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DB34/ 1524-2011.pdf
ICS 65.020.40 B 6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242011 杞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quality Silviculture of Salix integro in Anhui Province 2011-11-15发布 2011-12-1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524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牛、肖斌、魏玉根、谷凤、赵纮菲、尹维彬。DB34/T 15242011 1 杞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杞柳优质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适宜栽培范围、品种与类型、栽培技术、抚育管理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柳条林复壮与更新、柳条收割与处理、优质丰产指标、技术资料建档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杞柳原料林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816-2009 杞柳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195-2010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伏条 Summer wicker 夏季采收的杞柳条。3.2 秋条 Autumn wicker 秋季采收的杞柳条。3.3 原条 Primitive wicker 保留表皮的杞柳条。3.4 白条 White wicker 剥皮处理后得到的白色去皮柳条。3.5 蒸条 Steamed and peeled wicker DB34/T 15242011 2 经过蒸煮去皮的柳条。3.6 整齐度 Wicker uniformity 可用条之间的差异程度。对于不同品种或类型或批次,随机抽取 100 根柳条,分别测其条高、基径,利用 30 根大条平均条高(基径)与 30 根小条平均条高(基径)值计算其整齐度:条高整齐度()=(大条平均条高-小条平均条高)/大条平均条高100.(1)条粗整齐度()=(大条平均基径-小条平均基径)/大条平均基径100.(2)3.7 尖削度 Wicker taper 柳条的直径随条高增加而减少的程度,表示为柳条中部直径与基径之比。3.8 韧性 Wicker toughness 柳条受外力作用可随意弯曲而不折裂的程度。3.9 光洁度 Wicker smoothness 白条洁白、光滑的程度。3.10 老条林 Old stand of Entire willow 经营利用年限达 5 年及 5 年以上的杞柳林分。3.11 地条 Strip plantation 杞柳园地内以作业道、灌排水渠分割而成的不同地块。3.12 3.13 杞柳良种 Improved variety 通过国家或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我省杞柳栽培区域内栽培的优良品种的无性繁殖材料及其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种植材料。良种是杞柳优质丰产的保证。良种标准为:在常规经营管理下造林当年柳条(鲜条)产量 32000 kg/hm2(红皮柳类)-40000 kg/hm2(青皮柳类)以上;二年后柳条(鲜条)年产量不少于 50000 kg/hm2;DB34/T 15242011 3 柳条饱满匀称、分枝少、尖削度小,条质柔韧性强;耐湿抗涝,没有或少病虫害。4 适宜栽培范围 杞柳适宜栽培区是指以优质柳条生产为经营目标的适生区域。在我省以淮河和长江流域水网区为最适栽培区,沿淮沿江低洼地及其沿河沿湖滩涂地为最适造林地。杞柳栽培提倡适度规模造林,相对集中连片,以便经营管理。5 类型与品种 根据杞柳皮色可划分为青皮柳、红皮柳和黄皮柳 3 大类型。3 类型在我省都有栽培,其中青皮柳和红皮柳生长快,条质柔韧性好、尖削度小,产量高,适宜我省淮河和长江流域栽培;以生产大条为主宜选用青皮柳及其优良无性系;以生产中小条为主宜选用红皮柳及其无性系。6 栽培技术要求 6.1 造林立地选择 造林立地要求:地势平坦的地块或滩涂地,地下水位在 1.5 m 以上,土壤湿润、较肥沃,厚度在40 cm 以上,质地为砂壤至轻粘,有机质含量在 1.0以上,含盐量在 0.5以下,土壤 pH 值 5.58.0。6.2 园地规划设计 a)依据园地面积大小和地势状况,规划灌、排水及道路系统,大面积集中栽培区可根据灌、排水系统划分地条,各地条之间设置作业道,便于农机具和车辆通行。b)风害较严重的地区应设置风障防护林,其主林带与主风方向垂直,林带间距 200 m,每条林带栽植乔木 34 行,形成紧密结构;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设置在地条两头,植树 2 行,乔灌搭配,形成疏透结构。6.3 整地 a)全面整地,深翻 2530 cm;在种植前 12 个月进行。b)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宜,施肥量依土壤肥力状况而异,以 3045t/hm2 为宜。c)整平后作成畦,宽 23 m,长度可因地而异。6.4 栽植 6.4.1 种条 在经遗传改良的采穗圃或杞柳生产园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壮条中下部作为种条。6.4.1.1 种条规格 a)春插、秋插种条:粗度 0.81.2 cm,充分木质化;DB34/T 15242011 4 b)夏插种条:粗度 0.61.0 cm,半木质化。6.4.1.2 种条采集 a)春插种条:在秋条收割时采集,沙藏备用;b)夏插种条:在伏条收割时采集,随采随插;c)秋插种条:在秋条收割时采集,随采随插。6.4.1.3 种条截制与处理 a)选用优质壮条,节间适中(510 cm)的中下部;截成 1520 cm 长的插条,有壮芽至少 23 个,上切口平切,距芽 1.01.5 cm,下切口可平切或斜切,不伤芽、不撕裂皮层,每 50根一捆。b)扦插前,将剪好的插条在清水中浸泡 24 小时,使插条吸足水分,或者将插条下端浸入 100500 mg/L的ABT3 号生根粉或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液中浸泡 23 小时。6.4.2 栽植密度 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利于条林提前郁闭,抑制杂草生长。一般情况下可选用株距 810 cm,行距 3040 cm。青皮柳生长快,以生产大条为主,适当稀植;生产中小条为主,密度可高些。6.4.3 栽植方法 6.4.3.1 栽植时间 a)春插:春季土壤解冻后树液流动前扦插,一般在 2 月上中旬至 3 月中旬;插条造林过迟,当年产量低;b)夏插:大暑前后,即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c)秋插:秋梢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至 11月下旬。6.4.3.2 栽植方法 a)采用扦插造林法;宜用直插法扦插,按照设计的株行距,先行标行定点,开沟劈缝,然后将插条下端轻轻直插于沟穴内,封湿土踏实,地上部外露 12个饱满芽为宜;忌倒插。在土壤水分不足或天气干旱时,插后及时浇透水,以促进插条与土壤密结,利于生根、成活。b)夏插时气温高,需加强插后管理,尤其是水分管理,确保成活。6.4.4 造林模式 6.4.4.1 纯林经营 柳条林内不套植如何其它乔灌木树种,结构单一、整齐。6.4.4.2 混交林经营 a)立地要求:要求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好。b)混交方式:以乔灌混交为宜,杞柳栽植方式同上。混交林经营仍以杞柳为主。c)混交树种选择:混交树种选择应充分考虑种间关系,经济价值高;同时不能给柳条林带来病虫、草害。可选择杨树、桤木、池杉等耐湿树种;不宜选用竞争力强的乔木树种,也不宜选用乔木柳,以防病虫危害。DB34/T 15242011 5 d)混交方法:宜星状混交,乔木树种株行距以 8 m10 m 为宜,造林时选用优质壮苗,大穴定植。7 抚育管理技术 7.1 土壤管理 主要技术措施有中耕除草、养分管理和水分管理三方面。7.1.1 中耕除草 a)秋插和春插造林,当年插条萌芽后(3 月中、下旬)进行一次浅耕松土,深度 10 cm 左右,要求行间深浅一致,不伤插条基茎。b)在速生期的 57 月间,每月中耕除草 1 次,松土深度 1520 cm,结构良好的壤质土宜浅,粘土宜深,要求均匀不漏耕,清除杂草。7.1.2 养分管理 a)结合整地以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土肥充分混合。b)追肥要求根据产量、质量指标和营养均衡的原则,做到精准化。在生长期内进行土壤追肥,可一年两次,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在淮河流域地区,施肥量以氮 225300 kg/hm2为宜,N:P:K 可为 3:1:1;长江流域滩地施肥量可略减,施氮量可为 180270 kg/hm2。必要时可叶面追肥,调节树体养分水平,应以速效性氮、磷为主,使用浓度以 0.5为宜,在阴天进行。c)伏条采收后,及时追肥,以氮肥为主。d)施肥方法:采用沟施法,深度 1520 cm。e)遭遇涝渍灾害、退水后,及时追肥,以氮为主,适当加磷,以促进复壮生长;可采用撒施法。7.1.3 水分管理 a)排水:园地遭遇地表滞水时,及时排水。b)灌溉时期:插条造林后及生长季节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溉。要求根据土壤墒情精准灌溉;在土壤含水量低于其田间持水量 60时及时灌溉。c)灌溉时间:宜在昨、晚进行,高温的午间不宜灌溉。d)灌溉量:可根据土壤水分及土壤孔隙度状况计算每次灌水量;要求要求全园灌溉,不串灌,不漏灌,无积水,保证杞柳根系分布层土壤充分湿润,达水分饱和状态。同时注意灌溉水质,不能使用污染水、含盐量高的水源灌溉。e)灌溉方法:可地面漫灌,提倡节水喷灌和滴灌。7.2 树体管理 7.2.1 定梢 a)栽植当年每株保留健壮柳条 23 根;第二年之后,密度高的林分,每蔸保留 68 根生长健壮的柳条;密度稍稀的林分,每蔸保留 810 根,其余萌条全部疏除。疏条应从基部抹除或剪除,不伤及基茎及皮部。b)定梢时间以 4 月上、中旬为宜,不宜太迟。DB34/T 15242011 6 7.2.2 抹芽打杈 a)当柳条高生长达 1 m 以上时,开始出现分杈,应及时抹去,5 月上旬开始抹芽打杈,随生随抹;打杈时应横向掰除,切勿向下掰除,要求不伤叶、不伤及皮层。b)混交林经营中,对乔木树种适时适度修枝,控制树冠过度伸展而影响杞柳生长。杨树修枝可执行 DB34/T 1195-2010 标准的 4.2.6.4 条款。7.2.3 平茬、复壮 对栽植 4 年以上的柳条林,在柳条收割后进行平茬,留茬高度一致,不伤蔸,并在行间垦覆,向根蔸覆土,以恢复长势和提高柳条产量。8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8.1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安全的绿色环保理念,采取营林技术预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提高防治效果。8.2 重要病虫害种类 8.2.1 重要病害 主要有:杞柳锈病、杞柳根腐病、黄疽病等。8.2.2 重要虫害 a)田间虫害:主要有柳瘿蚊、柳蓝叶甲、杞柳跳甲、柳兰金花虫、柳天蛾等;b)柳条储藏害虫:主要是二突异翅长蠹。8.3 防治方法 8.3.1 营林技术防治 a)加强营林技术措施,促进林分健康生长,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在抚育管理作业中,发现病虫害,及时杀除。b)早春进行土壤浅耕除草,杀死在土层中过冬的害虫,消灭病源。c)秋条收割后,清理园地,焚烧园地内枯枝落叶、枯草,或将枯枝落叶、枯草清出园外,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虫。8.3.2 化学防治 杞柳重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8.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和培育瓢虫、蓟马、蜘蛛、蝽类等天敌和寄生蜂、寄生蝇、菌类等,维持林分生物多样性,制约害虫种群数量增长,达到有虫无害。积极利用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进行病虫害防控。9 老条林复壮与更新 DB34/T 15242011 7 9.1 园地深抚 老条林在秋条收割后、休眠期内,在行间进行深抚,深度 20 cm,并适施有机基肥。9.2 复壮 根据杞柳生长状况,对生产能力尚可的林分,进行复壮;在柳条收割后,及时平茬,深抚覆土,适当施肥,有机肥与速效肥配合施用。9.3 更新造林 a)为了确保优质丰产,杞柳林经营周期以 68 年为宜;最长不超过 10年。b)对于生产力严重衰退的老条林,应挖除老蔸、整地后,重新造林。c)柳条林不宜长期连作,提倡与农作物进行轮作,即一个经营周期后改种农作物 12 年,再选用良种杞柳,插条造林。10 柳条收割和处理 10.1 收割时间 伏条收割时间为 7 月中、下旬,应间隔 1 年以上;秋条收割时间为霜降前后。10.2 采收方法 采用镰刀采割,割口马耳形,留茬高度 12 cm。10.3 剥皮 a)伏条收割宜在早晨进行,做到随收割随剥皮随晾晒;b)秋条收割后也应及时处理,来不及处理时,扎成捆放置水中暂时贮藏,以后再脱皮。c)剥皮方法可蒸煮脱皮,亦可放置水中浸泡、软化枝皮后,人工剥去。d)柳条剥皮后应及时晾晒干燥,防治霉变,影响光洁度。11 优质丰产指标 11.1 产量指标 根据上述设计的杞柳良种及其合理的栽植密度,扦插造林初年的年产鲜条量为 3200040000 kg/hm2;二年后年产鲜条量在 45000 kg/hm2 以上。11.2 质量指标 a)白条洁白、光滑、无节疤、有光泽,条质韧性强,浸渍后可任意整形弯曲。b)条高整齐度小于 75,基径整齐度小于 70;柳条尖削度大于 0.65。DB34/T 15242011 8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杞柳重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表A.1 杞柳重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 危害特点 防治方法 柳瘿蚊 主要以幼虫为害嫩梢,在顶稍处形成瘿瘤,产生分杈,抑制柳条高生长,影响柳条产量质量。(1)春季 4 月上中旬是柳瘿蚊初发期,可用 10吡虫啉和啶虫脒 1000 倍液喷施防治。(2)柳瘿蚊在瘿瘤内越冬,柳条收割后,及时运离林地,防止成虫迁徒。(3)结合抹芽打杈将有瘿瘤的病枝剪除焚烧,消灭虫源。柳蓝叶甲 主要危害芽、叶。初孵幼虫群集为害,9 月中旬可同时见到成虫和幼虫,有假死性。4 月杞柳发芽时出来活动,可用 20菊杀乳油 2000 倍液、25灭幼脲 3 号或辛硫酸乳油 1000 倍液喷施。杞柳跳甲 以成虫危害为主,杞柳叶萌发时出蛰,4 月中旬达盛期,主要啃食柳条嫩梢,造成分杈,影响柳条品质。成虫冬季在杂草、落叶内及地被物和表土下越冬。(1)20杀敌宝乳剂防治,每支加水 7.510 kg,喷雾,用药量 4560 支/hm2。(2)2.3溴氰菊酯乳油 8000-10000 倍液、25灭幼脲 3号悬浮剂 1000 倍液喷雾毒杀。(3)冬季结合林地抚育,清除、焚烧地面枯草落叶,消灭越冬成虫。柳兰金花虫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开始啃食嫩梢和嫩叶,造成柳条断头或分杈。成虫具假死性,群栖于树干基部草丛、落叶下、土缝内越冬。自第二代起出现世代重叠现象,一直危害到 10 月,春季危害最大。(1)用 10氯氰菊酯 1500 倍喷雾。(2)利用其假死性和在早春或越冬时成虫群集的习性,震落后进行人工捕杀。(3)收获后清除地面落叶杂草,消灭部分越冬成虫。柳天蛾 初龄幼虫咀食叶片成缺刻、孔洞,5龄幼虫可将叶片吃光,仅剩枝干。严重影响条材产量。(1)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2)3 龄以前喷药防治。可选 50辛硫酸乳油、5啶虫隆或 48乐斯本 1000 倍液毒杀幼虫。二突异翅长蠹 主要危害杞柳粗条,由枝条上部向下为害,蛀孔圆形,受害处有木屑流出。在 34 月间,可用磷化铝 9 g/m3 进行熏蒸。白粉病 柳条感染此病后,病叶不平展,背面有白粉的部位向正面凸起,质地硬脆;条梢细弱、节间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喷施。黄疽病 秋分前是发病高峰,轻则柳条停止生长,重则叶杆黄萎枯死。喷施 100 倍波尔多液或早晨有露水时撒施草木灰防治。根腐病 67 月发病率较高,感病时根部有脱皮病斑,早期不表现症状,随着根腐程度的加剧,叶片出现萎蔫,最终导致全株死亡。(1)保持林地平整、不积水。(2)用氯酸钠、40灭病威或 70甲基托布津灌根。(3)用三唑酮 100 倍液涂抹病患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