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11/T 1430-2017.pdf

  • 资源ID:183970       资源大小:388.9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11/T 1430-2017.pdf

ICS 65.020 B 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430 2017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woody plants 2017-06-29发布 2017-10-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430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分级.2 5 基本要求.2 6 勘测与评估.2 7 防护措施.3 8 检测、管理与维护.5 参考文献.7 DB11/T 1430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波、夏 鹏超、黄三祥、李荣桓、施 海、赵耀荣。DB11/T 1430 2017 1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分级、基本要求、勘测与评估、防护措施、检测、管理与维护 等技术要求。本标准 适 用 于 北京 地区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工 程 的 设计、施工、改造及 雷电防护 装置 的检测与维护。古树 后备资源 和 其它具 有 保 护 价值 的树木雷电防护工 程设计、施工 可 参照 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1431 建筑物 防雷 装置 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 2010 建筑物 防雷 设计 规范 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663、GB/T 21431、GB 50057界 定的 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古树 ancient woody plants 树 龄在 100年以上 的树木。3.2 名木 famous woody plants 珍贵、稀 有的 或具 有 重 要 历史价值、纪念意 义的树木。3.3 古树后备资源 ancient woody plants resource 树 龄在 80年以上 100年以下 的树木。3.4 雷击灾害区域 lightning disaster area 雷电 直击所产生 的 热效应 和 机械力所 波 及 的范围。3.5 土壤电阻率 earth resistivity DB11/T 1430 2017 2 表征土壤导 电性 能 的参 数,它 的 值等于 单位 立方体 土壤 相 对 两面间 测 得 的电 阻,通常 用 表 示,单 位 是 m。3.6 四至距离 four boundaries distance 被 保 护 对 象 与 其 四周邻近 建(构)筑物、道路 等 标 志 物 之间 的 直 线距离。4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分级 4.1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级 别 分 两 级:一 级雷电防护和 二 级雷电防护。4.2 对下列 古树名木 应 进 行 一 级雷电防护:a)处 于 人 员密集 的公 共场 所 中孤立高耸 的;b)生 长 在 河、湖、池塘边 或 相 对 潮湿 地 域 的;c)曾遭受过 雷 击 的雷 击 灾害 区 域内 的;d)具 有 重 要科 研、历史 文化 价值 的。4.3 除 4.2条款 规定 以 外 的古树名木 应 进 行 二 级雷电防护。5 基本要求 5.1 雷电防护工 程设计、施工前,应对 古树名木 进 行 勘测与评估。5.2 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措施 应以 安 装 外部 防雷 装置 为 主。5.3 防雷 装置 的 设计、施工,应保 证 其具 有 可 逆 性和 可 调节 性。5.4 防雷 装置 的 造 型、色彩宜 与古树名木的 周 围 景观相协调。5.5 安 装 固 定防雷 装置 时,不应在 古树名木的 枝干 上 打孔,接 地装置不应 损伤 古树名木 根系,施工 过程 中 应 避免伤 及 被 保 护 对 象。5.6 对 同一 区 域内 不 同 雷电防护级 别 的古树名木 进 行 综 合 雷电防护 设计 时,应 采 用 一 级雷电防护级 别。5.7 雷电防护工 程设计、施工 方 案 应 经专家 组 论 证同 意后,方 可 实施。5.8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工 程 竣 工 验收,应 由管护 责任 单位(人)聘请 具 有雷电防护检测 资 质 的 机 构进 行。6 勘测与评估 6.1 现场勘测 6.1.1 勘测 内 容 6.1.1.1 古树名木 所在区 域 的 地 理位 置、地 形 地 貌、土壤 电 阻 率、气候特 征、环境 等 条 件、雷电 活动 情况 和雷 击历史。DB11/T 1430 2017 3 6.1.1.2 古树名木的 种类、级 别、编号、树 高、干 径、冠幅、树 冠垂 直 投影 面 积、支 干 及 主 干 状况。单 株 古树名木与 周 围 建(构)筑物 的 四 至 距离 及 相 对 高 度、地下 管 线 分 布;群株 古树的 占 地 总 面 积、古树名木 间距、周边 环境 等。6.1.1.3 雷 雨季 节 古树名木 所在区 域 的人 员数 量、人 员 活动 范围 及 管护 责任 单位(人 员)的 相 关 要求 等。6.1.2 勘测要求 6.1.2.1 现 场 勘测 应 根 据 实 际情况填写 勘测 记录。6.1.2.2 群株 古树名木 应 编写 综 合 雷电防护勘测 报告,内 容 包括:工 程对 象 现状 及 环境 的文 字 表 述、数 据记录、现状 照 片 及必 要的 图纸 等。6.2 风险评估 6.2.1 雷 击 风险 评估前 应 核查现 场 勘测 资 料。气 象 资 料 应 由 气 象部 门 提 供;树木 生 长 状况 等资 料 应 由 管护 责任 单位(人)提 供。6.2.2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工 程 的 风险 评估 包括以下 内 容:a)古树名木 生 长(包括 枝、干、叶、根)的 潜 在 影响;b)古树名木主 干 或 支 干 的 承载 能力;c)防雷 装置 的 材料、重 量 及 安 装 工 艺 对 古树名木 生 长、景观 和 环境 的 影响;d)防雷 装置 材料 的 安 全、环 保 性 能;e)防雷 装置 的 可 逆 性;f)防雷 装置 的 可 调节 性。6.2.3 施工 方 案 和施工 现 场 应 符合 古树名木 保 护、防 火 安 全 等 相 关 要求。7 防护措施 7.1 接闪器 7.1.1 设计 要求 7.1.1.1 古树名木 应 处 于 接 闪器 保 护范围 之内,保 护范围 采 用 GB 50057 2010规定的 滚球法 计 算。滚 球半径 应 符合 表 1的要求。表 1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分级与滚球半径对应表 古树名木雷电防护分级 一 级雷电防护 二 级雷电防护 滚球半径(m)45 60 7.1.1.2 接 闪器 宜安 装在 古树名木 周 围的 独 立避 雷 杆(塔)上,也 可 安 装在 古树名木 周边 可 利 用的 物体 或 古树名木主 干(枝)上。7.1.1.3 接 闪器 直 接安 装在 古树名木主 干(枝)上 的,应 符合 下列 要求:a)接 闪器 保 护范围 宜 覆 盖整个 树 冠,单 支 接 闪器 保 护范围 不能 覆 盖整个 树 冠 时,应设置 多 支 接 闪器;DB11/T 1430 2017 4 b)接 闪器 的 卡 固 装置不应少于 2组,间距 不 大 于 1m;c)接 闪器 的 卡 固 装置 与主 干 环形 抱箍 时,抱箍 应具 有 可 调节 性,调节 幅度 不 小 于 50mm,卡 固 装置 与 接 闪器 间、抱箍 与树 皮 间 应 垫橡胶绝缘 材料;d)接 闪器支 撑 宜 采 用 轻 型 材料,抗 风 压 能力 宜 大 于 27kN/m2(八 级 风)。7.1.1.4 接 闪器 的规 格 应 符合 GB 50057 2010中 5.2要求。7.1.1.5 避 雷 杆(塔)宜 参照 防雷与 接 地 安 装(国 家 建筑 标准 设计 图 集 D501-1 4)。7.1.1.6 当 被 保 护古树名木 周 围 5m范围 内 有 等 高 或不 大 于 古树名木 高 度 1.5倍 的 金属 构 筑物,或 金属构 筑物 距 树 冠 边 缘 不 足 2m时,应 按 GB 50057 2010中 的 第 4章 规定 对可 利 用的 金属 构 筑物 采 取 直击 雷防护措施,使 其 处 于 接 闪器 的 保 护范围 之内。7.1.2 施工要求 7.1.2.1 有 明显 主 干 或 粗壮 主 支 干 且 生 长 正 常 的古树名木,可在 主 干 或 主 支 干 上 安 装 接 闪器。7.1.2.2 树 上 安 装 的 接 闪器,宜 采 用 抱箍 固 定,通过调 整抱箍 的 支 撑臂 长 度,确 保 接 闪器 处 于 竖 直 状 态。7.2 引下线 7.2.1 设计 要求 7.2.1.1 引 下 线 材料、规 格 的 选择 应 符合 GB 50057 2010中 5.3要求,宜 采 用 塑铜绞 线。7.2.1.2 单 株 古树名木 安 装 多 支 接 闪器 的,可 共 用 1根 引 下 线,以 线路 最 短、弯 路 最少 为宜。7.2.1.3 每 根 引 下 线 的 冲 击 接 地 电 阻 值应不 大 于 10。7.2.1.4 每 组引 下 线 应设置 断 接 卡。7.2.2 施工要求 7.2.2.1 沿 树 干 敷 设 引 下 线时,应 绝缘 防护,宜 采 用 抱箍 安 装 固 定,抱箍 间距 不 大 于 2m,抱箍 要求 同 7.1.1.3c)。7.2.2.2 敷 设 引 下 线 应 根 据 树 干 特 点隐蔽敷 设,敷 设应 平 直,不应 有 直 角 或 锐角弯曲。7.2.2.3 在 古树名木 周 围 安 装 独 立避 雷 杆(塔)时,避 雷 杆(塔)的 结 构 柱 宜 作 为 引 下 线,结 构 柱各 段 采 用 法 兰连 接,过 渡 电 阻 不 大 于 0.2。7.2.2.4 沿 树 干 敷 设 引 下 线时,断 接 卡 应在 距 地 面 2.7m处 设置;独 立避 雷 杆(塔)的 断 接 卡 宜 设置在接 地装置 与 地表 连 接处。7.2.2.5 引 下 线距 地 面 2m高 度 处,成 120 三 面 设置 防 触 电 警 示 标 志,警 示 标 志 应 符合 QX/T 231的要求;独 立避 雷 杆(塔)的基 部 应设置 非金属 材质 封闭 护 栏,护 栏 高 度 不 小 于 1.5m,护 栏大小向 四外延伸 不 小 于 3m。7.2.2.6 引 下 线 与 接 闪器、接 地装置 的 连 接 应可 靠,采 用 铆 接 或 焊 接,在 焊 接处 做 防 腐 处 理。7.3 接地装置 7.3.1 设计 要求 DB11/T 1430 2017 5 7.3.1.1 接 地装置应在 古树名木树 冠垂 直 投影 外 缘 3m外 设置,且 应 避 让 根系 主要分 布 区 域。7.3.1.2 接 地装置 材料 规 格 应 符合 QX/T 231相 关 要求。若 采 用 扁铜、热 镀锌钢 材,其 规 格 应 符合 表 2的要求。表 2 接地装置材料规格 材质种类 扁铜 圆钢 扁钢 角钢 钢 管 规 格(mm)30 3 20 40 5 40 40 4 50;壁厚 3.5 7.3.1.3 防 直击 雷 接 地装置 的 接 地 电 阻 要求 同 7.2.1.3,埋 于土壤 中 的 水 平 接 地 体长 度 不应 大 于 2 r。300 m 土壤 电 阻 率()1000 m时,接 地装置 的 冲 击 电 阻 应 30;当 土壤 电 阻 率 1000 m时,接 地装置 的 冲 击 电 阻 可适 当 放宽。7.3.1.4 接 地装置 宜 就 近 与 其 他 接 地装置或可 用 于 接 地 的 装置等 电位 连 接。7.3.1.5 埋 于土壤 中 的人工 垂 直 接 地 体宜 采 用 深井 方 式 安 装,井深 不 小 于 8m;埋 于土壤 中 的人工 水 平 接 地 体宜 采 用 铜 排、热 镀锌扁钢、圆钢 或 接 地 模块 等。7.3.1.6 人工 接 地 体 在土壤 中 的 埋 设 深 度 不应 小 于 0.8m。引 下 线 入 地 点 应 远 离 建筑物 出 入 口和人 行 通 道,与人 行 通道 的 距离 不 小 于 3m。无 法 达到 3m距离时,采 取 局 部 深埋 等 防护措施,深 度 不 小 于 1m,或采 用 15cm厚 的 碎石层,其 宽 度 超 过接 地 体边 缘 2m。7.3.1.7 引 下 线 地 面 上 2.7m至 地 面 下 0.3m接 地 线 应 采 用 绝缘 保 护管 保 护,保 护管 外 表 做 树 皮 仿真 并 防 积 水 处 理。7.3.1.8 引 下 线 与 接 地装置 采 用 不 同 金属 材质 时,其 连 接 点 应 采 用防电化 学 腐 蚀 措施。7.3.2 施工要求 7.3.2.1 使 用 钢 材 接 地 体时,连 接 采 用 搭 接 焊 接方 式,应 符合 下列 要求:a)扁钢 与 扁钢 搭 接长 度至 少 为 扁钢 宽 度 的 2倍,且 至 少 3个 棱 边 施 焊;b)圆钢 与 圆钢 搭 接长 度至 少 为 圆钢 直 径 的 6倍,且 双 面 施 焊;c)圆钢 与 扁钢连 接时,其 长 度至 少 为 圆钢 直 径 的 6倍,且 双 面 施 焊;d)接 地 体 及 连 接线 的 焊 接 应 牢 固,无虚 焊、漏 焊 等,焊 接处 应 进 行 防 腐 处 理。7.3.2.2 使 用 铜 材 接 地 体时,连 接宜 采 用 热 熔 焊 接方 式。7.3.2.3 沿 树 杆 敷 设 引 下 线 的,引 下 线 入 地 点 至 接 地装置 间 的 水 平 接 地 体 应 采 取绝缘 防护措施,人工 垂 直 接 地 体 绝缘 防护措施的 绝 对 深 度 不 小 于地 面 下 5m。7.3.2.4 在 高 土壤 电 阻 率 的 场 地,降低 防 直击 雷 冲 击 接 地 电 阻 的 方 法 宜 按照 GB 50057-2010中 第 5.4.6节 的规定 执行。7.3.2.5 在土壤 电 阻 率 较 高 的 地区,不应 使 用 降 阻 材料。8 检 测、管理 与 维 护 8.1 检 测 DB11/T 1430 2017 6 古树名木的防雷 装置 检测 应 按 GB/T 21431的规定 执行,具 体 项目 和 内 容 如 下:a)接 闪器 检测:接 闪器 的 结 构、安 装 位 置、保 护范围;接 闪器 的 材质、安 装 工 艺、卡 固方 式;接 闪器 的 几何尺寸。b)引 下 线 检测:引 下 线 的 材质、安 装 工 艺、卡 固方 式;引 下 线 的电 气 性;断 接 卡 及 护管。c)接 地装置 检测:接 地装置 的 结 构 和 安 装 位 置;接 地 体 的 埋 设 深 度、间距、材质 及 安 装 方 法;接 地装置 的 连 接方 法、防 腐 处 理;接 地 电 阻 测 试;隐蔽 工 程 记录。d)雷电防护 等 电位 连 接 检测:共 用 接 地 系 统;防 腐 处 理。e)古树名木检测:古树名木的 生 长 势;防雷 装置 与古树名木的 景观协调 性。f)安 全 设 施检测:警 示 标 志 的 安 装 数 量、高 度;警 示 标 志 的 醒目 度;防 攀爬 护 栏 的 材质、高 度、大小。8.2 管理 与 维 护 8.2.1 古树名木防雷 装置 相 关 资 料 应 按 档 案 管理规定 执行,保 管 期 限 不少于 2年。8.2.2 古树名木的防雷 装置应 纳入 古树名木 日 常 养 护管理 内 容,由 专 人 负 责,定 期 检 查。出 现 防雷 装 置 脱 焊、松 动、断 裂、锈蚀、变 形 等 损 坏 时,及 时 上 报 并由 专 业人 员进 行 维 修 更换。8.2.3 古树名木的防雷 装置 检测 间 隔 时间为 12个 月,应 由管护 责任 单位(人)聘请 具 有雷电防护检测 资 质 的 机 构进 行,应在 雷 雨季 节之 前 完 成。DB11/T 1430 2017 7 A A B C 参 考 文 献 1 GB/T 21714.2 2008 雷电防护 第 2部 分 风险 管理(IEC 62305-2:2012).2 GB 50343 2012 建筑物 电 子信息 系 统 防雷技术规范.3 GB 50348 2004 安 全 防范工 程 技术规范.4 DB11/T 213 2003 城 市园林绿化 养 护管理标准.5 DB11/634 2009 建筑物 电 子 系 统 防雷 装置 检测技术规范.6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古树名木 保 护管理 条 例 实施 办 法,京绿 保 发 20074号._

注意事项

本文(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11/T 1430-2017.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