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DB51/T 2610-2019.pdf

  • 资源ID:184314       资源大小:2.25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DB51/T 2610-2019.pdf

ICS 03.080 A 16 DB51 四川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10 2019 节约型机 关建设规 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 conserving government agencies 2019-10-25 发布 2020-01-01 实施 四 川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T 2610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3 3 术 语与 定义.3 4 总 体要 求.3 5 机 关运 行经 费节 约.4 6 机 关资 产节 约.5 7 机 关后 勤服 务节 约.7 8 机 关能 源资 源节 约.8 9 机 关人 力资 源节 约.9 10 评价.9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机关国 内公 务接 待标 准.11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机关会 议和 培训 费控 制标 准.12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机关差 旅费 控制 标准.13 附录D(规 范性 附录)办公用 房装 修标 准.19 附录E(规 范性 附录)办公用 房使 用面 积配 置标 准.20 附录F(规 范性 附录)公务用 车配 置标 准.22 附录G(规 范性 附录)办公家 具、设备 和耗 材配 置标准.24 附录H(规 范性 附录)机关食 堂厨 师、厨工 配备 标准.26 参考文 献.27 DB51/T 261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规则起 草。本标准 由四 川省 机关 事务 管理局 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四 川省 机关事 务管 理局、四 川万 豪企业 管理 咨询 有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陈国 忠、周昊、彭葛 飞、倪 涵、徐杰、陈 科丰、李薇、赵俊杰、张锦 秋、王 维忠、王 文江、李 君泽、丁 培杰、祝方 华。DB51/T 2610 2019 3 节 约型机 关建设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节 约型 机关 建设的 总体 要求、机 关运 行 经费节 约、机关 资产 节约、机关后 勤服 务节 约、机关能 源节 约、机关 人力 资源节 约以及 评价 的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 四 川省 各级 党的机 关、人大 机关、行 政机关、政 协机 关、监 察 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人民 团体、民 主党 派机关 的节 约型 机关 建设 活动,使用 财政 性资 金的 事业单 位可 参照 执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9149 公 共机 构能 源 资源计 量器 具配 备和 管理 要求 GB/T 50378 绿 色建 筑评 价 标准 DB51/T 1713 公 共机 构节 约能源 资源 管理 规范 DB51/T 1951 公 共机 构能 源资源 消费 统计 规范 DB51/T 2534-2018 机关 办 公区物 业管 理服 务规 范 3 术语与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节约型 机关 resource conserving government agencies 在组织、建 设、运 行、发 展等各 个环节,严格 遵守 相关法 律、法规、政策 和 标准要 求,践行 节约 理念,通 过建 立和 实施 节约 管理制 度机制、有效 采用 管理手 段和 技术 措施,合 理利用 和 节 约人 力、物 力 和财力等 各种 资 源,控 制运 行成本,以 尽可 能少 的 资 源消耗 获得 最大 的公 共管 理和服 务保 障效 益 的 机 关。4 总体要 求 4.1 节约型 机关 建设 应遵 循依 法合理、集 约高 效、绿色 安全的 原则,做 到财 尽其 力、物 尽其 用、人尽其责、功尽 其效。4.2 机关 应 建立 完善 节约 型机 关建设 的组 织机 构和 制度 体系,构建 高效 有序 协调 的工作 机制,确 保节约型机 关目 标的 实现。4.3 机关 应 融合 运用 互联 网、大数据、云 计算、物 联网、人工 智能 等现代 信 息技 术和绩 效管 理手 段,提高节 约型 机关 建设 质效。4.4 机关 应 定期 开展“厉 行节 约”教 育和 培训,提 高节 约意识 和技 能。DB51/T 2610 2019 4 5 机关运 行 经 费节 约 5.1 一般要 求 5.1.1 机关应 加强 机关 运 行 经费 预算编 制管 理,严格 执行 国家有 关财 务制 度。5.1.2 机关应 严格 执行 保障 机关 运行基 本需 求的 实物 定额 和服务 标准,实 行经 费支 出总额 控制。机关预算支 出定 额标 准和 有关 支出标 准应 结合 当地 经济 社会发 展水 平制 定,并 区 分地区、季节 分类 制定、适时更新 出行、住 宿标 准。5.1.3 机关应 严格 控制 公务 接待 经费、公务 用车 购置 和运 行 维护 经 费、因 公出 国(境)经 费在 机关 运行经费 预算 总额 中的 规模 和比例。5.1.4 采购货 物、工 程和 服务 应 按国家 和省 级相 关法 律法 规执行,遵 循经 济适 用、绿 色环保、优质 高效的原则。5.1.5 机关应 执行 公务 卡强 制结 算目录,目 录 内 的支 出应 使用公 务 卡 或银 行 转 账结 算,不 应 以 现金 方式结算。5.2 办公用 房建 设维 修经 费 5.2.1 机关应 规范 办公 用房 建设 资金来 源和 管理 方式,建 设项目 投资 统一 由政 府预 算建设 资金 安排。5.2.2 设计的 建设 规模、投 资规 模及装 修标 准应 控制 在项 目建议 书批 复的 范围 之内。5.2.3 办公用 房大 中修 项目 经费 使用管 理应 遵循 统筹 安排、专款 专用、讲 求绩 效的 原则,按照 预算 批复的经 费使 用用 途和 要求 开支。5.3 公务用 车购 置和 运维 经费 5.3.1 公务用 车购 置经 费 应 实行 预算管 理。5.3.2 公务用 车主 管部 门应 统一 组织实 施公 务用 车集 中采 购。5.3.3 机关应 健全 公务 用车 油耗、运行 费用 单车 核算、使 用公示 和 激 励约 束 制 度,降低运 维 成 本。5.4 公 务接 待经 费 5.4.1 公务接 待应 执行“先 审批、后接待”的程 序。5.4.2 公务接 待开支 范 围应 仅限 于按规 定安 排 1 次工 作餐 的餐费,不 应 在 接待 费中 列支食 品、茶叶、香烟、礼品 等与 公务 接待 无关的 费用。机关 国内 公 务接待 标准 应按 附 录 A 执 行。5.4.3 机关应 控制 公务 接待 规模,杜绝 铺张 浪费,倡 导轻 车 简从,减 少陪 同人员。5.4.4 公务接 待报 销应 具备“三 单”(原始 正规 票据、派 出单位 公函、接 待清 单及 附件),“三单”不齐全 或者 内容 不一 致的,不能 报销 费用。5.4.5 机关应 及时 公示 公务 接待 经费预 算、决算 等情 况。5.5 会议和 培训 经费 5.5.1 会议费、培 训费(除 师资 费外)应实 行分 类综 合定 额控制,各项 经 费间 按相 关规定 调剂 使用。省直机 关会 议规 模、会议 费和培 训费 标准 应按 附 录B 执行,其 他各 级机 关可 参照制 定 并 执行。5.5.2 机关组 织会 议和 培训 应优 先利用 和选 择单 位内 部会 议室、礼堂 等场 所,简朴 布置会 议场 地,有条件的 宜采 用网 络、视频 等信息 化手 段。5.5.3 机关应 精简 会议,控 制会 议数量 和规 模,缩短 会议 时间,能合并 的 应合 并召 开,无 实质 内容 的或上级 已有 明确 安排 的不 应再召 开。会议 不 应 在风 景名胜 区 召 开,不 应 发放 礼品和 纪念 品。5.5.4 机关应 建立 并落 实会 议费、培训 费公 示及 年报 制度。DB51/T 2610 2019 5 5.6 差旅费 5.6.1 公务出 差应 执行“先 审批、后出 差”的 程 序,从严 控制出 差人 数和 天数,从 严控制 和审 批因 公临时出 国(境)。5.6.2 省直机 关 出 差人 员乘 坐交 通工具 等级、差旅 住 宿费、伙食 补助 费标准 应按 附录 C 执 行,其他 各级机关 可参 照制 定并 执行。未按 规定 乘坐 交通 工具、住宿 的,超支 部分 应由 个人自 理。5.6.3 公杂费 应按 出差 自然(日 历)天 数计 算,包干 使用。6 机关资 产节 约 6.1 一般要 求 6.1.1 机关应 逐步 建立 通用 资产 配置、使用、调 剂和 回收 利用相 结合 的资 产管理 机 制,研 究建 立资 产共享共 用、循环 利用 与资 产绩效、资 产配 置、单位 预算挂 钩的 联动 工作 机制。6.1.2 机关应 按 机 构编 制管理 部 门批复 的编 制人 数、人员 职级、内设 机构 等情 况 和 资产配 置标 准综合配置资产。6.1.3 资产配 置应 以满 足基 本运 行需求 为原 则,涉及 政府 采购的,应 按 政 府采 购的 相关规 定实 施。宜优先配 置具 有较 强安 全性、稳定 性、兼容 性且 能耗 低、维 修便 利的 设备,不 应超标 准配 置高 端 设 备,不应超数 量配 备资 产。6.1.4 机关应 运用 物联 网、大数 据 等信 息 技 术对 资产 进行 精细化 管理。6.1.5 机关应 对闲 置资 产实行 内 部调剂,鼓 励设 置各 级政 府公物 仓,提高 资产 使用 效益。6.1.6 资产达 到规 定最 低使 用年 限但可 继续 使用 的,或经 修复可 继续 使用 的,应继 续使用;未 达到 规定最低 使用 年限 的,经专业 鉴定 无法 继续 使用 或继 续使用 维护 成本 过高 需要 提前报 废的,应 按 资 产 处 置程序执行。6.1.7 机关应 加强 对专 利权、著 作权、土地 使用 权、非专 利技术 等无 形资 产的 管理,保证 安全 完整。6.2 办公用 房 机关 办 公用 房节 约管 理的 内容及 要求 应符 合表1 的 规 定。表1 机关办 公用 房节 约管 理的 内容及 要求 项目 内容及要求 基本原则 1.应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和机关用 地集中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规 划、统一权属、统一配置、统 一处置。2.建立办公用房建设、配置、使用、维修、处置审批制度。3.运用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手段,推进公平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规划设计 1.规划选址和用地应符合国 土 空间 规 划 相 关 要求,节约集约用 地,不应超标准占地、低效利 用土地,具备条件的机关逐步推进集中或相对集中办公,共用配套附属设施。2.应按照简朴、实用、安全、节 能原则,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建 设标准、单位综合造价标准和 公共建设节能设计标准。机关办公 楼不应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严禁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 园等设施。3.办公用房建筑宜推行绿色节能设计,宜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和新型绿色环保材料。4.建筑装修宜与土建一体化设计。机关办公用房装修设计应满足构造简洁、色彩适宜,营造庄重、实用、协调的装饰效果,因地制宜地选用节能环保装修材料或构配件。装修和选用要求见附录 D。DB51/T 2610 2019 6 配置 1.办公用房配置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从严核定面积。见附录 E。2.机关需要配置办公用房的,应优先整合现有办公用房资源调剂解决。3.应按照“建新交旧、调新交旧”的原则,在搬入新办公用房后,及时将原办公用房腾退移交。使用 1.具备条件的办公室应采用大开 间等形式,提高办公用房利用 率;会议室、接待室等服务用 房,可采取可拆卸式隔断设计,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2.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在核定面积 内合理安排使用办公用房,不应 调 整 给 其 他 单 位 使 用,不 应擅 自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性质和房屋结构,不应进行违章搭建等。3.机关应建立健全向社会购买物 业服务 的 机制,逐 步 实 现 办 公用 房 物 业 服 务 社 会 化、专 业 化,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统一的 物业管理服务。维修 1.办公用房因 使用时 间较长、设 施设备老化、功能 不全、存在 安全隐患等 原因需 要大中 修的,可提出维修申请。2.应科学编制维修规划,批准后 严格实施,未经审批的大中修项目不应擅自组织实施。3.维修改造应 在保证 安全、节能、节水、节 材、环 保,注 重维 护和完善办 公用房 及其设 施使 用功能的前提下,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处置利用 1.同一区域内闲置办公用房具备条件的,应加强跨系统、跨层级调剂使用。2.具 备条件的,可将闲置 办 公 用房 转 为 便 民 服 务、社 区 活 动 等公 益 场 所,或 按 有 关 规 定 置 换为 其他符合国家政策和需要的资产。6.3 公务用 车 机关公 务用 车节 约管 理的 内容及 要求 应符 合表2 的 规 定。表2 机关公 务用 车节 约管 理的 内容及 要求 项目 内容及要求 车辆配备 1.公务用车应实行统一编制管理,配备标准和使用符合国家和省级的最新规定。见附录 F。2.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 头 使用 新 能 源 汽 车,按 规 定 逐 步 扩大 新 能 源 汽 车 配 备 比 例。用 于机 要通信、相对固定路线执法执勤等 的车辆购置更新时,应 以采购新能源汽车为主。3.各级机关确因工作需要超出规定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应 报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车辆使用 1.应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登记、公示等制度。2.应将公务用车纳入信息平台集中管理,统筹调度、高效使用。3.公务活动出行目的地点相同或 相近的,宜拼车出行。应 减 少公 务 用 车 长 途 行 驶,工 作 人 员到 外地办理公务,除特殊情况外,应乘用公共交通工具。4.宜引进社会资本,逐步推行自 助分时租赁模式。外 事 接 待、会 议 和 集 体 活 动 用 车 应 主要通过 社会租赁方式解决,租赁以完成单次工作任务为租用时限,不得租用超标车 或者豪华品牌汽车。5.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应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管理 制度,健全公务用车油 耗、运行 费用单车核算和年度绩效评价制度。节假日期间除工作需要外应封存停驶。6.应提倡“135”等绿色、低碳出 行方式。注:“135”出行方 式是 指1 公里 以内步行、3 公里 以内骑 自行车、5 公 里左右 乘坐公 共交通 工具。配套设施建设 1.宜设立节地型或生态型停车场,减少地面停车。2.应设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3.宜建设新能源汽车自助共享租赁服务 站点。4.停车场宜规划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DB51/T 2610 2019 7 6.4 办公家 具、设备 和耗 材 6.4.1 机关办 公家 具、设备 和耗 材的配 置应 符合 简朴、耐 用、环 保要 求,通过 调剂 方式盘 活存 量资 产,不应配 置豪 华家 具、高 档 皮革家 具和 高端 设备。省 直机关 配置 标准 应按 附 录G 执行,其他 各级 机关 可参照制定 并执 行。6.4.2 机关应 优化 办公 家具、设 备和耗 材的 使用,已 到更 新年限 尚能 继续 使用 的,不应报 废处 置。6.4.3 机关应 积极 采 用 信息 化手 段,推 行无 纸化 办公,减 少一次 性办 公用 品消 耗,提倡办 公耗 材再 利用,宜 采用 环保 再生 纸、再生鼓 粉盒 等资 源再 生品。6.4.4 机关应 开展 垃圾 分类 处理,建立 办公 家具、设 备和 耗材 的 回收 处理 机制。对 产生的 非涉 密的设备和耗 材 进 行集 中回 收处 理,涉 密的,按 有关 规定 进行销 毁。6.5 信息 化 资产 机关信息 化 资产 节约 管理 的内容 及要 求应 符合 表3 的 规定。表3 机关信 息 化 资产 节约 管理 的内容 及要 求 项目 内容及要求 规划 配置 1.应统筹规划,组织建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信息化办公系统、业务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后勤”服务保障系统。2.应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设施设备 1.信息化设施 设备应 优先采 购符 合国家和省 级有关 节 能、节水、有害物质 限制标 准的产 品,设备选型应优先选择体积小、容量大、可扩充设备。2.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在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供配电系统能耗。3.废旧电子设施设备应交由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处理,并具有交付记录。软件资产 1.更新、购置软件 应 坚 持 勤 俭 节约、经济适用、从严控制 原 则,根 据 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配置,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 应购置。2.闲置的软件资产,按照有效使用的原则,优先调剂使用。运行管理 1.应对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状态和电能使用效率进行自 动监测并统计上报。2.信息系统应分时、分区控制,减少 设备待机时间。7 机关后 勤服 务节 约 7.1 物业服 务 7.1.1 机关物 业服 务应 立足 保障 机关正 常运 转基 本需 求,遵循简 约适 度原 则,降低 服务成 本。7.1.2 机关物 业服 务标 准宜 参 照DB51/T 2534-2018 的要 求 执行。7.1.3 机关集中 办 公区 应通 过购 买服务 方式 实行 集中 统一 保障。7.1.4 机关选 择物 业服 务机构,应当考 虑节 能管 理能 力,订立服 务合 同 时,应 当载 明节能 管理 的目 标和要求。7.1.5 应定期 对机 关建 筑及 用能 设备进 行巡 查、测试、检 修和维 护,确保 设备 正常 运行,无“长明 灯”“长流 水”,跑、冒、滴、漏现 象。7.1.6 应广泛 开展 再生 水回 收和 雨水收 集利 用工 作,绿化 养护和 环境 卫生 服务 用水 尽量使 用雨 水或 再生水,大力 推广 喷灌、滴 灌、微 灌等 先进 节水 灌溉 技术。7.1.7 应运用 现代 信息 技术 和管 理手段,提 升服 务、监管 质量,建立 物业 服务 机构 考核评 价机 制。DB51/T 2610 2019 8 7.2 餐饮服 务 7.2.1 机关食 堂 应 充分 考虑 节约 资源、保护 环境、卫 生安 全的要 求,采用 清洁、高 效的工 艺技 术和 设备。厨 房设 备能 耗效 率应 符合国 家节 能标 准,并按 节约操 作规 程运 行。7.2.2 机关应 加强 原辅 料管 理,科学测 算原 辅料 需求 量,规范采 购验 收流 程,加强 供应商 管理,实现精准采 购、集中 管控、合 理配餐。食 物储 存和 加工 过程中 应避 免食 材、用品、水、电、气等 资源 的 浪 费。7.2.3 机关食 堂应 加强 信息 化建 设,利 用物 联网 技术,实 现原料 采购、供 应商 供货、食堂 供餐、样 品留存等 全过 程的 智能 化管 理,实 现精 准管 理和 降本 增效。7.2.4 机关食 堂应 加强 食材 的 出 入库、成品 验收、经费、安全、设备 和信 息化 等 监 督管理 工作,建立食堂安 全管 理、食材 供应、成本 核算 等的 公示 制度,构建 食材 安全、绿色 健 康、收 支平 衡、信 息高 效 的食堂管 理体 系。7.2.5 机关应 推进 绩效 管理,建 立考核 监督 机制,将 成本 控制、服务 质量 和满 意度 纳入考 核内 容。7.2.6 机关应 合理 确定 职工 就餐 人数与 厨师、厨 工的 配置 比例,参见 附 录 H。7.2.7 机关应 建立 餐厨 废弃 物管 理制度,合 理收 运、处置 或再利 用餐 厨废 弃物,有 条件的 应安 装餐 厨废弃物 就地 资源 化处 理设 备。7.2.8 机关应 开展“文 明餐 桌活 动”,倡导“光 盘行 动”,在就 餐显 著位置 张贴“厉行节 约、反对 浪费”宣 传画 和摆 放提 示牌,提醒 适量 就餐,对 浪费 食品行 为予 以曝 光。8 机关能 源节 约 机关能 源节 约的 内容 及要 求应符 合表4的 规定。表4 机关能 源节 约的 内容 及要 求 项目 内容及要求 管理节能 1.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应符合 DB51/T 1713 的要求。2.能源消费统计应符合 DB51/T 1951 的要求。3.能源资源的计量器具配备应符合 GB/T 29149 的要求。4.应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5.应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6.应设置能 源管理 岗位,实行能 源管理岗 位责任 制,重 点用能 系统、设 备的操 作岗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7.应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技术节能 节能监测 1.办公区能源资源消费实施分类分项计量改造。2.应建立节能监管平台体系,实现能耗动态采集、统计、能效评估和监测预警等功能。节能创新技术 1.应推广应 用节能 产品和 技术,对配电、数据中 心、空 调、采 暖、电梯 等重点 设备设施实施节能改造,逐步淘汰老旧的高耗能设备,提高用电效率。2.应推广节 能控制 技术,根据不 同时段、不同场 所的需 求,对 各类用能 机电设 备实施变频控制、智能控制管理。3.应使用绿 色照明 系统,根据不 同场所需 求,优 化灯具 布局,使用继电 控制开 关对照明系统实施节能管理。4.应推广应 用新能 源,使 用太阳 能光伏发 电、太 阳能热 水系统 以及热电 联供等 技术,提升机关清洁能源利用水平。DB51/T 2610 2019 9 行为节能 节能措施 1.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符合 GB/T 50378 的要求。2.应对网络 机房、食堂、开水间、中央空 调系统 等重点 部位用 能实行重 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3.应合理设置电梯开户数量、时间,办公楼 3 楼(含)以下停 开电梯。4.应充分利 用自然 通风,改进空 调运行管 理,除 特殊情 况外,空调温度 设定夏 季不低于26 OC,冬季不高 于 20 OC;5.应减少空 调、计 算机、打印机、传真机、音响 设备等 用电设 备的待机 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6.应使用感应式、延时式节水龙头和器具,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型燃烧器具。7.应遵循减 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原则,深入实 施生活 垃圾分 类,建立 废旧灯 管、电子产品、办公设备和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机制,促进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宣传 1.应制定并实施日常行为节约规范,推行节约行为模式。2.应定期开展节能岗位的技能培训,提高能 源管理水平和运行人员操作技能。3.应定期组 织节能 宣传、节能教 育,开展 形式多 样的节 约能源 资源宣传 和评比 活动,办公区域应张贴节水、节电标识,设置温馨提示,公布维修电话。9 机关 人 力资 源节 约 9.1 机关应 严格 执行 部门“三 定”规 定,不应 超编 制进 人、超 职数 配备 干部、超 机构规 格提 拔干 部、超审批 权限 设置 机构 和擅 自提高 干部 职级 待遇、擅 自 设置职 务名 称。严格 控制 机 构编制 和财 政供 养人 员。9.2 机关应 制定 岗位 职责,明 确职责 分工,做 到以 岗定 人、人 岗相 适、人事 相宜。9.3 机关应 制定 内部 运行 制度,优化 工作 流程,提 高机 关运行 效率。9.4 机关 应 严格 控制 编外 人员 使用,辅助 性工 作岗 位 鼓 励购买 社会 化服 务。9.5 机关应 根据 岗位 需要 对人 员进行 分类、分 级、分层 培训,不断 提高 人员 综合 素质和 工作 能力。9.6 机关应 建立 健全 绩效 考核 机制,规范 绩效 考核 标准,强化 结果 运用,完 善激 励约束 机制。10 评价 10.1 评价原 则 节约型 机关 的评 价应 遵循 以下原 则:整体性 原则:将 保障 机关 运行的 人力、物 力、财 力 等各类 资源 作为 一个 整体 来研究,使 评价 目标和评 价指 标有 机地 联系 起来,组成 一个 层次 分明 的整体;特殊性 原则:针对 机关 特 定发展 阶段、面临 特定 的 资源问 题构 建节 约型 机关 的 评价 指标,不同机关的 评价 指标 及其 指标 体系应 具有 鲜明 的 特 殊性;应用性 原则:选 取 的 评价 指标易 为大 多数 人所 理解 和接受;操作性 原则:选取 的评 价 指标应 具有 可测 性和 可比 性,定性 指标 应有 一定 的 量化手 段与 之相 适应,尽 可能 减少 难 以 量化 或定 性 的指 标数 量;动态性 原则:考虑 系统 可 能出现 的动 态变 化,评价指标能 综合 地反 映节 约型 机关建 设的 现状 及发展趋 势,便于 进行 预测 和管理。10.2 评价指 标体 系 节约型 机关 评价 指标 分 为 管理评 价指 标和 能源 资源 利用水 平指 标,分别 见表5、表6。DB51/T 2610 2019 10 表5 管理评 价指 标 序号 管理评价指标内容 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节约管理与考核制度。2 制定节约型机关建设规划、年度 计划和实施方案。3 制定节约宣传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节约教育和培训,提高节约意识和技能。4 建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自我完善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不断分析和识别改进机会,持续改进资源节约管理绩效。5 对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 扬激励。注: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指标进 行增加或删减。表6 能源 资 源水 平利 用指 标 序号 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指标 内容 1 总体指标 1)用能总量及下降率;2)人均耗能量;3)节能潜力。2 机关运行经费节约 1)办公用房建设维修经费开支比率;2)公务用车购 置和出行经费开支比率;3)办公经费总数及下降率;4)人均办公经费;5)“三公经费”开支比率;6)公共服务和管理开支比率;7)学习培训(含出国访问)开支比率;8)人均接待费用及下降率;9)会务费用及下降率。3 机关资产节约 1)车辆使用率、车辆公用率、车辆维修费、公车油耗 费;2)办公用房闲置率、办公用房面积达标率;3)土地使用 率和产出水平、土地闲置率、集约用地量、土地浪费量;4)重要设备综合利用状况;5)办公家具、设备和耗材使 用率、使用寿命、再利用率和配备合理程度等。4 机关能源资源节约 1)用电总量、人均用电量、用电下降率;2)用水总量、人均用水量、用水下降率、循环利用率;3)用气量、人均用气量、用气下降率 等。5 机关人力资源节约 1)岗位在编人员;2)岗位实际需求人数;3)超编率;4)借调人员数量和比率等。6 机关后勤服务 评价 1)物业服务满意度;2)餐饮服务满意度。注: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指标进 行增加或删减。DB51/T 2610 2019 11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机关国内 公 务接 待标 准 机关国内 公 务接 待标 准见 表A.1。表A.1 机关 国内 公 务接 待 标准 项目 内容及要求 备注 一般要求 1.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 统筹 安排,按照“先审批、后接待”的管理程序,根据派出单位 公函拟定接待方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审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和报销相关经费。2.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公 务活动结束 后,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经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审签后,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3.一般情况下,接待对象的对 口部门为接待单位。接待各类检查组、督查组等联合工作组,以牵头单位为接待单位。4.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 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开支、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接待清单应当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明细。接待用餐 1.接待对象应按规定标准自行 用餐并支付费用。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安排工作餐1 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 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 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2.工作餐遵循节俭原则,可以 安排桌餐或者自助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根据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 1.接待住宿应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有关规定,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执行协议价格。2.不得超接待对象的住宿费标 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和生活用品。1.公务接待中的出差人员,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交纳住宿费,凭票据回本单位报销。2.出席会议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有关规定,在会议费中列支。接待用车 1.国内公务活动中,确因工作 需要为接待对象安排车辆的,应做到轻车简从,合理使用车型,集中统一乘车,严格控制随行车辆数。2.接待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 定使用警车,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应按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安排警力,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不得清场闭馆。DB51/T 2610 2019 12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机关会 议和 培训 费控 制标 准 B.1 会议分 类与 规模 机关会 议分 类、会期、人 数控制 等见 表B.1。表 B.1 机 关会 议规 模控 制 会议类别 会议分类 会期 人数控制 一类会议 以省委、省政 府 名 义召 开 的,要求市(州)或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 按照批准方案执行 按照批准方案,根据会议性质和主要内容确定,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数量 二类会议 各 单 位 召 开的,要 求本 系 统、各 直 属 机 构 或市(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 不超过 2 天(含报到和离开时间,下同)参会人员不得超过 200 人,其 中,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 15%以内 三类会议 各 单 位 及 其 所 属 内 设 机 构 召 开 的,要 求 市(州)有关部门或 本系统有关人员参加的 不超过 2 天 参会人员不得超过 100 人,其 中,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 10%以内 四类会议 除 上 述 一、二、三 类会 议 以 外的 其 他 业 务 性会议,包括小型研讨会、座谈会、评审会等 不超过 2 天 参 会 人 员 视 内 容 而 定,一 般 不 得 超 过50 人 B.2 会议费 会议费 综合 定额 标准 见表B.2,综 合定 额标 准是 会议 费开支 的上 限,应在 综合 定额标 准 内 结算 报 销。表B.2 会 议费 综合 定额 标 准 单位:元/人天 会议类别 住宿费 伙食费 其他费用 合计 一类会议 360 150 90 600 二类会议 280 150 70 500 三、四类会议 240 110 50 400 B.3 培训费 培训费 综合 定额 标准 见表B.3。表B.3 培 训费 综合 定额 标 准 单位:元/人天 培训类别 住宿费 伙食费 场地、资料、交通费 其他费用 合计 备注 一级培训 400 150 70 30 650 主要为厅局级人员的培训(厅局级及相应人员应占参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级培训 340 130 50 30 550 主要为处级人员的培训(处级及相应人员应占参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三级培训 200 120 50 30 400 主要为科级及以下人员的培训 DB51/T 2610 2019 13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机关差 旅费 控制 标准 C.1 出差人 员乘 坐交 通工 具等 级 因公出 差人 员乘 坐交 通工 具等级 见表C.1。表C.1 出 差人 员乘 坐交 通 工具等 级 人员级别 交通工具 飞机 轮船(不包括旅游船)火车(含高铁、动车、全列软 席列车)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省级及 相当职务人员 头等舱 一等舱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 座 凭据报销 厅局级及 相当职务人员 普通舱 经济舱 二等舱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 座 凭据报销 其余人员 普通舱 经济舱 二等舱 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 座 凭据报销 注:省级及相当职 务人员出差,因特殊情况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C.2 工作人员 差 旅住 宿费 标准 四川省 省直 机关 工作 人员 差旅住 宿费 标准 明细 表见表C.2。表C.2 四 川省 直机 关工 作 人员差 旅住 宿费 标准 明细 表 单位:元/人 天 序号 地区(城市)住宿费标准 旺季地区 旺季浮动标准 旺季期间 旺季上浮价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1 四川(省内)成都市 900 470 370 阿坝州、甘孜州 800 430 330 绵阳市、乐山市、雅安市 800 430 320 宜宾市 800 430 300 凉山州 750 430 330 德阳市、遂宁市、巴中市 750 430 310 DB51/T 2610 2019 14 序号 地区(城市)住宿费标准 旺季地区 旺季浮动标准 旺季期间 旺季上浮价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其他地区 750 430 300 2 北京 全市 1100 650 500 3 天津 6 个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蓟县 800 480 380 宁河区 600 350 320 4 河北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承德市、保定市 800 450 350 张家口市 7-9 月、11-3 月 1200 675 525 秦皇岛市 7-8 月 1200 680 500 承德市 7-9 月 1000 580 580 其他地区 800 450 310 5 山西 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 800 480 350 临汾市 800 480 330 阳泉市、长治市、晋中市 800 480 310 其他地区 800 400 240 6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800 460 350 其他地区 800 460 320 海拉尔市、满洲里市、阿尔山市 7-9 月 1200 690 480 二连浩特市 7-9 月 1000 580 400 额济纳旗 9-10 月 1200 690 480 7 辽宁 沈阳市 800 480 350 其他地区 800 480 330 8 大连 全市 800 490 350 全市 7-9 月 960 590 420 9 吉林 长春市、吉林市、延边 州、长白山管理区 800 450 350 吉林市、延边州、长白山管理区 7-9 月 960 540 420 其他地区 750 400 300 10 黑龙江 哈尔滨市 800 450 350 哈尔滨市 7-9 月 960 540 420 DB51/T 2610 2019 15 序号 地区(城市)住宿费标准 旺季地区 旺季浮动标准 旺季期间 旺季上浮价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省部级 厅局级 其他人员 其他地区 750 450 300 牡丹江市、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佳木斯市 6-8 月 900 540 360 11 上海 全市 1100 600 500 12 江苏 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 900 490 380 其他地区 900 490 360 13 浙江 杭州市 900 500 400 其他地区 800 490 340 14 宁波 全市 800 450 350 15 安徽 全省 800 460 350 16 福建 福州市、泉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900 480 380 其他地区 900 480 350 17 厦门 全市 900 500 400 18 江西

注意事项

本文(节约型机关建设规范DB51/T 2610-2019.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