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第10部分:耐火材料行业DB13/T 1416.10-2019.pdf

  • 资源ID:189695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第10部分:耐火材料行业DB13/T 1416.10-2019.pdf

ICS 13.100 C 7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416.10 2019 工作场所 职业危害 因素检测 规范 第10 部分:耐火材 料行业 2019-04-28 发布 2019-05-28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1416.10 2019 I 前 言 DB13/T 1416 工作 场所 职 业危害 因素 检测 规范 分 为下列12个 部分:第 1 部分:一 般要 求;第 2 部分:淀 粉、葡 萄糖行 业;第 3 部分:冶 金行 业;第 4 部分:制 浆造 纸 行业;第 5 部分:木 制家 具 行业;第 6 部分:制 革行 业;第 7 部分:火 力发 电 行业;第 8 部分:水 泥行 业;第 9 部分:陶 瓷行 业;第 10 部分:耐 火材 料行业;第 11 部分:铅 蓄电 池行业;第 12 部分:汽 车制 造与维 修行 业。本部分 为DB13/T 1416的第 10 部 分。本部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部分 由河 北省 应急 管理 厅 提出。本部分 主要 起草 单位:河 北安科 检测 检验 有限 公司。本部分 主要 起草 人:邓杰、杨洋、付 淑玲、贾 佳、王晓雪、张 密贵、谢 盼、薛博、杨璞、张 阳、张晓哲、段 欣然、王 广达、高杨。DB13/T 1416.10 2019 2 工 作场所 职业危害 因素检 测规范 第 10 部 分:耐火 材料行 业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 了 耐 火材 料行 业工作 场所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的术 语和 定义、总 体要 求、职 业病 危害 因 素的识别 及分 布、采样 前的 准备、现场 采样、采 样质 量控制 要求 及检 测、检验 方法。本部分 适用 于耐 火材 料行 业工作 场所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的检 测与 评价。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 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7061 作 业场 所空 气采样 仪器 的技 术规 范 GBZ 2.1 工作 场所 有害 因 素职业 接触 限值 第1部 分:化学 有害 因素 GBZ 2.2 工作 场所 有害 因 素职业 接触 限值 第2部 分:物理 因素 GBZ 159 工作 场所 空气 中 有害物 质监 测的 采样 规范 GBZ/T 160.29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无机 含氮化 合物 GBZ/T 160.30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无机 含磷化 合物 GBZ/T 160.33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硫化 物 GBZ/T 160.37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氯化 物 GBZ/T 189.2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2 部 分:高 频电磁 场 GBZ/T 189.3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3 部 分:工 频电场 GBZ/T 189.5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5 部 分:微 波辐射 GBZ/T 189.6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6 部 分:紫 外辐射 GBZ/T 189.7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7 部 分:高 温 GBZ/T 189.8 工作 场所 物 理因素 测量 第8 部 分:噪 声 GBZ/T 192.1 工作 场所 空 气中粉 尘测 定 第1 部分:总粉尘 浓度 GBZ/T 192.2 工作 场所 空 气中粉 尘测 定 第2 部分:呼吸性 粉尘 浓度 GBZ/T 192.4 工作 场所 空 气中粉 尘测 定 第4 部分:游离二 氧化 硅含 量 GBZ/T 300.7 工作 场所 空 气有毒 物质 测定 第7部 分:钙及 其化 合物 GBZ/T 300.17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第17 部分:锰及 其化 合物 GBZ/T 300.22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第22 部分:钠及 其化 合物 GBZ/T 300.37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第37 部分:一氧 化碳 和二 氧化 碳 GBZ/T 300.48 工作 场所 空气有 毒物 质测 定 第48 部分:臭氧 和过 氧化 氢 3 术语和 定义 GBZ/T 224 2010、GBZ 159 2004 界 定的 以及 下列 术 语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为了便 于使 用,以下重复 列出 了GB 12434 2008、GBZ 2.1 2007、GBZ/T 224 2010 和GBZ 159 2004 中的 一些 术语 和定义。DB13/T 1416.10 2019 3 3.1 耐火材 料 refractory material 指物理 和化 学性 质适 宜于 在高温 环境 下使 用的 非金 属材料,但 不排 除某 些产 品可含 有一 定量 的 金属材料。GB 12434 2008,定义2.1 3.2 工作场 所 workplace 劳动者 进行 职业 活动、并 由用人 单位 直接 或间 接控 制的所 有工 作地 点。GBZ/T 224 2010,定 义2.24 3.3 职业性 有害 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s 又称 职 业病 危害 因素,在 职业活 动中 产生 和(或)存在的、可 能对 职业 人群 健康、安全 和作 业 能力造成 不良 影响 的因 素或 条件,包括 化学、物 理、生物等 因素。GBZ/T 224 2010,定 义2.6 3.4 空气采 样器 air sampler 以一定 的流 量采 集空 气样 品的仪 器,通常 由抽 气动 力和流 量调 节装 置等 组成。GBZ/T 224 2010,定 义6.2.12 3.5 采样流 量 sampling air-flow 在采集 空气 样品 时,每分 钟通过 空气 收集 器的 空气 体积。GBZ/T 224 2010,定 义6.2.9 3.6 采样时 间 sampling duration 每次采 样从 开始 到结 束所 持续的 时间。GBZ/T 224 2010,定 义6.2.6 3.7 定点采 样 area sampling 将空气 收集 器放 置在 选定 的采样 点进 行的 采样。GBZ/T 224 2010,定 义6.2.4 3.8 采样点 sampling spot(s)根据监 测需 要和 工作 场所 状况,选定 具有 代表 性的、用于 空气 样品 采集 的工 作地点。GBZ/T 224 2010,定 义6.2.2 3.9 DB13/T 1416.10 2019 4 呼吸带 breathing zone 距离人 的鼻 孔30cm 所包含 的空气 带。GBZ/T 224 2010,定 义6.2.3 3.10 个体采 样 personal sampling 将空气 收集 器佩 戴在 检测 对象的 呼吸 带部 位所 进行 的采样。GBZ/T 224 2010,定 义6.2.5 3.11 采样对 象 monitored person 指选定 为具 有代 表性 的、进行个 体采 样的 劳动 者。GBZ 159 2004,定 义3.8 3.12 标准采 样体 积 standard sampling volume 在气温 为20,大气 压为101.3 kPa 下,采 集空 气样 品的体 积,换算 公式 为:3.101 2732930PtV Vt(1)式中:V0 标准 采样 体积 的数 值,单 位为 升(L);Vt 在温 度为t,大 气 压为P 时的 采样 体积 的数 值,单位 为升(L);t 采样 点温 度数 值,单 位为摄 氏度();P 采样 点的 大气 压力 数 值,单 位为 千帕(kPa)。GBZ/T 224 2010,定 义6.2.10 3.13 职业接 触限 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劳动者 在职 业活 动过 程中 长期反 复接 触,对绝 大多 数接触 者的 健康 不引 起有 害作用 的容 许接 触 水平,是 职业 性有 害因 素的 接触限 制量 值。化学 有害 因素的 职业 接触 限值 包括 时间加 权平 均容 许浓 度、短时间 接触 容许 浓度 和最 高容许 浓度 三类。物 理因 素职业 接触 限值 包括 时间 加权平 均容 许限 值和 最 高容许限 值。GBZ/T 224 2010,定 义5.1 3.14 时间加 权平 均容 许浓 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 为权 数规 定的8h工 作日、40h 工作 周的 平均 容 许接触 浓度。GBZ/T 224 2010,定 义5.4 3.15 短时间 接触 容许 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 前 提下 容许 短时间(15min)接 触的 浓 度。GBZ/T 224 2010,定 义5.3 DB13/T 1416.10 2019 5 3.16 最高容 许浓 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在一个 工作 日内、任 何时 间 和任 何 工 作地 点有 毒化 学物质 均不 应超 过的 浓度。GBZ/T 224 2010,定 义5.2 3.17 超限倍 数 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 的化 学 有害 因 素,在 符合8h 时 间加权 平 均 容许 浓 度的 情 况下,任 何 一次 短 时间(15min)接触 的浓 度均 不 应超过 的PC-TWA 的倍 数值。GBZ 2.1 2007,定 义3.2 4 总体要 求 4.1 为了预 防和 控制 耐火 材料 制造企 业职 业病 危害,切 实保护 劳动 者职 业健 康权 益。4.2 职业病 危害 因素 检测 工作 应按照 国家 职业 卫生 法律 法规、标准 规范 要求 的程 序和内 容开 展,不 得更改、简化 程序 和相 关内 容1。5 职业病 危害 因素 的识 别及 分布 5.1 原料配 制 5.1.1 破碎、研磨 5.1.1.1 粗碎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 可 能存 在氧 化铝 粉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5.1.1.2 中碎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可 能存 在氧 化铝 粉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5.1.1.3 细碎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可 能存 在氧 化铝 粉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5.1.1.4 研磨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可 能存 在氧 化铝 粉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5.1.2 筛分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可 能存 在氧 化铝 粉 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DB13/T 1416.10 2019 6 5.1.3 配料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1.4 混料、混练(结 合剂)、困料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酚 醛树 脂粉 尘、其他粉 尘、石油 沥青、乙 酸乙烯 酯、磷酸、三氧化硫 和硫 酸、噪声 等。5.2 定型耐 火材 料(烧结 耐火 材料和 不烧 耐火 材料)5.2.1 原料预 烧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煤 尘或 甲烷、二 氧化硫、一 氧化 碳、一氧 化氮、二氧 化氮、其他粉尘(视原 料不 同还 可 能存在 氧化 铝粉 尘、白 云 石粉尘、石棉 粉尘 或滑 石 粉尘等)、噪 声、高 温等。5.2.2 成型(半干 法压 制成 型、振动成 型、捣打 成型、可 塑成型、注 浆成 型、熔铸 成型、热 压 成 型)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酚 醛树 脂粉 尘、其他粉 尘、石油 沥青、乙 酸乙烯 酯、磷酸、三氧化硫 和硫 酸、噪声 等。5.2.3 干燥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酚 醛树 脂粉 尘、其他粉 尘、甲烷、二 氧化 硫、一 氧化 碳、一 氧化氮、二氧 化氮、石 油沥 青、乙 酸乙 烯酯、磷 酸、三氧化 硫和 硫酸、噪 声、高温(视干 燥方 式不 同 还可能产 生煤 尘、微波,视 保温材 料不 同会 产生 石棉 粉尘、氧化 铝粉 尘等)等。5.2.4 烧成(不烧 耐火 材料 生产 过程不 存在 此环 节)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煤 尘或 甲烷、其 他粉尘、石 油沥 青、乙酸 乙烯 酯、磷 酸、三 氧化硫和 硫酸、二 氧化 硫、一氧化 碳、一氧 化氮、二 氧化氮、噪 声、高温 等。5.2.5 质检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高温、X 射 线(电离 辐 射)等。5.2.6 窑车修 补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2.7 包装、分装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其他 粉尘、噪 声等。5.3 不定型 耐火 材料(浇注、可塑、喷 射、涂抹覆、挤压 压注、投射、干 式 振捣 或填 充耐 火材料)5.3.1 耐火浇 注料(耐 火捣 打料、耐火 喷涂 料、耐火 修补 料、耐 火涂 料)5.3.1.1 原料干 燥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酚 醛树 脂粉 尘、其他粉 尘、二氧 化硫、一 氧化碳、一 氧化 氮、二氧化 氮、石油 沥青、乙 酸乙烯 酯、磷酸、三 氧化 硫和硫 酸、噪声、高 温(视干燥 方式 不同 还可 能 产生微波、煤 尘,视保 温材 料不同 会产 生石 棉粉 尘、氧化铝 粉尘 等)等。DB13/T 1416.10 2019 7 5.3.1.2 搅拌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酚 醛树 脂粉 尘、其他粉 尘、石油 沥青、乙 酸乙烯 酯、磷酸、三氧化硫 和硫 酸、噪声 等。5.3.1.3 不烧砖 5.3.1.3.1 制预混 合粉(含 碳不 烧砖)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石油 沥青、磷酸 等。5.3.1.3.2 高压成 型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3.1.3.3 浸渍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石油 沥青、磷酸 等。5.3.1.3.4 磨平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石油 沥青、磷酸 等。5.3.1.3.5 低温处 理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高温 等。5.3.1.4 预制块 5.3.1.4.1 成型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3.1.4.2 固化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等。5.3.1.4.3 烘焙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高温 等。5.3.1.5 包装、分装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其他 粉尘、噪 声等。5.3.2 耐火可 塑料 5.3.2.1 挤泥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3.2.2 切坯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3.2.3 预制块 DB13/T 1416.10 2019 8 5.3.2.3.1 成型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 等。5.3.2.3.2 固化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等。5.3.2.3.3 烘焙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噪声、高温 等。5.3.2.4 包装、分装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其他 粉尘、噪 声等。5.4 熔铸耐 火材 料 5.4.1 煅烧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噪声、高 温等。5.4.2 熔炼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高频 电磁 场、噪声、高 温等。5.4.3 浇铸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一氧 化氮、二 氧化 氮、高温等。5.4.4 退火处 理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高温 等。5.4.5 包装、分装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其他 粉尘、噪 声等。5.5 公辅系 统 5.5.1 原料库、辅 料库 及成 品库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石 灰石 粉尘、石 膏粉尘、其 他粉 尘(视原 料不同 还可 能存 在 氧化铝粉 尘、白云 石粉 尘、石棉粉 尘或 滑石 粉尘 等)、噪声 等。5.5.2 化验室、研 发部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其 他粉 尘、氯化 氢和盐 酸、氢氧 化钠、噪 声、高 温等。5.5.3 发电机 房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柴油、一 氧化 碳、一氧 化氮、二氧 化氮、噪 声等。5.5.4 变配电 系统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工频 电磁 场等。DB13/T 1416.10 2019 9 5.5.5 供热系 统 5.5.5.1 天然气 热风 炉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甲烷、噪 声等。5.5.5.2 煤气热 风炉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一氧 化碳、二 氧化 硫、一氧化 氮、二氧 化氮、噪 声、高 温等。5.5.5.3 煤浆炉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煤 尘、一氧 化碳、二氧 化硫、一 氧化 氮、二氧化 氮、噪声、高温等。5.5.5.4 链排炉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矽尘、煤 尘、一氧 化碳、二氧 化硫、一 氧化 氮、二氧化 氮、噪声、高温等。5.5.5.5 脱硫(双碱 法)系统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石灰 石粉 尘或 氧化 钙、石膏粉 尘、氢氧 化钠 或碳 酸钠、一氧 化碳、一氧化氮、二 氧化 氮、二氧 化硫等。5.5.5.6 脱硝系 统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氨或 尿素、一 氧化 碳、一氧化 氮、二氧 化氮、二 氧化硫、噪 声等。5.5.6 空压机 房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噪声 等。5.5.7 设备检 修间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包括 检维 修作 业对 应岗 位的职 业病 危害 因素):矽尘、其他 粉尘、电焊烟尘、锰 及其 化合 物、一氧化 碳、一氧 化氮、二 氧化氮、臭 氧、噪声、紫 外线等。5.5.8 污水处 理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其他 粉尘、氨、硫 化氢、噪声 等。5.5.9 给排水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噪声 等。5.5.10 现场清 扫 主要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识别(包括 清扫 作业 对应 岗位 的职业 病危 害因 素):矽 尘、其 他粉 尘、噪 声等。注:本规 范所 列职 业病 危害 因素 以 耐火 材料 生产 企业 典型 生产 工 艺为 例进 行识 别,工作 中应 根 据企 业实 际情 况 进行增减。6 采样前 的准 备 DB13/T 1416.10 2019 10 6.1 现场调 查 6.1.1 生产工 艺、设备 情况、原 辅材 料 及产 品等。6.1.2 接触职 业危 害的 工种 分类 和劳动 者的 工作 状况(包 括劳动 者数、工 作方 式、接触程 度、频度 及持续时 间等)。6.1.3 工作地 点空 气中 有害 物质 的产生 和扩 散规 律、存在 状态、估计 浓度 等。6.1.4 采取的 主要 防护 措施(如 个体防 护设 施及 其使 用情 况)以 及通 排风 情况 等。6.2 采样仪 器的 准备 采样仪 器的 准备 应满 足但 不限于 下列 要求:a)所用空 气收 集器 和空 气采 样器应 符 合 GB/T 17061 的 要求;b)所用的 空气 收集 器的 空白、采样 效率 和解 吸效 率或 洗脱效 率应 满足 要求;c)校正空 气采 样器 的采 样流 量。在 校正 时,应串 联空 气收集 器;d)使用定 时装 置控 制采 样时 间的采 样,应校 正定 时装 置。6.3 采样仪 器、收集 器具 及限 值参见 附 录A。7 现场采 样 7.1 定点采 样 7.1.1 采样点 选择 原则 7.1.1.1 选择有 代表 性的 工作 地点,其中 应包 括空 气中 有害 物质浓 度最 高、劳动 者接 触时间 最长 的 工作地点。7.1.1.2 在不影 响劳 动者 工作 的情 况下,采样 点尽 可能 靠近 劳动者,空 气收 集器 应尽 量接近 劳动 者 工作时的 呼吸 带。7.1.1.3 应根据 设备 的情 况选 定采 样点,在工 作地 点劳 动者 工作时 的呼 吸带 进行 采样。7.1.1.4 采样点 应设 在工 作地 点的 下风向,应 远离 排气 口和 可能产 生涡 流的 地点。7.1.2 采样点 数目 的确 定 7.1.2.1 按照产 品的 生产 工艺 流程,凡逸 散或 存在 有害 物质 的工作 地点,至 少应 设 置1 个采 样点。7.1.2.2 一个有 代表 性的 工作 场所 内有多 台同 类生 产设 备时,13 台设 置 1 个采 样点,410 台设置2 个采 样点,10 台以 上,至少设 置 3 个采 样点。7.1.2.3 一个有 代表 性的 工作 场所 内,有 2 台以 上不 同类 型 的生产 设备,逸散 同一 种 有害物 质时,采样点应 设置 在逸 散有 害物 质浓度 大的 设备 附近 的工 作地点,逸 散不 同种 有害 物质时,将 采样 点设 置 在逸散待 测有 害物 质设 备的 工作地 点,采样 点的 数目 参照 7.1.2.2 确 定。7.1.2.4 劳动者 在多 个工 作地 点工 作时,在每 个工 作地 点设 置 1 个 采样 点。7.1.2.5 劳动者 工作 是流 动的 时,在流动 的范 围内,一 般 每10 米 设置1 个 采样 点。DB13/T 1416.10 2019 11 7.1.2.6 仪表控 制室 和 劳 动者 休息 室,至 少设 置 1 个采 样点。7.2 个体采 样 7.2.1 采样对 象的 选定 7.2.1.1 要在现 场调 查的 基础 上,根据检 测的 目的 和要 求,选择采 样对 象。7.2.1.2 在工作 过程 中,凡接 触和 可能接 触有 害物 质的 劳动 者都列 为采 样对 象范 围。7.2.1.3 采样对 象中 应包 括不 同工 作岗位 的,接触 有害 物质 浓度最 高和 接触 时间 最长 的劳动 者,其 余的采样 对象 应随 机选 择。7.2.2 采样对 象数 量的 确定 在采样 对象 范围 内,每种 工作岗 位采 样对 象数 量的 设置参 见表1。表1 采 样对 象数 量的 设置 采样对象设置条件 劳动者数(人)采样对象数(人)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1 2 全部 3 5 2 6 10 3 10 4 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1 6 全部 7 9 6 1014 7 1526 8 2750 9 50 11 7.3 采样点 及采 样工 种设 置 采样点 及采 样工 种设 置参 见附录B。8 采样质 量控 制要 求 采样质 量控 制应 满足 但不 限于下 列要 求:a)采样应 满 足GBZ 2.1、GBZ 2.2 中工 作场 所有 害因 素 职业接 触限 值对 采样 的要 求;b)采样应 满 足GBZ 159 中职 业危害 评价 及环 境条 件的 要求;c)在采样 的同 时应 作对 照试 验,即 将空 气 收 集器 带至 采样点,除 不连 接空 气采 样器采 集空 气 样品外,其余 操作 同样 品,作为样 品的 空白 对照;d)采样时 应避 免有 害物 质直 接飞溅 入空 气收 集器 内,空 气收集 器的 进气 口应 避免 被衣物 等阻 隔。用无泵 型采 样器 采样 时应 避免风 扇等 直吹;e)在易燃、易爆 工作 场所 采 样时,应 采用 防爆 型空 气 采样器,采样 过程 中应 保 持采样 流量 稳定。长时间 采样 时应 记录 采样 前后的 流量,计 算时 用流 量均值;f)工作场 所空 气样 品的 采样 体积,在采 样点 温度 低于 5 和 高于 35、大 气压 低于 98.8 kPa和高 于103.4 kPa 时,应 将采样 体积 换算 成标 准采 样体积;DB13/T 1416.10 2019 12 g)在样品 的采 集、运输 和保 存的过 程中,应 注意 防止 样品的 污染;h)采样时,应 在专 用的 采样 记录表 上,边采 样边 记录。9 检测、检验 方法 本部分 涉及 职业 病危 害因 素的检 测、检验 方法 宜按 照如下 方法 进行:a)钙及其 化合 物的 测定 按 照GBZ/T 300.7 宜 采用 酸消 解-火 焰原 子吸 收光 谱法 进 行;b)锰及其 化合 物的 测定 按照 GBZ/T 300.17 宜采 用酸 消 解-火 焰原 子吸 收光谱 法和 酸消解-高碘酸钾分 光光 度法 进行;c)钠及其 化合 物的 测定 按 照GBZ/T 300.22 宜采 用溶 剂 洗脱-火焰 原子 吸收 光谱 法 进行;d)一氧化 碳的 测定 按 照 GBZ/T 300.37 宜采 用不 分光 红 外线气 体分 析仪 法和 直接 进样-气相 色谱法进行;e)臭氧的 测定 按 照 GBZ/T 300.48 宜采 用溶 液吸 收-丁 子香酚 分光 光度 法进 行;f)一氧化 氮、二氧 化氮 的测 定按 照 GBZ/T 160.29 宜 采用盐 酸萘 乙二 胺分 光光 度法进 行;g)氨的测 定按 照 GBZ/T 160.29 宜 采用 纳氏 试剂 分光 光 度法进 行;h)磷酸的 测定 按 照 GBZ/T 160.30 宜采 用钼 酸铵 分光 光 度法进 行;i)二氧化 硫的 测定 按照 GBZ/T 160.33 宜采 用四 氯汞钾 盐酸 副玫 瑰苯 胺分 光光 度法和 甲 醛 缓冲液 盐酸 副玫 瑰苯 胺分 光光度 法进 行;j)硫化氢 的测 定按 照 GBZ/T 160.33 宜 采用 硝酸 银比 色 法进行;k)三氧化 硫和 硫酸 的测 定按 照 GBZ/T 160.33 宜 采用 离子色 谱法 和氯 化钡 比浊 法进行;l)氯化氢 和盐 酸的 测定 按 照GBZ/T 160.37 宜采 用离 子 色谱法 和硫 氰酸 汞分 光光 度法进 行;m)高频电 磁场 的测 量按 照 GBZ/T 189.2 的方 法进 行;n)工频电 磁场 的测 量按 照 GBZ/T 189.3 的方 法进 行;o)微波测 量按 照 GBZ/T 189.5 的方 法进 行;p)紫外线 的测 量按 照 GBZ/T 189.6 的方 法进 行;q)高温的 测量 按 照 GBZ/T 189.7 的 方法 进行;r)噪声的 测量 按 照 GBZ/T 189.8 的 方法 进行;s)滑石粉 尘、煤 尘、矽 尘、石 膏粉尘、石灰 石粉 尘、白 云 石粉尘 的测 定按 照 GBZ/T 192.1 和 GBZ/T 192.2 的方 法进 行;t)电焊烟 尘、其他 粉尘、氧 化铝粉 尘、石棉 粉尘、酚 醛树脂 粉尘 的测 定按 照 GBZ/T 192.1 的方法进行;u)游离二 氧化 硅的 测定 按 照GBZ/T 192.4 的 方法 进行。DB13/T 1416.10 2019 13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采样仪 器、收集 器具 及限 值 采样仪 器、收集 器具 及限 值参见 表A.1。表 A.1 采 样仪 器、收集 器 具及限 值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收集器具 采样仪器及采样时间 职业接触限值 样品保留期限 矽尘、煤尘、酚醛树脂粉尘、滑石粉尘、氧化铝粉尘、白云石粉尘、石棉粉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 滤膜称量法: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粉尘采样器 短时间:15L/min 40L/min,15min 长时间:1L/min 5L/min,1h8h 个体采样:1L/min 5L/min,1h 8h 煤尘PC-TWA 总尘 4mg/m3 PC-TWA 呼尘2.5mg/m3 矽尘 10%游离 SiO2 含量50%PC-TWA 总尘1mg/m3 PC-TWA 呼尘 0.7mg/m3 50%游 离 SiO2 含量80%PC-TWA 总尘0.7mg/m3 PC-TWA 呼尘 0.3mg/m3 游离 SiO2 含量80%PC-TWA 总尘0.5mg/m3 PC-TWA 呼尘 0.2mg/m3 电焊烟尘PC-TWA 总尘 4mg/m3 其他粉尘PC-TWA 总尘 8mg/m3 酚醛树脂粉尘PC-TWA 总尘 6mg/m3 滑石粉尘(游离 SiO2 含量10%)PC-TWA 总尘3mg/m3 PC-TWA 呼尘 1mg/m3 氧化铝粉尘PC-TWA 总尘 4mg/m3 白云石粉尘PC-TWA 总尘 8mg/m3 PC-TWA 呼尘4mg/m3 石棉粉尘PC-TWA 总尘 0.8mg/m3 石灰石粉尘PC-TWA 总尘 8mg/m3 PC-TWA 呼尘4mg/m3 石膏粉尘PC-TWA 总尘 8mg/m3 PC-TWA 呼尘4mg/m3 在符合PC-TWA 的前提下,粉尘 的超限倍数是 PC-TWA 的 2 倍 长期 DB13/T 1416.10 2019 14 表A.1 采 样仪 器、收集 器具及 限值(续)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收集器具 采样仪器及采样时间 职业接触限值 样品保留期限 锰及其化合物 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0L/min,15min 长时间:1.0L/min,2h 8h 锰及其化合物(按 MnO2 计)PC-TWA 0.15mg/m3 超限倍 数 3 室温下长期 酸消解-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0L/min,15min 长时间:1.0L/min,2h 8h 室温下长期 钠及其化合物 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0L/min,15min MAC 2mg/m3 室温下长期 一氧化碳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采气袋或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现场测定 短时间采样:空气采样器:0mL/min 500mL/min 或二连球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非高原:PC-TWA 20mg/m3 PC-STEL 30mg/m3 24h 内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采气袋 短时间采样:空气采样器:0mL/min 500mL/min 或二连球 24h 内测定 臭氧 溶液吸收-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大型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2.0L/min,15min MAC 0.3mg/m3 24h 内测定 一氧化氮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氧化管 空气采样器:500mL/min 直到吸收液呈现淡红色为止。PC-TWA 15mg/m3 超限倍数 2.0 当天测定 二氧化氮 PC-TWA 5mg/m3 PC-STEL 10mg/m3 当天测定 DB13/T 1416.10 2019 15 表A.1 采 样仪 器、收集 器具及 限值(续)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收集器具 采样仪器及采样时间 职业接触限值 样品保留期限 二氧化硫 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500mL/min,15min PC-TWA 5mg/m3 PC-STEL 10mg/m3 冰箱内 7d 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500mL/min,15min 室温下 15d 氯化氢和盐酸 离子色谱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1.0L/min,15min MAC 7.5mg/m3 室温下 7d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500mL/min,15min 48h 内测定 磷酸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L/min,15min 长时间:1L/min,4h 8h PC-TWA 1mg/m3 PC-STEL 3mg/m3 室温下 3d 硫化氢 硝酸银比色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500mL/min,15min MAC 10mg/m3 5d 三氧化硫和硫酸 离子色谱法: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L/min,15min 长时间:1L/min,2h 8h 个体采样:1L/min,2h 8h PC-TWA 1mg/m3 PC-STEL 2mg/m3 室温下 7d 氯化钡比蚀法:微孔滤膜 室温下 3d 钙及其化合物 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孔滤膜 空气采样器:短时间:5.0L/min,15min 长时间:1.0L/min,2h 8h 氧化钙:PC-TWA 2mg/m3 室温下长期 氨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大型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500mL/min,15min PC-TWA 20mg/m3 PC-STEL 30mg/m3 当天测定 DB13/T 1416.10 2019 16 表A.1 采 样仪 器、收集 器具及 限值(续)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收集器具 采样仪器及采样时间 职业接触限值 样品保留期限 噪声-噪声频谱分析仪/个体噪声计量仪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每周工作 5d,每天工作 8h,稳态噪声限 值为 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 85dB(A)。-高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强度测量仪 频率(0.1f 3.0MHz),电场强度 50V/m,磁场强度 5A/m 频率(3.0f 30MHz),电场强度 25V/m-工频电磁场-电磁场强度测量仪 频率(50Hz),电场强度 5kV/m-紫外线-紫外照度计 电焊弧光:8h 职业接触限值 辐照度:0.24 W/cm2 照射量:3.5mJ/cm2-微波-微波辐射测量仪 见表 A.2-高温-WBGT 指数测定仪或干球温度计、自然湿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 接触时间率为 100%,体力劳动 强度级,WBGT 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 指数限值增加 1 2;接 触时间率每减少 25%,WBGT 指数 限值增加 1 2。本地区室 外通风设计温度30 的地区,WBGT 指数相应增加 1。-DB13/T 1416.10 2019 17 微波职 业接 触限 值参 见表A.2。表 A.2 微 波职 业接 触限 值 类 型 日剂量(W h/cm2)8h 平均功率密度(W/cm2)非8h 平均功率密度(W/cm2)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mW/cm2)全身辐射 连续微波 400 50 400/t 5 脉冲微波 200 25 200/t 5 肢体局部辐射 连续微波或脉冲微波 4000 500 4000/t 5 注:t 为受辐射时间,单 位为 h DB13/T 1416.10 2019 18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采样点 及采 样工 种设 置 采样点 及采 样工 种设 置参 见表B.1。表B.1 采 样点 及采 样工 种设置 主要危害岗位 采样点设置 采样工种 检测项目 原料配制:原料破碎、研磨、筛分、配料、混料、混练、困料 称量台车 称量工 矽尘、其他粉尘(视原料不同还可能存在氧化铝粉尘、白云石粉尘、石棉粉尘或滑石粉尘等)、噪声 颚式破碎机入料口及出料口、圆锥式破碎机(双磙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入料口及出料口、筒磨机(雷蒙磨)入料口及出料口、振动磨(气动磨、搅拌磨)入料口及出料口、破碎机值班室、输送皮带、除尘器 破碎工、球磨工、粉磨工 矽尘、其他粉尘(视原料不同还 可能存在氧化铝粉尘、白云石粉尘、石棉粉尘或滑石粉尘等)、噪声 斗式提升机、带式输送机、输送机下料口、振动筛(转动筛、固定斜筛)筛分工 矽尘、其他粉尘(视原料不同还可能存在氧化铝粉尘、白云石粉尘、

注意事项

本文(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第10部分:耐火材料行业DB13/T 1416.10-2019.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