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规范DB61/T 1181-2018.pdf

  • 资源ID:183692       资源大小:1.37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规范DB61/T 1181-2018.pdf

I C S 7 5.0 2 0E 1 1DB61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6 1/T 1 1 8 1 2 0 1 8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古 生 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比 技 术 规 范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f o r P a l e o z o i c a t s o u t h e a s t e r n O r d o s B a s i n2 0 1 8-1 0-1 1 发 布 2 0 1 8-1 1-1 1 实 施陕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6 1/T 1 1 8 1 2 0 1 8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资 料.25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方 法.26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37 地 层 特 征.4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1 0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连 井 剖 面 图.1 1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地 层 分 层 数 据 表.1 2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层 名 以 及 对 应 的 符 号.1 3D B 6 1/T 1 1 8 1 2 0 1 8I 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 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陕 西 延 长 石 油(集 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提 出。本 标 准 由 陕 西 省 能 源 局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陕 西 延 长 石 油(集 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研 究 院。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曹 红 霞、高 飞、吴 海 燕、尚 婷、方 晓 君、武 渝、任 星 民。本 标 准 由 陕 西 延 长 石 油(集 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研 究 院 负 责 解 释本 标 准 首 次 发 布。联 系 信 息 如 下:单 位:陕 西 延 长 石 油(集 团)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研 究 院电 话:0 2 9-8 8 3 0 5 3 1 0-8 0 1 7地 址:陕 西 省 西 安 市 雁 塔 区 科 技 二 路 7 5 号邮 编:7 1 0 0 7 5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古 生 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古 生 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的 资 料、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方 法、地 层 划 分与 对 比、地 层 特 征。本 标 准 适 用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古 生 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S Y/T 6 9 3 9 2 0 1 3 多 井 测 井 资 料 处 理 解 释 及 评 价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地 层 l a y e r具 有 某 种 共 同 特 征 或 者 属 性 的 岩 石 体,能 以 某 种 明 显 界 面 或 者 经 研 究 后 推 论 的 某 种 解 释 性 界 面 与 相邻 的 岩 层 或 岩 石 体 相 区 分。3.2界 e r a大 于 系 小 于 宇 的 年 代 地 层 单 位,代 表 一 个 代 的 时 期 内 形 成 的 全 部 地 层。3.3系 s y s t e m比 界 小 一 级 的 地 层 单 位 为 系,代 表 一 个 纪 的 时 期 内 形 成 的 全 部 地 层。3.4统 s e r i e s仅 次 于 系 的 年 代 地 层 单 位,代 表 一 个 世 的 时 期 内 形 成 的 全 部 地 层。3.5组 f o r m a t i o n岩 石 地 层 划 分 的 基 本 单 位。3.6D B 6 1/T 1 1 8 1 2 0 1 82段 m e m b e r组 内 命 名 的 岩 石 实 体。3.7亚 段 s u b m e m b e r比 段 小 一 级 的 为 亚 段。3.8层 b e d组 内 或 段 内 命 名 的 特 殊 岩 层。4 资 料4.1 资 料 收 集收 集 资 料 包 括 以 下 内 容:a)岩 心 资 料、岩 屑 录 井 资 料、测 井 曲 线、钻 井 资 料;b)野 外 露 头 资 料。4.2 资 料 整 理测 井 资 料 标 准 化、整 理 岩 屑 岩 心 录 井 资 料 及 岩 心 归 位。5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方 法5.1 总 则本 标 准 用 岩 石 地 层 学 方 法 进 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岩 石 地 层 学 方 法 包 括 电 测 曲 线 组 合 特 征 类 比 法、标志 层 法、厚 度 法、沉 积 旋 回 法。5.2 电 测 曲 线 组 合 特 征 类 比 法应 按 照 S Y/T 6 9 3 9 2 0 1 3 要 求,利 用 自 然 伽 马(G R)、自 然 电 位(S P)、光 电 指 数(P E)、井 径(C A L)、声 波 时 差(A C)、补 偿 中 子(C N L)、补 偿 密 度(D E N)以 及 电 阻 率 测 井 曲 线,进 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5.3 标 志 层 法特 征 明 显 且 区 域 分 布 稳 定 的 泥 岩、煤 层、铝 土 岩、凝 灰 岩 以 及 灰 岩 作 为 区 域 性 标 志 层 进 行 地 层 划 分与 对 比。5.4 厚 度 法利 用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内 部 相 邻 井 地 层 厚 度 相 对 稳 定 的 特 点,进 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5.5 沉 积 旋 回 法根 据 不 同 级 别 的 岩 性 序 列 反 应 出 的 沉 积 旋 回 特 征 划 分 出 不 同 级 别 的 地 层 单 位。6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D B 6 1/T 1 1 8 1 2 0 1 836.1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原 则以 综 合 测 井 和 录 井 资 料 为 基 础,选 取 覆 盖 全 区 的 闭 合 骨 干 剖 面,以 标 志 层 为 主 要 依 据,结 合 沉 积 旋回、岩 性、测 井 曲 线 组 合 特 征、地 层 厚 度 进 行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6.2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流 程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流 程 见 图 1。建立典型井剖面建立地层对比剖面选择地层对比基线井间地层对比及多井闭合连接地层对比线编制有关图幅及剖面是否图 1 地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流 程 图6.3 建 立 典 型 井 综 合 柱 状 图将 地 层 较 齐 全,位 置 居 中,具 有 较 全 的 岩 心 录 井 资 料 和 测 井 资 料 选 为 典 型 井,建 立 综 合 柱 状 图,参见 附 录 A。6.4 建 立 地 层 对 比 剖 面沿 岩 性 变 化 小 的 方 向 建 立 过 典 型 井 的 骨 架 剖 面,从 骨 架 剖 面 向 两 侧 建 立 辅 助 剖 面 以 控 制 全 区,向 四周 井 作 放 射 井 网 剖 面 对 比。6.5 选 择 地 层 对 比 基 线选 择 标 志 层 的 顶 面 或 者 底 面 作 为 对 比 基 线。6.6 井 间 地 层 对 比 及 多 井 闭 合纵 向 上 按 照 沉 积 旋 回 的 级 次,由 大 到 小 逐 级 对 比、由 小 到 大 逐 级 验 证;横 向 上 由 点 到 线、由 线 到 面对 比,反 过 来 再 由 面 到 线、由 线 到 点 验 证,使 得 各 井 地 层 闭 合。6.7 连 接 地 层 对 比 线D B 6 1/T 1 1 8 1 2 0 1 84观 察 测 井 曲 线 的 相 似 性,比 对 相 邻 井 相 同 层 位 测 井 曲 线 形 态,将 相 同 层 位 的 地 层 对 比 线 连 接。6.8 编 制 有 关 图 幅 及 剖 面完 成 地 层 连 井 剖 面 图,连 井 剖 面 图 参 见 附 录 B,编 制 统 一 的 地 层 数 据 表,地 层 分 层 数 据 表 参 见 附 录 C,总 结 全 区 地 层 特 征。7 地 层 特 征7.1 下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7.1.1 下 古 生 界 标 志 层7.1.1.1 K1 1标 志 层位 于 马 五14底 部,为 深 灰、灰 黑 色 凝 灰 岩,岩 性 质 软,易 呈 鳞 片 状 剥 落,层 理 发 育;电 性 特 征 为 高伽 马、高 声 波 时 差、低 密 度、低 电 阻。7.1.1.2 K1 2标 志 层位 于 马 五22底 部,为 褐 灰 色、浅 灰 色 细 粉 晶 白 云 岩,具 残 余 颗 粒 结 构,见 毫 米 级 条 板 状 石 膏 假 晶,发 育 水 平 裂 缝;电 性 特 征 为 低 伽 马、低 密 度、中 低 声 波 时 差、次 高 电 阻 率。7.1.1.3 K1 3标 志 层位 于 马 五41底 部,为 绿 灰、浅 绿 灰 色 凝 灰 岩 夹 深 灰 色 云 质 泥 岩,凝 灰 岩 较 硬;电 性 特 征 为 高 伽 马、高 声 波 时 差、低 密 度、低 电 阻,呈 现“两 高 两 低”特 征。7.1.1.4 K1 4标 志 层K1 4黑 腰 带,位 于 马 五5,岩 性 特 征 为 灰 黑 色 泥 晶 灰 岩;电 性 特 征 为 大 段 低 平 的 伽 马,声 波 时 差 曲 线呈 低 值 的 直 线 段,高 电 阻 率。7.1.2 下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下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 见 表 1,层 名 以 及 对 应 的 符 号 参 见 附 录 D。D B 6 1/T 1 1 8 1 2 0 1 85表 1 下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界 系 统 组 标志层 段厚度范围m岩电特征 备注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马六段 0 7 4开阔台地相,泥晶和微晶灰岩。低伽马、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声速、次高密度、低中子、高电阻为特征。上组合马五段马五1马五110 1 0灰 色、浅 灰 色 含 泥 细 粉 晶 云 岩。自 然 伽 马 曲 线 常 为起 伏 波 状,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高 声 速、高 密 度、次高电阻。马五120 1 0灰 质 云 岩,底 部 含 泥。自 然 伽 马 顶 部 低 平 直、次 高光 电 截 面 指 数、下 部 伸 出 两 个 剑 峰 状 高 峰,次 高 电阻特征。马五130 6灰 色 粉 晶 泥 质 云 岩 夹 角 砾 状 云 岩 及 纹 层 状 云 岩。自然 伽 马 曲 线 常 为 低 值 箱 状、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高声速、高密度、电阻率低平。K1 1标志层马五140 1 1深灰色泥质凝灰岩,分布稳定,范围广,总体呈上、下特高中间低的“燕尾状”。自然伽马呈上下较高,中间很低的“燕尾状”,次高光电截面指数、时差、密度及双侧向呈与自然伽马相对应的反“燕尾状”。马五2马五210 6泥 质 云 岩。自 然 伽 马 以 下 高 上 低 呈 剑 状 起 伏、次 高光 电 截 面 指 数、高 密 度、高 声 波、次 低 中 子、次 高电阻率为特征。K1 2标志层马五220 9区 域 分 布 的 细 粉 晶 云 岩 见 条 板 状 硬 石 膏 假 晶,岩 性纯。自然伽马整体呈低幅箱状,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密度、高声波、次低中子、次高电阻率。马五3马五310 8褐 灰 色 膏 质 云 岩。上 部 自 然 伽 马 较 高、下 部 较 高、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高 密 度、高 声 波、较 低 中 子、次高电阻率。马五320 1 6褐 灰 色 云 岩 夹 深 灰 色 泥 云 岩,云 质 角 砾 岩 发 育。自然 伽 马 呈 中 高 锯 齿 状、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次 高 密度、次高声波、次低中子、次高电阻率。马五330 1 2褐 灰 色 膏 质 云 岩、泥 质 云 岩 及 灰 质 云 岩。自 然 伽 马高 值 锯 齿 状、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次 高 密 度、次 高声波、次低中子、次高电阻率。K1 3标志层马五4马五410 1 7深 灰 色 云 岩、含 膏 质 白 云 岩,底 部 为 灰 绿 色 泥 质 凝灰 岩。自 然 伽 马 呈 低 幅 箱 状、次 高 光 电 截 面 指 数、高声波、高中子、次高密度、高电阻。D B 6 1/T 1 1 8 1 2 0 1 86表 1(续)界 系 统 组 标志层 段厚度范围m岩电特征 备注马五423 1 7灰质云岩、膏质云岩与泥晶云岩互层。自然伽马呈锯齿状、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声波、高中子、次高密度、高电阻;此段若有膏岩发育,呈高密度、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马五434 2 0泥质云岩、膏质云岩与灰质云岩互层。自然伽马曲线齿化明显。自然伽马呈锯齿状、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声波、高中子、次高密度、高电阻;此段若有膏岩发育,呈高密度、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若有盐岩发育,呈低密度、中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K1 4标志层马五5马五513 1 4 灰黑色泥晶灰岩,质纯均一,厚度稳定,局部或整段发生白云岩化。自然伽马呈较平直的低幅箱状、高光电截面指数、低声波、低中子、次高密度、高电阻。中组合马五524 1 9马五62 1 4 2白云岩、盐岩、膏盐。自然伽马曲线齿化严重,若为白云岩,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密度、高声波、次低中子、电阻率次高;若有膏岩发育,呈高密度、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若有盐岩发育,呈低密度、中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马五76 1 2无膏盐,自然伽马曲线低频平直、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密度、高声波、次低中子、次高电阻率。马五81 5 2 6有盐岩、膏盐,自然伽马曲线齿化比马五6严重,若有膏岩发育,呈高密度、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若有盐岩发育,呈低密度、中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马五91 2 3 1无膏盐,自然伽马曲线低幅平直,次高光电截面指数、高密度、高声波、次低中子、次高电阻率。马五1 06 2 7有盐岩、膏盐,自然伽马曲线齿化比马五6严重,若有膏岩发育,呈高密度、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若有盐岩发育,呈低密度、中高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马四段 7 2 1 8 0开阔台地相,颗粒石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自然伽马呈大段平直低幅箱状,低声波、低中子、次高密度、高电阻。下组合马三段 2 6 1 6 2台地蒸发岩相,盐岩、硬石膏岩、膏盐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含膏云岩。自然伽马呈锯齿状,低声波、低中子、高密度、高电阻。D B 6 1/T 1 1 8 1 2 0 1 87表 1(续)界 系 统 组 标志层 段厚度范围m岩电特征 备注马二段 1 2 9 3开阔台地相,泥晶和微晶灰岩、微晶和粉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自然伽马呈锯齿状,低声波、低中子、高密度、高电阻。马一段 1 6 1 9 0台地蒸发岩相,盐岩、石膏、膏盐岩、泥质白云岩、泥灰岩、含膏云岩。自然伽马呈锯齿状,低声波、低中子、高密度、高电阻。7.2 上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7.2.1 上 古 生 界 标 志 层7.2.1.1 K2 1标 志 层位 于 石 千 峰 组 底 部,岩 性 为 块 状 含 砾 粗 砂 岩,与 下 伏 上 石 盒 子 组 泥 岩 段 形 成 良 好 分 界 面(区 域 冲 刷面)。7.2.1.2 K2 2标 志 层位 于 盒 5 段 顶 部,发 育 颜 色 较 鲜 艳 的 紫 红 色 或 紫 红 色 夹 灰 绿 色 泥 岩,俗 称“桃 花 泥 岩”。7.2.1.3 K2 3标 志 层位 于 盒 8 段 底 部,俗 称“骆 驼 脖 砂 岩”,浅 灰 绿、灰 白 及 灰 黄 色 块 状 含 砾 粗-中 砂 岩 夹 紫 棕、棕 褐 及灰 绿 色 泥 岩;电 性 特 征 为 大 段 低 自 然 电 位 负 异 常,低 自 然 伽 马。7.2.1.4 K2 4标 志 层位 于 太 原 组 顶 部,灰 白、浅 灰 块 状 含 砾 石 英 砂 岩,灰 黑、深 灰 色 泥 岩,炭 质 泥 岩,煤 层 的 不 等 厚 互层,中 上 部 常 夹 微 晶 灰 岩;电 性 特 征 为 高-低 自 然 电 位 与 高-低 自 然 伽 马 组 合,电 阻 率 以 高 阻-特 高 阻 为特 点。7.2.1.5 K2 5标 志 层位 于 本 溪 组 顶 部,发 育 8#煤 层,全 区 分 布 稳 定;电 性 特 征 为 低 自 然 伽 马、低 密 度、高 声 波 时 差、高补 偿 中 子、高 电 阻 率。7.2.1.6 K2 6标 志 层位 于 本 溪 组 底 部,为 铝 土 质 泥 岩;电 性 特 征 为 极 高 自 然 伽 马、高 密 度、次 高 电 阻 率。7.2.2 上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上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 见 表 2,层 名 以 及 对 应 的 符 号 参 见 附 录 D。D B 6 1/T 1 1 8 1 2 0 1 88表 2 上 古 生 界 地 层 特 征界 系 统 组标志层段厚度范围m岩电特征 备注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千 1 2 8 6 5棕红色泥岩、棕红色粉砂质泥岩,中高伽马值、低电阻率、中高声波时差。千 5 段局部含气千 2 3 9 5 8棕红色泥岩、棕红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中高伽马值、低电阻率、中高声波时差。千 3 3 9 6 4灰色泥质粉砂岩、浅灰色细砂岩,中高伽马值、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千 4 2 9 6 3紫红色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砂岩,中伽马值、低声波时差、低电阻率。K2 1标志层千 5 4 1 6 6棕红色泥岩、棕红色粉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砂岩,底部常为块状含砾粗砂岩,电性特征为中低伽马值、中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中统石盒子组盒 1 2 7 5 6灰色泥质粉砂岩、棕红色泥岩、夹灰色中砂岩,砂岩具有次高电阻、低伽马低声波时差,泥岩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中高伽马。盒 8 段主要含气层盒 2 2 7 5 6浅灰色细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棕红色泥岩,中低伽马值、低电阻率、中高声波时差。盒 3 2 7 5 4灰色泥质粉砂岩、浅灰色细砂岩、灰色中砂岩、砂岩低伽马,泥岩中高伽马、中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盒 4 2 3 5 9棕红色泥岩、棕红色粉砂质泥岩,中高伽马、中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K2 2标志层盒 5 2 5 5 5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灰色泥岩,中高伽马、中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盒 6 2 6 5 3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中高伽马、中高声波时差、电阻率小幅波动低值。盒 7 2 7 6 6中砂岩与灰色、深灰色泥岩组合,伽马为中低值,电阻率中的值,声波时差中高。K2 3标志层盒 8盒 811 5 2 9 浅灰色、灰绿色、灰白色细砾岩、含砾粗砂岩,自然伽马多为中低值,电阻率为中高值,曲线呈不规则齿状,声波呈中低值,曲线小丘状起伏。盒 822 2 3 5下统山西组山 1山 118 3 0灰色粗砂岩、中-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电性特征表现自然伽马中-低值为主,呈块状,局部呈微齿状与指状,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以中低值为主,呈齿状。主要含气层段山 129 2 9山 139 2 6山 2山 211 0 2 6 灰色粗砂岩、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薄层碳质泥岩及煤层互层沉积;电性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以箱状低值为主,局部呈齿状、指状;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以中高值为主,部分呈齿状、指状低值,局部块状。山 227 2 7山 238 2 7D B 6 1/T 1 1 8 1 2 0 1 89表 2(续)界 系 统 组标志层段厚度范围m岩电特征 备注太原组K2 4标志层6 4 2灰黑、深灰、灰褐色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夹薄层灰黑色、黑色泥岩、灰质泥岩,底部为褐灰色灰岩,电性特征为低伽马、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石炭系上统本溪组K2 5标志层本 1 3 4 3深灰色泥晶灰岩、煤层,夹灰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自然伽马为低值,呈块状,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为高值,呈块状,下部深灰色泥岩为主,夹灰色薄层砂岩、灰岩,自然伽马为中-高值,呈微齿状,局部指状。K2 6标志层本 2 1 6 4灰色、浅灰色中-粗砂岩与深灰色泥岩、浅灰色砾岩、含砾粗砂岩,局部夹薄层泥晶灰岩,自然伽马为中-高值,呈齿状,局部为块状,电阻率以中低值为主。与下伏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0A A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 见 图 A.1。图 A.1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盒 1-马 五7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1B B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连 井 剖 面 图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连 井 剖 面 图 见 图 1。图 B.1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 南 部 连 井 剖 面 图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2C C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地 层 分 层 数 据 表地 层 分 层 数 据 表 见 表 C.1。表 C.1 地 层 分 层 数 据 表井号地层深度米上古生界 下古生界石千峰组 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马家沟组千 1顶深千 1底深 本 1底深本 2底深马六底深马五底深马二底深马一底深A 井B 井C 井D 井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3D D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层 名 以 及 对 应 的 符 号D.1 奥 陶 系 马 家 沟 组 小 层 对 应 的 符 号D.1.1 其 中 O 代 表 奥 陶 系,m 代 表 马 家 沟 组。D.1.2 马 家 沟 组(O2m):马 一 段(O2m 1);马 二 段(O2m 2);马 三 段(O2m 3);马 四 段(O2m 4);马 五 段(O2m 5):马 五1(O2m 51):马 五11(O2m 511);马 五12(O2m 512);马 五13(O2m 513);马 五14(O2m 514);马 五2(O2m 52):马 五21:(O2m 521);马 五22:(O2m 522);马 五3(O2m 53):马 五31(O2m 531);马 五32(O2m 532);马 五33(O2m 533);马 五4(O2m 54):马 五41(O2m 541);马 五42(O2m 542);马 五43(O2m 543);马 五5(O2m 55):马 五51(O2m 551);马 五52(O2m 552);马 五6(O2m 56);马 五7(O2m 57);马 五8(O2m 58);马 五9(O2m 59);马 五1 0(O2m 51 0);马 六 段(O2m 6)。D.2 石 炭 系 本 溪 组 小 层 对 应 的 符 号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4D.2.1 其 中 C 代 表 石 炭 系,b 代 表 本 溪 组。D.2.2 本 溪 组(C2b):本 1(C2b 1);本 2(C2b 2):本 21(C2b 21);本 22(C2b 22)。D.3 二 叠 系 太 原 组 对 应 的 符 号P1t,其 中 P 代 表 二 叠 系,P1代 表 下 统,t 代 表 太 原 组。D.4 二 叠 系 山 西 组 小 层 对 应 的 符 号D.4.1 其 中 P 代 表 二 叠 系,P1代 表 下 统,s 代 表 山 西 组。D.4.2 山 西 组(P1s):山 1(P1s 1):山 11(P1s 11);山 12(P1s 12);山 13(P1s 13);山 2(P1s 2):山 21(P1s 21);山 22(P1s 22);山 23(P1s 23)。D.5 二 叠 系 石 盒 子 组 小 层 对 应 的 符 号D.5.1 其 中 P 代 表 二 叠 系,P2代 表 中 统,h 代 表 石 盒 子 组。D.5.2 石 盒 子 组(P2h):盒 1(P2h 1);盒 2(P2h 2);盒 3(P2h 3);盒 4(P2h 4);盒 5(P2h 5);盒 6(P2h 6);盒 7(P2h 7);盒 8(P2h 8):盒 81(P2h 81);盒 82(P2h 82)。D.6 二 叠 系 石 千 峰 组 小 层 对 应 的 符 号D.6.1 其 中 P 代 表 二 叠 系,P3代 表 上 统,q 代 表 石 千 峰 组。D.6.2 石 千 峰 组(P3q):D B 6 1/T 1 1 8 1 2 0 1 81 5 千 1(P3q 1);千 2(P3q 2);千 3(P3q 3);千 4(P3q 4);千 5(P3q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规范DB61/T 1181-2018.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