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国家级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DB23/T2470-2019.pdf

  • 资源ID:189721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级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DB23/T2470-2019.pdf

I C S 6 5.0 2 0.0 1B 6 0DB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 B 2 3/T 2 4 7 0 2 0 1 9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技 术 规 范2 0 1 9-1 1-0 4 发 布 2 0 1 9-1 2-0 3 实 施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2 3/T 2 4 7 0 2 0 1 9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监 测 原 则.14 监 测 总 体 和 监 测 期.15 监 测 内 容.15.1 森 林 资 源.15.2 森 林 生 态 功 能.15.3 社 会 经 济 效 益.16 监 测 方 法.16.1 资 料 收 集.16.2 物 资 准 备.26.3 样 地 布 设.26.4 样 地 设 置.26.5 样 地 调 查.26.6 植 被 调 查.46.7 生 态 状 况 监 测.56.8 气 象 因 子 调 查.66.9 水 文 情 况 调 查.76.1 0 社 会 经 济 情 况 调 查.76.1 1 野 生 动 植 物 及 自 然 保 护 区 建 设 情 况 调 查.76.1 2 其 它 调 查.77 监 测 成 果.87.1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报 告.87.2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布 点 图.87.3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统 计 表.87.4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属 性 数 据 库.8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样 地 调 查 卡 片.9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各 类 土 地 面 积 统 计 表.1 1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林 木 蓄 积 按 权 属 统 计 表.1 2D B 2 3/T 2 4 7 0 2 0 1 9附 录 D(资 料 性 附 录)有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统 计 表.1 3附 录 E(资 料 性 附 录)林 地 面 积 蓄 积 统 计 表.1 4附 录 F(资 料 性 附 录)总 体 特 征 数 计 算 表.1 5附 录 G(资 料 性 附 录)各 群 落 结 构 和 林 层 结 构 类 型 面 积 统 计 表.1 6附 录 H(资 料 性 附 录)自 然 度、生 态 功 能、森 林 健 康 等 级 面 积 统 计 表.1 7附 录 I(资 料 性 附 录)各 灾 害 类 型 面 积 按 起 源 灾 害 等 级 统 计 表.1 8附 录 J(资 料 性 附 录)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指 标 统 计 表.1 9附 录 K(资 料 性 附 录)各 地 类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2 0D B 2 3/T 2 4 7 0 2 0 1 9前 言本 标 准 依 据 G B/T 1.1-2 0 0 9 的 编 写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黑 龙 江 省 林 业 和 草 原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东 北 林 业 大 学、哈 尔 滨 悦 维 科 技 有 限 公 司、哈 尔 滨 锦 桥 科 技 有 限 公 司、黑 龙 江省 林 业 监 测 规 划 院、哈 尔 滨 市 计 量 检 定 测 试 院。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王 维 芳、赵 希 勇、李 国 春、杨 胜 涛、李 镐 然、张 树 森、穆 明、徐 乐、李 玉 江、梁 志 强、于 桂 滨、王 刚、邰 忠 文、孙 晓 波、吕 波、刘 陆、王 颖、赵 琳、潘 天 智、邵 明 昌、张 桂 珠、马志 斌、夏 云 龙、梁 宇 新、臧 玉 玲、李 洋。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原 则、监 测 总 体、监 测 期、监 测 内 容、监 测 方 法 和 监 测 成 果。本 标 准 适 用 于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2 6 4 2 4 森 林 资 源 规 划 设 计 调 查 技 术 规 程3 监 测 原 则以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界 限 为 监 测 总 体 边 界,以 监 测 布 点 图 和 数 据 库 为 调 查 依 据,辅 以 现 地 调 查 及 内 业数 据 处 理,综 合 分 析 评 价 监 测 结 果。4 监 测 总 体 和 监 测 期以 县 为 总 体;监 测 期 5 年。5 监 测 内 容5.1 森 林 资 源包 括:地 类、森 林、林 木、林 地、起 源、权 属、龄 组、林 种、树 种 等。5.2 森 林 生 态 功 能包 括:森 林 健 康 状 况 与 功 能、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等 生 态 因 子;气 象、水 文 等 环 境 因 子;野 生 动植 物 种 类 及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数 量。5.3 社 会 经 济 效 益包 括:劳 动 力 安 置、社 会 就 业 等 方 面;农、林、牧 业 生 产 量 及 生 产 总 值 情 况;能 源、交 通 等 其 它因 子。6 监 测 方 法6.1 资 料 收 集D B 2 3/T 2 4 7 0 2 0 1 92收 集 地 形 图、卫 星 遥 感 图 像、森 林 分 类 经 营 区 划 界 定 图、林 相 图、林 地 保 护 利 用 与 规 划 图、立 木材 积 表、森 林 立 地 分 类、森 林 分 类 经 营 实 施 方 案、林 权 证 等。6.2 物 资 准 备G P S、罗 盘 仪、数 据 采 集 仪 器、测 高 仪、测 尺、刀 斧、羊 角 锤、钳 子、树 号 牌、中 心 标 志 牌、红油 漆 等。6.3 样 地 布 设按 系 统 抽 样 方 法,将 样 地 按 一 定 的 点 间 距 布 设 在 各 监 测 总 体 森 林 分 类 经 营 区 划 界 定 图 上。坐 标 系沿 用 上 期 坐 标 系,同 时 现 地 采 集 C G C S 2 0 0 0 坐 标 值。6.4 样 地 设 置样 地 面 积 为 0.0 6 h m2;形 状 为 圆 形,半 径 为 1 3 8 2 c m;样 地 中 心 标 志 为 中 心 坑,中 心 坑 规 格 为 长 3 0 c m 宽 3 c m 深 3 0 c m,坑 的 四 壁 整 齐 并 垂 直 于 地 面;中 心 标 志 牌 为 三 角 铁,规 格 长 5 c m,两 直 角 面 宽 为 3 c m,厚 为 0.2 c m,一 面 书 写“生 态”字 样,一 面 书 写 样 地 号,用 红 铅 油 书 写,在 中 心 坑 中 间 下 挖 1 5 c m 埋 入 标志。6.5 样 地 调 查6.5.1 样 木 编 号 及 定 位新(增)设 样 地 样 木 编 号:以 样 地 中 心 点 为 轴,从 磁 北 0 开 始 按 顺 时 针 方 向 每 3 0 分 为 一 区。以 区为 单 位,从 中 心 点 开 始 由 近 及 远 蛇 行 逐 样 木 编 号,编 号 应 连 续,一 区 编 完 并 检 查 应 编 号 样 木 无 漏 号 后再 编 下 一 区。复 测 样 地 样 木 编 号:延 用 上 期 编 号;进 界 木、漏 测 木 等 新 增 检 尺 木,在 样 地 样 木 最 后 的 正 常 编 号后,开 始 编 号。样 木 定 位:样 地 内 所 有 检 尺 样 木 均 应 实 测 记 载 其 与 样 地 中 心 的 磁 方 位 角 和 水 平 距 离。6.5.2 样 木 标 志样 木 树 牌 为 即 时 穿 孔 式 铝 质 树 牌,长 3 5 m m、宽 2 2 m m、厚 0.5 m m,牌 面 书 有“生 态”字 样;沿 胸 径位 置 用 红 油 漆 画 宽 1.0 c m 左 右 环 状 线。6.5.3 精 度 要 求抽 样 精 度 可 靠 性 指 标 9 5(t=1.9 6);监 测 总 体 面 积 精 度 9 5;有 林 地 面 积 精 度 9 0;活 立 木蓄 积 精 度 8 0;总 消 耗 量 精 度 7 5。6.5.4 允 许 误 差(1)中 心 定 位:采 用 G P S 定 位,位 置 误 差 5.0 m;(2)检 尺 株 数:胸 径 8 c m 的 应 检 尺 株 数 不 允 许 有 误 差;胸 径 8.0 c m 的 应 检 尺 株 数,允 许 误 差为 检 尺 总 株 数 的 5,且 3 株;(3)胸 径 测 量:胸 径 2 0.0 c m 的 树 木,测 量 误 差 0.3 c m;胸 径 2 0.0 c m 的 树 木,测 量 误 差 1.5;(4)树 高 测 量:当 树 高 1 0.0 m 时,测 量 误 差 3;当 树 高 1 0.0 m 时,测 量 误 差 5;(5)样 木 定 位:磁 方 位 角 允 许 误 差 0.5,水 平 距 离 允 许 误 差 0.0 5 m。(6)地 类、起 源、林 种、优 势 树 种 等 因 子 误 差 为 零。D B 2 3/T 2 4 7 0 2 0 1 936.5.5 样 木 检 尺(1)每 木 检 尺 对 象:胸 径 5.0 c m 的 乔 木 树 种(包 括 亚 乔 木 树 种),灌 木 树 种 不 检 尺;(2)每 木 检 尺 应 用 围 尺,读 数 记 到 0.1 c m,检 尺 位 置 为 树 干 距 上 坡 根 颈 1.3 m 高 度(长 度)处,并 应长 期 固 定;(3)对 于 附 着 在 树 干 上 的 藤 本、苔 藓 等 附 着 物,检 尺 前 予 以 清 除;(4)凡 树 干 基 部 中 心 线 落 在 边 界 上 的 树 木,应 按 等 概 原 则 取 舍(即 2 7 1 到 9 0 北 半 圆 弧 上 的 压线 树 检 尺,9 1 到 2 7 0 南 半 圆 弧 上 的 压 线 树 舍 弃);(5)检 尺 样 木 应 按 样 木 号 逐 一 进 行 胸 径 复 测。6.5.6 样 地 因 子 调 查样 地 内 进 行 实 测 调 查,共 调 查 7 9 项 内 容。具 体 内 容 见 表 1。调 查 方 法 按 照 G B/T 2 6 4 2 4 的 规 定 执 行。表 1 样 地 调 查 因 子 明 细 表1 样地号 2 9 植被类型 5 7 森林健康等级2 样地类别 3 0 湿地类型 5 8 森林生态功能等3 地形图图幅号 3 1 湿地保护等级 5 9 森林生态指数4 纵坐标 3 2 沙化类型 6 0 四旁树株数5 横坐标 3 3 沙化程度 6 1 天然更新等级6 G P S 纵坐标 3 4 土地权属 6 2 地类面积等级7 G P S 横坐标 3 5 林木权属 6 3 地类变化原因8 监测总体代码 3 6 林种 6 4 有无特殊对待9 流域 3 7 起源 6 5 样地总株数1 1 气候带 3 9 平均年龄 6 7 林木蓄积1 2 地貌 4 0 龄组 6 8 散生木蓄积1 3 海拔 4 1 平均胸径 6 9 四旁树蓄积1 4 坡向 4 2 平均树高 7 0 枯损木蓄积1 5 坡位 4 3 郁闭度 7 1 采伐木蓄积1 6 坡度 4 4 森林群落结构 7 2 造林年度1 7 土壤名称 4 5 林层结构 7 3 保存(成活率)1 8 土层厚度 4 6 树种结构 7 4 造林前地类D B 2 3/T 2 4 7 0 2 0 1 94表 1(续)1 9 腐殖层厚度 4 7 自然度 7 5 调查日期2 0 枯枝落叶厚度 4 8 可及度 7 6 地类面积变化2 1 土壤质地 4 9 工程类别 7 7 样地总体外面积2 2 砾石含量 5 0 森林类别 7 8 样地照片2 3 灌木覆盖度 5 1 公益林事权等级 7 9 备注2 4 灌木平均高 5 2 生态区位2 5 草本覆盖度 5 3 公益林保护等级2 6 草本平均高 5 4 商品林经营等级2 7 植被总覆盖度 5 5 森林灾害类型2 8 地类 5 6 森林灾害等级6.6 植 被 调 查在 有 林 地、疏 林 地、灌 木 林 地 样 地 内 设 置 植 物 样 方 进 行 植 被 调 查。调 查 内 容 为 下 木、灌 木 和 草 本的 种 类、平 均 高 度 和 覆 盖 度。样 方 设 置 标 准 如 下:6.6.1 样 方 形 状从 监 测 样 地 中 心 点 沿 磁 北 方 向(0)量 测 1 5.0 m 处,设 置 为 植 被 调 查 样 方 1 号 角,1 7.0 m 处 设 置 为 样方 的 2 号 角,并 完 成 如 图 1(植 被 调 查 样 方 设 置 示 意 图)所 示 植 被 调 查 样 方。样 方 数 量 为 1 个。样 方 形状 为 大 样 方 内 套 设 小 样 方,大 小 样 方 均 为 正 方 形,大 样 方 规 格 2 m 2 m,小 样 方 规 格 1 m 1 m。小 样 方 可以 在 大 样 方 内 四 个 角 选 择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个 角 进 行 设 置(即 草 本 种 类 最 丰 富 的 象 限)。圆为样地,大正方形为下木调查样方,深色的小正方形为草本调查样方。图 1 植 被 调 查 样 方 设 置 示 意 图D B 2 3/T 2 4 7 0 2 0 1 956.6.2 样 方 标 志大 小 样 方 四 角 标 埋 设 标 桩,标 桩 埋 入 地 下,地 上 露 出 部 分 1 0 c m。标 桩 直 径 2 c m,材 质 为 硬 塑料 或 铁 质 等。6.6.3 调 查 内 容大 样 方(2 m 2 m)调 查 下 木:记 载 幼 树、幼 苗 的 树 种 名 称、平 均 高、平 均 地 径、株 数,分 树 种 记载。调 查 灌 木:记 载 名 称、平 均 高、平 均 地 径、盖 度、丛(株)数,分 灌 木 种 类 记 载。小 样 方(1 m 1 m)草 本 调 查:分 草 本 种 类 记 载 名 称、平 均 高、盖 度。植 被 调 查 按 表 2 项 目 记 载 填 写。表 2 植 被 调 查 记 录 表6.7 生 态 状 况 监 测6.7.1 多 样 性 评 价 指 标采 用 S h a n n o n 指 数 和 S i m p s o n 指 数 进 行 评 价。按 式(1)(2)计 算。t h(1)(2)式 中:S h a n n o n 指 数;S i m p s o n 指 数;S 类 型 数 量;植被类型 名 称 平均高(m)平均地径(c m)盖度(丛(株)数)灌木草本地被物D B 2 3/T 2 4 7 0 2 0 1 96 第 i 种 类 型 的 面 积 占 全 部 类 型 面 积 的 比 例。物 种 多 样 性 指 标 同 样 采 用 以 上 两 个 指 数 计 算,此 时 S 为 物 种(如 乔 木 树 种)数 量,Pi 为 第 i 个 物种 的 数 量 占 全 部 物 种 数 量 的 比 例。6.7.2 森 林 生 态 功 能森 林 生 态 功 能 包 括 水 源 涵 养 功 能、水 土 保 持 功 能、气 候 调 节 功 能、环 境 净 化 功 能、生 物 多 样 性 保护 功 能 等。利 用 反 映 森 林 生 物 量、生 物 多 样 性 和 森 林 结 构 的 有 关 特 征 因 子,按 相 对 重 要 性 来 综 合 评 定森 林 生 态 功 能 等 级。各 项 评 价 因 子 及 分 类 标 准 见 表 3。表 3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评 价 因 子 及 类 型 划 分 标 准 表评价因子类型划分标准权重 1、森林蓄积量(m3/h m2)1 5 0 5 0 1 4 9 5 0 0.2 02、森林自然度 1,2 3,4 5 0.1 53、森林群落结构 1 2 3 0.1 54、森林健康等级 1 2 3 0.1 05、森林树种结构 6,7 3,4,5 1,2 0.1 06、郁闭度 0.7 0 0.4 0 0.6 9 0.2 0 0.3 9 0.1 07、平均树高(m)1 5.0 5.1 1 4.9 5.0 0.0 58、植被总覆盖度 7 0%5 0%6 9%5 0%0.0 59、枯枝落叶厚度等级(c m)1 5 5.1 1 0 1 0 以上 0.0 51 0、生物多样性等级(森林类型 S i m p s o n 指数)0.8 1 0.4 1 0.8 0 0.4 0 0.0 5评 定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时,按 式(3)计 算:(3)式 中:森 林 生 态 功 能 综 合 得 分;第 i 项 评 价 因 子 的 类 型 得 分 值(类 型、分 别 取 1、2、3);各 评 价 因 子 的 权 重。根 据 综 合 得 分 值 评 定 生 态 功 能 等 级,见 表 4。表 4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等 级 评 定 标 准 表功能等级 综合得分值 代码好 1.5 1中 1.5 2.4 2差 2.5 3将 综 合 得 分 值 的 倒 数 定 义 为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指 数K,按 式(4)计 算。(4)森 林 生 态 功 能 指 数K 作 为 评 定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定 量 指 标,K 值 1。K 值 越 大,表 明 森 林 生 态 功 能 越 好。6.8 气 象 因 子 调 查D B 2 3/T 2 4 7 0 2 0 1 97包 括:降 水、温 度、风、霜、湿 度、蒸 发、日 照、生 长 期 因 子 等。内 容 按 表 5 填 写。表 5 气 象 因 子 调 查 表年 度 降水量 温 度 风 霜相 对 湿 度 年 蒸 发 量 年 日 照 时 数 生 长 期 最 大 降 雨 量 年 降 暴 雨 日 数 年 总 降 水 量 最 高 温 度 最 低 温 度 平 均 温 度 1 0 0积温主 风 方 向 平 均 风 速 大 风 日 数 沙 尘 日 数 无 霜 期 初 霜 终 霜(m m)(t)(c m)()()()()(N E S W)m/s(t)(t)(t)(日/月)(日/月)(m m)(h)(t)年均6.9 水 文 情 况 调 查调 查 年 径 流 量、年 平 均 输 沙 量、县 级 范 围 内 水 域 面 积、宽 度 1 0 m 以 上 的 河 流 长 度(k m)、地 下 水存 在 方 式、地 下 水 排 泄 方 式、地 下 水 补 给 等。内 容 按 表 6 填 写。表 6 水 文 情 况 调 查 表地表水年度 年径流量(m3/s)最大日降水量(m m)年平均输沙量(1 04t)县级范围内水域面积(h m2)宽度 1 0 m 以上的河流长度(k m)地下水年度 储量(1 04m3)可开采量(1 04m3)补给模数(1 0 4 m3/k m2)平均水埋深(m)矿化度(g/L)水化学类型6.1 0 社 会 经 济 情 况 调 查收 集 县 级 区 域 内 数 据 资 料,包 括 农 业、林 业 和 牧 业 部 分 数 据 资 料,自 行 设 计 表 格 填 写 内 容。6.1 1 野 生 动 植 物 及 自 然 保 护 区 建 设 情 况 调 查收 集 县 级 区 域 内 野 生 动 植 物 科 研、保 护 及 狩 猎 部 门 资 料,自 行 设 计 表 格 填 写 内 容。6.1 2 其 它 调 查D B 2 3/T 2 4 7 0 2 0 1 98地 类、树 种(组)、土 壤 类 型、龄 组、林 种、自 然 度、森 林 结 构、森 林 健 康、群 落 结 构、灾 害 类型 等 划 分 按 照 G B/T 2 6 4 2 4 的 规 定 执 行。7 监 测 成 果7.1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报 告7.2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布 点 图7.3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统 计 表7.4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属 性 数 据 库D B 2 3/T 2 4 7 0 2 0 1 99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样 地 调 查 卡 片A.1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样 地 调 查 卡 片 封 面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样 地 调 查 卡 片 封 面 见 表 A.1表 A.1 国 家 级 公 益 林 监 测 样 地 调 查 卡 片 封 面总体名称:样 地 号:样地形状:样地面积:点间距:样地坐标:横:纵:地形图图幅号:卫片图像图幅号:地方行政编码:监测总体代码:地(市):林业企业局:县(市):自然保护区:乡(镇):森林公园:村:国有林场:小地名:集体林场:调查员:工作单位:向 导:单位及地址:调查日期:检查日期:A.2 每 木 检 尺 记 录 表每 木 检 尺 记 录 见 表 A.2。表 A.2 每 木 检 尺 记 录 表样木号立木类型检尺类型树种前期胸径(c m)后期胸径(c m)采伐管理类型林层跨角地类方位角()水平距(m)备注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0A.3 树 高 测 量 记 录 表树 高 测 量 记 录 见 表 A.3。表 A.3 树 高 测 量 记 录 表样木号 样木类型 树 种 胸 径(c m)树 高(m)1 平均木2 平均木3 平均木平均值4 优势木5 优势木6 优势木A.4 森 林 灾 害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表森 林 灾 害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见 表 A.4。表 A.4 森 林 灾 害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表样地号 灾害类型 危害部位受害样木株数(%)受 害 等 级无 轻 微 中 等 严 重A.5 天 然 更 新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表天 然 更 新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见 表 A.5。表 A.5 天 然 更 新 情 况 调 查 记 录 表树 种株数(n/h m2)健康状况 破坏情况高3 0 c m 3 1 高5 0 c m 高5 1 c m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1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各 类 土 地 面 积 统 计 表B.1 各 类 土 地 面 积 统 计 表各 类 土 地 面 积 统 计 见 表 B.1。表 B.1 各 类 土 地 面 积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土地权属林木权属总计林地 非林地林地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林业辅助用地小计农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小计国家特别规定其它小计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封育地小计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小计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小计耕地沼泽地水域生产设施用地科研及森林保护用地其它计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2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林 木 蓄 积 按 权 属 统 计 表C.1 林 木 蓄 积 按 权 属 统 计 表林 木 蓄 积 按 权 属 统 计 见 表 C.1。表 C.1 林 木 蓄 积 按 权 属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m3土地权属 林木权属 活立木总蓄积 有林地蓄积 疏林地蓄积 灌木林蓄积 散生木蓄积 四旁树蓄积 其它地类蓄积计 计计 国有国有 国有 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3附 录 D(资 料 性 附 录)有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统 计 表D.1 有 林 地 各 龄 组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统 计 表有 林 地 各 龄 组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统 计 见 表 D.1。表 D.1 有 林 地 各 龄 组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m3优势树种组合 计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计云杉D.2 有 林 地 各 林 种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组 统 计 表有 林 地 各 林 种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组 统 计 表 见 表 D.2。表 D.2 有 林 地 各 林 种 面 积 蓄 积 按 优 势 树 种 组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m3优势树种组合 计防护林 特用林计 水源涵养林 防风固沙林 计 国防林 自然保护区林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计云杉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4附 录 E(资 料 性 附 录)林 地 面 积 蓄 积 统 计 表E.1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统 计 表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统 计 见 表 E.1。表 E.1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权 属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m3起源 地权属 林木权属合 计 有林地 灌木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国家特别规定其它 面积 蓄积计 计 计天然 计 计天然 国有 计天然 国有 国有人工 计 计人工 国有 计 E.2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龄 组 林 木 权 属 林 种 统 计 表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龄 组 林 木 权 属 林 种 统 计 见 表 E.2。表 E.2 林 地 面 积 蓄 积 按 起 源 龄 组 林 木 权 属 林 种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m3起源林木权属林种 二级林种合 计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计 计 计 计天然 计 计 计天然 计 防护林 计天然 计 防护林 水源涵养林天然 国有 防护林 计天然 国有 防护林 水源涵养林人工 计 计 计人工 计 防护林 计人工 计 防护林 水源涵养林 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5附 录 F(资 料 性 附 录)总 体 特 征 数 计 算 表F.1 总 体 特 征 数 计 算 表总 体 特 征 数 计 算 见 表 E.1。表 F.1 总 体 特 征 数 计 算 表统计单位:单位:个、%项目各样地类别样本单元数样本单元数样本平均数标准差 s变动系数%抽样精度%估测区间样地复位率样木复位率样木总株数合计 复测 新设 改设 目测 判读 放弃 判读 中值误差限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6附 录 G(资 料 性 附 录)各 群 落 结 构 和 林 层 结 构 类 型 面 积 统 计 表G.1 各 群 落 结 构 和 林 层 结 构 类 型 面 积 统 计 表各 群 落 结 构 和 林 层 结 构 类 型 面 积 统 计 见 表 G.1。表 G.1 各 群 落 结 构 和 林 层 结 构 类 型 面 积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起源合计群落结构 林层结构完整结构 较完整结构 简单结构 单层林 复层林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计人工天然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7附 录 H(资 料 性 附 录)自 然 度、生 态 功 能、森 林 健 康 等 级 面 积 统 计 表H.1 自 然 度、生 态 功 能、森 林 健 康 等 级 面 积 统 计 表自 然 度、生 态 功 能、森 林 健 康 等 级 面 积 统 计 见 表 H.1。表 H.1 自 然 度、生 态 功 能、森 林 健 康 等 级 面 积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自然度等级 合 计 生态功能等级 合计 森林健康等级 合 计计 计 计 好 健康 中 亚健康 差 中健康 不健康V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8附 录 I(资 料 性 附 录)各 灾 害 类 型 面 积 按 起 源 灾 害 等 级 统 计 表I.1 各 灾 害 类 型 面 积 按 起 源 灾 害 等 级 统 计 表各 灾 害 类 型 面 积 按 起 源 灾 害 等 级 统 计 见 表 I.1。表 I.1 各 灾 害 类 型 面 积 按 起 源 灾 害 等 级 统 计 表统计单位:单位:h m2起源灾害等级合计森林有害生物森林火灾气象(候)灾 害其它灾害无灾害病害 虫害 鼠害 其它风折(倒)雪压 干旱 霜冻 洪涝 其它计 计计 无计 轻计 中计 重天然 计天然 无天然 轻人工 计 D B 2 3/T 2 4 7 0 2 0 1 91 9附 录 J(资 料 性 附 录)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指 标 统 计 表J.1 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指 标 统 计 表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指 标 统 计 见 表 J.1。表 J.1 生 态 系 统 多 样 性 指 标 统 计 表统计单位:评价指标 按植被类型 按森林类型 乔木林按龄组 乔木林按林种S-物种数量S h a n n o n-指数S i m p s o n-指数D B 2 3/T 2 4 7 0 2 0 1 92 0附 录 K(资 料 性 附 录)各 地 类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K.1 各 地 类 面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各 地 类 面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见 表 K.1。表 K.1 各 地 类 面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监测年度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辅耕地林辅沼泽林辅水域林辅生产设施林辅科研及保护林辅其它非林地本期前期差值K.2 各 地 类 蓄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各 地 类 蓄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见 表 K.2。表 K.2 各 地 类 蓄 积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m3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 散生木 四旁树 其它地类本期前期差值K.3 森 林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森 林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见 表 K.3。表 K.3 森 林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监测年度合计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相对纯阔相对纯针叶混交阔叶混交针阔混交平均森林结构指数 重要性指标1 2 3 4 5 6 7本期前期差值D B 2 3/T 2 4 7 0 2 0 1 92 1K.4 群 落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群 落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见 表 K.4。表 K.4 群 落 结 构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合计 完整 较完整 简单 平均群落结构完整度 重要性指标 3 2 1本期前期差值K.5 森 林 健 康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森 林 健 康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见 表 K.5。表 K.5 森 林 健 康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合计 健康 亚健康 中健康 不健康平均健康指数重要性指标 4 3 2 1本期前期差值K.6 自 然 度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自 然 度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见 表 K.6。表 K.6 自 然 度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合计 自然度指数重要性指标 5 4 3 2 1本期前期差值K.7 森 林 灾 害 状 况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森 林 灾 害 状 况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见 表 K.7。表 K.7 森 林 灾 害 状 况 变 化 对 比 统 计 表 单位:h m2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 灾害面积灾害等级 灾害种类轻微 中等 严重 病虫鼠 气(象)候 火灾 其他本期前期差值D B 2 3/T 2 4 7 0 2 0 1 92 2K.8 生 物 多 样 性 变 化 统 计 表生 物 多 样 性 变 化 统 计 表 见 表 K.8。表 K.8 生 物 多 样 性 变 化 统 计 表监测单位 监测年度 评价指标 植被类型 森林类型 乔木林龄组 乔木林林种本期前期差值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级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DB23/T2470-2019.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