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42/T 1505-2019.pdf

  • 资源ID:184161       资源大小:782.3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42/T 1505-2019.pdf

ICS 03.080.01 A 20 备案号: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 42/T 1505 2019 湖北美丽 乡村建设 规范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Hubei(报批稿)2019-04-08 发布 2019-07-08 实施 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2/T 1505 2019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要 求.2 5 规 划设 计.2 6 生 态环 境.3 7 乡 村建 设.3 8 生 活环 境.4 9 乡 村产 业.4 10 公 共服 务.5 11 乡 村治 理.6 DB42/T 1505 2019 II DB42/T 1505 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湖 北省 财政 厅(湖北省 农村 综合 改革 领导 小组办 公室)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北 省 标准化 与质 量研 究院、湖 北省财 政厅(湖北 省农 村 综合改 革领 导小 组办 公室)。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祁维 昌、熊 唯、吕晓 红、丁凡、邓希 妍、李倩、刘 莲莲、何苗 苗、刘昊 宇、张璐颖、王亚 东、刘玉 玲。本标准 实施 应用 中的 疑问,可咨询 湖北 省财 政厅,联系 电话:027-67818967,邮箱:。在执行 过程中 如有意 见和 建议请 反馈至 湖北省 标准 化与质 量研究 院,联 系电话:027-88226002,邮箱:。DB42/T 1505 2019 IV DB42/T 1505 2019 V 引 言 为规范 和引 导湖 北美 丽乡 村建设,完 善湖 北美 丽乡 村建设 的标 准体 系,形成 具有特 色的 美丽 乡村 建设和发 展模 式,加快 推进 湖北省 美丽 乡村 建设,特 制定本 标准。DB42/T 1505 2019 VI DB42/T 1505 2019 1 湖 北美丽 乡村建设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湖 北美 丽乡 村建设 的基 本要 求、规划 设计、生态 环境、乡 村建 设、生 活环 境、乡村 产业、公 共服 务以 及乡 村治 理。本标准 适用 于指 导湖 北省 内以行 政村(社 区)为单 位的美 丽乡 村建 设。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3096 声环 境质 量标 准 GB 3838 地表 水环 境质 量 标准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5768.1 道 路交 通标 志 和标线 第1 部分:总 则 GB 5768.2 道 路交 通标 志 和标线 第2 部分:道 路交 通标志 GB 7959 粪便 无害 化卫 生 要求 GB 9981 农村 住宅 卫生 规 范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 GB 19379 农村 户厕 卫生 规范 GB/T 30600 高 标准 农田 建设 通则 GB 50039 农村 防火 规范 GB 50201 防洪 标准 GB 50288 灌溉 与排 水工 程设计 标准 GB 50445 村庄 整治 技术 规范 DL 493 农 村低 压安 全用 电规程 SL 310 村 镇供 水工 程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美丽乡 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 和生态 文明 协调 发展,规 划科学、村 容整 洁、产业 兴旺、生态 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 活富 裕,宜 业、宜游、康 养的 可持续 发展 乡村(包 括行 政 村和社 区)。DB42/T 1505 2019 2 4 基本要 求 4.1 以人为 本 尊重乡 村历 史和 民俗 文化,充分 考虑 村庄 居民 对乡 村环境 的需 求和 需要,结 合乡土 人情 因素 综合 考虑建设 和整 治乡 村环 境。4.2 生态优 先 保护乡 村原 有生 态环 境,对已污 染环 境进 行有 效治 理,注重 生态 环境 与经 济 的协调 发展,深化 乡村绿色发 展。4.3 协调融 合 综合利 用现 有设 施条 件,协调各 方资 源力 量,整合 各类资 金项 目,集中 建设 和 整治 乡村 环境,加 快推进城 镇基 础设 施和 公共 服务向 农村 延伸。4.4 因地制 宜 与乡村 实际 发展 水平 相适 应,遵循 乡村 自身 发展 规 律,保留 乡村 特色 风貌,并随着 经济 和居 民需 求的发展,逐 步整 治和 建设 乡村。4.5 可持续 发展 在建设 和整 治乡 村环 境的 基础上,推 动乡 村振 兴,促进乡 村经 济绿 色可 持续 发展。4.6 广泛参 与 在政府 主导 的基 础上,鼓 励和引导 社 会力 量 参 与美 丽乡村 建设,发 挥农 民主 体作用。5 规划设 计 5.1 总则 因地制 宜,合理 利用 村域 内的生 态、生产、生 活空 间及环 境资 源,应有 比较 完善的 村庄 规划,有 明确的聚 落范 围和 乡村 规划 设计目 标。村 庄规 划编 制 应深入 农户 实地 调查,充 分征求 意见,并宣 讲规 划 意图和规 划内 容。5.2 规划布 局 5.2.1 村 庄各 类建 设项 目符 合相 关规划。5.2.2 按照土 地利 用总 体规 划,实施农 村土 地节 约、集约 利用。5.3 住宅建 设 5.3.1 村庄整 治 按GB 50445 的 要 求,建 筑机 理和 建筑 造型 能较好 的与 当地 历史 文化 相呼应,保 护传 统民居和 古迹 古建 等历 史文 化遗产 及乡 土特 色元 素,保持和 延续 其传 统格 局和 历史风 貌。5.3.2 房屋建 筑符 合规 划,院落 空间组 织合 理,格局 协调,倡导 绿色 建筑。住 宅形 式、体 量、色彩 和高度等 协调 美观,住宅 卫 生标准 应符 合 GB 9981 的 规定。应 设置 标准 化门 牌,体现乡 村风 格和 地域 特色。5.3.3 保障农 房质 量安 全。实施 危旧房 改造、整 治。开展 空心房 综合 利用,危 房改 造率应达到 100%。DB42/T 1505 2019 3 5.3.4 对影响 村庄 空间 外观 视觉 的外墙 和屋 顶进 行美 化,达到整 齐、洁净、优 美的 要求。规范 太阳 能热水器、户 外空 调等 设施 的安装。5.3.5 新建、改建、扩 建房 屋建 筑应符 合节 能设 计,能对 太阳能、风 能等 自然 资源 有效利 用。5.3.6 根据当 地居 民生 活习 惯、地形与 外部 环境 条件,以 塑造乡 村建 筑风 格,体现 乡村特 色和 地域 风格为主 导,因地 制宜,突 出特色。6 生态环 境 6.1 环境质 量 6.1.1 大气环 境质 量应 符 合 GB 3095 规 定的 二类 区的 要求。6.1.2 声环境 质量 应符 合 GB 3096 的要 求。6.1.3 土壤环 境质 量应 符 合 GB 15618 的要 求。6.1.4 地表水 环境 质量 应符 合 GB 3838 的要 求。6.2 生态保 护 6.2.1 保护村 内山、水、林、田、湖、草等 自然 生态 要素 和自然 生态 景观,无 生态 违法事 件。6.2.2 提倡选 用耐 老化、低 毒性 或无毒 性、可降 解的 农膜,回收 利用 棚膜,禁 止废 弃农膜 就地 还田,地膜回 收率 达 到80%以上。6.2.3 提高清 洁能 源的 利用 率。乡村产 业符 合环 评要 求。6.2.4 严禁秸 秆燃 烧,提倡 农作 物秸秆 肥料 化、饲料 化、能源化。6.3 环境绿 化 6.3.1 村庄绿 化应 坚持 节约 用地、适度 绿化、适 地适 树、密度合 理的 原则,且 兼顾 经济和 景观 效果。6.3.2 提倡农 户庭 院、屋顶 和围 墙实现 立体 绿化 和美 化。6.3.3 因地制 宜,结合 当地 的乡 村民俗 文化,村 庄宜 建设 为 村民 服务 的公 共绿 色空 间。环 境绿 化应 与当地历 史文 化相 融。6.3.4 应保护 古树 名木、生 态公 益林和 绿化 成果,古 树名 木应设 置护 栏、护林 标志 牌,古 树名 木登 记挂牌率 达 到100%。7 乡村建 设 7.1 交通 7.1.1 通村公 路建 设应 利用 现有 道路进 行改 建和 扩建,建 设标准 按照 国家 或行 业标 准执行。村 主干 道建设应 进出 畅通,路 面硬 化率 达 100%。7.1.2 乡村聚 落道 路规 划建 设符 合安全 要求,在 陡坡、急 弯、临 崖、临水、道 路交 叉等危 险路 段应 设置必要 的安 全、防护 设施 和警示 标志,警 示标 志应 符合 GB 5768.1 和 GB 5768.2 的 要求。7.1.3 道路路 面铺 设材 料因 地制 宜,尽 可能 突 出 地方 风格,保留 和修 复传 统街 巷中 富有特 色的 道路,与村庄 历史 文化 传统 相协 调。7.1.4 有条件 的地 方应 设置 乡村 绿道,自行 车道、步 道和 停车场 设置 合理。7.2 饮水 7.2.1 农村供 水工 程建 设应 符 合SL 310 的 要求。DB42/T 1505 2019 4 7.2.2 每人每 天可 获得 的水 量应 不低 于 60 升。7.2.3 供水保 证率 不低 于95%。7.2.4 生活饮 用水 水质 应符 合 GB 5749 的要 求。7.2.5 设立水 源保 护区 地理 界标 和警示 标志。7.3 供电 7.3.1 应有稳 定的 供电 体系。7.3.2 电线杆 应排 列整 齐,无私 拉乱接 电线 的现 象,提倡 有条件 的地 方电 缆地 下埋 设。7.3.3 合理配 置照 明路 灯。路灯 一般布 置在 村庄 道路 一侧、丁字 路口、十 字路 口等 位置,路灯 提倡 使用节能 灯具。路 灯应 定期 检查和 维护,农 村照 明设 施的完 好 率 95%,维 护率100%,根据 季节 变化,合 理安排亮 灯时 间,确保 夜间 亮化照 明效 果,村主 干道 和公共 场所 路灯 安装 率达 到 100%,照明 亮化 覆盖 率不低 于 95%。重 点地 段的 亮灯率 达 到 100%。7.4 通信 广播电 视、电话、网 络、邮政等 通信 服务 设施 齐全、信号 通畅,线 路架 设规 范、安 全有 序。7.5 清洁能 源 提供清 洁能 源利 用率。提 高电能、液 化气 等常 规能 源利用 率。因地 制宜 发展 规模化 沼气。8 生活环 境 8.1 垃圾处 理 8.1.1 应建立 以“户分 类、村收 集、镇 转运、县 处理”为 主的垃 圾收 运处 理体 系。8.1.2 生活垃 圾无 害化 处理 率90。8.1.3 提倡垃 圾分 类化 处理。8.2 污水处 理 按GB 50445 的 要求 对村 庄 内坑塘 河道 进行 整治、清 淤,河 道、沟渠、水 塘保 持清洁,水 流通 畅,无黑臭、无 异味,无垃 圾、漂浮 物、有 害浮 游植 物 等杂物,无 侵占 河道 行为。现有 污水 排放 口应 进行 截污整治。生 活污 水处 理率 80。8.3 厕所改 造 8.3.1 农户应 使用 无害 化卫 生厕 所,村 内无 露天 粪坑 和简 易茅厕。8.3.2 村民集 中活 动区 域应 配置 公共厕 所,合理 设置 卫生 公厕,每个 村庄 至少 有1 个卫生 公厕,人 口流量大 的村 庄应 按人 口比 例适当 增加 卫生 公厕 数量。8.3.3 卫生公 厕 按GB 7959 的要 求进行 粪便 无害 化处 理,公厕有 专人 管理,运 行维 护正常,定 期进 行卫生消 毒,保持 公厕 内外 环境整 洁。户厕 应有 地下 化粪池,卫 生符 合 GB 19379 要 求,农户 卫生 厕所 普及率不 小 于 80%。9 乡村产 业 9.1 现代农 业 DB42/T 1505 2019 5 9.1.1 产业兴 旺,应具 有较 好的 产业基 础。9.1.2 因地制 宜的 培育 主导 产业,壮大 村级 集体 经济,提 高农民 收入。9.1.3 发展循 环产 业,提高 乡村 产业科 技含 量;发展 集约 化和节 约化 产业 模式,培 育产业 从“增量”向“提 质”转 化;发 展绿 色农业,培 育无 公害 农产 品、绿 色食 品、有 机食 品 或地理 标志 保护 产品;推 广种养结 合模 式,集约 化养 殖。9.1.4 结合实 际开 展土 地整 治和 保护;适合 高标 准农 田建 设的重 点区 域,按GB/T 30600 的 要求 进行 规范建设。开 展农 田水 利设 施治理;防 洪、排涝 和灌 溉保证 率等 达 到GB 50201 和 GB 50288 的要 求;注 重抗旱、防风 等防 灾基 础设 施的建 设和 配备。9.2 服务业 9.2.1 发展农 业生 产性 服务 业,适度规 模的 土地 流转,因 地制宜 地开 展代 耕代 种代 收、大 田托 管、良种供应、统 防统 治、烘干 储藏等 市场 化和 专业 化服 务。9.2.2 发展以 农业 体验、采 摘、垂钓、游园、餐 饮、生态 观光休 闲、养生 等为 主题 的乡村 旅游 和森 林康养,建设 乡村 旅游 服务 设施。培育 荆楚 特色 乡村 旅游品 牌,打造 乡村 旅游 目的地 和精 品旅 游线 路。9.2.3 应具备 完善 的农 村电 商物 流体系 以及 完备 的农 村电 商基础 设施。10 公共服 务 10.1 公共教 育 10.1.1 村庄幼 儿园 和中 小学 建设 应符合 国家 或行 业管 理的 办学标 准。10.1.2 普及学 前教 育和 九年 义务 教育,学前 三年 毛入 园率 不低 于 90;九年 义务 教 育目标 人群 覆盖率达 到100,巩固 率不 低于 93。10.2 文化体 育 10.2.1 每个村(社 区)至少 应建 设一个 以文 化娱 乐、休闲 健身为 主要 功能,能 够满 足农村 群众 开展 自娱性文 化活 动需 求的 文化 广场,并符 合下 列要 求:与 村(社区)综 合性 文化服 务中 心设 施相 配套,按照 人口 规模 和服 务半 径,建 设选 址适 中、与地域条 件相 协调,群 众参 与便捷,利 于疏 散,注重 安全。村(社 区)文体 广场 不低 于 500 平方 米;不具 备条件 的,可因 地制 宜、酌情规 划建 设面 积。有 文化 宣传 栏(墙),包括 阅报 栏、电 子阅 报 屏和公 益广 告牌 等,附活 动告示 牌,并加 强日 常维护,及时 更新 内容。10.2.2 应适时 组织 开展 民俗 文化 活动、文艺 演出、电 影放 映、体 育比 赛等 全村 范围 的文体 活动。10.2.3 应建立 能提 供农 民实 用的 书报刊 和音 像电 子产 品阅 读视听 条件 的 农 家书 屋。10.3 医疗卫 生 10.3.1 原则上 每个 行政 村设 置 1 所村卫 生室,交 通便 利的 平原地 区可 以多 村设 置中 心村卫 生室,人 口较少、面 积较 小或 交通 便 利的行 政村,可与 相邻 行 政村联 合设 置村 卫生 室,乡镇卫 生院 所在 的行 政村 可不设置 村卫 生室。10.3.2 村卫生 室房 屋建 设规 模大 于等 于 60,应至 少设 有 诊断室、治 疗室、输 液观 察室、基本 公共卫生服 务室(计 划生 育服 务室)和药 房。10.3.3 每千服 务人 口应 配备 不少 于 1 名 具有 相应 执业 资格 的乡村 医生。有 条件 的村 卫 生室应 配备 女性乡村医 生。DB42/T 1505 2019 6 10.3.4 应建立 统一、规 范的 村民 居民健 康档 案,提供 计划 免疫、传染 病防 治及 儿童、孕产 妇、老年 人保健等 基本 公共 卫生 服务。10.4 社会保 障 10.4.1 宜建设 农村 老年 人互 助照 料活动 中心,鼓 励有 条件 的村建 设具 有日 托或 全托 功能的 农村 幸福院。10.4.2 新型农 村合 作医 疗参 保率 不低 于 95。10.4.3 家庭经 济困 难、高龄 失能 人员基 本养 老服 务补 贴覆 盖率不 低 于 50。农村 特 困人员 救助 供养目标对 象覆 盖率 达 100,失能 半失 能特 困人 员集 中供养 率不 低 于 50。10.5 公共安 全 10.5.1 治安管 理制 度健 全,治保 会及群 防群 治组 织健 全,应急响 应迅 速有 效。重要 道路、要害 部位 安装视频 监控 探头,各 行政 村、自 然村 庄在 进出 村路 口安装 视频 探头,并 与派 出所联 网。10.5.2 有完善 的村 级自 然灾 害救 助应急 预案,根 据不 同自 然灾害 类型 建立 相应 防灾 设施和 避灾 场所,预案响 应机 制健 全,按 GB 50445 的 要求 开展 防洪 及 内涝整 治、气象 防灾 减灾 整治。10.5.3 消防管 理制 度健 全,有应 急响应 处置 能力。消 防安 全管理按照 GB 50039 的 要 求执行。10.5.4 农村用 电安 全应 符 合 DL 493 的 要求。10.6 便民服 务 10.6.1 应建有 提供 居家 养老、保 险救助、惠 农资 金、卫 生 管理、证件 办理 等便 民服 务的村(社 区)便民服务 中心。10.6.2 应按照 生 产 生活 需求,建 设商贸 服务 网点,鼓 励有 条件的 地区 推行 电子商 务。11 乡村治 理 11.1 总则 应积极 营造 乡风 文明 建设 浓厚氛 围,移风 易俗、人 际关系 和谐。村 民建 设愿 望强烈,遵 纪守 法,积极参与 议事、决 策、监督,基层 民主 有效 落实,社 会和谐 安定 有序。11.2 村务管 理 11.2.1 村党组 织、村委 会等 村级 基层组 织机 构健 全、管理 规范、作用 突出。11.2.2 建立农 村自 治、法治、德 治 相结 合的 乡村 治理 体系,基层 民主 制度 实施 有效,无群 体性 事件 发生。11.2.3 全面推 行党 务公 开、村务 公开和 财务 公开。建 立“村村通”政 务信 息公 开平 台,保 障农 民群 众的知情 权和 监督 权。11.2.4 健全共 建、共治、共 享治 理机制,发 挥各 类人 才新 乡贤等 群体 在村 务治 理中 的主体 作用。11.2.5 整合优 化公 共服 务和 行政 审批职 责,打造“一 门式 办理”、“一站 式服 务”的综合 服务 平台;建立网 上服 务站 点,有完 善的乡 村便 民服 务体 系。11.2.6 培育服 务性、公 益性、互 助性农 村社 会组 织,积极 发展农 村社 会工 作和 志愿 服务。11.3 文明建 设 11.3.1 开展形 式多 样的 群众 性精 神文明 创建 活动。DB42/T 1505 2019 7 11.3.2 建立村 民理 事会、红 白理 事 会、禁 毒禁 赌会 和道 德评 议 会等村 民自 治组 织,完善 各 项规章 制度,并且有 效实 施。11.3.3 开展移 风易 俗活 动,引导 村民摒 弃婚 丧嫁 娶陋 习。11.3.4 村民生 活方 式健 康、文明,具备 良好 的生 态道 德和 行为习 惯,邻里 关系 和谐,邻里 关系 和善,形成农 村文 明新 风尚。11.3.5 对乡村 历史、文 化予 以传 承、弘 扬。_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42/T 1505-2019.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