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B37/T 3599-2019.pdf

  • 资源ID:186798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B37/T 3599-2019.pdf

ICS 13.020.40 Z 06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599 2019 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 监测技术 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mergency monitoring in 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2019-07-23 发布 2019-08-23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3599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响应 启动.2 5 现场 调查 与污 染物 初步 判别.2 6 监测 方案.2 7 现场 采样 与监 测.3 8 应急 监测 报告.4 9 质量 保证 与质 量控 制.5 10 应 急监 测终 止.5 11 应 急监 测评 估.5 12 日 常保 障.5 附 录 A(规 范性 附录)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 任务单.8 附 录 B(规 范性 附录)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 现场调 查记 录单.9 附 录 C(资 料性 附录)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 方案编 制提 纲.10 附 录 D(资 料性 附录)常 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 方 法选用 指南.11 附 录 E(资 料性 附录)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 报告编 制提 纲.16 附 录 F(规 范性 附录)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 评估记 录单.19 DB37/T 3599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山 东省 生态 环境 厅提出 并监 督实 施。本标准 由山 东省 环保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环境监 测中 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张强、朱晨、魏 子勇、郑 雁、王述伟、程 磊、戴金 平、冯德达、李 恒庆、张 存良、高 洁。DB37/T 3599 2019 1 突 发环境 事件应急 监测技 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突 发环 境事 件应急 监测 的响 应启 动、现场调 查与 污染 物初 步判 别、编制 监测 方案、现场采样 与监 测、编制 监测 报告、质量 保证 与质 量控 制、应 急监 测终 止、应急 监测评 估以 及日 常 保 障 等 技术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山 东省 境内 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包括大 气污 染、水 体污 染、土壤污 染等 的应 急监测。本标准 不适 用于 辐射 污染 事件、海洋 污染 事件、地 质环境 突发 事件、涉 及军 事设施 污染 事件、生 物和微生 物污 染事 件等 的应 急监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HJ/T 55 大气 污染 物无 组 织排放 监测 技术 导则 HJ/T 91 地表 水和 污水 监 测技术 规范 HJ/T 164 地下 水环 境监 测技术 规范 HJ/T 166 土壤 环境 监测 技术规 范 HJ 194 环 境空 气质 量手 工监测 技术 规范 HJ 589 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测 技术 规范 HJ 664 环 境空 气质 量监 测点位 布设 技术 规范(试 行)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应急监 测 emergency monitoring 指突发 环境 事件 发生 后至 应急响 应终 止前,对污 染 物、污染 物浓 度、污 染范 围 及其变 化趋 势进 行的监测。3.2 应急监 测响 应 emergency monitoring response 指应急 监测 部门 接到 应急 监测任 务指 令后,组 织开 展的应 急监 测等 应对 措施。3.3 应急监 测终 止 emergency monitoring termination DB37/T 3599 2019 2 指突发 环境 事件 的威 胁和 危害得 到控 制或 消除 后,根据环 境应 急现 场指 挥部 下达的 应急 终止 命 令,终止现 场应 急监 测工 作。3.4 应急监 测评 估 emergency monitoring evaluation 指应急 监测 终止 后,组 织 对本次 应急 监测 的重 点工 作环节 进 行 效果 评估,以 便进一 步完 善、改 进应急监测 工作。3.5 应急监 测演 练 emergency monitoring drilling 指为检 验应 急监 测预 案的 有效性、应 急准 备的 完善 性、应 急响 应的 适应 性和 应急监 测人 员的 协 同 性而进行 的一 种模 拟应 急响 应的实 践活 动。4 响应启 动 4.1 应急监 测部 门接 到应 急监 测任务 指令 后,应立 即启 动本部 门的 应急 监测 预案,快速 集结 应急 监测人员,准备 监测 仪器 装备,赶赴 事件 现场 开展 应急 监测。应急 监测 部门 在启 动应急 监测 预案 的 同 时,应立即展 开现 场相 关情 况的 收集调 查。按附 录A 的格 式填写 突 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测 任务 单,详 细 了 解记录事 件的 发生 时间、地 点等基 本情 况,判定 事件 性质(如爆 炸、泄露、超 标排放、非 法倾 倒 等),以及污染 物种 类、性质、危 险特点 等。4.2 涉及企 业突 发环 境事 件的,应调 取事 发企 业的 环境 应急预 案。4.3 应急监 测部 门启 动应 急响 应后,可视 事件 污染 情况 及发展 趋势 提出 响应 级别 调整建 议。5 现场调 查与 污染 物初 步判 别 5.1 应急监 测人 员到 达事 件现 场后,应立 即展 开现 场调 查,补 充完 善事 件信 息,按附 录 B 的 格式 填写应急 监测 现场 调查 记录 单。5.2 调查内 容主 要包 括:事件 发生原 因、过程 等基 本情 况;主 要污 染物 种类、理 化及毒 理性 质,扩散途径,污染 范围 及污 染 程 度;周 围居 民区、学 校、饮用水 源地 和自 然保 护区 等环境 敏感 目标 分布 情 况;收集或 绘制 事件 现场 平面 布置图 等。5.3 应急监 测人 员在 现场 调查 过程中,可 通过 以下 途径 确定主 要污 染物:a)已知污 染物 及其 可能 在环 境中产 生的 有毒 有害 反应 副产物、衍 生物 等;b)未知污 染物可 通过以 下方 法确认:污染物 的特 征气味、颜色、挥发 性和 遇水反 应特性,以 及 对周围环 境、作物 的影 响等;事件 现场 周围 可能 产生 污染的 排放 源的 生产、环 保、安 全记 录 等;事件现 场周 围的 空气、水 质自动 监测 站和 污染 源在 线监测 系统 等;人员 或动 物中毒 反应 的 特 殊症状;使用 检测 试纸、快 速检测 管、便携(直读)式监测 仪器 等现 场快 速分 析手段。根 据收 集的信息,对 污染 物的 类别 进行初 步判 断,然后 再精 准分析 确定;c)难以现 场快 速确 认的 污染 物,应 快速 采集 样品,经 实验室 定性 分析 后确 定。6 监测方 案 6.1 基本要 求 DB37/T 3599 2019 3 6.1.1 监测方 案应 依据 调查 结果 制定,经应 急监 测现 场负 责人批 准后 实施。6.1.2 监测方 案主 要包 括事 件基 本情况、现 场地 理位 置和 监测点 位示 意图、监 测项 目、监 测频 次、分析方法、评价标 准以 及质 量保证 等内 容。监测 方案 编制参 见附 录 C 突 发环 境 事件应 急监 测方 案编 制 提纲。6.1.3 监测方 案实 施过 程中,可 根据现 场应 急处 置和 污染 变化情 况及 时调 整监 测方 案。6.2 点位布 设 6.2.1 监测点 位布 设应 以事 件发 生地及 其附 近区 域为 主,并综合 考虑 事件 类型、现 场地貌、周 围环 境敏感点、水 文特 征、气 候 条件,污染 物的 种类、浓 度、影 响范 围,以 及样 品 采集的 方便 性、可操 作性 等现场实 际因 素。6.2.2 根据事 件现 场情 况,监测 点位主 要包 括污 染控 制点、消减 点、对照 点和 环境 敏感点。监 测过 程中可根 据污 染物 扩散 情况 和监测 结果 的变 化趋 势进 行适当 调整 监测 点位。6.2.3 监测点 位布 设方 法应 按 HJ 589 的有 关规 定执 行。6.3 监测项 目 监测项 目应 为现 场调 查确 定的主 要污 染物。监 测过 程 中可根 据现 场污 染状 况变 化情况 进行 适当 调 整监测项 目。6.4 监测频 次 6.4.1 监测频 次按 照HJ/T 55、HJ/T 91、HJ/T 164、HJ/T 166、HJ 194、HJ 589 和HJ 664 中监 测频次相关 规定 执行。6.4.2 根据现 场污 染状 况变 化情 况,事 件初 期应 适当 增加 监测频 次,待污 染物 变化 规律或 污染 物浓 度变化趋 于稳 定后,逐 步减 少监测 频次。6.5 监测方 法 现场应 急监 测方 法要 求包 括:a)现场可 监测 的项 目,应首 选对样 品前 处理 要求 低、可直接 读数,能 给出 定性、半定 量或 定 量 检测结果 的快 速标 准分 析方 法。无 标准 分析 方法 的项 目,优 先选 择检 测结 果准 确程度 高的 快 速 检测方法 和检 测仪 器。现场 无法测 定的 项目,应 迅速 送至实 验室 分析;b)可根据 实际 情况,利 用事 件 现场周 围的 环境 质量 自动 监测站 和污 染源 在线 监测 系统等 作为 补 充监测手 段。也可 采用 生物 监测、无人 机监 测、激光 雷达探 测等 新型 监测 技术 手段辅 助监 测;c)对于影 响事 件处 置、司法 鉴定或 损害 评估 判定 结果 的关键 样品,应 优先 采用 国家标 准或 行 业 标准方法 测定;d)当需要 开展 跨界 联合 监测 或多地、多 部门 联动 监测 时,各 监测 方应 统一 采用 应急监 测现 场 指 挥部确定 的应 急监 测方 法。不能统 一监 测方 法的,应 做好方 法间 的比 对验 证。7 现场采 样与 监测 7.1 现场采 样 7.1.1 应急监 测现 场的 样品 采集 应参 照 HJ/T 55、HJ/T 91、HJ/T 164、HJ/T 166、HJ 194 和 HJ 664的相关 采样 规定 执行。DB37/T 3599 2019 4 7.1.2 对影响 事件 处置 判断 的重 要监测 项目,应 采集 现场 平行样,同 时进 行现 场快 速测定 和实 验室 分析,且 采样 量应 满足 留样 要求。7.2 样品保 存与 运输 需送实 验室 进行 分析 的样 品,应 按照HJ 589 中 的相 关规定 进行 保存 及运 输。7.3 现场监 测 7.3.1 凡具备 现场 测定 条件 的监 测项目,应 现场 进行 测定。7.3.2 现场测 定时,应 优先 选用 满足快 速定 性鉴 别污 染物、半定 量或 定量 测定 污染 物浓度、样 品前 处理要求 低等 条件 的监 测方 法。7.3.3 现场应 急监 测仪 器可 参考 附录 D 中的 相关 应急 监测 方法,以选 用便 携式、直 读式、多参 数的 监测仪器 为主,以 及整 合便 携式、车载 式监 测仪 器设 备的水 质和 大气 应急 监测 车。7.3.4 对于应 急监 测人 员难 以进 入的污 染核 心区 或其 他监 测点位,可 采用 无人 机监 测、激 光监 测、遥感监测 等监 测手 段作 为辅 助。7.3.5 检测试 纸、快速 检测 管和 便携式 监测 仪器 应按 照相 应的使 用说 明进 行操 作,使用过 程中 应注 意避免干 扰。测定 时至 少连 续平行 测定 两次。必 要时 送回实 验室 对现 场测 定结 果进行 确认、鉴 定。7.3.6 现场测 定产 生的 实验 废液、固体 废物 等应 妥善 处置。7.4 信息记 录 7.4.1 现场监 测记 录应 信息 完整、记录 及时。7.4.2 采样及 样品 交接 应做 好监 测断面(点 位)位置 信息 及气 象 水文 参数 等信 息的 记录。7.4.3 分析测 试应 做好 分析 方法、分析 日期、仪 器型 号及 编号等 信息 的记 录。7.4.4 采样与 分析 测试 的原 始记 录应保 证全 过程 留痕 的要 求。7.5 安全防 护 7.5.1 进入事 件现 场的 应急 监测 人员,应注 意自 身安 全防 护,至 少 2 人同 行。7.5.2 应急监 测人 员应 根据 现场 情况按 规定 穿戴 防护 服、防毒面 具、安全 报警 装置 等防护 器材。未 经现场指 挥或 警戒 人员 许可,不应 进入 事件 现场 进行 采样监 测。7.5.3 对进入 事件 现场 的应 急监 测仪器 设备 应采 取防 水、防爆等 防护 措施。现 场临 时搭建 的应 急指 挥、监测场 所应 与事 件现 场保 持安全 距离。8 应急监 测报 告 8.1 报告编 制 8.1.1 应急监 测报 告的 编 制、报 送要求 按 照 HJ 589 中的 相 关规定 执行,编 制格 式参 见附 录 E 突发 环境事件 应急 监测 报告 编制 提纲。8.1.2 根据现 场监 测结 果,按照 相关要 求编 制并 上报 应急 监测快 报和 应急 监测 报告。应急 监测 快报 应在第一 时间 报出,并 尽快 汇总监 测结 果,编制 应急 监测报 告。8.1.3 应急监 测报 告应 根据 监测 结果评 价事 件周 围环 境质 量达标 情况,分 析污 染变 化趋势。8.1.4 污染物 评价 标准 优先 选取 国家和 地方 现行 环境 质量 标准、污染 物排 放标 准。对暂无 环境 质量、污染物 排放 标准 的,可根 据当地 生态 环境 主管 部门 认可或 推荐 的标 准进 行评 价。8.2 报告审 核 DB37/T 3599 2019 5 现场出 具的 应急 监测 快报 和应急 监 测 报告,需 经编 制 人、审 核人、现 场负 责人 三 级审核 签字 后报 出。根据突 发环 境事 件处 置需 要,也 可参 照计 量认 证要 求提供 相关 监测 报告。8.3 存档 应急监 测的 现场 记录、录 像、照 片等 资料 应与 应急 监测报 告一 同存 档。9 质量保 证与 质量 控制 9.1 应急监 测的 质量 保证 与数 据处理 应按 照HJ 589 中 的 相关规 定执 行。9.2 现场质 量控 制措 施应 重点 关注监 测点 位、监 测项 目、样品采 集的 代表 性,分 析 方法选 用的 合理 性,现场监 测分 析的 规范 性。9.3 现场快 速分 析方 法应 采用 同一分 析方 法对 样品 进行 多次测 试比 对,或选 用不 同原理 的分 析方 法比对测试 等作 为应 急现 场监 测的质 量控 制措 施。9.4 开展多 部门 联合 应急 监测 时应注 意监 测数 据的 可比 性检验,检 验检 查内 容包 括仪器、方 法、环境条件是 否一 致,浓度 单位 是否相 同等。10 应急监 测终 止 10.1 突发环 境事 件的 威胁 和危 害得到 控制 或消 除后,根 据环境 应急 现场 指挥 部门 下达的 应急 终止 命令,由 现场 应急 监测 负责 人宣布 应急 监测 终止。若 事件现 场全 部监 测点 位的 污染物 连 续 3 次监测结果达到评价 标准 或要 求,或者 连续 3 次监 测结 果均 恢复 到本底 值或 背景 点位 水平,现场 应急 监测 负 责 人 可 以向环境 应急 现场 指挥 部门 提出应 急监 测终 止建 议,经批准 后宣 布应 急监 测终 止。10.2 根据环 境应 急现 场指 挥部 门要求,对短 期内 不 易 消 除、降解 的污 染物,应在 应 急监测 终止 后开 展跟踪监 测,继续 监视、报 告污染 变化 情况。11 应急监 测评 估 11.1 应急监 测终 止后,应 急监 测部门 应按 照附 录 F 的格 式填写 应 急监 测评 估记 录单,及 时 总 结 评估应急 监测 工作 的经 验及 失误,必要 时应 对本 部门 应急监 测预 案进 行修 订。11.2 评估内 容主 要包 括:a)应急监 测响 应启 动是 否及 时到位;b)应急监 测现 场工 作是 否符 合要求;c)应急监 测日 常保 障是 否满 足需要;d)应急监 测过 程中 发现 的主 要问题 及措 施建 议。12 日常保 障 12.1 预案编 制与 实施 12.1.1 应急监 测预 案编 制可 参 照HJ 589 的 相关 规定 执行。12.1.2 各级应 急监 测部 门编 制应 急监 测 预案 应以“内 容全 面、职 责明 确、贴近 实战”为原 则,结 合 本单位工 作实 际,并应 与上 级生态 环境 主管 部门 的应 急预案 和上 级环 境监 测部 门的应 急监 测预 案 相 衔 接。DB37/T 3599 2019 6 12.1.3 应急监 测预 案应 明确 应急 监测队 伍的 组织 机构、职 责任务、工 作程 序、工作 流程及 工作 制 度,并附应 急监 测人 员名 单、联系方 式、仪器 装备 等表 格。12.1.4 应急监 测预 案制 定后,应 围绕预 案做 好应 急监 测日 常准备 工作,定期 开展 培 训演练,明确 职责分工,熟悉 工作 程序。突 发环境 事件 中应 急监 测预 案应作 为开 展应 急监 测工 作的指 导性 程序 文件。12.2 演练和 培训 应急监 测部 门应 定期 组织 开展应 急监 测演 练和 培训,主要 包括:a)应急监 测全 程序、全 过程 的技术 演练 和培 训;b)针对应 急响 应、快速 集结、仪器 设备 操作、现 场采 样测试、野 外生 活保 障等 重点环 节的 专 项 演练;c)针对应 急监 测预 案、应急 采样及 监测 技术、质 量保 证、方 案和 报告 编制、安 全防护 等重 点 环 节的专项 培训。12.3 人员储 备 12.3.1 应急监 测人 员应 熟悉 本部 门应急 监测 预案 和应 急监 测工作 程序。12.3.2 技术人 员要 做到 持证 上岗,掌 握应 急监 测相 关专 业 技能。后 勤人 员应 明确 岗 位职责,熟练 操作技能。12.3.3 建立应 急监 测专 家库,为 现场监 测和 日常 保障 提供 专家咨 询。12.4 技术储 备 应急监 测部 门应 做好 技术 储备工 作,主要 包括:a)国家和 地方 相关 环境 应急 法律、法规、制 度储 备;b)相关环 境监 测技 术规 范及 应急监 测分 析方 法储 备。对储备 的非 标准 应急 监测 分析方 法,以 及 检测试纸、检 测管 等现 场快 速测定 方法,日 常应 做好 方法适 用性、准 确性 比对 确认;c)应急监 测信 息化 系统 建设,对 辖区 内危 险源、危 险 化学品 和特 征污 染物 分布 动态掌 控,建 立 污染扩散 模型、远 程数 据传 输、专 家咨 询等 技术 支持 系统。12.5 物资储 备 12.5.1 应急监 测物 资储 备主 要包 括监测 仪器 设备、耗 材及 交通、通讯、防 护、电力 和 野外生 活作 业 等物资的 储备 与保 障。主要 包括:a)适合现 场测 试的 快速、便 携、车 载式 监测 仪器 设备;b)满足应 急需 要的 乘 用 车、监测车、监 测船(舟),方便联 络的 手机、对 讲机 等通讯 工具;c)保障应 急监 测人 员现 场安 全的防 护装 备;d)满足长 时间 野外 作业 需要 的必要 生活 设施;e)保证在 特殊 环境 下开 展应 急工作 的供 电、照明、雨 具等辅 助设 备。12.5.2 环境监 测部 门应 做好 本级 应急监 测物 资储 备与 保障,同时 应掌 握辖 区内 应急 监测人 员、物 资 及应急监 测能 力情 况,遇重 大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监测 任务时 统筹 调配。12.5.3 应急监 测仪 器设 备和 安全 防护装 备配 置应 满足 全 国 环境监 测站 建设 标准 和全 国环保 部门 环 境应急能 力建 设标 准(环 发2010146 号)要求,同 时还应 满足 辖区 内危 险源、危险 化 学 品和 特征 污染物的应 急监 测要 求。12.6 设备维 护 12.6.1 基本要 求 DB37/T 3599 2019 7 应急监 测仪 器需 有专 人负 责,定 期进 行校 准、维护、保养,实 行规 范化 管理。12.6.2 仪器校 准 便携式 监测 仪器 使用 非标 方法不 能进 行计 量检 定时,应定期 进行 仪器 校准,包 括 一般性 检查(外 观、电路、气路)、检出 限、标准曲 线校 准、准确 度和 精密度 检查 等。12.6.3 维护保 养 各类检 测管、试 剂、耗 材 应定期 更新,仪 器定 期开 机、充 电,更 换电 池、干 燥剂等。做 好应 急仪 器设备关 键部 位的 保养,各 类现场 便携 式监 测仪 器应 定期检 查探 头、清洗 管路。12.6.4 规范操 作 应急监 测部 门应 对主 要应 急监测 仪器 设备 编制 标准 化操作 规程。DB37/T 3599 2019 8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任 务单 应急监 测部 门在 接到 应急 监测任 务指 令后,应 填写 表A.1。表A.1 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任 务单 任务下达时 间 任务来源 上级主管部门指令,下达人:其他:事发地点 事发时间 事件性质 爆炸 泄露 超标排放 非 法倾倒 其它 污染源及 污染物情况 已知:。已知污染物为;但未知污染源,需进一步调查污染来源。已知污染源为;但未知污染物,需通过现场调查确定。未知,需要 根据现场 周围地 理环境和危险源分布情况进行排查、监测。污染程度及 范 围 应急监测 任务要求 外部应急 监测协同 有:无 响应建议 全体应急监测分队 气专项监测组 水专项 监测组 土壤专项监测 组 任务上报 上报部门:上报时间:现 场 联系人 姓 名:电 话:记 录 人 记录时间 DB37/T 3599 2019 9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现 场调查 记录 单 应急监 测人 员到 达事 件现 场后,应立 即展 开现 场调 查,并 填写 表B.1。表B.1 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现 场调查 记录 单 事件名称 事发地点 及 时 间 事件性质 爆炸 泄露 超标排放 非法倾倒 其它 污染物种类 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其它:污 染 物 理 化及 毒 理 性 质 事发原因 及 经 过 泄露规模 初步估计:未知 污染范围 污染已得到基本控制 污染已扩散至:扩散途径及 趋 势 周围环境 敏 感 区 住宅区 学校 河流 饮用水源地 其它 人 员 和 动 植物 中 毒 症 状 无明显症状 有明显症状:已采取的 应急处置 措 施 事件现场示 意 图 注:应清晰标示事件点和周边环境敏感点及监测点、警戒区域等。处置建议 调 查 人 记录时间 附件 如有:固定源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可附相关企业环评资料等资料性文件;流动源引发突发环境事 件,可附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的外包装、准运证、押运证等。DB37/T 3599 2019 10 C C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方 案编制 提纲 应急监 测人 员应 依据 现场 调查情 况编 制应 急监 测方 案。C.1 事件基 本情 况 事件发 生的 时间、地 点和 原因、过程,主 要污 染物 及 其污染 范围 和程 度,已采 取的主 要应 急措 施等。事件发 生地 周围 环境 敏感 点分布。现场气 象参 数、水文 参数 等情况。C.2 现场监 测内 容 C.2.1 监测点 位。C.2.2 监测项 目。C.2.3 监测频 次。C.2.4 监测方 法。C.2.5 监测仪 器。C.2.6 评价标 准。C.3 现场位 置及 监测 点位 示意 图 C.4 现场质 量保 证与 质控 措施 DB37/T 3599 2019 11 D D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常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 方法 选用指 南 常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 方法 详见表D.1。表D.1 常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 方法 一览表 化合物名称 应急监测方法 常规无机污染物 氯气、HCl(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HCl)CO、CO2(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CO)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CO)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便携式光学(非分散红外吸收)检测器法 HF(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SO2、NO、NO2、NOx、NH3(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SO2、NOx、NH3)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SO2、NH3)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SO2、NO、NO2、NH3)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 H2S(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 便携式离子色谱法 AsH3,PH3(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AsH3)气体检测管法(PH3)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PH3)DB37/T 3599 2019 12 表 D.1 常 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方 法一 览表(续)化合物名称 应急监测方法 常规无机污染物 HCN(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便携式分光光度法 光气(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仪器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法 沥青烟(环境空气)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仪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硫酸雾/硝酸雾(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仪器法 可燃气(环境空气)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 LEL 传感器法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仪法 COD(水)水质检测管法 COD 光度法快速测定仪法(HJ 924-2017)快速回流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溶解氧(水)水质检测管法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法(HJ 925-2017)化学测试组件法 阴 离 子 洗 涤 剂、有 机 络 合 物(水)水质检测管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余氯、ClO2(水)检测试纸法 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 DB37/T 3599 2019 13 表 D.1 常 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方 法一 览表(续)化合物名称 应急监测方法 常规无机污染物 AOX、N2H4(联氨)(水)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O3(环境空气、水)检测试纸法(水)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环境空气)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环境空气)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环境空气)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水)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水)铵离子(NH4+)(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色谱法 元素磷(水、土壤)萃取比色法 实验室快速气相色谱法 总磷、总氮、SiO2(水、土壤)水质检测管法(总磷、总氮)化学测试组件法(总磷、SiO2)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总氮、SiO2)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醋酸铅试纸法(硫化物)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色谱法 氟化物、碘化物、卤化物(环境空气、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水质检测管法(氟化物、碘化物)化学测试组件法(氟化物、碘化物)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色谱法 DB37/T 3599 2019 14 表 D.1 常 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方 法一 览表(续)化合物名称 应急监测方法 常规无机污染物 硫酸盐、亚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硫氰酸盐、铬酸盐(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淀粉-KI 试纸法(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离子色谱法 过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过氧化物)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器法(碳氢化合物)现场萃取-实验室分析法(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As、Be、Hg、Pb、Ni、Cd、Se、Sn(环境空气)检测试纸法 砷检测管法(As)检测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法 便携式阳极溶出伏安法 As、Ag、Al()、B、Ba、Be、Bi、Ca、Cd、Co、Cr、Cu、Fe、Hg、Pb、Mg、Mn、Mo、Na、Ni、Sb()、Se、Sn、Tl、Ti、Zn、Zr()、V(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自制试纸采用丁二酮肟法(Ni)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法 有机污染物 总烃(环境空气)气体检测管法 目视比色法 便携式 VOC 监测仪法 DEHA(二乙基羟胺)(水、土壤)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CS2(环境空气、水、土壤)现场吹脱捕集-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DB37/T 3599 2019 15 表 D.1 常 见污 染物 应急 监测方 法一 览表(续)化合物名称 应急监测方法 有机污染物 甲醛(环境空气、水、土壤)检测试纸法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环境空气)检测管法(水、土壤)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检测仪法 石 油 类、烷 烃 类、烯 炔 烃 类(环境空气、水、土壤)气体检测管法 水质检测管法(石油类)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19-2017)(环境空气丙烷、乙烯、丙烯、乙炔)便携式VOC 检测仪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 醇类、醛酮类、氰/腈类、氯苯类、苯胺类、硝基苯类、醚酯类(环境空气、水、土壤)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 卤代烃类、苯系物类、多环芳烃类(环境空气、水、土壤)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环境空气中苯、甲苯、苯乙 烯)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19-2017)(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便携式 VOC 检测仪法 现场吹脱捕集-检测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 酚类及其衍生物(环境空气、水、土壤)气体检测管法 水质检测管法 化学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 有机磷农药(环境空气、水、土壤)残留农药测试组件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 DB37/T 3599 2019 16 E E 附 录 E(资料 性 附 录)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报 告编制 提纲 应急监 测人 员应 依据 监测 结果,编制 应急 监测 快报 和应急 监测 报告。E.1 应急监 测快 报 快报可 参考 以下 格式:应 急监 测第()次监 测快 报 监测类别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监测时间 点位坐标 达标情况 水(废水)标准及限值:标准及限值:大气(废气)标准及限值:标准及限值:土壤 标准及限值:标准及限值:监测结论及建议:事故现场及点位布设示意图:填表人 审核人 签发人 DB37/T 3599 2019 17 E.2 应急监 测报 告 E.2.1 前言 应说明 任务 来源,开 展应 急监测 的时 间、地点 和突 发污染 事件 等基 本情 况。E.2.2 事件发 生 E.2.2.1 突发环 境事件 的发 生时间、地点、性质 和原 因等,主要污 染物以 及对 周围环 境污染 的程 度、范围等。E.2.2.2 从接受 应急监 测指 令到启 动应急 监测程 序、赶赴事 件现场、实施 应急 监测的 基本情 况。应 说清重要 时间 节点,测 试地 点,是 否与 其他 监测 单位 联合实 施,其它 需要 说明 的情况。E.2.3 监测内 容 应主要 包括 监测 点位、监 测项目、监 测频 次和 监测 方法等 内容。表E.1 监测内 容一 览表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1 编号 名称 坐标 2 编号 名称 坐标 3 编号 名称 坐标 4 表E.2 监测方 法一 览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仪器及编号 分析方法 检 出 限 1 废气 2 3 废水 4 5 E.2.4 监测结果 应主要 包括 监测 时间、监 测点位、监 测项 目及 结果、评价 标准 及气 象参 数等 内容。表E.3 监测期 间气 象参 数 监测日期 监测时间 天气状况 风向 风速(m/s)气温()气压(kpa)年月日-:-:-年月日-:-:-DB37/T 3599 2019 18 表E.4 监测结 果一 览表 监测时间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1 监测项目2 监测项目3 监测项目4 年 月 日-:-第一次监测 废水 点位 1 点位 2 达标情况 废气 点位 1 点位2 达标情况 年 月 日-:-第二次监测 废水 点位 1 点位 2 达标情况 废气 点位 1 点位 2 达标情况 标 准 限 值 注:列出适用标准的名称。E.2.5 结论建 议 依据选 用的 环境 质量 或污 染物排 放标 准对 监测 结果 进行分 析评 价,说 清污 染 种类、程 度、范 围及 变化趋势。符合终 止应 急 监 测条 件的,建议 上级 部门 终止 现场 应急监 测。E.2.6 报告签 发 按照应 急监 测部 门质 量管 理体系 文件 的相 关程 序文 件要求 执行。DB37/T 3599 2019 19 F F 附 录 F(规范 性附 录)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评 估记录 单 应急监 测终 止后,应 急监 测部门 应填 写突 发环 境事 件应急 监测 评估 记录 单,见表F.1。表F.1 突发环 境事 件应 急监 测评 估记录 单 评估类别 评估内容 评估结果 备注 应急响应 1、应急监测接警是否能较为详细、全面了解事件情况。是 否 2、应急监测响应指令传达是否及时、畅通。是 否 3、应急监测人员集结是否能及时按要求 到位。是 否 4、应急监测仪器装备集结是否及时到位、符合工作要求。是 否 5、应急监测车辆等集结是否及时到位、符合工作要求。是 否 6、行进途中通讯联络是否畅通。是 否 现场监测 7、污染现场勘查是否全面、到位。是 否 8、应急监测专家咨询渠道是否畅通、有效。是 否 9、应急监测方案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 否 10、污染物质确定是否及时、准确。是 否 11、应急监测方法选用是否合 理。是 否 12、现场采样装备能力是否满 足工作需要。是 否 13、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装备能

注意事项

本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B37/T 3599-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6589423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