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技术规范DB52/T 1802-2024.pdf

  • 资源ID:191884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技术规范DB52/T 1802-2024.pdf

ICS 07.040CCS A 7552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8022024 1:50 万三 维地质格 架建模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vincial 1:500000 3D geological framework modeling 2024-05-15 发布 2024-09-01 实施贵州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52/T 18022024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3 术语 和定 义.14 缩略 语.25 总则.26 数据 准备.47 模型 构建.68 模型 质量 控制.79 报告 编制 与资 料汇 交.7附录A(规范 性)编码 规则.9附录B(资料 性)1:50 万三维 地质 格架 建模 报告 提纲及 主要 内容.10附录C(资料 性)1:50 万三维 地质 格架 模型 说明 书提纲.11I DB52/T 18022024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贵 州省 地质 调查 院提出。本文件 由贵 州省 自然 资源 厅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贵 州省 地质调 查院、武 汉地 大坤 迪科技 有限 公司、中 国地 质大学(武 汉)、贵 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土地矿产资源储备局、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省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重点实验室。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周琦、吴冲 龙、张慧、田 宜平、蒋开 源、曾禹 人、李岩、张志 庭、张夏 林、翁正平、李 俊杰、武永 进、龚和强、黄 艺、张 厚松、代 传固、吴开 彬、牟 军、李 家 斌、熊 兴国、覃永 军。II DB52/T 18022024 1:50 万 三维地 质格 架建模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1:50万三 维地 质 格架 建模 的总 则、数据 准 备、模型 构建、模 型质 量 控制、报 告编制与资料汇 总等。本文件 适用 于1:50万三 维地 质 格架 的建 模。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8341 地 质矿 产勘 查测量 规范 GB/T 18894 电子 文件 归档 与 电子 档案 管理 规范 CH/Z 1051-2021 2000国 家大地 坐标 系转 换成 果质 量检查 与验 收 DZ/T 0179 地质 图用 色标准 及 用色 原则(1:50000)DZ/T 0197 数字 化地 质图图 层 及属 性文 件格 式 DZ/T 0257-2014 区域 地质 调 查规 范(1:250000)DZ/T 0273 地质 资料 汇交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地质大 数据 geological big data 一种源 于各类 地质 观测、研究和 钻探、物探、化探、遥感 等的多 源、多维、多类、多量、多尺 度、多时态、多 主题 的时 空大 数据,具有 超高 维度、超 高计算 复杂 性和 高不 确定 性特征。3.2 三维地 质建 模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在虚拟 三维 环境 下,将空 间信息 管理、空 间分 析、拓扑推 理、地学 统计 分析 和图形 可视 化等 工 具 结合起来,运 用计 算机 技术 实现三 维地 质结 构与 属性 的模拟 和数 字孪 生的 技术 方法与 过程。3.3 三维地 质模 型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基于不规 则三 角网+角 点网 格三维数 据结 构模型,利用 相关资料 通过 内插和 外推 建立的带 有图 元属性、地 质属 性和 相互 约束 关系的 三维 数字 化、可视 化虚拟 孪生 地质 体。注:按照模型承载的信息内容分为三维地质结构和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描述的对象和任务类别 分为地形、地质构造、地层或侵入岩体、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模型。1 DB52/T 18022024 3.4 三维地 质结 构模 型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model 表 达 三维 地质 体的 几何 形态、空 间位 置以 及相 互关系 的 三维 模型。包括 地质体 涉 及到 地层 界面、沉积相界 面、变质 相界 面、矿体界 面或 蚀变 带界 面、构造界 面等 要素 的几 何形 态及其 相互 关系。3.5 三维地 质属 性模 型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attribute model 表达三 维地 质体 内部 非均 质属性 场的 三维 模型。主 要 通过体 元模 型中 每个 体元 赋值不 同的 属性 值 来描述整 个地 质体 内部 各种 属性场 的趋 势。注:常见的属性模型包括地温场、矿体品位属性、应力应变、孔隙度、含水率等。3.6 建模地 质剖 面 model geological profiles 在建模 范围 内,选择 某一 方向,根据 各种 地质、地 理要素,按 一定 比例 尺,用投影 方法 编绘 而 成 的用于建 模的 地质 剖面 图。注1:反映地层和地质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及空间发展情况。剖面端点与建模范围的边界重合。按10 km10 km阵列排列构成建模网格剖面线,在构造复杂区可进行局部加密。注2:具有控制区域总体地层格架和构造形态功能的建模地质剖面作为骨干地质剖面。3.7 虚拟钻 孔 virtual drilling 为建模 网格 剖面 线交 叉点 处由地 表至 海拔 标高-2500 m用于 标定 空间 地质 结构 的柱状 图。3.8 混合空 间数 据结 构模 型 data model with mixed spatial data structure 两种或 两种 以上 空间 数据 结构模 型的 组合。注:常见的混合 空间数据 模型有不 规则三角网-角 点网格(TIN-CPG)模 型、TIN-Octree 模型、Octree-四面 体网格(TEN)模型、TIN-广义三棱柱 模型(GTP)和矢-栅模型。4 缩略语 下列缩 略语 适用 于本 文件。DEM:数 字高 程模 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OM:数 字正 射影 像地 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MT:大 地电 磁(Magnetotelluric)。5 总则 主要任 务 5.1 集成、分析、利 用各 类地 质、物探、化 探和 遥感 资料,建立三 维建 模主 题数 据库,从中抽 取钻 孔(井)、地层柱 状图、地质 平面 图、地表地 形等 数据,在重 建 反映建 模区 内构 造-地层-格架的 系列 纵横 地质 大剖面的基 础上,利用地 质知 识驱动 下的系 列剖面 拓扑 推理模 拟技术,采用 三维 混合空 间数据 模型,创 建-2500 m以浅 的1:50 万比 例 尺的三 维地 质格 架模 型。2 DB52/T 18022024 3 建模流 程 5.2 5.2.1 数据准 备 主要数 据标准 化,用建模 地质剖 面方法 形成-2500 m 以浅的 地质剖 面体 系,并 利用一 定数量 的深 部钻探和 地球 物理 探测 资料 进行校 正。5.2.2 模型构 建 按照多 尺度-2500 m以浅 的 三维地 质格架,采 用混合 空间数 据结构 模型,利用 地质知 识驱动 与拓 扑推理插 值,构建 多尺 度格 架模型。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 建模 工作 流程 见图1。图1 1:50 万 三维 地质 格架 建模工 作 流程 数据来 源 5.3 已有气 体、液体 及固 体矿 产等地 质钻 探,各种 比例 尺的区 域地 质、地球 物理、地球 化学 和遥 感 勘 查成果形 成的 地质 大数 据。建模技 术路 线 5.4 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建 模技 术 路线 见图2。图2 1:50 万 三维 地质 格架 建模技 术 路线 DB52/T 18022024 6 数据准 备 建模环 境 6.1 6.1.1 应根据 功能需 求、保密要 求、建 模范围、数 据量大 小、数 据格式 等情 况,选 择适宜 的三 维地质建模软 件平 台及 相应 功能 模块。6.1.2 应根据 建模 功能 需求 确定 建模的 数据 类型 及精 度要 求。6.1.3 确定模 型所 使用 的投 影坐 标系统,平 面及 高程 精度 应符 合 GB/T 18341 的 要求。数据处 理 6.2 6.2.1 所有与 建模 相关 的空 间数 据转换 应符 合 CH/Z 1051-2021 规 定的 2000 大 地坐 标系。6.2.2 非结构 化纸质 图像 数据应 进行数 字化、矢量 化和几 何校正 处理,对于 其他电 子格式 的数据 应 进行统一 的格 式转 换及 几何 校正。6.2.3 确定统 一的 数据 结构 和命 名,包 括但 不限 于地 层、岩 性、构 造、蚀变、矿 化分 类 分级、勘探 线、钻孔、样品。数 字化 地质 图图层 及属性 文件 格式 应符 合 DZ/T 0197 的要 求。6.2.4 应 采用 DEM 等高 线或 点云 等数据,通 过内 插和 滤波 处理构 建地 形模 型。可叠 加地 面 DOM 数 据。6.2.5 对钻孔 资料进 行数 据转换 和整理,使用 表格 数据描 述工程 信息,主要 字段应 包括但 不限于 工 程编号、工程坐 标位 置(X、Y、Z)、工程 深度、测斜 位置、工程倾 角、工程 方 位角、分层信 息、断层 信息、岩 性(包括 矿化、蚀 变等)、样 品编 号、取样 位置、样长 和分 析测 试结 果。数据标 准化 6.3 按三维 地质 建模 需求 和专 题数据 集市 规定 的标 准数 据格式,建 模前 规范 数据。数据标 准化 工作 主 要包 括 对不 同时 期、不同 勘查 工 程的 空间 数据 给定 统一 的 文件 类型、坐 标系 统,对 平面 地质 图、剖面地质图、中 断面 地质 图、钻孔 数据及 其他 地质 描述 数据 的术语 语义 和层 位归 属进 行一致 性处 理。建模主 题数 据库 6.4 6.4.1 应存储 管理与 建模 相关的 基础地 理、基 础地 质、地 质勘查 工程、样品 测试、地球物 理、地 球 化学等数 据,并包 括地 质要 素单元 边界 和内 部特 征的 三维地 质结 构模 型、三维 地质属 性模 型。6.4.2 数据类 型应包 括空 间数据 和属性 数据。空间 数据应 以三维 空间中 的点、线、面和体 等矢 量形式表达,属性 数据 应以 二维 数据表 形式 表达。6.4.3 采用统 一规 范的 空间 数据 编码体 系,基本 功能 应包 括 空间数 据和 属性 数据 的导 入、导 出、存储、查询和 更新 等。建模单 元系 统及 编码 6.5 6.5.1 建模单 元系 统 应建立 符合1:50 万比 例尺 精度的 建模 单元 系统,包 括构造、地 层、岩 体、含 矿层、蚀变 带、岩 浆 岩相、沉 积相 和变 质相 等。6.5.2 编码 1:50万 建模 单元 系统 应进 行统一 编码,编 码规 则应 按附录A的规 定。4 DB52/T 18022024 网格剖 面 6.6 6.6.1 剖面方 向 一组剖 面垂 直主 要构 造形 迹,另 一组 剖面 应垂 直于 前一组 剖面。6.6.2 剖面间 距 网格剖 面间 距为5 km 10 km。6.6.3 剖面生 成与 预处理 6.6.3.1 利用1:50 万 地质 图、1:5 万DEM 等地 质地 理数 据,通过适 宜的 软件 平台 按确 定的网 格剖 面 线生成建 模地 质剖 面。6.6.3.2 预处理 剖面,统 一剖 面标 高至-2500 m。标 注、记录包 括 但不 限于:a)指示性 居民 点、高程 点、钻孔位 置;b)剖面起 始点 空间 坐标;c)地层、断层、侵 入岩 体编 码及代 号;d)网格剖 面交 叉点 空间 位置。剖面综 合编 绘 6.7 6.7.1 地质界 线调 查校 正 根据总 体控 制区 域地 质结 构及最 大限 度控 制更 多地 质实体 的原 则,兼顾 已有 地球物 理、地热 井 和 油气井资 料的配 套情 况等,选择510条 剖面作 为骨 干 建模剖 面,对 地质 界线的 准确性 及位置 精度 进行 调查、核 实及 校准。6.7.2 钻孔校 正 对 所 收集 的深 井数 据进 行筛 选 和复 核,并按 照所 确定的 标 准地 层系 统对 钻井 原来 的 柱状 图进 行修改、校正,重新 建立 钻孔 柱状 图。6.7.3 虚拟钻 孔创 建 综合分 析利 用网 格剖 面交 叉点处 区域 地质、区 域重 力、区 域航 磁、二维 地震、MT、深 井等 资料和数据,确 定虚 拟钻 孔的 地质 结构。6.7.4 断裂系 统编 绘 断裂系 统编 绘步 骤如 下:a)以地质 信息为 依据,确定 断裂的 产状及 走向,根据 剖面线 与断层 走向 的夹角 大小确 定其 在 剖面上的 视倾 角;b)以地球 物理数 据反 映的深 部信息 为主要 依据,结合 地表地 质信息 以及 深部钻 孔信息,分 区 分级确定 断裂 系统 的整 体推 深。6.7.5 地层系 统编 绘 6.7.5.1 露头地 层系统 编绘 应以地 表地质 信息为 主要 依据,包括地 层厚度、产 状、褶 皱形态 及其 变 化特征等 结合 钻孔 信息 进行。5 DB52/T 18022024 6.7.5.2 地下地 层系统 编绘 应以地 球物理、深部 钻孔 信息为 主要依 据,结 合褶 皱形态、地层 厚度、地层埋深 进行。6.7.6 侵入岩 体系 统编 绘 依据地 表地 质信 息(出露 范围等)、地球 物理 及钻 孔信息 进行 绘制。6.7.7 剖面成 图 在6.6 结果 的基 础上,进 行 剖面成 图,并载 入成 果数 据库。7 模型构 建 建模方 法 7.1 基 于 断裂 系统,将区 域划分 成 不同 建模 区块,采用混 合 空间 数据 模型,利用块 内 地质 知识 驱动 与剖面拓扑 推理 相结 合的 建模 工具建 立建 模区 块的 三维 体质体 结构 模型。结构模 型 7.2 7.2.1 1:50 万 三维 地质 结构 建模应 包 括以 下内 容:a)地形模 型:应 表达 地形地 貌特征,可通 过常 用数据 拟合插 值生成,包 括地形 图、地 质图、高程点集 合、剖 面数 据中的 地形线 等。建 立地 表模型 后,应 对其进 行高 分辨率 卫星照 片的 地 表纹理映 射,生成 地表 地形 模型;b)地质界 面模型:应 表达地 层面、断层面、断 裂带、剪切带、节理、褶 皱等地 质界面 的产 状、规模、期次、级 别、相互 关系;c)地质体 模型:应表 达地层 单元体、岩体、矿 体、蚀 变带、侵入体、包 体、夹 石等地 质实 体 边界形态 及空 间展 布特 征,明确地 质体 的空 间展 布形 态、接 触关 系、与构 造的 关系等。7.2.2 各类地 质体 构建 应对 地质 体添加 属性 字段 进行 属性 赋值,包括 名称、代码、时 代、岩 性、岩 相、沉积相、构 造相、岩 浆相、变质 相等。模型展 示及 分析 7.3 7.3.1 模型能 可视 化展 示以 下内 容:a)1:5 万等 比例 尺地 形等 值线 数 据及 DEM 模型;b)按 10 km 间隔 覆盖 区域 范围 的 基础 交叉 剖面 图;c)建模钻 孔投 影,与 DEM、剖 面 等的 叠加;d)地质断 裂显 示,分级 别提 取并显 示单 一断 裂或 全部 断裂;e)地 上 下一 体化的 1:50 万 三 维地质 模型 及随 机或 路径 漫游浏 览。7.3.2 模型能 可视 化分 析以 下内 容:a)快速剪 切制 作并 显示 任意 位置、任意 方向 的地 质剖 面图;b)任意快 速制 作由 交叉 地质 剖面组 成的 栅栏 图;c)沿任意 地质 界线 和行 政区 边界快 速剪 切并 提取 目标 地质体;d)在任意 位置 进行 任意 形态 的虚拟 钻孔 制作 和显 示;e)在任意 位置 进行 任意 方向 和任意 规模 的隧 道快 速虚 拟开挖、显 示、浏览;f)随意抽 取任 何一 个或 一套 地质体,或 采用 离散 的爆 炸形式 展示 细部 特征。6 DB52/T 18022024 8 模型质 量控 制 模型质 量检 查与 处理 8.1 8.1.1 应对模 型进 行以 下质 量检 查:a)合规性 检查:应 包括 第 5 章、第 6 章、第 7 章 的全 部内容;b)合 理 性检 查:应 包括 各类地 质 界限 形态 特征、空间展 布、边界 范围、产 状和相 互 制约 关系 等,各类地 质实 体形 态、边界 和相互 关系 等;c)准确性 检查:应 包括 模型 精度、模型 与基 础数 据、分析数 据的 一致 性;d)完整性 检查:应包 括建模 范围、建模资 料齐 全性、数据处 理和入 库完 整程度、模型 元素 连 续完整性、属 性模 型值 不为 空等。8.1.2 模型质 量检 查结 果处 理如 下:a)不符合 质量要 求的 应通过 补充数 据、添 加约 束等方 式完善 主题数 据库,对模 型进行 编辑 与 修改;b)符合质 量要求 的应 对模型 进行整 饰,包 括清 除模型 编辑过 程数据,对 模型进 行轻量 化处 理 及配 色 等。模型 配色 应符合DZ/T 0179 的要 求。模型质 量评 价 8.2 8.2.1 依据已 有地 质资 料及 地质 知识,对三 维地 质模 型进 行 客观性 评价,包 括三 维地 质 模型中 的地 层、构造、钻孔 的空 间位 置关 系及拓 扑关 系和 地层、构 造等子 模型。8.2.2 应评价 数据 结构 模型 和建 模方法 是否 满 足1:50 万三维 地 质建 模要 求,结构 模型和 属 性模 型是 否与原始 数据 精确 对应,模 型是否 具有 局部 动态 更新 能力。8.2.3 应评价 地质 界面 模型 与实 际地质 界面 趋势 的一 致性、模型地 质界 面与 实际 分层 数据的 吻合 程度,交叉剖 面两 侧地 层、构造 是否有 矛盾 现象。8.2.4 应评价 各类原 始资 料,包 括勘查 工程、勘查 线剖面 图、地 形地质 图、数字正 射影像 图、遥 感 影像图、物化 探异 常图 等数 据和三 维模 型的 融合 程度。模型管 理与 维护 8.3 8.3.1 三维地 质模型 应随 着勘查 程度的 提高和 勘查 数据的 不断增 加,进 行动 态更新,形成 新的版 本,并采用 模型 时序 版本 管理。8.3.2 应根据 区域 地质 数据 的形 成时间,在 三维 地质 建模 的 主题数 据库 中建 立不 同时 间段的 数据 集合,一个时 间段 的所 有数 据构 成独立 的时 序版 本后,及 时完成 时序 版本 的模 型入 库。8.3.3 应持续 对建 模主 题数 据库 进行完 善、补充 与维 护。9 报告编 制与 资料 汇交 报告及 资料 编制 9.1 9.1.1 建模报 告 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建 模报 告 应全 面、系 统、客 观地反 映 建模 工作 情况 和工 作成 果,原始 数据 资料准确,研究分 析简 明扼要,内容 全面、重点 突出、文图表 相吻合,章 节统一 协调,结论依 据科 学可 靠。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建 模报 告 提纲 及主 要内 容见 附录B。7 DB52/T 18022024 9.1.2 模型说 明书 应完整 说明1:50 万三 维地 质格架 模型 各部 分内 容,包 括地表 地形 模型、地层 界面 模型、地 质体 模 型、地质构 造模 型及 地质 体年 代(或 岩性)属 性模 型等。1:50 万三 维地 质格 架模 型说明 书提 纲见 附录C。9.1.3 模型数 据体 9.1.3.1 地质格 架模型 数据 体应包 括层面 模型和 体模 型。三 维地质 模型数 据体 应对照 原始资 料严 格 的检查和 纠错,消 除错 误信 息及冗 余数 据。数据 文件 格式应 包括 建模 所用 软件 自身数 据格 式。9.1.3.2 三维地 质模 型可 实现 脱离 软件展 示。9.1.3.3 三维地 质模 型数 据体 与地 质建模 成果 报告 经检 查合 格后,应及 时存 放于 安全 的介质 中。资料汇 交 9.2 9.2.1 建模工 作中 形成 的原 始资 料,应 按照 有关 标准 的要 求立卷、归 档。9.2.2 实物资 料应 按照 国家 地质 实物资 料管 理要 求进 行分 类汇交 管理。9.2.3 三维地 质建 模数 据和 成果 的归档 应符 合 DZ/T 0257-2014 的规 定。电子 文件 归档与 电 子档 案管 理应 符合 GB/T 18894 的 规定。9.2.4 地质资 料汇 交按 DZ/T 0273 的规 定进 行。8 DB52/T 18022024 A A 附录A(规范 性)编码规 则 根 据 有效 的区 域地 质志 中岩 石 地层 和大 地构 造划 分方 案,综合 主要 含矿 岩系、含 矿 层的 表达,按建模精度 需要 对1:50万 建模 地层系 统进 行编 码。编码 规则如 下:a)地层分 区编 码:使用 英文 大写字 母(AZ)对 地层 分区从 西向 东、从南 向北 编码;b)地层小 区编 码:在 地层 分 区编码 之后,使用 英文 小 写字母(a z),按从 西 向东、从南 向北对地层 小区 编号,由 地层 分区编 码与 英文 小写 字母 组成;c)沉 积 建造 编码:在地 层小区 编 码之 后,使 用阿 拉伯数 字(1、2、3、)下角 标,按从 老到新对沉 积建 造编 码,由地 层小区 编码 与阿 拉伯 数字 下角标 组成;d)岩石地 层单 元中 的组 编码:在 地层 小区 编码 之后,使用阿 拉伯 数字(1、2、3、),按从老到新 对岩 石地 层单 元中 的组编 码,由地 层小 区编 码与阿 拉伯 数字 组成;e)岩石地 层单 元中 的段 编码:在岩石 地层 单元 中的 组编 码之后,使 用阿 拉伯 数字(1、2、3、),按从老 到新 对岩 石地 层单 元中的 段编 码,由岩 石地 层单元 中的 组编 码与 阿拉 伯数字 组成;f)非正式 填图 单元 或含 矿层 编码:在 地层 小区 编码 之 后,使用 罗马 数字(I、II、III、),按从老 到新 对非 正式 填图 单元或 含矿 层编 码,由地 层小区 编码 与罗 马数 字组 成。示例1:地层分区编码为 A,地层小区 的英文小写字母为 a,则地层 小区编码为 Aa。示例2:地层小区编码为 Aa,沉积建造 的阿拉伯数字下角标为 1,则 沉积建造编码为 Aa1。示例3:地层小区编码为 Aa,岩石地层 单元中的组的阿拉伯数字为 1,则岩石地层单元中的组编码为 Aa1。示例4:岩石地层单元中的组编码为Aa1,岩石地层单元中的段的阿拉伯数字为1,则岩石地层单元中的段编码为Aa11。示例5:地层小区编码为 Aa,非正式填 图单元或含矿层的罗马数字为 I,则非正式填图单元或含矿层编码为 AaI。9 DB52/T 18022024 B B 附录B(资料 性)1:50 万三 维地 质格 架建 模 报告提 纲及 主要 内容 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建 模报 告 提纲 及主 要内 容如 下:绪言:简述 项目 概况、自 然地理 及经 济概 况及 建模 工作情 况,对以 往工 作进 行评述;地质背 景:阐述 建模 区所 处大地 构造 位置,按 地层,构造,岩 浆岩 等简 要分 述;模型单 元:阐述 模型 单元 组成及 其所 表达 的地 质内 涵、特 征等;地质剖 面综 合编 绘及 特征:详细 阐述 地质 剖面 综合 编绘各 环节 工作 情况,包 括剖面 生成、剖面编绘、技 术要 点等;数据库 建设:简 述数 据库 建设的 标准、数 据库 的构 建、数 据入 库情 况;三维地 质模 型创 建:详细 阐述三 维地 质建 模工 作流 程、资 料处 理与 数据 准备、地质模 型构 建、专业分 析模 型建 设;主要地 质结 构三 维形 态特 征:详 细阐 述模 型形 态特 征,包 括主 要断 裂构 造形 态特征、重 要时空界面 形态 特征、主 要含 矿岩系 形态 特征 等;成果展 示及 应用;工作方 法及 质量 评述:按 照模型 建设 各环 节所 使用 的工作 方法 进行 分述,包 括深部 钻孔 复核、骨干剖 面界 线核 查、图切 剖面综 合编 绘和 模型 构建 等;结论:总结 模型 创建 的主 要成果,提 出工 作中 存在 的问题。10 DB52/T 18022024 C C 附录C(资料 性)1:50 万三 维地 质格 架模 型 说明书 提纲 1:50万三 维地 质格 架模 型说 明 书提 纲包 括:1:50 万DEM 模型;1:50 万三 维地 质建 模区 域 划分;1:50 万 三维 地质 体层 控模型;1:50 万 三维 地质 实体 模型;结论。11 DB52/T 1802-2024

注意事项

本文(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技术规范DB52/T 1802-2024.pdf)为本站会员(1352658471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