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DB22/T 2017-2014.pdf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2017 2014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n maize 2014-02-28发布 2014-04-30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017 2014 I 前 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辉、张春宵、李淑芳、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李海云、陶蕊、李洋、朴明鑫、李钊、王立春、刘慧涛。DB22/T 2017 2014 1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Zea mays L.)萌 发 期、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 的 抗旱性鉴 定及 抗 旱性评价 标准。本标准 适用于 玉米 品种、自交系和种质资源 的 抗旱性鉴 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用是必 不可 少 的。凡是 注 日期 的 引用 文件,仅所 注 日期 的 版 本 适用于 本文 件。凡是 不注 日期 的 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3543.4 农 作物种子检验 规 程 发 芽试验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NY/T 1209 农 作物品种试验技术 规 程 玉米 NY 1782 农 田土壤墒情检测技术 规 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 义适用于 本文件。3.1 玉米自交系 maize inbred line 由单 株 玉米 连续自交多代,经过选择而产生 的 基因型相对纯合 的 后代。3.2 玉米杂交种 maize hybrid 两个遗传 基 础 不 同 的玉米 品种 间、自交系 间、自交 不 亲 和系 间或雄 性 不 育系 与恢复 系 间杂 交,产生有生产 利 用价 值 的 F1代。3.3 对照自交系或品种 check inbred line or variety 我国 玉米 作物 不 同 生 态区当地 农 民 多 年使 用 的玉米 自交系 或大面积 种 植 的 地方杂 交种。3.4 校正自交系或品种 adjusting inbred line or variety 多 年 多 点 抗旱鉴 定 过程 中表现稳 定的 自交系 或杂 交种。3.5 DB22/T 2017 2014 2 校正值 adjusted value 经过 校正 自交系 或 品种 校正 后 的 性 状值。3.6 抗旱性 drought resistance 在干 旱 胁迫 下,玉米 自交系生 长 发 育 或 玉米 杂 交种产 量 对 干 旱 胁迫 的 反 应 能 力。3.7 抗旱系数 drought resistant index 以 生 长 发 育对 干 旱 胁迫反 应相 关 的 指 标 或籽粒 产 量 作 为依据,以 对 照 材料 作 为比较 标准,评价 待 测 材料 抗旱性 的 指 标。3.8 抗旱性级别 grade of drought resistance 抗旱性分 五级,从强到弱依次为:1级,极强(HR,hightly resistant);2级,强(R,resistant);3级,中等(MR,moderately resistant);4级,弱(S,susceptible);5级,极弱(HS,hightly susceptible)。3.9 种子萌发发芽率 percentage of germination 在温室条 件 下,28暗培养培养 后第 7天(168h)发 芽种子 数占 种子 总数 的 百 分 率。3.10 种子萌发抗旱率 drought-resistant percentage of seeds germination 胁迫条 件 种子萌 发 指数与 对 照 条 件 种子萌 发 指数比值 的 百 分 比。3.11 伤害率 injuring rate 干 旱 胁迫 对 玉米 造成表 型 的 伤害比率。3.12 种子萌发抗旱系数 drought-resistant index of seeds germination 种子萌 发 抗旱 率(GDRI)与胚 芽 长度伤害率(RI)的 乘积。3.13 幼苗干旱存活率 survival percentage after drought stress 玉米 幼 苗 干 旱 复水 后 存活 株 数占总 株 数 的的 百 分 率。3.14 旱棚 rainout shelter 具备遮雨条 件的 干 旱试验 棚。3.15 保绿性 stay-green trait DB22/T 2017 2014 3 植 株 在籽粒 生 理 成 熟 期 叶片 因 衰老进 程 延缓 而 无 明 显失绿,是育种选择 的 理想 性 状。3.16 籽粒产量 grain yield 小 区 收获 后 含 14%标准 水 的 籽粒 重 量,用 鲜 籽粒 烘 干 称重 后 折算 或 用经过 矫 正 的专 用 水 分测 定 仪 测定 籽粒 含 水率 后 按标准 水 折算。4 抗旱性鉴定 4.1 自交系抗旱性鉴定 4.1.1 种子萌发期 4.1.1.1 样品准备 试验种子质 量 应 符 合 GB/T 4404.1,数量 满足 试验 需 要,不 应包 衣 或 拌 种。30 35 烘 干 10 h,冷 却至 室温待 测。4.1.1.2 胁迫溶液配制 将 200 g聚乙二醇-6000溶解 在 1000 ml无离 子 水中。注:种子萌 发 期抗旱性鉴 定 用 高 渗溶液法。即 用-0.5 MPa的 聚乙二醇-6000水 溶液 对种子 进行 胁迫 处理,以 无离 子 水培养 作 为 对 照。4.1.1.3 胁迫培养 60粒 种子 为 一 个 重 复,共三 次 重 复,采 用 砂 培 不 浸 种 方 法,在 塑 料 发 芽 皿 内 进行,发 芽 皿体 积为 19.5 cm 14 cm 12 cm(长 宽 高)。砂 子 为 黄砂,过 筛 使 砂 粒大 小均匀,直径 0.08 mm,对 砂 子 进行 洗涤 和 消毒处理。在 发 芽 皿 中 装入 700 g(厚 度为 4 cm 5 cm)干 砂,用 平板刮平 后 整齐摆放 60粒 种子,再 加入 500 g(厚 度为 2.5 3 cm)干 砂,均匀覆盖。加盖避免 发 芽 皿 内的 水 分 蒸 发。加入 200 mL的 20%PEG-6000溶液,使 砂 子 中 PEG接近饱 和 状态。4.1.1.4 对照培养 60粒 种子 为 一 个 重 复,共三 次 重 复,采 用 砂 培 不 浸 种 方 法,加入 200 ml蒸馏 水。加盖 以 防止 水 分 蒸发。分 别标 记 为 CK1、CK2和 CK3。4.1.1.5 性状调查 将 培养 皿放入 培养 箱 中,在 28 1 条 件 下 暗培养,第 1 d、3 d、5 d和 7 d调查 发 芽种子 数,5d后 调查 发 芽种子 的 胚 芽 长度。4.1.1.6 种子萌发抗旱率 种子萌 发 抗旱 率 按 式(1)计 算:%1001=-ck s PI PI GDRI.(1)其 中:7 25.0 5 50.0 3 75.0 1 00.1 nd nd nd nd PI+=.(2)%1001=-Ts Ger X X nd.(3)DB22/T 2017 2014 4 式 中:PI-种子萌 发 指数,下 标 s、ck分 别 表 示 胁迫条 件 和对 照 条 件;nd-种子萌 发 率,nd1,nd3,nd5,nd7分 别 为 第 1、3、5和 7天 的 种子萌 发 率;XGer-在 特 定 时 间 的 种子萌 发 数;XTs-种子 总数;GDRI-种子萌 发 抗旱 率。4.1.1.7 胚芽长度伤害率 胚 芽 长度伤害率 按 式(4)计 算:()%100 X-X-1SL.s SL.ck=CK SL XRI.(4)式 中:XSL.S-胁迫培养 三 个 重 复在 5 d萌 发 种子 的 胚 芽 长度 平均 值;XSL.CK-对 照 培养 三 个 重 复在 5 d萌 发 种子 的 胚 芽 长度 平均 值;RI-胚 芽 长度伤害率。4.1.1.8 种子萌发抗旱系数()%100 1-=RI GDRI DRI.(5)式 中:DRI-玉米 种子萌 发 抗旱系 数;GDRI-种子萌 发 率;RI-胚 芽 长度伤害率。4.1.2 苗期 4.1.2.1 种子要求 种子 要 求 应 同 GB/T 4404.1,数量 满足 试验 需 要,不 应包 衣 或 拌 种。4.1.2.2 培养温度 在 相 当 于日 平均 气 温为 25 5 的 温室条 件 下 进行 抗旱试验。4.1.2.3 试验设计 三 次 重 复,每 个 重 复 60株(幼 苗基 数)。4.1.2.4 播 种 在 容 积为 450 mL的不 漏 水 塑 料 杯 中,装 营 养 土 300 g(大 田壤土:草 碳 土:砂 土 均匀 混 合 5:1:1)。浇 水 至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5 5%,播 种、覆 土 2 cm。4.1.2.5 胁迫培养 幼 苗 长 至三叶一 心时停 止 供 水,开 始 进行 干 旱 胁迫。通 过 称重法 或 仪 器速 测 法 补 水 维持 土壤 水 分 保 持 在 土壤相对 含 水量 的 50%左右,干 旱 处理 10天 后 复水,使 土壤 水 分 达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0 5%。注:土壤 干 旱程 度 见附录 A。DB22/T 2017 2014 5 4.1.2.6 性状调查 复水 72 h后 调查 存活 苗 数,以幼 苗 或 叶片 恢复为 鲜绿 色 为存活。4.1.2.7 幼苗干旱存活率 幼 苗 干 旱 存活率 按 式(6)计 算:1-=tt DS V V DS.(6)式 中:DS-幼 苗 干 旱 存活率;VTT-干 旱 前 三 次 重 复总 苗 数 的 平均 值;VDS-复水 后 三 次 重 复存活 苗 数 的 平均 值;4.1.3 开花 期、灌浆 期 4.1.3.1 种子要求 种子 要 求 同 GB 4404.1,数量 满足 试验 需 要,不 应包 衣 或 拌 种。4.1.3.2 试验设计 试验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法,三 次 重 复,小 区面积 2.2 m2 3.3 m2。种 植 密 度 按照 区 试 要 求 或 育种 要 求实 施。设置 同 熟 期品种作对 照;肥 料 作 为 底肥 一 次 性 施 入,二 铵 30 kg/667 m2,尿素 20 kg/667 m2。注:在 旱 棚 条 件 下 模拟 干 旱。播 种 前 使 0 50 cm土 层 水 分 达 到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0%5%。4.1.3.3 干旱胁迫 处理 开花期 干 旱 胁迫:播 种后 35 3 d后 停 止 灌 水,灌浆期 间 视 情 况浇 水,保持 土壤 含 水量为 田 间 持 水 量 的 55 5%,一直 到 收获。4.1.3.4 非 干旱胁迫 处理 在 旱 棚 内 设置非 干 旱 胁迫 试验,试验 地 的 土壤 养 分 含 量、土壤质 地 和土 层 厚 度等 应 与干 旱 棚 基 本 一致。田 间水 分 管 理 要 保证 玉米 全生育期 水 分适 宜,播 种 前 表 土墒情应 保证 出 苗。保持 土壤 含 水量 85%田 间 持 水量。4.1.3.5 栽 培 管理 根 据 试验 要 求 适期 播 种。规 范 管 理,同 一 项 作 业 在同 一 天 内 完 成。玉米 抽 雄 前,所有 参 试品种(系)同 时 发 生 倒伏,可 进行 扶棵,少部分品种(系)发 生 倒伏,则不 扶。及 时 防 治 玉米 螟 等 病虫 害。4.1.3.6 性状调查 每 小 区 选 5 株,单 株 挂牌,以 抽丝 期 为 起 点,每隔 7 d调查 单 株 叶 面积,调查 5次。注:叶 长 是 指 叶片 基部 到 叶 尖 的 中 脉 长度,叶宽 是 指 叶片 最 宽 部 位的 长度。4.1.3.7 开花 期、灌浆 期 的 抗旱系数 保 绿 性抗旱系 数 按 式(7)计 算:DB22/T 2017 2014 6()()%100/.max max max-=CK Ts S s CK s CK S CKT T V V V SGDRI.(7)其 中:75.0=W L LA.(8)%100 max/=LA LAi RGLA.(9)()cx b cx be e a y-+=1/.(10)式 中:LA-单 叶叶 面积;L-表 示 叶片 中 脉 长度;W-表 示 叶片 最 大 宽 度;RGLA-相对 绿叶 面积;LAi-抽丝 后 某 时刻 绿叶 面积;LAmax-抽丝 期最 大 绿叶 面积;y-某 一 时刻 的 RGLA(%);x-抽丝 后 天数;a-RGLA的 理 论初始 值;b、c-叶片衰老 启动 相 关 参 数;Ts-衰老 启动时 间,定 义 植 株相对 绿叶 面积 达 到 95%时 为 衰老 启动时 间;Vmax-绿叶 面积 最 大 衰 减速 率;Tmax-出 现 最 大 绿叶衰 减速 率 时 间。注:利 用 式(8)计 算 单 叶叶 面积(LA),利 用 式(9)计 算 抽丝 后 某 一 时刻 的 相对 绿叶 面积(RGLA),利 用 式(10)求导得 出 相对 绿叶 面积 最 大 衰 减速 率(Vmax)、绿叶 面积 最 大 衰 减速 率 出 现 时 间(Tmax)、植 株 衰老 起 始时 间(Ts),最 终 利 用 式(7)计 算 保 绿 性抗旱系 数。4.1.4 自交系 全生育 期 4.1.4.1 种子要求 种子 要 求 同 GB/T 4404.1,数量 满足 试验 需 要,不 应包 衣 或 拌 种。4.1.4.2 试验设计 试验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法,三 次 重 复,小 区面积 2.2 m2 3.3 m2。种 植 密 度 按照 区 试 要 求 或 育种 要 求实 施。设置 同 熟 期品种作对 照;肥 料 作 为 底肥 一 次 性 施 入,二 铵 30 kg/667 m2,尿素 20 kg/667 m2。注:自交系全生育期抗旱性鉴 定 在 旱 棚进行。4.1.4.3 干旱胁迫 处理 播 种 前 使 0 50 cm土 层 水 分 达 到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0%5%,在 不 同 生育 时 期 视 墒情 补 水,保持 土壤 含 水量为 田 间 持 水量 的 55 5%,一直 到 收获。4.1.4.4 非 干旱胁迫 处理 DB22/T 2017 2014 7 在 旱 棚 内 设置非 干 旱 胁迫 试验,试验 地 的 土壤 养 分 含 量、土壤质 地 和土 层 厚 度等 应 与干 旱 棚 基 本 一致。田 间水 分 管 理 要 保证 玉米 全生育期 水 分适 宜,播 种 前 表 土墒情应 保证 出 苗。保持 土壤 含 水量 85%田 间 持 水量。4.1.4.5 栽 培 管理 根 据 试验 要 求 适期 播 种。规 范 管 理,同 一 项 作 业 在同 一 天 内 完 成。玉米 抽 雄 前,所有 参 试品种(系)同 时 发 生 倒伏,可 进行 扶棵,少部分品种(系)发 生 倒伏,则不 扶。及 时 防 治 玉米 螟 等 病虫 害。4.1.4.6 性状调查 分 别 在 苗期(三叶一 心)、开花期(50%抽 雄 吐丝)和灌浆期(全部 植 株 散粉结束),取 田 间长 势一 致 的 5株 单 组挂牌,测 量 株 高、茎粗。注 1:株 高:苗期测 量 叶 枕 株 高,即 从地面到 最 上 片叶叶 枕 的高 度;开花期和灌浆期测 量 自 然 株 高,即 自 然 状态 下植 株 的高 度。注 2:茎粗:苗期测 量植 株子 叶处 最 大 茎粗;开花期和灌浆期测 量 雌穗 下 位 叶处 最 大 茎粗。4.1.4.7 自交系 全生育 期抗旱系数 自交系全生育期抗旱系 数 按 式(11)计 算=31 i)(sd ph DRI DRI DRI.(11)其 中:%1001=-ck s ph ph ph DRI.(12)%1001=-ck s sd sd sd DRI.(13)式 中:ph-表 示 株 高,下 标 s、ck分 别 表 示 胁迫条 件 和对 照 条 件;sd-表 示 茎粗;i-表 示 玉米的 生 长 时 期,1、2、3分 别 表 示 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4.2 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 4.2.1 杂交种种子萌发期 同 4.1.1。4.2.2 杂交种苗期 同 4.1.2。4.2.3 杂交种 开花 期、灌浆 期 在 旱 棚 条 件 下 模拟 干 旱 进行。播 种 前 使 0 50 cm土 层 水 分 达 到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0%5。4.2.3.1 种子要求 种子 要 求 同 GB/T 4404.1,数量 满足 试验 需 要,不 应包 衣 或 拌 种。4.2.3.2 试验设计 DB22/T 2017 2014 8 试验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法,三 次 重 复,小 区面积 2.2 m2 3.3 m2。种 植 密 度 按照 区 试 要 求 或 育种 要 求实 施。设置 同 熟 期品种作对 照;肥 料 作 为 底肥 一 次 性 施 入,二 铵 30 kg/667 m2,尿素 20 kg/667 m2。4.2.3.3 干旱胁迫 处理 设 2个 处理。开花期 干 旱 胁迫:播 种后 35 3 d 后 停 止 灌 水,灌浆期 间 视 情 况浇 水;灌浆期 干 旱 胁迫:播 种后 45 3 d 停 止 灌 水,保持 土壤 含 水量为 田 间 持 水量 的 55 5%,一直 到 收获。4.2.3.4 非 干旱胁迫 处理 在 旱 棚 内 设置非 干 旱 胁迫 试验,试验 地 的 土壤 养 分 含 量、土壤质 地 和土 层 厚 度等 应 与干 旱 棚 基 本 一致。田 间水 分 管 理 要 保证 玉米 全生育期 水 分适 宜,播 种 前 表 土墒情应 保证 出 苗。保持 土壤 含 水量 85%田 间 持 水量。4.2.3.5 栽 培 管理 根 据 试验 要 求 适期 播 种。规 范 管 理,同 一 项 作 业 在同 一 天 内 完 成。玉米 抽 雄 前,所有 参 试品种(系)同 时 发 生 倒伏,可 进行 扶棵,少部分品种(系)发 生 倒伏,则不 扶。及 时 防 治 玉米 螟 等 病虫 害。4.2.3.6 收获 计产 按照 NY/T 1209的规定 执 行。4.2.3.7 抗旱系数 抗旱系 数 按 公 式(14)计 算:()()2 1 2-=A M m aY Y Y Y DRI.(14)式 中:DRI-参 试品种 的 抗旱 指数;Ya-参 试品种 的 旱 处理 产 量;Ym-参 试品种 的 水 处理 产 量;YM-对 照 品种 的 水 处理 产 量;YA-为 对 照 品种 的 旱 处理 产 量。4.2.4 杂交种 全生育 期 4.2.4.1 种子要求 同 4.1.4.1。4.2.4.2 试验设计 同 4.1.4.2。注:杂 交种全生育期抗旱性鉴 定 在 旱 棚进行。4.2.4.3 干旱胁迫 处理 播 种 前 使 0 50 cm土 层 水 分 达 到 田 间 持 水量 的 80 5%,在 不 同 生育 时 期 视 墒情 补 水,保持 土壤 含 水量为 田 间 持 水量 的 55 5%,以 便 保证 一 定 产 量。DB22/T 2017 2014 9 4.2.4.4 非 干旱胁迫 处理 同 4.1.4.4。4.2.4.5 栽 培 管理 根 据 试验 要 求 适期 播 种。规 范 管 理,同 一 项 作 业 在同 一 天 内 完 成。玉米 抽 雄 前,所有 参 试品种(系)同 时 发 生 倒伏,可 进行 扶棵,少部分品种(系)发 生 倒伏,则不 扶。及 时 防 治 玉米 螟 等 病虫 害。4.2.4.6 性状调查 同 4.2.3.6。4.2.4.7 杂交种 全生育 期抗旱系数 同 4.2.3.7。5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5.1 自交系抗旱性 评价 标准 5.1.1 自交系种子萌发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玉米 种子萌 发 期抗旱性评价应 符 合 表 1。表 1 玉米种子萌发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42.5 极强(HR)2 31.0-42.4 强(R)3 19.5-30.9 中等(MR)4 8.0-19.4 弱(S)5 7.9 极弱(HS)5.1.2 自交系苗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玉米 苗期抗旱性评价应 符 合 表 2。表 2 玉米自交系苗期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级 别 干 旱 存活率(%)抗旱性 1 80.0 极强(HR)2 66.0-79.9 强(R)3 50.0-65.9 中等(MR)4 40.0-49.9 弱(S)5 39.9 极弱(HS)5.1.3 开花 期、灌浆 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DB22/T 2017 2014 10 玉米 开花期、灌浆期 的 抗旱性评价 标准 应 符 合 表 3。表 3 玉米 开花 期、灌浆 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0.99 极强(HR)2 1.00-6.99 强(R)3 7.00-13.99 中等(MR)4 14.00-20.99 弱(S)5 21.00 极弱(HS)5.1.4 自交系 全生育 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玉米 自交系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应 符 合 表 4。表 4 玉米自交系 全生育 期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45.0 极强(HR)2 34.0-44.9 强(R)3 23.0-33.9 中等(MR)4 12.0-22.9 弱(S)5 11.9 极弱(HS)5.2 杂交种抗旱性 评价 标准 5.2.1 杂交种种子萌发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同 5.1.1 5.2.2 杂交种苗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同 5.1.2 5.2.3 杂交种 开花、灌浆 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玉米 杂 交种开花期、灌浆期 的 抗旱性评价应 符 合 表 5、表 6。表 5 玉米杂交种 花 期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1.30 极强(HR)2 1.10-1.29 强(R)3 0.90-1.09 中等(MR)4 0.70-0.89 弱(S)5 0.69 极弱(HS)DB22/T 2017 2014 11 表 6 玉米杂交种 灌浆 期抗旱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1.20 极强(HR)2 1.00-1.19 强(R)3 0.80-0.99 中等(MR)4 0.60-0.79 弱(S)5 0.59 极弱(HS)5.2.4 杂交种 全生育 期 的 抗旱性 评价 标准 玉米 杂 交种全生育期 的 抗旱性评价应 符 合 表 7。表 7 玉米杂交种 全生育 期抗旱 评价 标准 级 别 抗旱系 数(%)抗旱性 1 1.20 极强(HR)2 1.00-1.19 强(R)3 0.80-0.99 中等(MR)4 0.60-0.79 弱(S)5 0.59 极弱(HS)6 抗旱性鉴定规 则 6.1 品种、自交系、种质 资源的 抗旱性鉴定 应 以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 定 结 果 为 准。6.2 其它目的的 抗旱性鉴定 应 以 种子萌 发 期、苗期、开花期、灌浆期 的 鉴 定 结 果 作 为 该 时 期 的 评价 指 标。注 1:在 进行 不 同年 季 间,不 同 批 次待 测 样 品抗旱性鉴 定 时 可 引 入 资 料 性 附录 B中 的 校正 自交系 或 品种。注 2:表 1至 表 7中 评价 标准 均 依 靠 实 验 数据 人 为 划 分,在 鉴 定 材料 抗旱性 时 可 参 照 执 行。DB22/T 2017 2014 12 A A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土壤 干旱程度 划分表 表 A.1 土壤 干旱程度 划分表 干 旱程 度 土 色 土壤 水 分 偏湿 暗 黑 湿,土壤 含 水率大 于 20%,或 土壤相对 湿 度 80%。适 宜 褐 色 潮湿,土壤 含 水率在 15%-20%,或 土壤相对 湿 度在 60%-80%。轻 旱 黄 色 湿润,土壤 含 水率在 12%-15%,或 土壤相对 湿 度在 40%-60%。中 旱 浅灰 黄 半 干,土壤 含 水率 8%左右,或 土壤相对 湿 度在 20%-40%。重 旱 灰白 干,土壤 含 水率在 5%以 下,或 土壤相对 湿 度 20%。DB22/T 2017 2014 13 B B 附 录 B(规范性 附录)校正自交系或品种 推荐表 表 B.1 校正自交系或品种 推荐表 自交系 杂 交种 名 称 抗旱 级 别 名 称 抗旱 级 别 丹 黄 02 极强 郑 单 958 极强 H21 较强 吉单 27 较强 丹 340 中 吉单 278 中 P138 较弱 吉单 39 较弱 丹 360 极弱 吉单 536 极弱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