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4/T 3132-2018.pdf

  • 资源ID:187920       资源大小:389.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4/T 3132-2018.pdf

ICS 65.020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322018 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f monitoring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Chinese chive maggot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 2018-05-1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3132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蔬菜产业发展局、安徽省宿州市植检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浩梁、苏卫华、林璐璐、谢明惠、张光玲、孙鹏、马书芳、朱德慧。DB34/T 31322018 1 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及相同气候条件下韭菜韭蛆的监测及综合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监测技术 3.1 监测时间 韭菜韭蛆监测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大棚韭菜为每年冬季扣棚后至 5 月底、9 月底至 12 月初这两个时间段;露地韭菜为每年 3 月初至 5 月底、9 月底至 12 月初这两个时间段。韭菜韭蛆的发生规律及各虫态参见附录A。3.2 监测方法 将长 25 cm、宽 15 cm 两面涂胶的黄色粘虫板垂直放置于韭菜地中,短边接地,南北朝向;每 667m2用 3 块黄板,田两端和中间各放一块;3 天调查一次成虫数量,并更换粘虫板。不同韭菜种植模式应分开监测。3.3 监测结果 黄板上成虫数量最多时,即为成虫发生高峰日。4 综合防治技术 4.1 防治原则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4.2 农业防治 4.2.1 选用抗虫品种 DB34/T 31322018 2 选用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品质好、生长势强、不休眠的品种。4.2.2 选用适宜地块 3 年以上未种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4.2.3 实行轮作倒茬 露地韭菜应与其他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宜)或非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倒茬,每 3 年5 年一次,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水旱轮作,如韭菜韭蛆为害过重,应及时清园换茬。4.2.4 育苗移栽 选择未种过韭菜的肥沃冬闲地作为苗床,畦宽 1.5 m,施足基肥。惊蛰前后育苗,育苗时干籽播种即可,播种量为每 667m2 育种田 5 kg6 kg。播种后覆盖地膜,套上小拱棚进行双层覆盖保温,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揭去地膜,5 月中旬撤去小拱棚,可有效防治第 1 代和第 2 代韭菜韭蛆为害。移栽时挑选健壮无蛆韭苗。4.2.5 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应充分腐熟。4.2.6 科学灌溉 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露地韭菜在春、秋两季韭蛆发生时连续浇水淹根 2 天3 天。4.2.7 清洁田园 及时清理残枝枯叶、杂草及病残体,带出田园并做无害化处理。4.2.8 沼液防治 韭菜收割后 3 天5 天,每 667m2 可随水冲施沼液 2000 kg,也可在韭蛆卵孵化初期尚未为害时,即用沼液顺着韭菜行垄灌和沟灌,如沼液数量有限,可扒开表土,灌后再覆土,1 周后再灌 1 次。注意勤观察,发现蛆虫后立即用药剂灌根防治。4.3 物理防治 4.3.1 日晒高温防治 选择厚度为 10 S 或 12 S 的浅蓝色流滴膜、滴滴膜或无滴膜,在 5 月10 月间,选择晴朗、光照强的天气覆膜,覆膜前 1 天2 天割除韭菜。覆膜宜在上午 8:00 之前,膜应覆盖整个田块(超出田缘 30 cm50 cm),压实四周,膜宜支起有离地 30 cm 的空间。下午 6:00 左右揭膜。揭膜后,灌水至土壤湿透为止。4.3.2 黑色粘虫板诱杀 将长 40 cm宽 20 cm 的两面涂胶的黑色粘虫板,垂直放置于韭菜田,短边接地,面向南北放置。露地韭菜,每 667m2 放 6 块板,按 3 行2 块板或 2 行3 块板排列;大棚韭菜,在中间畦陇上每隔 6 m10 m 放 1 块。当黑色粘虫板粘满害虫或无粘性时,应及时更换。4.3.3 防虫网阻隔 DB34/T 31322018 3 在新的韭菜种植田块加盖 60 目80 目的防虫网,高度应以不影响农事操作为宜,防虫网四周需压紧、接好缝,设内外两层出入门。4.3.4 灯光诱杀 每 667m2 悬挂频振式杀虫灯 1 盏,在成虫羽化期夜晚开灯,诱杀成虫。在温室大棚内设置普通日光灯,在灯下放洗衣粉水,夜晚开灯。4.4 药剂防治 4.4.1 幼虫防治 根据成虫监测的结果确定适宜的防治时间,防治适期为成虫高峰日后 7 天10 天。每 667m2 可用噻虫胺 50 g、氟铃脲 20 g 有效成分在雨前施药或喷施后浇水。使用药剂防治时应按 NY/T 1276 和 GB/T 8321 中相关规定执行。4.4.2 成虫防治 根据监测结果,在成虫高峰日后,大棚每 667m2 用 15敌敌畏烟剂 45 g75 g 有效成分或 10异丙威烟剂 30 g40 g 有效成分进行熏蒸处理(根据棚高确定用药量),间隔 3 天后,以同样的方法再熏蒸一次。以上两种烟剂可交替使用,使用时严格按 NY/T 1276 和 GB/T 8321 中相关规定执行。露地韭菜可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3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2000 倍液茎叶喷雾,每天 9:00-11:00 和 17:00-19:00 成虫活动高峰日时喷药最佳。春、秋季成虫集中发生,危害严重时应普遍防治。喷药时韭菜周围的土表也应均匀喷洒。在成虫发生期,将诱杀液(糖:醋:酒:水:敌百虫晶体为 3:3:1:10:0.6)放入口径 40 cm50 cm 的陶盆或瓷盆,盆边缘与地面齐平,每 667m2 放置 1 盆3 盆,每隔 2 天3 天加一次诱杀液,加液时先将韭蛆残体捞干净,加液后滴 1 滴2 滴菜油。诱杀防治根据成虫监测结果进行,一般大棚韭菜为 2月中下旬-5 月下旬,10 月上旬-11 月下旬,露地韭菜为 3 月中下旬-5 月下旬,10 月上旬-11 月下旬,其它月份可停止操作。DB34/T 31322018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韭菜韭蛆的发生规律及各虫态 A.1 韭菜韭蛆在安徽亳州的发生规律 A.2 韭菜韭蛆的形态特征 _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12.29-1.41.12-1.191.27-2.22.10-2.162.24-3.13.8-3.143.22-3.284.5-4.104.19-265.5-5.105.19-5.246.2-6.76.15-216.30-7.57.13-7.197.28-8.38.12-8.178.16-8.319.7-9.129.21-9.2810.6-10.1310.21-10.2711.3-11.811.18-11.2512.1-712.14-21日期黄板诱集数(头)露地棚内

注意事项

本文(韭菜韭蛆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4/T 3132-2018.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