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4部分:传输网络DB11/T 384.4-2018.pdf
ICS 35.240.01 M 63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384.4 2018 代替 DB11/T 384.4 2009 图像信息 管理系统 技术规范 第4 部分:传输网 络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art 4:Transmission network 2018-12-17 发布 2019-04-01 实施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1/T 384.4 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缩 略语.1 5 IP 网络 传输.1 5.1 联接 形式.1 5.2 带宽 估算.2 5.3 性能 指标.2 6 有 线传 输.2 6.1 同轴 电缆 传输.2 6.2 高清 视音 频电 缆传 输.2 6.3 光缆 传输.3 7 无 线传 输.3 7.1 一般 要求.3 7.2 应用 场景.3 7.3 公共 移动 通信.3 7.4 数字 微波 通信.3 7.5 卫星 通信.4 7.6 无线 局域 网通 信.4 DB11/T 384.4 2018 II 前 言 DB11/T 384 2018 图像 信息管 理系 统技 术规 范 分为以 下18 个部 分:第1 部 分:总体 平台 结构;第2 部 分:视 音 频格 式与 编码;第3 部 分:通信 控制 协议;第4 部 分:传输 网络;第5 部 分:图像 质量 要求 与评价 方法;第6 部 分:图像 存储 与回 放 要求;第7 部 分:工程 要求 与验 收;第8 部 分:危险 场所 的设 计、施 工与 验收;第9 部 分:图像 资源 及系 统设备 编码 与管 理;第10 部分:图 像采 集点 设 置要求;第11 部分:控 制权 限分 类 与管理;第12 部分:图 像采 集区 域 标志的 设计 与设 置;第13 部分:图 像信 息存 储 系统;第14 部分:移 动终 端联 接 技术要 求;第15 部分:软 件质 量评 价 方法;第16 部分:视 频图 像字 符 叠加要 求;第17 部分:运 行维 护要 求;第18 部分:系 统平 台技 术 要求。本部分 为DB11/T 384 2018 的第4 部分。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代替DB11/T 384.4 2009 图 像信 息 管 理 系统 技 术 规 范 第4 部 分:传输 网 络。本 标 准与DB11/T 384.4 2009 相比,除编 辑性 修改 外主 要技 术变化 如下:增加了 规范 性 引 用文 件“DB11/T 384.2”和“ISO/IEC 11801”(见2);增加了 术语 和定 义“高清 视音频 电缆”(见3);删除了 缩略 语“QCIF”(见2009 年版 3.1);增 加 了缩略 语“SDI”和“ACR”(见4);增加 了720P 分 辨率、1080P 分辨 率及4K 分辨 率的 单 路视频 码率 估算(见 5.2.2);增加了 信号 衰减 的相 关要 求(见 5.3.4)增加了 同轴 电缆 传输 的相 关要求(见 6.1.8 和 6.1.9);增加了 高清 视音 频电 缆传 输的相 关要 求(见6.2);增加了 光缆 传输 的相 关要 求(见 6.3.);修改了 无线 传输 的相 关要 求(见 7,2009 年版7)。本部分 由北 京市 公安 局、北京市 经济 和信 息化 委员 会 提出。本部分 由北 京市 公安 局归 口。本部分 由北 京市 公安 局组 织实施。本部分 起草 单位:北 京市 公安局、富 盛科 技股 份有 限公司、北 京联 合视 讯技 术有限 公司、大 连科 迪视频技 术有 公司。DB11/T 384.4 2018 III 本部分 主要 起草 人:钟永 强、焦 永利、陶 山、刘利、蔡东 亮、刘钊、陈 炜、周春雷。本部分 历次 版本 发布 情况 为:DB11/Z 384.4 2006;DB11/T 384.4 2009。DB11/T 384.4 2018 1 图 像信息 管理系统 技术规 范 第 4 部分:传输网 络 1 范围 本部分 规定 了图 像信 息管 理系统IP网 络传 输、有线 传输、无线 传输 的联 接要 求。本部分 适用 于城 市公 共安 全图像 信息 管理 系统 传输 网络之 间的 联接。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0348 安全 防范 工程 技术标 准 YD/T 1171 IP 网络 技术 要 求 网 络性 能参 数与 指标 DB11/T 384.2 图像 信息 管理系 统技 术规 范 第2 部 分:视 音频 格式 与编 码 ISO/IEC 11801 信 息 技 术 客 户 处 所 的 通 用 布 线 系 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高清视 音频 电缆 high definition video audio cable 图像信 息管 理系 统中 用于 近距离 传输 高清 视音 频信 号的专 用介 质。4 缩略语 下列缩 略语 适用 于本 文件。CIF:通用 图像 格式(Common Image Format)4CIF:四倍 的通 用 图 像格 式(4 Common Image Format)OFDM:正交 频分 多路 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VSAT:甚小 口径 卫星 终端 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SDI:数字 分量 串行 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ACR:衰减 串扰 比(Attenuation-to-Crosstalk Ratio)5 IP 网 络传 输 5.1 联接形 式 DB11/T 384.42018 2 IP 网络 的联 接形 式主 要包 括三部 分:前 端设 备接 入 监控中 心、监 控中 心之 间 级联、用 户终 端接 入监控中心。5.2 带宽估 算 5.2.1 网络带 宽的 估算 方法 如下:a)前端设 备接 入监 控中 心的 网络带 宽不 低于 允许 并发 接入的 视频 路数 单 路视 频码率;b)监控中 心之 间级 联的 网络 带宽不 低于 并发 级联 视频 路数 单路 视频 码率;c)用户终 端接 入监 控中 心的 网络带 宽不 低于 并发 显示 视频路 数 单路 视频 码率;d)预留的 网络 带宽 根据 联网 系统的 应用 情况 确定。5.2.2 CIF 分 辨率 的单 路视 频码 率可采 用 512kbps 估算,4CIF 分 辨率 的单 路视 频码 率可采 用 1536kbps估算,720P 分 辨率 的单 路 视频码 率可 采用4096kbps 估算,1080P 分辨 率的 单路 视频码 率可 采用6144kbps估算,4K 分 辨率 的单 路视 频码率 可采 用 24576kbps 估算。5.3 性能指 标 5.3.1 IP 承 载网 络的QoS 等级 应 达到通 信行 业标 准YD/T 1171 中 所规 定的 交互 式 1 级或1 级以 上。5.3.2 公网网 络服 务质 量(QoS)的性能 参数 指标 如下:a)端到端 通信 的网 络时 延上 限应400ms;b)端到端 通信 的时 延抖 动上 限应50ms;c)端到端 通信 的丢 包率 上限 应1 103。5.3.3 自建专 用网 络的 性能 参数 指标如 下:a)端到端 通信 的网 络时 延上 限应100ms;b)端到端 通信 的时 延抖 动上 限应20ms;c)端到端 通信 的丢 包率 上限 应1 105。5.3.4 信号衰 减应 符 合ISO/IEC 11801 标准 中的 规定,ACR 指标值 4dB。6 有线传 输 6.1 同轴电 缆传 输 6.1.1 所选用 电缆 的防 护层 应适 合电缆 敷设 方式 及使 用环 境的要 求(如气 候环 境、是 否存在 有害 物质、干扰源 等)。6.1.2 室外线 缆宜 采用 铠装 聚乙 烯外套,室 内线 缆宜 采用 防火的 聚氯 乙烯 外套。6.1.3 传输距 离超 过500m,宜 选 用外导 体内 径 为9mm(75-9)的 同轴 电缆。6.1.4 传输距 离不 超 过500m 时,宜选用 外导 体内 径 为7mm(75-7)的 同轴 电缆。6.1.5 传输距 离不 超 过200m 时,宜选用 外导 体内 径 为5mm(75-5)的 同轴 电缆。6.1.6 终端机 房设 备间 的连 接线,距离 较短 时,宜 选用 外 导体内 径 为 3mm(75-3)或 5mm(75-5),且具有密 编铜 网外 导体 的同 轴电缆。6.1.7 电梯轿 厢的 视频 电缆 应选 用电梯 专用 电缆。6.1.8 传输SDI 数 字视 频信 号时,应选 用 SDI 专 用数 字同 轴电缆。6.1.9 传输 HD-SDI 信 号时,数 字 同轴电 缆的 传输 距离 不宜 超过 150m。6.2 高清视 音频 电缆 传输 6.2.1 应确保 电缆 接口 与设 备接 口类型 一致,不 宜加 入过 多转换 装置。DB11/T 384.4 2018 3 6.2.2 DVI 电 缆传 输距 离不 宜超 过 8m,HDMI 电 缆传 输距 离 不宜超 过 15m。6.3 光缆传 输 6.3.1 光缆的 传输 模式 宜采 用单 模光缆,2km 以 内短 距离 传输可 选用 多模 光缆。6.3.2 光缆芯 线数 目,应根 据监 视点的 个数、监 视点 的分 布情况 和视 频的 码率 来确 定,且 留有 一定 的余量。6.3.3 光缆的 结构 及允 许的 最小 弯曲半 径、最大 抗拉 力等 机械参 数,应满 足施 工条 件的要 求。6.3.4 光缆的 保护 层,应适 合光 缆的敷 设方 式及 使用 环境 的要求。6.3.5 应根据 传输 路由 和环 境条 件选择 适宜 的规 格及 长度。6.3.6 雷害严 重区 域敷 设的 光缆,中心 加强 芯宜 选择 非金 属构件。7 无线传 输 7.1 一般要 求 7.1.1 采用无 线传 输时,无 线发 射装置、接 收装 置的 发射 频率、功率 应符 合国 家无 线电管 理的 有关 规定。7.1.2 采用无 线传 输时 传输 设备 应有防 泄密 措施。7.1.3 传输方 式和 传输 设备 应符 合 GB 50348 的 相关 要求。7.2 应用场 景 对于 不 适合 有线 传输 的场 合,宜 采用 合适 的无 线传 输方式,典 型应 用场 景包 括:a)突发重 大事 件布 控点 的图 像传输 宜采 用公 共移 动通 信;b)移动应 急指 挥车 的图 像传 输可采 用公 共移 动通 信、数字微 波通 信或 卫星 通信;c)直升机 的图 像传 输宜 采用 数字微 波通 信;d)无人飞 行器 的图 像传 输宜 采用公 共移 动通 信或 数字 微波通 信;e)其他应 用场 景的 图像 传输 可采用 公共 移动 通信 或无 线局域 网通 信。7.3 公共移 动通 信 7.3.1 通信控 制方 式 7.3.1.1 应具备 永远 在线、定 时在 线、远 程唤 醒功 能。7.3.1.2 无线数 据丢 包率 应110-3。7.3.1.3 终端应 支持 本地 数据 缓存。7.3.2 系统图 像技 术指 标 7.3.2.1 图像制 式应 支 持 PAL。7.3.2.2 编码格 式应 符 合 DB11/T 384.2 的相 关规 定。7.3.2.3 分辨率 应CIF。7.3.2.4 帧速率 应可 调,实际 帧率 视网络 而定。7.4 数字微 波通 信 7.4.1 系统组 成 DB11/T 384.42018 4 数字微 波传 输系 统由 图像 传输前 端设 备、接收 设备 组成。7.4.2 系统主 要技 术性 能指 标 7.4.2.1 系统发 射前 端设 备性 能指 标应满 足以 下要 求:a)调制方 式:OFDM;b)协议标 准:兼 容IEEE802.11a 或者 IEEE802.16e;c)信道带 宽:12MHz;d)传输距 离:车载 式20km 的视距,便 携式 3km 的 视距;e)传输时 延:200ms;f)移动速 度:每小 时 90km;g)工作温 度:-20 55。7.4.2.2 系统图 像技 术指 标应 满足 以下要 求:a)图像制 式:PAL;b)编码格 式:符 合DB11/T 384.2 的相 关规 定;c)分辨率:4CIF;d)图像速 率:6Mbps,速 率 可调;e)帧速率:12.5 帧/秒,可调。7.4.2.3 系统接 收设 备技 术指 标应 满足以 下要 求:a)接收技 术:空间 分集 接收,包括 双天 线接 收和 单天 线接收;b)覆盖范 围:全 向360 或 定向;c)接收天 线增 益:10dB;d)设备接 口:以太 网接 口。7.5 卫星通 信 7.5.1 卫星通 信传 输速 率带 宽不 宜小 于 1536kbps,并具有 加密功 能,符合 图 像 监控 卫 星通信 功能 要求。7.5.2 宜采 用Ku 波段VSAT 系统。7.5.3 系统图 像技 术指 标应 满足 以下要 求:a)图像制 式:PAL;b)编码格 式:符 合DB11/T 384.2 的相 关规 定;c)分辨率:4CIF;d)帧速率:12.5 帧/秒。7.6 无线局 域网 通信 7.6.1 上下行 传输 速率 共享 带宽 不应小 于 11Mbps,并具 有 加密功 能,符合 图像 监控 通信功 能要 求。7.6.2 系统图 像技 术指 标应 满足 以下要 求:a)图像制 式:PAL;b)编码格 式:符 合DB11/T 384.2 的相 关规 定;c)分辨率:4CIF;d)帧速率:12.5 帧/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