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雷公藤质量要求DB35/T 1450-2014.pdf

  • 资源ID:187419       资源大小:392.1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雷公藤质量要求DB35/T 1450-2014.pdf

1 ICS 65.020.01 B38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4502014 雷公藤质量要求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quality requirements 2014-08-27发布 2014-12-0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4502014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加工要求.1 5 采收时间.1 6 质量要求.2 7 检测方法.2 8 检测规则.3 9 包装与贮藏.4 DB35/T 1450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郁善、黄宇、荣俊冬、何天友、魏佰兴、叶世森、陈礼光、黄玉玲、魏佰旺。DB35/T 14502014 1 雷公藤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公藤质量要求的术语和定义、栽培要求、采收时间、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包装与贮藏。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培的雷公藤干品质量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DB35/T 1038-2010 雷公藤栽培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根 Root 生长在地表下的土痕以下部位。3.2 茎 Stem 生长在地表上的土痕以上主干。3.3 叶 Leaf 始于茎尖生长锥的叶原基的当年生叶。4 加工要求 雷公藤栽培技术按DB35/T 1038-2010执行。5 采收时间 DB35/T 14502014 2 5.1 根 种植7年后秋季采挖。5.2 茎 种植6年后8月采收。5.3 叶 种植3年后7月至8月采收。6 质量要求 6.1 外观质量 6.1.1 根 圆柱形,扭曲状。木栓层黄色,呈片状易剥落。韧皮部红棕色或红褐色。木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小孔。质地坚硬,难折断,断面呈纤维状。6.1.2 茎 圆柱形,具46棱,棕红色,密生瘤状皮孔。6.1.3 叶 多呈椭圆形、宽卵形,长4 cm9 cm,宽3 cm6 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或黄棕色,主、侧脉在上表面均稍突破出,脉上疏生存锈褐色柔毛;叶柄长0.3 cm0.8 cm。6.2 质量指标 6.2.1 水分、灰分和杂质指标见表 1。表1 雷公藤水分、灰分和杂质质量指标 部位 指标 根%茎%叶%水分 16 16 16 灰分 4 4 8 杂质 1 1 1 6.2.2 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指标见表 2。表2 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指标 部位 指标 根 mgkg-1 茎 mgkg-1 叶 mgkg-1 内酯醇含量 6 6 6 7 检测方法 DB35/T 14502014 3 7.1 外观质量 用目测判定。7.2 水分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H第一法水分测定法测定。7.3 灰分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灰分测定法测定。7.4 杂质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A杂质检查法测定。7.5 内酯醇含量 7.5.1液相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材料;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8 nm。7.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制备步骤按下列进行:a)分别称取经粉碎的样品(过60目筛)5.000 g,加入95%乙醇100 ml,加热回流提取2 h,滤过,残渣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提取液50 ml,移至分液漏斗中。b)再加入50 ml三氯甲烷,轻摇,静置分层,收集三氯甲烷层,萃取3次,合并3次三氯甲烷提取 液,浓缩至挥干。c)再加入50 ml乙酸乙酯完全溶解,通过装有10 g中性氧化铝的层析柱(10 mm200 mm),用 70 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以甲醇溶解,定容至10 ml,用0.45 m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7.5.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雷公藤内酯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 ml含雷公藤内酯醇12.5 g、25 g、75 g、125 g、175 g和225 g的溶液,即得。7.5.3 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内酯醇计算,含内酯醇不得少于0.0006%。8 检测规则 8.1 批次 同产地、同时间采收的同部位同年龄雷公藤作为一个检验批次。8.2 抽样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A药材和饮片取样法取样。DB35/T 14502014 4 8.3 判定规则 8.3.1 按本标准进行测定,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第 6章要求的,则判定该批次为合格。8.3.2 有 1 项指标不合格的,应加倍重新抽取同批产品进行加倍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产品。9 包装与贮藏 9.1 包装 雷公藤在包装前,在拣选、晒干等工序后进行质量检测,质量符合要求时才能进行包装,包装材料采用干净无污染的麻袋或者编织袋,并在外包装上注明或贴上危险品标志,以引起运输、贮藏时注意。包装必须按 GB 190-2009 规定黏贴,并标明标志的类别。9.2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DB35/T 14502014 5 A 参 考 文 献 1 DB35/T 1038-2010雷公藤栽培技术规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 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 试行版)4 福建省中药材地方标准(2006版)5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 版)6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 版)7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 版)_

注意事项

本文(雷公藤质量要求DB35/T 1450-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