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DB15/T 1331-2018.pdf

  • 资源ID:185556       资源大小:1.29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DB15/T 1331-2018.pdf

ICS 07.040 Z 06 备案号:58069-2018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331 2018 土地生态 状况调查 与评估技 术规范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land Technical Guide 2018-02-05 发布 2018-05-0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331 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土 地生 态状 况调 查.2 4.1 指标 体系.2 4.2 信息 提取.2 4.3 外业 补充 调查.3 4.4 典型 区域 采样.3 5 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 评估.4 5.1 评估 指标 体系.4 5.2 评估 单元 与评 估尺 度.4 5.3 评估 方法 与结 果.4 6 土 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 估数据 库.4 6.1 建设 目标.4 6.2 建设 内容.4 7 成 果要 求.5 7.1 基础 资料.5 7.2 研究 报告.5 7.3 图件.5 7.4 数据 库.5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系 列表.6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土地生 态状 况评 估系 列表.8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评 估系 列表.11 附录D(规 范性 附录)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估 指标体 系.14 DB15/T 1331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国 土资源 厅提 出并 归口。本规范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土地 调查 规划 院。本规范 主要 起草 人员:徐 进才、吴 全、徐艳 红、鲁 丽 波、梁洁、范 海娇、靳春 燕、王 友凤、姚 喜军。DB15/T 1331 2018 1 土地生态 状况调 查与评估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土 地生 态状 况调查 与评 估的 目标、范 围、内 容、方法 和成 果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土 地生 态状 况调查 与评 估。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1010 土 地利 用现 状分类 标准 TD/T 28405 农用 地分 等 定级规 程 DD 2005-01 多目 标区 域 地球化 学调 查规 范(1:250000)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生态用 地 ecological land 即在不 同空 间尺 度上,具 备较强 的生 态系 统服 务功 能,对 维护 关键 生态 过程 具有重 要意 义的 土地 利用类型。包 括林 地、草 地、湿地、水域、滩涂、沼泽、盐碱 地、荒 漠、沙 漠、裸 地、冰 川及 永久 积雪 地、自然保 护区 用地 等用 地类 型。3.2 土地生 态状 况 land ecological status 是指对 土地 资源 的结 构、功能及 其具 备的 生态 价值,以 及所 存在 生态 问题 的 综合反 映,是 在土 地资源原始 自然 生态 质量 水平 基础上,经 人类 生活、生 产 和经济 活动 影响 后对 土 地 资源与 环境 改善 或破 坏共同作用 的最 终结 果。3.3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 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and 即对生 态用 地和 土地 利用 直接或 间接 可能 造成 生态 问题的 特 殊生 态用 地 的 利用状 况和 利用 程度,以及土 地资源 基础 生态因 子的综 合评估,确定 土地 生 态状况 质量等 级,揭示土 地资源 生态服 务功 能的变化,优 化土 地资 源的 生态 服务功 能。3.4 DB15/T 1331 2018 2 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估 ecological land survey and assessment 包括对 森林、草 地、湿地、农田、城市 和乡 村聚 落以 及区域 生态 系统 中各 类生 态用地 利用 状况 和利用程度 的调 查与 评估,也 包 括对土 地利 用直 接或 间接 可能造 成生 态问 题的 特 殊 生态用 地,如 污 染土 地、损毁土 地、退化 土地 的调 查与评 估,以及 生态 建设 状况和 土地 资源 基础 生态 因子的 调查 与评 估。4 土地 生态 状况 调查 4.1 指标体 系 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指 标体 系由基 础性 调查 指标 和区 域性调 查指 标组 成,土地 生 态状况 基础 性调 查指标体系 由准则 层、指标层 和元指 标层构 成,其中准 则层包 括土地 利用/土地 覆 被因子、土壤 因子、植被因子、地貌 与气 候因 子、土地损 毁与 退化 状况、生 态建设 与保 护状 况等 因子;指标 层包 括农 用地、湿 地与水面、城 镇用 地等 指标;元指 标层 包括 耕地、林 地、草 地等 元指 标,区域 性调查 指标 包括 灌溉 条 件 与土地沙 化指 标层 和元 指标 层,具 体详 见附 录D。4.2 信息提 取 4.2.1 土地利 用/土地 覆被 因子 土地利 用/土地 覆被 因子 包 括:a)农用 地,包括耕 地、林 地、草 地。耕 地信 息包括 水浇地、旱地 类型;林地 信息包 括有林 地、灌木林 地、其 他林 地 类 型;草地信 息主 要包 括天 然 牧 草地、人工 牧草 地类 型;b)湿地 与水 面,湿 地信息 包括滩 涂、沼 泽地 等类型;水面 信息包 括河 流、湖 泊、水 库、水 工建 筑物 等类 型;c)城 镇建 设用 地,包括 工 业用地、住 宅用 地、交通 用地、绿地、水 面等 类型。4.2.2 土壤因 子 土壤因 子信 息包 括 土 壤有 机质、土壤 碳储 量、土层 厚度。4.2.3 植被因 子 植被因 子包 括植 被覆 盖度、植被 净初 级生 产力(NPP)。4.2.4 地貌与 气候 因子 地貌与 气候 因子 信息 包括 坡度、海拔 高度、多 年平 均降水 量年(季)值。4.2.5 土地损 毁与 退化 状况 损毁土 地状 况信 息包 括挖 损土地、塌 陷(沉 陷)土 地、压 占土 地、自 然灾 害 损毁土 地的 面积、分 布等。土地退 化信 息包 括耕 地退 化、林地 退化、草 地退 化、湿地 减少、水 域减 少。4.2.6 生态建 设与 保护 区状 况 具体 如下:a)未利用 土地 开发 改良 为农 用地:提取 基期 年裸 地 林地和 草地,盐 碱地 耕 地、林 地和 草地,沙地 耕地、林 地和 草地,其他 草地 耕 地、林地 和草地 等面 积与 分布 信息;DB15/T 1331 2018 3 b)生态退 耕:提取 基期 年大 于 25 度坡 耕地 林 地和 草 地等面 积与 分布 信息;c)湿地增 加:提取 基期 年其 它用地 沼 泽地、苇地、滩涂等 面积 与分 布信 息;d)损毁土 地再 利用 与恢 复:提取基 期年 损毁 土地 耕 地、林 地、草地,损 毁土 地 人造 湖泊、水面等,损毁 土地 绿 地、公园等 等面 积与 分布 信息;e)城市未 利用 土地 开发 与改 良:提 取基 期年 城市 未利 用土地 开发 与改 良为 可利 用土地(如 宗地 开发治理 等)面积 与分 布信 息;f)生态保 护区 信 息:获 取水 源地保 护核 心区、自 然保 护核心 区、风景 旅游 保护 核心区、地 质公 园等用地 面积 和范 围。4.2.7 区域性 指标 区域性 指标 信息 包括 土地 沙化面 积、土地 沙化 程度、沟渠 密度、灌 溉方 式和 田间道 路密 度。4.3 外业补 充调 查 4.3.1 调查内 容如下:a)应 用遥 感数 据提 取调 查 指标信 息时,在 内业 工作 基本完 成之 后,进行 外业 补充调 查;b)核 实光 谱特 征图 斑,建 立主要 地类 的影 像解 译标 志体系;c)对 室内 解译 难以 确定 的 地类(可疑 图斑)必须 到实 地进行 核实;d)对 内业 提取 的指 标信 息,采用 一定 的样 本量 进行 验证,进行 精度 评价;e)去 伪存 真,补充 遗漏 图 斑,根 据 实 地调 查修 正有 关界线。4.3.2 调查方 法如下:a)充 分利 用所 收集 的地 面 调查成 果和 图件 等,以及 农业社 会和 经济 资料 等;b)与 当地 专家 进行 座谈 或 询问当 地农 民,进行 核实;c)应用GPS 进行 图斑 位置 确定,实测 地物 面积 和线 状地物 宽度;d)实 地逐 个图 斑进 行调 查,即现 场核 实调 查。4.3.3 调查步 骤如下:a)与当 地居民 座谈,了解 情况,收集资 料,分析收 集资料,与遥 感影 像、调 查与评 估结果 对照 分析;b)与当 地熟 悉地理 的人员 协商外 业调查 路线 和确定 样点位 置,对 室内 无法确 认的图 斑,需 实地 逐个图斑 进行 调查,进 一步 确定地 类性 质;c)利用GPS 或其 他测 绘仪 器进行 现场 调查;d)依据 汇集 的资料 和现场 调查,补充和 修改 调查图 上不合 理或缺 少的 界线、注记。当实地 图斑 范围与调 查图 不一 致时,需 在调查 底图 上标 绘实 际范 围,原 则上 对遗 漏图 斑进 行补充 调查;e)对调 查结 果做充 分检查,按收 集的资 料、外业调 查影像 分别进 行整 理。完 善调查 底图上 的各 类界线及 注记,完 成所 有图 斑调查。4.3.4 成果整 理包括 整 理收 集资 料、整 理外 业调 查记 录表、整理 外业 调查 图、外业 调查总 结。4.4 典型区 域采 样 在典型 区域 采集 土壤 养分、植被 状况、土 壤碳 储量、农作 物等 分析 样本,进 行相关 内容 测试。4.4.1 样点布 设 DB15/T 1331 2018 4 样点根 据土 壤类型、土地 利用类 型、植被 状况 与农 作物按 网格 进行 布设。4.4.2 样品采 集 样品采 集包 括:a)土 壤样 品采 集:表 层土 壤样品 采用 深度 为0-20 cm,在采 样小 格中 沿路 线3 处5处 多点 采集 组合或在格 子中 间部 位采 样。采样时 去除 表面 杂物,弃 去动、植物 残留 体、砾 石、肥料 团块 等,采 集的 样 品要防止 玷污,土 壤样 品原 始重量 大于1000 g;b)农作 物样 品采集:农作 物采集 与土壤 样品 采集结 合完成,在样 地为 耕地时,采集 土壤样 品时,同时采 集样 点上 的农 作物。农作 物样 品采 集密 度可 适当降 低。5 土地 生态 状况 质量 综合 评估 5.1 评估指 标体 系 土地生 态状 况 质 量评 估指 标体系 由土 地生 态状 况基 础性指 标、土地 生态 状况 结构性 指标、土 地损 毁与退化 状况 指标、生 态建 设与保 护综 合效 应指 标和 区域性 指标 等5 个准 层和 系 列指标 层和 元指 标构 成。5.2 评估单 元 与 评估 尺度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单元 包括 栅格 单元 和行 政区域 单元。自治区 级尺 度的 土地 生态 状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宏观 尺度)以乡 镇(苏木)行 政区域 为评 估单 元,工作底图 比例 尺为1:50 万-1:100万。旗 县(市、区)级尺 度的土 地 生态 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中观 尺 度)以300 m300 m 500 m500 m栅格单 元和 乡镇(苏 木)行政区 域为 评 估 单元,工 作底图 为土 地利 用变 更调 查数据 库。乡 镇(苏 木)尺 度的 土地生 态 状况 质 量综 合评 估(微 观 尺度)以100 m100 m 300 m300 m栅格单元和 土地 利用 图斑 为评 估单元,工 作底 图 为 土地 利用变 更调 查数 据库。5.3 评估方 法与 结果 5.3.1 评估方 法 评估方 法采 用综 合评 估方 法和障 碍因 子(或最 小限 制因子)诊 断方 法。在有 关评估 指标 的分 级中,以分级 最低 评估 因子 的分 级作为 该评 估单 元的 等级。5.3.2 评估结 果 野外实 际测 量获 取相 关数 据。土地 生态 状况 质量 等 级根据 区域 实际 需要,按 照总分 值、准 则层 分值和指标 分值综 合确 定,依 据综合 评估分 值的 高 低,将综合 分值结 果分 为5级,依次为 土地生 态状 况质量优、质 量良 好、质量 中等、质量 较差、质 量差5个 等 级。6 土地 生态 状况 调查 与评 估数据 库 6.1 建设目 标 以土地 利用/土地覆 被因子、土壤 因子、植被 因子、地貌与 气候因 子、土地损 毁与退 化状况、生 态建设与 保护 状况 等土 地生 态状况 基础 性调 查指 标信 息,以 及区 域性 调查 指标 信息等 数据 为基 础,利 用 计算机、GIS、数 据库 和网 络 等技术,建 设重 点地 区土 地生态 状况 调查 与评 估数 据库。DB15/T 1331 2018 5 6.2 建设内 容 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估 数据库 主要 内容 包括:a)土 地生 态状 况调 查指 标 数据库:包 括土 地利 用/土 地覆被 因子、土 壤因 子、植被因 子、地貌 与气候因子、土地 损毁 与退 化 状况、生 态建 设与 保护 状 况等土 地生 态 状 况基 础性 调查指 标信 息,以 及区 域 性调查指 标信 息等 矢量 和栅 格数据;b)土地 生态 状况质 量评估 数据库:包括 土地 生态状 况自然 基础性 指标 准则评 估数据,土地 生态 状况结构 性指 标准 则层 评估 数据,土地 损毁 与退 化状 况准则 层评 估数 据,生态 建设与 保护 状况 准则 层 评 估数据,区 域性 指标 准则 层 评估数 据,以 及县 级土 地 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数 据、自治 区级 土地 生态 状 况质量综 合评 估数 据等;c)相关 数据 库:包 括基 础 地理信 息、数字 高程 模型(DEM)、土地利 用调 查数 据与影 像图 等栅 格数据;野 外调 查数 据和 社会 经济统 计数 据等。7 成果要 求 7.1 基础资 料 对土地 生态 状况 调查 与评 估过程 中涉 及的 原始 数据、中间 处理 数据、指 标数 据、评 估结 果、调查 与评估工 作中 涉及 的有 关文 件、标 准和 技术 文件 等进 行规范 化整 理。7.2 研究报告 在基础 资料 搜集 整理 的基 础上,编写 调查 评估 技术 报告,包括 前言、调 查与 评估区 域概 况、土地 生态状况 调查 与评 估技 术方 法、区域 土地 生态 状况 特 征与障 碍因 子分 析、土 地 生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成果应用 分析 与政 策建 议。7.3 图件 包括 研 究区 域土 地利 用现 状图、各类 指标 调查 与评 估图和 土地 生态 状况 调查 与评估 图集。采 用计 算机系统 进行 相关 图件 制作,图件 编码 规则 按照 国家 有关规 定执 行。7.4 数据库 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估 数据库 体系 包括 自治 区级 数据库、旗 县(市、区)级数据 库。DB15/T 1331 2018 6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系 列表 表A.1 土地 利用/土 地覆 被 因子元 指标 调查 汇总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A.2 土壤 因 子 元指 标调 查汇总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A.3 地貌、气 候、植被 因子元 指标 调查 汇总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A.4 土地 损毁、退 化状 况因子 元指 标调 查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DB15/T 1331 2018 7 表 A.5 生态 建设 与保 护综 合效应 因子 元指 标调 查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DB15/T 1331 2018 8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土地生 态状 况评 估系 列表 表B.1 人口发 展和 生态 用地 变化 协调度 分析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人口增长 量(万人 生态用地增长量(km2)人口与生态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人口与生态用地增长贡献度 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注 1:增长量是指基期年之前 3 年(含基期年)的变化状况。注 2: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是 指 表B.2 经济发 展和 生态 用地 变化 协调度 分析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量(万人)生态用地增长量(km2)地区生产总值与生态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地区生产总值与生态用地增长贡献度 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注 1:增长量是指基期年之前 3 年(含基期年)的变化状况。注 2: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是 指 表B.3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元指 标值 与标 准值 序号 区域代码 元指标名称 元指标值 元指标标准值 说明 1 2 n DB15/T 1331 2018 9 表B.4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准则 层指 标层 数值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指标值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B.5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准则 层数 值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指标层 1 指标层 2 准则层数值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B.6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数值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准则层 1 准则层 2 综合值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标准化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B.7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准则 层分 级标 准 表 准则层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低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较低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中等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较高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高 准则层 1 准则层 n DB15/T 1331 2018 10 表B.8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障碍 度分 析指 标偏 离度(Pi)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苏木)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3 元指标 4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B.9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障碍 度分 析 指 标障 碍度(Ai)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3 元指标 4 元指标 n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B.10 土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 估等级 类型 汇总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各准则层对应的质量等级类型 综合指数对应的质量等级类型 障碍因子判定的质量等级类型 最后判定的质量等级类型 准则层 1对应类型 准则层 2对应类型 准则层 n对应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DB15/T 1331 2018 11 C C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评 估系 列表 表C.1 城镇人 口发 展和 生态 用地 变化协 调度 分析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人口增长 量(万人 生态用地增长量(km2)人口与生态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人口与生态用地增长贡献度 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注 1:增长量是指基期年之前 3 年(含基期年)的变化状况。注 2: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是 指 表C.2 城镇经 济发 展和 生态 用地 变化协 调度 分析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量(万人)生态用地增长量(km2)地区生产总值与生态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地区生产总值与生态用地增长贡献度 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注 1:增长量是指基期年之前 3 年(含基期年)的变化状况。注 2:生态建设与保护类型是 指 表C.3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元指 标值 与标 准值 序号 区域代码 元指标名称 元指标标准值 说明 1 2 n DB15/T 1331 2018 12 表C.4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准则 层指 标层 数值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元指标 1 元指标 2 指标值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C.5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准则 层数 值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准则层 1 准则层 2 准则层数值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C.6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数值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准则层 1 准则层 2 综合值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数值 权重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C.7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准则 层分 级标 准表 准则层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低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较低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中等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较高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高 准则层 1 准则层 2 准则层 n DB15/T 1331 2018 13 表C.8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障碍 度分 析指 标偏 离度(Pi)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3 元指标 4 元指标 n 综合值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C.9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障碍 度分 析指 标障 碍度(Ai)汇 总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元指标 1 元指标 2 元指标 3 元指标 4 元指标 n 综合值 1 2 n 总计 平均值 表C.10 城镇土 地生 态状 况质 量综 合评估 等级 类型 汇总 表 序号 区域代码 评估单元(乡镇)各准则层对应的质量等级类型 综合指数对应的质量等级类型 障碍因子判定的质量等级类型 最后判定的质量等级类型 准则层 1对应类型 准则层 2 对应类型 准则层 n对应类型 1 2 n 总计 平均值 DB15/T 1331 2018 14 D D 附 录 D(规范 性附 录)土地生 态状 况调 查与 评估 指标体 系 表D.1 土地生 态状 况基 础性 调查 指标体 系 准则层 指标层 元指标层 数据获取方式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因子 农用地 耕地(水浇地,旱地,其他)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湿地与水面 湿地(滩涂,沼泽地)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水面(河流,湖泊,水库)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城镇建设用地 工业用地 遥感监测与城镇地藉调查 住宅用地 遥感监测与城镇地藉调查 交通用地(铁路,公路,机场)遥感监测与城镇 地藉调查 绿地 遥感监测与城镇地藉调查 水面 遥感监测与城镇地藉调查 土壤因子 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样点采样 土壤碳蓄积量 利用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土壤调查 土壤结构 有效土层厚度 基础地力调查数据、土壤普查、样点采样 植被因子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度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地貌气候因子 地貌特征 坡度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海拔高度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气候特征 年均降水量 收集气象站点观测数据 降水量季节分配 收集气象站点观测数据 土地损毁、退化状况 土地损毁状况 挖损土地 挖损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塌陷(沉陷)土地 稳定塌陷(沉陷)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不稳定塌陷(沉陷)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漏斗、陷落、裂缝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压占土地 垃圾与废物占地与处理用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废弃建筑物占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土地退化状况 矿石、渣、排土堆积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 洪灾损毁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滑坡、崩塌、泥石流损毁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风沙损毁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地震灾毁地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DB15/T 1331 2018 15 表 D.1(续)准则层 指标层 元指标层 数据获取方式 土地损毁、退化状况 土地退化状况 耕地退化 耕地 沙地、盐碱地、其他草地和裸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林地退化 林地 沙地、盐碱地、其他草地和裸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草地退化 草地 沙地、盐碱地、其他草地和裸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湿地退化 沼泽地、滩涂 其他用地等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水域减少 河流、湖泊等水面 其他用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生态建设状况 生态建设状况 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 裸地、盐碱地、沙地和其他草地耕地、林地和草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生态退耕 大于 25 度坡耕地林地和草地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湿地增加 其它用地 沼泽地,其他用地 滩涂等 二次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 损毁土地再利用与恢复 损毁土地 可利用土地类型等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城市未利用土地开发与改良 城市未利用土地 可利用土地类型等 遥感监测、野外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保护 水源地保护核心区、自然保护核心区、风景旅游保护核心区、地质公园等 收集区域国土资源、环保、林业等相关单位资料 土 地生态状 况区域 性调查 指标体 系 重点区域 元指标层 数据获取方式 区域性调查指标 沟渠密度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灌溉方式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田间道路密度 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 土地沙化面积 遥感监测与农、林部门调查数据 土地沙化程度 遥感监测与农、林部门调查数据 DB15/T 1331 2018 16 表D.2 不同土 类有 机碳 密度(100 cm)土类 碳密度 kg m-2 土类 碳密度 kg m-2 土类 碳密度 kg m-2 棕色针叶林土 24.74 黑钙土 16.12 山地草甸土 26.91 棕壤 12.81 栗钙土 11.06 林灌草甸土 6.63 暗棕壤 18.76 栗褐土 5.61 潮土 6.54 褐土 8.25 棕钙土 4.25 沼泽土 49.49 灰褐土 13.38 灰钙土 5.28 泥炭土 146.76 黑土 15.42 灰漠土 3.6 盐土 6.36 新积土 4.67 灰棕漠土 1.53 漠境盐土 5.49 龟裂土 3.21 石质土 1.62 碱土 5.33 风沙土 1.91 粗骨土 5.15 灌淤土 7.21 灰色森林土 29.38 草甸土 14.43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DB15/T 1331-2018.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