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安全监测规范DB11/T 1473-2017.pdf
ICS 91.040.01 P 36 备案号:57463-2017 DB11 北京市方标准 DB11/T 1473 2017 文物建筑 安全监测 规范 Code for monitoring of heritage building safety 2017-11-24 发布 2018-03-01 实施 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1/T 1473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规 定.2 5 监 测工 作程 序.3 6 监 测内 容.5 6.1 本体 监测 内容.5 6.2 环境 监测 内容.6 7 监 测要 求.8 7.1 一般 规定.8 7.2 监测 方法 和设 备选 用.8 7.3 巡视 检查.10 7.4 监测 频次.11 7.5 监测 系统、设 备及 监 测点.11 8 监 测数 据处 理分 析及 成 果.12 8.1 监测 数据 处理 分析.12 8.2 监测 预警.12 8.3 监测 成果.13 DB11/T 1473 2017 II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GB/T 1.1-2009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 标准 由北 京市 文物 局提出 并归 口。本 标准 由北 京市 文物 局组织 实施。本 标准 负责 起草 单位:北 京市 文物 工程 质量 监 督站、中 冶建 筑研 究总 院 有限公 司、总 装备 部工 程 设计研究 总院、北 京国 文琰 文化遗 产保 护中 心、天津 大学、北京 交通 大学。本 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乃海、张 文革、吴 星、白成军、杨 娜、张荣、郑 志强、宋晓 胜、王 晓 亮、欧阳苏勇、吴 婧姝、孙 艳群、张之 菡、张兴 斌。DB11/T 1473 2017 1 文 物建筑 安全监测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北 京市 行政 区域内 文物 建筑 安全 监测 的基本 要求、监测 方法、监 测频次、监测 项目 预警、监 测成 果及 信息 反馈 等内容。本标准 适用 于北 京市 行政 区域内 下列 文物 建筑 的安 全监测:a)核定公 布为 文物 保护 单位 的建筑 物、构筑 物;b)尚未核 定公 布为 文物 保护 单位,但被 登记 公布 为不 可移动 文物 的建 筑物、构 筑物;c)尚未列 为不 可移 动文 物,但公布 为历 史建 筑的 建筑 物、构 筑物;d)尚未公 布为 历史 建筑,但 具有保 护价 值的 建筑 物、构筑物。其它文 物保 护工 程可 参照 使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DB11/T 446 建筑 施 工测 量技术 规程 DB11/T 339 工程 测 量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监测 monitoring 采用仪 器量 测、现场 巡查、远程 视频 监控 等手 段和 方法,长期、连 续地 采集 和收集 反映 文物 建 筑 本体以及 周边 环境 对象 的状 态、变 化特 征及 其发 展趋 势的活 动。3.2 安全监测 safety monitoring 对文物 建筑 在日 常使 用、修缮等 过程 中的 安全 影响 因素的 安全 状态 及动 态变 化进行 量测、检查、监视的活 动。3.3 本体安 全监 测 ontology safety monitoring 本体安全 监测 是指 对 文物 建筑本 体的安全 监测 工作,对于文 物建筑 本体 的安全 监测可 分为本 体的 日常安全 监测 及修 缮安 全监 测。DB11/T 1473 2017 2 3.4 环境安 全监 测environment safety monitoring 对可能 导致 文物 建筑 及相 关遗迹 造成 安全 影响 的 周 边气象 环境、环 境污 染、其 他环境 威胁 等因 素 进行的监 测工 作。3.5 监测系 统 monitoring system 由监测 设备 组成 实现 一定 监测功 能的 软件 及硬 件集 成。3.6 干扰源 disturbing sources 对文物 建筑 本体 已经 存在 或潜在 存在 安全 危害 的事 件、行 为。包括 突发 性自 然事件、人 为 扰 动 等。3.7 监测 点 observation point 布设在 监测 对象 敏感 位置 上能反 映其 变化 特征 的测 量点。4 基本规定 4.1 文物 建筑 安全 监测 包括 文 物建筑 本体 安全 监测 和环 境安全 监测。本 体安 全监 测 按照工 作形 式分 为日常安 全监 测 和 修缮 安全 监测;按照 工作 内容 分为 结构稳 定性 监测、表 面病 害监测、材 料监 测。环境安全监测 按照 工作 内容 分为 气象环 境监 测、环境 污染 监测、其他 环境 威胁 监测。4.2 文物 建筑 在下 列情 况下 应 进行日 常安 全监 测:a)建筑物 发生 倾斜、沉 降或 其它变 形,且影 响文 物建 筑安全 时;b)建筑构 件损 坏或 缺失,导 致局部 结构 承载 能力 不足 时;c)主要承 重结 构发 生危 险时;d)定期检 查或 全面 检查 时,发现文 物建 筑存 在安 全隐 患时;e)遭受严 重灾 害或 事故 后;f)使用功 能发 生变 化存 在安 全风险 时;g)其他需 要评 价 结 构安 全状 态时。4.3 文物 建筑 在下 列情 况下 应 进行修 缮安 全监 测:a)对影响 安全 的损 伤进 行维 修加固 时;b)结构复 杂的 文物 建筑 维修 加固时。4.4 文物 建筑 在下 列情 况下 宜 进行环 境安 全监 测:a)建筑物 发生 明显 的腐 蚀、风化、粉化、腐 朽等 损伤 时;a)温度、湿度、粉 尘、酸雨 等及空 气中 的有 害物 质对 文物建 筑产 生不 利影 响时;b)地震作 用,交通、爆 破等 振动及 周边 施工 对文 物建 筑有影 响时;c)人群对 文物 建筑 有影 响时;d)水文地 质对 文物 建筑 有影 响时;e)周边环 境或 小气 候发 生变 化时。DB11/T 1473 2017 3 4.5 文物 建筑 安全 监测 应符 合 以下规 定:a)安全监 测宜 采用 仪器 监测 与巡视 检查 相结 合的 方式 进行;b)监测期 间应 对监 测系 统有 效性进 行检 查和 维护;c)应使用 检定、校 准合 格的 仪器设 备,且在 有效 期内;d)宜选用 无损 的监 测方 法。4.6 日常 安全 监测 应符 合以 下 规定:a)日常安 全监 测宜 采用 长期 实时监 测;b)主体结 构宜 进行 结构 分析 模型修 正;c)日常安 全监 测应 定期 进行 巡视检 查,并 应 对监 测系 统进行 检查 维护。4.7 修缮 安全 监测 应符 合以 下 规定:a)修缮安 全监 测 前 应对 结构 与构件 安全 性 进 行分 析;b)修缮方 案有 调整 时,修缮 全过程 结构 分析 应相 应更 新;c)计算参 数假 定与 早期 监测 数据差 别较 大时,应及 时 调整计 算参 数,校 正计 算 结果,并 应用 于下一阶段 的修缮 期 间监 测中;d)应充分 考虑 临时 设施 对文 物建筑 结构 的影 响,必要 时 应进行 专家 论证。4.8 环境 监测 应符 合以 下规 定:a)应监测 文物 建筑 本体 及周 边的气 象环 境、环境 污染、其他 环境 威胁。b)应根据 文物 本体 的病 害情 况及环 境影 响因 素确 定具 体的环 境监 测项 目。4.9 文物 建筑 安全 监测 宜设 置 监测预 警值,监 测 预 警值 应满足 被监 测对 象的 安全 或修缮 控制 要求。4.10 应对 监测点、传感 器、电 缆、采 集仪 等监 测设 备、设施 采 取保 护措 施。5 监测工 作程 序 5.1 文物建 筑安 全监 测的 一般 工作程 序应 按照 图 1 进行:图1 安全监 测的 一般 工作 程序 现 状 勘 察 或 检测 干扰源 分析 风险评 估 补充勘 察或 检测 项目总 结 制定初 步计 划 技术论 证 监测方 案设 计 监测实 施 DB11/T 1473 2017 4 5.2 初步计 划应 包括:a)明确文 物建 筑 的 保护 和监 测的要 求;b)初步确 定监 测工作 的 总体 架构和 计划;c)制定各 阶段 应 完 成的 工作 目标。5.3 现状 勘察 和检 测宜 包括 下 列工作 内容:a)收集历 史、环境、工 程与 水文地 质、地基 基础、上 部结构 及保 护现 状、历次 修缮等 基 础 资 料;b)现状勘 查,病害 调 查 与原 因分析,明 确结 构体 系、结构构 造、节点 形式 以及 荷载传 递路 径 和 方式;c)检测包 括对 建筑 材料、变 形现状、各 种残 损破 坏情 况等进 行检 测。d)现状勘 察或 检测 工作 完成 后,应 编写 勘察 或检 测报 告。5.4 干扰 源分 析应 调查 影响 区 域内的 干扰 源,对干 扰源 进行危 害性 评估、分 级。5.5 文物 建筑 风险 评估 应根 据 文物建 筑的 价值 及现 状进 行分析 评估 和风 险识 别,编制风 险评 估 报 告。5.6 监测 方案 设计 应依 据监 测 的目的、范 围、内容 进行,宜包 括现 状分 析、干扰 源分析、价 值评 估、风险评 估、监测 内容、精 度设计、监 测点 布设、测 量方法、测 量仪 器设 备、监测人 员组 织、监测 周 期、监测数 据处 理、监测 预警、预警 处置、质 量保 障措 施、安 全保 障措 施等。监 测系统 的设 计方 案 尚 应 包 含对文物 建筑 的保 护措 施的 专门论 述。5.7 下列 文物 建筑 的 监 测方 案 应进行 专门 技术 论证:a)特大及 结构 形式 复杂 的;b)文物建 筑 发 生严 重损伤、损坏,经检 测、处理 与评 估后修缮 或 使用 的;c)监测方 案复 杂的;d)其他需 要论 证的。5.8 监测 实施 流程 宜按 照 图2 进行:图2 监测实 施流 程图 5.9 项目结 束时,应 提交 监测 报告。否 是 建立监 测系 统 判定安 全状 态 继续监 测 预警并 采取 措施 监测数 据采 集及 处理 安全 分析原 因 监测结 束 DB11/T 1473 2017 5 6 监测内 容 6.1 本体监 测内 容 6.1.1 稳定性 监测 6.1.1.1 木结构 文物 建筑 稳定 性监 测宜包 括以 下内 容:a)结构的 整体 变形 及局 部变 形,包 括倾 斜、位移、扭 转等;a)构件受 力状 态,包括 受弯 构件、受压 构件 以及 斗拱 的受力 状态;b)主要节 点连 接状 态,包括 梁、枋、榫头、卯 口的 变形 等;c)文物建 筑地 基基 础的 整体 沉降或 不均 匀沉 降。6.1.1.2 砖结构 文物 建筑 稳定 性监 测宜包 括以 下内 容:a)砖结构 变形,包 括:沉降、倾斜、空鼓、裂缝 等;b)基础不 均匀 沉降、裂 缝、倾斜等。6.1.1.3 石质文 物建 筑稳 定性 监测 宜包括 以下 内容:a)石质文 物的 结构 变形;b)基础不 均匀 沉降、裂 缝、倾斜等。c)裂隙位 置、开合 度、变化 情况。6.1.2 表面病 害监 测 6.1.2.1 木结构 文物 建筑 表面 病害 监测宜 包括 以下 内容:a)油饰彩 绘褪 色;b)起甲;c)脱落。6.1.2.2 砖结构 文物 建筑 表面 病害 监测宜 包括 以下 内容:a)表面雕 刻的 残损 监测;b)表面人 为损 伤;c)环境侵 蚀损 伤;d)灾害损 伤。6.1.2.3 石质文 物建 筑表 面病 害监 测宜包 括以 下内 容:a)微生物 生长;b)雕刻的 残损;c)雕刻的 风化 监测。6.1.3 材料检 测 6.1.3.1 木结构 文物 建筑 材料 检测 宜包括 以下 内容:a)木材的 材质;b)木材性 能(力学 性能、含 水量、密度 和干 缩率);c)木材缺 陷(木节、斜 纹、扭纹、裂缝、髓 心);d)木材损 伤(木材 腐朽、虫 蛀、裂 缝、灾害 影响);e)防护措 施效 果(防虫、防 腐、防 火)。6.1.3.2 砖结构 文物 建筑 材料 检测 宜包括 以下 内容:DB11/T 1473 2017 6 a)材料成 分;b)材料强 度;c)砌体密 度、孔隙 率;d)材料损 伤、耐久 性。6.1.3.3 石质文 物建 筑材 料检 测宜 包括以 下内 容:a)石材材 种;b)石质密 度、强度;c)石质劣 化机 理分 析。6.1.4 监测项 目 本体结 构稳定 安 全监 测的 项目应 根据 监测 方案 在表1 中进行 选择。表1 文物建 筑本 体稳 定性 安全 监测项 目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整体监测 地基、基础沉降 台基、台明沉降 屋面结构变形 同一构造层竖向位移 同一构造层水平位移 同一构造层扭转 同一构造层沉降 整体、局部振动 局部监测 局部组件竖向位移 局部组件水平位移 局部组件沉降 局部组件松紧 屋面构件变形 构件监测 梁、柱应力应变 柱竖向位移 柱水平位移 梁挠度 梁、柱裂缝 承重墙体变形、空鼓 承重墙体裂缝 连接监测 应力应变 相对位移 相对转角 裂缝 连接构造 6.2 环境监 测内 容 DB11/T 1473 2017 7 6.2.1 气象环 境监 测宜 包括 以下 内容:a)温湿度;b)降雨量;c)地表含 水率;d)风速、风向;e)日照辐 射;f)大气压;g)蒸发量 等。6.2.2 环境污 染监 测宜 包括 以下 内容:a)噪声;b)大气质量(硫氧 化物、氮 氧化物、CO2、CO、O3 等);c)粉尘颗 粒物;d)周边工 业污 染;e)酸雨(降水 过程 中雨水的pH 值、电 导率 值、水 温 和 雨量),应 定期 采集 雨水 进行化 学 实 验。6.2.3 其他环 境威 胁监 测可 包括 以下内 容:a)边坡稳 定;b)水文地 质;c)风及风 致响 应;d)地震动 及地 震响 应;e)振动;f)冲刷;g)腐蚀;h)人群影 响;i)表面病 害;j)周边施 工影 响;k)周边交通 影 响。6.2.4 环境安 全监 测的 项目 应根 据监测 方案 在表 2 中 进行 选择。表2 文物建 筑环 境监 测要 求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气象环境监测 温湿度 降雨量 地表含水率 风速 风向 日照辐射 气压 蒸发量 DB11/T 1473 2017 8 表2 文物 建筑 环境 监测 要求(续)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环境污染监测 噪声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CO2、CO、O3 等 粉尘颗粒物 周边工业污染 酸雨(PH 值、电导率值、水温、雨量等 及 化学分析)其他环境威胁监测 边坡稳定 水文地质 风及风致响应 地震动及地震响应 振动 冲刷 腐蚀 风化 粉化 人群影响 表面病害 周边施工影响 周边交通影响 7 监测要 求 7.1 一般规 定 7.1.1 根据确 定的 监测 对象 和监 测需求,选 择具 有针 对性 和实效 性的 监测 方法。7.1.2 文物建 筑安 全监 测方 法应 包括仪 器监 测和 巡视 检查。7.1.3 安全监 测应 根据 现场 情况 明确监 测频 次,选用 监测 系统及 设备 仪器,确 定监 测点。7.2 监测方法 和 设备 选用 7.2.1 文物建 筑 安 全监 测方法 和 所采用 的 设 备宜 按照 表 3 选用。DB11/T 1473 2017 9 表3 文物建 筑安 全监 测方 法和 设备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常用监测仪器 监测方法适用性 本体监测 应力应变 直接测量 应力应变计(如:电阻应 变 计、振 弦 式 应 变计、光纤类应变计等)一般是直接测量应变,然后根据公式,得出应力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筑监测 沉降监测 几何水准法、液 体静力水准法、三角 高程测量法 光学水准仪、液体 静力水准仪、全站仪 水准法的测量精度高于三角高程测量法 适用于各 种文物建筑监测 水平 位移监测 视准线法、激光 准直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 激光铅直仪、全站仪 视准线、激光准直等方法 宜 监 测在特定方向的位移变化;前 方 交会 法、极坐标法 宜 监 测 任 意 方 向的位移变化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筑监测 本体监测 倾斜监测 经纬仪观测法、激光铅直仪观测法、激光位移计自动记录 法、倾斜传感器观测法等。经纬仪、激光铅直仪、激光位移计、倾斜传感器 从 文 物 建 筑 外 部 监 测 倾 斜 时,宜选 用 经 纬 仪 观 测 法;当 利 用 文 物建 筑 物 竖 向 通 视 条 件 进 行 倾 斜 监测时,宜选用激光铅直仪观测法、激光位移计自动记录法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 筑监测 挠度监测 挠度计观测法、位移传感器观测法 挠度计、位移传感器 挠 度 监 测 频 次 应 根 据 挠 度 变 化 速度 确 定,宜 与 水 平 位 移 监 测 及 沉降监测频次相协调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筑监测 裂缝监测 直接量测法和自 动监测法 振弦式测缝计、应变式裂缝计、游标卡尺、裂缝监测传感器等 监测频次 可 以 根 据 具 体 的 裂 缝 变化速度确定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筑监测 环境监测 温湿度(构件及环境)直接测量 温度仪、湿度仪 布 点 宜 对 称、均 匀,并 与 风 速 仪一同使用 适用于各种文物建筑监测 振动(振动响应、振动 激 励),监 测 指 标包括位移、速度、加速 度、动应变等 相对测量法、绝 对测量法 测振仪、应变计等 应 根 据 不 同 的 文 物 建 筑 结 构 类 型选择不同的布点方式 适 用 于 受 振 动 影 响 的 文 物 建 筑 监测 地震(地震动及地震响应加速度)直接测量 地震仪等 可 结 合 风、撞 击、交 通 等 振 动 响应统筹布置监测系统 详见附录 风环境(风压、风速、风向、风攻角等)直接测量 风压传感器、风速仪等 应 保 证 足 够 长 的 监 测 周 期,以 保证所测数据能代表强风特性 适用于对风敏感的文物建筑 DB11/T 1473 2017 10 表3 文物 建筑 安全 监测 方法和 设备(续)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常用监测仪器 监测方法适用 性 环境监测 结构风致影响(顺风向响应、横风向响应和扭转响应)直接测量 位移传感器等 腐蚀、粉化、表面病害 三维扫描 三维激光扫描仪 需要进行后期图像分析及处理 适用于壁画、石雕等 近景摄影 照相机 地表含水率 直接测量 土壤湿度传感器 可实现自动在线连续监测 适 用 于 受 水 文 环 境 影 响 的 文 物 建筑 酸雨 直接测量 酸雨监测仪 地下水位、降雨量、蒸发量 水文监测方法 水文监测仪器 大气质量监测 大气质量监测方法 空气质量监测仪 可实现自动在线连续监测 适 用 于 受 大 气 环 境 影 响 的 文 物 建筑 交通监测 视频监测方法 图像记录仪 即时监测 适用于受交通影响的文物建筑 人流量影响监测 无线摄频监测方法 无线摄频记录仪 即时监测 适用于受人流影响的文物建筑 7.2.2 本体监 测中 的 沉 降监 测、水平位 移监 测、挠度 监测、倾斜 监测、裂 缝监 测,除满足 本规 范要求外尚应 满足 DB11/T446 建筑 施工 测量 技术 规程 及DB11/T 339 工程 测量 技术 规 程等相 关标 准的 要求。7.3 巡视检 查 7.3.1 巡视检 查应 包括 监测 范围 内的测 点布 设、监测 设备 以及 结合 当地 经验 确定 的其 他巡视 检查 内 容。7.3.2 巡视检 查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巡视检 查以 目测 为主,可 辅 以锤、钎、量 尺、放大 镜等工 器具 以及 摄像、摄 影等设 备进 行;b)发出预 警信 号时,应 加强 巡视检 查;当发 现异 常或 危险情 况,应及 时通 知相 关单位;c)巡视检 查 应 确认 基准 点、测点的 位置 未改 变及 完好 状况,确认 监测 设备 运行 正常及 保 护 状 态;d)巡视检 查宜 由熟 悉本 工程 情况 并 具备 检查 经验 的人 员参加,并 相对 固定;e)巡视检 查应 做好 记录。7.3.3 文物建 筑巡 视检 查宜 包括 如下内 容:a)建筑本 体:1)局部或 整体 有无 较大 变形 增量;2)梁、柱、墙 有无 新裂 缝出 现及裂 缝变 宽;3)屋面漏 雨;4)极端温 度下 的柱 脚、墙体 裂缝状 况;5)极端雪 载下 的变 形、裂缝 状况;6)地基、基础 出 现 明显 变化;7)有无构 件的 糟朽、病 害情 况。DB11/T 1473 2017 11 b)周边环 境:1)周边不 良工 程地 质状 况;2)周边较 大振 动源;3)人流量 变化 情况。c)监测设 施:1)基准点、监 测点 完好 状况;2)监测元 件的 完好 及保 护情 况;3)有无影 响监 测工 作的 障碍 物。d)根据文 物建 筑状 况文 物建 筑确定 的其 它巡 视检 查内 容。7.3.4 日常安 全监 测应 根据 实际 情况进 行日 巡视 检查、月 巡视检 查、年巡 视检 查和 特别巡 视检 查。巡视检查 宜包 括结 构变 形及 开裂情 况、监测 设备 及测 点状态,及 监测 方案 确定 的其他 巡视 检查 内容。7.3.5 修缮安 全监 测应 按期 进行 巡视检 查,巡视 检查 宜包 括构件 变形 及开 裂情 况、监测设 备及 测点 状态、施 工进 度,及根 据设 计要求 或当 地经 验确 定的 其他巡 视检 查内 容,在关 键工况、特 殊天 气 等 情 况 下应增加 巡查 次数。7.4 监测频 次 7.4.1 监测频 次应 根据 监测 对象、监测 目的、监 测内容、环境 条 件等 情况 和特 点,并结合 实际 情况 进行确定。周边 工 程对 文物 建筑 周 边环 境产 生安全 影 响时,应根 据 影 响因 素 的 重要性 和预 测的 影 响 程 度 确定监测 频次。7.4.2 监测频 次应 使监 测信 息及 时、系 统地 反映 修缮 施工 工况及 监测 对象 的动 态变 化。7.4.3 对有穿 越工 程的 文物 建筑,在穿 越施 工过 程中,应 对建筑 本体 提高 监测 频次,并宜 对关 键监 测项目进 行实 时监 测。7.4.4 修缮安 全 的 监测 频次 应符 合下列 规定:a)复杂修缮 工 程的 监测 频次,应 根据 工程 结构 形式、变形特 征、监 测精 度和 工 程地质 条件 等因 素综合确 定;b)应重点 考虑 监测 频次 与修 缮施工 荷载 变化 和人 工扰 动频率 的同 步;c)应根据 结构 应力 或变 形速 率实时 调整 监测 频次;d)停工时 和复 工时 应分 别进 行监测。7.4.5 当遇到 下列 情况 时,应提 高监测 频次:a)监测数 据异 常或 变化 速率 较大;b)监测数 据达 到或 超过 预警 值;c)存在勘 察未 发现 的不 良地 质条件,且 影响 文物 建筑 安全;d)地表、文物 建筑 物等 周边 环境发 生较 大沉 降、不均 匀沉降;e)修缮工 程出 现异 常、工程 险情或 事故 后重 新组 织施 工;f)结构受 到地 震、暴雨、洪 水、台 风、爆破、交 通事 故等异 常情 况影 响;g)邻近工 程施 工、超载、振 动等周 边环 境条 件较 大改 变 影响 文物 建筑 安全。7.5 监测系 统、设备 及 监 测点 7.5.1 监测系 统 应 具有 完整 的传 感、采 集、传输、存 储、数据处 理及 控制、预 警及 状态评 估功 能,并应符合 下列 规定:a)监测前,宜 对传 感器 进行 初始状 态设 置或 零平 衡处 理;DB11/T 1473 2017 12 b)应对干 扰信 号进 行来 源检 查,并 应采 取有 效措 施进 行处理;c)监测系 统的 采样 频率 应满 足监测 技术 要求;d)监测期 间,监 测结 果应 与 理论分 析结 果进 行适 时对 比,当监 测数 据异 常时,应及时 对监 测对 象与监测 系统 进行 核查 与修 正,当 监测 值超 过预 警值 时应 及 时预 警。7.5.2 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基本 规定:a)监测设 备 的 选型 应根 据监 测对象、监 测项 目和 监测 方法的 要求,其 读测 精度 应符合 相关 要 求,并具有 良好 的稳 定性、耐 久性、兼容 性和 可扩 展性;b)在正式 投入 使用 前应 对监 测设备 进行 校准 或标 定,对长期 监测 设备 应定 期进 行必要 的检 查、检测及保 养;c)监测设 备应 对其 工作 环境 具有较 强的 适应 能力 和抗 干扰能 力;d)监测设 备的 安装,要遵 循 对文物 最低 限度 干预、最 大程度 地保 护其 真实 性和 完整性 的原 则。并根据监 测方 法和 监测 功能 的要求 选择 安装 方式,安 装方式 应牢 固,安装 工艺 及耐久 性应 符 合 监测期内 的使 用要 求;安装 完成后 应及 时现 场标 识并 绘制监 测设 备布 置图,存 档备查;e)传感器 应满 足监 测系 统对 量程、分辨 率、线性 度、灵敏度、迟 滞、重复 性、漂移、稳定 性、供电方式 及寿 命等 要求;实 时监测 时,传 感器 的采 样 频率应 满足 监测 要求,还 宜考虑 传感 器的 动态特性。7.5.3 监测点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a)应能反 映监 测对 象的 实际 状态及 其变 化趋 势,监测 点 应布置 在能 反映 监测 参数 特征的 关键 及 敏感点上,并 应满 足监 测要 求;b)监测点 的位 置、数量 宜根 据本体 以及 文物 保护 要求、结构 类型、施 工过 程、监 测内容 及理 论 分析结果 确定;c)宜有一 定的 冗余 度,重要 部位应 适当 增加 监测 点,以便监 测数 据的 相互 验证;d)可利用 结构 的对 称性,合 理减少 监测 点布 置数 量;e)宜便于 监测 设备 的安 装、测读、维护 和替 代;f)宜采用 文物 建筑 特征 点或 粘贴标 志等 可逆 的方 式,不宜设 在文 物本 体的 重要 部位,且不 宜 影响文物建 筑特 征 和 美观。8 监测 数 据处 理分 析及 成果 8.1 监测 数 据处 理分 析 8.1.1 取得现 场监 测数据 后,应 及时对 监测 数据 进行 整理、分析 和校 对,关键 性数 据宜实 时进 行分 析判断。8.1.2 对监测 数据 应及 时计 算累 计变化 值、变化 速率 值,并绘制 时程 曲线,必 要时 绘制断 面曲 线图、等值线 图等,并 预测 其发 展趋势。8.1.3 监测数 据出 现异 常 或 报警 时,应 及时 分析 原因,必 要时应 进行 现场 核对 或复 测。8.2 监测预 警 8.2.1 文物建 筑监 测应 根据 项目 特点、监测 项目 预警 值、现场实 际情 况 等 制定 监测 预警等 级。8.2.2 监测项 目 应 设置 预警 值。8.2.3 下列情 况时,应 进行 危情 报送:a)当监测 数据 达到 预警 值时;DB11/T 1473 2017 13 b)周边地 表出 现突 然明 显沉 降或较 严重 的突 发裂 缝、坍塌;c)周边环 境出 现危 害正 常使 用功能 或结 构安 全的 过大 沉降、倾斜、裂 缝等;d)周边地 下管 线变 形突 然明 显增大 或出 现裂 缝、泄漏 等。8.3 监测成果 8.3.1 监测成 果应 包括 数据 报表 和监测 报告。8.3.2 数据报 表 宜 包括 观测 记录、现场 巡查 记录、记 事项 目以及 监测 系统 自动 存储 的 电子 数据 等原 始观测数 据及 其数 据分 析成 果。外 业观 测记 录、现 场 巡 查记录 和记 事项 目应 在监 测现场 或监 测系 统中 完 成,8.3.3 监测报 告可 分为 阶段 性报 告、警 情快 报和 总结 报告。监测 报告 应满 足监 测方 案的要 求,内容 完整、结 论明 确。监测 报告 应采用 文字、表 格、图形、照片 等形 式,表达 直观、明确。8.3.4 阶段性 报告 是按 照一 定周 期(可 分为 日、周、月、季度和 年等)提 交的 监测 报告。8.3.5 警情快 报是 监测 数据 超过 预警值 或出 现异 常情 况时 提交的 监测 报告。8.3.6 总结报 告是 监测 项目 结束 后提交 的监 测报 告,应反 映整个 监测 期内 的监 测情 况,报 告内 容应 包括各阶 段监 测报 告的 主要 内容,宜包 括以 下内 容:a)监测项 目 概 况;b)监测对 象、监测 目的、监 测内容;c)监测方 法和 依据,包 括:监测依 据的 技术 标准,监 测期和 频次,监 测参 数,采用的 监测 设 备 及设备主 要参 数,测点 布置,修缮 施工 模拟 分析 结果 及预警 值;d)监测结 果,包括:监 测期 间各测 点的 监测 结果,与 结构分 析结 果的 对比 情况,预警 情况 及 评 估结果,测点 的变 化情 况,对监测 期间 异常 情况 的处 理记录;e)监测结 论与 建议;f)预警报 告、处理 结果 及相 关附件。8.3.7 监测方 案、原始 记录、数 据报表、监 测报 告应 进行 归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