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要求DB12/T 632-2016.pdf
ICS 03.100.01 A 02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632 2016 绿色 供应链管 理体系 要求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2016-06-06 发布 2016-07-01 实施 天 津 市 市 场 和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DB12/T 632 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组 织所 处的 环境.2 5 领 导作 用.3 6 策划.3 7 支持.5 8 运行.7 9 绩 效评 价.8 10 持 续改 进.9 DB12/T 632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天 津 市 市 场 和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天 津 市 标 准 化 研 究 院、天 津 市 绿 色 供 应 链 协 会、中 环 联 合(北 京)认 证 中 心 有 限 公 司 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张 小 丹、顾 江 源、姚 慧 颖、高 丽 梅、范 旭、穆 玲 玲、杨 奎 发、张 勤 修、刘 璟、曹 艳、赵 美 焕、李 智 静、杜 滨 晖、刘文婧、薛 靖 华、周 才 华、李 明 明、祁 然。DB12/T 632 2016 1 绿色供 应链管 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绿 色供 应链 管理体 系要 求的 术语 和定 义、组 织 所 处的 环境、领 导作用、策 划、支 持、运行、绩效 评价 和持 续改 进。本标准 适用 于天 津市 区域 内任何 有意 愿 建 立绿 色供 应链管 理体 系 的 组织。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 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9000 质量 管理 体系 基础 和术 语 GB/T 24001 环境 管理 体系 要求 及使 用指 南 GB/Z 26337.1 供 应链 管理 第1部 分:综述 与基 本原理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9000、GB/T 24001 中的以 及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均适用 于本 文件。3.1 绿色 green 以有利 于资 源节 约、环境 保护、人体 健康 为主 旨,符合可 持续 发展 要求 的理 念。注1:资 源 节 约:主 要 指 通过 减 量 化、资 源 化、回 收 再 利用;低 消耗、高 效 率、延 长 产品 寿 命 等 手 段,实 现对 资源的节约。注2:环 境 保 护:主 要 指 通过 保 护 自然 环 境、使用 清 洁 能源、使 用环 保 材 料、减 少 废 弃物 的 产 生和 排 放、减少 噪声和辐射污染、减少二次污染等,以达到对环境的保护。注3: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科学证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影响的有害因素。如 致癌、致基因突变、生殖毒性物质;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毒性物质等。3.2 供应链 supply chain 围 绕核 心企 业,将所 涉及 的原材 料供 应商、制 造商、分销 商、零售 商直 到最 终用户 等成 员通 过 上 游和或下 游成 员链 接所 形成 的网链 结构。GB Z 26337 12010,定义3.1.1 3.3 绿 色供 应链 green supply chain 在供应 链(3.2)各 个环 节 中融入 绿色 理念,并 加入 回收再 利用 等环 节的 扩展 型网链 结构。DB12/T 632 2016 2 3.4 绿色供 应链 管理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利用先 进技 术,基于 绿色 理念,全面 规划 绿色 供应 链中的 各个 环节,并 对资 源流动 过程 进行 计 划、组织、协调 与控 制等 各项 活动的 过程,以 达到 环境 效益、经济 效益 和社 会效 益 的平 衡。4 组织所 处的 环境 4.1 理解组 织及 其所 处的 环境 组 织 应 识别 和 确定 与 其目标 和 战 略方 向 相关 并 影响其 实 现 绿色 供 应链 管 理体系 预 期 结果 的 各种 外部和内 部因 素。组织应 对这 些内 部和 外部 因素 的 相关 信息 进行 监视 和评审。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注2:外部因素,主要考虑法律、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社会责任、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注3:内部因素,主要考虑组织的 使命、理念、价值观、文化和组织结构。4.2 理解相 关方 的需 求和 期望 组织应 确定:a)与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有 关的相 关方;b)各相关 方的 绿色 需求 和期 望。4.3 确定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范围 4.3.1 组织应 界定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的边 界和 应用 范围,确定 该范 围时,应 考虑:a)各种内 部和 外部 因素,见4.1;b)相关方 的需 求和 期望,见4.2;c)其组织 单元 和职 能边 界;d)其活动、产 品和 服务;e)其实施 控制 与施 加影 响的 权限和 能力。4.3.2 范围一 经界 定,在该 范围 内组织 的所 有活 动、产品 和服务 均须 纳入 绿色 供应 链管理 体系.4.3.3 应保持 所界 定范 围的 形成 文件的 信息,并 可为 相关 方 所获取。4.4 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及其 过程 4.4.1 组织应 按照 本标 准的 要求 建立、实施、保 持和 持续 改进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包括 所需 过程 及其相互 作用。组织应 确定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所需 的过 程及 其在 整个组 织内 的应 用,且应:a)确定这 些过 程所 需要 的输 入和期 望的 输出;b)确定这 些过 程的 顺序 和相 互作用;c)确定和 应用 所需 的准 则和 方法(包 括 监视、测 量和 相关绩 效指 标),以 确保 这些过 程的 运 行 和有效控 制;d)确定并 确保 获得 这些 过程 所需的 资源;e)规定与 这些 过程 相关 的主 体、责 任和 权限;f)应对按 照6.1 的 要求 所确 定的风 险和 机遇;g)评价这 些过 程,实施 所需 的变更,以 确保 实现 这些 过程的 预期 结果;DB12/T 632 2016 3 h)改进过 程和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4.4.2 在必要 的程 度上,组 织应:a)保持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及其过 程的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以 支持 过程 运行;b)保持确 认其 过程 按策 划进 行的形 成文 件的 信息。5 领导作 用 5.1 领导作 用和 承诺 最高管 理者 应证 实其 在绿 色供应 链管 理体 系方 面的 领导作 用和 承诺,通 过:a)对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的 有效性 负责;b)确保已 制订 相应 的绿 色供 应链管 理方 针及 目标,且 与组织 的战 略方 向相 一致;c)将绿色 理念 贯彻 到组 织供 应链管 理的 战略、规 划和 运营过 程中;d)在战略 规划 中考 虑绿 色供 应链管 理绩 效;e)确保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所需的 资源 的供 给,以实 现绿色 绩效 目标;f)促进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持续 改进 和创 新。5.2 绿色方 针 最高管 理者 应制 定、实施 和保持 绿色 方针,方 针应:a)与组织 的 使 命和 绿色 发展 战略相 匹配;b)为制定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目 标提供 框架;c)包括绿 色 的 承诺 和持 续改 进管理 体系 的承 诺;d)保持绿 色方 针的 形成 文件 的 信息,在 组织 内部 进行 沟通和 传达,并 付诸 实施;e)适宜时,可 向相 关方 提供。5.3 组织的 岗位、职 责及 权限 最高管 理者 应 在 组织 内部 分配并 沟通 相关 岗位 的职 责和权 限,以 确保:a)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符合 本标准 的要 求;b)各过程 获得 其预 期输 出;c)向最高 管理 者报 告绿 色供 应链管 理体 系的 绩效 及改 进机会;d)在策划 和实 施绿 色供 应链 管理体 系变 更时 保持 其完 整性。6 策划 6.1 应对风 险与 机遇 的措 施 6.1.1 策划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时,组 织应 从全 生命 周期 的观点,确 定需 要应 对的 风险和 机遇,应 考虑:a)4.1 所 描述 的因 素和4.2 所提及 的要 求;b)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范 围;c)绿色供 应链 管理 的各 个环 节;d)环境效 益、经济 效益 与社 会效益 的平 衡。以确保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能够 实现 预期 结果,增 强有利 影响,实 现持 续改 进。DB12/T 632 2016 4 注1:全生命周期观点要求适当进行具体的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注2:绿 色 供 应 链管 理 的 环节 可 能 包括:绿 色 设计、绿 色采 购、绿色 生 产、绿色 包 装、绿 色 物 流、绿色使用、回收再利用及绿色处置。6.1.2 组织应 策划:a)应对这 些风 险和 机遇 的措 施;b)在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过 程中整 合并 实施 这些 措施;c)评价这 些措 施的 有效 性。6.2 目标及 其实 现的 策划 6.2.1 组织对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所需 的相 关职 能、主体、层次 和过 程设 定绿 色供 应链管 理目 标。目标应:a)平衡环 境效 益、经济 效益 与社会 效益;b)与组织 的绿 色方 针一 致;c)考虑到 适用 的要 求;d)可评价;e)可实现;f)予以监 视;g)予以沟 通;h)适时更 新。6.2.2 组织策 划如 何实 现其 绿色 供应链 管理 目标 时,应确 定:a)需要做 什么;b)需要哪 些资 源;c)由谁负 责;d)如何将 其与 组织 的供 应链 管理过 程相 结合;e)何时完 成及 相应 的时 间表;f)如何评 价结 果。6.2.3 组织应 确定 变更 的需 求和 机会,以保 持和 改进 绿色 供应链 管理 绩效。6.2.4 组织应 有计 划、系统 地进 行变更,识 别风 险和 机遇,并评 价变 更的 潜在 后果。6.2.5 组织应 保持 目标 的形 成文 件的信 息。6.3 变更的 策划 6.3.1 当下列 情况 发生 时,组织 应对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进行变 更:a)绿色因 素发 生变 化时;b)法律、法规 和其 它要 求发 生变化 时;c)提高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绩效 的技术、设 备和 经验 方法 适用时。6.3.2 组织在 策划 变更 时,应考 虑:a)变更目 的及 潜在 后果;b)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完 整性;c)资源的 可获 得性;d)责任和 权限 的分 配或 再分 配。6.3.3 组织应 保持 变更 策划 结果 的形成 文件 的信 息,并适 时更新。DB12/T 632 2016 5 6.4 过程策 划 6.4.1 绿色设 计策 划 组织应 考虑:a)绿色要 求;b)功能要 求;c)经济性 要求;d)法律法 规要 求;e)最佳可 行 技 术要 求;f)客户需 求。6.4.2 绿色采 购策 划 组织应 考虑:a)绿色供 应商;b)绿色原 料;c)性价比;d)持续供 应能 力;e)应急响 应能 力。6.4.3 绿色生 产策 划 组织应 考虑:a)采用绿 色工 艺、技术 和生 产设备;b)资源节 约与 综合 利用;c)减少排 放和 对环 境的 影响;d)减少对 人体 健康 的影 响;e)加强人 员培 训和 管理,提 高生产 效率。6.4.4 绿色物 流策 划 组织应 考虑:a)设备设 施标 准化;b)包装减 量化、易 回收、环 保性;c)仓储布 局、使用 效率 和可 能对周 围环 境造 成的 影响;d)运输方 式与 工具 选择、运 输网络 设计、运 输效 率等。6.4.5 回收再 利用 及处 置策 划 组织应 考虑:a)根据当 前技 术,选 择 适宜 的回收 再利 用或 处置 方法;b)避免回 收再 利用 及处 置过 程的二 次污 染;c)回收途 径。7 支持 7.1 资源 DB12/T 632 2016 6 7.1.1 总则 组织应 确定 并提 供建 立、实施、维护 和持 续改 进绿 色供应 链管 理体 系所 需的 资源。组织 应考 虑:a)现有内 部资 源的 能力 和局 限性;b)需要从 外部 相关 方获 得的 资源。7.1.2 人员 组织 应 确定 并提 供所 需的 人员,以有 效实 施绿 色供 应链管 理体 系并 运行 和控 制其过 程。组织 应:a)确保相 关人 员知 晓绿 色供 应链方 针、目标 及他 们 对 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有效 性的贡 献;b)确定关 键岗 位人 员所 需具 备的知 识和 能力;c)基于适 当的 教育、培 训或 经历,确保 这些 人员 能够 胜任工 作;d)适当时,采 取措 施以 获得 所 必需的 能力,并 评价 所采 取措施 的有 效性。7.1.3 设施设 备 组织应 确定、提 供和 维护 绿 色供应 链过 程运 行所 需的 设施设 备,以实 现组 织的 绿 色供应 链管 理目 标。7.1.4 资金 组织应 确保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运行 所需 的资 金。7.2 信息交 流 7.2.1 总则 7.2.1.1 组织应 确定 与绿 色供 应链 管理体 系相 关的 内部 和外 部信息 交流 的过 程。包括:a)信息交 流的 内容;b)信息交 流的 时机;c)信息交 流的 对象;d)信息交 流的 方法、工具 和 方式。7.2.1.2 组织应 当保 证其 信息 交流 的质量。适 当时,组 织应 保留信 息交 流的 形成 文件 的信息,作 为其信息交 流的 证据。7.2.2 内部信 息交 流 组织应:a)在其各 职能 和层 次间 就绿 色供应 链管 理体 系的 相关 信息进 行内 部信 息交 流,适当时,包 括 绿 色供应链 管理 体系 变更 的交 流;b)确保其 信息 交流 过程 能够 促使在 其 控 制下 工作 的人 员 对持 续改 进做 出贡献。7.2.3 外部信 息交 流 组织应:a)与影响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绩 效的相 关方 进行 外部 信息 交流与 共享;b)以优化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绩 效为目 标,进行 协同 决策。7.3 形成文 件的 信息 7.3.1 总则 DB12/T 632 2016 7 组织的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应包 括:a)本标准 所要 求的 形成 文件 的 信息;b)组织确 定的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有效 性所 需的 形成 文件的 信息。7.3.2 创建和 更新 创建 和 更新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时,组织 应确 保适 当的:a)标识和 说明(如:标 题、日期、作者、索 引编 号等);b)格式(如:语言、软 件版 本、图 示)和媒 介(如:纸质、电子 格式);c)评审和 批准,以 确保 适宜 性和充 分性。7.3.3 形成文 件的 信息 的控 制 7.3.3.1 应控制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和本 标准 所要 求的 形成 文件的 信息,以 确保:a)无论何 时何 处需 要这 些信 息,均 可获 得并 适用;b)予以妥 善保 护(如:防止 失密、不当 使用 或不 完整)。7.3.3.2 为控制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组织应 关注 下列 活动:a)分发、访问、检 索和 使用;b)存储和 防护,包 括保 持可 读性;c)变更控 制(比如 版本 控制);d)保留和 处置。7.3.3.3 对策划 和运 行绿 色供 应链 管理体 系所 必需 的 来 自外 部的原 始的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组 织应 进行适当识 别和 控制。7.3.3.4 应对所 保存 的作 为符 合性 证据的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予 以保护,防 止非 预期 的更 改。8 运行 8.1 运行策 划和 控制 8.1.1 组织应 从全 生命 周期 的观 点出发,策 划、实施、控 制和保 持满 足绿 色供 应链 管理体 系要 求所 需要的过 程(见4.4),并 实施 第 6 章 中所 确定 的措 施,通 过:a)制定过 程的 运行 准则;b)按照运 行准 则实 施过 程控 制。8.1.2 组织应 对计 划内 的变 更进 行控制,并 对非 预期 性变 更的后 果予 以评 审,必要 时,应 采取 措施 降低对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绩效 的有害 影响。8.1.3 组织应 确保 对外 包过 程实 施控制 或施 加影 响。应在 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内规 定对这 些过 程或 组织实施 控制 或施 加影 响的 类型与 程度。8.1.4 组织应 保持 必要 的形 成文 件的信 息,以确 信上 述过 程已按 策划 得到 实施。8.2 应急准 备和 响应 8.2.1 组织应 建立、实 施和 保持 对 6.1.1 中 识别 的对 绿色 供应链 管理 有影 响的 潜在 紧急情 况进 行应 急准备并 做出 响应 所需 的过 程。组织应:a)通过策 划措 施做 好相 应紧 急情况 的准 备,以预 防或 减轻有 害影 响;b)对实际 发生 的 紧 急情 况 作 出响应;DB12/T 632 2016 8 c)根据紧 急情 况和 潜在 对绿 色供应 链绩 效的 影响 程度,采取相 适应 的措 施预 防或 减轻紧 急情 况 带来的后 果;d)可行时,定 期试 验所 策划 的响应 措施;e)定期评 审并 修订 过 程 和策 划的响 应措 施,特别 是发 生紧急 情况 后或 进行 试验 后;f)适用时,向 有关 的相 关方,包括在 组织 控制 下工 作的 人员提 供应 急准 备和 响应 相关的 信息 和 培训。8.2.2 组织应 保留 必要 的形 成文 件的信 息,以确 信过 程按 策划得 到实 施。9 绩效评 价 9.1 监视、测量、分 析和 评价 9.1.1 总则 9.1.1.1 组织应 监视、测 量、分析 和评价 其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绩效。组织应 确定:a)需要监 视和 测量 的内 容;b)适用时,监 视、测量、分 析和评 估的 方法,以 确保 有效的 结果;c)组织评 价 其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绩效 所依 据的 准则 和适 当的参 数;d)实施监 视、测量 的时 机;e)分析和 评价 监视、测 量结 果的时 机。9.1.1.2 组织应 确保 使用 经过 校准 或验证 的 监 视和 测量 设备,并 对 其予 以 维 护。9.1.1.3 组织应 评价 其绿 色供 应链 管理绩 效和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的有 效性。9.1.1.4 组织应 按其 建立 的信 息交 流过程 的规 定以 及法 律法 规的要 求,就有 关绿 色供 应链管理 绩 效的信息进 行内 部和 外部 信息 交流。9.1.1.5 组织应 保留 适当 的形 成文 件的信 息,作为 监视、测 量、分 析和 评价 结果 的证 据。9.1.2 分析与 评价 9.1.2.1 组织应 分析 和评 价通 过监 视和测 量获 得的 适宜 的数 据和信 息。这应 包括 适用 方法的 确定。应利用 分析 结果 评价:a)确定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适宜 性、充分 性、有效 性;b)确保活 动、产品 和服 务能 持续满 足利 益相 关方 要求;c)确保过 程的 有效 运行 和控 制;d)识别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改进 机会。9.1.2.2 数据分 析和 评价 的结 果应 作为管 理评 审的 输入。9.2 内部审 核 9.2.1 总则 组织应 按照 策划 的时 间间 隔进行 内部 审核,以 提供 有关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的下列 信息:a)是否符 合:1)组织自 身的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要求;2)本标准 的要 求。b)是否得 到了 有效 地实 施和 保持。DB12/T 632 2016 9 9.2.2 内部审 核方 案 9.2.2.1 组织应 建立、实 施并 保持 一个或 多个 内部 审核 方案,包括 实施 审核 的频 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 和内 部审 核报 告。9.2.2.2 建立内 部审 核方 案时,组 织应 考 虑相 关过 程对 于绿 色绩效 的重 要性、影 响组 织的变 化以 及以往审核 的结 果。组织应:a)规定每 次审 核的 准则 和范 围;b)选择审 核员 并实 施审 核,确保审 核过 程的 客观 性与 公正性;c)确保向 相关 管理 者报 告审 核结果。9.2.2.3 组织应 保留 文件 化信 息,作为审 核方 案实 施和 审核 结果的 证据。9.3 管理评 审 9.3.1 总则 最高管 理者 应按 计划 的时 间间隔 对组 织的 绿色 供应 链管理 体系 进行 评审,以 确保其 持续 的适 宜 性、充分性 和有 效性。9.3.2 管理评 审输 入 策划和 实施 管理 评审 应考 虑下列 内容:a)以往管 理评 审所 采取 措施 的实施 情况;b)与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 系相 关的内 外部 因素 的变 化;c)有关绿 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绩效和 有效 性的 信息,包 括下列 趋势 性信 息:1)相关方 的反 馈;2)绿色供 应链 管理 目标 的实 现程度;3)不符合 和纠 正措 施;4)监视和 测量 的结 果;5)适用法 律要 求;6)自愿义 务;7)审核结 果。d)资源的 充分 性;e)应对风 险和 机遇 所采 取措 施的有 效性;f)改进的 机会。9.3.3 管理评 审的 输出 9.3.3.1 管理评 审的 输出 应包 括与 下列事 项相 关的 决定 和措 施:a)改进的 机会;b)绿色供 应链 管理 体系 所需 的变更;c)资源需 求。9.3.3.2 组织应 保留 作为 管理 评审 结果证 据的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10 持续改 进 10.1 总则 DB12/T 632 2016 10 组织 应 确定改 进的 机会(见9.1,9.2 和9.3),并 实 施必要 的措施 实现 其绿色 供应链 管理体 系的 预期结果。10.2 不符合 和纠 正措 施 10.2.1 发生不 符合 时,组织 应:a)对不符 合做 出响 应,适用 时:1)采取措 施控 制并 纠正 不符 合;2)处置产 生的 后果。b)通过以 下方 式评 价消 除不 符合原 因的 措施 需求,以 防止不 符合 再次 发生 或在 其他地 方发 生:1)评审不 符合;2)确定不 符合 的原 因;3)确定是 否存 在或 是否 可能 发生类 似的 不符 合。c)实施所 需的 措施;d)评审所 采取 的纠 正措 施的 有效性;e)需要时,更 新策 划期 间确 定的风 险和 机遇;f)需要时,对 绿色 供应 链管 理体系 进行 变更。10.2.2 纠正措 施应 与所 发生 的不 符合造 成影 响的 重要 程度 相适应。10.2.3 组织应 保留 形成 文件 的信 息作为 下列 事项 的证 据:a)不符合 的性 质和 所采 取的 任何后 续措 施;b)任何纠 正措 施的 结果。10.3 持续改 进 组织应 持续 改进 绿色 供应 链管理 体系 的适 宜性、充 分性和 有效 性,以 提 升绿 色供应 链管 理绩 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