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79-2014.pdf

  • 资源ID:190579       资源大小:453.7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79-2014.pdf

ICS 65.020.01 B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792014 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amptoloma interiorata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79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军、张健、李立梅、陈越渠、孙伟、毛赫。DB22/T 21792014 1 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Walker)发生程度、成灾指标、虫情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花布灯蛾发生林分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LY/T 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花布灯蛾 Camptoloma interiorata 属鳞翅目 Lepidoptera,灯蛾科 Noctuidae,是危害栎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分布、形态特征及生活史参见附录A。3.2 虫包 worm bag 幼虫越冬期间在地面群集于吐丝形成的团状物。4 发生程度与成灾指标 4.1 发生指标 根据每株树上幼虫数量确定发生程度见表1。DB22/T 21792014 2 表1 发生程度指标划分 头/株 发生程度 低虫口 轻度发生 中度发生 重度发生 虫口密度 0 x20 20 x40 4080 注:x为虫口密度 4.2 成灾指标 失叶率达到60%以上。5 虫情调查 5.1 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 在花布灯蛾分布区域内,柞树占三成以上的林分。5.2 划定踏查块 5.2.1 根据林分组成相似、林龄组相同的原则,将相邻的小班合并为一个踏查块,踏查块的面积不超过 200 hm2。5.2.2 将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划分为若干个踏查块,并绘制线路踏查示意图。5.3 线路踏查 按事先确定的踏查线路,于10月份,在踏查块中采取机械取样法选取100样株,逐株观察样树下地面有无虫包,将踏查结果填入花布灯蛾线路踏查记录表见附录B.1。5.4 标准地调查 5.4.1 将有虫株率达到 20%以上的林分确定为应施标准地调查的林分。5.4.2 应施调查的标准地林分,按小班设标准地,标准地内选取 60 株柞树作为标准株,逐一调查幼虫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花布灯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B.2。5.5 成灾情况调查 对于达到发生面积统计标准的林分,于6月上旬危害末期,采用叶部危害程度调查法设立标准地,选择100株树调查树冠叶部受害程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花布灯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B.3。6 综合防治技术 6.1 人工防治 10月中旬后,人工拣除虫包,集中销毁。6.2 化学防治 6.2.1 飞机防治 DB22/T 21792014 3 在低龄幼虫期,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应用苦参烟碱、阿维菌素、灭幼脲、苯氧威、杀铃脲等无公害药剂,按照GB 4285和NY/T 1276 执行。6.2.2 毒环防治 在幼虫上树前,利用粘性载体与高效氯氰菊酯、灭扫利、速灭杀丁等触杀性杀虫剂,制成毒胶,在1.0 m1.3 m处喷涂闭合环。6.3 灯光诱杀 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按照LY/T 1915 执行。DB22/T 21792014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花布灯蛾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史 A.1 分布 花布灯蛾在吉林省主要分布东部地区。主要危害麻栎、栓皮栎、板栗、辽东栎、槲栎、槲树、蒙古栎、枹栎等。是柞蚕场主要害虫,还可导致栎树减产或绝产。以幼虫取食树木的芽苞、叶片,使树木不能正常发芽、抽叶,局部枝条失水、干枯,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连年危害,有可能导致部分幼树死亡。春季由于芽苞被取食,发叶严重推迟,远看树木呈大片枯死状;秋季由于取食叶肉,叶脉遗留,远看呈白花花一片。A.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翅展2838mm。体橙黄色,前翅黄色,翅上有6条黑线,自后角区域略成放射状向前缘伸出,近翅基的两条呈“V”形,其外侧的一条位于中室,较短;在外缘的后半部,有朱红色的斑纹2组,每组分出2支伸向基;靠后角沿外缘处有方形小黑斑3个。后翅为橙黄色。密厚的粉红色绒毛分布于雌蛾腹端。卵:淡黄色,圆形略扁,卵粒排列整齐,呈块状,粉红色绒毛覆盖于卵块表面。幼虫:体长3035mm。头部黑色,前胸背板呈黑褐色,被黄白色细线分成4片。胸、腹部呈灰黄色,各节生有数根白色长毛,有深褐色纵线13条,臀板及腹足基部均为黑褐色。蛹:略呈纺锤形,茶褐色,长约10mm,腹部末一节有一圈齿状突起。茧深黄色。A.3 生活史及生物学 该虫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地面处结虫包潜伏包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幼虫开始上树,咬食萌发的芽苞,在芽苞上咬12个孔,钻入芽内蛀食,严重影响柞树开花抽叶。当柞树嫩叶盛发时,幼虫取食嫩叶。6月初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在树根部枯枝落叶下作茧化蛹。6月末,成虫羽化。这段时间是灯诱花布灯蛾最佳的时机。7月初,成虫开始交配产卵。7月中下旬,大部分雌虫产卵完毕,卵块产在树下部1.53米的叶片上,卵块上覆盖雌蛾脱下的粉红色绒毛。这段时间是收购卵块、防治的最佳时机。8月初,幼虫开始出现。幼虫孵化时,从卵底咬破卵壳爬出,群集在卵块周围,然后在卵块下面吐丝结成灰白色的虫苞,幼虫潜伏于虫苞内,此时幼虫在清晨及黄昏时取食叶片,进食后回到卵块下。10月初气温下降时,下树作虫包越冬。10月中下旬,幼虫下树开始越冬。DB22/T 21792014 5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花布灯蛾虫情调查记录表 B.1 花布灯蛾幼虫期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见表B.1 表B.1 花布灯蛾幼虫期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 踏查块编号_;踏查块面积_公顷;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_;林龄组_。调查情况记载(有虫划“”)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调查总数(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调查日期: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21792014 6 B.2 花布灯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表B.2 表B.2 花布灯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名称:地点 标准地编号 林班及小班名称 树种组成 林龄 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cm)小班面积(hm2)海拔(m)坡度 坡向 踏查受害株率(%)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1 16 31 46 2 17 32 47 3 18 33 48 4 19 34 49 5 20 35 50 6 21 36 51 7 22 37 52 8 23 38 53 9 24 39 54 10 25 40 55 11 26 41 56 12 27 42 57 13 28 43 58 14 29 44 59 15 30 45 60 调查日期: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21792014 7 B.3 花布灯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表B.3 表B.3 花布灯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调查林分编号_;林班小班名称_;调查小班面积_公顷;林龄_;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_;踏查所报有虫株率(%)_。受害等级 代表数值 记载(划正字划)小计 健康 0 叶被食 1/4 1/4 叶被食 2/4 2/4 叶被食 3/4 3/4 叶被食光 1 调查株数 受害 株数 有虫 株率(%)平均失叶率(%)调查日期:年 月 日 调查人:_

注意事项

本文(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79-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