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双孢蘑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339-2019.pdf

  • 资源ID:186707       资源大小:366.3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双孢蘑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339-2019.pdf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3392019 双孢蘑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Practice for Rotation Cultivation of Bispora Mushroom and Grass Mushroom 文稿版次选择 2019-07-01发布 2019-08-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339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淮南市运泽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淮南市运泽双孢菇专业合作社、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农技站、大通区献珍双孢菇家庭农场。本标准起草人:窦祖霞、赵明、聂凡、陈伟、郭靖、李冬梅、李庆、李大奎、王献珍、朱传红、牛西峰、韦培培。DB34/T 33392019 1 双孢蘑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草菇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场地、设施及原料、栽培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双孢蘑菇、草菇的轮作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34/T 2021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茬口安排 3.1 草菇:6 月上料接种,6 月8 月采收。3.2 双孢蘑菇:8月中旬堆料,9 月10月接种,11月底至次年 5 月采收。4 品种选择 4.1 草菇:选择个体中等、生物学效率及产量较高,商品性较好,栽培适期在 6 月中旬到 8 月上旬的草菇品种。4.2 双孢菇:选择耐水、耐肥、耐高温,出菇比较整齐,转潮快,产量高,菇体相对较小,优质高产的双孢菇品种。5 场地、设施及原料 5.1 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选择通风向阳、有水源、排水及出料方便的场地。5.2 场地平整 平整场地,清除杂物,修建蓄水池,安装喷灌设施;栽培场的周围开挖排水沟,沟宽沟深以 50 cm50 cm 为宜。5.3 菇棚搭建及棚架 DB34/T 33392019 2 菇棚长 20 m、宽 10 m、高 4 m。内部设计菌床 7 层,每层菌床宽 1 m,菌床间间隔 0.5 m,每层间隔 0.5 m。棚四周建多层间隔性窗口,棚顶设可以关闭的通风口。5.4 加温设施 采取锅炉加温,在棚内铺设耐高温塑料管道加温。5.5 原料 5.5.1 要求 所用主辅料均应符合 NY 5099 和 NY/T 1935 的规定。5.5.2 草菇栽培原料 主要原料为杏鲍菇废料,配合 10麦麸、2过磷酸钙、2石膏粉、2生石灰等。5.5.3 双孢蘑菇栽培原料 主要原料是稻草和牛粪,比例为 1:1,另外添加 2石膏粉、0.5尿素和 2过磷酸钙。6 栽培管理 6.1 草菇栽培管理 6.1.1 培养料处理 6.1.1.1 按照配方选取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培养料。6.1.1.2 暴晒 2 d3 d 后将干料混匀,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至 6570,混拌均匀后建堆。6.1.1.3 建堆规格:宽 1.5 m2 m,高 1 m1.2 m,长度依照场地情况安排。6.1.1.4 建堆后,每隔 0.5 m 用木棒自上而下扎一个到底的通气孔。6.1.1.5 距离料面 0.3 m 处温度升至 60时,保持 24 h 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堆料上下、里外互换位置。重复 3 次。6.1.1.6 每次翻堆后均打通气孔。6.1.1.7 发酵总时间为 6 d8 d。6.1.1.8 发酵好的栽培料呈棕褐色,柔软有弹性,有菌香味,无氨味、异味,pH 8.09.0,含水量 6570。6.1.2 铺料 6.1.2.1 将培养料铺入床架上,表面拍平。6.1.2.2 层架栽培铺料厚度 0.2 m0.3 m。6.1.3 播种 6.1.3.1 料温降到 35时播种。6.1.3.2 菌种用量(重量计)为培养料干重的 10。6.1.3.3 菌种均匀撒播在培养料表面,适度压实,盖上薄膜。6.2 双孢蘑菇栽培管理 DB34/T 33392019 3 6.2.1 堆料 6.2.1.1 培养料堆制时间为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6.2.1.2 发酵完成时间为 30 天40 天,期间翻堆 4 次5 次。6.2.1.3 将堆制的培养料进棚上架后,保持室温和料温 6048 h,然后降温至 505572 h,最后通风降温至 30以下。6.2.2 接种 6.2.2.1 接种时间为 9 月下旬到 10 月上旬。6.2.2.2 发酵培养料冷却后接种,每 1 m2 用 750 ml 菌种 2 瓶3瓶,平面撒播,播后整平料面。6.2.3 菌丝培养 接种后,保持温度 2224、培养料含水量 6065、空气相对湿度 75,遮光通风。6.2.4 覆土 6.2.4.1 当菌丝长满培养料三分之二以后搔菌、覆土。6.2.4.2 第一次用直径 2 cm 大小的土壤颗粒进行覆土,厚度 3 cm;待菌丝生长至土面再进行第二次覆土,用直径 0.5 cm 的细土覆盖 1 cm。7 出菇管理 7.1 草菇 7.1.1 播种后 7 天8 天,菌丝生长至料床面积 75以上时,控制棚内温度 2833,料内温度 3335,空气相对湿度 8595,料含水量 6570。7.1.2 每天喷洒 30的雾状水 2 次3 次,不能向子实体直接喷水。7.1.3 增加通风量,每天通风 2 次3 次,每次通风 30 min。7.1.4 避免阳光直射。7.2 双孢蘑菇 7.2.1 水分管理 当菌丝在土层内已充分伸展,应及时喷水,用水量控制在 2.0 kg/2.7 kg/,于 1 天2 天内分 4 次左右喷完。当原基普遍形成,并大部分发育成黄豆般大小的菌蕾时,再次喷水,用水量为 2.0 kg/2.5 kg/,在 2 天内分 4 次喷完。7.2.2 温度管理 温度维持在 1416,出现 20以上高温时,菇床停止喷水,早晚和夜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适当设置荫棚,并向菇房地面、墙面喷洒井水。温度低于 6时,应关闭门窗。7.2.3 通风管理 7.2.3.1 气温 1418时,昼夜通风。7.2.3.2 气温高于 18时,应在晚上通风。7.2.3.3 气温低于 14时,则改为中午通风。DB34/T 33392019 4 7.2.3.4 无风或微风时,可开对流窗;风稍大时,应开背风窗。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病害:绿霉 虫害:菌蚊、菌蝇、菌蛆 8.2 防治原则以及方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按照 DB34/T 2021 的规定执行。9 采收 9.1 草菇 9.1.1 应在菌膜未破裂,外观呈蛋形期时采收。9.1.2 每天采收 2 次3 次。9.1.3 一手按住根部覆土部位,一手左右旋转,轻轻摘下。9.1.4 丛生菇大部分适合采收时可一齐采摘,切忌拔取。9.1.5 采菇后 3 d 左右不能喷水,覆盖薄膜,调整料温至 3035,喷一次水,保持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 9095,适量通风。9.1.6 一般可采收三茬菇。9.2 双孢菇 9.2.1 11 月底开始采收至次年 5 月,要求:子实体直径在 4 cm6 cm,以不开伞为宜。9.2.2 采收时要用手拿住子实体轻轻一拧带起,尽量不要破坏其他子实体。同时,对菌床进行清理,挑除杂物、残菇,平整床面。_

注意事项

本文(双孢蘑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339-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6589423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