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在用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DB13/T 5050-2019.pdf
ICS 73-010 D 09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050 2019 煤矿在用 井下作业 人员管理 系统 安全检测 检验规范 2019-07-04 发布 2019-08-01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5050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标准 由河 北煤 矿安 全监 察局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煤 矿安全 监察 局安 全技 术中 心、冀 中能 源集 团有 限责 任公司、开 滦(集团)有限责 任公 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张俊 生、郭 伟超、宋 战昆、白 卫生、毛国 力、郑庆 学、马旺、程军、张 晖、郜志。本标准 为首 次发 布。DB13/T 5050 2019 1 煤 矿在用 井下 作业 人员管 理系统 安 全检测 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煤 矿在 用井 下作业 人员 管理 系统(以 下简称 系统)安 全检 测检 验的基 本条 件、检 验项目及 技术 要求、检 验方 法、检 验规 则和 判定 规则。本标准 适用 于河 北省 范围 内煤矿 在用 井下 作业 人员 管理系 统的 检测 检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AQ 1048-2007 煤矿 井下 作业人 员管 理系 统使 用与 管理规 范 AQ 6210-2007 煤矿 井下 作业人 员管 理系 统 通用 技术条 件 3 术语和 定义 AQ 6210-2007 界 定的 术语 和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为 了便于 使用,以下 重 复列 出了AQ 6210-2007 中的一些 术语 和定 义。3.1 煤矿井 下作 业人 员管 理系 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监测井 下人 员位 置,具有 携卡人 员出/入 井时 刻、重 点区域 出/入时 刻、限制 区 域出/入时 刻、工作时间、井下 和重 点区 域人 员数量、井 下人 员活 动路 线等监 测、显示、打 印、储存、查询、报 警、管 理等功能。AQ 6210-2007,定义3.1 3.2 识别卡 identification card 由下井 人员 随身 携带,保 存有约 定格 式电 子数 据的 卡片,当进 入位 置监 测分 站的识 别范 围时,将用于人 员识 别的 数据 发送 给分站。AQ 6210-2007,定义3.2 3.3 位置监 测分 站 location monitoring substation 通过无 线方 式读 取识 别卡 内用于 人员 识别 的信 息,并发送 至地 面传 输接 口。AQ 6210-2007,定义3.3 DB13/T 5050 2019 2 3.4 传输接 口 transmission interface 接收分 站发 送的 信号,并 送主机 处理;接 收主 机信 号、并 送相 应分 站;控制 分站的 发送 与接 收,多路复 用信 号的 调制 与解 调,并 具有 系统 自检 等功 能。AQ 6210-2007,定义3.4 3.5 主机 host 主要用 来接 收监 测信 号、报警判 别、数据 统计 及处 理、磁 盘存 储、显示、声 光报警、人 机对 话、控制打 印输 出、与管 理网 络联接 等。AQ 6210-2007,定义3.5 3.6 并发识 别数 量 concurr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 携卡人 员以 最大 位移 速度 同时通 过识 别区 时,系统 能正确 识别 的最 大数 量。AQ 6210-2007,定义3.6 3.7 漏读率 misreading rate 携卡人 员以 最大 位移 速度 和最大 并发 数量 通过 识别 区时,系统 漏读 和误 读的 最大数 量与 通过 识 别区的识 别卡 总数 的比 值。AQ 6210-2007,定义3.7 3.8 工作异 常人 员 the absentees 未在规 定时 间到 达指 定地 点的人 员。AQ 6210-2007,定义3.8 3.9 识别区 域 identifiable area 系统能 正确 识别 识别 卡的 无线覆 盖区 域。AQ 6210-2007,定义3.9 3.10 重点区 域 key area 采区、采煤 工作 面、掘进 工作面 等重 要区 域。AQ 6210-2007,定义3.10 3.11 限制区 域 forbidden area 盲巷、采空 区等 不允 许人 员进入 的区 域。AQ 6210-2007,定义3.11 DB13/T 5050 2019 3 3.12 最大位 移速 度 maximum velocity 识别卡 能被 系统 正确 识别 所允许 的最 大移 动速 度。AQ 6210-2007,定义3.12 4 检验基 本条 件 4.1 受检的 系统 应有 产品 合格 证,纳 入矿 用安 全标 志管 理目录 的产 品应 有矿 用产 品安全 标志 证书。4.2 受检的 系统 应具 备监 测、显示、打印、储 存、查询、报警、管 理功 能,能 够 正常运 行。5 检验 项目 及技 术要 求 5.1 环境条 件 5.1.1 地面机 房、值班 室应 符合 下列要 求:a)环境温 度:15 30;b)环境湿 度:40%RH70%RH;c)照度不 低 于300 lx。5.1.2 井下设 备安 装环 境应 符合 下列要 求:a)环境温 度:0 40;b)环境湿 度:不大 于 95%RH;c)不存在 爆炸 危险。5.2 供电电 源 5.2.1 地面设 备交 流电 源质 量应 满足下 列要 求:a)电压允 许偏 差10%;b)频率允 许偏 差5%。5.2.2 井下设 备交 流电 源质 量应 满足下 列要 求:a)额定电 压,127V/380V/660V/1140V,允 许偏 差:1)专用于 井 底 车场、主 运输 巷:20%10%;2)其他井 下产 品:25%10%。b)频率允 许偏 差5%。5.3 主要功 能 5.3.1 系统应 具有 下列 监测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携卡人 员出/入 井时 刻、出/入重 点区 域时 刻、出/入 限制区 域时 刻;b)识别携 卡人 员出/入 巷道 分 支方向;c)对乘坐 各种 运输 工具 的携 卡人员 进行 准确 识别;d)识别多 个同 时进 入识 别区 域的识 别卡;DB13/T 5050 2019 4 e)识别卡 工作 是否 正常;f)每位下 井人 员携 带 1 张卡 唯一性 检测。5.3.2 系统应 具有 下列 报警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下井超 时人 员总 数及 人员、超员 人员 总数 及人 员;b)携卡人 员出/入 重点 区域 超 时人员 总 数 及人 员、超员 人员总 数及 人员;c)携卡人 员出/入 限制 区域 总 数及人 员;d)工作异 常人 员总 数及 人员;e)携卡人 员下 井活 动路 线异 常。5.3.3 系统应 具有 存储 下列 内容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出/入 井时 刻;b)出/入 重点 区域 时刻;c)出/入 限制 区域 时刻;d)进/入 分站 识别 区域 时刻;e)出/入 巷道 分支 时刻 及方 向;f)超员总 数、起止 时刻 及人 员;g)超时人 员总 数、起止 时刻 及人员;h)工作异 常人 员总 数、起止 时刻及 人员;i)卡号、姓名、身 份证 号、出生年 月、职务 或工 种、所在部 门或 区队 班组、主 要工作 地 点 等。5.3.4 系统应 具有 下列 查询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按人员 查询;b)按时间 查询;c)按地域 查询;d)按识别 区查 询;e)按超时 报警 查询;f)按超员 报警 查询;g)按限制 区域 报警 查询;h)按工作 异常 报警 查询;i)按人员 分类 查询;j)按部门 查询;k)按工种 查询 等。5.3.5 系统应 具有 下列 显示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汉字显 示和 提示 功能;b)列表显 示,显 示下 井人 员 总数及 人员、重点 区域 人 员总数 及人 员、超 时报 警 人员总 数及 人员、超员报 警人 数总 数及 人员、限制 区域 报警 人员 总数 及人员、特 种作 业人 员工 作异常 报警 总 数及人员;c)模拟动 画显 示,显示 巷道 布置模 拟图、人 员位 置及 姓名、超时 报警、超 员报 警、进 入限 制 区域报警、特 种作 业人 员工 作异常 报警;d)设备布 置图 显示,显 示分 站、电 源箱、传 输接 口和 电缆等 设备 的设 备名 称、相对位 置和 运 行状态等;DB13/T 5050 2019 5 e)可漫游、分 页、总图 加局 部放大。5.3.6 系统应 具有 汉字 报表、初 始化参 数召 唤打 印功 能,应能打 印下 井人 员总 数及 人员、重 点区 域人员总数 及人 员、超 时报 警 人员总 数及 人员、超员 报 警人员 总数 及人 员、限 制 区域报 警人 员总 数及 人员、特种作 业人 员工 作异 常报 警总数 及人 员、领导 干部 每月下 井总 数及 时间 统计 等。5.3.7 系统应 具有 下列 人机 对话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参数修 改、功能 调用、图 形编辑 等;b)操作权 限管 理,对参 数设 置等必 须使 用密 码操 作,并具有 操作 记录;c)在任何 显示 模式 下,均可 直接进 入所 选的 列表 显示、模拟 图显 示、打印、参 数设置、页 面 编辑、查 询等 方式。5.3.8 系统应 具有 自诊 断功 能,当分站、传输 接口 等设 备 发生故 障时,报警 并记 录 故障时 间和 故障 设备,以 供查 询及 打印。5.3.9 系统主 机应 具有 双机 切换 功能。5.3.10 系统应 具有 备用 电源。5.3.11 系统应 具有 网络 接口,能 上传有 关信 息。5.3.12 系统软 件应 具有 下列 功能,并能 正常 工作:a)自监视;b)容错;c)实时多 任务,对 参数 传输、处理、存 储和 显示 等能 周期地 循环 运行 而不 中断;d)数据备 份。5.3.13 系统应 具有 防止 修改 实时 数据和 历史 数据 等存 储内 容(参 数设 置及 页面 编辑 除外)功能。5.3.14 分站应 具有 数据 存储 功能。当系 统通 信中 断时,分 站存储 识别 卡卡 号和 时刻,系统 通信 正 常时,上 传至 中心 站。5.4 技术指 标 5.4.1 最大位 移速 度 最大位 移速 度不 得小 于5 m/s。5.4.2 并发识 别数 量 并发识 别数 量不 得小 于80。5.4.3 传输距 离:a)识别卡 与分 站之 间的 无线 传输距 离不 小 于 10 m;b)分站至 传输 接口 之间 的传 输距离 不小 于 10 km。5.4.4 最大监 控容 量 系统接 入的 分站 数量、配 备的识 别卡 数量 应符 合产 品规定。DB13/T 5050 2019 6 5.4.5 最大巡 检周 期 系统巡 检周 期应 不大 于30 s。5.4.6 存储时 间 系统存 储时 间应 符合 下列 要求:a)携卡人 员出/入 井时刻、出/入重 点区 域时 刻、出/入 限制区 域时 刻、进入 识别 区域时 刻、出/入巷道 分支 时刻 及方 向、超员、超时、工 作异 常、卡号、姓名、身 份证 号、年龄、职务 或 工种、所 在区 队、班组 主要 工作地 点等 记录 应保 存 3 个月以 上,当主 机发 生故 障时,丢失 信 息的时间 长度 应不 大 于 5 min;b)分站存 储数 据时 间应 不小 于 2 h。5.4.7 画面响 应时 间 调出整 幅画 面的 响应 时间 应不大 于5 s。5.4.8 双机切 换时 间 从工作 主机 故障 到备 用主 机投入 正常 工作 时间 应不 大于5 min。5.4.9 备用电 源工 作时 间 在电网 停电 后,备用 电源 应 能保 证系 统连 续监 控时 间不小 于2 h。5.5 设备配 置与 安装 5.5.1 各个人 员出 入井 口、重点 区域出/入 口、限制 区域 等 地点应 设置 分站,并 能满 足监测 携卡 人员出/入 井、出/入 重点 区域、出/入限 制区 域的 要求。5.5.2 识别卡 应专 人专 卡,并配 备不少 于经 常下 井人 员总 数 10%的 备用 卡。5.5.3 调度室 应设 置显 示设 备,显示井 下人 员位 置等 信息。5.5.4 各个人 员出 入井 口应 设置 检测识 别卡 工作 是否 正常 和唯一 性的 装置。5.5.5 分站应 设置 在便 于读 卡、观察、调试、检 验且 围岩 稳定、支护 良好、无 淋水、无杂 物 的 位 置。5.5.6 中心站 应双 回路 供电。5.5.7 中心站 设备 应有 可靠 的接 地装置 和防 雷装 置。5.5.8 入井电 缆的 入井 口处 应具 有可靠 的防 雷装 置。5.5.9 中心站 应配 置防 火墙 等网 络安全 设备。5.5.10 中心站 应使 用录 音电 话。5.6 维护和 管理 5.6.1 应指定 人员 负责 系统 的日 常检查 与维 护工 作并 有人 员岗位 责任 制。5.6.2 识别卡 发放 及信 息变 更应 由专人 负责 管理。5.6.3 应定期 对系 统进 行巡 视和 检查。DB13/T 5050 2019 7 5.6.4 中心站 应 24 h 有人 值班。5.6.5 应建立 以下 帐卡 及报 表:a)设备、仪表 台账;b)设备故 障登 记表;c)检修记 录;d)巡检记 录;e)中心站 运行 日志;f)监测日(班)报 表;g)设备使 用情 况月 报表。5.6.6 煤矿应 绘制 系统 设备 布置 图,图 上标 明分 站、电源、中心 站等 设备 的位 置、接线、传输 电 缆、供电电 缆等,根 据 实 际布 置及时 修改,并 报矿 技术 负责人 审批。5.6.7 应每3 个月 对系 统信 息资 料、数 据进 行备 份,备份 数据应 保 存 2 年 以上。5.6.8 图纸、技术 资料 应保 存 2 年以上。6 检验方 法 6.1 环境条 件 6.1.1 使用最 大允 许误 差不 超过 1.0,5%RH 的仪 表 测量环 境温 湿度。6.1.2 使用准 确度 等级 不低 于 2 级的照 度计 测试 距地 面 为0.75 m 的 主机操 作位 水平 面上的 照度。6.2 供电电 源 6.2.1 使用准 确度 等级 不低 于 1 级的电 压测 量仪 测量 电压。6.2.2 使用准 确度 等级 不低 于 1 级的电 能质 量测 试仪 表测 量频率 偏差。6.3 主要功 能 6.3.1 监测功 能 指定人 员携 卡按 规定 路线 模拟各 种状 态,查看 系统 识别信 息。6.3.2 报警功 能 修改系 统中 报警 限值,指 定人员 模拟 各种 状态,查 看系统 报警 信息。6.3.3 存储功 能 查看6.3.1、6.3.2 试 验的 各种信 息存 储状 态。6.3.4 查询、显示 功能 调取各 种信 息,目测 检查 系统查 询功 能、显示 功能。6.3.5 打印功 能 DB13/T 5050 2019 8 操作主 机,打印 相关 内容,检查 打印 功能。6.3.6 人机对 话功 能 操作主 机,逐项 检查 人机 对话功 能。6.3.7 自诊断 功能 模拟分 站、传输 接口 故障,查看 报警 和记 录信 息。6.3.8 断开分 站通 信 5 min 后,恢复,查看 分站 数据 存储 及上传 状态。6.3.9 其他功 能模 拟检 查。6.4 技术指 标测试 6.4.1 最大位 移速 度测 试 最大并 发数 量的 识别 卡同 时通过 分站 识别 区,测量 其正确 识别 的最 大位 移速 度。6.4.2 最大并 发识 别数 量测 试 以最 大速 度通 过分 站识 别 区,测 量在 正确识 别的 情况 下,识 别卡 同时通 过分 站识 别区的 最大 数 量。6.4.3 传输距 离测 试。a)以分站 为中 心,确 定 10 m 区域,随机 选取 不少 于 5 个识别 卡,置于 区域 外,查看识 别状 态,验证识 别卡 与分 站间 的无 线传输 距离 是否 符合 要求。b)使用仿 真线 进行 模拟 实验(现场 不具 备测 试条 件的,采用 查看 系统 设备 布置 图,按 照图 纸 比例测算 分站 至传 输接 口距 离)。6.4.4 检查系 统设 备台 账,确定 分站及 识别 卡数 量。6.4.5 巡检周 期测 试 采用分 辨 率 不大 于0.1 s 的 秒表测 量一 个巡 检周 期的 时间。6.4.6 存储时 间测 试 调取数 据库 存储 信息,检 查存储 时间。6.4.7 画面响 应时 间测 试 用分辨 率不 大于0.1 s 的秒 表测试 每幅 画面 从输 入命 令结束 到全 部画 面显 示完 毕的时 间,试验 重 复进行3 次,取平 均值 作为 画 面响应 时间。6.4.8 双机切 换时 间测 试 模拟主 机故 障,采用 分辨 率不大 于0.1 s的 秒表 测量 备用机 自主 机故 障开 始到 备用机 正常 工作 的 时间,即 为双 机切 换时 间。6.4.9 备用电 源工 作时 间测 试 系统使 用备 用电 源,采用 分辨率 不大 于0.1 s 的秒 表 测量系 统正 常工 作的 时间 是否达 到2 h。DB13/T 5050 2019 9 6.5 设备配 置与 安装 查阅资 料,查看 现场。6.6 维护和 管理 查阅资 料,查看 现场。7 检验规 则 7.1 常规检 验 正常运 行的 系统 每2 年应 进 行1次 检验。7.2 非常规 检验 在有下 列情 况之 一时,应 进行 非 常规 检验:a)新安装 的系 统;b)系统升 级改 造后;c)系统停 止运 行6 个月 以上,重新 启用 之前;d)其他需 要检 测检 验的 情况。8 判定规 则 8.1 将所有 检验 项目 分 为 A 类、B 类,分 类见 表1。8.2 表1 中A 类 项目 为否 决项 目,有 一项 不合 格即 判定 该系统 不合 格;B 类 项目 有 三项不 合格 即判 定该系统 不合 格。表 1 检验 项目 分类 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项目类别 1 环境条件 5.1.1 6.1 B 5.1.2 6.1 B 2 供电电源 5.2.1 6.2 B 5.2.2 6.2 B 3 主要功能 5.3.1 6.3.1 A 5.3.2 6.3.2 A 5.3.3 6.3.3 A 5.3.4 6.3.4 B 5.3.5 6.3.4 B 5.3.6 6.3.5 B 5.3.7 6.3.6 A 5.3.8 6.3.7 A 5.3.9 6.3.9 A 5.3.10 6.3.9 B DB13/T 5050 2019 10 表 1 检验 项目 分类 表(续)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项目类别 3 主要功能 5.3.11 6.3.9 B 5.3.12 6.3.9 B 5.3.13 6.3.9 A 5.3.14 6.3.8 A 4 技术指标 5.4.1 6.4.1 A 5.4.2 6.4.2 A 5.4.3 6.4.3 A 5.4.4 6.4.4 B 5.4.5 6.4.5 B 5.4.6 6.4.6 B 5.4.7 6.4.7 B 5.4.8 6.4.8 B 5.4.9 6.4.9 B 5 设备配置与安装 5.5.1 6.5 B 5.5.2 6.5 B 5.5.3 6.5 B 5.5.4 6.5 A 5.5.5 6.5 B 5.5.6 6.5 B 5.5.7 6.5 B 5.5.8 6.5 B 5.5.9 6.5 B 5.5.10 6.5 B 6 维护和管理 5.6.1 6.6 B 5.6.2 6.6 B 5.6.3 6.6 B 5.6.4 6.6 B 5.6.5 6.6 B 5.6.6 6.6 B 5.6.7 6.6 B 5.6.8 6.6 B DB13/T 5050 2019 11 参 考 文 献 1 煤矿 安全 规程(2016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