 险。整机措 施 应根据 风险 类别 及其 数量、自动 扶梯 和自 动人 行道 整机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及 单 项风 险降 低措 施,结合技术 复杂 程度 和经 济可 行性,提出 对自 动扶 梯和 自动人 行道 整机 进行 修理、改造 或更 新的 建议。7 风险评 价报 告 风险评 价报 告应 包括 自动 扶梯和 自动 人行 道设 备概 况、评 价主 题、评价 依据、所用仪 器设 备、评 价项目风 险等 级、降低 措施、评价 结论 以及 相关 的见 证材料。风险评 价报告 应保 证责任 到人,评价人 员职 责明确,结论 页应有 评价 人员、编制人 员、审 核人 员、批准人 员的 签字 以及 评价 组织的 检验 专用 章或 者公 章。风险评 价报 告应 按照 评价 主题分 别出 具评 价结 论及 建议,给出 存在 的风 险项 目的风 险等 级、存在 的问题以 及降 低风 险措 施。DB44/T 2532 2024 8 A A 附录A(规范 性)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设 备本体 相关 评价 项目 A.1 通则 A.1.1 评价指 标分 级 将自动 扶梯 和自 动人 行道 分为等 十八 大部 分,分别 对其中 的关 键部 件建 立相 应的风 险评 价指 标,每一个指 标可 分为La、Lb、Lc 三级,其 中:La:对 应的 状态 是被 评估 部件该 项指 标较 好,安全 要求或 保护 措施 发生 失效 的概率 和对 应危 险情 节发生的 概率 较低,风 险可 接受,可继 续使 用;Lb:对 应的 状态 是被 评估 部件该 项指 标处 于极 限或 已经出 现不 良状 态,安全 要求或 保护 措施 发生 失效的概 率相 比La 状态 较高,对应危 险情 节发 生并 造成 伤害的 概率 较高,建议 进行 调整、维 修或 监护 使用;Lc:对应 的状 态是 被评 估 部件该 项指 标已 处于 不安 全工作 状态,安全 要求 或 保护措 施失 效,对 应危险情节 发生 并造 成伤 害的 概率高,建 议立 即维 修或 更换。A.1.2 根 据 本文 件 确定 的 评价 范围,选择 表A.1 A.18 中 一个 或 多个 相 关项 目 对设 备本 体 相关 项 目进行风险 评价,但 不限 于表A.1 A.18 所 列项 目。A.1.3 宜按表A.1 A.18 所 列的 风 险评定 参考 值确 定所 评价 项目的 风险 等级 和风 险类 别。评价人 员应 根据GB/T 20900 2007 中4.5 给 出的 方法,综合 考虑 设备 的实 际状 况(包 括故 障频 次、使用寿 命等)、使用 环境 等要素,确 定风 险等 级和 风险类 别。A.2 支撑结 构(桁架)和 围板 支撑结 构(桁架)和 围板 评价应 包含 表A.1 的 内容。表A.1 支撑结 构(桁架)和 围板 评价内 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1 封闭性 La:除使用者可踏上的梯级、踏板或胶带以及可接触的扶手带部分外,自动扶梯 或自动人行道的所有机械运动部件均应完全封闭在无孔的围板或墙壁内 3 F Lb:围板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孔 或间隙,或者围板出现脱落 D 1.2 焊缝、受力构件、紧固件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支撑结构(桁架)焊缝或受 力构件无开裂;b)支撑结构(桁架)紧固件无 裂纹、变形、锈蚀 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支撑结构(桁架)焊缝或受力件出现开裂;b)紧固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严重锈蚀 D DB44/T 2532 2024 9 表A.1 支撑 结构(桁 架)和围板 评价 内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3 永久变形 La:支撑结构(桁架)无出现 永久变形,导致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无法正常运行 1 F Lc:支撑结构(桁架)出现导 致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无法正常运行的严重塑性变形 D 1.4 锈蚀 La:支撑结构(桁架)主要受 力构件无锈蚀 1 F Lc:支撑结构(桁架)主要受 力构件存在严重锈蚀 D 1.5 运动部件防护 La:如果运动或转动的部件易 接近并对人员有危险,应设置有效的保护和防护装置,尤其是对下列部件:a)轴上的键和螺栓;b)链条和传动皮带;c)传动机构、齿轮和链轮;d)电动机主轴伸出部分;e)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工作的 驱动站和(或)转向站内的梯级或踏板转向部分,并设有警示标志;f)手轮和制动盘(鼓)2 F Lb:未设置运动或转动的部件 的保护和防护装置 D A.3 梯级、踏板 梯级、踏板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3 的内 容。表A.2 梯级、踏板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1 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 La: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 mm。在自动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如果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允许增至8 mm 3 E Lb: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大于6 mm。在自动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如果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大于8 mm D DB44/T 25322024 10 表A.2 梯级、踏 板评 价内 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2 梯级或踏板的结构和外形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踏面无永久变形,梳齿板梳 齿和梯级(或踏板)踏面齿槽的啮合深度大于4 mm;b)无断齿表面无裂纹;c)梯级随动滚轮轴未出现弯曲 变形、裂纹、断裂或螺纹破损;d)梯级防跳钩无明显弯曲变形、未出现裂纹或断裂;e)组装式梯级或踏板不锈钢表 面无明显磨损或翘起;f)组装式梯级或踏板焊点无脱 焊,踏面或踢板无明显变形;g)梯级轴安装座无明显变形、裂纹或断裂;h)梯级轴安装座无明显磨损,梯级与梯级轴连接固定牢靠;3 E Lb: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踏面永久变形,导致梳齿板 梳齿和梯级(或踏板)踏面齿槽的啮合深度小于4mm;b)断齿或者表面有裂纹;c)梯级随动滚轮轴出现弯曲变 形、裂纹、断裂或螺纹破损;d)梯级防跳钩弯曲变形、出现 裂纹或断裂;e)组装式梯级或踏板不锈钢表 面磨穿,翘起;f)组装式梯级或踏板焊点脱焊,导致踏面或踢板变形;g)梯级轴安装座出现变形、裂 纹或断裂;h)梯级轴安装座磨损,导致梯 级与梯级轴连接松动;D 2.3 梯路导轨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工作面的磨损或锈蚀不影响 正常运行;b)工作面的凹陷不影响正常运 行;c)工作面的塑性变形不影响正 常运行;d)紧固件未出现裂纹、严重变 形或锈蚀 3 E Lb: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工作面严重磨损或锈蚀,影 响正常运行;b)工作面出现凹陷,影响正常 运行;c)发生弯曲等塑性变形,影响 正常运行;d)紧固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 或锈蚀 D Lc:工作面出现裂纹或断裂,影响正常运行 2 C DB44/T 2532 2024 11 表A.2 梯级、踏 板评 价内 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4 滚轮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无明显开裂、破损、变形失 圆、严重磨损;b)轴承正常运行;c)轮毂正常固定 3 E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开裂、破损、变形失圆、严 重磨损,影响正常运行;b)轴承失效;c)轮毂脱落 D A.4 电动机 电动机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3 的内容。表A.3 电动机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3.1 轴承润滑 La:轴承润滑状况应良好 3 E Lb:轴承缺失润滑,或润滑不 足 D 3.2 绝缘 La:在电动机动力电路导线和 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 V d.c 时,测 得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 M 2 F Lc:在电动机动力电路导线和 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 V d.c 时,测 得的绝缘电阻小于1 M B 3.3 电机运转状况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外壳或基座无破裂;b)轴承完成,无破损,正常可 靠;c)定子与转子无碰擦 3 E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 裂;b)轴承失效;c)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 B A.5 减速箱 减速箱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4 的内容。DB44/T 2532 2024 12 表A.4 减速箱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4.1 减速箱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固定结构牢固,无严重锈蚀,无出现裂纹、无出现影响安全的破损 b)传动轴、轴承、键或键槽无 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无异常噪声 2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固定结构不牢固,存在严重 锈蚀,外壳出现裂纹,存在影响安全的破损 b)传动轴、轴承、键或键槽存 在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出现异常噪声 B 4.2 渗漏油情况 La:轻微状态,无漏油无扩散 3 F Lb:中等状态,漏油面积较大,无持续油滴漏油 D Lc:严重状态,大面积漏油,存在明显持续泄漏 B A.6 联轴器 联轴器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5 的内容。表A.5 联轴器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5.1 联接情况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联轴器与电动机输出轴端、减速机联结装置应固定可靠;b)运转中联轴器无异常振动、冲击和异响;3 E Lb:存在下列情况之一:a)联轴器与电动机输出轴端、减速机联结装置固定失效;b)运转中联轴器存在异常振动、冲击和异响;C A.7 工作制 动器 工作制 动器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6 的内 容。DB44/T 2532 2024 13 表A.6 工作制 动器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6.1 制动器动作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机电式制动器应持续通电保 持正常释放。制动器电路断开后,制动器应立即制动;b)制动力应通过一个(或多个)带导向的压缩弹簧产生。c)对于手动松闸的制动器,应 采用手动持续操作使制动器保持松开状态 1 F Lc:存在下列情况之一:a)机电式制动器不能持续通电 保持正常释放。制动器电路断开后,制动器不能立即制动;b)制动力未通过一个(或多个)带导向的压缩弹簧产生。c)对于手动松闸的制动器,未 采用手动持续操作使制动器保持松开状态 D A.8 附加制 动器 附加制 动器 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7 的内 容。表A.7 附加制 动器 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7.1 配置 La:a)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自动扶梯或倾斜的自动人行道应设置一个或多个附加制动器:1)工作制动器与梯级、踏板的驱动链轮或胶带的驱动滚筒之间不是用轴、齿轮、多排链条或多根单排链条连接的;2)工作制动器不是机电式制动器;3)提升高度大于6 m;4)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或倾斜角不小于6 的公共交通型自动人行道。b)附加制动器应为机械式的(利用摩擦原理)1 F DB44/T 2532 2024 14 表A.7 附加 制动 器评 价内 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Lc:a)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自动扶梯或倾斜的自动人行道未设置附加制动器:1)工作制动器与梯级、踏板的驱动链轮或胶带的驱动滚筒之间不是用轴、齿轮、多排链条或多根单排链条连接的;2)工作制动器不是机电式制动器;3)提升高度大于6 m;4)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或倾斜角不小于6 的公共交通型自动人行道。b)附加制动器非机械式的(利 用摩擦原理)D 7.2 连接方式 La:附加制动器与梯级、踏板 的驱动链轮或胶带的驱动滚筒之间用轴、齿轮、多排链条或多根单排链条连接,未采用摩擦传动元件(例如:离合器)构成的连接 1 F Lc:附加制动器与梯级、踏板 的驱动链轮或胶带的驱动滚筒之间未采用轴、齿轮、多排链条或多根单排链条连接,或采用摩擦传动元件(例如:离合器)构成的连接 D 7.3 启动条件 La:附加制动器在下列情况下 均应起作用:a)速度超过1.4 倍名义速度之 前;b)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其规 定运行方向时;c)驱动主机驱动链过度松弛和 断裂时 1 F Lc:附加制动器在下列情况之 一未起作用:a)速度超过1.4 倍名义速度之 前;b)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其规 定运行方向时;c)驱动主机驱动链过度松弛和 断裂时 D 7.4 制动效果 La:如 果电 源 发 生故 障 或安 全回 路 中 断,允 许 附加 制 动器和工作制动器同时动作,制停条件应符合:1、自动扶梯的制停距离 名义速度 V m/s 制停距离范围 m 0.50 0.20 1.00a 0.65 0.30 1.30a 0.75 0.40 1.50a 不包括端点数值 如果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停止装置动作时开始测量。2、自动人行道的制停距离 名义速度 V m/s 制停距离范围 m 0.50 0.20 1.00a 2 F DB44/T 2532 2024 15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0.65 0.30 1.30a 0.75 0.40 1.50a 0.90 0.55 1.70a 不包括端点数值 如果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停止装置动作时开始测量。注:进行空载制停试验即可 Lb:电源发生故障或安全回路 中断时,附加制动器的动作与设计要求不符 E 7.5 结构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电磁线圈铁芯动作无异常,未出现卡阻等现象 b)制动衬块(片)、制动轮(盘)无明显磨损,制动弹簧正常;c)受力结构件(例如:制动臂、销轴等)未出现裂纹、严重磨损 d)电磁线圈防尘件完好;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出 现卡阻等现象 b)制动衬块(片)、制动轮(盘)严重磨损或制动弹簧失效;c)受力结构件(例如:制动臂、销轴等)出现裂纹或严重磨损 d)电磁线圈防尘件破损;D A.9 手动盘 车装 置和 检修 控制 装置 手动盘 车装 置和 检修 控制 装置的 评价 应包 含表A.8 的 内容。表A.8 手动盘 车装 置和 检修 控制 装置评 价内 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8.1 配置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如果提供手动盘车装置,该 装置应易于取用并可安全操作;b)在手动盘车装置附近应有操 作使用说明,并且应明确地标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运行方向 3 E DB44/T 2532 2024 16 表A.8 手动 盘车 装置 和检 修控制 装置 评价 内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Lb: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如果提供手动盘车装置,该 装置不便于取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b)在手动盘车装置附近未设置 操作使用说明,未明确地标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运行方向 D 8.2 安全装置 La: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 有检查盘车手轮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且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正常有效 3 E Lb: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没 有设置检查盘车手轮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或电气安全装置功能失效 D 8.3 结构形式 La:手动盘车装置不准许采用 曲柄或多孔手轮 3 E Lb:手动盘车装置采用曲柄或 多孔手轮 D A.10 驱动链 和驱 动皮 带 驱动链 和驱 动皮 带的 评价 应包含 表A.9 的 内容。表A.9 驱动链 和驱 动皮 带评 价内 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9.1 配置 La:如果采用链条驱动,应使 用多排链条、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排链条;如果采用三角传动皮带,不应少于3 根;1 F Lc:采用链条驱动,使用单排 链条;采用三角传动皮带,少于3 根;D 9.2 驱动链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伸长未超过调整极限;b)链条与链轮正常啮合;c)销轴、套筒、链板无严重磨 损、变形、裂纹;d)无严重锈蚀,转动无卡阻 1 F DB44/T 2532 2024 17 表A.9 驱动 链和 驱动 皮带 评价内 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伸长超过调整极限;b)由于链条原因,链条与链轮 不能正常啮合;c)销轴、套筒、链板严重磨损、变形或出现裂纹;d)严重锈蚀,导致转动卡阻 D 9.3 驱动皮带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未出现严重磨损、开裂,导 致内芯外露或表层脱落;b)伸长量未超出张紧装置的调 整范围;c)三角皮带未出现严重磨损,使用时未接触到皮带轮V 型槽底;d)多条(如果有)三角皮带长 短未出现明显不一致 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出现严重磨损、开裂,导致 内芯外露或表层脱落;b)伸长量超出张紧装置的调整 范围;c)三角皮带严重磨损,导致使 用时可接触到皮带轮V 型槽底;d)多条(如果有)三角皮带长 短明显不一致 D A.11 梯级、踏板 或胶 带驱 动装 置 梯级、踏板 或胶 带驱 动装 置的评 价应 包含 表A.10 的 内容。表A.10 梯级、踏板 或胶 带驱 动装 置评价 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0.1 配置 La:梯级链或踏板链应能连续 地张紧,胶带应由滚筒驱动并能连续和自动地张紧。应设置检查梯级链或踏板链断裂或过分伸长的电气安全装置。未采用拉伸弹簧作为张紧装置。如果采用重块张紧时,一旦悬挂装置断裂,重块应能够安全地被截住 1 F Lc:梯级链或踏板链得配置不 符合要求 D DB44/T 25322024 18 表 A.10 梯 级、踏板 或胶 带驱动 装置 评价 内容(续)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0.2 梯级链或踏板链外观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销轴、套筒未出现严重磨损,链条伸长引起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符合DB44/2530 中4.3 的要求;b)两侧链条伸长一致,运行过 程中梯级与梯级(或踏板与踏板)、梯级(或踏板)与梳齿板之间不存在碰擦;c)无严重锈蚀,转动无卡阻;d)销轴、套筒、链板无断裂或 严重变形 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销轴、套筒严重磨损,导致 链条伸长引起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不符合DB44/2530 中4.3 的要求;b)两侧链条伸长不一致,导致 运行过程中梯级与梯级(或踏板与踏板)、梯级(或 踏板)与梳齿板之间存在碰擦;c)严重锈蚀,导致转动卡阻;d)销轴、套筒、链板断裂或严 重变形 D 10.3 梯级或踏板驱动轴及轴承外观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驱动轴未出现严重磨损或锈 蚀,;b)驱动轴未出现严重变形、裂 纹、缺损;c)轴承未出现严重磨损、变形、裂纹、缺损 d)驱动轴焊缝无开裂 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驱动轴出现严重磨损或锈蚀,导致无法正常工作;b)驱动轴出现严重变形、裂纹、缺损;c)轴承出现严重磨损、变形、裂纹、缺损 d)驱动轴焊缝出现开裂 D 10.4 链轮外观检查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无断齿 b)齿面或沿齿宽方向未出现非 正常和严重磨损,与链条正常啮合;c)未出现严重变形、裂纹、缺 损 1 F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a)出现断齿 b)齿面或沿齿宽方向出现非正 常和严重磨损,导致与链条不能正常啮合;c)出现严重变形、裂纹、缺损 D DB44/T 2532 2024 19 A.12 扶手装 置 扶手装 置的 评价 应包 含表A.11 的 内容。表A.11 扶手装 置评 价内 容 项目编号 项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风险评定参考值 探测度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1.1 垂直距离 La:扶手带顶面距梯级踏面前 缘或踏板表面或胶带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小于0.90 m,也不大于1.10 m 2 F Lc:扶手带顶面距梯级踏面前 缘或踏板表面或胶带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0.90 m,或 大于1.10 m C 11.2 扶手防爬 La:如果存在人员跌落的风险(例如:人员可能沿外盖板向上攀爬并从高处坠落),应采取适当措施阻止人员爬上扶手装置外侧。为防止人员跌落而在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的外盖板上装设的防爬装置应当位于地平面上方(100050)mm,下部与外盖板相交,平行于外盖板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0 mm,并应 确保在此长度范围内无踩脚处。该装置的高度应至少与扶手带表面齐平 1 F Lc:扶手防爬装置不符合要求 D 11.3 阻挡装置 La: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与墙壁相邻,并且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 mm 时,在上、下 端部应安装阻挡装置防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为相邻平行布置,且共用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 mm 时,也应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