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铜渣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DB34/T 2879-2017.pdf

  • 资源ID:186821       资源大小:403.0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铜渣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DB34/T 2879-2017.pdf

ICS 77.150 H 6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792017 铜渣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lag tailings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6-30发布 2017-07-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28792017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铜陵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梁海卫、龚昌合、朱新生、黄巍巍、赵晓佩、吴凌志、钱庆长、彭康、吴智洋、冯桂英、张永中、杨超、陈燕、吴文霞。DB34/T 28792017 1 铜渣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渣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铜渣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00.800。2 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氟化氢铵溶解,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324.7 nm 处,测量其吸光度,以工作曲线法求出铜含量。3 试剂及仪器 3.1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所使用的蒸馏装置应不含铜,去离子水不应与铜管和铜水龙头接触。3.1.1 盐酸(1.19 g/mL)。3.1.2 硝酸(1.42 g/mL)。3.1.3 高氯酸(1.67 g/mL)。3.1.4 盐酸(1+1)。3.1.5 硝酸(1+1)。3.1.6 氟化氢铵饱和溶液。3.1.7 底液:溶解 10 g 铁粉(wFe 99.99、wCu 0.001)于 150 mL盐酸(3.1.1)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加 10 mL 硝酸(3.1.2)。加热赶尽氮的氧化物,加 25 mL 高氯酸(3.1.3),蒸发冒烟 10 min,冷却,用水稀释至 1000 mL。3.1.8 铜标准贮备溶液(1.00 mg/mL):称取 1.0000 g高纯铜(wCu 99.99)于250 mL 烧杯中,加入 40 mL硝酸(3.1.5),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完全,冷却,移入 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1.9 铜标准溶液(100 g/mL):吸取 50.00 mL 铜标准贮备溶液(3.1.8)于5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2 仪器 3.2.1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铜空心阴极灯。3.2.2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铜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 0.03 g/mL。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 10 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 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 10 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 0.5。DB34/T 28792017 2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 0.7。仪器工作参数见附录 A(资料性附录)。4 试样 4.1 试样最大粒度不超过 100 m。4.2 试样在 100105干燥 2 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5 分析步骤 5.1 试料 称取试样 0.10 g,精确至 0.0001 g。5.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5.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5.4 测定 5.4.1 将试料(5.1)置于 150 mL 烧杯中,加10 mL 氟化氢铵饱和溶液(3.1.6),10 mL 盐酸(3.1.1),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过滤。5.4.2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于波长 324.7 nm 处,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调零,与系列标准溶液同时测量试料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铜的质量浓度。6 工作曲线的绘制 6.1 移取 0 mL、1.0 mL、3.0 mL、5.0 mL、7.0 mL、10.0 mL 铜标准溶液(3.1.9),分别置于一组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 5 mL 底液(3.1.7),加入5 mL 盐酸(3.1.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系列标准溶液每毫升含铜 0 g、1.00 g、3.00 g、5.00 g、7.00 g、10.00 g。6.2 在与试料溶液相同条件下,以水调零,测量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铜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 分析结果的计算 铜的含量以铜的质量分数 wCu 计,单位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1)式中:60u-1 0=1 0 0CVwm()DB34/T 28792017 3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试料溶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0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溶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 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注: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三位。8 精密度 8.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 5。重复性限(r)按表1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表1 重复性限 wCu/0.104 0.270 0.468 0.666 0.811 r/0.010 0.018 0.023 0.031 0.034 8.2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 5。再现性限(R)按表2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表2 再现性限 wCu/0.104 0.270 0.468 0.666 0.811 R/0.016 0.024 0.032 0.038 0.046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a)试样信息;b)本标准编号;c)实验室名称和地址;d)检验及报告签发日期;e)分析结果及其表述;f)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DB34/T 28792017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仪器工作参数 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参数因型号而异,下列参数可供参考,见表A.1。表A.1 波长/nm 灯电流/mA 狭缝宽度/nm 燃烧器高度/mm 空气流速/(L/min)乙炔流速/(L/min)324.7 8 0.7 5 17 2 _

注意事项

本文(铜渣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DB34/T 2879-2017.pdf)为本站会员(1326589423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