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DB31/T 1478-2024.pdf

  • 资源ID:186439       资源大小:886.8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DB31/T 1478-2024.pdf

ICS 03.240 CCS M 83 31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1/T 14782024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 Guidelines for express packages circulation and sharing 2024-05-07发布 2024-09-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1/T 1478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1 5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1 5.1 设计.1 5.2 材质.2 5.3 标识编码.2 5.4 使用.2 6 循环共用关键环节.2 6.1 收寄封装.2 6.2 周转交接.2 6.3 末端回收.2 6.4 消毒维护.3 6.5 调拨使用.3 6.6 信息管理.3 7 退出与处置.3 7.1 退出.3 7.2 处置.3 参考文献.4 DB 31/T 1478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上海商学院、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敏、路欢欢、马娜、冯力虎、余洪伟、何爱国、相峰、孙建英、江平、洪一玮、陈明、刘斌、丁桂花、于洋、庄智一、廖清新、叶春江。DB 31/T 14782024 1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设计、材质、标识编码、使用及循环共用关键环节和退出处置的基本指导。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使用管理,其他寄递企业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716.32018 包装与环境 第3部分:重复使用 GB/T 16716.4 包装与环境 第4部分:材料循环再生 GB/T 16716.6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第6部分:能量回收利用 GB/T 23156 包装 包装与环境 术语 GB/T 390842020 绿色产品评价 快递封装用品 GB/T 432832023 快递循环包装箱 YZ/T 01802021 寄递包装射频识别(RFID)应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156和GB/T 43283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 circulating and sharing express packages 以循环、共用为目标,在快递服务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实现共用共享并形成循环使用的包装用品。注:“参与主体”可以包括各寄递企业、电商经营者、消费者、包装运营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 总则 4.1 按照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系统。4.2 各参与主体共同协商,达成对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的一致性规则。4.3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循环共用系统各方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快递包装的规格、材质、卫生、标识等。4.4 宜通过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运营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包装调拨、循环、维护等环节的效率。4.5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使用宜满足GB/T 16716.32018中第 5章的规定。5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 5.1 设计 DB 31/T 14782024 2 5.1.1 开启方便,易于拆装或折叠。5.1.2 具有单元化、标准化的规格尺寸。快递循环包装箱宜符合GB/T 432832023的要求。5.1.3 构件宜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便于维修和更换。5.2 材质 5.2.1 宜优先考虑使用绿色材料或可回收材料生产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轻量化包装。5.2.2 对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循环共用快递包装,需要考虑满足食品类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需求。5.2.3 宜按照 GB/T 390842020中5.2.5 的规定开展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绿色产品评价。5.3 标识编码 5.3.1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宜统一采用各参与主体可识别的包装循环共用标志。5.3.2 宜采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射频标签等载体形式标识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射频标签的编码及使用管理宜按照YZ/T 01802021的要求。5.3.3 标识编码信息宜与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运营管理系统相关联。5.4 使用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额定荷载量;所承载物品品类的储运要求;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使用磨损情况和性能评价等。6 循环共用关键环节 6.1 收寄封装 6.1.1 根据内装物品的形态、质量选择相应规格的循环共用快递包装,避免过度包装。6.1.2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内装物品安全的同时避免或减少对循环共用快递包装造成损伤。6.1.3 避免或减少收寄封装环节对胶带等辅助耗材的使用,宜选用绿色可降解耗材。6.1.4 宜将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标识编码信息与快递运输单号信息进行关联,并同步录入循环共用快递包装运营管理系统。6.2 周转交接 6.2.1 周转过程中,宜对循环共用快递包装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和防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或损伤。6.2.2 周转交接时,宜对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规格、数量、完好情况等进行确认。6.3 末端回收 6.3.1 宜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回收制度及流程,明确回收主体及路径模式,合理安排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回收。6.3.2 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回收可由寄递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和消费者等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分别进行:寄递企业可在末端配送过程中将循环共用快递包装进行回收;第三方回收机构可通过上门或回收点的方式进行回收;消费者可将循环共用快递包装自行送往回收点进行回收。6.3.3 建立面向消费者的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回收激励或约束体系,通过信用制度或押金制度等,鼓励末端消费者积极参与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末端回收。DB 31/T 14782024 3 6.3.4 合理规划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末端回收路径,可通过与正向配送路径进行统筹整合等方式,降低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网络的综合运作成本及碳排放。6.3.5 回收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同步消除包装上的个人信息。6.4 消毒维护 6.4.1 宜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清洗消毒制度,根据客户要求对再次投入使用的循环包装进行清洗或消毒。6.4.2 定期对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外观及标签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处理。6.4.3 对于出现局部破损的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可采取相应的修复处理措施,经修复检测后再次投入使用。6.5 调拨使用 6.5.1 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调拨管理体系,根据各服务点的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调配。6.5.2 合理规划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调拨使用路径,可综合考虑运输成本、节点流量平衡等因素,按照就近原则,从包装富余服务点向包装亏缺服务点进行调拨。6.5.3 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调拨使用的应急处理预案,保障突发状况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正常供给及循环共用。6.6 信息管理 6.6.1 可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循环共用快递包装的运营管理系统。6.6.2 宜预留数据通用接口,推进循环共用快递包装信息的互联互通。6.6.3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循环共用信息系统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7 退出与处置 7.1 退出 当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考虑退出循环共用系统:无法满足所承载物品的储运要求;包装上的标识信息无法识别;出现无法修复的损坏;其他影响循环共用的情形。7.2 处置 对于损坏后无法修复重复使用的循环共用快递包装,宜按照GB/T 16716.4和GB/T 16716.6的规定,进行包装材料的循环再生或能量回收利用。DB 31/T 14782024 4 参 考 文 献 1 GB/T 3527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2 SN/T 22732015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技术规范 3 YZ/T 01522016 邮政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4 DB 31/T 12472020 快递包装基本要求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5号)6 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国邮发202047号)7 关于推动邮政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国邮发202312号)8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1号)9 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实施方案(沪发改环资2021107号)

注意事项

本文(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指南DB31/T 1478-2024.pdf)为本站会员(1572369368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