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DB13/T 2172-2015.pdf

  • 资源ID:188047       资源大小:699.4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DB13/T 2172-2015.pdf

ICS 71.080.01 G 1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1722015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2014-02-03发布 2015-03-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17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石家庄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石家庄开发区德赛化工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永康、邢振平、李文曦、唐量。DB13/T 21722015 1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和储运。本标准适用于以L-天冬氨酸或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得的聚天冬氨酸(盐),该产品主要用于肥料中作为增效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q ISO 6353-1:1982)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GB 7476-1987 水质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GB/T 8574-2002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GB/T 9735-2008 化 学试剂-重金属通用测定方法 GB/T 9738-2008 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20778-2006 水处理剂可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方法-CO2 生成量法 HG/T 3822-2006 聚天冬氨酸(盐)NY/T 1155.8-2007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验-茎叶喷雾法 NY/T 1155.6-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6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 CIPAC MT39 0下液态制剂的稳定性 CIPAC MT46 加速储存试验法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黄色至红棕色液体。DB13/T 21722015 2 3.2 聚天冬氨(盐)应符合表1要求。表1 项目 聚天冬氨酸钠 聚天冬氨酸钾 聚天冬氨酸铵 聚天冬氨酸钙 聚天冬氨酸锌 固体含量,%40.041.0 40.041.0 30.031.0 30.031.0 30.031.0 极限粘数(30),dL/g 0.0550.080 0.0400.070 0.0200.065 0.0400.065 0.0300.060 pH 值(10g/L 溶液)8.010.0 8.010.0 5.010.0 3.06.0 3.06.0 密度(30),g/cm3 1.241.26 1.241.26 1.121.14 1.181.20 1.181.20 聚天冬氨酸酸根含量,%30.032.0 28.030.0 24.026.0 18.021.0 18.021.0 聚天冬氨酸钾中钾含量(以 K2O 计),%10.512.0 聚天冬氨酸钙中钙含量,%3.04.8 聚天冬氨酸锌中锌含量,%3.04.8 储存稳定性 低温稳定性(0,48h)无析出,或有析出但析出物摇动可消失。高温稳定性(54,10d)无析出,或有析出但析出物摇动可消失。生物降解率(28d),%60 60 70 60 60 作物安全性 作物正常生长,受试作物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生长抑制率0%水不溶物含量,%0.5 0.5 0.5 0.5 0.5 重金属含量,mg/Kg 200 200 200 200 200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规定,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需制剂及制品,在没有特殊注明时,按GB/T 603之规定制备。4.2 鉴别 采用红外光谱仪鉴别产品,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参见附录A中图A.1。4.3 固体含量的测定 按HG/T 3822-2006中4.2项固体含量相关规定进行。4.4 极限黏数的测定 按HG/T 3822-2006中4.4项极限黏数相关规定进行。4.5 pH值的测定 DB13/T 21722015 3 按HG/T 3822-2006中4.5 pH值的测定相关规定进行。4.6 聚天冬氨酸酸根 4.6.1 准备工作 4.6.1.1 试剂和材料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水溶液:准确称取0.45g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有效含量)溶于50mL水中,完全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聚天冬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聚天冬氨酸标准样品0.080g(精确至0.0002g)于干燥的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现用现配);3%柠檬酸三钠水溶液;EDTA溶液:c(EDTA)=0.01mol/L。4.6.1.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波长420nm;吸收池:1cm;恒温水浴:单孔。4.6.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聚天冬氨酸标准溶液0mL,1 mL,2 mL,3mL,4mL,5mL,6mL于50mL容量瓶中,然后分别加入0.5 mL 0.01mol/L EDTA溶液,14 mL 3%柠檬酸三钠溶液,10mL 0.4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化铵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系列溶液中有效含量分别为为0,1.6,3.2,4.8,6.4,8.0,9.6mg/L,置于30恒温水浴中30min。在420nm处用1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聚天冬氨酸酸根浓度(单位:mg/L)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6.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聚天冬氨酸(盐)0.2g0.3g(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备用。准确量取上述溶液4mL加入50mL容量瓶中,同时用不加溶液的容量瓶作试剂空白对照。两份均按照“工作曲线的绘制”中步骤操作至“测定其吸光度”。4.6.4 结果分析 聚天冬氨酸(盐)中聚天冬氨酸酸根的含量X按式(1)计算:(1)式中:X 聚天冬氨酸(盐)中聚天冬氨酸酸根的含量,%;c 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聚天冬氨酸酸根的浓度,mg/L;v0 所称取样品稀释后的体积,L;m0 聚天冬氨酸(盐)的质量,g;0.05待测样品体积,L;00 1 0 010000.05c 1.254100 1001000cv cXm m m DB13/T 21722015 4 4未稀释待测样品体积,mL;1000-聚天冬氨酸(盐)溶解后体积,mL;10001g与mg换算比例,mg/g,100百分率转换系数。4.7 钾含量的测定 4.7.1 试样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聚天冬氨酸钾盐试样2g(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150mL蒸馏水,加热煮沸30min冷却,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50mL滤液。4.7.2 分析方法 按GB/T 8574-2010的规定执行。4.8 钙含量的测定 4.8.1 试剂和试样溶液的制备 氢氧化钾溶液:200g/L。待测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1.5 g(精确至0.0002g)聚天冬氨酸钙用蒸馏水溶解,完全移入100 mL的容量瓶中,摇匀,定容,备用。移取10 mL溶液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至约50 mL,加5 mL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 g钙-羧酸指示剂。4.8.2 分析步骤 按GB7476-1987规定执行。4.8.3 结果分析 钙含量为质量分数W2,按式(2)计算:(2)式中:W2 聚天冬氨酸钙中钙含量,%;V1滴定试液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L;V0滴定空白试液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L;cEDTA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M 钙的摩尔质量,40.078g/mol;100聚天冬氨酸钙溶解后的体积,mL;10聚天冬氨酸钙溶液检测体积,mL;1001百分率转换系数;m称取聚天冬氨酸钙的质量,g。4.9 锌含量的测定 4.9.1 准备工作 1 01 02 1100()1000()10100v v c Mv v c MWm m DB13/T 21722015 5 4.9.1.1 试剂和材料 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pH值为8.9,按GB/T 604配制。锌标准贮备溶液:1.000g锌粒,放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水和20ml(1+1)硝酸溶液,在电炉上慢慢加热溶解,冷却后完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为1.0mg/mL锌标准储备液。锌标准溶液(0.01mg/ml):移取1.00mL锌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现用现配)0.2%锌试剂溶液:0.2g锌试剂溶于2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为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可稳定2d3d,溶液正常颜色为红色,若变为紫色,则已失效。4.9.1.2 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和下列仪器。吸收池:10mm。分光光度计:可在620nm处测定,棱镜型或光栅型。4.9.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0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以及6.00 mL锌标准溶液于7只50mL容量瓶中,加入约20mL水;分别加入10.0mL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2.00mL锌试剂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系列溶液分别含有0g、10g、20g、30g、40g、50g、60g锌。将该系列溶液静置10min,于620nm处用10mm吸收池测定其吸光度,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锌含量(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9.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聚天冬氨酸锌0.80g1.00g(精确至0.0002g),蒸馏水溶解后完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摇匀定容后备用。取三支50 mL容量瓶,分别准确加入1 mL上述溶液,以下操作按照“4.6.4标准曲线的绘制”中从“分别加入10.0mL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开始,进行操作。同时作空白试验,以试验空白为参比,于波长620nm处,测定其吸光度。4.9.4 结果分析 聚天冬氨酸锌中锌离子含量(X 1)按下式计算:(3)式中:X 1 聚天冬氨酸锰锌中锌离子的含量,%;m 0 称取的聚天冬氨酸锌质量,g;106g转换为g系数,g/g;m 3 标准曲线上查到的锌离子的质量,g;1000 聚天冬氨酸锌溶解体积,mL;1 聚天冬氨酸锌检测体积,mL;100百分率转换系数。331 60 010001=10010 10mmXm m DB13/T 21722015 6 4.10 储存稳定性 4.10.1 低温稳定性 4.10.1.1 试验步骤 按CIPAC MT39中 0液态制剂的稳定性水溶液中规定进行。4.10.1.2 判断标准 若有物质析出,且恢复到室温后轻摇析出物不消失,则说明聚天冬氨酸(盐)低温稳定性不合格;若无析出,或者有物质析出,但恢复到室温后经过摇动析出消失,则说明聚天冬氨酸(盐)低温稳定性合格。4.10.2 高温稳定性 4.10.2.1 试验步骤 按CIPAC MT46加速储存试验法中乳油中规定进行。4.10.2.2 判断标准 若有物质析出,且恢复到室温后经晃动析出不消失则说明聚天冬氨酸(盐)高温稳定性不合格;若无析出或者有物质析出,但恢复到室温后经过晃动析出消失,则说明聚天冬氨酸(盐)高温稳定性合格。4.11 生物降解率 4.11.1 受试物和参比物储备液的制备 以聚天冬氨酸(盐)作为受试物,以苯甲酸钠(分析纯)作为参比物,聚天冬氨酸(盐)以及苯甲酸钠使用前在电烘箱中在1205条件下烘干4h备用。准确称取烘干后的聚天冬氨酸(盐)1.81g(精确至0.0002g),用试验培养基溶解定容后,超声处理15min,配置为浓度1810mg/L的受试物溶液,可将该溶液直接添加到试验系统中进行试验。准确称取0.84g(精确至0.0002g)苯甲酸钠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试验培养基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并用试验培养基定容至标线。4.11.2 试验方法 按GB/T 20778-2006的规定进行。4.12 作物安全性 4.12.1 准备工作 4.12.1.1 生物试材的选择 选择下列作物其中之一进行试验: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甘薯。4.12.1.2 聚天冬氨酸(盐)溶液配制 将聚天冬氨酸(盐)溶液用水稀释为1%,对作物进行茎叶喷雾处理。4.12.2 试验步骤 按NY/T 1155.8-2007及NY/T 1155.6-2006的规定进行。DB13/T 21722015 7 4.13 水不溶物 4.13.1 供试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10g(精确至0.0002g)聚天冬氨酸(盐)样品,将其溶解在80mL沸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4.13.2 试验步骤 按GB/T 9738-2008的规定进行。4.14 重金属含量 4.14.1 供试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聚天冬氨酸(盐)8g(精确至0.0002g),于800的马弗炉中灰化2h后,用5mL乙酸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至比色管中,用氨水溶液或者盐酸溶液调节pH约为4;加入10mL饱和硫化氢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供试溶液。4.14.2 试验步骤 按GB/T 9735-2008的规定进行。5 检验规则 5.1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由生产厂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逐批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5.2 以釜容量为生产单位,每一釜为一个批次。5.3 按 GB/T 6678第7.6条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先充分混匀,用玻璃管或聚乙烯塑料管插入桶深的三分之二处采样。总量不少于1000mL,充分混匀,分装入两个清洁、干燥的瓶中,密封。瓶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保存三个月备查。5.4 本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或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材料和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出厂检验与上述型式检验差异较大时。5.5 固含量、密度、pH、极限黏数、聚天冬氨酸酸根含量、钾含量、钙含量、锌含量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项目应逐批检验。5.6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对备用样进行检验。核验结果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整批产品为不合格。5.7 当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办理。6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DB13/T 21722015 8 6.1 标志 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的外包装上应涂刷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净质量、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本标准编号及GB/T 191规定的标志3“向上”。6.2 包装 每批出厂的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应附有质量合格证,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净质量和本标准编号。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采用聚乙烯塑料桶包装,每桶净质量25、250或1.25T。6.3 运输与贮存 运输时防止曝晒,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里。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的贮存期为十二个月。DB13/T 21722015 9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聚天冬氨酸(盐)红外吸收光谱 A.1 聚天冬氨酸(盐)红外吸收光谱见图A.1。图A.1 _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用聚天冬氨酸(盐)DB13/T 2172-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