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260-2014.pdf

  • 资源ID:190589       资源大小:298.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260-2014.pdf

ICS 65.020 B 3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2602014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okra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 发布 2015-01-17 实施安徽省技术质量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260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宣城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宁国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宁国市农业委员会、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泾县农技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鹏、郭卫勇、唐开军、沈磊、章照停、张芸莉、龚万海、尚健、李金生。DB34/T 22602014 1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和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黄秋葵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除应符合 NY 5010 的规定外,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疏松、肥沃的地块。4 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 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原则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原则按 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5.2 种子质量与用种量 种子纯度 95,净度 97,发芽率 85,水分 8,千粒重 55 g75 g。每 667 育苗栽培用种量为 200 g 左右,直播用种量为 350 g 左右。5.3 栽培季节 我省春夏季均可播种,以春季播种为主。春播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育苗,6 月l0 月采收,夏季 6 月播种,8 月10 月采收。DB34/T 22602014 2 5.4 播种育苗 5.4.1 催芽 播前晒种 3 h4 h。浸种 24 h,每隔 5 h6 h 清洗换水 1 次,取出后放在 2530环境条件下催芽,待 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5.4.2 穴盘育苗 每穴播种 1 粒,盖土厚约 1.0 cm,种子发芽出土后及时移除地膜。出苗后适当控制土壤湿度,温度保持在白天 2328,晚上 1523。5.5 定植或直播前准备 5.5.1 整地做畦 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宜。每 667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厩肥 2000 kg3000 kg、氮磷钾肥 20 kg25 kg。定植前 1 周作畦,畦面宽 80 cm,沟宽 40 cm,沟深 25 cm30 cm。畦面覆膜,做好沟渠配套。5.5.2 直播或移栽 直播每畦播 2 行,穴距 45 cm50 cm、行距 60 cm70 cm,每穴播种 2 粒3 粒,出苗后每穴留 1 棵壮苗。苗龄 30 d40 d、具有两叶一心时移栽定植。5.6 定植后管理 缓苗后 5 d7 d 施一次肥,每 667 用尿素 3 kg5 kg。定植 30 d 左右(开花前)每 667 追施复合肥 5 kg8 kg。开花坐果期每 10 d15 d,每 667 施复合肥 10 kg。雨后及时排水。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根结线虫、蓟马等。6.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轮作,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6.3.2 生物防治 DB34/T 22602014 3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6.3.3 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蚜。6.3.4 化学防治 病毒病使用 2宁南霉素水剂 200 倍液喷雾;蚜虫使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喷雾;根结线虫使用 50辛硫磷乳油 1500 倍液灌根;蓟马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喷雾。7 采收 嫩果长 7 cml0 cm,即可采收。收获前期一般 2 d3 d 采收 1 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采收 1 次,收获中后期一般 3 d4 d 采收 1 次。_

注意事项

本文(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260-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