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DB3410/T 38-2024.pdf

  • 资源ID:187144       资源大小:831.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DB3410/T 38-2024.pdf

ICS 93.080 CCS R 00 3410 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 DB 3410/T 38 2024 旅游风景 道建设指 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scenic roads 2024-04-10 发布 2024-05-01 实施 黄山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3410/T 38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原 则.2 5 核 心要 素.2 6 道 路主 体.2 7 游 径系 统.5 8 服 务设 施.5 9 路 域景 观.6 10 标 识与 解说 系统.7 11 运 营管 理.7 12 评 价与 改进.8 参考文 献.9 DB 3410/T 38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黄 山市 交通 运输 局提出、归口 并 组织 实施。本文件 起草 单位:黄山 市交 通运输 局、黄 山市 公路 管理 服务中 心、黄 山交 投产 业发 展集团 有限 公司、中国计 量大 学、中国 计量 大学黄 山高 质量 发展 研究 院。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许钧 愿、陈 晓勇、郑坚、汪彬、姚伟、汪国 亮、黄泽瑞、邵琛、叶军、郑 佳、曹建伟、凌华、喻海 斌、卢振中、陈建 敏、李 飞、姚威、吴 周、张 妮、朱诚、黄 洁、张 蕾雷、贺 希 格 都楞。DB 3410/T 38 2024 1 旅 游风景 道建设指 南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旅 游风 景道 建设的 基本 原则、核心 要 素、道路 主体、游径 系统、服务设 施、路 域景 观、标识与 解说 系统、运 营管 理、评 价与 改进 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 于旅 游风 景道 的建设 与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5768(所有 部分)道 路交通 标志 和标 线 GB/T 15566(所 有部 分)公共 信息 导向 系统 设置 原则与 要求 GB/T 16311 道 路交 通标 线质量 要求 和检 测方 法 GB 18973 旅游 厕所 质量 要求与 评定 GB/T 24717 道 路预 成形 标线带 GB 37487 公共 场所 卫生 管理规 范 GB 50337 城市 环境 卫生 设施规 划标 准 GB 50647 城市 道路 交叉 口规划 规范 GB 50688 城市 道路 交通 设施设 计规 范 GB/T 51439 城 市步 行和 自行车 交通 系统 规划 标准 JTG B01 公路 工程 技术 标 准 JTG D20 公路 路线 设计 规 范 JTG D30 公路 路基 设计 规 范 JTG D60 公路 桥涵 设计 通 用规范 JTG D61 公路 圬工 桥涵 设 计规范 JTG/T D33 公 路排 水设 计 规范 JTG/T D81 公 路交 通安 全 设施设 计细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旅 游风 景道 tourist scenic road 指位于 风景 优美 地段,有 一定长 度并 沿着 特定 方向 延伸,路域 通畅,视 域范 围内景 观优 良,游域 范围内文 化和 旅游 资源 富集、服务 设施 齐全,具 有良 好旅游 体验,融 合交 通、景观、游憩 和保 护等 多 重 功能的复 合型 道路。DB 3410/T 38 2024 2 道 班驿 站 daoban post 指在原 公路 道班 基础 上经 升级改 造后 的具 有停 车、充电、休憩、餐 食、观光 等服务 功能 的场 所。游 径系 统trails system 指与道 路主 体工 程相 匹配,通过 步行 道、自行 车道、廊道等 方式 将多 元化 的社 区、文 化设 施和 户 外资源连 接在 一起 构成 的集 成系统。游径 网络 将通 过 提供公 平、健 康、低 压力 的 开放空 间与 可靠 的交 通和娱乐来 改变 公共 领域。4 基本原 则 以人为 本,安全 为先 旅游风 景道 建设 在满 足基 本交通 功能 的同 时,完善 服务设 施和 安全 设施,满 足司乘 人员 和游 客的 必要需求 和体 验。因地制 宜,突出 特色 尊重生 态基 底,保 留关 键 生态节 点和 重要 生物 多样 性区域。充分 结合 公路 现 有条件,在顺 应自 然机理的基 础上 灵活 设计,对 原生水 文地 质、地形 地貌、历史 人文 资源 的干 扰和 影响降 至最 小。规划 设 计 时应充分 结合当 地产 业发展,挖掘 沿线地 方特 色人文 底蕴,支持乡 村振 兴,体 现“皖 美山水 徽韵 千年”的风貌,推 动交 通和 旅游 融合发 展。绿色低 碳,节能 环保 合理规 划区 域(驿站、观 景台、景观 节点、文化 节 点),依 托现 有主 体道 路,最大 限度 利用 现有 设施,适 度改 造和 调整 现有 道路,使用 再生 材料,减 少资源 浪费。5 核心要 素 道路主 体、游 径系 统、旅 游资源、服务 设施 应互联 互通,系统整 合服 务点、风景线、游域 面管 理要素,体现“看 得清、进 的畅”。应合理 配置空 间景 观资源,增强 游域可 视性 和观赏 性,宜 推广游 域突 出资源 特色和 人文主 题,打造“一 路一 品”,增 强“玩的好、留 得住”的 交旅 体验。应整合 景区、人 文历 史、名 村古镇 等旅 游资 源,拓展 风景道 交通 网络 支线,延 展风景 道视 域空 间。推进旅 游风景 道提 升改造、服务 设施完 善,融合公 路特色 和徽州 文化,提高 道路整 体品质 及服 务功能。宜采 用“道 班为 家”模式 对游 域空 间服 务体 系进行 重塑,宜 承接“爱 驾徽州”品 牌深 度融 合交 旅服务。加强 游域 内餐 饮、休闲、住宿、露 营等 服务 规范,宜定 期开 展评 价,实施持 续改 进。加强旅 游风景 道管 理和养 护,规 范完善 各类 交通安 全设施,保持 旅游 风景道 路况良 好、安 全、舒适,提 升路 域环 境状 况和 交通服 务水 平。6 道路主 体 DB 3410/T 38 2024 3 一般规 定 6.1.1 应论证 确定道 路主 体工程 的功能、技术 标准、建设 方案,宜根据 道路 等级统 筹协调 游域资 源、规划游 径系 统建 设条 件。6.1.2 应统一 协调道 路主 体工程、游径 系统、服务 设施等 交通网 络连接 节点 关系,符合安 全、环 保、融合、可持 续发 展的 总目 标。6.1.3 建设应 符 合 JTG B01、JTG/T D81 等 的要 求。路线 6.2.1 路线应 考虑黄 山市 旅游资 源总体 分布情 况,根据沿 线地形、地质 和生 态环境 等自然 条件确 定 道路功能 类别、技 术等 级,路线应 遵 循JTG D20 的要 求。6.2.2 利用既 有道路 改扩 建时应 充分利 用原道 路线 位资源,保护 和利用 沿山、河、湖、村、水等 区 域特色资 源。6.2.3 在既有 道路 局部 路段 进行 旅游功 能游 域范 围拓 展时,应对 游域 路径 进行 整合 规划。道路技 术等 级 6.3.1 宜在原 公路技 术等 级基 础 上进行 改造,对不 满足技 术等级 或不能 保证 安全通 行的路 段应根 据 游域交通 量、旅游 资源 数量、自然 环境 条件 等进 行改 造升级。6.3.2 公路技 术标 准不 低于 三级 公路标 准,山区 公路 可适 当放宽。6.3.3 同一旅 游风 景道 项目 宜选 用同一 道路 技术 等级,条 件受限 时可 分段 选用 不同 技术等 级类 型。路基工 程 6.4.1 路基设 计应 遵 循 JTG D30 规定,体现“安 全耐 久、节约资 源、环境 和谐”的 理念。6.4.2 路基设 计应充 分考 虑自然 条件和 地质水 文条 件,郊 野路段 应尽避 免侵 占环境 敏感区,无法 避 让时应增 设必 要的 防护 设施 并进行 保护 设计。应 合理 确定路 基横 断面 尺寸 和边 坡坡率。6.4.3 路基边 坡应以 自然 流畅的 缓坡为 主,宜 采用 生态边 沟排水,必要 时增 加盖板。设计 永久性 排 水设施时,严 禁直 排至 水源 保护区、水 产养 殖区、基 本农田 等水 系生 态系 统。6.4.4 路基防 护工程 以生 态恢复 为基础,以保 证安 全为原 则,通 过升高 边沟 外侧沟 墙回填 绿化等 将 防护工程 与景 观绿 化相 结合。6.4.5 路侧行 人集中 段、受地形 制约路 肩宽度 不足 或路面 较窄且 急弯路 段采 用路肩 硬化形 式,必 要 时增加边 沟盖 板,拓展 有效 路面宽 度。6.4.6 村镇居 住区 路段 因地 制宜 修建绿 篱花 池、院墙 等路 宅 分家设 施,明确 道路 边界、遮挡不 良景 观。农田路 段应 充分 利用 路侧 空间,宜设 置栅 栏、篱笆 墙、绿 化带 等轻 型路 田分 隔设施 实现 路田 分隔。道路技 术等 级 6.5.1 路面应 满足 强度、耐 久性、抗滑 和设 计使 用年 限要 求。6.5.2 路面结 构设 计应 组合 合理,并根 据当 地物 料、水文 地质及 使用 功能 合理 确定 设计参 数。DB 3410/T 38 2024 4 6.5.3 路面结 构宜采 用柔 性路面,在路 面升级 改造 中推广 采用再 生利用、超 薄沥青 罩面、玄武岩 纤 维沥青路 面等 新工 艺、新材 料。6.5.4 路面结 构内 部排 水应 与道 路其他 排水 系统 有机 衔接,并符 合 JTG/T D33 的 规 定。桥涵隧 道 6.6.1 桥梁及 隧道 设计 应遵 循 JTG D60、JTG D61 的 要求,宜依 据 地 形条 件及 周边 景色,综合 应用 造型、尺 度、质感、色 彩等 视觉控 制要 素,体现 美学 性、景 观性 和文 化性。6.6.2 桥梁总 体布置 应与 地形变 化和道 路线形 协调,保持 视觉空 间序列 的连 续性。桥孔布 置和跨 径 变化应视 觉连 续、富有 节韵,与周 边自 然环 境相 适应。6.6.3 道路隧 道洞 门应 与周 围自 然环境 和景 观相 协调,宜 根据地 形地 貌展 示文 化特 色。中央分 隔带 6.7.1 中央分 隔带宜 采用 低矮缓 生、生 命力强、四 季常青 的植物。行人 通行 的断口 处绿化 布设高 度、长度应 满足 停车 视距 要求。6.7.2 中央分 隔带 应遵 循 GB 50688 的 要求,当 道路 中央 分 隔带大 于 3 米 时,植物 生 态系统 宜采 用自然式布 置。道路交 叉口 6.8.1 道路交 叉口 应遵 循 GB 50647 的要 求,应根 据当地 人文 历史、民俗 风情 特色 开展 景观设 计,在不影响行 车视 距和 安全 性的 前提下,利 用好 交叉 口边 角地空 间,做好 旅游 交通 流引导。6.8.2 道路交 叉口渠 化景 观设计 时,道 路宜以 主题 形象造 景,保 障行车 安全 的前提 下起到 行驶方 向 引导作用。安全设 施 6.9.1 道路标 志应包 括警 告、禁 令、地 面图形 标线、指示 和指路 标志、旅游 风景道 标识系 统,以 及 旅游区标 志等。旅 游区 标志 应符合 GB 5768、GB/T 15566 等 的规 定。6.9.2 标线应 具有 反射 能力 强、色彩明 亮、反 光度 强特 点,预 成形 标线 按 GB/T 24717 的规 定执 行。具有较好 的抗 滑性 和耐 磨性,标 线逆 反射 系数 要满 足GB/T 16311 的 规定,停 车 场、停车 带标 线应 符合GB 5768(所有 部分)等 的规 定。6.9.3 护栏设 置应具 有抗 冲击性 好、安 全性能 强、绿色环 保特点,应设 置在 高路堤、临水 临崖、视 距不良、急弯、陡 坡等 路段。绿化工 程 6.10.1 宜采用 以乔、草 为主 的绿 化型式,以 降低 养护 成本。6.10.2 避免单 一品 种长 距离 行道 树式栽 植,乔木 配植 以形 态优美、点 缀式、孤 立栽 植为主。6.10.3 树木应 宜重 视形 态美 和色 彩美,突 出皖 南特 色。宜 选 用栽植 适应 性强、生长 健 壮的乡 土 树 种或经驯化 的外 来树 种,以利 用树木 调整 空间 景观 展现 和视觉 引导。DB 3410/T 38 2024 5 7 游径系 统 一般规 定 7.1.1 自行车 道、步道、廊 桥应 遵循 GB/T 51439 的 要求。7.1.2 游径系 统的 规划 设计 应统 筹考虑 与车 行系 统、人行 系 统、景 观系 统、配套 服务 设 施之间 的关 系。7.1.3 游径系 统宜与 主线 分离式 布设,应因地 制宜 结合地 形地貌 自然特 征灵 动设计 以达到 游径系 统 线形顺畅、视 野开 阔、微起 微伏。路侧自 行车 道 7.2.1 与道路 分隔开 的一 侧宜提 供宽敞 的路肩 作为 自行车 道,条 件允许 的可 设置专 用自行 车道。因 地制宜设 置临 时停 车区。7.2.2 自行车 道路 面宽 度单 向单 车道不 小于 1.5 m,单 向 双车道 不小 于 2.5 m,双 向行驶 的最 小宽 度不小于 3.5 m。7.2.3 自行车 道宜 使用 彩色 沥青,与周 围景 色相 互协 调,尽可能 避免 台阶 路段。7.2.4 专用自 行车 道应 与主 体道 路、步 道之 间良 好衔 接、过渡区 域自 然安 全。路侧游 步道 7.3.1 单独步 行道 宽度 不少 于 1.5 m,必要 时提 供游 憩与 解 说功能。7.3.2 设计与 周边环 境相 协调,并体现 徽州特 色。路面设 计应与 景区功 能及 游客流 量相适 应。根 据 需要在游 步道 旁设 置休 憩条 凳、座 椅等 设施。8 服务设 施 道班驿 站 8.1.1 应结合 当地历 史人 文、传 统文化,将道 班驿 站作为 窗口的 重要宣 传阵 地,墙 体外立 面等应 充 分展示本 地特 色。8.1.2 应利用 道路沿 线空 置的闲 置公用 资源,结合“徽客 厅”示 范区创 建,因地制 宜建设 网红树 屋、集装箱 式客 房、草 地露 营 等服务 设施,宜设 烧烤 点、篝火区、网红 打卡 点、露天 电影等;建设 具有 停车、充电、加水、休 憩、阅读、餐食、露 营等 功能 的道 班驿站。8.1.3 利用道 路既有 设施 升级拓 展道班 服务功 能,宜布置 助农展 厅推广 当地 特色农 产品。宜植入 自 然和人文 元素 讲好“道 班故 事”。宜利 用山、林、田 多层次 的景 观元 素,营造 高品质 住宿 空间。8.1.4 依托道 班驿 站等 游客 聚集 地设置 休息 区。观景台 8.2.1 同一路 段的 不同 观景 台选 址应综 合考 虑所 在路 段的 路线间 距、交通 流量、用 地 条件、服务 需求、景观资 源、环境 影响 等因 素。8.2.2 观景台 上宜根 据实 际情况 设置安 全设施、停 车设施、休憩 设施、导览 设施等 基本设 施,以 满 足DB 3410/T 38 2024 6 停留、游憩、观 景等 基本 功能。厕所 8.3.1 在沿线 道班 驿站、观景 台等 地可兼 容设 置厕 所,厕 所分 布与等 级应 符合 GB/T 18973 相 应要 求,道路主 体 1015km 范围 内 应至少 设置 一处 公厕,旅 游资源 集中 区域 应设 置高 等级厕 所。8.3.2 建筑应 与周 边环 境相 协调,鼓励 使用 污染 物自 净、循环利 用的 生态 厕所。停车区 8.4.1 在旅游 风景 道沿 线因 地制 宜设置 停车 区,优先 设置 生态停 车场 并配 备充 电桩、垃圾 箱等。8.4.2 在狭长 带状 宜布 置港 湾停 车带。停车 区宜 设置 护栏、标识、指 示标 牌等 安全 设施。8.4.3 大型观 景台应 提供 大、中、小型 的停车 场,观景台 与停车 场之间 用游 步道连 接,小 型观景 点 设置临时 停车 区,临时 停车 时长不 超 过20 分钟。8.4.4 规范管 理停 车区、停 车位,引导 车辆 有序 停放。9 路域景 观 一般规 定 9.1.1 应在保 持游域 景观 布局结 构完整,协调 景观 格局和 村庄空 间秩序 规划,增强 地域的 可识别 性,体现徽 州特 色,形成 风景 道沿线 独有 的景 观风 貌带。9.1.2 应充分 利用文 化景 观特色,挖掘 当地特 色文 化,通 过门户 景观、景观 小品、标志标 牌、护 栏、建筑设 施风 貌、挡墙 装饰 等设施 进行 具体 展示 设计,宜对 道路 沿线 的地 域历 史、村 落风 貌、风俗 文 化 进行层次 分析,提 炼和 应用 特色符 号元 素。9.1.3 应统筹 治理旅 游风 景道沿 线环境,实现 环境 卫生净 化、周 边环境 绿化、道路 风貌美 化的目 标,做到“路平、灯 亮、景美、干净、整 洁、有序”。路域景 观 9.2.1 旅游风 景道廊 道应 进行整 体设计,充分 考虑 四季交 替的绿 化色彩 更换,考虑 远近景 的“引 景 和借景”作用。9.2.2 旅游风 景道视 域范 围内景 观风貌 应与周 围自 然环境 及人文 环境相 协调,应充 分体现 乡土风 情、地域特 色和 历史 文化。9.2.3 边沟边 渠内无 的垃 圾、淤 泥堆积 及垃圾 披挂,柴火 堆、生 产资料、建 筑材料 等堆放 整齐,整 治整修污 水溢 流、窨井 盖沉 陷和路 段不 亮等。9.2.4 剪除废 弃线 缆、固定 散落 线缆、归集 盘留 线缆、入 地改造 线缆,做 到“三线”布设安 全、规范、美观和 维护 方便,提 升道 路全线 景观 美观 度。9.2.5 在旅游 风景道 沿线 村庄围 墙外立 面绘制 墙体 装饰画;统一 沿街商 铺店 招店牌,提升 旅游风 景 道沿线穿 集镇 路段 的整 体环 境。9.2.6 以道路 两侧、乡镇 出入口、重要 路段为 重点,利用 空闲地 块打造 微景 观,打 造出具 有黄山 地 域DB 3410/T 38 2024 7 特色的 沿线 道路 景观 带。9.2.7 植物配 置遵从“自 然性、乡土性 与地方 性”原则,应突 出 地方植 被特 点,最 大限度 彰显景 观 本底特征,降 低管 养维 护成 本。10 标识与 解说 系统 设置原 则 10.1.1 旅游风 景道 标识 系统 符 合GB 5768.2 和文 明城 市建 设 相关要 求,兼顾 绿道、旅 游、皖 南旅 游风景道的 标识 要求。10.1.2 旅游风 景道身 份标 识 LOGO 设计 应与 皖南旅 游风 景 道标识 系统相 统一,结合 本区域 独有的 环境、历 史、民 俗特 点,提 炼元素 符号印 记,以形象、颜色、材质 等方 式,将 标志元 素设置 于服 务设施、解说系 统,贯穿 旅游 风景 道始终。10.1.3 同一廊 道中 的旅 游风 景道 标识系 统风 格应 一致。系统设 置 10.2.1 根据标 识使用 位置 的不同,分为 信息预 告标 识、指 示标识、里 程 标识 和旅游 风景道 身份标 识。10.2.2 应设置 信息 预告 标识 预告 前方转 向地 点的 标志,如:通往方 向、地理 位置、前 方 交叉路 口形 式、交叉公 路的 名称 和距 离等。10.2.3 应设置 旅游 风景 道的 标识,指示 旅游 度假 场所、服 务设施、特 色村 镇等 重要 节点。10.2.4 旅游风 景道 沿线 宜设 置身 份标识,指 示道 路走 向、自身定 位、旅游 资源。10.2.5 解说系 统宜 选址 在醒 目位 置,与 旅游 风景 道主 题相 契合,体现 旅游 资源、道 班驿站、观 景台 等信息。10.2.6 宜设置 信息 解说 亭,重点 介绍旅 游风 景道 项目 概况、旅游 风景 道相 关知 识、建设历 程等,以 及沿线主 要旅 游资 源介 绍、相关旅 游资 讯、特色 乡村、游憩 项目 等信 息。11 运营管 理 管养维 护 11.1.1 应建立 旅游 风景 道养 护管 理机制,具 有完 善的 养护 设备,及时 做好 养护 评价 和管理 工作。11.1.2 路况路 貌应 常年 保持 良好,路基 稳定 且防 护完 善、排水顺 畅,路面 整洁 且修 补及时 规范。11.1.3 交通工 程及 附属 设施 完善。管养维 护 11.2.1 应设立 安全 管理 机构,建 立安全 管理 制度;相 关安 全管理 部门 应建 立沟 通协 调机制。11.2.2 安 全 管 理 部门 应 事 先制 定旅 游 风 景 道紧 急 事 故的 处置 方 案 和 应急 预 案。道 路应 急 场 所 布设 合理,基 本设 备具 备。DB 3410/T 38 2024 8 11.2.3 在安全 隐患和 风险 较高的 地点,如悬崖、急 弯、急 流等,应设置 警示 标识和 坚固的 防护设 施;应在生 态敏 感或 高风 险区 域设置 隔离 设施,禁 止游 客进入。游客服 务管 理 11.3.1 应教育 游客 不随 意抛 洒垃 圾,鼓励 游客 主动 收集 垃 圾,保护 环境 行为,约束 和 惩罚破 坏环 境行为。11.3.2 应建立 完善 游客 调查 和评 价机制,深 入了 解游 客需 求,提 升风 景道 体验 满意 度。环境与 卫生 11.4.1 视域所 及之 处,应环 境整 洁,无 污水、污 物,无乱 堆、乱 放现 象。11.4.2 区域内 应设 置布 局合 理、数量充 足、易于 分类 的垃 圾桶(箱),垃圾 箱(桶)配置数 量应 符 合GB 50337 要求,应 具有 灭 烟功能。垃 圾应 集中 收集、日产 日清。11.4.3 各类场 所卫 生符 合 GB 37487 的 要求,设 有专 职岗 位 负责日 常环 境卫 生管 理。客服与 监督 11.5.1 依托信 息服 务平 台,公示 客服电 话号 码,为游 客提 供咨询 服务。11.5.2 应建立 游客 投诉 反馈 制度,主动 接受 社会 监督 和主 管部门 检查。12 评价与 改进 内部评 价 结合实 际情 况建 立健 全内 部评价 细则,纳 入内 部管 理体系。外部评 价 应开展 对旅 游风 景道 营运 和发展 的社 会评 价,主要 内 容包括:经 济效 益评 价、地 域发展 贡献 率评 价、居民及 其社 区组 织满 意度、游客 满意 度、政府 主管 部监管 评价 等。持续改 进 根 据评 价结 果,制定 改进 计划和 措施,并 落实 到位。DB 3410/T 38 2024 9 参考文 献 1 韩莉萍.滨 湖风 景道 游憩 空间景 观营 建分 析研 究D.安徽 农业 大学,2022.2 盛楠翊.青 藏高 原旅 游风 景道体 系构 建及 其空 间结 构研究D.兰州 大学,2022.

注意事项

本文(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DB3410/T 38-2024.pdf)为本站会员(1572369368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