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61/T 1153-2018.pdf

  • 资源ID:184971       资源大小:1.09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61/T 1153-2018.pdf

I C S 9 3.0 8 0.1 0P 6 6DB61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6 1/T 1 1 5 3 2 0 1 8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沥 青 路 面设 计 与 施 工 技 术 规 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e s i g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o l d r e c y c l e d a s p h a l tp a v e m e n t w i t h f o a m e d a s p h a l t2 0 1 8-0 5-3 0 发 布 2 0 1 8-0 6-3 0 实 施陕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6 1/T 1 1 5 3 2 0 1 8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符 号 及 代 号.25 材 料.26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设 计.47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58 施 工 准 备.69 施 工 工 艺.81 0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与 检 查 验 收.9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沥 青 发 泡 试 验 方 法 及 最 佳 发 泡 条 件 的 确 定.1 3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R M A P 试 验 评 价.1 5附 录 C(规 范 性 附 录)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1 7D B 6 1/T 1 1 5 3 2 0 1 8I 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 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陕 西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西 安 公 路 研 究 院、陕 西 省 铜 川 公 路 管 理 局、陕 西 利 维 路 面 再 生 工 程 有 限 公 司。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郭 平、李 进 成、郭 宏 伟、邱 业 绩、黄 建 云、郗 苏 民、王 永 清、马 庆 伟、李 艳、弥 海 晨、陈 正 元、曹 红。本 标 准 由 西 安 公 路 研 究 院 负 责 解 释。本 标 准 首 次 发 布。联 系 信 息 如 下:单 位:西 安 公 路 研 究 院电 话:0 2 9-8 9 5 8 3 2 1 2地 址:陕 西 省 西 安 市 高 新 六 路 6 0 号邮 编:7 1 0 0 6 5D B 6 1/T 1 1 5 3 2 0 1 81沥 青 路 面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采 用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的 材 料、再 生 路 面 结 构 设 计、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计、施 工 准 备、施 工 工 艺、施 工 质 量 管 理 与 检 查 验 收。本 标 准 适 用 于 陕 西 省 一 级 及 以 下 等 级 公 路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施 工。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 1 7 5 通 用 硅 酸 盐 水 泥G B/T 1 3 4 6 水 泥 标 准 稠 度 用 水 量、凝 结 时 间、安 定 性 检 验 方 法G B/T 1 7 6 7 1 水 泥 胶 砂 强 度 检 验 方 法J T G D 5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设 计 规 范J T G E 2 0 公 路 工 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4 0 公 路 土 工 试 验 规 程J T G E 4 2 公 路 工 程 集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5 1 公 路 工 程 无 机 结 合 料 稳 定 材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6 0 公 路 路 基 路 面 现 场 测 试 规 程J T G F 2 0 公 路 路 面 基 层 施 工 技 术 细 则J T G F 4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J T G F 4 1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再 生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沥 青 路 面 回 收 料 r e c l a i m e d m a t e r i a l s f r o m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采 用 铣 刨 设 备 从 沥 青 路 面 上 获 得 的 旧 料,包 括 沥 青 混 合 料 回 收 料 和 基 层 回 收 料。3.2沥 青 混 合 料 回 收 料 r e c l a i m e d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采 用 铣 刨 设 备 从 沥 青 路 面 面 层 上 获 得 的 旧 沥 青 混 合 料。3.3基 层 回 收 料 r e c l a i m e d b a s e m i x t u r eD B 6 1/T 1 1 5 3 2 0 1 82采 用 铣 刨 设 备 从 沥 青 路 面 基 层 上 获 得 的 旧 基 层 混 合 料。3.4沥 青 发 泡 温 度 f o a m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a s p h a l t在 制 作 泡 沫 沥 青 时,热 沥 青 的 温 度。3.5泡 沫 沥 青 f o a m e d a s p h a l t将 热 沥 青 和 水 在 专 用 的 发 泡 装 置 内 混 合、膨 胀,形 成 的 含 有 大 量 均 匀 分 散 气 泡 的 沥 青 材 料。3.6泡 沫 沥 青 膨 胀 率 m a x i m u m e x p a n s i o n r a t i o o f f o a m e d a s p h a l t泡 沫 沥 青 在 发 泡 状 态 下 的 最 大 体 积 与 未 发 泡 时 沥 青 体 积 的 比 值。3.7泡 沫 沥 青 半 衰 期 h a l f l i f e o f f o a m e d a s p h a l t泡 沫 沥 青 从 最 大 体 积 衰 减 至 最 大 体 积 的 5 0%所 用 的 时 间。3.8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c o l d i n-p l a c e r e c y c l i n g w i t h f o a m e d a s p h a l t指 采 用 专 用 的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设 备,对 沥 青 路 面 进 行 现 场 冷 铣 刨,破 碎 和 筛 分(必 要 时),掺入 一 定 数 量 的 新 集 料、泡 沫 沥 青、活 性 填 料(水 泥、石 灰 等)、水,经 过 常 温 拌 和、摊 铺、碾 压 等 工 序,一 次 性 实 现 沥 青 路 面 再 生 的 技 术。4 符 号 及 代 号本 文 件 各 种 符 号、代 号 以 及 名 称 详 见 表 1。表 1 符 号 及 代 号符号或代号 名称R M A P 沥青路面回收料R A P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 B M 基层回收料O W C 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O A C 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泡沫沥青用量5 材 料5.1 一 般 规 定5.1.1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使 用 的 各 种 材 料 经 检 验 合 格 后 方 可 使 用。5.1.2 各 种 材 料 应 设 置 标 识 牌,标 识 内 容 应 包 括 材 料 名 称、来 源、岩 性、规 格、用 途 等。5.1.3 新 集 料 应 分 开 堆 放,并 采 用 防 雨 措 施。D B 6 1/T 1 1 5 3 2 0 1 835.1.4 堆 放 场 地 应 硬 化,排 水 通 畅。5.2 道 路 石 油 沥 青泡 沫 沥 青 宜 采 用 A-9 0 或 A-7 0 道 路 石 油 沥 青 进 行 制 作,其 质 量 应 符 合 J T G F 4 0 的 相 关 规 定。5.3 泡 沫 沥 青5.3.1 应 根 据 泡 沫 沥 青 发 泡 试 验 确 定 沥 青 的 最 佳 发 泡 用 水 量 及 发 泡 温 度,沥 青 的 最 佳 发 泡 用 水 量 宜 为沥 青 质 量 的 1%4%,发 泡 温 度 宜 为 1 4 0 1 7 0。5.3.2 泡 沫 沥 青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2 的 规 定。表 2 泡 沫 沥 青 技 术 要 求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膨胀率,不小于 倍 1 0 附录A半衰期,不小于 s 8 附录A5.3.3 当 泡 沫 沥 青 不 满 足 要 求 时,应 首 先 通 过 调 整 发 泡 温 度、发 泡 用 水 量 等 发 泡 工 艺 改 善 泡 沫 沥 青 膨胀 率 和 泡 沫 沥 青 半 衰 期 指 标,也 可 在 不 影 响 沥 青 和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前 提 下 添 加 外 加 剂,直 至 泡 沫 沥 青 性 能满 足 要 求,否 则 应 更 换 沥 青。5.4 新 集 料5.4.1 粗 集 料 应 该 洁 净、干 燥,质 量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表 3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用 粗 集 料 技 术 要 求项目 单位 一级公路 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小于%2 8 3 0 J T G E 4 2(T 0 3 1 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 0 3 5 J T G E 4 2(T 0 3 1 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 2.4 5 J T G E 4 2(T 0 3 0 4)吸水率,不大于%3.0 3.0 J T G E 4 2(T 0 3 0 4)坚固性a,不大于%1 2 1 2 J T G E 4 2(T 0 3 1 4)针片状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 9.5 m 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 9.5 m m,不大于%1 81 52 02 0J T G E 4 2(T 0 3 1 2)水洗法0.0 7 5 m m 颗粒含量,不大于%1 1 J T G E 4 2(T 0 3 1 0)软石含量,不大于%5 5 J T G E 4 2(T 0 3 2 0)a坚 固 性 试 验 可 根 据 需 要 进 行5.4.2 细 集 料 应 洁 净、干 燥、无 风 化、无 杂 质,并 有 适 当 的 颗 粒 级 配,其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4 的 规 定。D B 6 1/T 1 1 5 3 2 0 1 84表 4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用 细 集 料 技 术 要 求项目 单位 一级公路 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 0 2.4 5 J T G E 4 2(T 0 3 2 8)塑性指数,不大于 1 7 1 7 J T G E 4 2(T 0 1 1 8)砂当量,不小于%6 0 6 0 J T G E 4 2(T 0 3 3 4)有机质含量,小于%2 2 J T G E 4 2(T 0 3 1 3/0 1 5 1)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 5 0.2 5 J T G E 4 2(T 0 3 4 1)5.5 水 泥5.5.1 宜 采 用 硅 酸 盐 类 水 泥,水 泥 的 初 凝 时 间 应 在 3 h 以 上,终 凝 时 间 宜 在 6 h 1 0 h 之 间。水 泥 强 度 等级 宜 为 3 2.5 或 4 2.5,其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G B 1 7 5 的 相 关 规 定。5.5.2 散 装 水 泥 出 炉 后 应 放 置 7 d 以 上,安 定 性 合 格 后 方 可 使 用。5.6 水应 采 用 饮 用 水。5.7 R M A P5.7.1 应 按 附 录 B 进 行 沥 青 路 面 回 收 材 料 的 取 样,不 同 层 位 的 回 收 料 应 分 别 进 行 取 样 分 析。5.7.2 再 生 混 合 料 设 计 时,应 按 表 5 实 测 R A P、R B M 的 技 术 指 标。表 5 R A P、R B M 检 测 项 目 及 技 术 要 求材料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R A P含水率(%)实测附录 B最大粒径(m m),不大于 3 1.5R A P 矿料级配(%)实测沥青含量(%)实测砂当量(%),不小于 6 0R A P 中的沥青针入度(1/1 0 m m)实测抽提后的沥青按 J T G E 2 0 中试验方法进行6 0 粘度(P a s)实测软化点()实测1 5 延度(c m)实测R B M含水率(%),不大于 3附录 B 最大粒径(m m),不大于 3 7.5R B M 级配(%)实测6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设 计6.1 一 般 规 定6.1.1 既 有 沥 青 路 面 面 层 厚 度 应 不 小 于 8 c m。6.1.2 再 生 层 的 下 承 基 层 应 完 好,厚 度 应 不 小 于 1 2 c m。D B 6 1/T 1 1 5 3 2 0 1 856.2 既 有 路 面 调 查 及 分 析6.2.1 既 有 路 面 历 史 信 息 调 查 与 分 析 含 以 下 项 目:a)收 集 既 有 路 面 的 结 构、材 料 和 路 况 等 方 面 的 资 料;b)收 集 既 有 路 面 通 车 营 运 期 间 的 养 护 和 检 测 资 料,分 析 病 害 成 因。6.2.2 既 有 路 面 状 况 调 查 与 分 析 含 以 下 项 目:a)调 查 资 料 包 括:路 面 损 坏 状 况 指 数、路 面 行 驶 质 量 指 数、路 面 车 辙 深 度 指 数、路 面 抗 滑 性 能 指数、路 面 结 构 强 度 指 数;b)采 用 铣 刨 机 对 既 有 路 面 进 行 分 层 铣 刨,并 检 测 下 承 层 顶 面 的 当 量 回 弹 模 量。6.2.3 交 通 量 调 查 应 包 括 交 通 量 大 小、轴 载 分 布 情 况 等。6.3 结 构 层 设 计6.3.1 按 J T G D 5 0 中 对 改 建 路 面 设 计 的 有 关 规 定 进 行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路 面 结 构 设 计。用 于 结 构 设计 的 再 生 层 设 计 参 数 宜 实 测 获 得,当 缺 少 实 测 数 据 时,可 参 考 表 6 确 定 设 计 参 数。表 6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材 料 设 计 参 数项目 参数动态压缩模量(M P a)(2 0,5 H Z)3 0 0 0 5 0 0 0动态压缩模量(M P a)(2 0,1 0 H Z)3 5 0 0 5 5 0 0劈裂强度(M P a)(1 5)0.3 0.7抗压模量(M P a)(2 0)8 0 0 1 4 0 0抗压模量(M P a)(1 5)1 0 0 0 1 8 0 06.3.2 当 不 具 备 设 计 条 件 时,可 采 用 表 7 的 路 面 结 构。表 7 沥 青 路 面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结 构 厚 度 组 合公路等级 再生层的结构层位 再生层厚度 加铺层结构(自下而上)一级公路 基层 1 5 c m 3 0 c m6 c m 8 c 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 c m 5 c 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二级及以下公路基层1 0 c m 2 5 c m5 c m 8 c 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 c m 5 c 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4 c m 6 c 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7.1 一 般 规 定7.1.1 根 据 工 程 要 求、交 通 等 级、使 用 层 位、气 候 条 件,选 用 符 合 要 求 的 材 料,进 行 再 生 混 合 料 设 计。7.1.2 当 再 生 层 作 为 基 层 时,新 集 料 中 的 粗 集 料 粒 径 宜 在 9.5 m m 3 1.5 m m 之 间;当 再 生 层 作 为 下 面 层时,新 集 料 中 的 粗 集 料 粒 径 宜 为 9.5 m m 1 9 m m。7.2 技 术 要 求7.2.1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的 级 配 应 符 合 表 8 的 要 求。D B 6 1/T 1 1 5 3 2 0 1 86表 8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级 配 范 围筛孔(m m)各筛孔的通过率(%)基层 下面层3 7.5 1 0 0 2 6.5 8 0 1 0 0 1 0 01 9 8 5 1 0 01 3.2 6 0 8 0 9.5 6 0 8 04.7 5 2 5 6 0 3 5 6 52.3 6 1 5 4 5 2 0 5 00.3 1 0 3 0 5 2 50.0 7 5 4 1 5 4 1 57.2.2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设 计 指 标 应 符 合 表 9 的 规 定。表 9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设 计 技 术 要 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基层 下面层劈裂试验(1 5)劈裂强度(M P a),不小于0.5 0(重交通及以上等级)0.4 0(其他交通等级)0.6 0(重交通及以上等级)0.5 0(其他交通等级)附录 C干湿劈裂强度比(%),不小于 7 5 7 57.2.3 确 定 级 配 和 最 佳 泡 沫 沥 青 用 量 后,应 对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的 性 能 进 行 检 验,当 混 合 料性 能 不 符 合 表 1 0 要 求 时 应 更 换 材 料 或 者 重 新 进 行 混 合 料 设 计。表 1 0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性 能 检 验 指 标 要 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基层 下面层冻融劈裂强度比 T S R(%),不小于 7 0 7 0 J T G E 2 0(T 0 7 2 9)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a(M P a),不小于 1.0 J T G E 5 1(T 0 8 0 5)动稳定度 D S(次/m m)(6 0),不小于 4 0 0 0(一级公路)3 0 0 0(二级及二级以下)J T G E 2 0(T 0 7 1 9)a7d 无 侧 限 抗 压 强 度 作 为 推 荐 性 指 标,不 做 强 制 要 求。7.3 配 合 比 设 计7.3.1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应 按 附 录 C 进 行。7.3.2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中,泡 沫 沥 青 添 加 量 折 合 成 纯 沥 青 后 占 混 合 料 其 余 部 分 干 重 的 百 分比 宜 为 1.8%3.5%,水 泥 剂 量 一 般 不 宜 超 过 1.5%(内 掺 法)。8 施 工 准 备8.1 施 工 机 械 准 备配 置 主 要 设 备 及 辅 助 器 具 应 满 足 表 1 1 的 要 求。D B 6 1/T 1 1 5 3 2 0 1 87表 1 1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施 工 主 要 机 械 设 备 及 辅 助 器 具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a备注就地再生机 1就地冷再生机的切削深度应能精确控制,洒水计量应精确、可调,并与切削深度、施工速度、材料密度等联动;喷嘴在工作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且配备自动清洁功能,各喷嘴可独立开启与关闭。具有泡沫沥青发生装置。自卸车 满足需要 水泥撒布车 1 无条件时可辅以人力代替加水车 1 沥青保温罐车 1 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平地机 1 单钢轮压路机 满足需要 双钢轮压路机 满足需要 轮胎式压路机 满足需要 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 满足需要 洒水车 满足需要 a以 上 主 要 机 械 数 量 按 一 个 工 作 面 计 算8.2 交 通 管 制8.2.1 应 设 置 标 识 牌,提 醒 司 机 及 行 人,引 导 交 通。8.2.2 施 工 过 程 中 再 生 路 段 应 完 全 封 闭 交 通 或 进 行 交 通 管 制。8.3 施 工 放 样施 工 前,在 道 路 的 两 侧 设 置 标 桩 作 为 基 线。标 桩 的 间 距,曲 线 距 离 不 应 超 过 5 m,直 线 距 离 不 应 超 过1 0 m。8.4 备 料、布 料8.4.1 宜 采 用 机 械 设 备 撒 布 水 泥,条 件 不 允 许 时 采 用 画 方 格 方 式 进 行 人 工 撒 布。8.4.2 采 用 机 械 设 备 撒 布 水 泥 时,宜 对 其 撒 布 量 进 行 标 定 后 根 据 确 定 的 撒 布 量 均 匀 撒 布。8.4.3 采 用 人 工 撒 布 水 泥 时,根 据 水 泥 剂 量 计 算 每 平 方 米 再 生 层 所 需 的 水 泥 用 量,并 确 定 每 袋 水 泥 摆放 的 纵 横 间 距,在 旧 路 面 上 画 方 格 标 识 并 均 匀 撒 布。8.4.4 根 据 再 生 路 面 室 内 试 验 结 果,确 定 每 平 方 米 新 集 料 的 添 加 量。根 据 每 车 料 的 质 量 或 体 积 计 算 卸料 间 距。8.5 每 一 个 作 业 面 的 再 生 工 作 宽 度、长 度8.5.1 根 据 再 生 路 段 的 路 面 宽 度 计 算 每 一 次 再 生 工 作 宽 度。8.5.2 应 根 据 再 生 工 作 宽 度、水 泥 初 凝 时 间 确 定 每 一 个 工 作 面 的 再 生 工 作 长 度,再 生 工 作 长 度 宜 大 于2 0 0 m。8.6 冷 再 生 机 组 准 备8.6.1 冷 再 生 机 作 业 前 应 对 沥 青 喷 射 量 进 行 标 定,并 标 定 与 之 对 应 的 用 水 量。8.6.2 在 正 式 施 工 之 前 应 对 再 生 机 组 进 行 以 下 准 备 工 作:D B 6 1/T 1 1 5 3 2 0 1 88a)使 用 推 杆 连 接 再 生 机 组,并 连 接 所 有 与 再 生 机 相 连 的 管 道;b)应 检 查 沥 青 罐 车 内 的 沥 青 是 否 充 足,温 度 应 满 足 发 泡 要 求;c)应 检 查 泡 沫 沥 青 发 生 装 置 是 否 正 常;d)排 除 喷 洒 系 统 中 的 气 体 并 确 保 所 有 阀 门 均 处 于 全 开 位 置;e)再 生 施 工 中 所 需 的 其 它 机 械 设 备 应 运 转 正 常。8.7 试 验 段 施 工8.7.1 应 根 据 道 路 结 构 形 式 和 损 坏 状 况 选 取 试 验 段,试 验 段 应 具 有 代 表 性,且 长 度 不 宜 少 于 2 0 0 m。8.7.2 通 过 试 验 段 的 铺 筑,确 定 以 下 主 要 参 数:a)确 定 沥 青 路 面 泡 沫 沥 青 就 地 冷 再 生 的 标 准 施 工 工 序,每 一 个 作 业 面 的 再 生 宽 度、长 度;b)确 定 再 生 机 行 进 速 度 和 转 子 速 度,并 检 验 再 生 深 度 是 否 达 到 设 计 要 求;c)确 定 压 路 机 的 碾 压 组 合 方 式 及 碾 压 遍 数;d)验 证 用 于 正 式 施 工 的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是 否 与 室 内 设 计 的 配 合 比 一 致;e)验 证 再 生 混 合 料 路 用 性 能 是 否 满 足 设 计 要 求;f)确 定 施 工 组 织 和 交 通 管 制。9 施 工 工 艺9.1 一 般 规 定施 工 前 应 确 保 原 路 面 干 燥、无 杂 物。气 温 低 于 1 0 和 雨 天 不 得 施 工,施 工 时 遇 雨 应 停 止 施 工 并 采 取必 要 的 防 雨 遮 盖 措 施。9.2 再 生 机 作 业9.2.1 再 生 机 速 度 应 根 据 新 集 料 预 布 厚 度 和 再 生 深 度 进 行 调 整。冷 再 生 机 速 度 宜 为 4 m/m i n 8 m/m i n,转 子 速 度 宜 为 1 0 0 r/m i n 2 0 0 r/m i n,后 刮 板 压 力 宜 为 0.5 M P a 1.5 M P a。山 区 路 段、网 裂 严 重 路 段 应 结合 配 合 比 设 计 参 数 及 试 验 段 施 工 情 况 调 整 速 度 和 转 子 转 速。9.2.2 在 直 线 和 不 设 超 高 的 平 曲 线 段,再 生 机 应 首 先 沿 着 路 幅 的 外 侧 开 始,然 后 逐 渐 向 路 幅 内 侧 施 工;设 超 高 的 平 曲 线 段,再 生 机 应 首 先 沿 着 路 幅 的 内 侧 开 始,然 后 逐 渐 向 路 幅 外 侧 施 工。9.2.3 应 在 作 业 面 边 缘 上 固 定 导 向 线 以 引 导 操 作 者。9.2.4 应 随 时 检 查 沥 青 温 度、发 泡 效 果,不 满 足 要 求 时 立 即 停 止 施 工。9.2.5 应 安 排 专 人 跟 随 在 再 生 机 后,连 续 观 测 再 生 混 合 料 的 均 匀 性 并 随 时 检 测 再 生 深 度,异 常 时 应 立即 停 止 施 工。9.2.6 再 生 机 后 宜 安 排 专 人 处 理 边 线 外 以 及 再 生 机 起 始 位 置 的 余 料,余 料 应 予 以 废 弃。9.3 整 平9.3.1 初 压 完 成 后,应 立 即 用 平 地 机 整 平,整 平 时 宜 配 合 人 工 整 修。9.3.2 平 地 机 整 平 后 的 再 生 层 应 达 到 规 定 的 坡 度 和 路 拱,表 面 应 无 集 料 离 析 现 象。9.4 碾 压 成 型9.4.1 当 使 用 轮 胎 式 就 地 再 生 设 备 时,采 用 表 1 2 碾 压 成 型 设 备 组 合,按 试 验 段 确 定 的 参 数 碾 压 成 型。D B 6 1/T 1 1 5 3 2 0 1 89表 1 2 碾 压 成 型 设 备 组 合b碾压工序 机械名称 碾压遍数初压 双钢轮压路机 1复压 单钢轮压路机 2 4a终压 轮胎式压路机 5 8a强 振 1 2 遍;弱 振 1 2 遍;b本 碾 压 方 案 以 路 段 长 100m 为 例,每 100m 施 工 时 间 不 宜 超 过 2.5h。9.4.2 当 使 用 自 带 摊 铺 装 置 的 履 带 式 再 生 机,或 使 用 可 与 摊 铺 机 相 配 合 的 再 生 机 时,可 直 接 进 行 碾 压。9.4.3 压 路 机 碾 压 速 度 应 均 匀,初 压 速 度 宜 采 用 2 0 m/m i n 3 0 m/m i n,复 压 和 终 压 速 度 宜 采 用 3 0 m/m i n 4 0 m/m i n,碾 压 时 压 路 机 应 重 叠 1/2 轮 宽。9.4.4 采 用 单 钢 轮 压 路 机 进 行 复 压 时,应 对 局 部 轮 迹、凹 陷 进 行 人 工 修 补。9.4.5 碾 压 过 程 中 禁 止 将 余 料 抛 洒 至 再 生 层 顶 面 进 行 压 实。9.4.6 碾 压 过 程 中,再 生 层 的 表 面 应 保 持 湿 润,水 分 蒸 发 过 快 时 应 及 时 补 洒 适 量 水,严 禁 大 量 洒 水 碾压。9.4.7 应 及 时 检 测 压 实 度,对 达 不 到 要 求 的 路 段 应 及 时 补 压。9.5 工 作 缝 的 处 理9.5.1 每 次 再 生 作 业 时,横 向 裂 缝 处 相 邻 两 幅 作 业 面 间 的 重 叠 宽 度 不 宜 小 于 5 0 c m,纵 向 接 缝 处 相 邻 两幅 作 业 面 间 的 重 叠 宽 度 宜 不 小 于 1 5 c m。9.5.2 碾 压 时,横 向 接 缝 处 应 从 完 全 压 实 的 路 段 一 侧 沿 接 缝 方 向 反 复 碾 压,并 逐 渐 移 向 新 铺 面。9.5.3 纵 向 接 缝 应 垂 直 且 尽 可 能 避 开 轮 迹 位 置,碾 压 方 法 同 横 向 接 缝。9.6 养 生 及 开 放 交 通9.6.1 冷 再 生 层 在 加 铺 上 层 结 构 前 必 须 进 行 养 生,养 生 时 间 一 般 不 少 于 7 d。当 满 足 以 下 两 个 条 件 之 一时,可 以 提 前 结 束 养 生:a)再 生 层 使 用 1 5 0 m m 钻 头 的 钻 芯 机 可 取 出 完 整 的 芯 样;b)再 生 层 含 水 率 低 于 2%。9.6.2 在 封 闭 交 通 的 情 况 下 养 生,可 进 行 自 然 养 生,一 般 无 需 采 取 措 施。9.6.3 在 开 放 交 通 的 条 件 下 养 生 时,再 生 层 在 完 成 压 实 至 少 1 d 后 方 可 开 放 交 通,但 严 格 限 制 重 型 车 辆通 行,行 车 速 度 应 控 制 在 4 0 k m/h 以 内,并 严 禁 车 辆 在 再 生 层 上 掉 头 和 急 刹 车。为 避 免 车 轮 对 表 层 的 破坏,可 在 再 生 层 上 均 匀 喷 洒 慢 裂 乳 化 沥 青,喷 洒 用 量 宜 为 0.3 k g/m2 0.6 k g/m2。1 0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与 检 查 验 收1 0.1 一 般 规 定1 0.1.1 应 建 立 质 量 保 证 体 系,对 施 工 各 工 序 的 质 量 进 行 检 查。1 0.1.2 应 加 强 施 工 过 程 质 量 控 制,实 行 动 态 质 量 管 理。1 0.2 施 工 前 原 材 料 质 量 管 理 与 检 查施 工 前 各 种 材 料 的 检 查 项 目 和 频 度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1 3 的 规 定。D B 6 1/T 1 1 5 3 2 0 1 81 0表 1 3 施 工 前 材 料 质 量 检 查 与 要 求材料 检查项目 要求值 频度沥青 5.2 条规定的项目 符合 5.2 条规定 每批 1 次新集料 5.4 条规定的项目 符合 5.4 条规定 每批 1 次R M A P 5.7 条规定的项目 符合 5.7 条规定 每批 1 次水泥 凝结时间、强度 符合 5.5 条规定 每批 1 次1 0.3 施 工 过 程 中 的 质 量 管 理 检 查1 0.3.1 施 工 过 程 中 各 种 材 料 的 检 查 项 目 和 频 度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1 4 的 规 定。表 1 4 施 工 过 程 中 材 料 检 查 项 目、频 度 和 要 求材料名称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频度 检验方法新粗集料含水率 实测 每工作日一次 J T G E 4 2(T 0 3 0 5)级配 符合 J T G F 4 0 要求 每工作日一次 J T G E 4 2(T 0 3 0 2)针片状含量 符合表 3 要求 必要时 J T G E 4 2(T 0 3 1 2)压碎值 符合表 3 要求 必要时 J T G E 4 2(T 0 3 1 6)新细集料含水率 实测 每工作日一次 J T G E 4 2(T 0 3 3 2)级配 符合 J T G F 4 0 要求 每工作日一次 J T G E 4 2(T 0 3 2 7)塑性指数 1 7 必要时 J T G E 4 2(T 0 1 1 8)沥青针入度 符合 J T G F 4 0 要求每 1 0 0 0 0 m2一次J T G E 4 2(T 0 6 0 4)软化点 符合 J T G F 4 0 要求 J T G E 4 2(T 0 6 0 6)延度 符合 J T G F 4 0 要求 J T G E 4 2(T 0 6 0 5)沥青发泡效果 符合表 2 要求 随时 再生设备上的测试桶内进行测试沥青发泡温度 设计发泡温度5 随时 再生机上温度计读数沥青发泡用水量 设计发泡用水量0.3 随时 试喷水泥凝结时间 符合 5.5 条要求 每 1 0 0 0 0 m2一次 G B/T 1 3 4 6强度 符合 5.5 条要求 每 1 0 0 0 0 m2一次 G B/T 1 7 6 7 11 0.3.2 施 工 过 程 中 的 再 生 混 合 料 检 查 项 目、频 度 等 应 符 合 表 1 5 的 规 定。表 1 5 再 生 混 合 料 的 检 查 项 目、频 度 和 要 求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频度 检验方法再生混合料外观 无明显离析,无沥青结团或沥青丝现象 随时 目测沥青用量(%)设计值0.3 每工作日 1 次 总量控制含水率(%)设计值1 每工作日 1 次 J T G E 5 1(T 0 8 0 1)水泥剂量(%)设计值0.3 每工作日 1 次 总量控制劈裂试验(1 5)劈裂强度(M P a)符合表 9 要求每工作日 1 次J T G E 2 0(T 0 7 1 6)干湿劈裂强度比(%)符合表 9 要求 J T G E 2 0(T 0 7 1 6)冻融劈裂强度比(%)符合表 1 0 要求 J T G E 2 0(T 0 7 2 9)动稳定度(次/m m)符合表 1 0 要求 J T G E 2 0(T 0 7 1 9)混合料级配 符合表 9 要求 每工作日 1 次 J T G E 4 2(T 0 3 0 2)1 0.3.3 施 工 过 程 中 的 质 量 检 查 项 目、频 度 等 应 符 合 表 1 6 的 规 定。D B 6 1/T 1 1 5 3 2 0 1 81 1表 1 6 施 工 过 程 中 的 质 量 检 查 项 目、频 度 和 要 求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频度 检验方法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压实度(%)9 8 9 7 每 2 0 0 m 检查 1 次灌砂法,基于重型击实标准密度,J T G E 6 0(T 0 9 2 1)平整度最大间隙(m m)6(下面层)8(基层)8(下面层)1 0(基层)每 2 0 0 米 2 处,每处连续 1 0 尺J T G E 6 0(T 0 9 3 1)厚度(m m)设计厚度的-8%(基层)设计厚度的-6%(下面层)设计厚度的-1 0%(基层)设计厚度的-8%(下面层)每车道每 1 0 0 m 1个点J T G E 6 0(T 0 9 1 2)纵断面高程(m m)+5,-1 0+5,-1 5 每 5 0 延米 1 个点 J T G E 6 0(T 0 9 1 1)宽度(m m)不小于设计宽度,边缘线整齐,顺适 每 5 0 延米 1 个点 J T G E 6 0(T 0 9 1 1)横坡度(%)0.3 0.4 每 5 0 延米 1 个点 J T G E 6 0(T 0 9 1 1)外观 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无明显轮迹 随时 目测1 0.4 质 量 检 查 与 验 收用 作 基 层 时,按 表 1 7 的 要 求 进 行 交 工 验 收 阶 段 工 程 质 量 检 查 与 验 收;用 作 下 面 层 时,按 表 1 8 的 要 求进 行 交 工 验 收 阶 段 工 程 质 量 检 查 与 验 收。表 1 7 基 层 交 工 验 收 阶 段 工 程 质 量 检 查 与 验 收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度 检验方法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压 实 度(%)代表值 9 8 9 7每 2 0 0 m 测 2 点J T G F 8 0/1-2 0 1 7附录 B 极

注意事项

本文(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61/T 1153-2018.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