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889-2013.pdf
ICS 65.020.20 B 2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8892013 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s of Summer Peanut in Area of North Huaihe River 2013-05-10 发布 2013-06-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889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皖莉、管叔琪、江建华、于欢欢、季发龙。DB34/T 18892013 1 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过程中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播种技术、栽培技术和采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种植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条件 淮北地区的光照和有效积温均能满足花生生长需要,夏播花生产地的灌溉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332 的规定。4 产量指标 大果花生品种 667m2 产量300 kg,中果和小果花生品种 667m2 产量250 kg。5 品种选择 品种宜选择早中熟型、分枝少、株型直立、抗旱耐涝性好的花生品种。6 播前准备 6.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不重茬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旋耕灭茬,旋耕深度 20 cm 左右,平整地块,开好排水沟。6.2 施足基肥 旋耕前撒施基肥,施肥量结合前茬作物施肥情况而定,前茬作物重施,则轻施基肥,前茬作物轻施,则重施基肥。具体用法参见附录 A。6.3 精选种子 DB34/T 18892013 2 选择籽粒饱满、无病斑虫痕的健康种果和种仁作为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2-2008 的要求。6.4 播前晒种 剥壳前进行晒种。具体方法是:选择晴天上午 8:0011:00,把带壳种子铺在晒场上,厚度 6 cm7 cm。6.5 剥壳 剥壳不宜过早,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7 播种 7.1 播前药剂拌种 根据种植地区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进行。杀菌剂、杀虫剂拌种方法参见附录 B。7.2 播种适期 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或造墒尽快尽早播种,做到足墒播种,宜在 6 月上中旬完成。7.3 播种密度 采用穴播,每穴两粒,合理密植。大果花生品种每 667m2 种植 9 000穴10 000 穴,小果花生品种每 667m2 种植 10 000穴12 000 穴,肥力好的地块取密度下限,肥力差的地块取密度上限。8 生长期田间管理 8.1 查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及时补种。8.2 化学除草 出苗前,及时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封行前可用化学药剂除草,封行后可人工除草。常用的除草剂及施用方法参见附录 C。8.3 防苗徒长 花生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时,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采用人工去顶方法,控制徒长。推荐使用的化控药剂及施药技术参见附录 D。8.4 及时排灌 应做好花生旱情和涝渍的监测,加强田间排灌沟的疏通,防止干旱和积涝。8.5 病虫害防治 淮北地区为害夏播花生主要害虫是蛴螬,主要病害有茎腐病和叶斑病,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8.5.1 农业防治 DB34/T 18892013 3 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花生植株长势良好;采用轮作避免重茬;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8.5.2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灯等方法诱杀金龟子和鳞翅目害虫的成虫。8.5.3 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线虫、性诱剂诱捕等方法控制和诱杀害虫。8.5.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适用农药种类和施药方法参见附录 B。9 收获与贮藏 9.1 收获时间 适时晚收,宜在 10 月上中旬完成收获。如因生育期积温等原因,造成花生晚熟时,无论花生是否成熟,都要在霜降之前完成收获。夏花生荚果成熟特征见附录E。9.2 收获方法 9.2.1 机械化收获 可用分段式机械收获或联合式收获两种作业方式。9.2.2 人工收获 在没有机械化收获条件的地方,或土壤条件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地块,可人工拨起花生植株进行收获。9.3 摘果 刚收获的荚果宜连株晒果 5 天至 7 天,再开始人工摘果或机械摘果。9.4 晾晒入库 摘下的花生荚果抓紧连续晾晒,至含水量到 8时以下时,可入库贮藏。DB34/T 18892013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基肥施用方法 表A.1 基肥施用方法 地块类型 优质土杂肥用量 kg/667m2 尿素用量 kg/667m2 过磷酸钙用量 kg/667m2 硫酸钾(或氯化钾)用量 kg/667m2 高肥力地块 2 500 2530 1520 中肥力地块 3 000 510 3035 1015 低肥力地块 4 000 1015 4050 510 DB34/T 18892013 5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主要花生病虫害化学防治推荐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表B.1 主要花生病虫害化学防治推荐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病虫名称 推荐药剂种类 施用方法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5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 0.3左右拌种 茎腐病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每 667m2 用量: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 g66.7 g,兑水 40 kg50 kg,于发病初期喷施;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1 000 倍液喷施 叶斑病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悬浮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1 500 倍、或 40多菌灵悬浮剂 1 000倍1 500 倍、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800 倍,叶面喷施 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500 g/667m2800 g/667m2 拌种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 1000 g/667m2,或 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 800 g/667m2 播种穴喷施 蛴螬(主要包括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辛硫磷乳油、毒死蜱乳油 40辛硫磷乳油 50 g/667m2100 g/667m2、或 48毒死蜱乳油 40 g/667m280 g/667m2,开花扎针期沟施或浇灌 DB34/T 18892013 6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推荐除草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表C.1 推荐除草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除草剂种类 主要防治对象 每 667m2 用药量与施用方法 甲草胺 一年生单子叶杂草 48甲草胺乳油 150 ml200 ml,兑水 30 kg40 kg,播种后均匀喷在土壤表面,立即覆膜 异丙甲草胺 一年生单子叶杂草、部分双子叶杂草 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00 ml150 ml,兑水 50 kg75 kg,播种后均匀喷在土壤表面,立即覆膜 扑草净 一年生单子叶杂草、部分双子叶杂草 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 70 g120 g,兑水 30 kg50 kg,播种后均匀喷在土壤表面,立即覆膜 DB34/T 18892013 7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推荐化控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表D.1 推荐化控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 施药技术 烯效唑 壮饱安 缩节胺 施药适期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茎高度40 cm 时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茎高度40 cm 时 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主茎高40 cm 时 每 667m2用量及施药方法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40 g50 g,兑水 30 kg40 kg,叶面喷施 壮饱安粉剂 20 g 兑水 30 g40 kg,叶面喷施;徒长严重可增施 2 次 缩节胺原粉 5 g7 g,先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至 50 kg,叶面喷施 注意事项 生长期只能施用一次 一次施药量不宜超过 30 g/667m2,不宜处理种子 均匀喷洒叶面 DB34/T 18892013 8 E E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夏花生生长成熟特征 夏花生生长成熟特征:花生植株顶端停止生长,叶片变黄,中部和下部叶片脱落,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产生青褐色斑片,饱果指数达到 7080,种皮薄、光润、呈现品种固有色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