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40623_国泰君安_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出清挑战犹在边际改善已现_76页.pdf

  • 资源ID:192835       资源大小:5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0623_国泰君安_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出清挑战犹在边际改善已现_76页.pdf

出清挑战犹在,边际改善已现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 年中期 策略1 投资要点(行业评级:增持)01建议关注盈利能力强劲或受益于技术创新的公司,推荐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科达利、珠海冠宇、豪鹏科技、盛弘股份,受益标的:湖南裕能、尚太科技、宝明科技、东威科技、信德新材、黑猫股份、曼恩斯特、永贵电器、逸飞激光。020304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中欧美三个地区,尽管销量增长有所降速,但渗透率仍稳步抬升,市场空间依旧广阔。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出色的制造工艺和卓越的成本管控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在经历产能大幅扩张后,2023年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相关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在经历较长时间的产能出清之后,部分环节已迎来曙光,高价原材料库存消耗完毕,稼动率恢复至高位,盈利能力有望回升。高景气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吸引众多资金投入,技术始终处于快速迭代状态,产品革新将成为布局新机,复合集流体、液冷超充、4680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产品将规模量产,市场空间广阔。05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2 3 4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2:2024年1-4月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5.8%全球汽车工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图:年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万辆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攀升,年 月达 万辆。根据 数据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年 万辆快速上升至 年的 万辆,;渗透率从 年 提升至 年的,提升。年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万辆,同比增长,渗透率为。5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89.4万辆,同比增长32.5%,累计渗透率达到33.9%。免征购置税延期,减轻补贴退坡冲击。财政部等三部门决定,延续2024-2027年购置税补贴,其中购置日期在2024-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的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1.5万元。政策的充分托底为电动车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平滑过渡,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需求上修。数据来源:中汽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4:2025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3.9%中国市场:二三线消费崛起,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图:年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万辆数据来源:中汽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6 中国市场:1-3月插混新能源车销量78.4万辆,同比增长81.2%,占比新能源车比重37.5%。纯电与插混在不同车型的比重更为均衡。数据来源:中汽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5:24年1-3月中国插混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37.5%图6: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结构逐步均衡数据来源:乘联会7 中国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3月新能源车出口30.7万辆,同比增长23.8%,占比新能源车销量达15%。1-3月,纯电动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7.3%;插混汽车出口5.9万辆,同比增长2.6倍。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3月新能源车出口占汽车出口比重达到23%。出口销量3月(辆)份额比亚迪汽车 38,434 32.0%特斯拉中国 26,666 22.2%上汽乘用车 18,612 15.5%奇瑞 5,403 4.5%哪吒 4,188 3.5%华晨宝马 3,196 2.7%吉利 2,989 2.5%长安 2,399 2.0%广汽传祺 2377 2.0%广汽埃安 2367 2.0%长城汽车 2162 1.8%上通五 2028 1.7%极星 1494 1.2%智马达 1413 1.2%江淮 1322 1.1%小鹏 911 0.8%数据来源:中汽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7: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走强表1: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2万辆,同比增长70.9%数据来源:乘联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8 比亚迪领衔国内市场,中国品牌占据主流。以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为例,国内汽车销量品牌前十榜单中前五品牌均为外资或合资车企品牌,国内自主品牌仅占3席;而2024年1-5月中国新能源车领域排名前十中自主品牌占据9席,CR10中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达71.4%,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遥遥领先外资或合资车企。中国市场:二三线消费崛起,国产品牌强势崛起排名 品牌 销量(万辆)份额 系别1 大众 266.6 12.6%德系2 现代 106.3 5.0%韩系3 别克 103.5 4.9%美系4 丰田 101.0 4.8%日系5 本田 99.3 4.7%日系6 长安 93.8 4.4%自主7 日产 89.1 4.2%日系8 福特 86.6 4.1%美系9 五菱 67.9 3.2%自主10 哈弗 66.2 3.1%自主排名 品牌 销量(万辆)份额 系列1比亚迪126.7 35.0%自主2特斯拉中国35.6 9.8%美系3吉利汽车25.4 7.0%自主4长安汽车23.0 6.3%自主5上汽通用五菱17.7 4.9%自主6赛力斯14.8 4.1%自主7广汽埃安14.2 3.9%自主8理想汽车14.1 3.9%自主9奇瑞汽车12.0 3.3%自主10长城汽车10.6 2.9%自主表2:燃油车时代国内汽车市场以外资或合资为主导(2015年)表3: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强势崛起(2024年1-5月)数据来源:乘联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乘联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9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处于10-15万元价格带的乘用车是销量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34.6%,但处于该价格带的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仅15.0%,渗透率仅20.9%,该细分市场的潜力挖掘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市场:10-15万元价格带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表:年 月 万元以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行数据来源:中汽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传统能源乘用车各价格区间销量及增长率价格带 8万以下 8-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0万 30-35万 35-40万 40-50万 50万以上2024.1-5(万辆)53.9 66.5 209.9 112.8 44.9 25.3 33.1 20.0 32.2 7.82023.1-5(万辆)63.0 69.1 211.0 95.2 51.7 34.0 33.0 23.5 28.8 9.7同比增速-14.5%-3.7%-0.5%18.4%-13.3%-25.6%0.4%-14.9%12.0%-19.8%新能源乘用车各价格区间销量及增长率价格带 8万以下 8-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0万 30-35万 35-40万 40-50万 50万以上2024.1-5(万辆)23.4 26.9 55.4 102.8 36.9 24.2 37.8 44.9 8.6 9.22023.1-5(万辆)25.4 6.7 35.4 87.8 33.8 13.3 25.4 40.0 10.8 2.3同比增速-8.2%303.1%56.3%17.1%9.2%81.9%48.9%12.3%-20.2%297.1%新能源乘用车各价格区间渗透率2024.1-5(万辆)8万以下 8-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0万 30-35万 35-40万 40-50万 50万以上新能源车渗透率30.3%28.8%20.9%47.7%45.1%48.9%53.3%69.2%21.1%54.1%新能源车价格带占比6.3%7.3%15.0%27.8%10.0%6.5%10.2%12.1%2.3%2.5%乘用车价格带占比8.9%11.0%34.6%18.6%7.4%4.2%5.5%3.3%5.3%1.3%10 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趋缓 2024年1-3月欧洲七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合计为48.1万辆,同比增长4.0%;渗透率为22.2%。根据ACEA数据,2023年1-12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300.9万辆,首次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16.2%;累计渗透率23.4%,较2022年提升0.8pct。数据来源:ACE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各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8: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表5:欧洲主要国家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有所放缓(单位:辆)国家 24 年3 月 同 比 增长 环 比 增长 渗透率 纯 电 占比 24 年1-3 月 同 比 增长 渗透率德国 47400-22.2%12.7%18.0%66.2%126322-4.5%29.3%英国 72905 12.9%245.7%22.9%66.4%126873 17.5%23.3%法国 50573 9.1%34.5%28.1%67.8%118745 17.1%26.7%瑞典 13890-23.3%42.9%58.1%60.0%32617-8.7%54.5%挪威 8919-49.5%31.3%91.5%97.6%20524-20.9%92.2%意大利 11055-28.8%13.4%6.7%48.5%27891-10.2%6.1%西班牙 10550-8.9%12.6%11.1%46.4%28477-0.4%11.6%合计 215292-8.3%57.9%20.4%65.7%481449 4.0%22.2%11 欧洲市场:插电式混动对油电混动替代不够 2024 2 12%2024年2月,欧盟汽车市场销量达到 883,608 辆,同比增长10.1%。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106,187辆,同比增长9%,市占率保持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64,351辆,同比增长11.6%,市占率达到7.3%。HEV销量255,511辆,同比增长24.7%,占市场比例达到28.9%。图9:欧洲2024 年2月纯电车份额达12%数据来源:ACEA 数据来源:ACEA图10:欧 洲2018-2022 年新能 源汽 车占比 快速上 升12 欧洲市场逐步迈向市场化。2024年欧洲市场大多国家仍有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但部分国家的补贴金额有所退坡,或对短期销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欧洲市场:政策补贴退坡或影响部分热门车型销量数据来源:ACEA,electrive,BNN Correspondents,CitizensInformation,Acceleratingtozero,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6: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有所退坡国家 2023 2024奥地利2023 年底前购买 续航历 程大于 等于60km 的总价格小 于60000 欧元的私 人用途车,纯电车和燃料 电池汽 车联邦 可补贴3000 欧元,插 电混动 汽车联 邦可补 贴1250 欧元2023 年政策沿用 到2024 年3 月法国 家庭购买 价格低 于47000 欧元的纯 电车和燃 料电池 汽车补 贴5000 欧元 排放分数60 分(100 分制)的 车型 才能获得 补贴,此外贫 困家庭 生态 奖金提至7000 欧元德国对价格低 于40000 欧元的纯 电车和 燃料电池 汽车补 贴6750 欧元(含政 府补贴4500欧元),对 价格 介 于40000-65000 欧元 的纯 电 车和 燃 料电 池 汽车 补 贴4500 欧元纯电 价格 上限 下 调至 低 于45000 欧元,政 府 补贴 下 调至3000欧元(或 提前 取消)匈牙利购买价格 不高于32000欧元的电车 补贴7350 欧元,价格介 于32000-44000 欧元的电 车补贴1500 欧元针对公司 企业的 新鼓励 计划将 于2024 年2 月启动,补贴 范围2.8-4 百万HUF爱尔兰纯电车最 高补贴5000 欧元,碳 排放 低于50g CO2/km且纯电续航 大于50km的插电混动 汽车最高补 贴5000 欧元价格在14000-60000 欧元之 间的纯 电新车,可获得3500欧元的补 贴意大利价格不高 于35000 欧元(含 增值税)且碳排 放低于20g CO2/km 的纯电 车或插电 混动汽车补贴3000 欧元,价格 不高于45000欧元(含增 值税)且碳排 放介于21-60g CO2/km 的插电混动 汽车补 贴2000 欧元或将效仿 法国有 新政策荷兰 价格不超 过45000 欧元的新 电动车 补贴2950 欧元,二手电 动车可 获得2000 欧元补贴 价格不超 过45000 欧元的新 电动车 补贴2550 欧元,二手电 动车可 获得2000 欧元补贴葡萄牙 购置成本 不高于62500欧元的纯电 车补贴3000欧元 2024 年价格上限 将会下 降,将 会削 减激励措 施西班牙 购买纯电 车或燃 料电池 汽车补 贴4500-7000 欧元,插电 混动汽 车补贴2500-5000 欧元2023 年政策直至2024年7 月31日。购买 纯电 车或 燃 料电 池 汽车 补 贴4500-7000 欧元,插电混动汽车 补贴2500-5000 欧元13 欧盟实施全球最严碳排放标准。2021年7月,欧盟通过减碳55(Fit For 55)法案,提出2030年起碳排放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下降55%(原目标为37.5%),2035年起下降100%,即从2035年起将实现汽车的零排放。2023年3月欧盟理事会批准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规,欧盟将实现汽车电动化的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降速不影响长期广阔的市场空间。欧洲市场: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测试标准2015 2020 2025 2030原始值 统一口径 原始值 统一口径 原始值 统一口径 原始值 统一口径欧盟 碳排放 130g/km 130g/km 95g/km95g/km(2021)81g/km 81g/km 43g/km 43g/km中国 燃油经济性 6.9L/100km 160g/km 5L/100km 117g/km 4L/100km 93g/km日本 燃油经济性 168km/L 138g/km 20.3km/L 122g/km 25.4km/L 74g/km美国燃油经济性/温室气体36.2mpg151g/km(2016)56.2mpg 103g/km 62.9mpg 99g/km韩国燃油经济性/温室气体17km/L 140g/km 12km/L 97g/km加拿大 温室气体 217g/mi147g/km(2016)146g/mi 99g/km数据来源:欧洲环境局,ACE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7:欧洲乘用车碳排放标准最为严格14 欧盟推行碳足迹政策。2023年6月14日,欧盟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法规要求电动汽车电池与可充电工业电池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根据法案对碳足迹的相关要求,从2024年7月1日起,工业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需发布碳足迹声明。欧洲市场: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数据来源:European Parliament,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8:欧盟推行碳足迹政策将生效针对对象 具体内容内部存储及容量大于2 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2024年7月1日起,强制提供碳足迹声明;2026年1月1日起,强制达到电池对应碳足迹性能等级废旧便携式电池回收目标 2023年计划回收45%,到2027年回收63%,到2030年回收73%LMT电池回收目标 到2028年回收51%,到2031年回收61%废旧电池最低矿物回收水平锂:到2027年最低达50%,到2028年最低达80%;钴、铜、铅、镍:到2027年最低达90%,到2031年最低达95%新电池制造和消费废物中回收含量最低水平到2030年7月(法规生效八年后)计划水平为:钴16%,铅85%,锂6%,镍6%;到2035年7月(法规生效13年后):钴26%,铅85%,锂12%,镍15%15 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有所降速 2024年1-3月,美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6.8万辆,同比增长16.5%;相较于2023年美国市场49.0%增速有所放缓。数据来源:marklin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11:2024年1-3月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6.9万辆 图12:美国单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稳步增长(单位:辆)数据来源:marklin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16 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抬升 2023年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9.1%,抬升2.2pct;其中,BEV占比80.9%。2024年1-3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9.4%,相较于2023年全年抬升0.3pct;其中,BEV占比77.7%。数据来源:marklin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13:2024年1-3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9.4%图14:美国新能源乘用车混动比例有所提升(单位:万辆)数据来源:marklin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17 美国市场:IRA补贴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09年 2020年10月 2021年3月 2021年5月 2021年8月 2021年11月 2022年9月领域 联邦法案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基础设施计划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清洁能源提案拜登讲话 重建美好未来法案 通胀削减法案战略规划2035 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100的清洁能源投资 1740 亿美元刺激电动车产业发展提高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金额,且扩大其适用范围近4000 亿 美元 将 用 于清洁能源,其中包括电动汽车消费激励措施补贴方式和金额最低带电量 5kWh,最 低单车补贴金额 2500美元;带电量高5kWh 部分,每kWh 抵41美元,抵税上限750美元恢复全额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消费者购买美国生产电动车,可获得销售回扣和税收优惠在美国购置的电动车单车补贴上限7500美元,其中在美国本土组装的电动车,补贴上限提高至 1 万美元;由工会成员生产的电动车,补贴上限提高至1.25 万美元;零售价超过8万不享受补贴重申希望国会批准 5月 26号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通过的法案11 月 5 日众议院投票通过基建法案;11 月15 日-21日进行众议院投票表决关于提高电动车补贴上限的提案通过税收优惠、赠款和贷款担保的组合方式提供。从 2023 年开始,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将有资格分别获得最高 7,500 美元和4,000 美元的新车和二手车税收抵免。补贴退坡机制车企电动车累计销量超过20 万辆后,进入退坡期,前两个季度享受退 坡 前50%的补贴金额,后两个季度享受退坡前 25%的补贴金额,一年后无补贴税收减免优惠将在美国电动车渗透率超过 50%之后,在三年内逐步取消2023年 起 动力 电 池 生产的40%关键材料需在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或加工,且逐年增加10%,至 2027年需达到80%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基建在 2030 年底之前部署超过50万个新的公共充电网点2030 年前建 50 万个充电桩75 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50亿美元支持零排 放巴士,25亿美元支持渡船目标2026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确保 100新销售的轻型、中型车辆实现电动化计划更换5万辆柴油运输车辆,推动 20%校车电动化、公交100电动化、65万辆联邦车队电动化2030 年新车中50%是零排放汽车,包括EV、PHEV和 FCEV数据来源:美国政府网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9:美国推出多个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18 美国市场:补贴政策利好需求提升,进入高速增长期数据来源:白宫官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IRA新能源车税收抵免细则 内容含关键矿物材料定义含有镍、钴、锂、锰、石墨、铝中的一种以上矿物,并直接用于制造电池组件的材料满足特定比例关键电池矿物在北美回收/从美国或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取得,可抵免3750美元比例:23/24/25/26/27年及以后为40%/50%/60%/70%/80%电池组件定义包括但不限于正负电极、固体金属电极、箔、电解液、电芯和PACK(不包括含关键矿物材料,如正负极活性材料)满足特定比例电池组件在北美生产或组装,可抵免3750美元 比例:23/24-25/26/27/28/29年及以后为50%/60%/70%/80%/90%/100%否决条件 24年起,只要关键矿物/电池组件来自敏感外国实体,则无法抵免表10:IRA细则发布 IRA细则发布,进一步明确相关定义及政策。最新版关于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的IRA法案于2023年4月18日生效,IRA细则中明确和变更此前法案的部分内容,明确指出含关键矿物材料定义、电池组件定义及相关比例。根据最新版规定,23/24/25/26/27年及以后规定 的 关 键 矿 物 比 例 分 别 为 40%/50%/60%/70%/80%,23/24-25/26/27/28/29 年 及 以 后 规 定 的 电 池 组 件 比 例 分 别 为50%/60%/70%/80%/90%/100%,两者均满足且不来自敏感外国实体的情况下,即可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政策补贴。19 2023年12月1日,美国能源局发布拟议指南明确FEOC定义,如果实体被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拥有、控制或受其管辖指示,则该实体被认定为FEOC。中国企业仍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如技术授权、合资公司、直接投资、设立欧洲子公司出口美国等。同时短期内美国无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IRA法案对负极石墨以及电解质盐、粘合剂和添加剂中的关键矿物限制暂时放宽。美国市场:明确敏感实体,促进落实IRA法案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11:美国能源部对于敏感实体25%控制权做出了明确解释具体解释情况一如果实体A累计持有实体B 25%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A直接控制实体 B。如果实体 B 累计持有实体 C 50%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 B 和 C 被视为同一实体,实体 A 也间接控制实体 C。如果实体 A 是上述四国政府之一,则实体 B 和 C 都是 FEOC。情况二如果实体A累计持有实体B 50%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A是实体 B 的直接控制“母公司”,实体 A 和 B 被视为同一实体。如果实体B累计持有实体C 25%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 C 被理解为由实体 B 直接控制并由实体 A 间接控制。如果实体 A 是上述四国政府之一,则实体 B 和 C 都是 FEOC。情况三如果实体A累计持有实体 B 25%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A直接控制实体 B。如果实体B累计持有实体C 40%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则实体B直接控制实体C。但是,由于实体A不持有实体B 50%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而实体B不持有实体C 50%的董事会席位、投票权或股权,因此实体 A 对实体 C 的间接控制权按比例计算(25%40%=10%)。根据该比例计算,实体A将被视为仅持有实体C的10%权益,这不足以满足本拟议指引所指的25%的控制权门槛。如果实体 A 是上述四国政府之一,则实体 B 是 FEOC,实体C不是FEOC。20 21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保持平稳,中国领衔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图:年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增速快于全球(单位:图:年 月中国市场占比数据来源:,中国动力电池分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中国动力电池分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2 图:年全球动力装机 份额为图:年 全球动力装机 份额为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3 2021 LG SK 82024 1-327.4%表:进入 年宁德时代实现领衔海外市场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排序2021 2022 2023年 2024年1-3月企业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1 LG 53.1 35.1%LG 65.2 29.7%LG 88.6 27.8%21.3 27.4%2 35.7 23.6%48.8 22.3%87.8 27.5%LG 20 25.7%3 21.1 14.0%37.5 17.1%44.6 14.0%9.3 12.0%4 SK On 16.8 11.1%SK On 27.8 12.7%SK On 34.1 10.7%SDI 8.4 10.8%5 SDI 14.1 9.4%SDI 24.0 11.0%SDI 32.4 10.2%SK On 7.2 9.3%6 4.4 2.9%4.3 2.0%6.8 2.1%3 3.9%7 0.1 0.1%2.1 0.9%5.2 1.6%PPES 1.7 2.2%8 PEVE 2.1 1.4%PEVE 2.0 0.9%PPES 4.7 1.5%1.5 1.9%9 0.9 0.6%1.5 0.7%3.6 1.1%1.4 1.8%10 0.6 0.4%1.4 0.6%PEVE 2.8 0.9%PEVE 0.8 1.0%2.1 1.4%4.7 2.1%8.7 2.7%3.1 4.0%151.1 100.0%219.3 100.0%319.4 100.0%319.4 100.0%24 表: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稳居 以上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分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排序2021 2022 2023年 2024年1-3月企业 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 企业装机量(GWH)份额1 宁德时代 80.51 52.1%宁德时代 142.02 48.2%宁德时代 167.1 43.1%宁德时代 41.31 48.4%2 比亚迪 25.06 16.2%比亚迪 69.1 23.5%比亚迪 105.48 27.2%比亚迪 18.44 21.6%3 中创新航 9.05 5.9%中创新航 19.24 6.5%中创新航 32.9 8.5%中创新航 5.19 6.1%4 国轩高科 8.02 5.2%国轩高科 13.33 4.5%亿纬锂能 17.26 4.5%亿纬锂能 3.9 4.6%5 LG新能源 6.25 4.0%欣旺达 7.73 2.6%国轩高科 15.91 4.1%国轩高科 3.02 3.5%6 蜂巢能源 3.22 2.1%亿纬锂能 7.18 2.4%蜂巢能源 8.69 2.2%蜂巢能源 2.92 3.4%7 亿纬锂能 3 1.9%蜂巢能源 6.1 2.1%LG新能源 8.34 2.2%欣旺达 2.51 2.9%8 塔菲尔 2.92 1.9%孚能科技 5.36 1.8%欣旺达 8.3 2.1%瑞浦兰均 1.77 2.1%9 孚能科技 2.45 1.6%LG新能源 5.2 1.8%孚能科技 5.94 1.5%孚能科技 1.63 1.9%10 欣旺达 2.06 1.3%瑞浦兰钧 4.52 1.5%正力新能 5.39 1.4%LG新能源 1.06 1.2%其他 11.96 7.8%其他 14.82 5.1%其他 12.39 3.2%其他 3.55 4.2%合计 154.5 100.0%合计 294.6 100.0%合计 387.7 100.0%合计 85.3 100.0%25 387.6GWh 31.6%2024 1-3 184.6GWh 52.8%85.3GWh 29.4%2024 1-3 66.3%63.8%2023图:磷酸铁锂电池装机仍占主导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分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6 据GGII数据,2023年中国锂电正极市场出货量248万吨,同增31%;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65万吨,同增48.3%,市占率66%,提升近7个百分点;三元正极材料出货65万吨,同增2%,市占率下滑至26%;锰酸锂和钴酸锂出货量分别为10万吨和8.4万吨。进入2024年,行业去库存告一段落。据鑫椤数据,2024年1-3月三元材料产量达到15.6万吨,同增24%;磷酸铁锂产量达到38.3万吨,同增35%。图:进入 年正极材料去库存告一段落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7 图:年湖南裕能位列磷酸铁锂正极出货第一 图:年 月湖南裕能市占率提升至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8 图:年容百科技位列三元正极出货第一 图:年 月容百科技市占率提升至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9 据GGII数据,2023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146万吨、18万吨。2024Q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41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33.7万吨、7.5万吨。图: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小幅提升 图:人造石墨占据主要份额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0 图:年贝特瑞领衔负极材料企业 图:年 月贝特瑞份额略有提升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1 图:年 月隔膜产量达 亿平 图:湿法隔膜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2 恩捷股份领跑行业。2023年,恩捷股份产量占比达到33.9%,继续位居行业第一,2024年1-3月市占率为31.9%,有所下滑;星源材质、中材锂膜继续位居二、三位。2024年1-3月隔膜材料行业CR5约为74.4%,较23年全年下降约0.7pct,行业集中度略有下降。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年恩捷股份位列隔膜出货量第一 图:年 月恩捷股份市占率降低至33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年恩捷股份位列湿法隔膜出货量第一 图:年 月恩捷股份市占率降低至34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年中兴新材位列干法隔膜产量第一 图:年 月星源材质市占率提升至第一35 图:中国电解液产量稳定增长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6 图:年天赐材料出货量保持第一 图:年 月电解液 略有降低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37 38 供需展望: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1800万辆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图:预计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 万辆 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800万辆。根据 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万辆,随着中国、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共同发力,EVTank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830万辆,同比增长约25%。其中,中国市场有望继续占据全球超6成份额,销量有望达到1180万辆。010339 供需展望:产业链经历了较长时间去库过程 动力电池库存影响企业排产。受需求增长放缓及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2023年来持续去库抑制了材料需求,资本开支下滑。0103数据来源:动力电池联盟,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动力电池库存有所增加(单位:)2023 2024累计产量 累计销量 出口量 累计装车量 电池企业库存 车企电池库存 累计产量 累计销量 出口量 累计装车量 电池企业库存 车企电池库存1月28.2 7.9 16.1 65.2 57.1 8.4 32.3 8.1 16.4 2月69.7 17.4 38.0 108.8 94.5 16.6 50.3 14.3 27.6 3月120.8 108.5 25.8 65.8 12.4 16.9 184.6 146.2 28.1 85.2 38.4 32.9 4月167.8 34.6 90.9 262.8 201.3 37.1 120.6 61.5 43.6 5月224.4 45.9 119.1 345.5 248.8 55.3 160.5 96.7 33.0 6月284.5 256.5 56.7 152.0 27.9 47.8 7月345.5 309.8 67.1 184.2 35.7 58.5 8月418.8 364.9 87.9 219.1 53.9 57.9 9月496.2 425.0 89.8 255.5 71.2 79.7 10月611.0 486.0 101.2 294.9 125.0 89.9 11月698.7 554.1 114.2 339.7 144.6 100.2 12月778.1 616.3 127.4 387.7 161.8 101.2 40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板块承压,电池环节表现相对更优 电池环节盈利相对稳定。考虑到:1)材料费用占电池成本接近9成,上游行业产能过剩带动材料降价;2)电池行业的格局更为集中议价能力更强,3)电池企业上游一体化布局逐步落地,我们认为,相较于其他环节,电池环节盈利能力相对更为稳定。0103图:头部电池企业单季度净利率相对稳定 41 正极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逐步消退 正极材料环节原材料价格波动压力减轻,稼动率回升带动盈利能力修复。2023年碳酸锂价格单边下跌,正极材料库存减值压力增加,同时迅速下跌的碳酸锂价格致使动力储能电池企业提货周期后延,正极企业生产端受去库存影响较大。目前碳酸锂价格相对企稳,看好随着旺季来临,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盈利能力有望回升。0103图:磷酸铁锂正极企业单季度净利率企稳回升 图: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单位:元 吨)鑫椤资讯 42 负极材料:高价原材料库存影响逐步消退 高价库存压力减轻,成本优势为核心竞争力。2022年三季度以来,石墨化产能过剩价格迅速下行,一体化负极企业盈利优势缩小。同时部分企业高价原材料库存较多影响盈利能力,在需求放缓背景下呈现较大业绩压力。目前高价原材料库存基本消耗完毕,拥有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维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0103图:主要负极企业单季度净利率有所修复 43 隔膜:竞争格局恶化打响价格战 竞争格局有所恶化,短期盈利能力承压。2022年湿法隔膜供需始终维持紧平衡,竞争格局稳定,龙头公司凭借锁定进口设备,产能及成本优势明显。但随着新增产能陆续释放,2023年来隔膜环节竞争格局明显恶化,且头部两家企业新一代产线将陆续于今明两年投放,大幅降本的同时也带来了进一步价格竞争的空间,但二三线厂商将面临残酷的出清压力盈利,行业集中度有望重新上行。0103图:主要隔膜企业单季度净利率下滑幅度较大 44 电解液:随碳酸锂价格走低盈利大幅下滑 六氟磷酸锂价格相对稳定,电解液盈利能力取决于产能利用率。低门槛的单纯电解液加工环节难以创造超额收益,电解液主要盈利空间基本来自六氟磷酸锂,而六氟磷酸锂的盈利周期与碳酸锂价格强相关。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10万元/吨附近,下降空间有限,电解液盈利有望企稳,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头部企业仍将保持较强竞争力。0103图:主要电解液企业单季度净利率下滑幅度较大 45 46 图:复合集流体为三明治结构 图:复合集流体实现多方位性能提升数据来源:重庆金美 数据来源:重庆金美47 表:复合集流体较传统金属集流体可大幅减重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测算复合铜箔 传统铜箔1GWh用量(万m2)1200 1200金属层厚度(m)2 6密度(g/cm3)8.96 8.96用量(吨)215 645高分子层厚度(m)4/密度(g/cm3)1.37/用量(吨)66/1GWh用量(吨)281 64548 数据来源:重庆金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复合铜箔生产污染相对较小一步法全干法 一步法全湿法 两步法 三步法工序 磁控溅射 化学沉积 磁控溅射+水电镀 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优点均匀性、结合力良好;工序简单,成本较低良率高,能够避免设备造成的切边损失,工序简单技术较成熟均匀性良好,效率较高,并可解决两步法的磁控溅射后不平整问题缺点 对磁控溅射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并有环境污染问题均匀性略差工序复杂,成本高,蒸镀存在烫伤基膜的风险代表企业 道森科技 三孚新科 东威科技 重庆金美对比项目 复合铜箔工艺 传统铜箔工艺 备注工艺原理真空镀膜+离子置换(药液成份较为简单、只涉及铜一种重金属)溶铜电解+水电镀(镀液成份复杂,涉及多种重金属,传统镀液可能会涉及氰化物)复合铜箔的工艺

注意事项

本文(20240623_国泰君安_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出清挑战犹在边际改善已现_76页.pdf)为本站会员(15912385236)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