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宜优673高产制种技术规范DB35/T 1380-2013.pdf

  • 资源ID:189102       资源大小:649.4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宜优673高产制种技术规范DB35/T 1380-2013.pdf

ICS 67.060 B2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3802013 宜优 673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YIYOU 673 HIGH-PRODUCTION TECHNIQUE PROCEDURES 2013-12-04 发布 2014-03-01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 13802013 I 前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种集团福建农嘉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庭旭、游晴如、张水金、黄达彪、董瑞霞、傅再水。DB35/T 13802013 II 引言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宜香1A(由于宜香1A花期不够集中,花时较迟,开花后柱头活力下降较迅速,异交结实率较低等原因,其制种技术有别于其他三系杂交稻)与自育的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已通过福建、广东、全国(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21、粤审稻2009041、国审稻2009018、滇审稻2010005)。在福建、广东、云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2010年及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水稻主导品种及超级稻品种。DB35/T 13802013 1 宜优 673 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宜优673制种的术语和定义、制种技术、收割、干燥与包装。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区域宜优673杂交一代种子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水稻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指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用而产生雌蕊正常、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自交不能结实的水稻,通常用 A表示。本标准所称的不育系专指宜香 1A(简称母本),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不育系,于 2000 年 7 月 27 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3.2 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指具有恢复不育系育性能力的水稻品种或品系,通常用R表示。本标准所称的恢复系专指福恢 673(简称父本)。3.3 三系杂交稻杂种一代 指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的杂种一代,通常以“优”表示。本标准所称的三系杂交稻杂种一代专指宜优673。4 制种技术 DB35/T 13802013 2 4.1 亲本种子质量要求 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4.2 制种基地的选择 4.2.1 田块要求 选择地势平坦、温光条件好、地力均匀、土质肥沃、无检疫性病虫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肥力水平中上的集中连片田块。4.2.2 隔离要求 应以自然环境隔离为主,盆地丘陵区隔离距离100 m以上,平原隔离距离200 m以上;也可利用山丘、林木、房屋等做屏障隔离。制种田周围(200 m以内)严禁种植粳、糯稻;若为时间隔离,与异品种抽穗扬花期应错开20 d以上。隔离记载标准见附录A。4.3 播种期与播差期确定 4.3.1 播种期 4.3.1.1 单季制种 父本播种期宜在 4 月 25 日至 4 月 30 日、母本播种期宜在 5月 23 日至 5月 27 日进行。4.3.1.2 烟后制种 父本播种期宜在 5 月 15 日至 5 月 20 日,母本播种期宜在 6月 6 日至 6月 10 日进行。4.3.2 播差期 4.3.2.1 单季制种 第1期父本播种后10 d播第2期父本,母本与第1期父本时差25 d30 d,叶差5.2叶。4.3.2.2 烟后制种 第1期父本播种后5 d7 d播第2期父本,母本与第1期父本时差21 d22 d。4.4 育秧 4.4.1 制种田亲本用种量 父本宜 0.25 kg/666.7m2,母本宜1.5 kg2.0 kg/666.7m2。4.4.2 秧田亲本播种量 父本宜10 kg/666.7 m2,母本宜15.0 kg/666.7m2。4.4.3 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 父本宜1:40,母本宜1:81:10。4.4.4 浸种催芽 DB35/T 13802013 3 父本种子同一基地统一浸种催芽,集中育秧,分户移栽;母本种子分户浸种催芽。种子用0.2%的“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0 h12 h。采用“日浸夜露,多起多落”的方法浸种催芽。4.4.5 播种 种谷破胸 80%左右时,用多效唑或稀效唑 500 倍液浸芽谷 3 min5 min,再用防病虫药剂拌芽谷。秧田播种量按 4.4.2 要求,秧田面积按 4.4.3 要求。将芽谷分秧厢过称,均匀播种,播后泥浆盖谷,并选用适宜覆盖物覆盖。4.4.6 育秧方式 4.4.6.1 单季制种 父、母本均采用湿润育秧为宜。播种当天,畦沟有水,畦面无水,3叶1心,灌水(薄水)上畦面促分蘖。4.4.6.2 烟后制种 父本采用两段育秧方式,父本播种12 d,叶片数2.3叶至2.5叶时,要进行单粒谷寄秧,按 10 cm 13.3 cm或者13.3 cm16.7 cm规格假植;母本用采用湿润育秧。4.4.7 秧田管理 4.4.7.1 基面肥 秧田平整开畦时每666.7m2施25%(12%:5%:8%)复合肥30 kg40 kg,或尿素15 kg、过磷酸钙 50 kg75 kg、氯化钾15 kg、碳氨50 kg撒施畦面。4.4.7.2 追肥 父本寄秧 4 d5 d 后,每 666.7 m2施尿素 6 kg8 kg、氯化钾 8 kg;母本秧苗 3 叶 1 心时灌水上畦面(薄水),每 666.7 m2撒施尿素 7 kg8 kg。以后母本每长 1 叶施 45%复合肥(15%:15%:15%)10 一次。插秧前 7 d 每 666.7 m2用尿素 12 kg15 kg 作为送稼肥。4.4.7.3 管水 秧苗2叶前保持畦面湿润,3叶1心至移栽前浅水灌溉湿润交替。4.4.7.4 去杂、除草及病虫防治 秧苗3叶期开始进行人工去杂、除草。宜优673制种田间含杂情况调查记载标准见附录B。插秧前进行秧田防治病虫1次。4.5 父母本群体结构要求 4.5.1 移栽秧龄 4.5.1.1 单季制种 父本的适宜秧龄为30 d35 d,母本的适宜秧龄为20 d25 d。4.5.1.2 烟后制种 父本的适宜秧龄为27 d30 d(包括小苗寄秧12 d13 d),母本的适宜秧龄为20 d25 d。DB35/T 13802013 4 4.5.2 父母本行比 采用1:81:10行比,即父本1行,母本810行。4.5.3 行向 与抽穗开花期的风向基本垂直。4.5.4 插秧株行距 父本行株距20 cm16.7 cm,工作行24.8 cm,母本行株距13.3 cm16.7 cm。建议推行畦栽,开畦216.5 cm。4.6 制种田肥水管理 4.6.1 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一元素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母本前重、中控、后补,父本早施重施深施球肥,促进分蘖,增加父本有效穗,增加花粉量,拉长父本花期。4.6.1.1 施足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最佳,如没有农家肥则用25%水稻制种专用肥,每666.7m2用30 kg撒施。4.6.1.2 适时追肥 根据母本的分蘖情况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每666.7m2用水稻制种专用肥35 kg40 kg拌匀,撒施。母本生育后期看苗追肥,幼穗分化第V期视苗情和叶色适当补肥,每666.7 m2施氯化钾5 kg8 kg、尿素1 kg8 kg;父本作“球肥”深施,父本每666.7m2用尿素、氯化钾各2.5 kg3 kg拌细土20 kg混匀制成球肥,在父本插后5 d10 d用“球肥”深施在父本株间进行深施,促进父本分蘖,增加父本有效穗,增加花粉量,拉长父本花期。4.6.2 水管 母本栽插后深水2 cm3 cm返青,4 d6 d后排水露田促发根、促分蘖,其后湿润灌溉。母本每666.7m2苗数达到25万以上,即可排水晒田。肥田、泥脚深的田、长势过旺的田要早晒、重晒;地力差、土层浅、长势弱的田块轻晒,达到“田面开裂、下田不陷、叶色褪淡、白根跑面”标准时及时复水。复水后要浅灌、勤灌,始穗前一定不能脱水,抽穗扬花期要保持3 cm5 cm水层,授粉结束至成熟期以湿润为主,收割前7 d排水晒田。4.7 花期预测 采用幼穗剥检法,从始穗前 30 d 开始,每隔 3 d5 d 对制种田父母本取样,选择不同类型田块剥查生长正常的父母本主茎 510 个,剥取主茎和分蘖的幼穗的特征确定幼穗分化历期。根据水稻幼穗发育形态,观察父母本幼穗发育进展,判断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以幼穗分化的前 3期,父本比母本早 1 期;中 3 期父母本处在同 1 期;后 2 期,母本略早父本 2 d 为相遇标准。4.8 花期调节 DB35/T 13802013 5 4.8.1 花期调控目标 第1期播种的父本与母本同时抽穗。4.8.2 花期调节措施 对花期不遇的田块,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前期宜及时采取水肥促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加以调节,后期可喷施赤霉素或多效唑等生长促进剂或生长抑制剂调节花期。调节措施以促为主,促控结合。4.8.2.1 与花期调控目标相差不超过 3 d 的 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节:若母本幼穗分化进程慢,则应持续搁田 6 d8 d;若父本幼穗分化进程慢,则应持续深水灌溉5 d7 d;对幼穗分化进程慢的亲本偏施磷钾肥,用量为父本每 666.7m2施用磷肥(折纯)1.0 kg1.2 kg,钾肥(折纯)2.0 kg2.5 kg;母本每 666.7m2施用磷肥(折纯)2.0 kg2.5 kg,钾肥(折纯)3.0 kg4.5 kg;对幼穗分化进程快的亲本偏施氮肥,用量为父本每 666.7m2施用纯氮 3.0 kg3.5kg,母本每666.7m2施用纯氮 3.5 kg5.0 kg;对发育进程慢的亲本,于始穗期每 666.7m2用赤霉素 0.5 g0.8 g 兑水 25 kg40 kg 喷施。4.8.2.2 与花期调控目标相差 3 d以上的 除应采取两种以上肥水促控办法相结合进行之外,若母本发育快,在其幼穗分化3期前每666.7m2用15%有效成分的多效唑0.1 kg0.2 kg兑水37.5 kg喷施;父本快,在其幼穗分化4期前每666.7m2用15%有效成分的多效唑50 g100 g兑水12.5 kg喷施;若天数偏差大,多效唑浓度和喷施次数可酌情增加。4.9 异交态势目标及改良技术 4.9.1 异交态势目标 父本比母本高10 cm以上,母本剑叶长控制在25 cm以下,穗层高于叶层,穗包颈长度-2 cm2 cm,穗粒外露率90%。4.9.2 异交态势改良技术 4.9.2.1 赤霉素施用技术 4.9.2.1.1 使用量和时期 总用量为15 g20 g/666.7m2,分3次喷施,抽穗20%30%时用4 g/666.7m2,抽穗40%50%时用 8 g/666.7 m2;隔日再喷2 g3 g/666.7m2。注:在花期相遇良好、气温偏高、天气晴朗条件下,适当减少赤霉素用量,反之适当增加用量;喷后遇雨要补喷。DB35/T 13802013 6 4.9.2.1.2 喷施时间 每天早上露水快干之前或17:00时以后,每666.7m2用水量35 kg50 kg喷施。4.9.2.1.3 赤霉素养花 母本盛花期,用赤霉素1 g2 g/666.7m2,兑水20 kg,每天1次,连续喷施3 d4 d。4.10 割叶技术 肥水控制适当,冠层叶片中后期叶色淡挺直,则不需要割叶,生长过旺、冠层叶片28 cm和易倒伏的母本,在见穗前1 d2 d割叶。轻割剑叶,保留剑叶长度15 cm20 cm,割叶时间最佳为第1次施用赤霉素前1 d2 d结合去杂进行。4.11 人工辅助授粉 父本开花高峰时采用绳索或竹竿辅助授粉,每天34次,在有露水或雨后应提前1 h2 h用绳索或竹竿抖落母本的露水。赶粉历时8 d10 d。4.12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螟虫、稻飞虱。4.13 除杂保纯 要根据父母本的典型性,及时去除杂株。5 收割、干燥与包装 5.1 收割 授粉结束后及时干净地割除父本。母本全穗谷粒成熟度85%适时抢晴按田块分别收割。5.2 干燥 收割脱粒后,及时清选毛草、杂质,及时翻晒至含水量12.5%以下,晒前清扫干净晒坪或晒垫、装种用具。5.3 包装 种子及时装包、贮存,严防污染、受潮。应标明名称、净重、产地(县)、生产年度和月份。DB35/T 13802013 7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宜优 673 种子生产隔离情况调查表 _公司 年 基地 村 农户姓名 田块面积(666.7m2)与散粉田相距(m)串粉天数 估计单产(kg/666.7m2)备 注 隔离区与制种区内有隔离问题的田块种植的水稻品种,始穗期,与周围制种田开花相遇天数。原因:处理办法与意见:调查人员签字:基地负责人签字:技术员签字:调查日期:年 月 日 DB35/T 13802013 8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宜优 673 制种田间含杂情况调查表 公司 年 基地 母本杂株 父本杂株 农户姓名 调查田 块面积(666.7m2)鉴 定 总株数 可育株 保持系株变异株 其他 总株 杂株 调查人员签字:基地负责人签字:基地技术员签字:调查日期:年 月 日 C DB35/T 13802013 9 参 考 文 献 1 GB/T 17314-2011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_ DB35/T 13802013 福建省地方标准 宜优 673 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DB35/T 13802013*2014年 2月第一版 2014年 2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宜优673高产制种技术规范DB35/T 1380-2013.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