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 管技术条件DB35/T 1673-2017.pdf

  • 资源ID:184758       资源大小:2.14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 管技术条件DB35/T 1673-2017.pdf

ICS 83.140.30 Q 22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732017 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管技术条件 Modified polypropylene(PP)double wall corrugated pipe for underground drainage and sewerage technical conditions 2017-07-03发布 2017-10-03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5/T 16732017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定义、符号、缩略语.1 4 原料.2 5 产品分类与标记.3 6 管材结构与连接方法.3 7 技术要求.4 8 试验方法.6 9 检验规则.8 10 标志、运输、贮存.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弹性密封接头的密封试验方法.12 DB35/T 167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塑料及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百利(福建)建材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福清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承枫、郑昆景、陈桓、林荆、郑昆雄、陈国文、王丽虹、陈峰、孙美琼、杨玉。DB35/T 16732017 1 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管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丙烯(PP)树脂为主,加入适量硫酸钙晶须、-成核剂及其它改性助剂,采用挤出工艺加工成型的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管(以下简称PP双壁波纹管)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原料、产品分类与标记、管材结构与连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长期温度不超过60 的埋地排水排污管道。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3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 塑料部件 尺寸测定 GB/T 9647 热塑性塑料管材 环刚度的测定 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 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 GB/T 18042 热塑性塑料管材 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 GB/T 19278-2003 热塑性管材、管件阀门通用定义及术语 GB/T 19466.6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 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GB/T 21873 橡胶密封件 给、排水和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 材料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278-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公称尺寸 nominal size 表示管材尺寸规格的数值,以毫米(mm)为单位的近似尺寸。3.2 公称外径 nominal outside diameter 与外径相关的公称尺寸,单位为毫米(mm)。3.3 公称内径 nominal inside diameter 与内径相关的公称尺寸,单位为毫米(mm)。DB35/T 16732017 2 3.4 外径 outside diameter 在管材上任一处横断面测量的外直径数值,读数精确到0.1 mm。3.5 平均外径 mean outside diameter 在管材的任一处横断面测量的外圆周长除以(3.142)所得值,单位为毫米(mm)。3.6 平均内径 mean inside diameter 在管材的同一断面处测量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内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3.7 承口最小平均内径 the minimum mean inside diameter of the socket 在承口的同一断面处平均内径的最小许可值,单位为毫米(mm)。3.8 层压壁厚 laminated wall thickness 在管材的波纹之间管壁任一处的厚度(参见图2和图3),单位为毫米(mm)。3.9 内层壁厚 inner wall thickness 管材内壁任一处的厚度(参见图2和图3),单位为毫米(mm)。3.10 承口壁厚 socket wall thickness 承口壁任一处的厚度(参见图2和图3),单位为毫米(mm)。3.11 最小接合长度 minimum joint length 连接密封处与承口内壁圆柱端接合长度的最小允许值(参见图3),单位为毫米(mm)。3.12 公称环刚度 nominal ring stiffness 管材经过圆整的环刚度数值,表明管材环刚度要求的最小值。4 符号与缩略语 4.1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A 接合长度 DN 公称尺寸 DN/OD 以外径表示的公称尺寸 DN/ID 以内径表示的公称尺寸 Dem 平均外径 dim 平均内径 Dim,min 承口最小平均内径 e 层压壁厚 e1 内层壁厚 e2 承口壁厚 L 管材有效长度 DB35/T 16732017 3 SN 公称环刚度 注:本标准中采用的符号,仅作为其对应定义的推荐符号。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可采用其他符号。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MFR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OIT 氧化诱导时间 PP 聚丙烯 TIR 真实冲击率 5 原料 5.1 生产管材所用的原料应以聚丙烯(PP)树脂为主,其中可适当添加硫酸钙晶须、-成核剂及其它改性助剂,添加剂应分散均匀。聚丙烯(PP)树脂含量(质量分数)应在 80%以上。5.2 改性聚丙烯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用相应的挤出料加工的实壁管进行试验。表 1 改性聚丙烯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要求 1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2.16 kg,230)g/10min 1.3 2 热稳定性(氧化诱导时间,200)min 15 3 拉伸强度 MPa 25 4 弯曲弹性模量 MPa 1600 5.3 允许使用来自本厂生产的同种管材的、清洁的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回用料。5.4 弹性密封圈应符合GB/T 21873的要求。6 产品分类与标准化项目标记 6.1 分类 管材按环刚度分类,见表2。表 2 公称环刚度等级 等 级 SN4 SN6 SN8 SN10 SN12.5 SN16 SN20 环刚度(kN/m2)4 6 8 10 12.5 16 20 6.2 标准化标记 双臂波纹管的产品标记如图1。DB35/T 16732017 4 本标准号 环刚度等级 公称尺寸 材料代号 图1 双臂波纹管产品标记 示例:公称内径为 500 mm,环刚度等级为 SN8 的 PP 双壁波纹管材的标记为:双壁波纹管 PP DN/ID500 SN8 DB/。7 管材结构与连接方法 7.1 典型的结构 典型的结构如图2 a)b)所示:a)带扩口管材结构示意图 b)不带扩口管材结构示意图 图2 管材结构示意图 7.2 连接方式 双壁波纹管 DB35/T 16732017 5 管材可使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也可使用其他连接形式。典型的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如图3 a)b)c)所示。a)承插连接示意图 b)管件连接示意图 c)哈夫外固连接示意图 图3 管材连接示意图 DB35/T 16732017 6 8 技术要求 8.1 颜色 管材内外层各自的颜色应均匀一致,外层一般为绿色,内层一般为白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商定。8.2 外观 管材内外壁不允许有气泡、凹陷、明显的杂质和不规则波纹。管材的两端应平整、与轴线垂直并位于波谷区。管材波谷区内外壁应紧密熔接,不应出现脱开现象。8.3 规格尺寸 管材用公称内径(DN/ID内径系列)表示尺寸。8.3.1 长度 管材有效长度L一般为6 m,其他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8.3.2 尺寸 8.3.2.1 PP 双壁波纹管的尺寸应符合表3的要求,且承口的最小平均内径应不小于管材的最大平均外径。表3 PP双壁波纹管管材的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内径 DN/ID 最小平均内径 dim,min 最小层压壁厚 emin 最小内层壁厚 e1,min 最小结合长度 Amin 100 95 1.0 0.8 32 125 120 1.2 1.0 38 150 145 1.3 1.0 43 200 195 1.5 1.1 54 225 220 1.7 1.2 55 250 245 1.8 1.3 59 300 294 2.0 1.4 64 400 392 2.3 1.5 74 500 490 2.5 1.7 85 600 588 3.0 2.0 96 8.3.2.2 管材和连接件的承口壁厚应符合表 4的规定。表4 管材和连接件的承口最小壁厚 单位为毫米 管材外径 e2,min de500(de/33)0.75 de500 11.4 DB35/T 16732017 7 8.4 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项 目 要 求 SN4 4 SN6 6 SN8 8 SN10 10 SN12.5 12.5 SN16 16 环刚度/(kN/m2)SN20 20 冲击性能TIR(0)/%10 环柔性 试样圆滑,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烘箱试验(1302)/无气泡,无分层,无开裂 维卡软化温度(10N,50/h)/143 蠕变比率/%4 氧化诱导时间OIT(200)/min 15 8.5 系统的适用性 管材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时,应按表 6 的要求进行系统适用性的测试。表 6 系统的性能要求 试验条件 项 目 要 求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15 min)0.005 MPa 不泄漏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15 min)0.05 MPa 不泄漏 条件B:径向变形 连接密封处变形:5%管材变形:10%,温度:(232)内部气压(15 min)-0.03 MPa-0.027 MPa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15 min)0.005 MPa 不泄漏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15 min)0.05 MPa 不泄漏 条件C:角度偏差 de315 mm:2 315de630 mm:1.5 温度:(232)de630 mm:1 温度:(23士2)内部气压(15 min)-0.03 MPa-0.027 MPa DB35/T 16732017 8 9 试验方法 9.1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按GB/T 2918的规定,在(232)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24 h;公称尺寸大于500 mm的管材,状态调节时间不应少于48 h。9.2 外观检查 用肉眼直接观察。9.3 尺寸测量 9.3.1 有效长度 按图1所示位置,按GB/T 8806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 mm的卷尺测量管材的有效长度。9.3.2 平均内径 按GB/T 8806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分别测量管材同一横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或多个内径值,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管材的平均内径。9.3.3 壁厚 按GB/T 8806的规定,用精度不低于0.02 mm的量具测量层压壁厚和内层壁厚。9.3.4 承口平均内径 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 mm的量具测量承口相互垂直的两内径,以两内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9.3.5 接合长度 按图3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 mm的量具测量接合长度。9.3.6 承口壁厚 按GB/T 8806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 mm的量具测量承口壁厚,读取最小值。9.4 环刚度 按GB/T 9647的规定进行试验,取样时切割点应在波谷的中间。9.5 冲击性能 9.5.1 试样 管材内径小于或等于500 mm时,按GB/T 14152-2001规定取样;管材内径大于500 mm时,可切块进行试验。试块尺寸为:长度200 mm10 mm,内弦长300 mm10 mm,试验时试块应外表面圆弧向上,两端水平放置在底板上,冲击点应保证为波纹的顶端。9.5.2 试验步骤 DB35/T 16732017 9 9.5.2.1 试验按 GB/T 14152-2001的规定进行,落锤的锤头类型为 d90,实验温度为(01),用 V型托板,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环刚度小于或等于 SN6)见表 7,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环刚度大于或等于 SN8)见表8。表7 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 公称内径/mm 落锤质量/kg 冲击高度/mm DN/ID110 0.5 1 600 110DN/ID125 0.5 2 000 125DN/ID160 0.8 2 000 160DN/ID200 1.0 2 000 200DN/ID250 1.6 2 000 250DN/ID300 2.0 2 000 DN/ID300 2.5 2 000 表8 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 公称内径/mm 落锤质量/kg 冲击高度/mm DN/ID110 0.5 1600 110DN/ID125 0.8 2000 125DN/ID160 1.0 2000 160DN/ID200 1.6 2000 200DN/ID250 2.0 2000 250DN/ID300 2.5 2000 DN/ID300 3.2 2000 9.5.2.2 用肉眼观察,试样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裂为试样破坏。根据试样破坏数对照GB/T 14152-2001 的图2或表5判定TIR值。9.6 环柔性 9.6.1 试样 从一根管子上取(30020)mm长度试样三段,两端应与轴线垂直切平。9.6.2 试验步骤 试验力应连续增加,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30%时立即卸荷,观察试样的内壁是否保持圆滑,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9.7 烘箱试验 9.7.1 试样 DB35/T 16732017 10 取(30020)mm 长的管材三段,对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 400 mm 的管材,沿轴向切成两个大小相同的试样;对外径大于400 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四个大小相同的试样。9.7.2 试验步骤 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302),温度达到后,将试样放置在烘箱内,使其不相互接触且不与烘箱四壁相接触。当层压壁厚 e8 mm时,在(1302)下放置 30 min;当层压壁厚 e8 mm 时,在同样温度下放置 60 min,取出时不可使其变形或损坏它们,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出现分层、开裂或起泡为试样不合格。9.8 维卡软化温度 按GB/T 1633规定测定,采用A50法测定,施加负荷为1 kg。9.9 蠕变比率 按GB/T 18042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232),计算并外推至两年的蠕变比率。9.10 氧化诱导时间 按GB/T 19466.6规定进行。试样应取自管材的内表面。9.11 系统适用性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10 检验规则 10.1 产品出厂要求 产品需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10.2 组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情况下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管材内径小于或等于500 mm时,每批数量不超过60 t,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7 d尚不足60 t,则以7 d产量为一批;管材内径大于500 mm时,每批数量不超过300 t,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30 d尚不足300 t,则以30 d产量为一批。10.3 出厂检验 10.3.1 出厂检验项目为8.1,8.2,8.3和8.4 表 5中的环刚度、环柔性和烘箱试验。10.3.2 7.1,7.2 和7.3中除层压壁厚和内层壁厚外,检验按 GB/T 2828.1进行抽样,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6.5,其 N、m、Ac、Re见表 9。DB35/T 16732017 11 表 9 抽样方案 单位:根 批 量 N 样本大小 n 合格判定数 Ac 不格判定数 Re 150 8 1 2 151280 13 2 3 281500 20 3 4 5011200 32 5 6 12013200 50 7 8 320110000 80 10 11 10.3.3 在按10.3.2抽样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 8.4 中的环刚度、环柔性和烘箱试验;并按 9.3.3要求随机抽取3个试样,对 8.3中的层压壁厚、内层壁厚进行测量,取最小值。10.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8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10.5 判定规则 8.1,8.2和8.3 中除层压壁厚和内层壁厚外,任一条不符合表9规定时,判该批为不合格。8.3中的层压壁厚、内层壁厚,8.4中的环刚度、环柔性和烘箱试验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按10.3.2抽取的合格样品中再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如仍不合格,判该批为不合格批。11 标志、运输、贮存 11.1 标志 产品上应有下列永久性标志:a)按6.2规定的标记。b)生产厂名和/或商标。c)产品上应注明生产日期。11.2 运输 产品在装卸运输时,不应受剧烈撞击,抛摔和重压。11.3 贮存 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4 m,远离热源,不得曝晒。DB35/T 16732017 12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弹性密封接头的密封试验方法 A.1 概述 本试验方法参考了欧洲标准EN 1277:1996塑料管道系统 无压埋地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弹性密封圈型接头的密封试验方法。规定了三种基本试验方法在所选择的试验条件下,评定埋地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中弹性密封圈型接头的密封性能。A.2 试验方法 方法1:用较低的内部静液压评定密封性能;方法2:用较高的内部静液压评定密封性能;方法3:内部负气压(局部真空)。A.2.1 内部静液压试验 A.2.1.1 原理 将管材和(或)管件组装起来的试样,加上规定的一个内部静液压p1(方法1)来评定其密封性能。如果可以,接着再加上规定的一个较高的静液压p2(方法2)来评定其密封性能(参看A.2.1.4.4)。试验加压要维持一个规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应检查接头是否泄漏(参看A.2.1.4.5)。A.2.1.2 设备 A.2.1.2.1 端密封装置 有适当的尺和使用适当的密封方法把组装试样的非连接端密封。该装置的固定方式不可以在接头上产生轴向力。A.2.1.2.2 静液压源 连接到一头的密封装置上,并能够施加和维持规定的压力(见A.2.1.4.5)。A.2.1.2.3 排气阀 能够排放组装试样中的气体。A.2.1.2.4 压力测量装置 能够检查试验压力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见A.2.1.4)。注:为减少所用水的总量,可在试样内放置一根密封管或芯棒。A.2.1.3 试样 试样由一节或几节管材和(或)一个或几个管件组装成,至少含一个弹性密封圈接头。被试验的接头应按照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装配。DB35/T 16732017 13 A.2.1.4 步骤 A.2.1.4.1 水温 下列步骤在室温下,用温度(232)的水进行。A.2.1.4.2 安装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设备上。A.2.1.4.3 试验记录 根据A.2.1.4.4和A.2.1.4.5进行试验时,观察试样是否泄漏。并在试验过程中和结束时记下任何泄漏或不泄漏的情况。A.2.1.4.4 实验条件 按以下方法选择试验压力:方法1:较低的内部静液压试验压力p1为0.005(110%)MPa;方法2:较高的内部静液压试验压力p2为0.05(1+100%)MPa。A.2.1.4.5 试验方法 在组装试样中装满水,并排放掉空气,为保证温度的一致性,直径de小于400 mm的管应将其放置至少5 min,更粗的管放置至少15min。在不小于5 min的期间逐渐将静液压力增加到规定的试验压力p1或p2,并保持压力至少15 min,或者到因泄漏而提前中止。A.2.1.4.6 后处理 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受压时间后,减压并排放掉试样中的水。A.2.2 内部负气压试验(局部真空)A.2.2.1 原理 使几段管材和(或)几个管件组装成的试样承受规定的内部负气压(局部真空)经过一段规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通过检测压力的变化来评定接头的密封性能。A.2.2.2 设备 设备(见图A.1)必须至少符合A.2.1.2.1 和A.2.1.2.4中规定的设备要求,并包含一个负气压源和可以对规定的内部负气压测定的压力测量装置(参见A.2.2.4.3和A.2.2.4.6)。DB35/T 16732017 14 M压力表;V负气压;J实验状态下的接头;Z端密封装置。图A.1 内部负气压试验的典型示例 A.2.2.3 试样 试样由一节或几节管材和(或)一个或几个管件组装成,至少含一个弹性密封圈接头。被试验的接头必须按照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装配。A.2.2.4 步骤 A.2.2.4.1 水温 下列步骤在环境温度为(232)的范围内进行,在按照2.2.4.5试验时温度的变化不可超过2。A.2.2.4.2 安装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设备上。A.2.2.4.3 试验记录 方法3:内部负气压(局部真空)试验压力p3为-0.03 MPa(l5%)。A.2.2.4.4 初始气压 按照 A.2.2.4.3 的规定使试样承受一个初始的内部负气压 p3。A.2.2.4.5 试验方法 将负气源与试样隔离。测量内部负压,15 min后确定并记下局部真空的损失。A.2.2.4.6 试验记录 记录局部真空的损失是否超出内部负气压p3的规定要求。A.3 实验条件 A.3.1 条件A:没有任何附加的变形或角度偏差 DB35/T 16732017 15 由一节或几节管道和(或)一个或几个管件组装成的试样在试验时,不存在由于变形或偏差分别作用到接头上的任何应力。A.3.2 条件B:径向变形 A.3.2.1 原理 在进行所要求的压力试验前,管材和(或)管件组装成的试样已受到规定的径向变形。A.3.2.2 设备 设备应能够同时在管材上和另外在连接密封处产生一个恒定的径向变形,并增加内部静液压。它应该符合A.2.1.2和A.2.2.2。A.3.2.2.1 机械式或液压式装置作用于沿垂直于管材轴线的垂直面自由移动的压块,能够使管材产生必需的径向变形(参见A.3.2.3)。对于直径等于或大于400 mm的管材,每一对压块应该是椭圆形的,以适合管材变形到所要求的值时预期的形状,或者配备能够适合变形管材形状的柔性带或橡胶垫。压块宽度为b1,根据管材外径,规定如下:de710 mm时,b1=100 mm,710 mmde1000 mm时,b1=150 mm,de1000 mm时,b1=200 mm,承口端与压块之间的距离L必须为0.5 d e 或者100 mm,取其中的较大值。对于双壁波纹管材,压块必须至少覆盖两条波纹。A.3.2.2.2 机械式或液压式装置,作用于沿垂直于管材轴线的垂直面自由移动的压块,能够使连接密封处产生必需的径向变形(参见A.3.2.3)。压块宽度b2,应该根据管材的外径de,规定如下:de110 mm时,b2=30 mm,110 mmde315 mm时,b2=40 mm,de315 mm时,b2=60 mm,A.3.2.2.3 夹具,必要时,试验设备可用夹具固定端密封装置,抵抗内部试验压力产生的端部推力。在其他情况下,设备不可支撑接头抵抗内部的测试压力。对于密封圈(一个或几个)放置在管材端部的接头,连接密封处径向变形装置的压块位置应使得压块轴线与密封圈(一个或几个)的中线对齐,除非密封圈位置使装置的压块边缘与承口端部不足25 mm,在这种情况下,压块的边缘应该放置到使L1至少为25 mm,如果可能(例如,承口长度大于80 mm),L2至少也为25 mm(见图A.3)。A.3.2.3 步骤 使用机械式或液压式装置,对管材和连接密封处施加必须的压缩力,从而形成管材变形(101)%,连接密封处变形(50.5)%,造成最小相差是管材公称外径的5%变形。A.3.3 条件C:角度偏差 A.3.3.1 原理 在进行所要求的压力测试前,由管材和(或)管件组装成的试样已受到规定的角度的偏差。A.3.3.1 设备 DB35/T 16732017 16 设备应符合A.2.1.2和A.2.2.2的要求。另外它还必须能够使组装成的接头达到规定角度偏差。图A.2所示为典型示例。A.3.3.2 步骤 角度偏差如下:de315 mm时,=2 315 mmde630 mm时,=1.5 de630 mm时,=1 如果设计连接允许有角度偏差,则试验角度偏差是设计允许角度偏差和角度偏差的总和。G连接密封处变形的测量点;H管材变形的测量点;W可调支撑;P管材;R管材或管件;S承口支撑;角度偏差。图A.2 产生径向变形和角度偏差的典型示例 DB35/T 16732017 17 E柔性带或椭圆形压块 图A.3 在连接密封处压块的定位 A.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a)DBXX XXXXXXXX本附录及参考的标准;b)选择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c)管材、管件、密封圈包括接头的名称;d)以摄氏度标注的室温T;e)在试验条件B下:f)管材和承口的径向变形;g)从承口端部到压块的端面之间的距离L,以 mm标注。h)在测试条件C下:i)受压的时间,以min标注;j)设计连接允许有角度偏差和角度,以度标注;k)试验压力,以MPa标注;l)受压的时间,以min标注;m)如果有泄漏,报告泄漏的情况以及泄漏发生时的压力值;或者是接头没有出现泄漏的报告;n)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因素,比如本附录中未规定的意外或任意操作细节;o)试验日期。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行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_ DB35/T 16732017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 波纹管技术条件 DB35/T 16732017*2017 年 8 月第一版 2017年 8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埋地排水排污用改性聚丙烯(PP)双壁波纹 管技术条件DB35/T 1673-2017.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