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55-2019.pdf

  • 资源ID:186572       资源大小:551.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55-2019.pdf

DB53/T 9552019 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2019-09-23发布 2019-12-23实施ICS 65.020.30 B 47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55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鹏飞、董占鹏、陈安利、罗顺高、黄平、白兴荣、陈松、吴克军、杨继芬、李琼艳、刘敏。DB53/T 9552019 1 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雄蚕茧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养蚕设施、养蚕前准备、催青、收蚁、饲养、消毒防病、上蔟采茧、蚕茧储存与盛装运输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桑蚕雄蚕一代杂交种生产雄蚕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53/T 465.22013 桑蚕 第2部分:一代杂交种催青技术规程 DB53/T 465.32013 桑蚕 第3部分:小蚕共育技术规程 DB53/T 465.42013 桑蚕 第4部分:大蚕饲养技术规程 DB53/T 465.52013 桑蚕 第5部分: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规程 DB53/T 6332014 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雄蚕一代杂交种 按照品种杂交组合,以桑蚕常规品种的雌性原种与具有性别调控作用的雄性原种杂交繁育,供生产雄蚕茧使用的蚕种。3.2 雄蚕茧 使用桑蚕雄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的蚕茧。3.3 龄期 从卵孵化至第一次蜕皮为一龄期,第一次蜕皮至第二次蜕皮为二龄期,第二次蜕皮至第三次蜕皮为三龄期,第三次蜕皮至第四次蜕皮为四龄期,第四次蜕皮至吐丝营茧为五龄期。3.4 小蚕 从一龄至三龄的蚕。3.5 大蚕 从四龄至五龄的蚕。DB53/T 9552019 2 3.6 蔟具 熟蚕吐丝营茧的用具,推荐使用方格蔟或塑料折簇。3.7 上蔟 通过人工拾取或熟蚕自动上爬的方式,将熟蚕转移至蔟具上吐丝营茧的操作过程。4 养蚕设施 4.1 催青室 应符合DB53/T 465.22013中4.1和4.2的规定。4.2 小蚕室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1的规定。4.3 大蚕室 应符合DB53/T 465.42013中4.1的规定。4.4 簇室 应符合DB53/T 465.52013中3.1的规定。5 养蚕前准备 5.1 养蚕计划 根据气候、桑树品种、剪伐型式和生长情况,选择秋华平30、云蚕7红平2和蒙草红平4等适宜当地饲养的雄蚕品种,结合劳动力、蚕室、蚕具和桑园面积等,合理确定饲养时间及蚕种数量。5.2 用具及物资准备 养蚕前,需依据饲养数量和方式准备充足的用具和物资:用具包括:蚕箔、蚕台、桑叶筐、蚕架、小蚕网、打孔塑料聚乙烯薄膜或防干纸、白纸或土报纸、海绵、垫布、除沙袋、干湿温度计、蚕筷、鹅毛、收蚁袋、切桑刀、切桑板、桑叶盖布、拖鞋和蔟具等。物资包括:漂白粉、甲醛、小蚕防病一号、大蚕防病一号、防僵粉和新鲜石灰等。5.3 养蚕设施与用具消毒 5.3.1 催青室和催青用具消毒应符合 DB53/T 465.22013中 4.3 的规定。5.3.2 小蚕室和小蚕饲养用具消毒应符合 DB53/T 465.32013中 6.3.2 的规定。5.3.3 大蚕室和大蚕饲养用具消毒应符合 DB53/T 465.42013中 5.1.1 的规定。5.3.4 蔟室消毒应符合 DB53/T 465.42013中 5.1.1 的规定。6 催青 DB53/T 9552019 3 6.1 蚕种催青 6.1.1 蚕种出库 按养蚕计划的预定日期,将蚕种从冷库内库取出,置于12 15 的冷库中间库保护1 d2 d,进入催青室催青。6.1.2 催青温湿度及光线要求 根据胚胎发育情况,按表1设置各胚胎发育阶段所需的温湿度和光线。表1 桑蚕雄蚕一代杂交种催青温湿度及光线要求 项目 要求 催青经过/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胚胎代号 丙2 丁 1、丁2 戊 1 戊 2 戊3 己1 己2 己3 己4 己5 孵化 温度/20 22.5 24 25.526.5 相对湿度/%7580 8085 光照 自然光照 每日感光18 h 全日遮光 56 时感光 注1:当约60%的蚕卵到达己4胚胎时,进行遮光处理,使蚕种处于黑暗环境。6.1.3 蚕卵解剖 应符合DB53/T 465.22013中5.2的规定。6.1.4 换气、调种、摇种 应符合DB53/T 465.22013中5.4的规定。6.2 蚕种补催青 6.2.1 摊卵 共育户(农户)于蚕种孵化前12 d(己5转青期)领种后,按收蚁方法采用相应的摊卵处理:采用棉纸法或网收法收蚁的蚕种摊卵:先在蚕箔内平铺 1 张防干纸或白纸,拆开散卵盒,将蚕卵均匀平摊在防干纸或白纸上,每张蚕种摊卵面积 0.30 m20.35 m2,卵面上盖 2张小蚕网,然后盖上蚕箔。采用收蚁袋法收蚁的蚕种摊卵:先在蚕箔内平铺 1 张防干纸或白纸,拆开散卵盒,揭开收蚁袋封口,将蚕卵倒入收蚁袋,压紧收蚁袋封口,然后端平收蚁袋轻轻左右晃动,使蚕卵均匀粘于收蚁袋内的特种胶上,最后将收蚁袋黑胶面朝上,白棉纸面朝下平放在防干纸或白纸上,盖上蚕箔。6.2.2 温湿度要求 领种前一天将蚕室温度调至24,相对湿度80%85%。蚕种到达后,将室温调至25.5 26.5,相对湿度保持80%85%。6.2.3 遮光黑暗 摊卵后,用浸湿的黑布包裹摊卵的蚕箔,并将蚕室遮光,保持全日黑暗,直至收蚁当天感光。DB53/T 9552019 4 7 收蚁 7.1 收蚁时间 棉纸收蚁法和网收法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5.1和6.5.2的规定。收蚁袋收蚁法在收蚁当天56 时将收蚁袋翻面,使白棉纸面朝上感光2 h3 h,收蚁在79 时进行。7.2 收蚁方法 7.2.1 棉纸收蚁法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5.3.2的规定。7.2.2 网收法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5.3.3的规定。7.2.3 收蚁袋法 用海绵或布吸取清水,沿收蚁袋四周黑线擦拭,轻轻揭开棉纸四周粘合处,取下带蚁蚕的棉纸(蚁面向上)放入另一只铺有打孔塑料聚乙烯薄膜或防干纸的蚕箔中,立即喷撒小蚕防病一号或防僵粉进行蚁体消毒后给桑。若不能1天收齐,则用大小相同的白棉纸与黑胶纸粘好,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再次收蚁。8 饲养 8.1 饲育方式 8.1.1 一、二龄蚕均采用打孔塑料聚乙烯薄膜或防干纸上盖下垫,四周包折的全防干育。8.1.2 三龄采用打孔塑料聚乙烯薄膜或防干纸只盖不垫的半防干育。8.1.3 四龄蚕春季采用半防干育,夏秋季采用不盖不垫的普通育。8.1.4 五龄蚕饲养可采用蚕箔育、蚕台育和地面育等多种普通育型式。其中:蚕箔育或活动蚕台育宜 1 d2 d 除沙 1 次;固定蚕台育或地面育可不除沙,但需每日撒干燥材料。8.2 饲育技术要求 各龄期的温湿度、切桑标准、给桑厚度和蚕座面积等饲育技术要求见表 2。表2 雄蚕饲养技术要求 龄别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五龄 目的温度/2829 2829 2627 2425 2325 相对湿度/%9095 8590 8085 7580 7080 日给桑次数 23 23 23 34 34 切桑大小/cm2 0.52 24 416 芽叶、片叶 芽叶、片叶、条叶 给桑厚度 1.52层 22.5层 2.53层 34层 36层 DB53/T 9552019 5 表2(续)龄别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五龄 除沙次数 不除或眠除 1次 起、眠除各1 次 起、眠除各1 次起、中、眠除 1次 每 1 d2 d 1 次或每日撒干燥材料 蚕体消毒次数 收蚁、将眠蚕各1次 起蚕、将眠蚕各1次 起蚕、将眠蚕各1次 起蚕、盛食、将眠各1次 起蚕、见熟各1次,龄中每 1 d2 d 1次 每张蚕座面积/m2 0.31.2 1.53.5 410 1020 2040 注1:各龄眠中温度参照目的温度降低1,眠中前期采用相对湿度范围的低限,眠中后期采用相对湿度范围的高限。注2:饲育期间保持昼明夜暗的自然光线。注3:一龄至三龄定期换气,四龄至五龄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蚕室空气清新。8.3 采叶与运输 8.3.1 一龄至三龄蚕用叶以叶色为主要依据,以叶位作参考;四龄至五龄蚕用叶宜选择止芯芽叶或中下部叶,可采片叶或条叶,但采条叶前需去掉过嫩叶或在用叶前 8 d10 d 摘去新梢。各龄用叶要求见表3。8.3.2 采叶宜早、晚进行,轻装快运。表3 蚕期各龄用叶要求 龄别 收蚁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五龄 叶色 黄绿色 嫩绿色 浅绿色 绿色 深绿色 深绿色 叶位 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2位 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23位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34位 止芯芽叶或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56位 止芯芽叶或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712位 止芯芽叶或枝条中、下部叶注:二龄至五龄饷食用叶以当龄采叶要求偏嫩为宜。8.4 贮桑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6.3.2和DB53/T 465.42013中5.2.3的规定。8.5 给桑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 6.6.3.3 和DB53/T 465.42013中 5.4的规定。8.6 扩座匀座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6.4.1和DB53/T 465.42013中5.5的规定。8.7 除沙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6.4.2和DB53/T 465.42013中5.6的规定。8.8 眠起处理 应符合DB53/T 465.32013中6.6.5和DB53/T 465.42013中5.7的规定。DB53/T 9552019 6 9 消毒防病 应符合 DB53/T 465.42013中 5.1 的规定。10 上蔟采茧 应符合 DB53/T 465.52013 中的规定。11 鲜茧储存与盛装运输 11.1 采下的鲜茧在蚕箔(台)中平铺,以 23 层为宜,勿过厚堆积。11.2 鲜茧宜使用竹篮、箩筐或网袋等盛装。11.3 鲜茧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振动,严防日晒雨淋。_ DB53/T 9552019

注意事项

本文(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55-2019.pdf)为本站会员(1326589423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