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混凝土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维护指南DB13/T 2548-2017.pdf

  • 资源ID:184253       资源大小:717.4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混凝土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维护指南DB13/T 2548-2017.pdf

ICS 91.080.40 P 2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2548 2017 混凝土桥 梁结构健 康监测系 统设计 与维护指 南 2017-09-06 发布 2017-10-06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2548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 河 北省 交通 运输 厅 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高速公 路宣 大管 理处、河 北道桥 工程 检测 有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冯 升、刘 春雪、高 炜党、裴 卿、赵志 军、魏 伟、刘 文军、刘晨 敏、王乾坤、侯满 忠、胡世 博、胡 晓明、李海 滨、荆翠 兰、郭 融冰、李 宁、王海 涛、孙 元、马福 强、董 垚、毛国栋、魏 春辉、冯 贵华。DB13/T 2548 2017 1 混凝土桥 梁结构 健康监测 系统设 计 与维护 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混 凝土 桥梁 结构健 康监 测系 统的 基本 规定、系统 设计 及维 护 的 技术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 混 凝土 桥梁 结构运 营期 间的 健康 监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条 款通 过本 标准的 引用 而成 为本 标准 的条款。凡 是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仅 注日 期 的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 不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 最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 改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0982 建筑 与桥 梁结 构监测 技术 规范 GB/T22385-2008 大 坝安 全监测 系统 验收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监测系 统 由监测 设备 组成 实现 一定 监测功 能的 软件 及硬 件集 成。3.2 监测设 备 监测系 统中,传 感器、采 集仪等 硬件 的统 称。3.3 传感器 能感受 规定 的被 测量 并按 照一定 的规 律转 换成 可用 输出信 号的 器件 或装 置,通常由 敏感 元件 和 转换元件 组成。3.4 监测预 警值 为保证 工程 结构 安全 或质 量及周 边环 境安 全,对表 征监测 对象 可能 发生 异常 或危险 状态 的监 测 量所设定 的警 戒值。3.5 监测系 统稳 定性 监测系 统经 过长 期使 用以 后其工 作特 性保 持正 常的 性能。DB13/T 2548 2017 2 4 基本规 定 4.1 基本要 求 4.1.1 监测系 统应 配备 可靠 的 设 备,并 运用 成熟、可 靠的 数据处 理与 分析 技术。4.1.2 监测仪 器设 备应 定期 进行 检定和 校准。4.1.3 基准点 和测 点应 牢固 可靠、易于 识别,并 注意 保护,严防 损坏。基 准点 距离 监测断 面较 远 时,宜在桥梁 的 稳定 区域 埋设 新的基 准点,并 采取 保护 措施。基准 点应 定期 进行 检查校 核。4.1.4 监测控 制软 件应 与监 测系 统同步 设计,并 应与 监测 硬件具 有较 好的 适应 性。4.2 一般规 定 4.2.1 监测前 应根 据监 测要 求与 设计文 件明 确监 测目 的,结合工 程结 构特 点、现场 及周边 环境 条件 等因素,制定 监测 方案。4.2.2 结构监 测应 设定 监测 预警 值,监 测预 警值 应满 足工 程设计 及被 监测 对象 的控 制要求。4.2.3 监测期 间,应对 监测 设施 采取保 护和 维护 措施。4.2.4 结构监 测应 明确 其目 的和 功能,未 经监 测实 施单 位 许可不 可改 变测 点或 损坏 传感器、电缆、采集仪等 监测 设备。4.2.5 使用期 间的 监测 宜为 长期 实时监 测。4.2.6 使用期 间的 监测 预警 应根 据结构 性能,并 结合 长期 数据积 累提 出与 结构 安全 性、适 用性 和耐 久性相应 的限 值要 求和 不同 的预警 值,预警 值应 满足 国家现 行相 关结 构设 计标 准的要 求。4.2.7 使用期 间监 测应 定期 进行 巡视和 系统 维护。4.3 监测系 统、测点 及设 备要 求 4.3.1 应根据 监测 项目 及现 场情 况对结 构的 整体 或局 部建 立监测 系统,并 宜设 置专 用监控 室。4.3.2 监测系 统应 具有 完整 的传 感、调理、采 集、传 输、存 储、数 据 处理 及控 制、预 警及状 态评 估功能。4.3.3 监测系 统应 按规 定的 方法 或流程 进行 参数 设置 和调 试,并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a)监测前,宜 对传 感器 进行 初始状 态设 置或 零平 衡处 理;b)应对干 扰信 号进 行来 源检 查,并 应采 取有 效措 施进 行处理;c)使用期 间的 监测 系统 宜继 承施工 期间 监测 的数 据,并宜进 行对 比分 析与 鉴别。4.3.4 监测系 统的 采样 频率 应满 足监测 要求。4.3.5 监测期 间,监 测结 果应 与 结构分 析结 果进 行适 时对 比,当监 测数 据异 常时,应 及时对 监测 对象与监测 系统 进行 核查,当 监测值 超过 预警 值应 立即 报警。4.3.6 测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反映 监测 对象 的实 际状 态及变 化趋 势,且宜 布 置 在监测 参数 值的 最大 位置;DB13/T 2548 2017 3 b)测点的 位置、数 量宜 根据 结构类 型、设计 要求、监 测项目 及结 构分 析结 果确 定;c)测点的 数量 和布 置范 围应 有冗余 量,重要 部位 应增 加测点;d)可利用 结构 的对 称性,减 少测点 布置 数量;e)宜便于 监测 设备 的安 装、测读、维护 和替 代;f)不应妨 碍监 测对 象的 施工 和正常 使用;g)在满足 上述 要求 的基 础上,宜缩 短信 号的 传输 距离。4.3.7 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基本 规定:a)监测设 备的 选择 应符 合监 测期、监 测项 目与 方法 及 系统功 能的 要求,并具 有 稳定性、耐久 性、兼容性 和可 扩展 性;b)测得信 号的 信噪 比应 符合 实际工 程分 析需 求;c)在投入 使用 前应 进行 校准;d)应根据 监测 方法 和监 测功 能的要 求选 择安 装方 式,安装方 式应 牢固,安 装工 艺及耐 久性 应 符合监测 期内 的使 用要 求;e)安装完 成后 应及 时现 场标 识并绘 制监 测设 备布 置图,存档 备查。4.3.8 监测传 感器 除应 符合 本规 范第 4.3.7 条基 本要 求以 外,尚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a)传感器 的选 型应 根据 监测 对象、监测 项目 和监 测方 法的要 求,遵循“技 术先 进、性 能稳 定、兼顾性 价比”的 原则;b)宜采用 具有 补偿 功能 的传 感器;c)传感器 应符 合监 测系 统对 灵敏度、通 频带、动 态范 围、量 程、线性 度、稳定 性、供 电方 式 及寿命等 要求。4.3.9 监测设 备作 业环 境应 符合 下列基 本规 定:a)信号电 缆、监测 设备 与大 功率无 线电 发射 源、高压 输电线 和微 波无 线电 信号 传输通 道的 距 离宜符合 现行 国家 标准 综 合布线 系统 工程 设计 规范 GB 50311 的 相关 要求;b)监测接 收设 备附 近不 宜有 强烈反 射信 号的 大面 积水 域、大 型建 筑、金属 网及 无线电 干 扰 源;c)采用卫 星定 位系 统测 量时,视场 内障 碍物 高度 角不 宜超 过 15。5 监测系 统设 计 5.1 一般规 定 5.1.1 监测项 目宜 包括 应变 监测、变形 与裂 缝监 测、温 湿度 监测、振动 监测、地震 动及 地震响 应监 测、风及风 致响 应监 测和 腐蚀 监测。5.1.2 监测参 数可 分为 静态 参数 与动态 参数,监 测参 数的 选择应 满足 对结 构状 态进 行监控、预 警及 评价的要 求。5.1.3 使用期 间的 监测 预警 应根 据结构 性能,并结 合长 期 数据积 累提 出与 结构 安全 性、适用 性、耐 久性相应 的限 值要 求和 不同 的预警 值,预警 值应 满足 国家现 行相 关结 构设 计标 准的要 求。5.1.4 使用期 间监 测系 统应 能不 间断工 作,宜具 备自 动生 成监测 报表 功能。5.1.5 监测系 统设 计应 具备 下列 基本功 能:DB13/T 2548 2017 4 a)巡测、选测 和定 时测 量功 能;b)现场网 络数 据通 信与 远程 通信功 能;c)数据存 储、管理 及备 份功 能;d)掉电保 护功 能;e)网络安 全防 护功 能;f)自检、自诊 断功 能;g)防雷及 抗干 扰功 能;h)数据异 常报 警功 能。5.2 应变 5.2.1 一般规 定 a)应变监 测项 目包 括混 凝土 表面的 应变、钢 筋应 变等;b)应变监 测与 温湿 度、变形 与裂缝 等监 测项 目相 结合 布置,重要 的物 理量 宜布 置相互 验证 的 监测仪器;c)应变监 测可 选用 电阻 应变 计、振 弦式 应变 计、光纤 类应变 计等 应变 监测 元件 进行监 测;d)应变计 应根 据监 测目 的和 工程要 求,以及 传感 器技 术、环 境特 性进 行选 择;e)应变监 测测 点应 结合 桥梁 结构的 受力 特点 布置,应 变监测 应根 据使 用其 间结 构应变 变化 幅 值设置预 警值。5.2.2 监测设 计 混凝土 的应 变监 测布 置应 符合下 列要 求:a)应根据 结构 特点、应 力状 况合理 布置 测点,使 监测 成果能 反映 结构 应力 分布 及最大 应力 的 大小和方 向,以便 和计 算成 果及模 型试 验成 果进 行对 比,以 及与 其它 监测 资料 综合分 析;b)测点的 应变 计只 数和 方向 应根据 应力 状态 而定。空 间应力 状态 宜布置 7 向9 向应变 计,平面应力 状态 宜布 置 4 向或5 向应 变计,主 应力 方向 明确的 部位 可布 置单 向或 两向应 变计。5.2.3 监测设 施及 其安 装 a)应变计 应符 合下 列基 本规 定:1)量程应 与量 测范 围相 适应,应变量 测的 精度 应为 满 量程 的 0.5%,监 测值 宜控 制为满 量 程的30%80%;2)混凝土 构件 宜选 择大 标距 的应变 计;应变 梯度 较大 的应力 集中 区域,宜 选用 标距较 小 的应变计;3)应变计 宜具 有温 度补 偿功 能。b)选用不 同类 型的 应变 传感 器应符 合下 列规 定:1)电阻应 变计 的测 量片 和补 偿片应 选用 同一 规格 产品,并进 行屏 蔽绝 缘保 护;2)振弦式 应变 计应 与匹 配的 频率仪 配套 校准,频 率仪 的分辨 率不 应大 于 0.5Hz;3)光纤解 调系 统各 项指 标应 符合被 监测 对象 对待 参数 的规定;4)采用位 移传 感器 等构 成的 装置监 测应 变时,其 标距 误差应 为1.0%,最 小分 度值不 宜 大于被测 总应 变 的 1.0%。c)应变传 感器 的安 装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安装前 应逐 个确 认传 感器 的有效 性,确保 能正 常工 作;2)安装位 置各 方向 偏离 监测 截面位 置不 应大 于 30mm;安装角 度偏 差不 应大 于 2;DB13/T 2548 2017 5 3)安装中,不 同类 型传 感器 的导线 或电 缆宜 分别 集中 引出及 保护,无 电子 识别 编 号的 传 感器应在 线缆 上标 注传 感器 编号;4)安装应 牢固,长 期监 测时,宜采 用焊 接或 栓接 方式 安装;5)安装后 应及 时对 设备 进行 检查,满足 要求 后方 能使 用,发 现问 题应 及时 处理 或更换;6)安装稳 定后,应 进行 调试 并测定 静态 初始 值。5.3 变形与 裂缝 5.3.1 一般规 定 a)变形基 准值 监测 应减 少温 度等环 境因 素的 影响;b)变形监 测的 结果 应结 合环 境及效 应监 测的 结果 进行 修正。5.3.2 监测设 计 a)使用期 间 的 变形 监测 项目 应包括 竖向 位移、水 平位 移及倾 角;b)根据监 测仪 器的 种类、监 测方法 可分 为机 械式 测试 仪器法、电 测仪 器法、光 学仪器 法及 卫 星定位系 统法;c)应根据 结构 或构 件的 变形 特征 确 定监 测项 目和 监测 方法;d)变形监 测应 建立 基准 网,采用的 平面 坐标 系统 和高 程系统 可与 施工 采用 的系 统一致,局 部 相对变形 测量 可不 建立 基准 网,但 应考 虑结 构整 体变 形对监 测结 果的 影响;e)监测 标 志应 根据 不同 工程 结构的 特点 进行 设计,监 测标志 点应 牢固、适 用和 便于保 护;f)对于 施 工阶 段累 积变 形较 大的结 构,应按 设计 要求 采取补 偿技 术修 正工 程结 构的标 高,宜 使得最终 的标 高与 设计 标高 一致,标高 补偿 技术 应采 用预测 和监 测相 结合 的方 式进行;g)已发生 开裂 结构,宜 监测 裂缝的 宽度 变化;尚 未发 生开裂 结构,宜 监测 结构 的应变 变化。5.3.3 监测设 施及 其安 装 a)变形监测 仪器 量 程应 介于 测点位 移估 计值 或允 许值 的 2 倍3 倍;采 用机 械 式测试 仪器 时,精度应 为测 点位 移估 计值 的 1/10;b)裂缝长 度 和 较大 裂缝 的宽 度可采 用 钢 尺或 机械 式测 试仪器 法测 量,直接 测量 时可采用 裂缝宽度检验 卡、电子 裂缝 观察 仪,每 个测 点每 次量 测不 宜少于 3 次;裂缝 宽度 检 验卡最 小分 度 值不宜大 于0.05mm;利于 电 子裂缝 观察 仪时,量 测精 度应 为0.02mm;c)对于宽 度1mm 以 下的 裂缝,可采 用电 测仪 器法,仪 器分辨 率不 应大 于 0.01mm;d)需监测 裂缝 两侧 两点 位移 的变化 时可 用结 构裂 缝监 测传感 器,传感 器包 括振 弦式测 缝计、应变式裂 缝计 或光 纤类 位移 计,传 感器 的量 程应 大于 裂缝的 预警 宽度,传 感器 测量方 向应 与 裂缝走向 垂直。5.4 温湿度 5.4.1 一般规 定 a)温 湿度 监测 可包 括环 境及 构件温 度监 测和 环境 湿 度 监测;b)温度 监 测精 度宜 为 0.5,湿度 监测 精度 宜为 2%RH;c)湿度 宜 采用 相对 湿度 表示,湿度 计监 测范 围应 为 12%RH99%RH。5.4.2 监测设 计 DB13/T 2548 2017 6 a)温度监 测 的 测点 应布 置在 温度梯 度变 化较 大位 置,宜对称、均 匀,应反 映结 构竖向 与水 平 向温度场 变化 规律;b)相对独 立空 间应 设 1 3 个 点,面积 或跨 度较 大时,以 及结构 构件 应力 及变 形受 环境温 度影 响大的区 域,宜增 加测 点;c)监测整 个结 构的 温度 场 分 布和不 同部 位结 构温 度与 环境温 度对 应关 系时,测 点宜覆 盖整 个 结构区域;d)湿度监 测 宜 布置 在结 构内 湿度变 化大,对 结构 耐久 性影响 大的 部位。5.4.3 监测设 施及 其安 装 a)温度传 感器 宜选 用监 测范 围大、精度 高、线性 化及 稳定性 好的 传感 器;b)湿度传 感器 要求 响应 时间 短、湿 度系 数小,稳 定性 好以及 湿滞 后作 用低;c)大气温 度仪 可 与 风速 仪一 并安装 在结 构表 面,并应 直 接置于 大气 中以 获得 有代 表性的 温度 值;大气湿 度 仪 宜与 温度 仪、风速仪 一并 安装;宜 布置 在结构 内湿 度变 化大,对 结构耐 久性 影 响大的部 位。5.5 振动 5.5.1 一般规 定 a)振动监 测应 包括 振动 响应 监测和 振动 激励 监测,监 测参数 可为 加速 度、速度、位移 及 应 变;b)振动监 测 的 方法 可分 为相 对测量 法和 绝对 测量 法;c)振动监 测前,宜 进行 结构 动力特 性测 试;d)动态响 应监 测时,测 点应 选在工 程结 构振 动敏 感处;当进 行动 力 特 性分 析时,振动 测点 宜 布置在需 识别 的振 型关 键点 上,且 宜覆 盖结 构整 体,也可根 据需 求对 结构 局部 增加测 点;测 点布置数 量较 多时,可 进行 优化布 置。5.5.2 相对测 量法 相对 测 量法 监测 结构 振动 位移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监测中 应设 置有 一个 相对 于被测 桥梁 结构 的固 守参 考点;b)被监测 对象 上应 牢固 地设 置有靶、反 光镜 等测 点标 志;c)测量仪 器可 选择 自动 跟踪 的全站 仪、激光 测振 仪、图像识 别仪。5.5.3 绝对测 量 法 绝对 测 量法 宜采 用惯 性 式 传感器,以 空间 不动 点为 参考坐 标,可测 量工 程结 构的绝 对振动 位移、速度和 加速 度,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加速度 量测 可选 用力 平衡 加速度 传感 器、电动 速度 摆加速 度传感 器、ICP 型 压电加 速度 传 感器、压阻 式 加速 度传 感器;速度 量测 时可 选用 电位 位移摆 速度 传感 器,也可 通过加 速度 传感器输出 于信 号放 大器 中进 行积分 获得 速度 值;位移 测量可 选用 电动 位移 摆速度 传感 器输 出 于信号放 大器 中进 行积 分获 得位移 值;b)结构在 振动 荷载 作用 下产 生的振 动位 移、速度 和加 速度,应测 定一 定时 间段 内 的时间历程。5.5.4 振动监 测数 据采 集与 处理 振动 监 测数 据采 集与 处理 应符合 下列 规定:a)应根据 不同 结构 形式 及监 测目的 选择 相应 采样 频率;DB13/T 2548 2017 7 b)应根据 监测 参数 选择 滤波 器;c)应选择 合适 的窗 函数 对数 据进行 处理。5.5.5 动应 变 监测 应符 合下 列 规 定:a)动应变 监测 设备 量程 不应 低于量 测估 计值的 2 倍3 倍,监 测设 备的 分辨 率 应满足 最小 应 变值的量 测要 求,确保 较高 的信 噪 比。振动 位移、速 度 及加 速度 监测 的精 度应 根据振 动频 率 及幅度、监测 目的 等因 素确 定;b)b)动 应变 监测 可选 用电 阻 应变计 或光 纤类 应变 计;c)动态 监 测设 备使 用前 应进 行静态 校准。监 测 较 高频率 的动 态应 变时,宜 增加 动态校 准。5.6 风及风 致响 应 5.6.1 一般规 定 a)对风 敏 感的 结构 宜进 行风 及风致 响应 监测;b)风及风致 响应 监 测参 数应 包括风 压、风速、风 向、风致振 动响 应 及 风攻 角。5.6.2 风压监 测 a)风压监 测 宜 选用 微 压 量程、具有 可测 正负 压的 压力 传感器,也 可选 用专 用的 风压计,监 测 参数为空 气压 力;b)风压传 感器 的安 装应 避免 对工程 结构 外立 面的 影响,并采 取有 效保 护措 施,相应的 数据 采 集设备应 具备 时间 补偿 功能;c)进行 表 面风 压监 测的 项目,宜绘 制监 测表 面的 风压 分布图;d)风压计 的 量 程应 满足 结构 设计中 风场 的要 求,可选 择可调 量程 的风 压计,风 压计的 精度 应 为满量程 的 0.4%,且 不宜 低 于10Pa,非 线性 度应 在 满量程 的 0.1%范围 内,响应时 间应 小 于200ms。风 速 仪 量程 应大 于 设计风 速,风速 监测 精度 宜为 0.1m/s,风向 监测 精 度宜 为 3。5.6.3 风速及 风向 监测 a)机械 式 风速 测量 装置 和超 声式风 速测 量装 置宜 成对 设置;b)风速仪 应安 装在 工程 结构 绕流影 响区 域 之 外;c)风速 仪 宜选 取采 样频 率高 的风速 仪,且不 应低 于 10Hz;d)监测结 果应 包括 脉动 风速、平均 风速 和风 向。5.6.4 风致响 应监 测 a)风致 响 应监 测应对 不 同方 向 的风 致响 应进 行量 测,现场实 测时 应根 据监 测目 的和内 容布 置 传感器;b)风致 响 应测 点可 布置 量测 不同物 理量 的多 种传 感器;c)应变传 感器 应根 据分 析结 果,布 置在 应力 或应 变较 大或刚 度突 变能 反映 响应 特征的 位置;d)对位移 有限 制要 求的 结构 部位宜 布置 位移 传感 器,位移传 感器 记录 结果 应与 位移限 值进 行 对比。5.7 腐蚀 5.7.1 一般规 定 在氯离 子含 量较 高或 受腐 蚀影响 较大 的区 域或 有设 计要求 时,可进 行腐 蚀监 测。DB13/T 2548 2017 8 5.7.2 腐蚀监 测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腐蚀监 测 宜 选用 电化 学方 法,电 化学 监测 方法 可选 用电流 监测、电 位监 测,也可同 时采 用 电流和电 位监 测;b)腐蚀监 测参 数可 包括 结构 腐蚀电 位、腐蚀 电流 和混 凝土温 度;c)腐蚀监 测 位 置应 根据 监测 目的,结合 工程 结构 特点、特殊 部位、结 构连 接位 置、不 同位置的腐蚀速 率等 因素 确定;测 点宜选 择在 力与 侵蚀 环境 荷载分 别作 用的 典型 区域 及侵蚀 环境 荷 载作用下 的典 型节 点;d)腐蚀传 感器 应能 分辨 腐蚀 类型、测定 腐蚀 速率。可 采用 外 置式 和嵌 入式 两种 方式布 置:对 于新建结 构,可在 施工 过程 中将传 感器 埋 入 预定 的位 置;对 于既 有结 构,可 在 结构相 应测 点 的邻近位 置外 置传 感器。5.8 车辆荷 载 5.8.1 对车流 量大、重 车多 或需 要进行 荷载 静 动 力响 应对 比分析 的桥 梁结 构,宜进 行动态 交通 荷载 的监测。5.8.2 交通荷 载 监 测项 目包 括交通 流量、车 型及 分布、车 速及车 头间 距。5.8.3 动态称重 系 统量 程应 根据 桥梁的 限行 车辆 载重 及实 际预估 车辆 载重 确定,同时 其尺寸 选型 应 考虑车道 宽度 和车 辆轴 距。动态称 重监 测系 统应 具备 数据自 动记 录功 能,并应 与其他 监测 系统 的软 硬 件接口兼 容。5.8.4 测点宜布 设 在主 桥上 桥方 向振动 较小 的断 面。车轴 车速仪 与摄 像头 相配 套,摄像头 的监 视方 向为来车 方向。6 监测系 统维 护 6.1 系统维 护标 准 6.1.1 监测系 统 运 行其 间应 能实 现 数据 采集 功能(集中 式 系统可 实现 自动 巡 测、定 时巡测 或选 测;分布式系 统可 用应 答式 或自 报式方 式实 现自 动巡 视、定时巡 视或 选 测,并 能在 交流电 源或 通讯 中断 条 件下定时 巡测 并储 存数 据)、数据 处理 和数 据库 管理 功能、监测 系统 运行 状态 自检和 报警 功能。6.1.2 监测自 动化 系统在 运行 期,测量 频次 应满 足监测 要 求;特 殊情 况(如 重车通过)下,应具 备自动触发 功能,能 完整 记录 并存储 重车 从上 桥到 出桥 全过程 的各 项数据。6.1.3 使用期 间监 测系 统应 能不 间断工 作,宜具 备自 动生 成监测 报表 功能。6.1.4 监测自 动 化 系统 应具 备掉 电保护 功能(掉 电运 行时 间不小 于3 个小 时)、防 雷功能(防 雷电 感应不小 于500W)、自检 自 诊功能、数 据异 常报 警功 能等。6.2 设施维 护 6.2.1 监测系 统仪 器设备、装置、线缆 等应 设置 标识 和采 取必要 的防 护措 施,避免 暴雨雷 击、动物 侵害、人为 损害 等 影响。对 易受环 境影 响 或 安装 在结构 外部 的仪 器设 备,应考 虑日照、雨 淋、冰冻、风沙等恶 劣天 气的 影响,必 要时应 采取 特殊 防护 措施。DB13/T 2548 2017 9 6.2.2 定期检 查 监 测设 备工 作与 运行状 况,包括 接 线 是否 牢固,电触 点是 否灵 敏,有无断 线,漏电 现象,防 雷设 施是 否正 常,接地电 阻是 否合 格,电缆 有无老 化损 坏等;对 有问 题的监 测设 备及 时修 复 改善,必 要时 应更 换。6.2.3 监测 仪 器、仪表 应定 期进 行保养、率 定、检定,发 现问题 及时 校准、维 修或 更换。6.2.4 监测自 动化 系统 的部 分或 全部测 点宜 每年 进 行 1 次 人工比 测。监 测 站 点和 监测 管理站 房应 保 持各种仪 器设 备正 常运 转的 工作环 境条 件。监 测 自动 化系统 宜配 置足 够的 备用 品备件,并 及时 补充。6.2.5 工程抢 险 加 固、扩(改)建或工 程维 修施 工中,对 留用监 测设 施,均 应妥 善 保护,对 电缆 应预特殊保 护。6.2.6 监测系统 宜 定期 进行 鉴定,掌 握系 统运 行状 况,分 析 监测系 统存 在问 题,提 出 系统改 进或 处置意见。6.2.7 应 做好 监测 设施 管理 维护 记录,并存 档备 查。6.3 巡视检查 6.3.1 巡视 检 查内 容应 包括 监测 范围内 的结 构和 构件 变形、开裂、测点 布设 及监 测设 备或结 合当 地 经验确定 的其 他巡 视检 查内 容。6.3.2 巡视检 查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巡视检 查 以 目测 为主,可 辅以测量 器 具以 及摄 像、摄影等 设备 进行;b)发出预 警信 号时,应 加强 巡视检查;当发 现异 常或 危险情 况,应及 时通 知相 关单位;c)c)巡视 检查 的重点 是确 认 基准点、测点 的位 置未 改 变及完 好状 况,确 认监 测 设备运 行正 常及保护状 态;d)巡视检 查 宜 由熟 悉本 工程 情况的 人员 参加,并 相对 固定;e)巡视检 查 应 做好 记录。_

注意事项

本文(混凝土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维护指南DB13/T 2548-2017.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