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舞毒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24-2014.pdf

  • 资源ID:188894       资源大小:1.33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舞毒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24-2014.pdf

ICS 65.020.20 B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242014 舞毒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ion of Lymantria dispar(L.)2014-10-10发布 2014-11-30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24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玉林、贡 倩、石玉华、刘伟杰、丁京仲、徐建华、王世军、周绍哲、李 健、陈庆雪、周江山。DB22/T 21242014 1 舞毒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舞毒蛾调查、监测、发生、防治方法。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舞毒蛾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L.)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杂食性食叶害虫。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3.2 无公害防治 Nuisance free control 是指对人、畜、禽、鱼及其他生物比较安全,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较轻的防治措施.3.3 发生面积 Occurrence area 舞毒蛾虫情达到发生统计起点以上的面积,以小班面积进行统计和汇总。3.4 成灾面积 The disaster area 舞毒蛾情达到成灾统计起点以上的面积,以小班面积进行统计和汇总。4 虫情调查 4.1 调查时间 每年冬(春)季调查卵块数量。DB22/T 21242014 2 4.2 发生程度划分指标 发生程度划分为低虫口、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四个等级,划分标准见附录B。4.3 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 中龄级及以下的,杨树、落叶松人工林。4.4 划定踏查块 根据林分组成相似、林龄组相同的原则,将相邻的小班合并为一个踏查块,踏查块的面积不超过200 hm2。4.5 调查方法 4.5.1 踏查 在应施调查寄主林分内,按自然线路随机选择100株寄主树,逐株观察样株上及附近石块上有无卵块,将踏查结果填入舞毒蛾线路踏查记录表,其格式见附录C。4.5.2 标准地调查 4.5.2.1 将有卵株率 20%以上的林分,确定为应施标准地调查的林分。4.5.2.2 在应施调查寄主林分中随机选取 60株标准株,调查样株及附近石块上的卵块数(m)和卵块平均含卵粒数(n),计算样株上的卵粒数(nm),填写舞毒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D。4.5.3 发生面积预报 将标准地调查汇总填入舞毒蛾标准地调查汇总表见附表E,然后计算舞毒蛾发生面积,发布预测预报。5 防治原则及方法 5.1 防治原则 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采取生物源杀虫剂、昆虫生长抑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实施综合防治。5.2 防治方法 5.2.1 营林措施 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加强幼林抚育,改善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5.2.2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按照LY/T 1915的规定执行。5.2.3 生物防治 收集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幼虫虫体,经粉碎、过滤、稀释后喷施。5.2.4 化学防治 DB22/T 21242014 3 利用苦参碱、阿维菌素、杀蛉脲、灭幼脲、苯氧威等无公害药剂防治3龄前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飞机防治。DB22/T 21242014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舞毒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A.1 舞毒蛾形态特征 舞毒蛾虫体头部梯形,喙粗圆形。触角节膝状鞭节。板具很多粒状突起鳞毛。鞘翅翅面生纵行刻点且密生圆形纹间稍隆起纺锤形,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成虫雌雄异型.雄成虫:体长约20 mm,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呈深色带状,中室中央有一黑点。雌虫:体长约25毫米,前翅灰白色,每两条脉纹间有一个黑褐色斑点。腹末有黄褐色毛丛。卵:圆形稍扁,直径1.3 mm,初产为杏黄色,数百粒至上千粒产在一起成卵块,其上覆盖有很厚的黄褐色绒毛。幼虫:老熟时体长50 mm70 mm,头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前胸至腹部第二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三-九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蛹:体长19 mm34 mm,雌蛹大,雄蛹小。体色红褐或黑褐色,被有锈黄色毛丛。A.2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或树干背面洼裂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白天多群栖叶背面,夜间取食叶片成孔洞,受震动后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故又称秋千毛虫。2龄后分散取食,白天栖息树杈、树皮缝或树下石块下,傍晚上树取食,天亮时又爬到隐蔽场所。雄虫蜕皮5次,雌虫蜕皮6次,均夜间群集树上蜕皮,幼虫期约60天,5月6月为害最重,6月中下旬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茧化蛹。蛹期10 d15 d,成虫7月大量羽化。成虫有趋光性,雄虫活泼,白天飞舞于树冠间。雌虫很少飞舞,能释放性外线激素引诱雄蛾来交配,交尾后产卵,多产在树枝、干阴面。每雌可产卵1块2块。来年5月间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长大后分散为害。为害至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干洼裂地方、枝杈、枯叶等处结茧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雄蛾善飞翔,日间常成群作旋转飞舞。卵在树上多产于枝干的阴面,每雌产卵1块2块,每块数百粒,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鳞毛。A.2.1 舞毒蛾 成虫 见图A.1和A.2 图A.1 舞毒蛾 雄成虫 图A.2 舞毒蛾 雌成虫 DB22/T 21242014 5 A.2.2 舞毒蛾 卵 见图A.3 图 A.3 舞毒蛾 卵 A.2.3 舞毒蛾 幼虫 见图A.4 图A.4 舞毒蛾 幼虫 DB22/T 21242014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舞毒蛾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B.1 舞毒蛾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见表B.1 表B.1 划分标准 计量单位 虫口密度 调查虫态 低虫口 卵/株 020 卵 轻度发生 卵/株 2040 卵 中度发生 卵/株 4180 卵 重度发生 卵/株 80以上 卵 DB22/T 21242014 7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舞毒蛾线路踏查登记表 踏查块编号:踏查块面积:公顷代表的林班小班: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对栗山天牛危害的寄主树木在相应的序号中划“”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调查 株数 100株 有虫 株数 株 有虫株率(%)调查时间: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21242014 8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舞毒蛾标准地调查登记表 调查单位名称:地点 标准地编号 林班及小班名称 树种组成 林龄 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cm)小班面积(hm2)海拔(m)坡度 坡向 踏查受害株率(%)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标准株号 害虫数量 1 16 31 46 2 17 32 47 3 18 33 48 4 19 34 49 5 20 35 50 6 21 36 51 7 22 37 52 8 23 38 53 9 24 39 54 10 25 40 55 11 26 41 56 12 27 42 57 13 28 43 58 14 29 44 59 15 30 45 60 调查日期: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21242014 9 E E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舞毒蛾标准地调查汇总表 上报单位:单位:公顷、年 标准地状况 发生情况(面积)区划名称 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 林龄 虫口密度(平均失叶率)未发生 轻 中 重 发生及成灾面积小计:汇总日期:年 月 日 汇总人:_

注意事项

本文(舞毒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22/T 2124-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