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DB41/T 1222-2016.pdf

  • 资源ID:188494       资源大小:623.2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DB41/T 1222-2016.pdf

ICS 65.020.20 B 3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222 2016 生 物防火 林带 建设规 范 2016-03-18 发布 2016-06-18 实施 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1/T 1222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厅提 出。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南省 林业科 学研 究院、河 南省 林业技 术推 广站、信 阳市 南湾试 验林 场、河南 小秦岭国 家级 自然 保护 区管 理局、河南 省林 业厅、信 阳市平 桥区 人民 政府、巩 义市国 有林 场、光山 县 林 业局、河 南省 林业 调查 规划 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梅象 信、王 海亮、罗 坤、骆建 莉、甘 家兵、马 俊青、刘 乃辉。本标准 参加起 草人:汪万 森、尚 忠海、柳自 强、卢 绍辉、袁国 军、李 滨希、路庆本、王剑 锋、汪衡、俞 秀玲、陆 云、霍宝 民、江 原猛。DB41/T 1222 2016 1 生 物防火 林带建设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生 物防 火林 带 建设 的术 语和 定义、生 物防火 林规 划设 计、抚育、改造、更 新、管护、检查验 收、档案 建立 与管 理。本标准 适用 于生 物防 火林 带建设。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5776 造 林技 术规 程 LYJ 127 森林 防火 工程 技 术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生物防 火林 带 以 防 火 树种 为 主体,具有一 定 宽 度和 密 度,具 备阻火、扑 火依 托 和安 全 避火功 能,兼具 经 济效 益和生态 效益 的带 状林。3.2 防火树 种 具有适 宜的 生物 学生 态学 特性和 造林 学特 性,高含 水率、低易 燃性、较 强抗 火、耐 火特 性的 树种。4 生物防 火林 带的 规划 设计 4.1 树种选 择 选择枝 叶茂 密、含水 量大、耐火 抗火 强、含油 脂少、不易 燃烧、生 长迅 速、郁闭快、适 应性 强、萌芽力高、抗 病虫 害的 树种。主要 的防 火 树 种参 见附 录A。4.2 整地 原则 上不 采用 全垦 整地 方 法。采 用穴 状明 穴整 地,植穴规 格视 立地 条件 采用 50cm 50cm 40 cm 或40cm 40cm 35 cm,三角 形定植。灌 木类 树种 可带 状整地,带 宽 50cm 100cm,深 35cm 40cm,开 成梯带。4.3 造林密 度 根据建 设林带 的立 地条件、树种生 物学 特性适 当密 植。一 般株行 距 2m 2m 或 1.5 m2m,每 公顷DB41/T 1222 2016 2 2500 3333 株。经 济林 防 火林带 在符 合防 火要 求的 条件下,根 据生 产需 要可 适当调 整密 度。4.4 营造密 度 在充分 利用 现有 自然 阻隔 带、工程 阻隔 带的 基础 上,根 据统 一规 划布 局的 要 求,凡是 适宜 营造 生物防火林 带的 地段,特 别是 生态公 益林 区、河流 与交 通要道 两旁、农 事活 动频 繁的环 山脚 地带、乡 村周 围、入山路 口等 地段,均 应营 造生物 防火 林带。阻 隔网 密度根 据自 然条 件、火险 等级、经营 强度 和防 火要 求、所保护 林分 的价 值及 分布 等,因 地制 宜地 确定 林火 阻隔网 络密 度,按 LYJ 127 的规 定执 行。在大别 山和 桐柏 山区 及其 它针叶 林分 布相 对集 中的 区域,网 格面 积应 控制 在 50hm100hm 内;伏牛山、太行山 的浅山 丘陵 区及针 阔混交 地带,网格 面积在 100h m 200hm 为 宜;伏 牛山、太行 山海拔1000m 以上 的深 山次 生林 区控制 在 300hm 500hm;对 人为 活动 比较 频繁、火险等 级高 的地 区,网 格 控制面积 应适 当变 小。在针 叶林区、风 景旅 游区、森 林公园、世 行贷 款造 林项 目区、自然 保护 区等 区域内的网格 面积 控制 在 30hm50hm。4.5 营造宽 度 防火林 带宽 度一 般应 大于 当地成 熟林 木的 最大 树高。防火 主林 带宽 度一 般20m 30m,副 林带宽 度 一般10m 20m,在 陡坡 和峡 谷地段 适当 加宽。4.6 营造方 式与 模式 生物防 火林 带建 设以 政府 投入为 主,林 业部 门负 责 营造,新 造 生 物防 火林 带 营造采 用人 工植 苗造 林方式 与 生态 工程 同步 建设;营 造模 式采用 纯林 或 混交 林,混 交采 用行 间混 交。改 培型 生物 防火 林带 可采用拓展 宽度、伐掉 非目 的 树种、补 植目 的树 种等 措 施改造 培育 成 生 物防 火林 带。防火 林带 的布 设应 与 主风方向 垂直,并 按 GB/T 15776 的规 定执 行。5.生 物防 火林 带的 抚育 5.1 林地 抚 育 根据 当 地的 气 候状 况和 营 造 防火 树 种的 特 性,选 择 适 当季 节 对林 下 土壤进 行 除 草松 土、施 肥、灌溉和翻 土垦 复等 管理 措施,创造 根系 生长 的土 壤环 境条件,以 便提 高成 活率,促进 幼树 生长。5.2 松土 除草 幼林 阶 段 松 土 除草 做到 除 早、除 小、除 了。松土 除 草 应里 浅 外深,不伤害 苗 木 根系,深度 一 般为5cm 10cm,干旱 地 区应 深些,丘 陵山 区 可结 合 抚育进 行 扩 穴,增 加营 养 面积。根 据 不同 树 种和 灌 木、草本植 物的 种类,可 选用 对目的 树种 安全、对 环境 污染较 小或 没有 污染 的 化 学除草 剂除 草。5.3 翻土 垦复 在 立 地 条件 较 差的 造 林地,为 改 善土 壤 结构,促进林 木 生 长,在 幼林 郁 闭前进 行 翻 土垦 复。但 大于等 于 30 的 陡峭 山地,不进行 翻土 垦复 或沿 等高 线隔带 翻土 垦复,防 止水 土流失。5.4 灌溉、施肥 在 植物 生 长期 要 适当 浇水,干 旱年 份、干 旱 季节要 增 加 浇水 次 数。在 土壤瘠 薄 的 地段 适 当施 肥。可在整 地造 林时 施基 肥、苗根沾 肥,幼林 抚育 可采 用穴施、开 沟施,结 合松 土撒施 等施 肥措 施。5.5 补植 DB41/T 1222 2016 3 新建型 生物 防火 林带,应 对成活 率不 合格 的地段 及 时进行 补植,应 于造 林后 的第2 年或 第3 年用同龄大苗 补植。补植 后 林分 密度应 不小 于幼 林的 最低 密度。5.6 人工 修枝 对耐火 阔叶 树,应及 时修 枯枝。对树 枝贴 近地 面的 针叶树,应 及时 修枝,以 保持良 好的 冠形,减少营养 竞争。修 枝时 间为 树木休 眠期,修 枝高 度应 控制 在 1.5 以上。5.7 清除 可燃 物 及 时 清 除枯 立 木、倒 木、枝 桠。每年 清 理一 次 林下易 燃 灌 木、杂 草、枯 落物 等 地 表 可燃 物。幼 龄林可采 用人 工清 理,中龄 林和成 熟林 可以 采用 人工 清理和 火烧 清理。5.8 卫生 伐 林分郁 闭后,每 二年 进行 一次卫 生伐,清 除 濒 死木、枯立 木、病腐 木。6 生 物防 火林 带的 改造 6.1 林带 配置 方向 改造 在山地,主 防火 林带 与各 级行政 界线 相吻 合,副防 火林带 应主 要布 设在 山沟、山脊、农 田边,并 综合考虑 利用 林区 道路 等进 行改造。在平 原,防火 林 带的主 带要 尽量 与当 地防 火季节 的主 风方 向垂 直;或其夹角 不小 于45。对 未能 达到此 要求 的防 火林 带,应进行 改造。6.2 林带 水平 结构 改造 林带营 建时 应适 当加 大造 林密度。在无 飞火 产生 的 区域,在 林分 郁闭 后适 当 抚育间 伐,以 便使 林带正常生 长,并保 证中 幼林 带的紧 密结 构;有产 生飞 火潜在 危险 的区 域,可加 大间伐 强度,将 林带 改 造 成为疏透 结构;使 之在 成熟 期发挥 最大 的防 火效 应。对于因 各种 原因 造成 林带 间 断的 地段,应 选择 同一 树种或 与原 林带 树种 能够 共生的 防火 树种,进 行大苗、壮苗 补植。6.3 林带 垂直 结构 改造 对于单 层防 火林 带,选择 能够与 原树 种共 生且 耐阴 的防火 树种,或经 济效 益 高、防火 效能 强的 阴性灌木和 多年 生草 本植 物在 林带下 种植,构 建复 层防 火林带。6.4 林带 网格 改造 生物 防火 林带 应构 成 封闭的 网格。对于 没有 封 闭成网 的防 火林 带,应 通 过营造 新的 防火 林带、构 筑防火屏 障、开辟 防火 道路 等多种 手段,构 建防 火网 格;或 与其 他自 然防 火障 碍系统,如 河流、湖泊、陡坡等组 成封 闭系 统。7 生 物防 火林 带的 更新 7.1 更新 的林 分条 件 7.1.1 郁 闭度 条件 DB41/T 1222 2016 4 生物防 火林 带超 过成 熟龄,郁闭 度下 降至 小于 等 于0.6 时,应 及时 更新。7.1.2 自 然力 破坏 遇到外 界自 然力 破坏,生 物防火 林带 在下 列情 况,需要及 时更 新:a)连续2 次遭受 病虫 害、风害、冰雪 危害、中 强度 地表火 危害,每 次树 木死 亡率大 于等于5%,或郁闭度 降至 小于 等 于 0.6 以下;b)遭受 大 面积 病虫 害、风 害、冰 雪危 害,高强 度林 火危害,树 木死 亡率 大于 等于 15%;c)其 它原 因 视 具体 情况 而 定。7.2 更新 方式 7.2.1 人 工更 新 不能满 足人 工促 进天 然更 新条 件 者,应进 行人 工更 新。人 工更 新包 含下 列两 种方式:a)全 部更 新:同龄、单 层 林结构 的林 带到 年限 时,需要全 部更 新;b)局部 更新:山脊 防火 林 带、山 脚田边 防火 林带、林内防 火林带、林 缘防火 林带、居民点 防火 林带、溪 渠防 火林 带等,可 以采用 局部 更新 的措 施。7.2.2 人 工促 进天 然更 新 下列情 况可 以采 用人 工促 进天然 更新:a)渐 伐的 生物 防火 林带;b)择 伐的 生物 防火 林带;c)采伐后 保留的目的树 种天然幼 苗少 于 3000 株/hm2,或者目的 树种天然幼苗不整齐,形不成 带状,通 过补 植可 以成 林的 生物防 火林 带。7.3 更新 方法 7.3.1 带状 皆伐 更新 在 平 原 对已 失 去防 护 作用的 衰 老 林带,在原 防 火林带 外 侧 按原 规 格重 新 营造 林带,待新 建 的防 火林 带 郁闭 后,将 老 林带 伐除。重新 营 造 的 林 带,应在 原 防火 林 带主 风 向的 下侧、坡上 位。在 山 地,采伐后原 地更 新。7.3.2 带 内更 新 对原防 火林 带隔 株采 伐(株间距 大可 以不 采伐),带内栽 植新 的防 火树 木,待新栽 植的 防火 树木 高度达到 原防 火林 带平 均高 的 2/3 时,伐除 保留 的树 木,并 栽植 新的 防火 树木。7.3.3 带 间更 新 对间距 1000m 以 上的生 物 防火林 网,在 一定间 距两 条老防 火林带 间营造 一条 新 防火 林带,当新 防火林带 郁闭 后将 老防 火林 带伐除。7.3.4 半 带状 更新 对 已 超 过成 熟 龄但 仍 能起防 火 作 用的 林 带,将 原林带 宽 度 一分 为 二,伐 除其中 的 一侧,按 原规 格重新营 造,待新 建部分 带 郁闭后,在 伐除 另一 半进 行更新。7.4 更新 的顺 序 对需要 更新 的生 物防 火林 带应按 以下 顺序 安排:DB41/T 1222 2016 5 a)因 各种 原因 导致 的已 不 起防护 作用 的防 火林 带,以及过 熟衰 老的 防火 林带;b)小 老树 防火 林带;c)刚 进入 过熟 期的 防火 林 带;d)尚 能起 防护 作用,六 行 以上的 宽林 带;e)尚 能起 防护 作用,林 带 间距大 于1000m 的防 火林 带。8 检 查验 收 8.1 一般 规定 在生 物 防火 林 带经 营管 护 期 间,实 施单 位 先行全 面 检 查,对 各项 作 业随时 检查,发 现 问题 及 时纠正;再 由上 一级 森林 防火 主管部 门组 织验 收。8.2 检查 内容 补 植 补 播、人 工 更 新、生 物 防 火 林 带 改 造 的 造 林 成 活 率 和 保 存 率,按GB/T 15776-2006 的 规 定 执行;其 余各 项作 业按 本标 准的规 定进 行检 查验 收。8.3 检查 方法 以当年 经营 管护 的生 物防 火林带 的长 度(km)为 单 位,采 用随 机抽 样方 法,抽取3 个以 上大 于等 于10m的 生物 防火 林带 组成 样 本,在 每个 样本 中对 各项 作业进 行检 查,抽样 强度 大于等 于5%。9 档案 建立 与管 理 9.1 建档 要求 生 物 防 火林 带 建设 档 案是生 物 防 火林 带 各个 时 期的历 史 记 录和 资 料数 据 库,是 了 解 建设 过 程,制订建设 措施,分 析、监测 和评价 建设 成效 的基 本依 据。生 物 防 火林 带 建设 档 案以林 带 或 段为 基 本单 位 逐级建 档。县级 以 上 配 备 专人负 责 档 案管 理 并定 期审查。9.2 主要 档案 材料 9.2.1 经 营档 案 包括 生 物防 火林 带建 设设计 文件、图 表;各经 营阶段(造 林、抚育、管 护、更 新利 用)建设 过 程 的技术资 料;各阶 段的 检查 验收资 料等。如 经营 管护 规划、方案,林 带位 置(所 在 区域 用经 纬度 和平 均海拔表示;地 点用 山脊、上 坡、中 坡、下坡、山 沟表 示),林带 走向,林 带类 型、长度、宽 度、郁闭 度、树种(乔木 和灌 木)组成、层次、平均 高度,林 带地 表可燃 物概 况,林带 抚育、更新、改 造的 措施 和时间,各 作业 工序 的用 工量 及投资,检 查验 收情 况等。9.2.2 财 务档 案 包括 投入 与支 出,经济 收 益等。9.2.3 制 度法 规档 案 包括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法规与规章、规定与制度等管理档案;施工合同、施工监理、验收报告等。DB41/T 1222 2016 6 附录A(资料 性附 录)主要防 火树 种 主要防 火树 种参 见表A.1。表A.1 主要 防火 树种 树种 拉丁名 适用地区 备注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茶 Chionanthus retusus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珊瑚树 Viburnum odoratissimum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青冈 Cyclobalauopsis glauc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冬青 Ilex chinen sis 伏牛山 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大叶冬青 Ilex latifoli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石楠 Photinia serratifoli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黄杨 Buxus sinic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大叶黄杨 Buxus megistophyll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 区 常绿 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北海道黄杨 Euonymus iaoonicus.cv.cuzhi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月桂 Laurus nobilis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海桐 Pittosporum tobira 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区 常绿 毛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具防火性能 水曲柳 Fraxinus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耐火抗火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耐火抗火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耐火抗火 胡桃 Juglans regia L.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油桐 Vernicia fordii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DB41/T 1222 2016 7 表A.1(续)树种 拉丁名 适用地区 备注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枫杨 Pterocarya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灯台树 Bothrocaryum comtyoversum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核桃 Juglans regi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桃 Prunus persic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杏 Prunus armeniac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梨 Pyrus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臭椿 Ailangtus altissim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苦楝 Melia azedarach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花楸 Sorbus pohuashanensis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柿 Diospyros kaki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稠李 Padus racemos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接骨木 Sambucus williamsii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杨树 Populus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柳树 Salix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椴树 Tilia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榆树 Ulmus pumil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槭树 Acer spp.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核桃椒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白丁香 Syringa oblata var.alb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卫矛 Euonymus alatus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苹果 Malus pumila 伏牛山北部、太行山区 落叶阔叶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DB41/T 1222-2016.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