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7/T 3508-2019.pdf

  • 资源ID:189584       资源大小:487.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7/T 3508-2019.pdf

ICS 65.0 20.2 0B0 5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35082019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The h igh y ield cultivation t echnical regulation f or wide range p recision sowing ofwinter wheat2 0 1 9-0 1-2 9发 布 2 0 1 9-0 3-0 1实 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 B 3 7/T 35 08 20 19I目 次前言.II I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播前准备.13.1 土壤条件.13.2 品种选择.13.3 种子处理.13.4 施足基肥.23.5 深耕整地.24 播种技术.24.1 畦田种植.24.2 足墒播种.24.3 适期播种.24.4 适量播种.24.5 宽幅播种.24.5.1 宽幅播种机具选择.24.5.2 宽幅播种机作业要求.34.6 播后镇压.35 田间管理技术.35.1 冬前管理技术.35.1.1 查苗补种.35.1.2 及时划锄镇压.35.1.3 适时防治病虫草害.35.1.3.1 化学除草.35.1.3.2 地下害虫防治.35.1.4 浇越冬水.35.2 春季管理技术.45.2.1 镇压划锄.45.2.2 冻害补救.45.2.3 起身拔节期肥水管理.45.2.4 化学除草.45.2.5 病虫害防治.45.3 后期管理技术.45.3.1 浇开花灌浆水.45.3.2 病害防治.4D B 3 7/T 35 08 20 19II5.3.2.1 防治锈病和白粉病.45.3.2.2 防治赤霉病.45.3.3 虫害防治.55.3.3.1 防治蚜虫.55.3.3.2 防治吸浆虫.55.3.4 叶面喷肥.55.3.5 一喷三防.56 适时收获.5D B 3 7/T 35 08 20 19I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鞠正春、高瑞杰、董庆裕、吕鹏、董浩、韩伟、李斯深、吴科、闫璐、钱兆国、王瑞霞、吕广德、孙允超、邵敏、亓晓蕾。D B 3 7/T 35 08 20 191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 技术规程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每666.7 m2产量5 0 0 kg以上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和后期收获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小麦每666.7 m2产量在5 0 0 kg以上的高肥力地块应用,其他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考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 5 6 1 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 5 6 7 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 4 4 0 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GB 5 0 8 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 3 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 9 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9 9 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NY/T 9 9 6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作业质量3 播前准备3.1 土壤条件应选择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排便利的地 块。土壤有 机质含量 1.2%以上,全氮 1.1 g/kg以上,速效氮70 m g/kg以上,速效磷(P2O5)25 m g/kg以上,速效钾(K2O)9 0 mg/kg以上。所选地块土 壤质量应符合GB 1 5 6 1 8 的规定。3.2 品种选择选用高 产、稳产、抗 逆性好的中 穗型或大穗型 小麦品种,以中穗型品种为主。选用 的种子质量符合GB 4 4 0 4.1 规定指 标。即大田 用种纯度不低 于 9 9.0%,净度 不低于9 9.0%,发芽 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13.0%。3.3 种子处理用精选机选种,除去秕粒、破碎粒及杂物等。选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包 衣,种子包衣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没有包衣的 种子,可因 地制宜选用 70%吡虫啉 可分散粉剂 200 g 2 5 0 g,或30%噻虫嗪 种子处理悬浮剂230 g460 g 等杀虫剂;用6 0 g/L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 g 67 g 或3 0 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3 g 2 0 g 等杀菌剂,或杀虫、杀菌混用药剂拌种处理100 kg种子,重点防治小麦苗期蚜虫、地D B 3 7/T 35 08 20 192下害虫、纹枯病、根 腐 病 等病虫害;或选用杀虫、杀 菌复配药剂 10%甲柳三唑酮乳 油 4 0 0 g8 0 0 g或35%苯甲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400 g6 0 0 g 等药剂,拌种处理100 kg种子。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要求。3.4 施足基肥施肥种类和数量应考虑到土壤养分的丰缺,平衡施肥。每667 m2产5 0 0 kg左右地块化肥用量:纯氮(N)1 4 k g、五氧 化二磷(P2O5)6 kg8 kg、氧化 钾(K2O)7.5 kg、硫酸 锌1 k g。每 667 m2产600 kg以上地块化 肥用 量:氮(N)16 kg 以上,五氧 化二磷(P2O5)9 kg11.5 kg,氧化钾(K2O)7.5 k g10 kg。提倡施用 有机 肥,有条件的地 区每 66 7 m2施腐熟的有 机肥 30 00 kg 40 00 kg。以上肥料 应 符合NY/T 4 9 6肥料合理使用 准则要求。总施肥量中,将有机肥、磷肥、锌肥的全部和 氮肥、钾肥总量的 50%,作底肥于耕地时使用,第二年春季根据苗情于小麦起身或拔节期再施总氮肥量和总钾量的50%。3.5 深耕整地玉米进 行秸秆粉碎还 田,秸杆长度5 c m 以下,均匀铺撒。采 用机耕,耕 深 2 0 c m 以上,耕耙配套,耕层土壤不过暄,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畦面平整。4 播种技术4.1 畦田种植整地时打埂筑畦,畦的大小因地制宜,一般畦宽1.5 m3.0 m。水浇条件差的采用小畦,水浇条件好的采 用大畦。畦宽 以 2.5 m3.0 m 为宜,畦埂宽不超过 40 cm。提倡 短畦,畦长以 5 0 m 60 m为宜。采用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23 c m 2 8 cm。4.2 足墒播种小麦出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墒情不足时应进行造墒。4.3 适期播种适宜的播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6 1 4,冬前0 积温550.日6 0 0.日。全省小麦的适宜播 期为:鲁东地 区 1 0月1日 1 0月10日;鲁中 地区10月3日 1 3日;鲁南、鲁西南地区10月5日15日;鲁北、鲁西北地区10月2日1 2 日。4.4 适量播种每667 m2基本苗应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 品种,适期播种的高产麦田适宜基本苗 每667 m212万1 6 万。分 蘖成穗低的 大穗型品种,适宜基 本苗每667 m21 5 万 18万。适 宜的播种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每亩播种量(k g)=要求基本苗千粒重(g)/10001000发芽率出苗率。4.5 宽幅播种4.5.1 宽幅播种机具选择采用小麦耧腿式宽幅精播机或 圆盘式宽幅精播机播种,苗带宽度8 cm10 c m,播种深度3 c m 4 c m。整地质量较好的地块,采用耧腿式小麦宽幅播种机;整地质量差、秸秆坷垃较多的地块,采用圆盘式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质量应符合NY/T 9 9 6 的要求。提倡采用种肥同播宽幅播种机。D B 3 7/T 35 08 20 1934.5.2 宽幅播种机作业要求4.5.2.1 调好机械。作业前应做好机械调试,确定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播量、播深、行距,衔接行是否符合农艺要求。4.5.2.2 匀速慢行。作业过程中严禁倒退,作业速度5 km/h。要经常观察播种机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特别是看排种、输种管是否堵塞、种子和肥料在箱内是否充足。4.6 播后镇压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宽幅播种机,在播种时随播随压。墒情不足或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再用镇压器镇压12遍。5 田间管理技术5.1 冬前管理技术5.1.1 查苗补种麦苗出土以后,如有缺苗断垄,在二叶期前浸种 催芽,及时补种。对零星缺苗地块,在三叶期以后取密补缺,进行移栽。5.1.2 及时划锄镇压小麦三叶期至越冬前,每遇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划锄。若每 667 m2总茎数达80万以上时,要进行镇压。5.1.3 适时防治病虫草害5.1.3.1 化学除草以 播娘 蒿、荠菜 等 为主 的麦 田,每6 6 7 m 2选 用1 5%噻 吩磺 隆可 湿性 粉 剂1 0 g1 5 g,或7 2%2,4-滴丁酯乳油45 m l 7 5 ml,或50 g/L 双氟磺草胺悬 浮剂5 g6 g 等药剂;以猪 殃殃为主的麦田,每6 6 7 m2可选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 0 g 4 0 g,或480 g/L麦草畏水剂2 0 m l 2 7 ml,或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 m l70 ml等药剂;对以雀麦为主的小麦 田,每 667 m2可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 g12 g+专用助剂,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 g4 g,或30 g/L 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 m l35ml+专用助剂等药剂;以野燕麦、大穗看麦娘为主的麦田,每6 6 7 m2可选用1 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 0 g 30 g,或30 g/L 甲基二 磺隆油悬乳剂2 0 m l 35 m l+专用助 剂,或 50%异丙隆 可湿性粉剂 120 g 180 g等药剂;以节 节 麦为 主的麦 田,每 66 7 m2可选 用30 g/L甲基 二 磺隆可 分散 油 悬浮剂 20 ml35 ml+专用助剂,或 3.6%二磺甲碘隆 水分散粒剂1 5 g 2 5 g+专用助 剂等药剂。单子叶杂草和双 子叶杂草混和 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和使用,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注明的剂量和注意事项使用。以上药剂选择合适剂量,兑水30 k g 4 5 kg喷雾使用,提倡用扇形喷头的喷雾器,不漏喷,不重喷。5.1.3.2 地下害虫防治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6 6 7 m23k g 4k g 沟 施。5.1.4 浇越冬水一般墒情年份,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 6 时浇冬水。浇水后及时划锄。D B 3 7/T 35 08 20 1945.2 春季管理技术5.2.1 镇压划锄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早镇压。群体偏大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5.2.2 冻害补救冬季发生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 麦田,在小麦返青期追肥浇水,每6 6 7 m2追施尿素10 k g,浇水4 0 m 50 m,缺磷地块适当混配磷酸二铵使用。仅有叶片受冻麦田,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5.2.3 起身拔节期肥水管理春季每667 m2茎蘖数 9 0 万以下 麦田,起身 追肥浇水;每 6 67 m2茎蘖数 9 0 万以上 的麦田,拔 节追肥浇水。追肥以氮肥为主;缺磷、钾的地块,配合追施磷、钾肥。灌溉量每667 m24 0 m 5 0 m。5.2.4 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或者是防治效果差的麦田,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开展化学除草。除草剂喷施时气温要高于1 0,喷药前后3天不宜有最低温0 以下的强降温天气。用药种类和防治方法等参见5.1.3.1。5.2.5 病虫害防治小麦返青至拔节 期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地下害虫等病虫 害。防治纹枯病、根腐病,每667 m2可选用250 g/L丙环唑乳 油30 m l 4 0 ml,或 300 g/L苯醚甲环 唑 丙环唑乳 油 2 0 m l 3 0 ml等药剂,兑水30 k g,在小 麦茎基部喷雾 防治,间隔 10 d15 d再喷一 次;防治麦蜘蛛宜在上午 10:00以前或下午4:0 0 以后进行,每6 6 7 m2选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 4 g 8 g,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 0 g 50g等药剂,兑水30 k g喷雾防治。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以上对 路药剂一次混合喷雾施药防治,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5.3 后期管理技术5.3.1 浇开花灌浆水小麦孕穗开花期至开花后15 d 左右,若土壤墒情不足,适时 浇水,灌溉量每6 6 7 m24 0 m 5 0 m。成熟前15天严禁浇水。5.3.2 病害防治5.3.2.1 防治锈病和白粉病每66 7 m2用15%三唑 酮 可湿 性粉剂 40 g 45 g,或 43 0 g/L戊唑醇悬浮 剂12 ml15 ml 等药 剂,兑水30 k g,喷雾防治。5.3.2.2 防治赤霉病小麦齐穗期至开花盛期,遇雨、露或雾,每 667 m2选用25%咪鲜胺乳油5 0 g 6 0 g,或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90 g 120 g,或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2 5 g150 g 等药剂,兑水3 0 k g,喷雾防治。D B 3 7/T 35 08 20 1955.3.3 虫害防治5.3.3.1 防治蚜虫小麦开花至灌浆期间,百穗蚜量达到 5 0 0头或蚜株率70%时,每6 6 7 m2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3 g 6 g,或2 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10 g等药剂,兑水30 k g 喷雾防治。5.3.3.2 防治吸浆虫吸浆虫重发 地块,小麦抽穗50%70%时,每667 m2选用5%高效氯氟氰 菊酯 7 g 11 g,或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4 g5 g 等药剂,兑水30 k g 喷雾防治。5.3.4 叶面喷肥小麦灌浆期间叶面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的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等溶液,每6 6 7m2喷50 k g 6 0 kg。叶面追肥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间隔7 d1 0 d再喷一次。5.3.5 一喷三防将本规 程 5.3.2、5.3.3、5.3.4的杀菌 剂、杀虫剂 与叶面肥进 行混配,在孕穗期至灌 浆期一次喷 施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效果。6 适时收获当籽粒含水量降低到20%以下时,进行机械收获。及时晾晒或机械烘干,防止穗发芽和籽粒霉变。含水量13%时进仓贮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7/T 3508-2019.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