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35/T 1850-2019.pdf

  • 资源ID:186776       资源大小:3.91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35/T 1850-2019.pdf

ICS 83.140 G 3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8502019 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arcinogenic dyes 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2019-09-11发布 2019-12-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850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原理.1 4 试剂和材料.1 5 仪器.2 6 分析步骤.2 7 结果计算.4 8 检出限和定量限.5 9 重现性.5 10 添加回收率.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12种致癌染料的标准品信息.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图.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1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添加回收率.14 DB35/T 1850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物流包装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2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福建远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荣谦、徐晓琴、温裕云、欧延、白泽清、魏琳琳。DB35/T 18502019 1 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包装材料中酸性红26、碱性红9、碱性紫14、直接黑38、直接蓝6、直接红28、分散蓝1、分散橙11、分散黄3、溶剂黄1、溶剂黄2、溶剂黄3共12种可萃取的致癌染料测定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分析步骤、结果计算、检出限和定量限、重现性和添加回收率。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品中上述12种染料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样品经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用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4 试剂和材料 4.1 试剂 4.1.1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4.1.2 甲醇(HPLC 级)。4.1.3 甲酸(HPLC 级)。4.1.4 二氯甲烷。4.1.5 乙酸铵。4.1.6 乙腈。4.2 标准溶液 4.2.1 标准品 12种染料的标准品信息参见附录A。4.2.2 标准储备溶液(200 mg/L)准确称取0.01 g标准品(精确到0.1 mg,需把纯度计算在内)到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4.1.2)溶解并定容到刻度,配制成有效浓度为200 mg/L的单组分标准储备溶液。DB35/T 18502019 2 4.2.3 标准中间溶液(5 mg/L)移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溶液(200 mg/L)到容量瓶中,甲醇(4.1.2)定容,配制成单组分浓度为5 mg/L的标准中间溶液。4.2.4 标准混合工作溶液 A组:从酸性红26、直接兰6、直接黑38、直接红28标准中间溶液中各移取2 mL置于同一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4.1.2)定容至刻度,配制浓度为1.0 mg/L的标准混合工作浓液。精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混合工作溶液,逐级用甲醇(4.1.2)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05 mg/L、0.1 mg/L、0.2 mg/L、0.5 mg/L的标准工作溶液。B组:从碱性红9、碱性紫14、溶剂黄2、溶剂黄3、溶剂黄1、分散蓝1、分散黄3和分散橙11标准中间溶液中各移取适量溶液置于同一容量瓶中,用甲醇(4.1.2)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标准混合工作浓液。精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混合工作溶液,逐级用甲醇(4.1.2)稀释成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碱性红9、碱性紫14、溶剂黄2和溶剂黄3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分别为0.01 mg/L、0.025 mg/L、0.05 mg/L、0.1 mg/L、0.2 mg/L,溶剂黄1、分散蓝1、分散黄3和分散橙11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分别为0.05 mg/L、0.1 mg/L、0.2 mg/L、0.5 mg/L和1.0 mg/L。4.2.5 标准溶液储存 标准储备溶液和标准工作溶液在4 下避光保存,并可根据需要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标准储备溶液有效期为3个月,标准中间溶液有效期为1个月,标准混合工作溶液现配现用。5 仪器 5.1 50 mL带旋盖(配有聚四氟乙烯垫片)的管状硬质玻璃瓶。5.2 圆周振荡器,振荡频率大于等于200 r/min。5.3 一次性微孔滤头:带0.22 m微孔有机滤膜(所选用滤膜应采用标准溶液检验确认无吸附现象,方可使用)。5.4 天平,感量为 0.001 g和0.000 1 g。5.5 氮吹仪。5.6 低温粉碎机。5.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带正、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离子源。6 分析步骤 6.1 样品提取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剪成或用低温粉碎机粉碎成5 mm5 mm以下的碎片,混匀,称取0.5 g试样(精确至0.001 g),置于玻璃瓶(5.1)中,加入二氯甲烷(4.1.4)或甲醇(4.1.2)(直接黑38用甲醇溶剂萃取,其它染料用二氯甲烷溶剂萃取)20 mL,常温下振荡20 min。静置5 min后,收集萃取液到另一个玻璃瓶(5.1)中。残留物再用20 mL二氯甲烷(4.1.4)或甲醇(4.1.2)萃取一次,合并萃取液并混匀。移取4 mL萃取液在常温下氮气吹干,残渣用甲醇(4.1.2)溶解并定容为1 mL,过滤膜后待上机测定。DB35/T 18502019 3 6.2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列出如下:a)液相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m),或性能相当的其它色谱柱;b)色谱柱柱温:30;c)流速:0.2 mL/min;d)进样体积:2 L;e)梯度淋洗程序:见表1。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溶液,B为含0.1%甲酸的乙腈;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下,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溶液,B为乙腈。表1 梯度淋洗程序 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时间/min 流动相 A/%流动相 B/%时间/min 流动相A/%流动相B/%0 95 5 0 95 5 4 20 80 3 20 80 6 10 90 6 10 90 10 10 90 8 95 5 10.1 95 5 10 95 5 12 95 5-6.3 质谱参考条件 质谱参考条件列出如下(以下信息是在AB 5500质谱仪进行的,鼓励标准使用者尝试采用不同厂家或型号的仪器):a)检测方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b)质谱条件:电喷雾电压5 500 V(负电离模式下为-4 500 V);离子源温度600(负电离模式下500);去簇电压80 V(负电离模式下-80 V);雾化器压力55 psi;气帘气压力40 psi;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及碰撞能量见表2。DB35/T 18502019 4 表2 质谱参数 化合物 定性离子对(质荷比m/z)碰撞能量 V 定量离子对(质荷比m/z)碰撞能量 V 酸性红26 217/137-30 217/142-30 碱性红 9 288/151 73 288/195 45 碱性紫14 302/195 50 302/209 46 直接黑38 736/357-40 736/672-40 直接蓝 6-421/421-5 直接红28 325/234-27 325/152-28 分散蓝 1 269/241 47 269/253 38 分散橙11 238/223 37 238/165 52 分散黄 3 270/150 21 270/107 33 溶剂黄 1 198/125 22 198/152 18 溶剂黄 2 226/134 20 226/121 30 溶剂黄 3 226/121 23 226/107 25 6.4 定性确认 分别取2 L试样溶液和标准工作溶液A和B(4.2.4)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通过试样中目标化合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结合色谱总离子流图中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进行定性。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参见附录B。在6.2和6.3仪器条件下,试样中目标化合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变化范围应在2.5%之内。除直接蓝6外,每种化合物的质谱定性离子必须出现,应包括一个母离子和两个子离子,而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两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表3 定性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50 2050 1020 10 允许相对偏差/%20 25 30 50 6.5 定量测定 按照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7 结果计算 本方法测定结果以各种致癌染料的检测结果分别表示,计算方法如式(1):mF V cX.(1)DB35/T 18502019 5 式中:X试样中致癌染料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c萃取液中致癌染料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试样萃取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F分取比例因子,数值为10;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当计算结果数值大于1时,结果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计算结果数值小于1时,结果表示保留二位有效数字。8 检出限和定量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见附录C。9 重现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10 添加回收率 添加回收率的试验数据参见附录D。A DB35/T 18502019 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12种致癌染料的标准品信息 12种致癌染料的名称、化学文摘编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标准品纯度见表A.1。表A.1 12种致癌染料的标准品信息 序号 染料名称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标准品纯度%1 酸性红26 3761-53-3 C18H14N2Na2O7S2 480.42 81.0 2 碱性红9 569-61-9 C19H18ClN3 323.82 96.3 3 碱性紫14 632-99-5 C20H20ClN3 337.85 30.0 4 直接黑38 1937-37-7 C34H25N9Na2O7S2 781.73 88.0 5 直接蓝6 2602-46-2 C32H20N6Na4O14S4 932.75 70.0 6 直接红28 573-58-0 C32H22N6Na2O6S2 696.66 72.0 7 分散蓝1 2475-45-8 C14H12N4O2 268.27 76.0 8 分散橙11 82-28-0 C15H11NO2 237.25 91.5 9 分散黄3 2832-40-8 C15H15N3O2 269.30 99.0 10 溶剂黄1 60-09-3 C12H11N3 197.24 99.3 11 溶剂黄2 60-11-7 C14H15N3 225.29 98.5 12 溶剂黄3 97-56-3 C14H15N3 225.29 98.0 DB35/T 18502019 7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图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图见图B.1。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 DB35/T 18502019 8 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续)DB35/T 18502019 9 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续)DB35/T 18502019 10 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续)DB35/T 18502019 11 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续)DB35/T 18502019 12 图B.1 12种致癌染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提取离子流图(续)DB35/T 18502019 13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12种致癌染料的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见表C.1。表C.1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化合物 检出限 mg/kg 定量限 mg/kg 酸性红26 0.33 1.00 碱性红9 0.033 0.10 碱性紫14 0.033 0.10 直接黑38 0.10 0.30 直接蓝6 0.33 1.00 直接红28 0.10 0.30 分散蓝1 0.10 0.30 分散橙11 0.10 0.30 分散黄3 0.33 1.00 溶剂黄1 0.33 1.00 溶剂黄2 0.033 0.10 溶剂黄3 0.033 0.10 DB35/T 18502019 14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添加回收率 12种致癌染料的添加回收率见表D.1。表D.1 12种致癌染料的添加回收率(n=6)化合物 添加浓度 mg/kg 回收率范围%1.0 80.6105.0 10.0 84.7107.0 酸性红26 30.0 81.0102.0 0.1 80.4112.0 5.0 82.2101.0 碱性红9 30.0 82.7103.0 0.1 80.1105.0 5.0 87.6104.0 碱性紫14 30.0 83.3105.0 0.3 80.0100.0 5.0 85.0102.0 直接黑38 30.0 80.1106.0 1.0 80.695.3 10.0 83.8107.0 直接蓝6 30.0 83.6102.0 0.3 80.297.7 5.0 84.4103.0 直接红28 30.0 84.3105.0 0.3 80.998.5 10.0 85.9103.0 分散蓝1 30.0 84.7105.0 0.3 80.7109.0 5.0 83.4102.0 分散橙11 30.0 85.7109.0 1.0 86.2119.0 10.0 88.1108.0 分散黄3 30.0 86.0106.0 1.0 81.1107.0 10.0 82.7103.0 溶剂黄1 30.0 84.0108.0 DB35/T 18502019 15 表D.1 12种致癌染料的添加回收率(n=6)(续)化合物 添加浓度 mg/kg 回收率范围%0.1 84.7118.0 5.0 89.2108.0 溶剂黄2 30.0 83.0106.0 0.1 85.2116.0 5.0 87.6107.0 溶剂黄3 30.0 85.0105.0 _ DB35/T 18502019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B35/T 18502019*2019 年 9 月第一版 2019年 9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塑料包装材料中致癌染料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35/T 1850-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6589423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