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DB11/T 754-2017.pdf
ICS 71-010 G 09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54 2017 代替 DB11/754 2010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mechanized cleaning of oil tank 2017-03-22发布 2017-10-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754 2017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要求.2 5 工程准备.2 6 清洗作业.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立管安装示意图.6 DB11/T 754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11/754 2010石油储罐的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与 DB11/754 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性质由强制性变为推荐性;增加术语和定义 3.1石油储罐;修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见 4.3,2010版的 4.7);修改业主、承包商、分包商、施工方的要求(见 5.1.1,2010版的 5.1.1);修改施工前 危险因素辨识,作业方 案 和 应急预案等 要求(见 5.1.2,2010版的 5.1.2);修改施工前,对 施工 整体 的 风险评价及入 场前与业主 进行 作业 交底 的要求(见 5.1.3,2010版的 5.1.3);修改 所有进 场的作业 人员接受生产单位 的施工安全 培训 的管理规定(见 5.2.3,2010 版的 5.2.3);修改 仪器仪表 的管理规定(见 5.3.3,2010版的 5.3.3);修改清洗机安装 数量 的管理规定(见 6.1.1.4,2010版的 6.1.1.4);修改 临时 管 线、机械化清洗 设 备 接地 的管理规定(见 6.1.2.1,2010版的 6.1.2.1);修改现场 临时 用 电 和 接地 的管理规定(见 6.1.2.3,2010版的 6.1.2.3);修改 置换气体注入后 罐 内氧气含量 的管理规定(见 6.3.3,2010版的 6.3.3);修改罐 内氧气监测 的管理规定(见 6.4.2,2010版的 6.4.2);修改 温水 清洗 时水温温度 的管理规定(见 6.5.2,2010版的 6.5.2);修改清洗 过 程 中 罐 内 的 氧气浓度 的管理规定(见 6.5.4,2010版的 6.5.4);增加罐 内 清洗 结束后,储罐的 进 出油管 线 加装 盲板 的管理规定(见 6.5.6,2010版 6.5.6);修改 进 罐作业前罐 内气体检测 的管理规定(见 6.6.2.2,2010版的 6.6.2.2);增加现场 恢复 的管理规定(见 6.8)。本标准由 北京市 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 局提 出 并归口。本标准由 北京市 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 局组织实 施。本标准起草 单位:北京大凤太好环保 工程 有限公司、中国 石油管 道维抢 修 公司、中国 石化 华 东 管 道设 计院、中国 石油 北京 销售 分 公司、中国 石化 北京 销售 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刘战平、曹学忠、牟林、韩 国 宏、王振兴、张利军。本标准 所 代替标准的 历次 版本 发布情况 为:DB11/754 2010。DB11/T 754 2017 1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石油储罐的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的一般要求、工程准备、清洗作业 等。本标准 适 用 于 石油储罐的机械化清洗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 对 于 本标准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 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 注 日期 的版本 适 用 于 本标准。凡是不 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 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标准。GB/T 6067(所有 部 分)起 重 机械安全规程 GB 8978 污 水 综合排放 标准 GB 30871 2014 化 学品 生产单位 特殊 作业安全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 可燃 气体 和 有 毒 气体检测 报警 设 计 规范 AQ/T 3005 石油化工 建 设 项目 管理方安全管理 实 施 导 则 AQ 3009 危险 场 所电气 防爆 安全规范 JGJ 46 施工现场 临时 用 电 安全 技 术规范 SY 5984 油(气)田容 器、管 道 和装 卸 设 施 接地 装 置 安全 检 查 规范 SY/T 6340 石油工业 防静 电 推荐 做法 SY 6444 石油工程 建 设 施工安全规定 SY/T 6524 石油工业作业场 所 劳动防护 用 具配 备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1 石油储罐 oil tank 储 存原 油 及 其他 油 品(例 如:重 油、石 脑 油、成品 油 等)的 常压液 体 储罐。3.1.2 机械化清洗 mechanized cleaning 采 用全 封闭式 作业方 法,利 用 专 业的机械 设 备 进行 的清洗作业。3.1.3 清洗机 cleaning machine 做 水 平 和 垂直 方 向旋 转 并 向 罐 内 喷射 清洗 介 质的 设 备。DB11/T 754 2017 2 4 一般要求 4.1 作业 人员进入 施工现场 应 配 备 劳动防护 用 品,劳动防护 用 品 的 配 备 应 符 合 GB 30871、SY/T 6524的规定。4.2 作业 人员 在 现场 进行 动 火操 作 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第 5章 的规定。4.3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应 符 合 AQ/T 3005、SY 6444的规定。4.4 施工现场的安全标 识、应急器 材 应 符 合 GB 30871的规定。4.5 高处 作业 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第 8章 的规定。4.6 清洗 设 备的安全性 能、防爆 性 能 应 符 合 AQ 3009的规定。4.7 清洗 设 备的 防静 电 性 能 应 符 合 SY/T 6340的规定。4.8 应 定 期 对 清洗 回收 设 备、清洗机、加 热供 给 系统、电 机 等设 备 进行检 查,确 保 运 行 正 常。4.9 设 备 运 行时应 填写运 行 记 录。4.10 罐 顶 作业 人员应 不少于 2人。4.11 罐 顶 与罐下 联络 应 使 用 防爆 通讯 设 备,确 保 通讯畅通。5 工程准备 5.1 基本要求 5.1.1 业主、承包商、分包商、施工方 在 安全施工作业 中 承 担 的 责任 应 符 合 AQ/T 3005的规定,如 资 格审 查、开 工前的准备 等。5.1.2 施工前,作业 单位 和 生产单位应对 作业现场和作业 过 程 中 可 能 存 在 的 危险、有 害 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 应 的安全 措 施。施工方 应 制定施工作业方 案,内 容 应 包 括:施工 组织设 计、作业范围、清洗工 艺流 程、健康、安全、环 境 作业 计 划书、安全 保 障 方 案、应急预案等。特 种 作业按 GB 30871规定 执 行。5.1.3 施工前,施工方 应对 施工 进行整体 的 风险评价,应 达到 AQ/T 3005的要求。并 在 入 场前与业主进行 作业 交底,明确双 方工作范围、职责 及 作业 条 件。5.1.4 根据 施工作业方 案 准备作业工 具 和 记 录 表 格。5.2 安全教育培训 5.2.1 所有进 场的作业 人员应进行 施工 操 作 技 能 培训。5.2.2 所有进 场的作业 人员应进行 施工安全管理 培训,考核达 标 后 方 可 上岗。5.2.3 所有进 场的作业 人员应 按照 GB30871 2014中 4.2的规定,接受生产单位 的施工安全管理规 章 制 度 的 培训。5.2.4 考核 结 果 应进行 记 录 并 存 档。5.3 入场安全检查 5.3.1 设备 5.3.1.1 车辆 进入 现场,应 加装安全 阻火 器。5.3.1.2 浮顶 式 油罐 在浮盘落 底 前,应 确 定 浮盘支柱 的 固 定 螺栓 保 持牢固。5.3.1.3 清洗 设 备 应保 持 整 洁,各 部 件 连 接 完 好。5.3.1.4 电气设 备 应 安全、完 好。5.3.2 管线 DB11/T 754 2017 3 5.3.2.1 施工 使 用的 金属 管 线、挠 性管 线应 无破损。5.3.2.2 法 兰 对接 面 应 平 滑无伤痕。5.3.3 仪器仪表 应 经 国 家认 可 的 检 验 机 构校验 合 格,并 在 有 效 期 限内。每 次 清罐 转 场 或 换 场 后,施工方 应对 各 仪器 仪表进行 自 行检 定 确 认,保 证 达到正 常 施工要求。6 清洗作业 6.1 设备安装 6.1.1 机械安装 6.1.1.1 现场安装 应 使 用 不 产生 火 花 的工 具。6.1.1.2 管 线 跨越 现场 设 施 或 防 火 堤 时 可 使 用 挠 性管 线,挠 性管 线 要 固 定,不 应 破 坏 现场现 有设 施。6.1.1.3 气体检测 系统 的安装 应 符 合 气体检测设 备的 使 用 说 明书 要求。6.1.1.4 清洗机 应 安装 在 罐 体 的 浮盘支柱、人 孔或呼吸阀 等 处,不 应 在 罐 体 上开 孔 安装清洗机。对 于 浮顶 罐,清洗机安装 位置 在浮盘支柱,浮盘支柱 选择 应 均匀,而且拆除 数量应 不 超 过 浮盘支柱 总 数 的20%。6.1.1.5 属 于 下 列情 形之 一的,支柱 不 应 拆除:罐 顶 板 显著 变 形 处、罐 顶 扶梯 附 近 的 支柱;在 清洗机清洗 半径 方 向 上 相 邻 的 支柱。6.1.1.6 罐 体 管 线 打 开 作业 应 符 合 SY 1243的规定。6.1.1.7 沿 罐 体 竖 立的管 线,在使 用前 应 先 在 地 面 组 装 并 做 气 密泄漏试验,确 认 无 泄漏。6.1.1.8 罐 顶 设 备和 地 面 设 备的 吊 装 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第 9章、GB/T 6067(所有 部 分)的规定。6.1.1.9 沿 罐 体 竖 立的管 线 不 应 直 接 挂靠 在 罐 体 上,应 在 罐 顶 平 台 上 设置 立管 支 撑台架,支 撑台架 应高 于 罐 壁。立管 固 定 在支 撑台架 上,并 用 钢丝或绳索 固 定,立管安装示意图见附录 A。6.1.2 设备及管线接地保护 6.1.2.1 临时 管 线应 采 取 有 效 的 接地 措 施,机械化清洗 设 备 接地应 符 合 SY 5984、SY/T 6340的规定。6.1.2.2 每个 法 兰连 接口 均 应 使 用一 根 铜 质 导 线进行 跨 接。6.1.2.3 现场 临时 用 电 和 接地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第 10章、JGJ 46的规定。6.2 设备和管线调试 6.2.1 测 试调试 机械化清洗 设 备 中 各种 泵 的 电 机,运转 应 正 常。6.2.2 气体检测 系统 应进行 校 对。6.2.3 设 备管 线 连 接 完 毕,应 采 用 压 缩空 气 试 压 或 水 试 压,确 认 无 泄漏 后 与罐 体设 施 连 接。6.2.4 在连 接 点,应进行 示 踪 检测,发 现 问题 应及时 解决。6.3 油品倒出及气体置换 6.3.1 罐 内 油 品 应 采 用机械 设 备 进行 封闭式 回收。6.3.2 在 罐 内 油 品 与罐 顶 板 分 离形 成 气体 空间 时,应 由罐 顶 或 罐 侧壁 的 人 孔 注入置换气体。置换气体注入 连 接口应 无 泄漏。6.3.3 置换气体注入后 罐 内氧气含量 不 应 超 过 8%。DB11/T 754 2017 4 6.3.4 罐 内 油 品液 位 低 于 罐 侧壁 人 孔以 下 时,可利 用 人 孔 进行 油 品 回收。6.3.5 人 孔打 开 前 应 做 好 防 油 污 措 施 并设置 消 防 器 材。6.3.6 人 孔 安装 临时 油 品 回收 人 孔,临时 油 品 回收 人 孔 应 与 人 孔 的 形状尺寸 一 致。6.3.7 人 孔打 开 时,处 于 下 风口 的作业 人员应 佩戴 防毒 面 具。人 孔拆 卸 过 程 中应有 专 人监 护。6.4 气体检测 6.4.1 气体检测应 符 合 GB 50493的规定,但 检测 点 的 数量,浮顶 罐 应 不少于 6个 检测 点,拱 顶 罐 应 不少于 2个 检测 点,卧 式 罐 应 不少于 2个 检测 点。6.4.2 罐 内氧气 的 监测应 是 24h在 线检测,监测 罐 内氧气浓度 不 应 超 过 8%,罐 外 应 每 2h进行 一 次 气体检测,并 做 好检测 记 录。6.4.3 作业 人员进入 罐 顶浮盘 作业 时,应 携带便携 式 检测仪 不 间断 的 进行气体监测,有 毒 性 气体及氧气浓度 未 达到 GB 30871 2014中 6.2规定 时,应 立 即 停止 罐 上 作业 并 撤 离 罐 上。6.5 罐内清洗 6.5.1 同 种 油清洗 应 使 用与罐 内 的相 同 介 质 或 轻 质油 品 进行 清洗。6.5.2 温水 清洗 应 根据 油 品 的性质 调 整水温,但 不 应 超 过 90。6.5.3 应 利 用机械清洗 设 备全 封闭式、全方 位 的 进行 罐 内 清洗。6.5.4 清洗 过 程 中 罐 内 的 氧气浓度 不 应 超 过 8%。6.5.5 清洗工程 中 作业 人员 不 应进入 罐 内 作业。6.5.6 罐 内 清洗 结束后,施工 委托 方 应 在 储罐的 进 出油管 线 加装 盲板,防 止 油 品、油 气进入 清洗罐 内。6.6 罐内清渣 6.6.1 罐内通风 6.6.1.1 应 打 开 罐 体所有人 孔或 通 光 孔 进行 通 风。6.6.1.2 人 孔打 开 的 顺序,应 按照罐 顶 人 孔、处 于 下 风口 的罐 壁 人 孔、处 于 上 风口 的罐 壁 人 孔 进行。6.6.1.3 人 孔打 开 时,作业 人员应 在上 风口进行 操 作。操 作 区域 内设置 消 防 器 材,并有 专 人监 护。6.6.1.4 浮顶 罐罐 顶 人 孔打 开 前,应 先拆除 安装 在支柱、呼吸 帽、安装清洗机 等 部 位 的 临时 密 封 材 料。6.6.2 清渣前罐内气体检测 6.6.2.1 作业 人员进 罐 气体检测时应 符 合 GB30871 2014第 6章 的规定。6.6.2.2 进 罐作业前 30min内应进行 罐 内气体检测,气体检测结 果 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的 5.4.2和 6.2的要求,并 还 应 符 合 以 下 条 件方 可 进入:氧气含量 18 21%,富 氧环 境 下 不 应大 于 23.5%;有 毒 有 害 气体(物 质)浓度应 符 合 GBZ2.1的规定;当 可燃 气体 或 蒸汽 的 爆 炸 下 限大 于 或 等 于 4 时,其 被 测浓度应 不 大 于 0.5(体 积 分 数);当 可燃 气体 或 蒸汽 的 爆 炸 下 限 小 于 4 时,其 被 测浓度应 不 大 于 0.2(体 积 分 数)。6.6.2.3 应保 证 罐 内 外空 气 流通,作业 人员 第 一 次 进 罐 进行气体检测时应 佩戴 安全 可 靠 的 正 压式 空 气 呼吸 器 或 长 管 呼吸 器。配 戴 长 管 呼吸 面 具 时,应 仔细 检 查其 气 密 性,同 时 防 止 通 气 管 线 被挤 压、折叠,吸 气口应置 于 空 气 的 上 风口,并设有 专 人监 护。6.6.3 清渣 6.6.3.1 作业 人员进入 罐 内 作业 应 符 合 GB 30871 2014第 6章 规定。6.6.3.2 作业 人员进 罐清 渣 应 使 用 不 产生 火 花 的工 具。DB11/T 754 2017 5 6.6.3.3 罐 内 渣物 应 装 入 无 泄漏 的 口 袋 或 容 器中,装 满 后应 密 封。6.6.3.4 作业 人员进 罐作业 期 间 应设 专 人 全程 对 罐 内气体进行检测,发 现罐 内气体 相 关指 标 超 标 时,应 立 即 停止 作业,作业 人员应 迅速从 罐 内 撤 出。6.6.3.5 作业 人员进入 罐 内 作业 应 携带 符 合防爆 要求的 便携 式 照 明 设 备。6.6.3.6 作业 人员进 罐作业 期 间,应保 持各通 风口 的 畅通。6.6.3.7 作业 人员进 罐作业 期 间 应设 专 人 在 罐 外 进行监 护。6.7 设备拆除 6.7.1 拆除 前 应 先 切 断 临时 供 电 端 电 源 开 关,再逐 次 切 断 受电 端 电 源。6.7.2 设 备与 临时 管 线 的 拆除 应 使 用 不 产生 火 花 的工 具。6.7.3 气体检测 系统 拆除 应 符 合 使 用 说 明书 的要求。6.7.4 罐 顶 设 备和 地 面 设 备 吊 装 应 符 合 GB 30871第 9章、GB/T 6067(所有 部 分)的规定。6.8 现场恢复 6.8.1 按照与 委托 方的 约 定 进行 现场 恢复。6.8.2 清罐 后 排放 的 污 水中含 油 量应 符 合 GB 8978标准 中 石油 炼 制工业的要求。DB11/T 754 2017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立 管安装 示意图 说 明:1 金属 波纹 管;2立管;3 支 撑架;4 排 气 阀;5分 流 器;6 金属 波纹 管;7罐 基础;8 地 面;9 浮顶;10立管 支 撑架。图 A.1 立 管安装 示意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