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DB22/T 2256-2015.pdf

  • 资源ID:189275       资源大小:414.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DB22/T 2256-2015.pdf

ICS 65.020.20 B 05 a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2562015 b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Evaluation Protocol of japonica Hybrid Rice sterile lines 2015-02-01发布 2015-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256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维韧、周广春、全东兴、金成海、南钟浩、全成哲。DB22/T 22562015 1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条件、鉴定程序、鉴定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粳型水稻不育系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15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 杂交粳稻 japonica hybrid rice 具备常规粳稻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由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双亲相互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3.2 不育系 male sterile line 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的水稻植株(s)。3.3 纯度 purity 品系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系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3.4 不育株率 sterile plant rate 在调查纯度的各群体内,同型可育株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的百分率。3.5 套袋自交结实率 bagged seed setting rate 总结实粒数与总颖花数的百分率。3.6 不育度 degree of male sterility 衡量不育系不育程度的指标,以自交不实率和花粉不育度表示。3.7 柱头外露率 percentage of exserted stigma 开花闭颖后柱头露在颖壳外面的比例,分单边外露率(仅一个柱头外露的比例)和双边外露率(两个柱头都外露的比例)。DB22/T 22562015 2 3.8 异交结实率 outcrossing rate 所取稻穗结实总粒数与所取稻穗总颖花数的百分比。4 鉴定条件 4.1 组织鉴定部门 省级(含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4.2 申请鉴定不育系 4.2.1 亲本来源清楚,选育过程翔实。4.2.2 与现有不育系(系指已受理或鉴定通过的不育系)有明显区别。4.2.3 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不育性稳定且符合不育系生产应用的要求。4.3 鉴定圃 4.3.1 播期 在当地适于不育系制种的最大播期范围内分1期3期播种,每期间隔10 d,每期不低于1000株。4.3.2 面积与规模 4.3.2.1 不育系繁殖或杂交组合制种现场,面积各不少于 200 m2,总种植群体 3000 株以上。4.3.2.2 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展示现场,面积不少于 200 m2,每个组合不少于 200 株。4.3.3 栽植要求 单本栽插,不准去杂,人为造成的缺株按杂株处理,鉴定现场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应符合鉴定要求,与当地生产实际条件相近。5 鉴定程序 5.1 提出鉴定申请 申请时间为每年3月份前申请。5.2 申请鉴定单位或个人,提供以下材料 5.2.1 水稻不育系鉴定申请表。5.2.2 不育系选育过程及配组利用情况报告。5.2.3 光温敏不育系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结果,包括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临界光长和稳定不育的天数。5.2.4 鉴定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5.3 审查申报材料 审查申请者提供的有关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质询。DB22/T 22562015 3 5.4 田间鉴定 对不育系有关性状进行田间现场鉴定。5.5 专家组形成书面鉴定意见 专家组进行评议,形成田间考察鉴定的书面意见。6 鉴定 6.1 不育系纯度 现场检测不育系群体的一致性,要求检测总株数在3000株以上,纯度应按下列公式1计算。()()100%=TI TP.(1)式中:P纯度;T 总株数;I 杂株数。6.2 不育株率 在调查纯度的各群体内,调查同型可育株数,计算不育株率。不育株率应按下列公式2计算。()()100%=TN TP.(2)式中:P不育株率;T 总株数;N 可育株数。6.3 套袋自交结实率 在抽穗达25 d以上的套袋自交穗中随机选取100个稻穗,计数总颖花数和总结实粒数,套袋自交结实率应按下列公式3计算。()100%11=NnF.(3)式中:F 套袋自交结实率;1 n 总结实粒数;1 N 总颖花数。6.4 花粉不育度 确定花粉主要败育类型,花粉不育度应按下列公式4计算。()100%22=NnP.(4)式中:P花粉不育度;DB22/T 22562015 4 2 n 不育花粉粒总数;2 N 观测花粉粒总数。6.5 柱头外露率 详见附录B,应按下列公式5、公式6和公式7计算。()100%33=NnPs.(5)式中:s P 柱头单边外露率;3 n 柱头单边外露的颖花数;3 N 已开花的颖花总数。()100%44=NnPd.(6)式中:d P 柱头双边外露率;4 n 柱头双边外露的颖花数;4 N 已开花的颖花总数。()d s tP P P+=%.(7)式中:t P 柱头总外露率;s P 柱头单边外露率;d P 柱头双边外露率。6.6 异交结实率 在不育系繁殖田或杂交水稻组合制种田随机选取5点,选取每点相邻父本间的母本,分别调查所取稻穗的结实粒数和总颖花数,异交结实率应按下列公式8计算。()100%55=NnFO.(8)式中:o F 异交结实率;5 n所取稻穗结实总粒数;5 N所取稻穗总颖花数。7 判定规则 不育系鉴定合格应符合如下条件:a)不育系纯度不低于 99.9%;b)不育株率不低于 99.9%;c)套袋自交结实率不高于 0.05%;d)花粉不育度不低于 99.5%;光温敏不育系除上述指标外,还要求在本地适宜播期内稳定不育。DB22/T 22562015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吉林省水稻不育系鉴定申请表 水稻不育系鉴定申请表见表A.1 表A.1 水稻不育系鉴定申请表 不育系名称 育成年份 申请单位(个人)育成单位(个人)申请鉴定日期:申请者通讯地址:不育系来源 电话/传真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按选育过程以示意图表示):主要性状指标:籼型、粳型 不育系类型 核、核质互作 花粉败育类型 光温敏性(光、温、光温互作)异交结实率(%)不育株率(%)不育度(%)自交结实率(%)起始时间/d 开花高峰/d 开颖角度 特征 特性 开花习性 柱头外露率(%)生育期(d)播始历期(d)植株高度(cm)分蘖性 品质状况 农艺 性状 抗病性 抗逆性 其他性 状说明 选配组合情况(已配组合名称及进入国家或省级生产试验情况):不育系鉴定现场地点、种植面积、株数及分期播种情况等:其它附件材料:1、近2-3年对不育系不育株率、不育度、自交结实率、不同败育类型花粉比例的调查结果;2、权威部门出具的主要病害抗性鉴定结果;3、权威部门出具的品质测试结果;4、光温敏不育系须附权威部门出具的临界温光鉴定结果;申请者所在单位意见:盖 章 年 月 日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意见:盖 章 经办人:年 月 日 DB22/T 22562015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柱头外露率 柱头外露率在已抽穗的不育系群体中随机选取20个刚结束开花的稻穗,分别计数已开花的颖花总数、柱头单边外露的颖花数、柱头双边外露的颖花数,柱头单边外露率、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柱头外露率。_

注意事项

本文(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DB22/T 2256-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