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温室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63/T 1409-2015.pdf

  • 资源ID:188802       资源大小:562.9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温室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63/T 1409-2015.pdf

ICS 65.020.01 B 16 备案号:47889-201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4092015 温室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09-24发布 2015-12-20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4092015 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广楠、王丽慧、刘景丽、李屹、王显红、杨立诚、汪兰云、谭龙、马元鑫、童成金、沈显荣。DB63/T 14092015 1 温室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温室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防治原则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本规程适用于温室黄瓜、西葫芦、南瓜等蔬菜种植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3.1 主要病害 3.1.1 苗期病害 立枯病、猝倒病等。3.1.2 黄瓜主要病害 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枯萎病、软腐病、菌核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等。3.1.3 西葫芦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软腐病等。3.1.4 南瓜主要病害 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等。3.2 主要虫害 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蓟马、叶螨等。3.3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主要病虫害名称、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DB63/T 14092015 2 4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防病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5 综合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1 合理轮作 忌连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 年以上的轮作;播前深翻晒垡。5.1.2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瓜类蔬菜品种,选用经审定或登记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2的要求。5.1.3 培育壮苗 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照6:4比例配置营养土育苗;通过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拌种)、72孔穴盘育苗培育壮苗。壮苗指标:3片4片真叶,株高10厘米,茎粗0.4厘米0.5厘米,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机械损失,无病虫害。5.1.4 定植前处理 5.1.4.1 架材设施消毒 定植前密闭温室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对大棚骨架、营养钵等育苗器具、生产工具等,用1%2%福尔马林水溶液均匀喷洒或洗刷后密封消毒。5.1.4.2 土壤处理 高温消毒处理,前茬收获后,深翻土壤后大水漫灌,待水渗入土壤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地表10厘米地面温度达到50以上,闷棚10天15天。翻耕土壤,晾晒10天15天。或用药剂消毒处理,每667平方米撒施石灰50千克100千克再翻耕;或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按每667平方米用药2千克3千克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再翻耕处理真菌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或络氨铜等药剂淋施土壤处理细菌病害等。5.1.4.3 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的残枝败叶,集中处理。5.1.5 栽培管理 5.1.5.1 栽培方式 采用起垄覆膜栽培,合理密植。黄瓜大小行栽培,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3500株4000株;西葫芦株行距60厘米7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1800株2300株;南瓜株行距50厘米15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700株900株。DB63/T 14092015 3 5.1.5.2 灌溉 滴灌或膜下暗灌。5.1.5.3 温湿度管理 昼温维持2530,夜温不低于16。相对空气湿度60%70%。5.1.5.4 合理施肥 施腐熟农家肥,每667平方米施6000千克7000千克;生育期中施用三元复合肥,其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均为15%,每667平方米施15千克20千克。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3次,每667平方米喷施200克300克。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5.2 物理防治 棚室通风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网纱密封。黄、蓝板悬挂于高出甜椒顶部生长点20厘米处,每667平方米挂30片40片,黄蓝板比例为2:1。地面铺银灰色地膜。悬挂防虫灯。及时发现初侵染源,拔除中心病株,并进行药剂处理。5.3 化学防治 按GB/T 8321的规定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5.4 生物药剂防治 生物药剂于作物生长前期使用。5.4.1 病害防治 5.4.1.1 微生物体杀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用木霉菌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疫病等。5.4.1.2 植物源杀菌剂 乙蒜素、丁子香酚、小蘖碱、苦参碱、蛇床子素等防治灰霉病、疫病、霜霉病、病毒病等。5.4.1.3 抗生素类杀菌剂 多抗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疫病、绵腐病、灰霉病、枯萎病、褐腐病等。5.4.1.4 诱抗剂类杀菌剂 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香菇多糖、低聚糖素等防治菌核病、病毒病等。5.4.2 虫害防治 5.4.2.1 微生物体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菜蛾、菜螟类害虫。DB63/T 14092015 4 5.4.2.2 植物源杀虫剂 苦皮藤、藜芦碱、苦参碱等药剂防治蚜虫、蛾类幼虫。5.4.2.3 抗生素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浏阳霉素等药剂防治潜叶蝇、叶螨、蚜虫等害虫。5.4.2.4 昆虫生长调节剂 甲氧虫酰肼、灭幼脲等药剂防治菜蛾、菜螟类害虫。DB63/T 14092015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温室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表A.1给出了温室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名称、症状及发生特点。表A.1 温室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病虫害名称 症状 发生特点 猝倒病 苗期病害。种子萌芽后至幼苗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黄色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线状倒伏。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周围土面长出一层白色絮状物。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土壤里越冬,适温1015。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光照不足发病重。立枯病 苗期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暗褐色病斑,近椭圆形,边缘明显,病斑绕茎1周,茎基部萎缩干枯,不倒伏。根部多在根颈处发病,出现变褐色或腐烂症状。幼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数日后病株萎蔫枯死。以菌丝体或菌核土壤里越冬,直接侵入,通过水流、农机具传播。适温24。温暖、高湿,播种密、幼苗徒长易发生。白粉病 各部位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白斑,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面。病斑逐渐变黄,后期黄褐色坏死病斑上的霉层变成褐色。严重时茎、叶柄也可同时发病。病残体在土壤或棚室中寄主上越冬,气流传播。1025,相对湿度80%以上易传播。霜霉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卷须、蔓和花梗,老叶发病严重。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病斑不断扩大形成黄褐色多角形病斑。潮湿时背面有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引起叶缘卷缩干枯。病原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夏。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温室大棚内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易于病害的发生流行。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灰霉病 各部位均可发病,以果实受害严重。西葫芦首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侵染初期花瓣呈水渍状,后病原逐渐向幼果发展,受害部位先变软后腐烂,后着生大量灰色霉层。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片或茎蔓上也可导致茎叶发病。叶片上形成不规则大斑,中央有褐色轮纹,湿度大时可见灰色霉层。茎蔓发病出现灰白色病斑,绕茎一周后可造成茎蔓折断。以菌核在土壤或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越冬越夏,借气流、农事操作传播;开花期是发病高发期,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枯萎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子叶变黄,茎基部或茎部变褐缢缩或呈立枯状,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最后枯死。成株主根或主蔓出现黄褐色条斑,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发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变黄叶片逐渐增多,严重时遍布全株,致使整株枯死。病原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5年10年,成为初侵染源。病原从根部侵入,地上部分重复侵染通过整枝或绑蔓的伤口侵入。空气湿度大,利于病原传播,排水不利或浇水过多,发病重。DB63/T 14092015 6 表 A.1 温室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续)病虫害名称 症状 发生特点 病毒病 黄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叶片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几天后成为花叶并形成黄绿或深绿泡斑,叶面常皱缩不平,出现各种畸形明显变窄;有的病叶粗糙呈革质绒毛脱落;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呈绷紧状态,叶尖细长呈鼠尾状;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时叶脉出现深褐色坏死或沿叶脉出现坏死。植株早期受侵染的病株强烈矮化,根系发育不良。南瓜和西葫芦病毒病又称花叶病,苗期受害,子叶变黄枯萎真叶出现浓淡绿色相间花叶。花叶型,叶片呈现黄、绿相间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蔓先端节间短缩状。蕨叶型,表现矮化症状,叶片皱缩、扭曲,新叶狭长,呈鸡爪或线状。混合型,表现为花叶、蕨叶两种病症。发病植株发育不良,花发育不好,难以坐瓜,坐瓜小,瓜面有瘤状突起,表面凹凸不平,无食用价值。病原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绿斑花叶病毒。主要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带病毒的蚜虫等传染。病毒易通过手、刀、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高温干旱天气、强日照、缺水缺肥或棚室杂草丛生发病重。软腐病 黄瓜,主要发生在采后及运输储藏过程中。染病瓜病部产生褪绿圆斑,后渐凹陷发软,病部扩大,内部软腐,表皮破裂,从内向外淌水,散发臭味。西葫芦,主要为害根茎部及果实。根茎部髓组织溃烂,湿度大时,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病株轻碰即倒折。幼果发病病部先出现褐色水渍状,后迅速软化腐烂如泥,该病扩展迅速,病瓜散发臭味。病原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灌溉水、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靠接触传播蔓延。菌核病 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常引起烂瓜、烂蔓。在近地面的茎蔓发病时出现淡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变为淡褐色病斑,高温条件下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病茎髓部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叶柄、叶、幼果及瓜条,病初呈水浸状并迅速软腐,后长出大量白色菌丝,菌丝密集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在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越夏。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易发病。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叶背面无黑色霉层,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果实和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湿度大时可见乳白色菌脓,果实上病斑可向内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逐渐变色,果实软腐有异味。卷须发病严重时病部腐烂折断。病原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存留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以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病残体存留在土壤中作为侵染源。温度2028,相对湿度大于70%,棚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光照不足或连续阴雨,有利于病害形成。田园不洁、连茬或连套种植,肥料未腐熟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DB63/T 14092015 7 表 A.1 温室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续)病虫害名称 症状 发生特点 细菌性枯萎病 又称青枯病、细菌性萎蔫病。嫁接黄瓜发病快,自根栽培较慢。开花结果期发病严重。初发病株基部茎蔓收缩变细,下部叶片光泽暗淡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横剖根及茎基部,维管束变褐,横切面挤压后流出乳白色黏质物,手蘸黏液拉开有长丝。严重时地面茎部腐烂,周围可见白色脓菌有恶臭味。病原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原从根部伤口或茎基部侵入,引起发病。种子带菌也可引起发病。低温高湿环境易发病 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病部呈现红褐色或褐色,着生黑色小粒点,潮湿时病部产生红色黏稠状物。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经雨水传播。初瓜期至盛瓜期为重发期。相对湿度95%以上,排水通风不良、高温、高湿发病重。疫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茎基部。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苗期病部变软缢缩成丝线状,植株倒伏。成株期表皮腐烂,木质部外露,呈丝麻状,茎基病部稍缢缩。上部叶片逐渐萎蔫,最后全株枯死。病原在土壤、肥粪中越冬,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病原在有水条件下产生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迅速扩散。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等条件下易发病。白粉虱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依靠成虫短距离迁飞。繁殖适宜气温1821。蚜虫 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卷缩、萎蔫,甚至枯死。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依靠风、有翅蚜短距离迁飞。繁殖适宜气温1625。高温干旱利于流行。蓟马 成虫和若虫在作物幼嫩部位吸食危害,严重影响作物品质。还可传播病毒病。尽管成虫飞行能力很弱,但因个体小,隐藏深,可借助风和寄主植物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适宜发育的温度是2030,蓟马对蓝色和白色有一定趋性。潜叶蝇 幼虫潜食寄主叶片是其主要的危害形式。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依靠风或成虫短距离迁飞。气温22左右,干旱条件下易发生。叶螨 主要是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红蜘蛛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后,叶片干枯,一般从下至上蔓延。依靠风或自身爬行传播。253O高温干燥发生严重,氮肥多,老叶片发生重。DB63/T 14092015 8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温室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推荐药剂及方法 表B.1给出了温室瓜类主要病害推荐使用的药剂种类、剂型、浓度、施药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及施药次数等。表B.1 温室瓜类主要病害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 剂 型 使用浓度(倍)用药量 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 育苗前 敌克松 70%可湿性粉剂 1000 苗床喷雾 1次 瑞毒霉 25%可湿性粉剂 800900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600 猝倒病 发病初期 杀毒矾 64%可湿性粉剂 500 喷雾 2次3次 2 天8天喷1 次育苗前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1000 苗床喷雾 1次 甲基立枯磷 20%乳油 1200 2次3次 5天7天喷 1 次普力克 72.2%水剂 800 2L3L/m2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立枯病 发病初期 福美双 50%可湿性粉剂 800 2L3L/m2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普力克 72.2%水剂 800 克露 72%可湿性粉剂 600 速克灵 50%可湿性粉剂 1500 多菌灵 25%可湿性粉剂 400500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500 50kg/667m2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百菌清 45%烟剂 发病初期 速克灵 10%烟剂 250g/667m2烟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霜霉病 初花期、盛花期、结果期 霜霉清 5%可湿性粉剂 1000 2000 喷雾 3次 DB63/T 14092015 9 表 B.1 温室瓜类主要病害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续)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 剂 型 使用浓度(倍)用药量 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500600 喷雾 2-3次,6天10天喷1次百菌清 45%烟剂 250g/667m2烟雾 1次 三锉酮(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 1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5天喷1次防病除湿剂1号腐霉利 50%可湿性粉剂1:5复配 300g/667m2喷雾 2次3次 7天15天喷1次白粉病 发病初期 杀毒矾 64%可湿性粉剂 400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速克灵 10%烟剂 250g300 g/667m2 烟雾 1次 百菌清 5%粉尘剂 1kg/667m2 粉尘剂 2次3次 7天10天用1次菌核净 40%可湿性粉剂 500 速克灵 50%可湿性粉剂 1500 3次4次 7天10天喷1次菌核病 发病初期 腐霉利 50%可湿性粉剂1500 20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琥胶肥酸铜(DT)50%可湿性粉剂 400 枯萎病 发病初期 络氨铜 14%水剂 300 每株 0.4L0.5L 灌根 2次3次 5天7天灌 1 次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 600-800 炭疽病 发病初期 苯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1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病毒A 20%可湿性粉剂 500 病毒病 发病初期 植病灵 1.5%乳剂 1000 喷雾 3次4次 10天喷1次 扑海因 50%可湿性粉剂 1000-1500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600 细菌性 角斑病 发病前或 发病初期 甲霜灵.锰锌 58%可湿性粉剂 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DB63/T 14092015 10 表 B.1 温室瓜类主要病害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续)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 剂 型 使用浓度(倍)用药量 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 扑海因 50%可湿性粉剂 1000-1500中生菌素 3%可湿性粉剂 1000 烯酰吗啉 50%水分散粒剂 1000 丁子香酚 3%水剂 500 多霉停 47%可湿性粉剂 1000 速克灵 50%可湿性粉剂 1000 杀毒矾 64%可湿性粉剂 500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1000 灰霉病 发病初期 乙膦.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代森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500 甲霜铜 50%可湿性粉剂 800 软腐病 发病初期 乙膦.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三乙磷酸铝 90%可湿性粉剂 80g/667m2 代森锰锌 70%可湿性粉剂 500 疫病 发病初期 苯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1500 喷雾 2次3次 7天10天喷1次 DB63/T 14092015 11 表B.2给出了温室瓜类主要虫害推荐使用的药剂种类、剂型、浓度、施药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及施药次数等。表B.2 温室瓜类蔬菜主要虫害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防治 害虫种类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 剂 型 使用浓度(倍)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 吡虫啉 10%粉剂或5%乳油 2000 啶虫脒 20%粉剂 2000 速灭杀丁 25%乳油 1000 氯氰菊酯 10%乳油 2000 辟蚜雾 50%可湿性粉剂 2000 蚜 虫 始发期 农克螨 1.8%乳油 2000 3次4次 5天7天喷 1 次 螨克 20%乳油 千虫克 0.1%可湿性粉剂 8001600 叶螨 始发期 高效氯氰菊酯 10%乳油 2000 2次3次 7天10天喷 1次菊马乳油 20%乳油 爱卡士 25%乳油 1000 潜叶蝇 始发期 扑虱灵 10%乳油 1000 2次3次 3天5天喷 1 次功夫菊酯 2.5%乳油 40005000 蚜虱灵 22%可湿性粉剂 3000 白粉虱 始发期 高效氯氰菊酯 10%乳油 2000 3次4次 5天7天喷 1 次爱卡士 25%乳油 1000 蓟马 始发期 吡虫啉 5%微乳剂 100ml/667m2 喷雾 2次3次 3天5天喷 1 次 _

注意事项

本文(温室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63/T 1409-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