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电气设备行业万国电车系列深度之十:回溯优美科发展史,挖掘中国正极成长股.pdf

  • 资源ID:19242       资源大小:2.06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人民币1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人民币1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气设备行业万国电车系列深度之十:回溯优美科发展史,挖掘中国正极成长股.pdf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1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电气设备 2018 年 07 月 31 日 回溯优美科发展史,挖掘中国正极成长股 看好 万国电车系列深度之十 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韩启明 A0230516080005 hanqmswsresearch 刘晓宁 A0230511120002 liuxnswsresearch 郑嘉伟 A0230518010002 zhengjwswsresearch 研究支持 张雷 A0230117040007 zhangleiswsresearch 联系人 宋欢 (8621)23297818×7409 songhuanswsresearch 本期投资提示: 三元高镍化为大势所趋, 2025 年全球锂电正极市场有望突破 2000 亿。 2016 年全球锂电市场规模为 134GWh,同比增长 29.8%。其中,动力锂电池产量为 51Gwh,占比 32%, 同比增长54.1%,远超消费电池增速,成为新兴应用领域。我们认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进入第三轮发展周期, 16-25 年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高成长成确定趋势, 能量密度提升将带动三元高镍材料高增长。预计 2025 年锂电正极产量将达到 206 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863 亿 元 , 17-25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 23.6%。 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是核心竞争力,资源禀赋保障供货能力 。 三元材料核心技术专利由美国 3M 公司和 ANL 掌控, 目前 优美科( Umicore) 拥有 3M 的专利所有权 , 而 ANL(阿贡国家实验室 )的三元 专利主要 转让给 BASF。 但是 由于对 NCM523、 NCM622、 NCM811、 NCA 等材料的 定义较为模糊, 目前 三元材料企业产销上述几款材料尚未构成侵权条件。 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快速扩张产能 , 快速抢占市场 并 降低成本 。 2015 年来 , 上游锂钴资源供需偏紧 , 对于 “材料成本 +加工费”模式的企业来说,资源把控力保证了企业的供货能力。 我国正极企业积极布局高镍 三元 产能,发展迅速有望后来居上。 目前率先尝试 NCM811 三元材料的电池厂商包括 CATL、 BYD、江西孚能、比克电池、国轩高科、天津力神、鹏辉能源。 受补贴政策门槛提升驱动, 国内厂商高镍正极产能布局较为激进。当升科技在建海门三期工程规划 NCM811/NCA 产能 1.8 万吨,目前 NCM811 已经开始批量生产, NCA 也进入中试阶段,样品正在客户端认证。天津巴莫 2017 年 NCM811 已经投产,年产产能 5000 吨,目前已经向国际大客户批量供货, NCA 产能 300 吨。此外,杉杉能源、宁波金和、贝特瑞等少数公司在生产 NCM811 以及 NCA 的产品,产能有限供不 应求。 优美科是 拥有技术和资源双重优势 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 。 在正极材料的专利方面,优美科 自 2011 年起便与 3M 达成了合作关系,而 2017 年 1 月优美科一次性购买下 3M 所有专利,该专利包含镍钴锰任意比例的化合物,使得优美科可以顺应市场趋势随意调整三元产品类型。 资源方面, 全球的年钴原料供给量为 10 万吨左右,而优美科回收冶炼服务可以提供约 3 万吨,占全球的 30%。 独有资源禀赋使得优美科 无惧 资源品成本 上涨压力。 对标国际 优美科 ,挖掘中国 成长股。 目前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共有三类参与者: 第一类从上游资源行业向下衍生的企业,第二类是正极材料企业起家的企业,第三类是下游电池行业。 我们 分别从技术水平、资源禀赋、产能规模、负债水平和估值五个方面,对三类参与者与优美科进行对标分析。 我们认为,第二类企业在技术上较为领先,而第一类企业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在产能上,杉杉股份正极产能、产量均和优美科差距较 小;但是从高端三元产量看,国内企业和优美科 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 重点推荐 当升科技和杉杉股份。 其中, 国企背景的 当升科技 研发积累深厚,产品质量优异 ;而杉杉股份是国内正极厂商龙头,产能水平和优美科齐平。且这两家公司 均在 布局上游 和回收业务以获取资源优势,伴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确定性增长趋势,两家公司的业绩 均存在较高的成长性 。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 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2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关键假设点 假设 18-25 年全球锂电市场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18-20 年全球锂电市场装机量分别为 155、 196、 248Gwh。 18-20 年锂电正极材料对应需求量分别为 36、 43、 52 万吨。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大众认为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壁垒较低 。 我们认为尽管行业的准入壁垒较低,但是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仍然需要技术优势,特别是在高镍三元领域。 国内厂商从 扩 建 产能 到真正投产 需要一定的周期 ,具备先发优势和较高良品率的公司才有可能获取超额利润 。中国正极材料龙头如果想要 参与国际竞争 , 拥有媲美优美科的市场份额, 首先需要在技术上寻求突破。 大众认为 中游材料 厂商 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原材料厂商挤压。我们认为中游材料厂商可以通过“规模化 +锁定原材料供应 +提高产品一致性”来降低成本 。我们认为原材料厂商的涨价不具备持续性,且已经在过去两年充分反映。未来正极材料厂商竞争比拼的是扩产过程中的产品一致性问题,以及通过产业合作形式掌握住上游原材料资源,从而取得对成本的定价权。 核心风险假设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达预期 、 推荐标的 公司扩产速度低于预期。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3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3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三元高镍化大势所趋, 2025 年全球锂电正极市场有望突破2000 亿 . 8 1.1 下游应用引导结构变化,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驱动第三轮高增 . 8 1.2 2025 年全球锂电正极市场有望突破 2000 亿,三元材料占比过半 . 15 2技术创新叠加规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资源把控保障供货能力 . 17 2.1 日韩电池企业研发历史悠久,高镍三元材料应用较为成熟 . 17 2.2 正极材料变革引领电池革新,海外正极企业技术领先 . 18 2.3 产能扩张获取规模优势,资源把控保障供货能力 . 22 2.4 国内高镍三元尚在起步,政策驱动有望后来居上 . 24 3优美科:具备技术与资源双重优势的全球正极材料龙头 27 3.1 全球布局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 . 27 3.2 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链闭环,形成稳定矿产资源优势 . 30 3.3 融资扩产,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和技术壁垒 . 33 3.4 自 2014 年以来公司股价和估值水平齐上涨 . 35 3.5 优美科成功的关键:拥有技术和资源双重优势 . 35 4从优美科挖掘中国正极材料厂商成长股 . 36 4.1 国内正极厂商与优美科技术水平对比 . 36 4.2 国内正极厂 商与优美科资源禀赋对比 . 38 4.3 国内正极厂商与优美科产能规模对比 . 38 4.4 国内正极厂商与优美科负债率对比 . 39 4.5 国内正极厂商与优美科估值对比 . 40 目录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4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4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表目录 图 1:锂电正极材料品类经历三轮切换 . 8 图 2: 2007-2011 年全球消费类 3C 产品爆发式增长(单位:百万台, %) . 9 图 3: 2005-2011 年 LCO 为全球锂电市场主要正极材料(单位:万吨) . 10 图 4: 2016-2020 年全球传统 3C 产品出货量增速放缓(单位:亿部、 %) . 10 图 5: 2011 年钴酸锂占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占比为 43%(单位: %) . 10 图 6:预计 2020 年钴酸锂占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占比低于 20%(单位: %) . 10 图 7:2012 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单位:万辆, %) . 11 图 8: 2012-2017 年中国纯电动客车产量(单位:万辆, %) . 11 图 9: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占比(单位: %) . 11 图 10: 2014-2015 年 LFP 需求激增(单位:万吨, %) . 11 图 11: 2014-2015 年中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增(单位: Gwh, %). 11 图 12: LFP 正极材料价格较低(单位:万元 /吨) . 11 图 13: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单位:万辆、 %) . 12 图 14: 2017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占比(单位: %) . 12 图 15:高镍三元材料能量密度较高(单位: Wh/kg) . 12 图 16:全球三元材料占比将持续提升(单位:万吨、 %) . 12 图 17:我国乘用车补贴目录续航里程 400 公里以上车型占比(单位: %) . 14 图 18:动力电池成本在 2020 年有望降至 300 美元 /Kwh(单位:美元 /Kwh) 14 图 19:动力电池成为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单位: GWh) . 15 图 20:动力锂电池产量增速远超消费锂电(单位: %) . 15 图 21:日韩锂电池企业研发历史悠久 . 17 图 22:海外正极材料企业起步早 . 19 图 23: 2016 年锂电池 全球市场份额(单位: %) . 20 图 24: 2016 年正极材料全球市场份额(单位: %) . 20 图 25: 全球正极材料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单位:个) . 21 图 26: 2016 年 NCA 全球市场份额(单位: %) . 21 图 27: 2016 年 NCM 全球市场份额(单位: %) . 21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5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5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28:典型正极材料企业成本拆分(单位: %) . 23 图 29:三元材料所需原料成本占比(单位: %) . 23 图 30:碳酸锂、硫酸钴和正极材料价格变化(万元 /吨) . 23 图 31:主要正极材料企业正极材料毛利率变化(单位: %) . 23 图 32: 2014-2017 年我国各类正极材料产量(单位:万吨) . 24 图 33: 2014-2017 年我国各类正极材料产能(单位:万吨) . 24 图 34: 2017 年我国正极厂商市场份额(单位: %) . 25 图 35: 2017-2020 我国各类正极材料需求(单位:万吨) . 25 图 36:三大因素阻碍致使高镍材料生产到实际应用周期长 . 26 图 37:公司形成三大稳定业务板块 . 28 图 38:公司拥有 51 个工厂、 14 个研发中心(截至 2017 年底) . 28 图 39:公司股权结构图 (截至 2018 年 2 月 28 日 ) . 28 图 40: 2013-2017 年优美科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 %) . 29 图 41: 2013-2017 年优美科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 %) 29 图 42: 2013-2017 三大主营业务营收占比(单位: %) . 29 图 43: 2013-2017 年优美科正极业务增长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 %) . 29 图 44: 2013-2017 年优美科经营性现金流(单位:亿元) . 29 图 45: 2013-2017 年优美科资产负债率(单位: %) . 29 图 46: 2013-2017 年优美科流动比率(单位:倍) . 30 图 47: 2013-2017 年优美科 ROE(单位: %) . 30 图 48:公司发家冶金厂,并逐渐剥离铜、锌金属业务 . 30 图 49:公司正极材料发展历史 . 31 图 50:公司主要正极产品 . 32 图 51:公司正极生产中心接近消费中心 . 32 图 52:优美科业务形成产业链闭环模式 . 32 图 53:优美科原材料来源(单位: %) . 33 图 54:优美科配备了长短周期供应体系 . 33 图 55:公司 2020 年 EBIT 在规划达到 5 亿欧元 . 33 图 56: 2013-2017 年优美科正极材料资本支出(单位:亿元) . 34 图 57: 2014-2018 年优美科股价累积涨幅与 BEL20 指数累积涨幅比较(单位: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6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6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 35 图 58: 2014-2018 年优美科股价变化(单位:欧元) . 35 图 59: 2013-2018 年优美科 PE 走势(单位:倍) . 35 图 60: 2014-2018 年优美科企业价值 /EBITDA(单位:倍) . 35 图 61:优美科与当升科技研发支出对比(单位:亿元) . 37 图 62:优美科与当升科技研发支出营收占比对比(单位: %) . 37 图 63:杉杉股份研发支出(单位:亿元) . 37 图 64:杉杉股份研发支出营收占比(单位: %) . 37 图 65: 2016 年优美科与国内正极厂商产量对比(单位:吨) . 39 图 66: 2016 年优美科与国内正极厂商产能利用率对比(单位:吨、 %) . 39 图 67: 2015-2017 年优美科与国内正极厂商资产负债率对比(单位: %) . 40 图 68: 2015-2017 年优美科与国内正极厂商流动比率对比(单位: %) . 40 表 1:锂离子电池各种正极材料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 8 表 2:三元正极原材料成本(单位:万元、吨) . 13 表 3: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支持政策 . 13 表 4:北汽 ERX5 单车生产成本 2025 年有望逼近燃油车的生产成本 10.5 万元 /辆 14 表 5:2015 年至 2025 年全球锂电池产量及对应正极材料产量预测(单位: MWh、吨). 16 表 6:全球主要六大电池厂商及配套车型、路线 . 17 表 7:国外主流车型技术路线及电池材料 . 18 表 8:锂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历史 . 19 表 9:三元材料核心专利持有及授权情况 . 20 表 10:主要正极材料 厂商技术路线 . 21 表 11:主要正极公司近期投资扩产计划 . 22 表 12:全球主要正极材料公司金属资源获取渠道 . 24 表 13: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提升 . 25 表 14: 2018 年 1-7 批补贴目录乘用车续航里程分类统计 . 25 表 15:中国主要电池企业高镍进展 . 26 表 16:中国正极材料厂商 NCM811/NCA 最新进展 . 27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7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7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表 17:优美科与国内正极厂商资源把控能力比较 . 38 表 18:中国正极材料厂商产能及规划(单位:吨) . 39 表 19: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40 表 20:关键假设表之 电力设备新能源 . 41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8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8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三元高镍化大势所趋, 2025 年全球锂电正极市场有望突破 2000 亿 1.1 下游 应用 引导 结构变化, 高 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驱动 第三轮高增 下游 应用 引导 结构变化 , 锂电正极 材料品类经历三轮切换。 根据正极材料占比变化趋势,正极市场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消费电池主要材料钴酸锂为代表, 2005年至 2011 年 LCO 的比重稳定居首,然而随着 12 年以来动力电池市场的崛起,钴酸锂的比重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 是, 2014-2015 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 LFP 成为同比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我们认为 LFP 的出现并非偶然,其比重将稳定在 15%左右。第三阶段以三元高镍材料为代表。 2016-2025 年,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放量,我们认为:在下一代电池( Li-S、 Li-Air 等 ) 真正商业化之前,三元高镍材料将成为市场需求主导。 图 1:锂 电正极材料品类经历三轮切换 第一代 : IT 应用 第二代 : IT / x E V 第三代 : IT / x E V / E SS层状结构( 2D )尖晶石3D )橄榄石( 1D )N C M 1 1 1N C M 5 2 3N C M 4 4 2Li C oO 2 ( LC O )H i g h V . L C O( > 4 . 3 V )Ni - r i ch N C M( N C M 6 2 2N C M 8 1 1N C A)Li - r i c hN C M ( O LO )L i Mn 2 O 4( LM O )L i Mn 2 - y Ni y O 4( 5 V - LN M O )L i F e P O 4( LF P )L i Mn 1 - y Ni y O 4Li C o 1 - y M y PO 4N a s i c on Li x Fe 2 - y V y ( S O 4 ) 2Li s i co n Li 2 F e S i O 4高容量高成本安全成本资料来源: IEK、 申万宏源研究 表 1:锂离子电池各种正极材料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正极材料 优点 缺点 主要应用领域 钴酸锂 工作电压高 价格昂贵 消费电子领域(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移动电源等) 充放电电压稳定 抗过充性能差 比能量高 循环能力较差 生产工艺简单 有污染性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9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9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三元材料 电化学性能稳定 价格随钴的价格上下浮动大 以动力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及消费电子 放电电压范围宽 有污染性 比能量高 制作用金属材料钴稀缺 锰酸锂 锰资源丰富,价格较低 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会逐渐改变,导 致容量衰减。寿命降低 以动力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及储能领域 安全性高 较高工作温度下会溶解 较容易制备 磷酸铁锂 最环保、铁资源丰富 本身电导率低,低温性能差 以动力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及储能领域 循环寿命最长,电池放电深度好,利用范围宽 电池能量密度低 高温稳定性好,安全性最好 掺杂,包覆的合成工艺,生产技术 门槛高。批次稳定性较差 资料来源:天拓咨询、申万宏源研究 1.1.1 第一轮: 3C 产品释放需求,驱动钴酸锂快速增长 第一轮( 2005-2011 年): 消费类 3C 产品驱动 钴酸锂材料 需求快速增长 。 钴酸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和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最先商品化,并 主应用 于传统 3C 领域。自 2005年以来,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持续攀升, 2011 年 出货量为 1.5 亿部, 同比增长 48%。平板电脑等便携式产品放量也带动钴酸锂需求提升。 2005 年钴酸锂出货量为 1.5 万吨, 2008 年产量达到顶峰 2.6 万吨, 05-08 年复合增长率为 20.1%。 传统消费 3C 产品增速放缓,钴酸锂占比逐渐降低。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近年来传统 3C 产品 增速放缓。且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逐步退出市场, 2011 年钴酸锂占比首次低于 LFP+NCM 占比 。由于钴酸锂中钴的含量过高,价格昂贵, 安全性差等原因,只能受限于小型锂电池, 目前钴酸锂主要和 三元材料 、锰酸锂等掺杂用于传统 3C 领域 , 未来钴酸锂在锂电正极材料总量中的占比将会进一步降低。 图 2: 2007-2011 年 全球消费类 3C 产品爆发式增长(单位:百万台, %) 资料来源: Wind、 申万宏源研究 -30%0%30%60%90%12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单位:百万台)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单位:百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单位: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单位: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 10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0 页 共 4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3: 2005-2011 年 LCO 为 全球 锂电市场主要正极材料(单位:万吨) 图 4: 2016-2020 年 全球传统 3C 产品出货量增速放缓(单位:亿部、 %) 资料来源: IEK、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 IDC、 申万宏源研究 图 5: 2011 年钴酸锂占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占比为 43%(单位: %) 图 6: 预计 2020 年钴酸锂占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占比低于 20%(单位: %) 资料来源: Avicenne、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 Avicenne、申万宏源研究 1.1.2 第二轮:中国新能源客车飞速发展带动 LFP 需求激增 第二轮 (2014-2015 年 )得益于中国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发展, LFP 需求激增。 2012 年以来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14 年全球 BV+PHEV 总销量首次超过 20 万辆,达到27 万辆,同比增长 47.7%。 而 LFP 需求主要集中于中国电动客车动力电池市场。 2015 年中国客车电池装机量为 9.5Gwh,分别占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 59%和 37%。14-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激增。 2015 年 LFP 正极 需求量为2.3 万吨,同比增长 380%, 并使之成为同比增速最高的正极材料细分品类 。 LFP 主要用于短途客车与储能领域,全球市场份额将稳定在 15%左右。 LFP 电池价格低廉 、安全性较高 ,主要 应 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市场 及用电量需求较大的客车领域 。然而 LFP 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最高上限仅为 160wh/kg, 因此在乘用车上的推广受限。此外, LFP 由于具备 安全性、价格低廉、寿命长等 优势 ,亦适用于储能领域,未来LFP 在全球正极市场份额将稳定在 15%左右。 0123456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1 2012LFP LMO LNO NMC LCO-20%-10%0%10%20%05101520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智能手机出货量 (亿部) 平板电脑出货量 (亿部)笔记本电脑出货量 (亿部) 智能手机 YOY ( %)平板电脑 YOY ( %) 笔记本电脑 YOY ( %)LCO, 43%LFP

注意事项

本文(电气设备行业万国电车系列深度之十:回溯优美科发展史,挖掘中国正极成长股.pdf)为本站会员(报告吧)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