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DB22/T 2534-2016.pdf

  • 资源ID:185056       资源大小:355.7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DB22/T 2534-2016.pdf

ICS 07.060 A 47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25342016 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irborne detection instrument of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2016-12-09发布 2017-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534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彦斌、刘建朝、李旭、崔莲、刘岩、王超群、苏杭、徐超。DB22/T 25342016 1 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探测系统组成、探测准备、探测实施和探测结束。本标准适用于运-12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的探测。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综合气象探测设备 compositive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quipment 用于探测大气中温、压、湿、风和液态水含量等参量的机载设备。2.2 云粒子测量系统 cloud particle measurement system 能够实时测量出大气中2 m6200 m的各种粒子的谱分布,并能给出25 m6200 m粒子二维图像的机载大气物理探测设备。2.3 北斗卫星通信设备 beidou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通过北斗卫星通信实现作业飞机定位和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短报文通信的机载设备。2.4 海事卫星通信设备 maritim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通过海事卫星通信实现作业飞机与地面指挥中心间实施语音通信和空地数据上下传输的机载设备。2.5 云宏观观测设备 cloud 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bservation equipment 监测作业飞机舱外实时图像以及播撒设备实时作业情况的机载摄像系统。3 探测系统组成 探测系统由任务综合管理系统、综合气象探测设备、云粒子测量系统、北斗卫星通信设备、海事卫星通信设备、云宏观观测设备组成。4 探测准备 4.1 探测准备内容 4.1.1 实施探测前应进行探测准备。4.1.2 制定探测方案、申报飞行计划、机舱外部设备检查、机舱内部设备检查。4.1.3 检查过程应形成记录,记录表格样式见附录 A。DB22/T 25342016 2 4.2 制定探测方案 探测方案主要包括探测区域经纬度范围、高度范围和飞机起降规定。4.3 申报飞行计划 飞行计划由飞机主管单位或机组按规定时限、内容向军民航有关单位的管制部门申报,申报要求如下:a)飞行计划申报时限为飞行前一天 15 时前,特殊情况下可以申报临时飞行计划,时限为飞行前2 h;b)飞行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机型,机号,任务,日期,机长,机组人数,预计起飞时间,飞行航线或区域(地标或经纬度),飞行高度,备降机场;c)地面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4.4 机舱外部设备检查 检查内容见附录A,形成记录。4.5 机舱内部设备检查 检查内容见附录A,形成记录。5 探测实施 5.1 航前准备 5.1.1 探测指挥人员准备工作 收集本场气象资料,做好本场气象观测记录,了解探测区域天气状况,与执飞机长沟通确定飞行计划的实施。5.1.2 探测保障人员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内容如下:a)摘下气象探头保护罩、前视高清摄像机与下视高清摄像机保护盖;b)检查各探头光学镜头和云宏观摄像机镜头是否干净,否则需用清洁剂进行清理;c)使用地面电源车对飞机进行供电,对任务处理机和各探头进行供电,检查各软硬件是否正常运行。5.2 实施探测 操作步骤如下:a)飞机正常供电后,打开综合显控台供电保险开关;b)按下综合显控台电源开关,系统上电,任务处理机启动;c)任务处理机启动完毕,确保键盘和跟踪球的切换开关在右侧,点击“任务综合管理软件”图标,启动软件;d)任务综合管理软件第一次使用,需参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配置。关闭软件配置自动保存,下次开机可直接使用;e)依次点击“任务控制”栏下的系统子设备供电按钮,按钮变绿则表示对应子设备已加电;DB22/T 25342016 3 f)“任务状态”栏下“海事入网”变绿,表示海事卫星设备成功入网,可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功能;操作系统“网络”图标显示连接后,可使用上网功能;g)勾选“自动下传报文”选项,飞机定时向地面发送位置信息和探测数据;h)将跟踪球切换开关置于左侧,操作左边副显示器上的 PADS软件;i)点击“Sample”按钮启动数据采集,点击“Not Recording”启动数据存储;j)点击“Summary”图标下的“Serial Output”栏,激活“Enable”按钮,综合气象探测设备处理机向显控任务处理机传送气象数据;k)点击“LWC”图标,切换到综合气象探测设备数据界面,飞机起飞时不要激活“Enable LWC Power”开关,以保护热线探头;待飞机正常飞行后,再激活开关采集云中含水量信息;l)将跟踪球切换开关置右,在任务综合管理软件“作业任务”栏中填写本次作业任务信息;m)飞行作业中,探测人员进行宏观观测并记录;n)飞机降落前应关闭“Enable LWC Power”开关;o)飞机降落后,拷贝显控任务处理机箱和气象探测设备处理机箱内的飞行数据和探测数据,显控任务处理机箱和气象探测设备处理机箱前面板留有 USB 接口,可直接连接 U 盘拷贝数据;p)关闭显控任务处理机箱和气象探测设备处理机箱的操作系统,待系统关闭后,关闭显控台电源开关,系统下电;q)关闭综合显控台供电保险开关;r)机组要与空管部门保持地空联络通畅;s)机组要严格按空管部门批复的航线、高度飞行;t)空中遇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军民航管制部门报道。5.3 紧急情况处置 当飞行过程中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关闭机上探测设备电源。6 探测结束 6.1 资料存档 飞行探测结束后,应由仪器操作人员将本次飞行所有机载探测资料进行拷贝,并将观测人员的云宏观观测信息进行汇总,按照探测日期进行存档。6.2 探测设备 飞行结束后,应将综合气象探测设备和云粒子测量系统各探头罩上探头罩,云宏观探测设备盖上镜头盖。DB22/T 25342016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探测准备检查单 探测准备检查单见表A.1。表A.1 探测准备检查单 填表日期:填报人:机舱外部设备检查:_ 摘下云粒子测量设备探头保护罩,检查外部结构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固定牢固,镜面是否干净。_ 摘下综合气象探测设备探头保护罩,检查外部结构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固定牢固。_ 摘下云宏观观测设备镜头保护盖,检查外部结构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固定牢固,镜头是否干净。_ 检查北斗卫星通信设备天线外部结构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固定牢固。_ 检查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天线外部结构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固定牢固。机舱内部设备检查:_ 检查云粒子测量系统机柜是否固定牢固,螺丝是否有松动。_ 检查任务综合管理系统机柜是否固定牢固,螺丝是否有松动。_ 检查北斗卫星通信设备电源和数据线缆是否连接正常。_ 检查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电源和数据线缆是否连接正常。_ 打开总电源,检查是否通电正常。_ 打开云粒子测量系统机柜电源,检查是否通电正常。_ 打开云粒子测量系统监控软件,检查是否正常启动。_ 通过云粒子测量系统监控软件,查看云粒子测量设备返回的电压值是否正常。_ 打开北斗卫星通信设备监控软件,检查是否正常启动。_ 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设备监控软件,查看北斗卫星信号是否正常。_ 打开任务综合管理系统机柜电源,检查是否通电正常。_ 打开任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检查是否正常启动。_ 在任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中打开综合气象探测设备电源,查看综合气象探测设备返回的电压值是否正常。_ 在任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中打开云宏观观测设备电源,查看云宏观观测设备图像是否正常。_ 在任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中打开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电源,查看海事卫星信号是否正常。_

注意事项

本文(人工增雨机载探测仪器探测技术规程DB22/T 2534-2016.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