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T 715-2018.pdf

  • 资源ID:183939       资源大小:2.80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T 715-2018.pdf

ICS 93.080 P 66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715 2018 代替 DB33/T 715 2008 公路泡沫 沥青冷再 生路面设 计与施工 技术规范 Design&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asphalt pavement of cold recycling layer with foamed bitumen 2018-12-21 发布 2019-01-21 实施 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3/T 715 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材料.2 5 路 面结 构设 计.5 6 配 合比 设计.8 7 冷 再生 施工.13 8 施 工质 量管 理与 检查.22 9 工 程质 量的 检验 评定.26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沥青发 泡性 能试 验方 法.28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探坑调 查与 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RAP)取 样试 验分 析.30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单 轴压缩 动态 模量 试验 方法.33 附录D(规 范性 附录)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拌和与 成型 试验 方法.34 附录E(规 范性 附录)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劈裂强 度试 验方 法.36 附录F(规 范性 附录)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无侧限 抗压 强度 试验 方法.37 附录G(规 范性 附录)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车辙试 验方 法.38 附录H(规 范性 附录)原沥青 路 面 RAP 回收 铣刨 机铣刨 速度 试验.39 附录I(规 范性 附录)某公路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路 面设计 实例.41 DB33/T 715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代替DB33/T 715 2008,与DB33/T 715 2008 相比,除编 辑性 修改 外主 要技术 变化 如下:修 改了 标准 名称;修 改了 范围(见1,2008 版的 1);修 改了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见 2,2008 版的 2);修 改了 术语 与定 义(见 3,2008 版的 3),增 加了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见 3.1),修改 了 沥 青路面冷 再生(见 3.2,2008 版的 3.1),修 改了 泡沫 沥青(见 3.3,2008 版的 3.2),修 改了泡沫沥 青膨 胀率(见 3.4,2008 版的 3.6),修改 了泡 沫沥青 半衰 期(见3.5,2008 版的 3.7),修改了 泡沫 沥青 厂拌 冷再 生(见 3.6,2008 版的 3.3),修 改了 泡沫 沥青 就地 冷再生(见 3.7,2008 版的 3.4),增加 了 冷再生 混合料 合成级 配(见 3.8),删 除了 泡沫沥 青冷再 生(2008版的3.5),删 除了 泡沫 沥青冷 再生 混合 料(2008 版的 3.9);删 除了 一般 规定(2008 版的4);增 加了 材料(见4);修 改了 路面 结构 设计(见 5,2008 版的 5),增加了 一般 规定(5.1),修改了 泡沫 沥青 冷再生路面 结构 设计 流程 图(见5.2.1,2008 版的5.2.2.2),增加 了原 路面 历史 信息 收 集(见5.2.2),修改了 原路 面状 况调 查(见 5.2.3,2008 版的 5.1),增 加了 交通 量调 查(见 5.2.5),增加了冷再 生适 应性 分析(见 5.2.6),修改 了结 构设 计 方法(见 5.3,2008 版的 5.2),增 加了拟定路 面结 构方 案(见 5.3.3),修 改了 常用 结构 厚 度及下 承层 承载 力要 求(见 5.3.5,2008版的5.2.2.3),修 改了 材料的 设计 参数(见 5.3.7,2008 版的 6.1.10);修 改了 配合 比设 计(见 6,2008 版的 6.1),增加了 一般 规定(见 6.1),修 改了 初步 配合 比设计流 程图(见 6.2.1,2008 版的 6.1.1),增 加 了 RAP 取 样与 性能 测试(见 6.2.2),增加了新加 料性 能测 试(见 6.2.3),删除 了确 定沥 青的 最佳发 泡条 件(2008 版的6.1.2),修 改了水泥 用量(见 6.2.4,2008 版的 6.1.3),修改 了 级配范 围(见 6.2.5,2008 版的6.1.4),增加了 材料 组成(见 6.2.6),修改 了混 合料 的最 佳 含水量 和最 大干 密度(见6.2.7,2008 版的 6.1.5),增加了 预估 泡沫沥 青用 量(见 6.2.8),修 改了 混合 料拌 和与 成型(见 6.2.9,2008 版的 6.1.6),增 加 了试件 的养 生(见 6.2.10),修 改了 劈裂 强度 试验 与干湿 劈裂 强度比(见6.2.11,2008 版的 6.1.7),修 改了 初选 材料组 成及 泡沫 沥青 用量(见 6.2.12,2008版的6.1.8),修改 了混 合 料设计 指标 要求(见 6.2.13,2008 版的6.1.9),修 改了结 构设 计参数(见 6.2.14,2008 版的 6.1.10),增 加了 初步 配合比 设计 报告(见 6.2.15),增加 了 生产配合 比设 计(见 6.3),增加 了生 产配 合比 设计 验证(见6.4);修 改了 冷再 生施 工(见7,2008版的6.2 和6.3),增加 了一 般规 定(见7.1),修改 了厂 拌冷 再生施工(见7.2,2008 版的6.2),修 改了 厂拌 冷再 生 施工流 程图(见7.2.1,2008 版的6.2.1),增加了 施工准 备(见7.2.2),修 改了原 路面的 铣刨(见7.2.3,2008 版的6.2.4),修 改了 下承层(见7.2.4,2008版的6.2.5),增加 了生 产配 合 比设计(见7.2.5),修改 了试验 路段(见7.2.6,2008 版的6.2.6),修改 了拌 制(见7.2.7,2008版的6.2.7),修 改了 运输(见7.2.8,2008版的6.2.8),修改 了 摊铺(见7.2.9,2008版的6.2.9),修 改了 碾 压(见7.2.10,2008版的6.2.10),修改 了接 缝(见7.2.11,2008 版的6.2.11),增加 了养 生(见7.2.12),增加DB33/T 715 2018 III 了开放 交通(见7.2.13),修改 了就 地冷 再生 施工(见7.3,2008版的6.3),修改 了就 地冷 再生施工 流程图(见7.3.1,2008版的6.3.1),增加 了 施工准 备(见7.3.2),增 加了生 产配合比设计(见7.3.3),修改 了试验 路段(见7.3.4,2008 版的6.3.4),增 加了 新 集料的 添加(见7.3.5),修改 了水 泥的 添 加(见7.3.6,2008 版的6.3.6),修改 了再 生机 作业(见7.3.7,2008版的6.3.7),修 改了 施工 作业段 及长 度(见7.3.8,2008版的6.3.8),修改 了碾 压(见7.3.10,2008版的6.3.11),修改 了接缝(见7.3.11,2008 版的6.3.9),增加 了养生(见7.3.12),增加了 开放 交通(见7.3.13);修 改了 施工 质量 管理 与检查(见 8,2008 版的 7),修改 了再 生设 备的 管 理与检 查(见 8.2,2008 版的7.2),修 改了 原材料 的质 量管 理与 检查(见 8.3,2008 版的 7.3),修改 了再 生 混合料的 质量 管理 与检 查(见 8.4,2008 版的 7.4),修改了 再生 层的 质量 管理 与检查(见8.5,2008 版的7.5);修 改了 工程 质量 的检 验评定(见 9,2008 版的8);修 改了 附 录A(见附 录 A,2008 版的 附 录A);增加 了附录 B 探 坑调 查与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取 样试 验分 析(见附 录 B);增 加了 附 录C 泡 沫沥 青冷再 生混 合料 单轴 压缩 动态模 量试 验方 法(见附 录 C);修 改了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合 料的 劈裂 强度 试验 方法(见附 录 E,2008 版 的附 录 C);修 改了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合 料的 无侧 限抗 压强 度试验 方法(见 附 录F,2008 版 的附 录D);修 改了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合 料的 车辙 试验 方法(见附 录 G,2008 版 的附 录 E);增 加了 旧沥 青路 面 RAP 回收 铣刨 机铣 刨速 度试 验(见 附 录H);增 加了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路面 设计 实例(见 附 录I);删 除了 某省 道泡 沫沥 青冷再 生路 面设 计实 例(见 2008 版 的附 录F);删 除了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合 料配 合比 设计 实例(见 2008 版的 附录G);删 除了 本规 程用 词说 明(见 2008 版 附录H);删 除了 条文 说明(见2008 版的 附录I)。本标准 由浙 江省 交通 运输 厅提出 并归 口。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标准 起草 单位:嘉 兴市 公路与 港口 学会,嘉 兴市 交通工 程质 量安 全监 督站,嘉兴 市高 新交 通 技 术测评研 究院,上 海理 工大 学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严凤 祥、肖葳、拾 方 治、金 国华、李 秀君、杨智 敏、高 德明、杨 惠德、张善 华、周海生、熊 建祥、严 慧斐、邬谷 丰、刘学、荆 旭 本标准 所代 替标 准的 历次 版本发 布情 况为:DB33/T 715 2008。DB33/T 715 2018 1 公 路泡沫 沥青冷再 生路面 设计与施 工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公 路泡 沫沥 青冷再 生路 面的 材料、结 构设计、配 合比 设计、施工 及质 量管 理与 检 查、工程质 量的 检验 评定 等的 技术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公 路泡 沫沥 青冷再 生路 面的 设计、施 工及质 量检 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JTG D50 2017 公 路沥 青 路面设 计规 范 JTG E20 公路 工程 沥青 及 沥青混 合料 试验 规程 JTG E42 公路 工程 集料 试 验规程 JTG E51 公路 工程 无机 结 合料稳 定材 料试 验规 程 JTG F40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 工技术 规范 JTG F41 2008 公 路沥 青 路面再 生技 术规 范 JTG F80/1 公 路工 程质 量 检验评 定标 准 第一 册 土 建工程 JTG H20 公路 技术 状况 评定标 准 JGJ 63 混 凝土 用水 标准 DB33/T 896 2013 高等 级公路 沥青 路面 设计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JTG F41 2008 界定 的以 及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 冷 铣刨 方式 从沥 青路 面上获 得的 旧 沥 青混 凝土 材料,包括 多次 再生 利用 过的旧 沥青 路 面 材 料。改写JTG F41 2008,术语2.1.1。3.2 沥青路 面冷 再生 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采用 专 用机械 设备 在常温 下对原 沥青路 面或 者回收 沥青路 面材料(RAP)进 行 处理,并添加 一定 比例的新 集料、新 沥青 等形 成路面 结构 层的 技术。3.3 DB33/T 715 2018 2 泡沫沥 青 foamed bitumen 将热沥 青和 水在 专用 的发 泡装置 内混 合、膨胀,形 成的含 有大 量均 匀分 散气 泡的沥 青材 料。3.4 泡沫沥青 膨 胀率 expansion ratio 泡沫 沥 青发 泡状 态下 的最 大体积 与未 发泡 时沥 青体 积的比 值。3.5 泡沫沥青 半 衰期 half life 泡沫沥 青从 最大 体积 衰减 到最大 体积 的50%所 用的 时 间。3.6 泡沫沥青 厂 拌冷 再生 cold recycling in plant 原沥青 路面 材料 经过 铣刨,运送 至指 定的 场地,根 据需要 添加 新料,通 过固 定的再 生设 备加 入 泡 沫沥青,在常 温下 拌和 形成 新的再 生混 合料,运 送至 道路施 工现 场,使用 摊铺 设备进 行摊 铺,压实 成型 后,成为路 面一 个结 构层 次的 技术。3.7 泡沫沥青 就 地冷 再生 cold recycling in place 采用专 有的 就地 冷再 生设 备,对 沥青 路面 进行 现场 冷 铣刨,同时 掺入 一定 数量 的 新集料、泡 沫沥 青、活性填 料(水泥、石灰 等)和水,经过 常温 拌和、摊铺、碾压 等工 序,一 次 性实现 原沥 青路 面材 料再 生的技术。3.8 冷再生 混合 料合 成级 配 gradation of cold recycling mix 将烘干 或 自然 风干 至恒重 的回收 沥青路 面材 料(RAP)进行 筛分试 验测 得的级 配,与 新集料、活 性填料按 照一 定比 例混 合后 的级配。3.9 干湿劈 裂强 度比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Ratio(ITSR)马歇尔 试件 浸水 后的 劈裂 强度与 未浸 水试 件的 劈裂 强度之 比。4 材料 4.1 一般规 定 4.1.1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适用 的各 种材料 运至 现场 后应 进行 质量检 验,经评 定合 格后 方可使 用。4.1.2 RAP 应 按照 不同 来源、规 格分类 堆放,不 得混 杂;不同料 源、品种、规 格的 新集料 不得 混杂 堆放。DB33/T 715 2018 3 4.1.3 厂拌冷 再生 时,RAP 和新 集料应 堆放 在硬 化处 理且 排水通 畅的 地面 上,并 具 备防雨 措施;就 地再生时,应 加强 运输 至道 路现场 细集 料和 水泥 的防 潮。4.2 沥青 用于发 泡的 沥青 技术 要求 及适用 范围 应符 合JTG F40 关于道 路石 油沥 青技 术要 求中70 号的 规定。4.3 泡沫沥 青 泡沫沥 青 的 性能 应满 足 表1 的要求。表1 泡沫沥 青性 能要 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膨胀率(倍)10 附录 A 半衰期(s)8 4.4 新 集料 4.4.1 粗集料 粗集料 是指 粒径 大于2.36mm,最 大公 称粒 径为26.5mm 的碎石 材料。粗 集料 应洁 净、干 燥、无风 化、无杂质、表 面粗 糙,并有 颗粒级 配,质量 稳定,质 量要求 见表2。表2 粗集料 质量 要求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g/cm3 2.50 2.45 T0304 或 T0308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 30 T0316 吸水率,不大于%3.0 3.0 T0304 或 T0308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20 T0312 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小于-4 4 T0616 软石含量,不大于%5 5 T0320 4.4.2 细集料 细集料 包括 机制 砂、天然 砂,是 指通 过2.36mm 的筛 下部分。细 集料 应洁 净、干 燥、无 风化、无 杂质,并有颗 粒级 配,质量 稳定,质量 要求 见表3;表3 细集料 质量 要求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g/cm3 2.50 2.45 T0328 坚固性(0.3mm 部分),不小于%12 T0340 含泥量(小于 0.075mm 的含量),不大于%3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60 50 T0334 DB33/T 715 2018 4 表3 细集 料质 量要 求(续)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5 T0346 含水率,不大于%4 4 T0332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0345 4.5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RAP 应 满足 如下 要求:a)RAP 组 成应 稳定,质 量检 测项目 和要 求见 表4;表4 RAP 质 量检 测项 目与 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RAP(厂拌)含水率,不大于%实测 实测 附录 B RAP 级配 和 RAP 矿料级配 实测 实测 沥青含量%实测 实测 4.75mm 以下部分砂当量a,不 小于%60 55 超粒径颗粒(大于 31.5mm)含 量,不 大于%10 12 T0312 4.75mm 通过率变异性b,不大 于%5 8 T0301 或 T0327 0.075mm 通过率变异性b,不大 于%2 4 T0301 或 T0327 RAP(就地)RAP 级配和 RAP 矿料级配 实测 实测 附录 B 沥青含量%实测 实测 4.75mm 以下部分砂当量a,不 小于%60 55 RAP中沥青 针入度(25,5s,100g)0.1mm 实测 实测 T0604 软化点(R&B)实测 实测 T0606 延度(15)cm 实测 实测 T0605 RAP 中粗集料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20 T0312 压碎值,不大于%28 30 T0316 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 4 T0616 RAP 中细集料 棱角性 s 实测 实测 T0345 2.36mm 以下砂当量,不小于%55 实测 T0334 a 当 RAP 中不含有半刚性基层材 料时,可不用检测砂当量。b 4.75mm 和0.075mm 通过率变异 性在配合比设计阶段不用检测。b)当RAP(厂拌)中超 粒径 颗 粒含量 达不 到要 求时,不 得直接 使用。可采 用剔 除 超粒径 颗粒 或再次破碎、过 筛重 组的 办法,使其 达到 要求;c)RAP 中 粗集 料、细 集料 指 标达不 到要 求时,但掺 配 新集料 后,混 合后 粗、细 集料的 指标 符合 表4 要求 时,可以 使用,否 则不得 使用。DB33/T 715 2018 5 4.6 水泥 普通 硅 酸盐 水泥、矿 渣硅 酸 盐水泥 和火 山灰 质硅 酸盐 水泥可 用于 冷再 生,技术 指 标应符 合JTG/T F20的相关 规定。4.7 水 符合国 家标 准的 饮用 水均 可用于 冷再 生施 工,当采 用其它 水源 或对 水质 有疑 问时,应对 水质 进 行 检验,检 验指 标应 符合JGJ 63 等标 准的 要求。5 路面结 构设 计 5.1 一般规 定 5.1.1 原路面 的路 况调 查应 重点 调查各 路段 路面 的结 构组 合、损 坏的 类 型 层位(或 深度)、各 层顶 面的强度 及各 层路 面材 料的 性状。5.1.2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路面 应综 合考虑 原路 面结 构状 况、道路等 级、环境 条件、交 通流量、车 辆构 成、流量增 长率、设 计交 通等 级和使 用要 求,通过 技术 经济分 析,按JTG D50-2017 的 规定 进行 结构 组合 设计。5.1.3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沥青 路面 结构层 设计 时应 按 照 DB33/T 896-2013 附录 A 气候 分区的 规定,充 分考虑浙 江各 分区 的气 温、降雨量 及地 质特 点合 理确 定各结 构层 的技 术指 标。5.1.4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技术 主要 应用于 原路 面结 构病 害的 处治,通常 应用 于路 面结 构使用 一定 年限 后的结构 性补 强,泡沫 沥 青 冷再生 混合 料宜 作为 特重 和重交 通道 路的 基层,中 等交通 及以 下道 路 的 下 面 层或基层,不 应作 为各 等级 公路沥 青路 面的 磨耗 层。5.2 结构设 计 5.2.1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路面 结构 设计应 按 图 1 所 示的 流程 进行。5.2.2 原路面 历史 信息 收集 应符 合以下 要求:a)收集原 路面 设计、竣 工 等 历史资料。主要 包括 原路面 道路 等级、路 面结 构、材料组 成和 各 结 构层材料 配合 比等 方面 资料;b)收集原 路面 运行 期间 维修 养护 资 料。包括 维修 段落、维修 工艺、维 修材 料等。5.2.3 原路面 状况 调查 包括 以下 内容:a)原路面 技术 状况 调查 内容 应包括:路 面损坏 状 况指 数 PCI、路 面行 驶质 量指 数 RQI、路 面 车 辙深度指数 RDI、路 面抗滑 性 能指 数 SRI 和路 面结 构强 度指 数 PSSI、车辙 深度、原路面 结构 厚 度及类型、国 际平 整度 指 数IRI 等,调 查方 法和 频率 应符 合JTG H20 的规 定;b)根据原 路面 状况 调查 结果 和 历史 信息,按 照附 录 B 要求将 相同 或接 近路 段分 为若干 个 子路段;c)按照附 录B 的要 求做 好原 路面探 坑调 查 和 RAP 取样 试验分 析。5.2.4 综合原 路面 历史 信息 资料 和 原路 面状 况调 查 数 据,分析路面 病 害成 因。5.2.5 交通量 调查 按照 以下 规定 进行:DB33/T 715 2018 6 a)交通量 调查应 符合 JTG D50 中相 关规定。确定 分析 期内的 累积交 通轴载,以 及施工 期间高 峰小时交 通量;b)对于泡 沫沥 青 冷 再生 沥青 路面交 通量 的调 查,既要 考 虑交通 部门 的交 通量 观测 站提供 的混 合 交通量资 料,以便 对设 计期 间标准 轴载 作用 次数 进行 预 估,又要 考虑 轴载 情况 尤其是 重载 车 辆 对冷再生 路面 结构 的实 际影 响值;c)通过交 通量 调查,为 冷再 生沥青 路面 的设 计方 案和 施工组 织方 案提 供依 据。图1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路面 结构 设计流 程图 交通量调查 原路面历史信息收集 原路面路况调查 原路面技术指标和破损调查 划分若干子路段 探坑调查与取样 冷再生适应性分析 探坑分析表和原材料分析 初拟路面结构组合及各结构层厚度 确定既有路面和加铺层材料性能要求和设计参数 既有路面是否破损严重或结构性能不足 是 同时验算既有路面结构和加铺层结构 否 仅需验算加铺层结构 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 泡沫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低温开裂指数 CI 是否满足路面设计性能要求 是 否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定维修方案 计算维修路面结构验收弯沉值 DB33/T 715 2018 7 5.2.6 冷再生 适应 性分 析按 照以 下要求 进行:a)根据根 据划 分 子 路段 的 路 况和 交 通量 调查,确 定路 面维修 的层 位,结合 取样 材料的 分析 评 价,初步分析 该 路段 是否 适合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施工 的技 术要求;b)根据原 路面 的技 术状 况、病害特 征和 其他 约束 条件(如标 高、场地 等),选 用 适宜的 泡沫 沥 青冷再生 工艺;c)根据相 应的 交通 流量 和车 载情况 选择 不同 的泡 沫沥 青冷再 生混 合料 类型。5.3 设计方 法 5.3.1 结构补 强设 计方法 应按 JTG D50 2017 中7.4 条规 定进行 路面 结构 验算,路 面使用 性能 设计 指标应符 合JTG D50 2017 中 3.0.6 和3.0.7 条 规定,不 符合 时调 整路 面结构 方案,重 新验 算直 至 符 合 为止。5.3.2 应按 照JTG D50 2017 中 附录B 沥青 混合 料层 疲劳 开裂验 算方 法,对泡 沫沥 青冷再 生层 疲劳 开裂等进 行验 算。5.3.3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层作 为路 面结构 中的 柔性 结构 层。应根据 交通 等级、下 承层 承载能 力要 求和 应用经验 等,综合 拟定 路面 结构方 案。泡沫 沥青 冷再 生路面 常用 结构 厚度 及下 承层承 载力 要求 见 表5。采用回弹 模量 评价 下承 层的 结构强 度,当下 承层 的承 载力不 满足 表5 要求 时,应进行 补强 处理。表5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路面 常用 结构厚 度及 下承 层承 载力 要求 交通等级a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交通 轻交通 沥青面层总厚度(cm)10 18 6 12 4 10 2 5 泡沫沥青再生层厚度(cm)12 25 12 20 1218 1215 下承层强度E0(MPa),不小于 250 200 150 100 a交通等级应按照JTG D50-2017 的规定进行划分。5.3.4 沥青面 层层 数、厚度、级配 类型 应与 公路 等级、使 用要求、交 通条 件相 适应,沥青 面层 宜选 用密级配 的材 料或 通过 设置 防水层 起到 隔水 作用,同 时沥青 面层 与泡 沫沥 青冷 再生层 之间 应设 置封 层。5.3.5 按照JTG D50 2017 中附录 B 计 算泡 沫沥 青冷 再生 路面路 表验 收弯 沉值。5.3.6 对满足 结构 性能 要求 的路 面 结构 组合 方案,考虑 经 济性和 施工 操作 性等 因素 进行综 合 比 选,最终确定 各项 指标 最优 的方 案。5.3.7 各结构 层设 计参 数的 确定,应 符合 JTG D50 2017 中 5.5.11 的规 定,其中 采 用水平 三时,可 按照表6 给出 的范 围确 定泡 沫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的动 态压缩 模量,表 6 中 泡沫 沥 青冷再 生混 合料 的级 配 类型具体 见 表7。DB33/T 715 2018 8 表6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 20 动态 压缩 模量 取值 范围 级配类型 动态压缩模量 MPa A 6000 10000 B 5000 10000 C 4000 10000 6 配合比 设计 6.1 一般规 定 6.1.1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 配 合比设计 根 据生 产进 程分 为方案 设计 阶段 的目 标配 合比设 计、施工 阶段的生 产配 合比 设计 以及 生产配 合比 验证 三个 阶段。6.1.2 方案设 计时 应完 成目 标配 合比设 计,基于 混合 料设 计结果,分析 采 用泡 沫沥 青冷再 生技 术的 可行性,为路 面结 构设 计提供 再生 材料 的设 计 参 数。6.1.3 施工开 始 前 应完 成 生 产配 合比设 计,应根 据现 场 RAP、新 集料、沥 青、水泥 等 原材料 的实 际 性状,参考 目标 配合 比 设 计 结果,调 整 材 料组 成 和 用 量,使再 生混 合料 的性 能 满足 设 计要 求和 施工 条件 的实际。6.1.4 生产配 合比 验证 应在 泡沫 沥青冷 再生 施工 试验 段时 进行,结合 工程 实际 校核 施工配 合比。6.2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6.2.1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流程 图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目标 配合 比设 计流 程按 照 图2 执行。6.2.2 RAP 取 样和 性能 测试 按照附录 B 的方 法 从 探坑 获取 RAP,并按 照 表 4 规 定 的 检测 项目 和要 求 对 RAP 进行性能 分析,对于通过相 关技 术措 施 仍 不能 满足 质 量要 求 的RAP,应 改变设 计方 案。6.2.3 新加料 性能 检测 新添加 的粗 集料、细 集料、水泥 和沥 青等 应按 照以 下要求 进行 质量 检测:a)对拟选 用的 粗集 料、细集 料和 水 泥按 照本规范 4.4 和 4.6 的要 求进 行测试,并符合 要求;b)对拟选 用的 沥青 按照 本规 范 4.2 的要求 进行 检 测,并符合 要求;对 选用 的 沥 青进行 发泡 性 能 试验来确 定最 佳发 泡条 件,具体试 验方 法见 附 录 A。在 最佳发 泡条 件下,泡 沫沥 青的性 能应 满 足表1 的 要求。6.2.4 水泥用 量 应 根据 工程实 际需 求选择 合适 的 水泥用 量,水泥的 用量范 围在0 2.0%,对 泡 沫沥青 冷再生 混合 料水稳定 性 和 高温 稳定 性要 求高的 道路,选 择用 量范 围的上 限。6.2.5 级配范 围 DB33/T 715 2018 9 用于泡 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的级 配应 满足 以下 要求:a)根据RAP 级 配、新加 料级 配和水 泥级 配确 定的 合成 级配应 满 足 0.075mm 的通 过率不 低 于 3%;b)泡沫沥 青 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合成级 配范 围分为 A、B 和 C,具体 级配 范围 要求 见表 7;c)A 级配 用于 特重 交通 和重 交通的 基层,中 等交 通和 轻交通 的下 面层 或基 层;B 级配 用 于 中等交通和轻 交通 的下 面层 或基 层;C 级配 用于 中等 交通 的基层,轻 交通 的下 面层 或基层;d)结合道路 交 通等 级和 结构 设计要 求,选择 适宜 的泡 沫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合成 级配。6.2.6 材料组 成 根据确 定 的 合成 级配 范围,结合RAP 的级 配,选择 不同 粒径 范围 的新 集料,调整 不同 的添 加比 例进 行试配,确 定2 3组 材料 组成。图2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目 标配合 比设 计流 程图 发泡性能检验 水泥用量 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 结构设计参数 混 合料的拌合与成型 沥青质量检测 RAP 取样与性能测试 水泥质量检测 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新加料性能检测 级配范围 试件的养生 劈裂强度与干湿劈裂强度比 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集料质量检测 材料组成 DB33/T 715 2018 10 6.2.7 混合料 的最 佳含 水量 和最 大干密 度 按照现 行 JTG E51-2015 中 T0804 的方 法,对合 成 集料(包含 水泥)进 行击 实试验,确 定集 料最 大干密度 和最佳 含 水量。泡 沫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的最 佳拌和 用水 量取 最佳 含水 量的80%。6.2.8 预估泡 沫沥 青用 量 应根据 泡沫 沥青 冷再 生 混 合料的 合成 级配 范围 和 RAP 中沥 青含 量预估 泡 沫沥 青 用量,见 表 8 所示。6.2.9 混合料 的拌 和与 成型 以 预估 的泡 沫沥 青 用 量为 中值,以 0.3%为间 隔拌和 5 组(-0.4%、-0.2%、中 值、+0.2%、+0.4%)混合料,拌 和好 的泡 沫沥 青冷再 生混 合料,应 在水 泥初凝 时间 内完 成成 型,拌和与 成型 方法 见 附 录D。表7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合 成级配 范围 筛孔尺寸(mm)各筛孔的通过率(%)A B C 31.5 100 100 100 26.5 75 100 75100 75100 19 60 90 6095 6095 16 52 80 5285 5290 13.2 45 70 4575 4585 9.5 38 55 3865 3875 4.75 30 45 3052 3060 2.36 25 35 2542 2550 1.18 18 30 1835 1840 0.6 12 22 1228 1232 0.3 8 18 8 22 8 25 0.15 6 12 6 15 6 20 0.075 4 8 4 12 4 15 表8 预估泡 沫沥 青用 量(%)RAP 中沥青含量(%)级配类型 A B C 4.0 1.82.0 1.82.1 1.82.2 3.04.0 2.02.2 2.02.3 2.02.4 2.03.0 2.22.4 2.22.5 2.22.6 2.0 2.42.6 2.42.7 2.42.8 6.2.10 试件的 养生 将试件 连同 试模 室温 条件 下放 置 24h,然 后脱 模。将 脱模后 的试 件放 入 40 2 通风 烘箱 养 生 72h。6.2.11 劈裂强 度试 验与 干湿 劈裂 强度 比 DB33/T 715 2018 11 每种泡 沫沥 青用 量下,成 型两组 标准 马歇 尔试 件,按照附 录 E 进行 25 劈 裂 强度试 验,并计 算 干湿劈裂 强度 比ITSR。6.2.12 初选材 料组 成及 泡沫 沥青 用量 初选材 料组 成及 泡沫 沥青 用量按 下列 要求 获取:a)将各组 材料 方案 的干 湿劈 裂强度 和干 湿劈 裂强 度比 与泡沫 沥青 含量 回归 关系 曲线;b)材料方 案干 劈裂 强度 及干 湿劈裂 强度 比均 最优 的,作为初 选材 料组 成;c)初 选 材 料 组成 的 混 合料 湿劈 裂 强 度 最大 值,所对 应的 泡 沫 沥 青用 量 作 为泡 沫沥 青 用 量 的设 计值。6.2.13 混合料 设计 指标 要求 泡沫沥 青冷 再生 混合 料性 能设计 指标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a)依据初 选材 料组 成的 泡沫 沥青用 量设 计值,成 型泡 沫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用于 性能评 定,各 性 能指标应 满足 表9 的要 求;b)当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作为路 面基 层时 应进 行无 侧限抗 压强度 试 验,具体 方法按 照附 录F;当 泡 沫 沥 青冷 再 生 混合 料作 为 路 面 面层 时,可根 据设 计 要 求 决定 是 否 进行 无侧 限 抗 压 强度 试验;c)当泡沫 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作为沥 青路 面下 面层 时应 进行车 辙试 验,具 体 方法 按照附 录 G;当 泡沫沥青 冷再 生混 合料 作为 沥青路 面基 层时,可 根据 设计要 求决 定是 否 进 行车 辙 试验;d)当混合 料 性 能指 标不 能满 足表 9 设计 要求 时,应通 过 调整材 料组 成和 沥青 用量 等方法 重新 进 行混合料 设计。表9 混合料 设计 指标 要 求 检测项目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交通 轻交通 基层 基层 下面层 基层 下面层 基层 马歇尔 试验 稳定度(KN)(60),不小于 7.0 6.0 5.0 5.0 5.0 4.0 流值(mm)1.52.5 1.5 3.0 1.53.0 1.53.5 1.53.5 1.54.0 劈裂 试验 干劈裂强度 ITS(MPa)(25),不小于 0.50 0.45 0.45 0.40 0.40 0.30 干湿劈裂强度比 ITSR(%),不小于 80 80 80 75 80 75 无侧限抗压强度 UCS(MPa)(20),不小于 1.6 1.4 1.4 1.2 1.2 1.0 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不 小于 80 80 80 75 80 75 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DS(次/mm)(60),不小于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3000 6.2.14 结构设 计参 数 各结构 层设 计参 数的 确定,应 符合JTG D50 2017 中5.5.11 的规 定,其中 采用 水 平三时,可按照 表6给出的 范围 确定 泡沫 沥青 冷再生 混合 料的 动态 压缩 模量。DB33/T 715 2018 12 6.2.15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报告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报告 应包 括:RAP 和 其他 新加料 性 能试验 结果、水泥 用 量、选用 的 级配 范围、RAP和其他 原材 料的 组成 比例、最大干 密度 和最 佳拌 和用 水量、干湿 劈裂 强度 和劈 裂 强度比、泡 沫沥 青用量、混合料 性能 试验 结果 和结 构 设计 参数 试验

注意事项

本文(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T 715-2018.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