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 编制导则DB34/T 2387-2015.pdf

  • 资源ID:189373       资源大小:533.1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 编制导则DB34/T 2387-2015.pdf

ICS 27.140 P 59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3872015 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 编制导则 Compilation guidelin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flood control pla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6-03 发布 2015-07-03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387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兵、胡先林、叶礼宏、汪燕、杨毅、高建中。DB34/T 23872015 1 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度汛方案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编制依据、编制内容以及编制与审批。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在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度汛方案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L 297 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 SL 298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施工期度汛 指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在汛期期间针对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安排的工程及非工程措施,以确保施工工程及周围环境汛期安全。3.2 度汛方案 指各类在建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在度汛过程中对所需要的人、财、物、方法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织、安排及明确责任的方案。3.3 度汛工程措施 指汛前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完成到一定的高程、位置,通过工程本身进行过水度汛的措施。3.4 度汛防护措施 指在汛前及度汛期间,度汛工程措施满足不了度汛要求时,采取对工程进行临时加固、基坑过水、临时设施及防护等进行度汛的措施。DB34/T 23872015 2 4 一般规定 4.1 在建工程的度汛方案在汛期来临之前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编制,并应在汛前完成报批工作;4.2 度汛方案应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进行审批;参建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后的方案组织实施;修改度汛方案应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4.3 汛期应对方案各类措施及物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物资准备情况要满足 SL 297 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及 SL 298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的要求;对采取的应急度汛措施需要的各种资源汛前应准备到位。4.4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度汛。4.5 服从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调遣。4.6 对应急措施中涉及的地方政府、医院、地方救援等汛前应沟通、联系。5 编制依据 5.1 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5.2 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环境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文件及度汛目标;5.3 施工现场已完工程及正在建工程情况;5.4 可调用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资源情况;5.5 在建项目主管部门及防汛指挥机构对项目防汛的要求。6 编制内容 6.1 一般要求 度汛方案内容应包括:工程概述、编制依据、度汛形势分析及险情预判、工程进度、汛前目标、工程措施、防护措施、资源准备、组织安排、应急措施等。6.2 工程概述 6.2.1 应简述工程概况。包括工程位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作用、工程项目组成、有关工程结构状况等。6.2.2 工程所处的环境。应说明工程所在地的环境(道路交通、水电、人文)、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状况。6.2.3 临时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6.3 编制依据 应说明度汛方案的编制依据。遵照本标准第五章要求编写。6.4 度汛形势分析及险情预判 6.4.1 度汛现状;6.4.2 自然环境对度汛影响分析;6.4.3 工程进展对度汛的影响;DB34/T 23872015 3 6.4.4 对各项险情综合预判;6.4.5 度汛重要性分析及工程出险后果预测。分析工程本身及施工区域存在的度汛安全隐患及形成隐患的原因;工程失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等。6.4.6 对于超标准洪水,应说明单独编制应急预案的要求。6.5 汛前目标 6.5.1 工程进度目标。包括:水下部分工程要求完成目标、机电设备及送变电部分要求完成目标、主体结构要求完成目标等。6.5.2 防护措施目标。包括:围堰安全措施目标、基坑安全措施目标、洪水分流措施目标、临时泵房排水目标、构筑物防护目标等。6.6 工程进度 6.6.1 汛前工程计划完成情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度汛目标要求,汛前工程应该完成的内容;6.6.2 目前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与度汛有关工程情况及与总计划的差距;6.6.3 汛前工程应达到目标计划:为达到度汛条件汛前工程施工计划;6.7 工程措施 6.7.1 工程度汛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策划度汛的工程措施。一般项目度汛的工程措施遵照附录A。6.7.2 对采取的工程措施,应制定落实工程措施对应的工程进度计划。6.7.3 针对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需要的材料计划、设备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资金计划等;工程措施落实到位。6.8 防护措施 6.8.1 当工程措施满足不了或实现不了度汛要求时,应采用防护措施,加强对导流建筑物观测、检查、维护,满足度汛要求。6.8.2 根据不同类型工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典型项目度汛的防护措施遵照附录 B。6.9 资源准备 6.9.1 按照工程施工部位及时间要求,列出度汛工程措施及防护措施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材料、设备、资金、方法等。6.9.2 根据工程出险及抢险需要,计划应准备的抢险物资。6.10 组织安排 6.10.1 成立以项目法人为主体的工程度汛指挥机构(领导小组),具体由项目法人(或代建单位现场机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等负责人组成。6.10.2 度汛指挥机构宜下设:技术组、水情组、抢险组、后勤保障组等,并应明确各组的职责。6.10.3 工程抢险队伍应以施工单位为主。6.10.4 明确所有参加防汛人员排班(值班)计划、联系方式、人员职责等。6.10.5 工程度汛涉及其他相关方,应列出相关方(包括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社会救援机构、与度汛有关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联系方式、沟通人员及沟通的事项。6.11 度汛应急措施 DB34/T 23872015 4 6.11.1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运管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可能发生的险情制定相应的度汛应急措施。6.11.2 应急救援工作应服从度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度汛指挥机构应明确抢险队伍的调度程序。6.11.3 应建立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和时限。6.11.4 采取的应急度汛措施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材料、设备、药品、器械等)使用计划;6.11.5 针对汛期可能发生的事件宜组织模拟演练、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价的要求。6.11.6 对全体员工进行常见险情及抢险方法等度汛应急技能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能提高员工应急、抢险、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常见险情及抢险方法见附录 C。DB34/T 23872015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常见项目度汛的工程措施 A.1 中小型堤防加固及河道疏浚工程 A.1.1 河(渠)道清理及防洪标准水位以下的边坡防护应在汛前完成,保证河(渠)道畅通;A.1.2 穿堤建筑物应在汛前完成防洪标准水位以下的部分,防洪闸门启闭机安装调试应具备启闭条件;堤防应恢复到防洪标准水位以上,在汛期来临前拆除围堰;A.1.3 跨河(渠)建筑物在汛前应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汛期来临前应拆除围堰,保证河(渠)道畅通。A.2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A.2.1 输水涵管(放水底孔、泄洪洞)加固、闸门及启闭机安装调试应完成,具备汛期运用条件;A.2.2 坝体、坝坡防护等防洪标准水位以下工程加固完成,应满足汛期挡水要求;A.2.3 溢洪道加固工作应完成,确保具备汛期过水能力;A.2.4 对坝体及坝基防渗加固,应确保在汛前完成加固工作。防渗体汛前不能施工的,则安排汛后进行施工。A.3 中小型水闸工程 A.3.1 汛前应完成水下部分土建部分的施工任务,具备过水能力;A.3.2 汛前应完成闸门与启闭机安装调试工作,闸门具备正常启闭条件;A.3.3 水上部分在汛期施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物体坠落水中,造成闸门启闭困难。A.4 中小型泵站工程 A.4.1 穿堤箱涵应在汛前完成防洪闸的闸门及启闭机安装调试工作,堤身恢复至防洪标准水位以上;防洪闸两侧围堰在汛前来临前应予以拆除,不影响度汛;A.4.2 泵站主体工程应在汛前完成,水泵机组安装调试结束;A.4.3 泵站当年要求运行发挥效益的,应完成升压变电站安装及输电线路的架设工作,满足水泵运行要求;A.4.4 泵站当年不要求运行发挥效益的,应按照设计要求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汛前施工任务。A.5 小型水电站工程 A.5.1 小型水电站工程比较复杂,单项工程开工前应充分考虑工程度汛要求,进行合理安排。A.5.2 拦水坝工程应完成防洪标准水位以下部分的施工,且具备泄洪能力,同时保证上下游河道畅通;A.5.3 进水口及明渠控制段应完成,具备挡水能力,挡水围堰在汛前应拆除或具备过水条件;A.5.4 电站主体工程应完成水下部分,围堰等工程应不影响河道行洪。DB34/T 23872015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常见项目度汛的防护措施 B.1 中小型堤防加固及河道疏浚工程 B.1.1 对于汛前完成不了的水下部分护坡,应采取砂石、石块、袋装土等防护措施防冲刷。B.1.2 对没有完成施工任务造成该河段泄洪能力满足不了要求的,应考虑采用其他河(渠)道分流等措施。B.2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B.2.1 对坝体及坝基防渗加固,如库水位超过防渗施工的设计水位时,不宜进行防渗体施工,确需施工,应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并经论证可行。B.2.2 对于汛前完成不了的坝体水下部分护坡,应采取砂石、石块、袋装土等防护措施防冲刷。B.2.3 对汛前没有完成的主要除险加固项目,应按照设计要求,限制使用。B.3 中小型水闸工程 B.3.1 采用全断面围堰或分段围堰施工导流时,当工程措施满足不了要求时,应对围堰进行加固,以满足汛期围堰在设计洪水位下的工程度汛安全。B.3.2 对利用围堰度汛的项目应按照设计要求考虑基坑安全,要确保外河水位与基坑水位差在设计范围内,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当超出设计要求时,应考虑对基坑进行充水或按照设计进行防护。B.4 中小型泵站工程 B.4.1 进水侧围堰应满足防汛要求,应对围堰进行校核,针对薄弱环节分别进行加高、加宽、结构加固、防冲、防渗处理,应对围堰边坡稳定、渗透稳定进行验算。B.4.2 对采用深井或井点降水的强透水地基,在汛期来临外水位提高的情况下,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基坑渗漏破坏。B.5 小型水电站工程 B.5.1 拦水坝未能及时完成,不具备度汛条件时,应对围堰进行加高加固,以满足汛期围堰在设计洪水位下的工程度汛安全。B.5.2 进水口及明渠控制段未能及时完成,应对围堰进行加高加固,同时对于电站主体工程汛期施工时,应安排专人对进水口处围堰进行水位及围堰堰体稳定的观察,确保施工安全。B.5.3 电站主体工程未能完成水下部分的,应对围堰进行加高加固,同时应确保围堰不影响河道正常泄洪。C DB34/T 23872015 7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常见险情及抢险方法 C.1 常见工程险情种类 C.1.1 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渗水和漏洞,堤身滑坡,蚁害隐患,决口等;C.1.2 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土坝裂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C.1.3 涵闸、泵站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C.2 堤防抢护方法 C.2.1 岸坡坍塌抢护 应以护坡、固基为主,阻止继续坍塌。根据坍塌段流速大小、冲刷部位及现场防汛器材供应条件,采用不同的抢护措施。常用消坡加戗、植物防护、顶部防浪、腰部防冲、底部固基等措施。C.2.2 背水坡渗水和漏洞抢险 C.2.2.1 渗水和漏洞,总的抢护原则是:前截(堵)后导(渗)降低浸润线,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堤身的稳定性。C.2.2.2 抢护渗水的措施有:临河截渗,桩柳前戗截渗及背水坡导渗(开沟导渗或砂石、土工布反滤层法)。C.2.2.3 漏洞的抢护:堵塞洞口通常用抛散土或土袋堵漏、软楔或铁锅堵漏临河月堤等。当无法在临河堵漏时采取背水坡导渗排水,防止漏洞扩大,变浑为清,引出清水。抢堵漏洞以在迎水坡直接堵塞进水口最为有效。但必须先查明进口位置、大水和漏洞数量。一般在白天撒稻草查看水面上有无漩涡,投石灰看出水口有无颜色;晚上用手脚探测出水口水温(清水比浑水凉)或用嘴辨味,判明漏的清水还是浑水。漏洞以出现浑水为危险。抢护漏洞须注意:切忌在出水口堵塞洞口,否则漏洞愈堵愈大或在附近出现新的漏洞,而只能用反滤方法,使浑水变清;做反滤围井或进口堵漏时,切忌在堤脚附近打桩,防止因震动而进一步恶化险情。上述两项都是违反前截后导原则,导致漏洞扩散,造成堤防失事的严重教训。此外,临河堵漏还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漏洞封堵后要勤检查,防止新的险情发生。C.2.3 决口的堵复 汛期堤坝出现或刚发生溃决时,应因地制宜组织力量全力抢堵,堵口工作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较小的决口,应在洪峰过后立即抓紧堵复。汛期堵复有困难的决口,可考虑留待汛后进行。若河道多处决口,则应本着“先下游后上游,先小口后大口”的堵复原则,具体安排实施。但不论何种情况,为避免扩大灾情,减小损失,一旦发生堤坝溃决,都应及明采取如下两项临时措施:a)溃水归槽:在决口的最下游地区扒口,使溃水及时归槽,避免下游地区溃水水位壅高,或造成其他地段堤防的溃决。b)盘筑裹头:当口门溜势稍缓,即应抓紧推枕抛石盘筑裹头,防止口门两端扩大,增加灾后堵口的工作量。DB34/T 23872015 8 C.3 水库塘坝抢险 C.3.1 坝顶漫溢抢险 抢护措施是:事先掌握水文预报,加强水库控制调度,合理预泄腾空库容;上游分洪截流,减少进库流量;下游清除行洪障碍,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加宽溢洪道的断面或降低溢洪道底坎,清除溢洪道,泄洪洞进水口漂浮物,增大水库泄洪能力。根据上游水情预报,堤顶有漫溢危险时,应及时抢筑子埝,增加挡水高度。根据现场能提供的防汛材料,子埝型式有土料(土袋)子埝,木板或埽捆子埝或可利用防浪墙作子埝迎水面,在防浪墙背面填筑子埝。C.3.2 土坝渗漏抢险 土坝渗漏抢险护原则:前截后导,以截为主。当水库蓄水后,无论山坡、坝体或坝基,总有一些渗水出现,有些渗水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有些则属发展性的,应予及时抢护。还有某些渗水现象,虽暂无问题,但当库水位继续升高后,渗水情况加剧。因此,对各种渗水现象必需正确判断区别对待。管涌、流土的抢护原则是:降低渗流出逸坡降,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坝体或地基土的抗渗能力。C.3.3 土坝裂缝抢护 土坝裂缝较为常见。按其走向可分加种:龟状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内容裂缝。当坝面发现裂缝后,先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和走向等;注意观测裂缝的发展变化,分析裂缝的原因和性质;制订处理方案,尤其是贯穿坝体的横向裂缝、内部水平裂缝和脱坡裂缝的处理。同时要控制好库水位和对裂缝的临时保护措施。常用抢护方法一是开挖回填法,二是充填灌浆法。C.3.4 坝下涵洞(管)抢护 常用地基加固、加强洞身结构强度、沥青麻丝嵌缝处理预制混凝土管接头断裂等方法加以抢护。涵洞(管)漏水多数系裂缝造成,但施工质量差,防渗处理不当,或使用材料性能不好,也会引起漏水。目前常用的抢护方法有:开挖处理,局部堵漏、灌浆处理、内衬混凝土或钢筋丝网喷水泥砂浆。C.4 涵闸、泵站抢险 涵闸、泵站等工程可能产生渗漏、冲刷、裂缝等险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都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毁坏。C.4.1 当出现涵洞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常用临河堵塞、布蓬堵漏、灌浆、背水导渗等方法抢护;当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闸发生闸基渗漏时,汛期常在下游采用反滤导渗,降低渗压等方法抢护;当涵闸洞身渗漏,仍可本着“上截下导”的原则进行抢护采用临河围堰、反滤围井等方法处理。C.4.2 闸门事故抢险。出现类型一是启闭机螺杆折断,二是闸门不能关闭。在涵洞没有泄漏的情况下发生螺杆折断时,可由潜水员下水探清闸门卡阻原因及螺杆断口位置,并用钢丝绳系住原闸门吊耳,利用卷扬机绕转钢丝绳开启闸门,待露出折断部位后进行拆除更换。当事故发生时,若闸门已有较大漏水。可先抛置土袋,后用沉放钢筋网方法封堵进水孔口,然后派潜水员按上述方法处理并列换折断螺杆。处理完毕,撤走钢筋网及土袋后,进行闸门启闭试验。当涵闸闸门发生事故,不能关闭或涌完全关闭,或闸门损坏大量漏水,必须抢修时,应采用以下应急措施:a)钢、木叠梁 DB34/T 23872015 9 如设有事故检修闸门门槽而无检修闸门时,可将临时调用的钢、木叠梁逐条放入门槽,如不能堵漏而又情况严重时,可再将土(砂)袋沉放在闸门前后,堵塞孔口。b)钢筋网堵口 钢筋网用直径 10-14 mm 钢筋编织,间距不大于 20 cm。另选几根较粗的钢筋作为骨架。借以增加刚度。钢筋网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进水口的两倍以上。沉堵前,先架浮桥作通道。在进水口前扎滔排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排上将钢筋网沉下。等盖住进口后,随即将预先准备的麻袋、草袋抛下,堵塞网格。若漏水量显著减少,即为沉堵成功。根据情况,如需止水闭气,可在土袋堆体上加抛散土。c)钢筋混凝土管封堵 当闸门不能完全关闭时,采用直径大于闸门开度 20-30 cm,长度略小于孔净宽的钢筋混凝土管。管的外围包扎一层棉絮或棉毯,用铅丝捆紧,混凝土管内穿一根钢管,钢管两头各系一条绳索,沿闸门上游侧将钢筋混凝土管缓缓放下,在水平水压力作用于下将孔封堵,然后用土袋和散土闭气断流。_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 编制导则DB34/T 2387-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