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 辣椒基质型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085-2014.pdf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2085 2014 设施蔬菜 辣椒基质型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 程 Rules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vegetable chili matrix soilless culture 2014-05-04发布 2014-06-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085 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农业博览园。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红、赵寒冬、肖雨、张东二、曲嘉、王伟、王健君、周威、杨爽、赵丽娜、续延国。DB22/T 2085 2014 1 设施蔬菜 辣椒基质型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辣椒基质型无土栽培产地及设施环境技术条件、生产前的准备、栽培管理技术、营养液配制与管理、田间 管理、病害害防治、采收、包装等 环 节 的技术 内容。本标准 适用于为 设施辣椒基质型无土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件 对于 本 文 件的 应用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 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用于 本 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 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 文 件。GB 4285 农 药安全使用 标准 GB 5084 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 药合 理 使用 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 3部分:茄果类 GB/T 18407.1 农产 品安全 质 量 无 公害蔬菜 产地环境要 求 GB/T 23416.1-2009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 技术规 范 第 1部分:总 则 GB/T 23416.2-2009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 技术规 范 第 2部分:茄果类 NY/T 1655-2008 蔬菜包装 标 识通用 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 语和 定 义适用于 本 文 件。3.1 基质栽培 substrate culture 作物根系 生长 在各种天然或 人 工合成 的 固体材料 环境 中,固 定 根系,通过浇灌 营养液 或浇灌清水 供应作物 生长 发育 所 需 的养 分和水分,是 进行 作物 栽培的 一 种 无土栽培 形式。3.2 营养液 nutrient solution 将 各种全 溶性 园 艺级化学肥 料 按 不 同 作物、不 同 生长 期所 需 养 分 的 数 量,依据科学 的配制 方法将 其 溶解 于 无 污染 的 纯 水中,加以混 合 配 而 制 成 的 混 合 液,供 作物 生长 需 要。3.3 营养液浓度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DB22/T 2085 2014 2 在 一 定 重 量或 一 定 体 积 的营养液 中,所 含 有 的营养 元素 或其 化 合物 的 量。营养液的 浓度 的 表示方法 很多,生产 中 常 用 电导率(EC)值表示。3.4 电导率(EC)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单位 距离 的 溶 液 其 导电能力 的 大小,国 际上 通 常以毫西门 子/厘米(mS/cm)来表示。3.5 酸碱度 potential of hydrogen 任何一 种 植 物 都 有 一个 适 宜 的 酸碱度 范 围,营养液 在使用过 程 中 要 求 酸碱度 要 相 对 稳 定,才 会 保证 营养液 中 的营养 元素呈溶解 的 离 子 状态,才能被植 物 吸 收 利 用。3.6 母液 concentrated nutrient solution 营养液的 浓缩 液,为 方便操 作,提 高 营养配制的 精 准 度,一般先将 营养液 中 的 大 量 元素 分类 配制 成浓缩 100、200或 500倍 液备 用,需 要 时再利 用 浓缩 液 稀释 成 标准营养液 使用。4 产地及设施环境技术条件 4.1 产地环境 应 符 合 GB 5084和 GB/T 18407.1的规定,宜 选择 条件 适 宜、设备 完善、适合 无土栽培设施 进行 生产。4.2 配套设备 设施 内 需 配 置 灌溉 设备、贮 液 池,有 条件的地 方 可在 设施 中 配备 必 要的环境 调控 设备,包括:加 热系 统、通 风 系 统、遮荫网 等 降温 设备。4.2.1 灌溉设备 灌溉 设备 包括 营养液及 水 的 输送 管 道、滴 灌 带、水 质 过 滤器。4.2.2 营养液配制的贮液池(罐)每 667m2棚室 需 配 置 容 积 5000 kg左右 的 贮 液 池(罐),根 据 棚室 内 的 自 然 情况建造贮 液 池(罐),贮 液 池(罐)要 求 密闭,进行 防 腐 及 防 渗透处 理,并配 有 进 水 口、排 水 口、混 拌 装 置。5 生产前的准备 5.1 基质的配制 5.1.1 育苗基质的配制 需 选择具 有 稳 定的 化学性 质,不 含 有 毒、有害物 质的 隋 性 材料作 育 苗 基质,一般多 选 用 草 炭:珍珠 岩 或 草 炭:蛭石 为 1:1的配 比 进行混 合,然 后 用 3 的 高 锰 酸 钾 进行 消毒后 装 入 72孔穴盘 或 营养 钵待 用。DB22/T 2085 2014 3 5.1.2 栽培基质的配制 栽培基质 常 用 的配制 方法 参见附录 A。配制 好 基质 后首 先 用 3 高 锰 酸 钾消毒,然 后 1m3基质 分 别 混 入硫 酸 钾 1000 g、磷 酸 二 铵 1000 g拌匀待 用。基质 可 重 复 使用 三次,重 复 利 用 的基质 在使用 前要 进行 彻底消毒。5.2 营养液的配制 5.2.1 营养液配制用水的要求 可采用 无 污染 的、回 收 的雨 水或 深井 水,水 质要 求 需符 合 GB5084中 的规定,营养液配配制 时需 对所用水 进行 过 滤处 理。5.2.2 营养液配制用肥的要求 需 采用 杂 质 含 量 低 的 全 溶性 园 艺级肥 料,氮 肥以 硝 态 氮 为 主,铁 肥 应用 螯 合 态肥,常 用 的 肥 料 主要 有 硝 酸 钙、硝 酸 钾、磷 酸 二 氢铵、硫 酸 镁、硫 酸 钾、Fe-EDTA、硫 酸 锰、硫 酸 锌、硼砂、硫 酸 铜 和 钼 酸 钠等。5.2.3 营养液配制方法 营养液配制 方法 参见附录 B 5.3 设施消毒 栽培 槽搭 建 前 棚室 内清 理 干净,每 667 m2棚室 用 硫 磺粉 2 kg 3 kg、敌百 虫 0.5 kg,拌 上 锯末 子分 多 处 点燃,密闭 24 h后 通 风排 味。5.4 栽培槽的搭建 栽培 槽 的 搭 建 方 向 一般 采用 南北向,坡 度 角 1%左右。一般 栽培 槽 的 宽 度 为 50cm、高度 为 25 cm 30 cm,长 度 不 超 过 30 m,每 个 槽 的 间 距 为 80 cm左右,栽培 槽 的长 度 如 需加 长,应 以 30 m或 30 m以 下 的长 度 为一个 滴 灌 单位。可采用 红 砖、木板 等 建 材 搭 建 栽培 槽,在 槽 内 底 部中间 挖 一 条 宽 和 深 都 是 5 cm的 沟,在小 沟 内 填满直径 1 cm 2 cm的 石 籽、砖块 等,然 后 在 槽 内 铺 上一 层纺织袋 子,将 袋 子 边缘压 在 两层 红 砖的位 置,最 后 填满 基质 浇 透 水 待 用。也 可 选择 塑 料 栽培 盒 子、泡沫箱 子等 标准 容 器。6 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6.1 品种的选择 选择 耐 性 强、商 品 性 好、优 质、高 产的 中 晚熟 品种,种子 质 量应 符 合 GB 16715.3中 规定的二 级以上 要 求。6.2 播种育苗 6.2.1 苗龄 穴盘苗 龄 为 40 d-45 d,营养 钵苗 龄 为 60 d-65 d,待苗 长 到 5 片-7 片真叶 时进行 定 植。6.2.2 种子 处 理 DB22/T 2085 2014 4 辣椒 种子可 携 带 多 种病 原菌,播 种 前 对种子 进行 消毒处 理。6.2.2.1 常 规 处 理 将 种子 放到 55 的 温 水中不 断搅 拌,保 持恒 温 15 min 20 min后,捞 出 放 入 常 温 下 的 清水中 浸 种 8 h 10 h。然 后 将 种 搓洗干净,甩干 水分,放到 28 30 的 温 度 条件 下 催芽,每 天用清水 投洗 2 次,4 d左右 60%70%种子 出 芽 后 即 可 播 种。6.2.2.2 药剂处 理 先 用 一般 温 水 将 种子 预浸 8 h 10 h,再 浸 入 10%磷 酸 三 钠 溶 液 中 20 min,药 剂 处 理 后 用清水 将 种子清 洗干净,放到 28 30 的 温 度 条件 下 催芽。6.2.3 播种 采用 无土基质 播 种,基质的 选 用 参见附录 A,可用 穴盘 或 营养 钵 两 种 方法 6.2.3.1 穴盘 将 装 好 基质的 穴盘 浇 透 水,然 后 将 处 理 过 的 种子 摆 入穴盘,每穴 1 粒,摆 好后 上 覆 珍珠岩、蛭石 等 轻 型基质 约 1 cm厚,轻压,再 盖 一 层塑 料 薄膜 保 湿,最 后 在 薄膜 上 覆盖 遮 光,防 止 土 温 过 高。当 种子 60%以上 出土 时 撤去 薄膜 和 覆盖 物。6.2.3.2 营养 钵 将育 苗 基质 装 入 育 苗盘 内,浇 透 水,然 后 将 处 理 过 的 种子 均 匀 播 入苗盘 中,上 覆 珍珠岩、蛭石 等 轻型基质 约 1 cm厚,轻压,再 盖 一 层塑 料 薄膜 保 湿,最 后 在 薄膜 上 覆盖 遮 光,防 止 土 温 过 高。当 种子 60%以上 出土 时 撤去 薄膜 和 覆盖 物。当 小 苗 两叶 一 心 时 移 入 准备 好 的、浇 透 水 的营养 钵 中。6.2.4 苗 期 管理 6.2.4.1 温 度管理 出 苗 前 温 度 白 天 控 制 在 28 30,夜 间 控 制 在于 20 25;出 苗后 7 d-10 d内,白 天 温 度控 制 在 25-27,夜 间 温 度 控 制 在 18 20;此 后 阶段 将 温 度 白 天 控 制 在 23 25,夜 间控 制 在 15 18。6.2.4.2 营养液管理 基质的 湿 度需保 持 在 相 对 湿 度 80%85%,营养液 浓度 的 应用分 二 个 阶段,育 苗 前 期 即两叶 一 心 到 三 叶 一 心之 间 EC值 为 1.0 ms/cm 1.2 ms/cm,育 苗后 期 即 三 叶 一 心至 定 植 前 EC值 为 1.3 ms/cm 1.6 ms/cm。6.3 定 植 定 植 前 2 d 3 d将 栽培 槽 浇 透 水,定 植时 每 槽 栽 双 行,槽 内 行距 30 cm-35 cm,株 距 40 cm 45 cm,两 行 错开 位 置 栽培。6.4 田间 管理 6.4.1 温 度管理 辣椒 不 同 生 育 阶段 温 度 控 制 指 标 见 表 1。DB22/T 2085 2014 5 表 1 辣椒 不同 生育 阶段温 度 控 制 指 标()温 度 生长 阶段 昼 温 夜 温 定 植 后 1周 内 25 28 20 定 植 1周 后 开花 23 26 18 结 果期 23 25 15 18 6.4.2 湿 度管理 基质 湿 度保 持 在 60%70%,空气 相 对 湿 度保 持 在 70%80%。6.4.3 营养液管理 始终 保 持 基质的 含 水量在 60%70%,在 定 植 初 期,营养液 浓度 适 当 低 一 些,以 促 进植 株迅速 生长;到 开花 后,提 高 营养液的 浓度,促 进 生 殖 生长。在 生长 过 程 中,如 果 植 株 出 现 营养生长 太弱,需 适 当 降 低 灌溉 营养液的 浓度 和 增 加 营养液 中 氮 的 比 例 来 促 进 营养生长。在不 同 生长 季 节灌溉 营养液的 浓度 也 应作适 当 调 整,在 冬 季 灌溉 营养液的 浓度 可适 当 高一 些,而 夏季 则 降低 灌溉 营养液的 浓度。每次 灌溉 时 当出 现 渗 出液 时 即 停 止 浇灌,在 连 续 灌溉 三次 营养液 后 要 用清水 洗 盐。辣椒 整 个 生 育时 期灌溉 营养液 浓度 的 变 化 为 育 苗 期 EC值 为 1.0 ms/cm 1.6 ms/cm,营养生长 期 EC值 为 2.0 ms/cm 2.5 ms/cm,开花 到 采收 期 EC值 为 2.5 ms/cm 3.0 ms/cm,采收 后 期 EC值 为 2.0 ms/cm 2.5 ms/cm.6.4.4 植株调整 一般 甜 椒 品种采用 双 干“V”字 型 整枝,除去 主 茎 上 的 所有 侧 芽 和 花 芽,选择 两 个 健 壮 对 称 的 分 枝 作为 两 个 主 枝,其 余 分 枝打掉,当 植 株 长 到 30 cm高度时,从 根部 吊绳 固 定 植 株。除留 主 枝 上 的 果 实外,侧枝 上 也 留 一 果 并 留 1 片 2 片叶 打顶。甜 椒 整枝 不 宜 太勤,一般 每 周 整枝 一 次。尖 椒 品种 一般 不 整枝,或 留 3 个-4 个 主 枝,并 用 绳 固 定,其 余侧枝留 1 个 2 个 果 并 留 2 片叶 后 打顶。7 虫害防治 坚 持 以 预 防为 主、综 合防治,优 先 采用 农业 防治、物 理 防治、生 物防治 的 原 则,农 药使用 严格执 行 用药间 隔 期,实现 安全 生产,农 药 施 用应 符 合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GB/T 23416.1-2009 和GB/T 23416.2-2009 的规定。7.1 病害防治 辣椒的 病害 主要 有 猝倒 病、立枯 病、病 毒 病、青枯 病、疫 病、白 粉 病、枯萎 病、炭 疽 病等。7.1.1 苗 期病害防治 苗 期病害 主要 有 猝倒 病、立枯 病。猝倒 病 尽 量 避免 使用 带 菌 土 壤,苗 床 用 地 用 苗 菌敌 进行 消毒,每平 方 用药 8 10g拌 土,不使用 未 腐 熟 肥 料。立枯 病可 结 合 猝倒 病 一 并 防治。7.1.2 成株期病害防治 成 株 病害 主要 有病 毒 病、青枯 病、疫 病、白 粉 病、枯萎 病和 炭 疽 病。DB22/T 2085 2014 6 7.1.2.1 病 毒 病 做 好 防 蚜 工作,防治 蚜 虫 传 播 病 毒,病 毒 发 病 初 期 喷氨 基 寡糖 素 800倍 液、盐 酸 吗啉呱 600倍 液 进行防治。7.1.2.2 青枯病 增 施 磷、钾 肥,发 病 初 期 喷 1000倍 1%多 抗 素 或 1000倍 链霉 素 轮换 防治。7.1.2.3 疫病 控 制基质 湿 度,35%霜霉 威 盐 酸 盐 300倍 液 400倍 液 或 福美 双 800倍 液 交替 使用。7.1.2.4 白粉病 可用 白 粉 杀星 600倍 液、乙醚酚 500 600倍 液 进行 防治;枯萎 病可用 含 氟乙蒜 素 乳油 1500 2000倍液 灌根。7.1.2.5 炭疽病 可用 32%唑酮乙蒜 素 乳油 1000倍 液 防治。7.2 虫害防治 辣椒 虫害 主要 有 地 下害虫、叶片 害虫和果 实 害虫。7.2.1 地 下害虫 主要 有 蝼蛄、根 蛆、蚯蚓 等,可采用 毒 死蜱 或 者阿维 菌 素进行 防治。7.2.2 叶片虫害 主要 有 蚜 虫、红 蜘蛛 和 蓟马 等,蚜 虫可用 叮 虫 咪、吡 虫 啉 进行 防治;蓟马 可用 阿维 菌 素、高 效氯氰 菊酯、多 杀 菌 素进行 防治。7.2.3 果 实 害虫 主要 有菜 青 虫,可在 发 现 有虫果 后 用 高 效氟氯氰菊酯、毒 死蜱 进行 防治。8 采收 当 果 实 充 分 膨 大,颜色 为其品种 特 有 的 商 品果 色,果 实 长 到商 品成 熟 时 即 可采收。9 包装、标 识 应 符 合 NY/T 1655-2008的 相 关 规定。10 贮 藏 和 运输 甜 椒 贮 藏 和 运 输 的 最 佳 温 度 为 5-10。在 贮 藏、运 输 过 程 中 要 保证 所有 设备 通过清 洁 处 理。DB22/T 2085 2014 7 11 生产 记录 应有 农产 品 质 量安全 法 记 录,记 录 内容 保 存 期 2年。DB22/T 2085 2014 8 A A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栽培基质的配制 栽培基质的 选 用可 以 从 三 个方 面考虑,一 是 植 物根系 的 适应 性,二 是 基质的 适用 性,三 是 基质的 经济 性。基质 材料 的 选择 原 则:一 是在 栽培 过 程 中不 会 造 成 营养液 成分 的 变 化,酸碱度 中 性 为 宜;二 是 具 有 良 好 的 保 水和通 气 性能,容 重 在 0.5 g/cm3左右,总 孔 隙 度 在 60%左右,小 孔 隙 比 在 0.5左右;三 是 基质中不 含 虫 源 和病 原菌;四 是 就 地 取 材,以 降低 成 本。适合作为 辣椒栽培的基质 材料有 蛭石、珍珠岩、膨 胀陶 粒、旧炉渣、火山 岩 等 无 机 基质及草 炭、稻壳、玉 米 秸、椰糠 等有 机 基质。个 别 基质 如 珍珠岩、膨 胀陶 粒、火山 岩、椰糠 可 以 独 立 使用,但 一般需 要 两 种 以上 的基质 混 配 后 使用最适 宜。基质 混 合 的 总体要 求是:容 重 适 宜,增 加 孔 隙 度,提 高 水分和 空气 含 量,同时 在 栽培 上 要 注 意 根 据混 合 基质的 特 性,与作物 营养液配 方相 结 合,才 可 以能 够充 分 发 挥 其 丰 产、优 质的 潜 能。平均 每 株 辣椒 需 要 3 L-5 L基质,根 据 实 验 与 对 照 各 项 生长 指 标 进行 对 比 分 析,总 结 出 适合 基质栽培的辣椒基质 有 四 种,栽培基质 常 用 的 配制 方法 参见 下 表。表 A.1 常 用的辣椒基质配方(体积比)种类 材料 配 比 1 草 炭:珍珠岩 1:1 2 草 炭:珍珠岩:蛭石 4:3:3 3 草 炭:椰糠 2:3 4 草 炭:炉渣 2:3 DB22/T 2085 2014 9 B B 附 录 B(规范性 附录)营养液配制方法 营养液的配制 需先 配制 成 母 液,然 后 用 母 液配制 成 栽培营养液 用于 生产。母 液 即 浓缩 营养液,需先 进行 配制,通过 稀释 母 液配制 成 栽培营养液 进行 灌溉。先将 配 方 中 的 各种 化 合物为成 三 类,即 A肥、B肥 和 C肥,分类 原 则 是 将相 互 不 会产生 沉淀 的 化 合物 放 在 一 起 溶解。母 液配制 好后,需先 在 贮 液 池 中 放 入 大 约 需 要配制 体 积 1/2 1/3的 清水,量 取 所 需 A母 液的 用量 倒 入,开 启 池 中水 泵 实 施 池 内 循 环 或 搅 拌器 使其 扩散 均 匀,时 间 需 达半 小时以上,然 后 依 次 量 取 B、C母 液,缓慢 地 将 其 倒 入贮 液 池 中 的 清水 入 口,让 水 源 冲 稀 母 液 带入贮 液 池 中,再利 用水 泵循 环 流动 或 搅 拌 均 匀 即 可。营养液的 酸度 应为 PH值 6.0 6.5之 间,一般 选 用 磷 酸依据 当 地 水 质的 酸碱度 决 定 用量,如 水 质的 PH7,则 需 磷 酸 50 ml/t 70 ml/t。以营养液 浓度 EC值 为 2.0 ms/cm,配制 一 吨 营养液的配制 方法 见 下 表。表 B.1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配制 1 t营养液)肥 类 品 名 分子 式 浓度 纯度 用量 A肥 硝 酸 钙 Ca(No3)2 4H2O N 11.74 Ca 23.5 99%707g 硫 酸 钾 K2SO4 S 18.03%K2O 52.92%98%260.7g 硝 酸 钾 KNO3 N 13.71%K2O 46.3%99%404.2g 磷 酸 二 氢铵 NH4H2PO4 N 12.17%P2O5 61.68%99%96g B肥 硫 酸 镁 MgSO4 7H2O S 12.88%MgO 16.19%99%202.1g 螯 合 铁(ED-Fe-13)C10H12N2O8FeNa 3H2O Fe 13.1%99%16g 硼砂 Na2B4O2 10H2O B 11.21%99%3g 硫 酸 锰 MnSO4 H2O Mn 32.2%99%2g 硫 酸 锌 ZnSO4 7H2O Zn 22.5%99%0.22g 硫 酸 铜 CuSO4 5H2O Cu 25.19%99%0.08g C肥 钼 酸 钠 NaMoO4 2H2O Mo 38.86%98%0.5g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